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共享單車造價大概是多少錢
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單車很多,功能大同小異。共享單車在通常的自行車組件之外,增加了三個價格較高的部件,一是通訊模塊,二是智能鎖,三是發電模塊。
摩拜重、貴、科技感強並且結實,ofo 輕、成本低,但卻沒有 GPS 和發電系統。Hellobike 與二者相比,屬於折中。在與摩拜保持幾乎同樣配置的前提下,它每輛單車的成本卻低得多。
B. 為何美團電動車逐漸消失共享電動車項目能否盈利
因為從目前來看,共享電動車根本不賺錢,而且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早在2018年共享自行車的競爭基本落下帷幕,而共享電動車項目,就是在那個時候興起。那時國內的新能源 汽車 和電動自行車,隨著新政策的到來迎來快速發展,Ofo摩拜哈啰等,都一股腦地湧入其中,開始新一輪的競爭。
此時哈啰憑借著先入場的優勢,很快拿下合肥等城市的市場。之後ofo資金鏈斷裂退出,摩拜被美團收購,美團也趁機推出美團電動車。2019年隨著《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的推出,明確在標准范圍內的電動車,都被歸為非機動車。這讓共享電動車進入快速發展期,而美團以行業領軍者為目標,率先通過補貼來迅速搶占市場。
與社區團購一樣,這又是一場燒錢大戰。美團電動車補貼再加上價格便宜,基本上是免費騎行,一時間得到眾人的青睞。到2019年中國共享電動車已經突破100萬輛,相關機構預計,到2025年全國市場將有800萬輛,收入規模達到200億元。對美團來說這是一個新的流量來源。王興曾經表示,共享電動車市場對美團有著長遠的戰略意義。
不久之後新一波的高潮到來。合肥銀川長沙昆明等二三線城市,紛紛鼓勵發展共享電動車,於是各巨頭更是加大了投入。2020年4月美團向市場投入30萬輛電動車,其餘如滴滴哈啰等企業,也紛紛加大了投入。
為了搶占市場,美團和哈啰等企業,都開始用優惠券免費騎行的方式吸引客戶,最終共享電動車市場,被哈啰滴滴和美團三巨頭佔領。此時共享電動車也開始漲價,滴滴的起步價從每30分鍾1元,漲價到每15分鍾1元,美團和哈啰都將起步價調整到1.5元。
按理來說,市場穩定了就應該賺錢了,三大巨頭提價也都是這個想法,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一系列事情,都讓他們始料未及。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共享電動車開始減少,甚至在有些城市直接消失了。比如在杭州,原先到處都停滿了電動車,但是如今卻已經消失不見,只收到各大運營商發來的簡訊,內容類似於調整運營策略或者回廠保養等。
這樣的現象並不只是在杭州,北京上海天津廈門等一二線城市,共享電動車的數量都急劇減少,或者是直接消失。2020年初時,一二線城市的人行道上,停滿了共享電動車,但是如今都已經消失了。為何會如此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政策和各地政府的限制。一線城市基本不允許發展電單車,部分二三線城市也加強了電單車的管控,比如在廈門就不讓電動車出現在島內,如今整個廈門的共享電單車都被回收。
一眾電單車企業在一直虧損,虧損的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因為前期燒錢搶占市場,隨後又因為各種原因規模被迫減小。其二是運營成本極大,電單車的運營成本高運營難度大,從電池的充電到車輛的維護鋪設等方面,都比普通自行車更加耗時耗力。根據相關報道,共享單車的每輛製造成本在700到1000元,而共享電單車的成本,高達2000到2500元。運營成本方面,共享單車的日開銷只要0.5到1元,而電動單車卻需要3元。除此之外電池的成本也高達1000元。
被多城取締的共享電動車,還有存活下來的希望嗎?盡管如今在共享電動車方面遇到困境,但是美團嘀嘀和哈啰並不想放棄。因為這個行業還有巨大的潛力,據第一 財經 報道,目前電單車市場,還沒有一家日訂單量能夠達到1000萬次,所以市場空間巨大。
面對這種情況,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將目光放在了下稱市場。既然一些一二線城市不讓擺,那麼就往三四線城市甚至是農村布局。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如今共享電單車用戶城市分布當中,四線城市和農村用戶佔比高達34.6%,三線城市佔據其中的36.3%,二線城市佔27.4%,一線城市僅有1.7%。
可見目前貢獻電動車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以外的地方。這些地方對電動車的管控,也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嚴格,因此各大巨頭都開始往下稱市場進軍。
下沉市場真的能讓美團等商家站穩腳跟嗎?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容易,如今共享電動車市場,之所以能夠火爆,很大原因是商家依舊在虧本搶市場,使用這些電動車的價格便宜。等到市場真正穩定之後,價格必然提高,到那時使用共享電動車的人數必然下降。二線城市或許好一些,但是那些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用戶必然大規模減少。
畢竟電動車在這些地方本來就是可有可無,之前使用它是因為方面又便宜,不使用也並不會影響自己出行。而且如今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增加,共享電動車的市場,還是會被進一步擠壓。而且共享電動車是一個重資產重運營,和重維護的生意,只要其中一點沒有做好,很容易在這場競爭中退場。
所以未來或許只有一兩個領軍者能夠活下來,但是究竟是誰還未可知。再加上共享電單車,更容易受到政策和地方政府的限制,所以其實風險很大。只要政策稍微有點變動,前面的努力或許就將付之東流。多幾次這樣的打擊,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撐得過去。大家認為誰能成為共享電動車行業,最後的贏家呢?
C. 一輛電動車的電機、電池成本大概多少
如果是一輛電動自行車,簡易版的,電池的成本大致是20%。電機的成本大致是10%。由於各種車輛成本的含量有高有低, 不確定的情況下,是無法計算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