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將進入高成本城鎮化時代,城鎮化成本為什麼越來越高
中國城鎮化之所以進入了高成本時代,其實原因非常的明顯。
「低成本優勢」一直是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有力武器,但在不經意間中國經濟已進入「高成本時代」。
第三,企業的社會成本提高了。在長達幾十年的招工生涯中,中國人幾乎沒有什麼保險、合同的理念,很多人到沿海去打工,過去的幾十年都沒買過保險,也沒簽過合同,就這樣順順當當的過來了。但是現在企業招工,政府有關部門會強制要求必須簽訂用工合同,必須購買五險一金,這樣企業的成本其實是越來越高的。
總結,中國的城鎮化之所以成本越來越高,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增加了。另一方面,原材料的價格尤其是土地的價格變得高不可攀,再一方面,企業的各項社會開支成本也變高了。
2. 家庭農場嚴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家庭農場是中國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政府鼓勵發展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一。但現實中,多數家庭農場經營困難,虧損嚴重。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一、勞動力管理難度大
家庭農場一般以家庭勞動力為主。根據農業部要求,家庭農場不允許有長期僱工,但可以有短期僱工。在家庭農場規模方面,各地方政府的規定只有下限,沒有上限(例如陝西省規定種植糧食100畝以上,養豬300頭以上等)。
因為沒有上限規定,所以有些家庭農場規模很大,我見到過最大的種植類家庭農場規模達22000畝、最大的養豬家庭農場規模達1萬頭豬,嚴格來說,它們不屬於家庭農場,因為這些農場都長期僱傭了大量勞動力,至少不符合「以家庭勞動力為主」的條件。
家庭農場會有僱工。對農場主來說,一個棘手問題是對僱工勞動成果的考評。比如,果園蟲害需打葯防治,按照技術要求,每片樹葉以及其正、反面都要噴葯,才能徹底殺死害蟲,也不易復發。農民給自己果園打葯時,會嚴格按照此技術要求去做,一個生長周期打一次葯就可以了。但是,這些農民被僱傭到農場後,很多人只對僱工費感興趣,而害蟲是否被徹底殺死,他們不太放在心上。在陝西葡萄農場調研時,農場主說,他的農場一年要噴13-16次農葯。我聽完非常吃驚:這么多次,需要購買多少農葯?!需要花費多少人工費?!對此,很多農場主也倍感困惑和無奈。每次僱工噴葯後,每片樹葉或每片樹葉的正反面是否都噴了,這種績效考評十分困難,成本非常昂貴。那麼,國外的大農庄為什麼經營比較好呢?
一是他們依靠機械化,僱工很少,主要依靠家庭勞動力;
二是即使有少量僱工,敬業精神和誠信品德讓他們能夠自覺地認真工作。
二、成本過高
與小農戶比,家庭農場主要在兩個方面增加了成本:
1、土地成本
小農戶用的是自家承包地,不計算成本;家庭農場承包了一部分別人的土地,要付租金,一畝地租金每年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如果種植糧食,一畝地利潤也就幾百元,付了租金後,幾乎沒有利潤,甚至是虧損。所以,對種植糧食的家庭農場來說,土地租金是導致成本過高的主要原因。
2、勞動力成本
小農戶主要依靠家庭勞動力,基本沒有僱工,所以勞動力成本忽略不計,我稱之為「勞動無成本原理」。而對於家庭農場、尤其是較大家庭農場來說(我不主張家庭農場規模過大),僱工比較多,如蔬菜等勞動力密集型農業來說,勞動力成本常常佔到農產品總成本的40%-60%。由於成本過高,家庭農場有時競爭不過小農戶。許多家庭農場主坦言:勞動力成本過高使其經營艱難,舉步維艱。國外的大農場,機械化作業較為普遍,從而有效降低了成本。
三、缺乏農產品營銷能力
對於小農戶來說,銷售農產品的方法比較簡單:一是「守株待兔」,等客商上門收購;另一種是「提籃小賣」,走街串巷銷售農產品。由於土地和勞動力不計算成本,小農戶用這兩種方法銷售農產品往往能獲得一些利潤;家庭農場如果用這兩種方法銷售農產品,利潤十有八九打了水漂。
家庭農場應該把農產品定位在中高端層次,科學營銷,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這樣才有盈利可能。但大部分家庭農場的現實困境是,他們缺乏農產品營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也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聘請營銷專家和組建營銷團隊。
