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隆基股份股票可以長期持有嗎
摘要 你好,隆基股份是光伏概念龍頭,也是被高瓴資本張磊等投資大佬所大手筆投資的股票,長期持有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現在處於調整狀態,待盤出底部後再介入不遲。
『貳』 隆基股份股價多少
77.88元。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是: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滬市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都要照成交金額0.02‰收取過戶費。
以上費用,小於1分錢的部分,按四捨五入收取。
還有一個很少時間發生的費用:批量利息歸本。相當於股民把錢交給了券商,券商在一定時間內,返回給股民一定的活期利息。
『叄』 高瓴資本投資了哪些公司
a股二級市場主要有,青島啤酒,洋河股份,格力,美的,中國國貿等~
『肆』 被高瓴資本清倉,阿里巴巴怎麼了
2月13日,高瓴資本在美國證監會SEC公布2020年四季度美股持倉情況。其中最大的變化是清倉了阿里巴巴,一股沒留。同時阿里巴巴的對手拼多多,成了高瓴資本第一重倉股。
在不少股民心中,高瓴資本是「神」一般的存在。
2019年高瓴入主格力電器,格力當時大漲50%;2020年買入光伏的兩大龍頭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出現了引領行情般的大漲。
那,清倉阿里巴巴,又傳遞了什麼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四季度阿里的股價在創新高後迅速閃崩。在10月底觸及319美元的高點後迅速回落,一度跌至211美元,最大跌幅超33%。
阿里巴巴到底怎麼了?
2021年2月2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21財年第三季度報告,也就是2020年的第四季度的財務報告。季度營收2210.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經營利潤490.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
對於這樣大體量的互聯網巨頭,這個增長率應該是蠻亮眼的成績,但業績一經公布,阿里巴巴股票當天下跌3%。股票炒的是未來,我想高瓴資本也同樣關心的是阿里巴巴的未來。
我們細細拆解一下這個三季度財報:
從中可以看出有幾點問題:
1、阿里巴巴的基本盤淘寶天貓板塊的業績反應在「中國零售業務客戶管理」板塊增速是20%,並不亮眼。拼多多最新財報還沒出來,上季度的增長是89%。
2、增長最快的是「中國零售業務其他」板塊,這部分包括高鑫零售、盒馬、銀泰、天貓超市。增長快的原因是因為並表了高鑫零售的業務收入,要知道的是零售的利潤率是無法和互聯網服務相提並論的。而且因為並表阿里巴巴員工人數從上季度末的122399人增加到252084人,人數增加了一倍,這個人力成本增加的可是杠杠的。
3、餓了嗎和口碑板塊業務75億元人民幣營收,增長10%。美團2020年三季度營收354億元人民幣,增長28.8%,基本被碾壓。
4、作為電商直播的開創者,淘寶直播業務2020年GMV是4000億,並沒有完成年初5000億的目標。而競爭對手快手2020年前11個月電商業務GMV為3326億元人民幣,招股說明書里的數據還是可靠的。
5、報告中最大的亮點是雲計算和菜鳥驛站物流項目,均實現了50%以上的增長。
6、數字媒體及 娛樂 業務(優酷、UC瀏覽器、大麥、阿里音樂、阿里影業、阿里文學)僅僅增長1%。
這些還不是最主要的,作為互聯網的核心資源的用戶數量,增長的天花板已經近在咫尺。
經過雙11大促,用戶僅僅增長了2100萬,而且距離中國網民數量9.89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天花板越來越近。
另外,2020年,阿里巴巴最有價值的業務板塊螞蟻金服(阿里持股33%)上市受挫,在新的金融監管政策下,「小甜甜」秒變「牛夫人」。
看到這里,各位看官應該能夠明白高瓴資本清倉阿里巴巴的原因了吧。曾經打著望遠鏡也看不到對手的阿里巴巴,現在強敵環伺,發展瓶頸已經隱現。
當然馬老師是高手,我們且看他如何破局。
『伍』 隆基股份發行價多少
隆基股份於2000年成立,在2012年上市,每股發行價21.00元,發行總市值15.8億元,首日收盤價19.75元,首日最高價20.25元,首日換手率23.66%。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股票一旦發售,持有者不能把股票退回給公司,只能通過證券市場上出售而收回本金。股票發行公司不僅可以回購甚至全部回購已發行的股票,從股票交易所退出,而且可以重新回到非上市企業。
購買股票是一種風險投資。股票作為一種資本證券,是一種靈活有效的集資工具和有價證券,可以在證券市場上通過自由買賣、自由轉讓進行流通。
『陸』 高瓴資本340億元拿下飛利浦 意欲何為
《科創板日報》(特約記者 陳夢婕)訊, 入主格力電器(000651)之後,高瓴資本再有大動作。
3月25日,皇家飛利浦(NYSE:PHG;AEX:PHIA)宣布已簽署協議,將其家用電器業務出售給投資公司高瓴,交易金額約為37億歐元。換算下來,為340億人民幣。
面對這一交易,飛利浦全球首席執行官Frans van Houten表示:「很高興飛利浦能與高瓴達成合作,以進一步擴大家用電器業務的市場領導地位,打造強大的品牌,拓展創新的渠道。」而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則稱,「期待與飛利浦攜手拓展新市場,在全球尋找更多成長機會。我們與飛利浦的使命一致,即為全球消費者帶來高質量的產品和 健康 美好的生活。」
按照規定,這項交易需遵循包括監管批准在內的例定成交條件,預計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末完成。
為何拿下飛利浦家電業務?
