1. 產品的工時成本怎麼算
工時是指做某工序即定的定額時間,不管任何人做該工序工時都是即定不變的,相當於工時定額,是在產品設計、開發、生產工藝確定時就確定了的,不通過計算,而是通過核定工時,根據工資數額來分配人工成本。
2. 人工費用怎麼核算如何將人工費用計入單位成本中
摘要 產品的人工費用主要指生產工人的工資和福利費.一個生產單位只生產一批產品,該單位生產職工的工資就是該產品的直接費用,計入生產成本後,直接計入該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如果同時生產幾種產品,生產人員又不是固定分工,則該單位的生產人員工資是幾種產品的共同費用,要經適當分配後,才能計入相關產品成本費用明細賬,這種產品之間的分配,通常可以按各產品的生產工時比例分配,計入產品成本,
3. 如何按工時計算成本啊
你好,人工成本=單位人工成本x產品數量,單位人工成本=總的人工成本/總工時
4. 產品的工時成本怎麼算
朋友,我對這個問題有興趣,所以我來說幾句:加工製造企業計算產品成本,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一律採用製造成本法計算報告期的產品成本。所謂製造成本法只核算到製造費用就完事了。對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則作為其間費用,直接低減本年利潤,體現當期的損益。而採用製造成本法,首先,消耗的原材料採取直接進入的方法,既可根據各該產品的領料單直接計入生產成本;其次,發生的生產工人的工資和工資附加費也要直接進入;再次次,發生的水、電、氣以及外加工費等也要直接計入生產成本;最後,製造費用主要是核算車間管理部門為了組織生產而發生的費用,如計提的折舊、低值易耗品攤銷和機務料消耗、辦公費、差旅費等。這里所說的1、2、3項稱之為直接費用,第4項既製造費用為間接費用。在實際工作中,除了原材料可以憑借領料單直接按照生產的各該品種計算材料成本外,其餘的都可以按照間接費用,採用一個統一的分配標准,計入到各該產品成本之中。假定你單位生產兩種電子產品,既甲產品和乙產品,甲乙產品各消耗的原材料為500元和480元,當月產量甲產品50件,乙產品120件,已知生產甲乙產品的工時分別為120個和240個,全部費用為2400元(包括動力費、人工費和製造費)。根據以上資料計算甲乙產品的單位成本和總成本。首先計算兩種產品應分攤的費用:2400/120+240=2400/360=6.67元,所以甲產品應承擔的費用=120*6.67=800.40元;乙產品應分攤的費用=6.67*240=1600.80元。再加上原材料成本構成總成本,則甲產品的 總成本=500+800.40=1300.40;乙產品總成本=480+1600.80=2080.80。其中甲產品為50件,單位成本=1300.40/50=26.01元;乙產品為120件,單位成本=2080.80/12017.34元。以上成本計算完畢。如果還要分析甲乙產品的生產經營情況,還要主料成本、費用成本和同期對比,採用統計分析和財務的連環替代分析等方法去分析材料、費用等對於利潤的影響。相信我的回答對你能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什麼問題,可隨時和我聯系,繼續我們的討論。
5. 如何成本核算
企業如何進行成本快速核算,需把握以下幾點:
如何理解並衡量成本快速核算能力?
是否能透過信息化系統獲取成本管理能力現狀?
如何衡量這些前置的業務單據及時處理的能力?
針對這些業務單據處理不及時/異常,我們應如何協助其改善?
成本檢測異常有哪些類型?(日期、價格、工時、低階碼、在制、返工/報廢…)
……
同時,面對成本核算難題,還可通過搭建智能核算平台,快速准確提升財務成本結算:
(1)異常快速處理:異常處理貫穿日常工作,財務人員根據基礎信息檢查表、生產異常檢查表等異常處理的機制,分每日檢查,每周檢查拉取對應的異常數據並監督各部門處理,縮短月初異常處理的時間。
(2)工資快速產出:通過工藝轉移及報工,每天進行車間工人生產數據的及時記錄;月初通過系統自動抓取上月車間人員績效數據明細提供給人事部門。
(3)成本快速核算:數據異常處理完成後,可以通過E10成本智能核算平台,一鍵進行成本數據核算,成本核算效率大幅提升。
6. 工時成本核算
舉例說明按工時比例分配製造費用並編制會計分錄:
如果某工業企業生產甲、乙兩種產品,生產工人計件工資分別為:甲產品1960元,乙產品1640元;甲、乙產品計時工資共計8400元。甲、乙產品生產工時分別為7200小時和4800小時。發生製造費用8400元,
要求 採用按工時比例分配計算工資及製造費用的會計分錄是:
製造費用/小時分配率=8400÷(7200+4800)=0.7(元/小時)
甲產品分配的製造費用=7200×0.7=5040(元)
乙產品分配的製造費用=4800×0.7=3360(元)
甲產品的工資總額=1960+5040=7000(元)
乙產品的工資總額=1640+3360=5000(元)
2.分配工資做:
借:生產成本:甲產品 7000
借:生產成本:乙產品 5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3600;貸:製造費用 8400.