比如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坪頭鎮林光村的柳保莉,她的土蜂農場生產的土蜂蜜質量很好,卻因為缺乏營銷能力,導致土蜂蜜銷量不大,價格也上不去。河南省汝陽縣80後小夥子杜營輝,他的家庭農場主要養殖杜仲羊,這種羊肉不膻、不膩、嫩滑、清香,經常食用還有降血脂、降血壓,改善睡眠質量功效等,面臨的問題依然是如何把羊肉銷售出去。他的農場租了300畝地,還有一些僱工,成本比小農戶要高,只有優質優價才能有利潤。
四、融資難
少數家庭農場有充足的流轉資金,但大部分家庭農場來都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從正規金融機構融資,需要有資產抵押。家庭農場的主要資產是土地和房產,但很多正規金融機構不接受農場主把土地和農村房產作為抵押物,即使少數金融機構接受,給的貸款也很少。從非正規金融機構融資,利息太高。農業本身利潤就不高,如果背負高利貸,家庭農場將走向死胡同。
3. 中國房地產價格一路走高的原因有哪些
房改以來,中國房價一路走高,即便是很多中產階級面對房價也顯得無力承擔,國際通行的房價收入比標准為3-6倍,但當前中國很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均已經超過10倍,而北京、上海已經遠超12倍,高房價既給百姓生活帶來了很高的負擔,同時也不利於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高房價原因,分析言論多種多樣,有說政府炒地皮高地價推高了房價,有說開發商暴利推高了房價,有說炒房投機炒高了房價,有人說市場化推高了房價,亦有人說壟斷推高了房價……眾說紛紜,但這裡面很多言論要麼受利益集團影響,要麼受分析方法影響,甚至受主觀情緒影響,分析常常不夠客觀!
事實上回歸經濟學本質,中國的高房價應該由如下三大原因所致:
一、 土地,石油,鋼鐵等資源商品價格不斷走高,特別是土地,使得房地產成本不斷攀升,刺激了房價的上漲。
二、 社會資金投機炒房嚴重扭曲房地產供求關系,使得房產價格不斷上漲。同時房產投機使得房產價格除了商品價格本身外,又附加了房產的資本價格,如此增厚了房價。
三、 房地產領域中的腐敗以及部分地方政府依靠房產追求GDP也不定程度上推高了房產的成本。
一、 土地,石油等資源商品價格不斷走高,特別是土地,使得房地產成本不斷攀升,刺激了房價的上漲。
成本決定價格,當前土地,建材等房產硬體成本佔了房產成本的60%左右,而製造房產硬體的原料均屬於資源產品,就趨勢而言供應將不斷趨緊,特別是土地,資源趨緊必然會刺激房產成本的不斷高漲。
就土地而言,我們國家國土面積雖有96O萬平方米,但人口卻有13億,而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國家不適宜居住土地如山地,沙漠等佔了國土面積的60%強,如此我們國家用了全球7%的耕地養育了22%的人口。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加上土地資源的不可再生性,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必然會使得城市房產的土地成本越來越昂貴,特別是那些大中城市的市區土地。
就建材成本而言,隨著儲量的下降,石油、鋼鐵等資源性商品價格將不斷走高,作為高耗資源的建材商品,價格亦會不斷跟著走高,土地、建材價格的走高、水漲船高的稅費,自然會推高我們國家的房價。
二、 社會資金投機炒房嚴重扭曲房地產供求關系,使得房產價格不斷上漲。同時住房的投機使得房產價格除了商品價格本身,又附加了房產的資本價格,如此增厚了房價。
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如果商品供不應求,則價格會不斷上漲。我國人口眾多,房產市場需求巨大,但造成房產市場「泡沫」繁榮的,更多還是社會資金的炒房需求,在我國缺乏自主創新,自主品牌的粗放型經濟背景下,投資渠道顯得不夠寬暢,而我國投資房產的高收益加上缺乏對炒房投資的合理政策調整,在首付30%本金的情況下,資金年收益常常能達到100%的暴利,客觀上、主觀上均使得大量社會資金進入房產,於是乎我們發現一次狂購上百套住房的買單不計其數,發現很多樓盤交付使用卻依然夜間瞎燈黑火,空置率遠遠超過20%的最高警戒水平,暴利和炒房互動,嚴重扭曲的供求關系,使得中國房價瘋狂飆升。
更重要的是如同股票,在對房產增值的預期下,房產不僅具備了一般消費商品的屬性,同時也具備了資本商品的屬性,雙重屬性為房價打開了更為廣闊的溢價空間。市場房價常常遠遠大於房產的實際商品價格。
三、 房地產領域中的腐敗以及部分地方政府依靠房產追求GDP也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價。
房地產運作流程中的拿地,拍賣的流程過長,透明度低,為腐敗滋生了土壤,增加了房產運作成本,最終腐敗的成本將通過房價進行轉嫁。
賣地的收益巨大,很多地市賣地收入居然能佔地方財政的3成強,加上房產稅收,房產收益甚至能佔到地方財政的近50%,而且是房價越高,地方財政的收益越大。而房產經濟對於地方GDP的影響力桿見影,比如賣出一塊10億元的地,GDP數字上便立即由0增加了10億元,乘數效應下,地產開發過程中的設計規劃,建築施工,地產策劃等費用,地產銷售之收入均會累加至GDP,這樣的GDP增長比依靠企業業務增長獲得要容易的多,而且房價越高,乘數效應越明顯;在缺乏對地方政府合理的公益責任要求下,地方政府具有很高的做高房價的經濟利益和政治政績動機。
