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平均成本等於十元邊際成本怎麼求
擴展閱讀
血管瘤費用大概多少 2025-05-15 07:32:56
價格區什麼 2025-05-15 07:30:42

平均成本等於十元邊際成本怎麼求

發布時間: 2022-10-06 21:28:21

A. 如果某個蛋糕店生產9個蛋糕時,總成本是95元,生產增加到10個時,平均成本是10元,求邊際成本是

9x+a=95,10x+a=100,得出邊際成本a等於50元,

B. 已知產量為9單位時,總成本95元,產量增加到10單位時,平均成本是10元由此可知邊際成本為

摘要 親,計算過程如下:

C. 邊際成本與平均成本的關系

邊際成本與平均成本的關系是指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相等時,平均成本最低。這一重要性質表現為邊際成本線同平均成本線相交於平均成本線的最低點。

邊際成本有時被稱為增量成本,是由多生產額外的一單位產出而引起的成本的增加。由於固定成本不隨企業產出水平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因此,邊際成本就是每增加額外的一單位產出所引起的可變成本的增加量。

(3)平均成本等於十元邊際成本怎麼求擴展閱讀

平均成本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熨平市場波動,分散風險,使得收益曲線變得更平滑。

假如投資者在大盤下跌時開始定投,投在了山崗上,一路下跌投資者也一路投,等到股市上漲再贖回。這樣一個周期,就是前面提及的定投「微笑曲線」。A股市場的特點是牛短熊長,在漫長的熊市或者震盪市中不懈定投,有利於攤薄成本積累份額,在日後市場好轉時就開心地賺了。

D. 邊際成本怎麼算


1、邊際成本(Marginalcost),是指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也就是說額外增加一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量。
2、換做數學公式就是:邊際成本=總成本變動量/產量變動量。在經濟學中,邊際成本用MC表示。
舉例說明,生產某種產品1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10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100元。若生產101個時,其總成本10090元。即:邊際成本=(10090-10000)/(101-100)=90元。
3、邊際成本的變動規律與平均成本的變動規律相似,也先隨產量增加而降低,達到一定規模後開始增加。只不過它達到最低時的產量比平均總成本及平均變動成本的較小,在平均總成本與平均變動成本達到最低點時,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

E. 邊際成本如何計算

首先明確一下邊際成本的概念:邊際成本是指額外增加一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量。

換做數學公式就是: 邊際成本=總成本變動量/產量變動量

在經濟學中,邊際成本用MC表示

為了便於你理解,舉一個例子:

假設一家咖啡店,生產2杯咖啡的總成本是3.5元,生產3杯咖啡的總成本是4.3元,那麼我們就說「第3杯咖啡的邊際成本為0.8元」,用上面公式計算就是:(4.3-3.5)/(3-2)=0.8元

(5)平均成本等於十元邊際成本怎麼求擴展閱讀

作用

邊際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變化規律,配合邊際收入,計算邊際利潤。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可行。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不可行。

邊際成本的變化規律:

邊際成本的變動規律與平均成本的變動規律相似,也先隨產量增加而降低,達到一定規模後開始增加。只不過它達到最低時的產量比平均總成本及平均變動成本的較小,在平均總成本與平均變動成本達到最低點時,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

F. 邊際成本怎麼算

邊際成本和邊際收入就是當利潤為0狀態時的銷售收入和成本。
如某公司固定費用10000元、產品售價10元/件、成本為5元/件。
則:邊際收入為:10000/(10-5)×10=2000件×10元=20000元。
邊際成本為:2000件×5元=10000元。
這時:邊際成本+固定費用=邊際收入
邊際貢獻率,本列為(10-5)/10=50%
邊際成本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實際上是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
理論上來講:邊際成本表示當產量增加1個單位時,總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遞減的增加,從而邊際成本下降,也就是說的是規模效應。
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會計和經營決策中常用的名詞。例如,生產某種產品
1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5
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
50元。若生產
101個時,其總成本5
040元,則所增加一個產品的成本為
40元,即邊際成本為40元。當實際產量未達到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減;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增。因為,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總固定成本就會遞增。由此可見影響邊際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產量超過一定限度(生產能力)後的不斷擴大所導致的總固定費用的階段性增加。
當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收入(單位產量售價)高於邊際成本時,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個單位產量的收入不能低於邊際成本,否則必然會出現虧損;只要增加一個產量的收入能高於邊際成本,即使低於總的平均單位成本,也會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因此計算邊際成本對制訂產品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當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
邊際成本的作用:
邊際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變化規律,配合邊際收入,計算邊際利潤。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可行。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不可行。
但教材沒有涉及邊際收入、邊際利潤,這是其不足之處。
邊際成本的計算:
邊際成本計算方法很多,教材所承的方法並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與概念不一致。但從應試角度,還應按其掌握。
新籌資的加權成本,即為邊際成本。
【例】2002年企業資金120萬元,加權成本10%。2003年企業計劃新籌資金80萬元,80萬元的加權成本12%,分別計算籌資後的加權成本和加權成本增加。
【解】籌資後總資金=120萬+80萬=200萬元
籌資後加權成本=10%×120/200+12%×80/200=10.8%
籌資前後加權成本增加=10.8%-10%=0.8%
0.8%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邊際成本。

G. 邊際成本的計算公式

邊際成本的計算公式:邊際成本率=總成本的變化量/產量變化量。

邊際成本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

邊際成本遞增的根本原因就是邊際產品的遞減原則。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



(7)平均成本等於十元邊際成本怎麼求擴展閱讀:

當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收入(單位產量售價)高於邊際成本時,是劃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個單位產量的收入不能低於邊際成本,否則必然會出現虧損。

只要增加一個產量的收入能高於邊際成本,即使高於總的平均單位成本,也會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

因此計算邊際成本對制訂產品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理論指出,當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

H. 邊際成本怎麼算

圖解:

拓展資料: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單位的產量(Output)隨即而產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稱為邊際成本。由定義得知邊際成本等於總成本(TC)的變化量(△TC)除以對應的產量上的變化量(△Q):總成本的變化量( Changes in Total Cost)/ 產量變化量( Changes in Output)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I.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應該如何計算

例子:2002年企業資金120萬元,加權成本10%。2003年企業計劃新籌資金80萬元,80萬元的加權成本12%,分別計算籌資後的加權成本和加權成本增加。

【解】籌資後總資金=120萬+80萬=200萬元

籌資後加權成本=10%×120/200+12%×80/200=10.8%

籌資前後加權成本增加=10.8%-10%=0.8%

0.8%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邊際成本。而教材將新籌資的加權成本12%作為邊際成本。

(9)平均成本等於十元邊際成本怎麼求擴展閱讀

大眾心目中的「成本」通常指總成本(total cost,TC),即消耗資源或付出代價的總和;或是指平均成本(average cost,AC),即單位產品所分攤的成本。

短期來看,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兩部分構成。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時期和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變動而保持不變的成本,如機器設備的折舊;可變成本是指隨業務量增減而變動的成本,如原材料、工人工資等。

討論成本是固定還是可變時需要關注時間跨度,因為在長期所有生產要素都可變,就不再有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劃分。

邊際成本與總成本、平均成本的核心區別在於,邊際成本只包括特定時期和業務量范圍內的可變成本,不考慮固定成本。

舉個例子:印3,000冊書的總成本為30,000元,其中製版等固定成本21,000元,紙張等可變成本9,000元,每冊書的平均成本為10元;增印1冊書增加可變成本5元,印刷3,001冊書的總成本為30,005元,每冊書的平均成本下降至9.998元,增印1冊書的邊際成本為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