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銷售稅金怎麼算成本

銷售稅金怎麼算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9-13 22:21:49

A. 假如進項55萬(含稅),銷售75萬,怎麼計算成本

首先增值稅如果是一般納稅人是不計入在成本當中。
其次售價與成本兩者是無關的。
根據問題,進項55萬(含稅),並假設題主所提問題並沒有指出是否為一般納稅人,則一般默認為一般納稅人,且是進項55萬,也就是增值稅是55萬。目前增值稅率貨物與勞務增值稅率為16%。則推算成本=55/16%=343.75萬。
如果題主意思為55萬是含稅進價
則成本=55/(1+16%)=47.4137931034萬

B. 銷售稅金的計算方法

銷售稅金及附加的計算公式為(銷項稅-進項稅)×10%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含稅銷售收入/1+17%
進項稅額=購入商品時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稅額以及支付的運費發票上的運費乘以7%
一般情況下,計入銷售稅金及附加的有以下三項:
城建稅=繳納的增值稅*7%
教育費附加=繳納的增值稅*0.03
地方教育附加=繳納的增值稅*1

C. 含稅銷售成本怎麼算

摘要 含稅價包含的是增值稅即零售價,部分徵收消費稅的貨物除了增值稅也包含了消費稅,但不包括價外費用,如包裝,裝卸費等,

D. 房地產估價裡面的成本法算銷售稅費怎麼算的

我公司剛入行的員工也提出過這個問題。
這里關鍵是要理解:重置成本的含義,
因為(1300+78+45.20+137.8)*5.65%中的(1300+78+45.20+137.8)並不是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1300+78+45.20+137.8)+銷售稅費
由依題意:銷售中需支付的營業稅等費率為重置成本的5.65%
所以計算過程應該是:銷售稅費=【(1300+78+45.20+137.8)+銷售稅費】x5.55%
上式計算式子整理後就成為:銷售稅費=(1300+78+45.20+137.8)x5.55%/(1-5.65%)
所以 圖片中得公式是對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學習進步!

E. 進貨價含稅,銷售價含稅和不含稅,分別怎麼算成本,和利潤

您好!如果您是一般納稅人,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這個進項發票是可以抵扣的,成本是不含稅金額,銷售收入是不含稅金額。如果您是一般納稅人取得的增值稅普通發票或者您是小規模納稅人,成本是價稅合計的。銷售收入是不含稅金額。利潤根據您的已知條件就是收入減去成本。

F. 知道售價和利潤率怎麼算成本

知道售價和利潤率求成本的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售價÷(1+利潤率)
基本計算公式:
1、理論銷售價格總公式
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利潤+稅金
2、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公式的展開
(1)生產成本=進價—生產利潤—生產稅金
(2)流通費用=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
(3)利潤=生產利潤+商業利潤
(4)稅金=生產稅金+商業稅金
理論銷售價格=進價+運雜費+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商業利潤+商業稅金
3、商品理論銷售總公式的推導
(1)利息=進貨成本×周轉天數×日利息率
(2)商品損耗=(進貨成本+利息)/(1-損耗率)×損耗率
(3)進貨成本=進價+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
(4)經營管理費二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經營管理費率
(5)商業利潤=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利潤率
(6)商業稅金=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稅率商品理論銷售價格
拓展資料:成本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G. 關於銷售的增值稅如何計算

關於銷售的增值稅按以下計算:
銷售額等於含稅銷售額除以(1+稅率)。因增值稅屬於價外稅,納稅人向購買方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所收取的價款中不包含增值稅稅款,價款和增值稅稅款在增值稅專用發票上也是分別註明的。
但在經濟業務活動中,有的一般納稅人,如商品零售企業,將貨物或應稅勞務直接銷售給消費者、小規模納稅人,則只能開具普通發票,而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另外,小規模納稅人發生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除通過稅務所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外,也只能開具普通發票,將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的價款和增值稅稅款合並定價並合並收取。這樣,在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時,應將含增值稅的銷售額換算成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五條 納稅人按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結算銷售額的,其銷售額的人民幣摺合率可以選擇銷售額發生的當天或者當月1日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納稅人應在事先確定採用何種摺合率,確定後1年內不得變更。
第十六條 納稅人有條例第七條所稱價格明顯偏低並無正當理由或者有本細則第四條所列視同銷售貨物行為而無銷售額者,按下列順序確定銷售額:
(一)按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二)按其他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三)按組成計稅價格確定。組成計稅價格的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乘(1+成本利潤率)
屬於應征消費稅的貨物,其組成計稅價格中應加計消費稅額。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銷售自產貨物的為實際生產成本,銷售外購貨物的為實際采購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
第十四條 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採用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並定價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計算銷售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除(1+稅率)

H. 進貨價含稅,銷售價含稅和不含稅,分別怎麼算成本,和利潤

1、貨物的購進成本,也就是不含稅金額
=240/(1+17%)=205.13
2、進項稅額
=240/(1+17%)x17%=34.87
不含稅銷售時,銷售毛利=300.00/(1+17%)—205.13=51.28
含稅銷售時,銷售毛利=330.00/(1+17%)—205.13=76.92。
說明,無論是以含稅價銷售,還是以不含稅價銷售,都要計提銷項稅額。從以上計算結果來看,還是以含稅價銷售為好。

I. 怎樣計算增值稅成本

一、增值稅是價外稅,購進貨物的增值稅可以進行抵扣。上述計算均未考慮可以抵扣的進項稅。正確的計算應該是:
(1)稅前售價(110+5+5)×(1+20%)=132
在此基礎上考慮增資額應納稅金,具體的計算為:
(2)(稅前售價-購進貨物能夠取得抵扣發票的進項額)×17%=應該計入售價的增值稅
上述二項合計為能夠達到銷售毛利20%的銷售價格。
二、如是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應直接計入存貨成本,如是一般納稅人就不應入成本(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購入固定資產的增值稅的稅額應入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

J. 產品銷售成本核算的方法

結轉已售產品生產成本的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及個別計價法等。通常可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已售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

在計算出已售產品的單位成本之後,就可據以算出當期的產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產品銷售成本=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產品銷售數量

(10)銷售稅金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商品銷售成本結轉的方式有分散結轉和集中結轉兩種。

1、分散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逐一計算商品銷售成本,逐筆登記結轉的方式。這種方式計算工作量較大,但能提供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詳細資料。

2、集中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的期末結存數量乘以進貨單價,計算出期末結存金額,然後按大類匯總,在商品類目賬上倒算出商品銷售成本。

並進行集中結轉,不再逐筆計算和結轉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的方式。這種方式工作簡化,但不能提供每一種商品的銷售成本。

此外,對非商品銷售的發出商品的計算和結轉,包括加工商品發出、商品短缺等,採用隨發生隨結轉的方式。對其計算的單價確定有兩種方法:

一是採用逐日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細賬的當日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二是採用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期初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