4. 中國房地產市場價格過高的原因及對策
中國房地產市場價格過高的原因及對策: 摘要:針對我國房地產價格過高上漲過快的問題,從政府、房地產企業、房地產購買需求和外部因素四個方面分析了我國房價過高過快上漲的原因,提出了穩定房價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房地產泡沫:成本推上、國際游資、經濟適用房
一、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價格持續快速上漲
我國自1998年開始實施新型住房制度,即以住房分配貨幣化為起點,逐步建立私有產權為主,其他產權形式並存的多元化產權制度,有效拉動了社會需求,刺激了住宅消費,帶動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然而,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各種矛盾也逐漸暴露,特別是高房價問題。 過去的2007年,房地產價格經歷了快速上升階段,各省城市房價不斷攀升,截止到2007年12月,國家統計局國房景氣指數連續8個月上升,創下2004年2月以來新高。不斷走高的房地產價格,尤其在一些大城市,已遠超大多數居民的購買能力。
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已成為我國經濟平穩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從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以及該產業同其他產業的關聯度大小來看,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不斷增加;房地產產業的產業鏈長,波及面廣,國民經濟中的絕大部分產業和房地產業都有關聯關系;此外,房地產業還關繫到民生問題。
驅動房地產價格上漲的因素主要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居民收入增長加快;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及我國人口結構因素;較為寬松的信貸政策;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人民幣近年來兌美元不斷升值,隨著美元不斷貶值,人民幣成了避風港,房地產行業作為不可貿易品部門,必然會吸引大量外資,從而推動其價格上漲;房地產升值預期的形成導致開發商囤積土地、捂盤惜售再加上土地供給缺乏彈性,導致供給減少,供需矛盾加劇,促使房地產價格上漲。
以上因素是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的主要因素。可見,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既有經濟發展帶來的必然因素,同時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全面房改以來,原本為體制因素壓抑下的購房需求爆發出來,加之20世紀末擴大內需的一系列政策,房地產價格一漲再漲。 1999—2009年間,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呈明顯上升趨勢。據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調查,2009年11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5%。在國家大力打壓下,我國房地產價格不降反升。 房價過高過快增長引發了房地產泡沫。由於房地產虛擬需求過度膨脹導致房地產價格相對於理論價格的非平穩性上漲,當經濟快速發展,財政狀況好轉時,盲目或有目的地投機房地產,而產生房地產價格暴漲現象被稱為房地產泡沫。當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泡沫破裂,價格就會急劇下降。因而需要根據泡沫的具體成因採取有效對策,控制房地產價格繼續大幅上漲。 二、近期我國房地產價格持續快速上漲的原因
1.政府方面
有關房地產的各種現行制度在執行過程中有許多不規范之處。雖然國家出台了很多鼓勵中低價房產,特別是經濟適用房的開發政策,但是,還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實際操作過程中也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
2.房地產企業方面