作為亞洲最大的私募之一 ,高瓴資本這筆340億元的豪擲引發關注。
消息顯示,早在今年1月飛利浦就已經為可能至少賣出30億歐元的家電業務選定了幾個入圍的亞洲競標者,其中就包括高瓴資本。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飛利浦家電業務銷售額為22億歐元。
而在該筆成交達成之前,記者注意到,飛利浦家電業務已處於增長乏力之勢。2015~2019財年,飛利浦家電業務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億、24億、23億、22億、23億歐元,可以看到,在最近三年裡家電業務的收入規模均未出現明顯增長。
實際上,一位觀察家電行業的市場人士認為,隨著中國製造的崛起及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漸成熟,國際品牌在家電領域的競爭優勢已逐漸下降,除了飛利浦外,西門子、通用電氣早已退出家電市場。
那麼,處於暮期的飛利浦為何還會被高瓴資本看上?
聯繫到2019年高瓴資本用417億元買下格力,此次拿下飛利浦後,諸多分析人士均認為可能與格力有關。都知道,格力是中國電器的核心品牌,並掌握核心技術。而飛利浦雖然全球性的電器品牌,但一直以來都是貼牌生產。
「通過飛利浦的渠道平台,把格力的最新技術產品迅速推向全球市場,把技術變現,再通過現金來反哺研發,這才是一個良性循環,也符合張磊一直以來的投資定位。」一位家電行業的分析師說道。
當然,也有人認為,高瓴的本次收購不一定完全是奔著格力去的。數據顯示,2020年格力電器業績收入和凈利潤遭遇打擊。截止2020年三季度,格力電器的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均處於下滑狀態,降幅分別為18.64%和38.06%,其中扣非凈利潤降幅更是達到41.66%。
因此,站在高瓴的角度,在格力與飛利浦業績都出現波動的情況下,如何讓這兩家品牌家電公司兩條腿走路,才是高瓴運作安全性的保障,才符合張磊認為的賦能企業,讓企業家坐主駕駛位的投資理念。
高瓴資本最新持股曝光
數據顯示,2021年高瓴資本已出現在隆基股份中,持股數為2.2億股。這家公司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太陽能 科技 公司,2020年業績預告顯示,隆基股份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00億元到86.0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 55.30%到 62.88%。
對於業績的增長,隆基股份表示, 202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持續增加,其中國內市場需求增長明顯。報告期內,受益於單晶產品在度電成本方面體現出更高的性價比,單晶市場佔有率快速提升。公司主要產品單晶矽片和組件產銷量同比大幅增長,帶來了營業收入和利潤的穩步增長。目前公司股價77元,可以看到,這家公司不僅是「碳中和」概念,而且也很有業績實力。
另外,在2021年1月9日,迪安診斷一紙公告顯示,其控股子公司凱萊譜擬增資1.5億元引進3個財務投資人,高瓴作為凱萊譜重要的財務投資者之一向其增資8000萬元,獲得約7.62%股權。
2021年2月1日晚間,華大基因披露的定增報告書顯示,高瓴資本旗下的人民幣證券私募基金管理平台的天津禮仁投資以5.03億元參與定增,發行價格為145元/股,獲配347萬股,加上此前持有的75萬股(合計持股421.95萬股),持股比例將占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1.02%,成為華大基因第七大股東。不過,目前華大基金為116.75元,使得高瓴資本處於浮虧階段。
另外,禮仁投資也出現在恩捷股份中,持股數為1250萬股。公告顯示,去年9月恩捷股份50億定增獲配名單中,就已出現了天津禮仁投資的名字。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83億元,同比增長35.56%;凈利潤11.2億元,同比增長31.27%。
『柒』 3千億光伏龍頭跌停,高瓴資本盈利蒸發超90億,是否有人在背後暗箱操作
我們都知道在股市中,不管你擁有多少錢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間蒸發。
市值3千億光伏龍頭跌停,高瓴資本盈利蒸發超過90億。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一件事,因為資本的變化是不能預見的。
也沒有誰能夠操控股市,所以不存在有人在背後暗箱操作的。
3月15日,龍基股份低開低走,下午觸及跌停,較前一交易日蒸發約343.5億元。截至發表時,龍基股份的股價為81.97元,總市值為3092億元。從盤面數據來看,龍基股份主力資金凈流出超過19億,說明資金謹慎情緒強烈。
第二,看第二個原因——原材料價格上漲或者影響利潤。據媒體報道,上游硅料、光伏玻璃等原材料因短缺價格暴漲,導致產業鏈各環節價格上漲。
所以不存在有背後暗箱操作的
『捌』 高瓴整天領投也沒賣出股份,資金都是哪來的
高瓴資本是一家私募基金 ,他的錢除了來自創始人等股東外,更多一大部分是其他投資人給的。
目前高瓴資本,已經掌管著5000多億資金,就是通過一層層的認購加杠桿管理起來的,這也是資本市場上特有的借雞下蛋的方法。但這方法很有效,吸引不少的投資者,對他們也是信任度越來越高。