7. 工時怎麼算的
工時計算是要算出員工在某個崗位上,某個項目上或一個月內出勤工時,缺勤工時,具體計算要把每種工時類型統計出來,包括休假工時,加班工時,遲到工時,早退工時,曠工工時,會議工時,外出工時,出差工時,班車延誤工時,就餐工工時。。。。。。
推薦一款好用的工時統計軟體:京頂HR勞動力考勤工時統計分析系統
系統可以實現任意辦公地點的考勤打卡數據採集,年休假,休假,加班,出差,外出的申請審批;考勤工時報表的統計
考勤管理系統全業務管理包含以下模塊:
1、考勤設備服務:主要實現遠程打卡數據實時上傳
工地現在普遍使用人臉識別考勤機,人臉測溫通道也可以,但是比較貴。
2、智能排班模塊:制定標准工時制,綜合工時制,彈性工時制班次時間,並設置將具有相同上班時間的員工分為一個考勤組,制定考勤組排班計劃!
工地大多採用綜合工時制管理,這個智能排班還是很方便適用的。日歷形式展示
3、職工休假模塊:休假管理很多OA系統也包含,但OA請假以審批流程為主,多以半天或一天為單位而且不檢查班次。所以在考勤工時計算中不是特別精準。考勤休假模塊是包含員工休假資格發放,休假申請審批,休假計劃,工時優化,休假工時統計,自動銷假等功能組成
工人可以通過手機提交休假單,因為工地各個工種需要配合,對於重要崗位工頭可以根據員工休假,提前調配人員
4、年假管理賬戶:年假管理是員工休假的一個特殊情況,採用單獨年休假賬戶實現年假兩年並管,自動清零。很多人不太明白為什麼需要兩年並管,因為按自然年度計算,年假在12月底就到期了,而很多企業為保證員工年假能延續到春節期間申請休假,將上一年年假轉結到第二年。並設置清零有效期
這個模塊對工地考勤不太重要。
5、時間管理賬戶:這個時間賬戶主要實現對員工加班的管理,員工日常的多於標准工時的時間都記入時間賬戶,方便員工申請調休假或發放加班費。同時建立員工時間信用管理體系
工地加班是經常的,綜合工時制是在月底統一計算加班或一季度統一核算
6、出差考勤:員工出差正常考勤,並統計出差地域補助(工地考勤不需要)
7、外出管理:外出單管理,統計外出工時並計算外出餐補(工地考勤不需要)
8、考勤工時統計:員工每月的工資計算需要考勤報表,補助項統計,工時統計報表上報完成才算考勤的全業務管理。員工的實出勤工時,缺勤工時,休假工時,加班工時,出差工時,外出工時,會議工時,和考勤相關的福利補助全部計算匯總,方便HR部門計算薪酬(重要模塊)
9、工效分析:大數據挖掘。員工的項目工時,工效,休假率,出勤率多種維多的分析數據有助於准確核算工時,優化用工結構,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決策支持
10、定製開發:微服務架構可以在不影響現有業務基礎上擴展新應用。實現真正的企業一體化數字管理。避免多套系統對接,多頭維護,降低維護成本(工地考勤不需要)
綜合以上分析,工地考勤主要是打卡,排班,統計三個部分的管理需要。
8. 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
1、按計時工資分配直接人工成本 計時工資一般是依據生產工人出勤記錄和月標准工資計算,因而不能反映生產工人工資的用途。
某產品應負擔的直接人工成本=該產品耗用的實際工時(或定額工時)數×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2、按計件工資分配直接人工成本 為了按工資的用途和發生地點歸集並分配工資,月末應分生產部門根據工資結算單和有關的生產工時記錄編制「工資成本分配表」。
應答時間:2021-04-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9. 成本核算方法有幾種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9)如何核算單位工時成本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的要點:
1、確定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有多種目的,如存貨計價、計算銷售成本和確定收益;成本決策和成本控制;產品定價等。
2、確定成本核算的對象。不同核算目的決定了對象的多樣化。如以各種、各批、各生產步驟產品作為對象,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以各個責任單位為對象,計算責任成本等。
3、確定成本核算的內容。成本核算內容一般包括費用歸集分配與產品成本計算兩部分。費用歸集分配要求,首先必須確定成本開支的范圍,明確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對於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予以剔除;
然後測定和記錄所積累的成本數據,按照一定程序進行歸集,採用一個標准在各個成本核算對象間進行分配,以匯總所耗用的費用總數。產品成本計算就是按照成本計算對象,把匯總的費用進行分配,計算出各個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在工業企業,由於一個企業往往生產多種產品,而且月末通常存在在產品,因此還要將生產過程的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以求得各種產成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10. 成本核算方法是什麼
成本核算方法指的是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的核算方法,主要用來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成本管理提供真實的成本資料。
成本核算的方法:設立材料明細賬,按主材,輔材分類,確定工時單耗,按生產計劃投料,匯總直接費用,並按工時分攤費用,按完工產品品種數量結轉完工成本。期初在產+本期投產-本期完工=本期在產(生產成本借方余額)。
(10)如何核算單位工時成本擴展閱讀
不同的行業,成本核算的方法不一樣
1、完整地歸集與核算成本計算對象所發生的各種耗費。
2、正確計算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應計入本期成本的費用額。
3、科學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項目、期間以及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分配方法,保證各種產品成本的准確、及時。
成本核算的實質是一種數據信息處理加工的轉換過程,即將日常已發生的各種資金的耗費,按一定方法和程序,按照已經確定的成本核算對象或使用范圍進行費用的匯集和分配的過程,正確、及時地進行成本核算,對於企業開展增產節約和實現高產、優質、低消耗、多積累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