(1)房地產市場具有高交易成本特徵,存在投機炒作問題。與一般商品不同,房地產除了可以滿足居住需要的使用價值外,還具有較高的投機炒作價值。房地產為什麼可以用來投機炒作,對這個問題有很多種解釋,但歸根結底在於房地產市場有較高的門檻,具有高交易成本特徵。首先,房地產是較為復雜和特殊的商品,房地產市場的參與者,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需要掌握較多的知識和信息,才能成為理性的市場參與者,才能作出其最優決策。現實中房地產的供應者與消費者之間往往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佔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利用這種優勢攫取更多的利益,這一點在房地產商一方表現得特別突出。其次,與房地產相關聯的土地是稀缺與自然壟斷的,加上房地產開發資金需要量較大,以至於房地產市場進入門檻比較高,難以在短期內形成完全競爭市場,進而無法保證市場信息是完全的、公開的。雖然房地產市場這種高交易成本特徵可以隨著市場的逐漸發育成熟而有所弱化,但仍然會一定程度地存在,相應地市場投機炒作問題總是存在,因而依靠市場自身不可能解決投機炒作問題。
(2)房地產具有一定的壟斷性特徵,能夠導致市場供求結構失衡。房地產的供應以土地為基礎,而土地具有自然壟斷性特徵。任一特定區位的土地都是稀缺的、不可替代的,其供應是有限的。土地的自然壟斷性特徵則衍生出了房地產的壟斷性特徵。房地產的壟斷性體現為房地產的非同質性。在房地產市場上,受區位因素限制,盡管可以有兩套價格相同的商品房,但不可能有兩套品質完全一樣的商品房。房地產這種非同質性使得任何一套商品房都有其惟一性或者說獨占性特徵,使得房地產的供應者具備某種程度的壟斷地位。房地產的壟斷性特徵最終導致房地產市場的供求結構失衡。壟斷表面上看是導致高價格,但價格不是問題的根本,供求結構失衡才是根本問題。由於中高檔商品房定價的彈性空間比普通商品房大,可以更好地實現甚至擴張壟斷收益,所以房地產企業會傾向於開發中高檔商品房。其結果必然是房地產供應結構失衡,房地產市場的這種供應結構失衡,根源於土地自然特徵及稀缺性特徵,是土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壟斷引發的,因而無法靠市場力量來消除。
(3)開發成本。 ①土地使用成本上升。城市土地使用權無償劃撥和有償出讓是我國城市用地供應的兩種形式。近年來,土地使用成本持續上升。首先,土地批租制度存在明顯的缺陷。城市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就是土地批租制,是指在土地所有權屬於國家的前提下,土地使用者可以向國家購買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權。使用權取得時,用地者要將批租期限內的大部分稅費一次性繳付,短期內會造成地價過高,間接抬高了房價。其次,土地出讓過程中的非正常因素造成土地使用價格隱性上漲。土地批租價格成為少數不法之徒進行權錢交易的資本。 在銷售時轉嫁給了購房者,提高了房價。 ②開發企業融資成本上升。近年來,為了打壓房地產泡沫,制止房地產過度開發,管理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高了開發企業的貸款門檻,造成新建房地產項目融資成本上升。對此,開發企業的反應無非兩種:一是減少開發量,二是提高已建房產價格,以求盡快回籠資金,從而提高了房價。可見,如果調控力度過猛,調控手段過於生硬,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4)需求方面。 ①城市化進程加快,家庭規模縮小。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原有城市規模的擴大,一方面,城市人口的膨脹產生了巨大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城市原有居民同樣需要改善住房條件,提高住房水平。家庭規模是指家庭平均人口數。家庭規模與住房價格變化方向相反。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人們逐漸從大家庭中分散出來,出現家庭小型化趨向。根據我國人口普查數據,1982年我國家庭平均人口為4.43人,2004年則降到3.6人左右,表明我國家庭規模20多年來急劇變小,人們對住房的需求量也隨之激增,推動房價不斷上漲。 ②社會心理因素。當房地產價格上漲時,消費型購買者預期將來購買會帶來更大的支出,投資型購買者希望資產的持有會帶來更大的增值,於是爭相購買,推動價格繼續上升。再加上投機者利用市場信息的不對稱,宣揚房價繼續上漲的觀點,形成大規模跟風購買,造成短期內房價非正常上漲。另外,國家為了控制房地產開發過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從普通消費者看,這些政策只意味著「開發商的資金和土地都受到了限制,只能通過提價來保持高收益」,於是爭相購買,推動房價繼續上漲。