高瓴資本創始人,在投資項目中如京東商城,網路,藍月亮,騰訊,美團,滴滴打車等都很成功,也是大眾比較信任的一個資本市場投資基金。
『玖』 高瓴資本投資哪些公司
高瓴資本投資了京東、騰訊、去哪兒、滴滴、摩拜單車、愛奇藝、Airbnb、月亮、蔚來汽車、藍月亮、小鵬汽車、完美日記、公牛集團、華蘭生物疫苗、三生制葯、網路、攜程、Uber、百濟神州、美的、格力、中通快遞、美團、孩子王、摩拜單車、Grab、君實生物、信達生物、葯明康德、甘李葯業、美中宜和、惠每醫療等。
高瓴資本集團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投資公司,由張磊於2005年創立,集團已發展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業績最優秀的投資基金之一。
從創立之初起高瓴資本就定位於做具有獨立投資視角的長期投資者,已在消費與零售、科技創新、生命健康,金融科技、企業服務及先進製造等領域內投資了一大批國內外優秀企業。
高瓴資本的投資理念有三方面:
一、守正用奇,源自老子《道德經》的「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一方面「守正」,也就是堅持高度道德自律和人格獨立,尊重規則、適應規則,「不逾矩」。在另外一方面「用奇」,也就是在規則范圍內,不拘泥於形式和經驗。
二、「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引申自《論語》。
世上的錢是賺不完的,我們堅守長期價值的投資理念,在風險與利潤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在市場上「恐懼」、「貪婪」的兩難抉擇面前保持平常心、謙卑心和敬畏心。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記》。
高瓴資本一路走來,並沒有刻意宣傳和推銷過自己。專業、嚴謹的研究分析讓我們得以立足,長期價值投資哲學讓我們不斷超越自我。
『拾』 高瓴資本投資了哪些
1. 投資過京東、騰訊、位元組跳動、美團、Zoom、寧德時代、隆基股份、星思半導體、百濟神州、飛利浦家電、普洛斯、百麗國際、格力電器、藍月亮等。高瓴不拘泥於一、二級市場,早期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企業並購和私有化等各種各樣的形式,而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投資。
2. 高瓴資本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公司,由張磊先生於2005年創立,經過十餘年發展,現已在北京、香港、紐約、加利福尼亞和新加坡設立了辦公室。投資覆蓋醫療健康、消費與零售、TMT、先進製造、金融及企業服務等領域,並且橫跨股權投資的全部階段。
拓展資料
一、企業簡介
1. 高瓴集團成立於2005年,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和產業創新,發現價值、創造價值。高瓴的投資人主要來自於全球性機構投資人,如:全球頂尖大學的捐贈基金、發達國家的主權基金、國家養老金、海外家族基金,以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保險公司、上市公司等。高瓴持續將資源投入到最前沿的技術領域,對硬科技、前沿技術的投資佔比超過了整個投資布局的80%。在創新葯、高端醫療器械、先進製造、量子計算、雲和大數據、機器人和自動駕駛等領域展開系統性布局,支持中國的原發技術創新。
2. 2021年年初,高瓴成立首支「綠色基金」。高瓴產業與創新研究院與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一起發布了行業內首份碳中和報告。高瓴在碳中和領域已經累計了近500億元的規模。高瓴創始人張磊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提到,高瓴成立了專門的氣候變化投資團隊,推出專項綠色基金,成為股權投資領域內首支以「綠色產業」為投資主題的純市場化投資基金。
二、發展歷程
1. 2013年,高瓴與騰訊、及印尼最大的媒體集團公司Global Mediacom宣布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在印尼發展微信業務。該合資公司的首批產品之一,印尼版微信,已成為印尼國內最受歡迎的移動社交網路平台。
2. 高瓴資本集團2017年7月17日,萬科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厚朴、高瓴資本、SMG、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組成的財團,於7月5日訂立財團條款,於7月14日訂立股東協議及附屬協議,並於當日與普洛斯就收購達成執行協議。
3. 2015年1月,高瓴資本宣布與美國梅奧醫療集團共同合資設立惠每醫療管理有限公司,將通過專家互訪、技術合作、人才交流、教育培訓和管理咨詢等方式,全面引進並本土化梅奧的醫療技術、管理經驗和培訓體系。
4. 2021年3月25日,皇家飛利浦宣布已簽署協議,將其家用電器業務出售給高瓴,交易金額約為37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