5. 我們常說的建築成本高是哪些因素導致的,如何有效的
導致建築成本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就是土地成本、開發成本、人員管理成本、設計成本、材料成本、施工成本和後期運作成本等,至於想如何有效控製成本,除了土地和開發成本難以控制外,其他都是可控的,特別是設計成本實際上是影響最大,因為所有的工作都是以設計為前提下進行的,一個小小的設計不當,可能造成的成本浪費就是施工中拼搏幾個月甚至幾年都難以比擬的,最好的控製成本辦法就是各個板塊對自己的工作負責,相互溝通到位。
說著簡單,但是人可控的事情卻又是最難的
6. 為何房價和地價會那麼高
目前房價的高,
其實糟糕的經濟形勢作為基礎,保障房的缺失、以及禁止城鎮居民自行買地建房,賦予了商品房這種金融商品一個硬性消費的強大支撐力,導致商品房價格過高。
如果聽起來難懂,我就給你打個比方,以車來說明。
一般人出行,通常是坐公交,租車,打的,或者電瓶車自行車等方式,只有有錢人才能自己買車,如果我是一個中產階級,稍微有點寬裕,可能買輛差一點的車,幾萬塊錢,加上每年養車1萬5,大概5年的成本是三萬多塊錢,在一般的二三線城市,出行是比較方便的。如果我覺得買車不劃算,每天打的的話,平均一次10元錢,一年可以打三千次的士。這樣作為我本人來說,選擇性比較強。
但是如果有一天,的士公交都被取締了呢?要坐車只能買車了,後果會怎麼樣?後果肯定是汽車的售價水漲船高,因為你的出行是離不開汽車的,除非你提早1個小時出發上班,否則你就只能買車,那汽車的售價可不是調控就可以調住的哦。
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就是那麼一個原理。
住房分兩種,第一種是保障性住房;第二種是商品房。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用國家的土地,建造的房屋,一般又分為經濟適用房、廉租屋、公租屋、棚改房等等。居住人沒有對房屋的所有權,居住價格也相對便宜,經濟適用房的價格,一般國家設定為當地人均年收入的六倍,但是不能轉賣,要賣也是能原價賣還給政府。保障房的建設,其目的是為了達到人人有房住的目標,這也是一個正常政府的基本義務(保證公民的衣食住行教育)。
商品房則是另外一種概念,商品房的所有人擁有房屋的所有權以及土地的所有權(在中國例外,是土地使用權),私人房屋及私人土地的升值後帶來的財富也由個人擁有(產生財富後納的稅稱之為房產稅),所以,商品房是一種典型的金融產品(這里請注意,為什麼炒大蒜是違法的,炒房子是合法的,就是因為大蒜不是金融產品,然而商品房是金融產品),是一種很正常的投資渠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導致開發商形成政策性的壟斷。
在國外,除了到房產公司買商品房外,還可以以個人名義向政府買地,然後由政府規劃,設計房屋的外部形狀,統籌規劃,自己建造房屋。這也是我們經常在國外電影裡面看見的二~三層的小別墅房屋。但是中國不能那麼做,中國老百姓只能從房產公司買房屋,城鎮人口是不可以直接向政府買地造房屋居住的。所以形成了房產公司壟斷居住房屋的現狀。
那麼搞清楚了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差別,我們在來說說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間的關聯。
剛才我提到了房產稅,沒錯房產稅正是連接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之間的關鍵點。
政府為了達到居者有其所的目標,就必須為中、下產階級的人建造保障房,(首先給你住的地方,然後再由你自己決定,是要多努力賺錢買商品房,還是賺多少花多少瀟灑走一生,你自己決定)那麼政府造保障房的資金怎麼來?當然是房產稅了!
那麼什麼是房產稅呢?可以這么理解,商品房的所有者,因土地的增值,而得到的利潤當中,繳納部分的稅。
而繳納房產稅本身不會對商品房的所有者帶來任何不利的影響,因為土地增值了,有錢賺了才達到納稅的標准,所以商品房的所有者會很願意納稅給政府,而政府索取了房產稅後,就有這個資金去建造保障房。所以,在一般國家的一般情況下,保障房和商品房是個共生的關系,商品房的價格越高,保障房的建設就越完善,而且還不單單收益的是保障房的建設,房產稅還被用於地方治安和教育事業。所以毫不誇張的說,合理的徵收房產稅,關繫到一個城市的居住環境。
但是這是一般的情況,中國情況特殊,是不適合房產稅的,因為其他國家徵收房產稅的目的不是讓商品房的房價跌,而是讓商品房的房價漲,再拿漲的部分取出稅來補貼保障性住房,而中國目前是要讓商品房的房價不漲,所以中國還沒有達到徵收房產稅的先決條件。
中國房地產的現狀和形成原因。
剛才說道保障房和商品房是個共生關系,然而在中國則比較特殊。不同的國家,保障房和商品房的比例各有不同,有的是8:2的比例,有的是9:1,但是有個基本點,就是先有保障房的前提,然後有商品房的市場,但是中國卻是相反的,保障房比例是1,商品房是9。
那麼為什麼我們國家的保障房會那麼的少呢?
我們應該都記得,現在的80後,小時候和父母居住的房子,很多都是單位里分的。這個分的房子,就是保障房,在我們小時候,保障房的佔比足有90%。但是現在基本上都沒有了。為什麼呢?
那要從98年說起!
中國在98年後,由於改革開放發展所帶來的影響(這里可以詳細查閱網路:下崗),下崗危機到達最高峰,失業率高,就業率低,當時政府想到的辦法,就是停止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增加商品房的建設,然後讓原本應該買保障性住房的老百姓自己掏錢去買商品房,政府拿了土地出讓金後,再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把城市美化好後,再進行招商引資。而在建設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眾多就業崗位,就業問題得到緩解,就業率得到報障後,周邊行業(比如鋼筋水泥)就得到發展,就業人數多了,零售業生意就好做了,中國經濟就得到了喘息的時間。然而這樣,必然會產生住房問題。
由於保障房的建設停滯了,商品房的剛性需求則日益凸顯,而商品房也是一個金融產品,將一個金融產品賦予強大的剛性需求,其結果是非常恐怖的。我剛才說過了,商品房本身就是一個金融產品,不同於炒綠豆,炒大蒜,綠豆大蒜屬於民生食品,炒作這東西是犯法的,屬於違反「反壟斷法」,抓住要坐牢的。但是商品房本來就是金融產品,金融產品的作用本來就是包含了投資用途,炒房雖然不合情,但是卻合理合法。恰好有正值80後年輕人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對於房屋的需求越發的大,再加上近年來投資環境惡化,經濟前景堪憂,大量熱錢流入房地產,故此,房價來了個大爆發。
自從06年起,中國製造業全面衰退,使得大量工廠倒閉,大量資金撤出製造業,在07年湧入股市,08年股市崩盤,資金流入房地產。導致房地產全面過熱,房價隨即爆發。
所以,我們的商品房價格高昂,糟糕的經濟形勢作為基礎,保障房的缺失、以及禁止城鎮居民自行買地建房,導致商品房價格肆意高漲,而解決辦法就是一手開始對製造業開展經濟刺激計劃,使得房地產熱錢能夠回到製造業,另外一隻手開始建造保障性住房,爭取在未來的5年後讓保障性住房降低房屋硬性需求,逐漸影響房地產市場;同時,學習國外,開放老百姓在政府的規劃下,允許老百姓個人購買土地建造房屋,
打破開發商的壟、斷。
7. 近幾年來縣城的房價一直在上漲,有哪些原因呢
這些年,我做過很多縣級城市的營銷代理。縣級城市房價上漲的理由如下。
01:全國的房地產公司和地區的房地產公司進入縣城開發,是提高房價的一個主要原因。
如全國性房企_碧桂園公司,只要進入一個縣城,縣城的房價地價 隨之提高。因此業界稱:「有縣城的地方,就有碧桂園。」
另外,一些地區的區域公司由於所在地競爭激烈,土地取得成本過高,利潤縮小,相對地發展成土地成本低的縣城。
由於這些外地公司的進入,一進入就需要土地。原來縣城的土地價格不高。由於引進競爭,土地的成本變高。例如四川的儀隴縣城,從2007年開始到40萬左右的一畝,到現在的200萬左右的一畝,住宅價格從1000元到現在的平均價格是6000元左右。
2019年5月15日儀隴新政8號地塊,面積37.6畝,拍攝價格273萬畝,竟然由南充市、成都市、乃至全國性公司的金科不動產等11家房地產公司競拍,最終南充遠隴461萬畝,溢價率68%,土地單價再次由儀隴的更新記錄。
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因為很多地方的房地產企業的進入,每次更新土地單價,自然房價上漲船高。
02:縣級城市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也是住宅價格高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部分縣地方經濟落後,沒有大規模的工業企業,為了帶動當地經濟,將地方的不動產企業作為招商企業引入了縣城。我做的房地產代理項目都是這樣進入縣城的。
這些不動產企業進入縣城後,由於有完美的開發流程和營銷系統,很快就立足縣城,獲得巨大利益後,開始拍賣土地。因此,縣住房價格的基本控制權,在這些公司里,房價仍然在上漲。
縣城的地方政府也期待著這一結果,土地收入是這些地區的主要收入。
03:農村婚姻觀、縣城購房已成為婚姻標准。這是住房價格上漲的原因。
農村的年輕居民幾乎都外出就業,城市居住使他們大多數人,已經不想回農村了,大中型城市的房價太高了,職工不能買,因此縣城成為第一選擇,縣城成為結婚標准,也是如果縣城沒有房間,適齡男青年很難成婚。
因此,縣城的需求也大幅增加,縣城的房價也一直在上漲。
04:縣城的遮陽棚改變了,補償金大量進入住宅市場,提高了住宅價格。
這個原因廣為人知。這里不再說明。
05:農村居民外出做生意;從事工人;包括大學生,由於各種原因被動買房,是縣城房價一直在上漲的原因。
(1)去農村打工的人,希望孩子離開農村到縣城上學。同時帶著父母一起住在縣城。
8. 現在農村的土地越來越不值錢了嗎原因是什麼呢
那按理說,如今我國對農村的扶持力度是越來越大,農村的發展也是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的土地應該越來越值錢才對,可農村裡很多包地大戶寧願賠錢也不續租了,這到底為啥,是農村土地不值錢了?
實話實說土地永遠在農心裡還是很重要,是越來越值錢的。
9. 地價上漲的原因。
1) 從房價與地價關系。土地價格具有其獨特性,其表現在土地價格並不是土地本身價值的表現,土地本身並沒有價值,其價格表現的是人們為了取得其使用權而願意付出的價格,其本身受市場機制影響很大。在市場機制中,由於一方面土地需求本身是引致需求,其需求來源於人們對房產的需求;另一方面由於土地供給是若彈性或者可以說是無彈性,面對需求增加的情況,其不能通過擴大供給而達到平衡價格的目標,所以說需求在土地價格中起到了決定性的因素。因而我們可以推斷出是房價決定地價,對房地產需求所引起的對土地需求,才造成了對土地價格的影響。但同時地價也對房價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由於地價推高,造成市場對房價較高的價格預期,從而進一步推動房價的提升,也進而進一步推高地價。而當前對房地產需求增長,一方面是來源於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城市化進程,同時對房地產市場樂觀的預期所導致除自主性需求以外的投機性需求增長,也是造成當前對房地產需求增長的原因之一。
2) 從現行土地出讓制度分析。當前我國的土地出讓制度主要是招拍掛制度,該制度具有上不設限,價高者得的特點。面對當前土地需求屬於剛性需求,然而供給有政府壟斷,並且相對不足的情況,必然使土地需求者將土地價格進一步推高。這樣的制度同時也導致了房地產商為了盡快收回成本而不斷提高房價,根據前文分析,這使得地價跟房價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的過程中。
3) 從土地本身進行分析。土地價格一方面是人們為了取得使用權而願意付出的價格,同時它也是其本身地租資本化,土地收益資本化的價格。隨著經濟發展,還原率存在著必然下降的趨勢,同時投入到土地的資本也不斷積累,這些都推動了土地價格的上漲。並且投入到土地中的資本還會產生正的外部效益,如土地開發所帶來的基礎設施改善,這些都會起到提高土地價格的作用。
4) 從當前經濟環境。當前經濟發展形勢良好,國家經濟保持著良好較快的發展,各產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加大了對房地產的需求。
5) 政府行為分析。政府在進行土地出讓的過程獲得極大地利益,一方面進一步改善了當地政府的財政狀況,使他們大力推動土地市場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滋生了如土地財政這樣的不良依賴。面對土地所帶來的巨大效應,從政府而言,其是希望地價的上漲,為其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由於受利益驅動,部分政府在土地供給上缺乏計劃性,是土地供給陷於一種無序狀態,這使得向市場傳達了一種錯誤的信息,造成市場主體對市場情況作出錯誤的預期和判斷,因而推動土地價格不健康,甚至是不合理的發展。在當前嚴格控制土地供給量的情況,可能會造成整個社會的恐慌,使房地產商不惜高價囤地,進一步加劇土地市場本來就緊張的供需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