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年末還款為什麼年初調整攤余成本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年末還款為什麼年初調整攤余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9-08 01:10:27

㈠ 老師,請教您情形2,為什麼甲公司預計本金的一半將會在2015年末收回,為什麼要調整2015年初的攤

因為中途這個債券會贖回一半,也就是餘下的要重新確定他的攤余成本 和實際利率,這個53萬是之前的攤余成本和贖回金額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 。

㈡ 誰能詳細並且簡單的給我介紹下什麼是攤余成本! 真心覺得概念有點模糊

通俗的來說:
1、投資者購買債券,實際上就是借錢給發行債券的一方。那麼借了多少錢呢?比如支付了1000元購買面值是1250元的債券,這個1000元就是借給對方的錢,也就是初期攤余成本——實際付的錢。
2、「攤余成本」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時貸:銀行存款1000元,按面值計入「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1250元。兩者的差額250元就是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要在以後每期逐漸攤銷掉,將持有至到期投資科目由實付數調為票面數——實際付的錢+ - 攤銷掉的(朝面值方向調)
3、投資者應該獲得的利息收益,比如第一期利息,應該用「期初攤余成本1000*實際利率比如10%=投資收益100」,「實際利率」就是市場上真實的利率。而按「面值1250*票面利率比如6%=75」得到的是當期實際收到的利息。這樣兩者有了差額25元,就是當期應該攤銷的利息調整。第二期期初的攤余成本(剩餘本金)是多少呢?在第一期收到了75元利息,而實際應該獲得100元的,說明還有25元沒收回,則可以理解成又借給對方25元,那現在借出的本金就是原來的1000元加上25元=1025元了——應收利息(實際利率計算)與實收利息(票面利率計算)差額
4、把握住攤余成本就是本金,比如發行債券,是別人借給自己錢,則最初的攤余成本就是實際收到的錢,與面值的差額也計入「利息調整」,在以後各期計算利息費用時攤銷。「分期付款超過正常信用期實質上有融資性質的」,也相當於借了對方的錢,因為自己沒有實際支付就獲得了資產,那麼借了別人多少呢?可以是現在就全部付款的話應支付的金額,也可以是將未來的應付款項折現,這就是借到的錢,即期初攤余成本。
5、攤余成本就是,把收到的錢和付出去的錢分為本金和利息兩部份。本金沖帳面,利息確認投資收益或是利息的支出。
6、一個萬能的公式解決所有跟實際利率有關的內容:攤余成本=實際支出+(實際應收利息-現金流入)
7、實際利率法講白了就是把當時在貸方的那個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那個二級科目,一步步調整到借方,最後歸0,當然如果一開始在借方,就調到貸方,那你每一期應該調整多少呢,這個就需要計算,根據實際利率(投資收益)跟票面利率(應收利息)來計算,這個算出來的差額就是你這一期調整理的數額。所以呢,其實攤余成本就好象是利滾利,好比是假如我們這個錢不是買對方的債券,而是用來投資其它的東西,我們一開始的10000,實際利率10%算到一年後我們有多少錢呢,然後對方支付給我們的利息就好比是我們在這一年中,收回的錢,所以最後,攤余成本又得把這部分扣除,算出來的就是真正的年末的本金和。
8、如果你借錢,攤余成本就是你目前還要還多少錢給人家。如果你投資,攤余成本就是人家目前還欠你多少錢沒還。
9、債券折價,每年付的息不夠還實際產生的利息,利息未還清的部分追加本金,下年計息基礎增加;債券溢價,每年付的錢大於按照市場利率實際產生的利息,相當於將利息都還了,多餘的部分還了本金,下一年的計息基礎也減少。
攤余成本=應付本金余額=帳面價值=實際支出+實際(應收)利息-現金收入
期初本金+期初本金*折現率(即當年利息費)-當年還款額
=下年初本金
=期初本金-當年還本額
=長期應付款余額-期初未確認融資費用余額

㈢ 什麼是年末攤余成本

1、根據「新准則」第三十二條和三十三條,對於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資及貸款和應收賬款、滿足三十三條規定的金融負債後續計量採用實際利息率法,以攤余成本計量。攤余成本的公式為: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減值損失(或無法收回的金額)。
2、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㈣ 攤余成本是什麼應該怎麼理解

攤余成本指該金融資產的初始確認金額扣除已償還的本金,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扣除已發送的減值損失,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

相當於借了對方的錢,因為自己沒有實際支付就獲得了資產,那麼借了別人多少呢?可以是現在就全部付款的話應支付的金額,也可以是將未來的應付款項折現,這就是借到的錢,即期初攤余成本。

㈤ 持有至到期投資(假設5年)中途(假設第三年年末)收回一半本金,為什麼要在第三年年初用期初攤余成本

因為預計收回一半的金額後,會造成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發生變化,所以要調整第三年年初的攤余成本。

投資收益=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應收利息=票面價值*票面利率

第1-4年取得利息的時候,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6

貸:應付利息 6

最後一年利息和本金一共是106萬

借:銀行存款 106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0

應付利息 6

(5)年末還款為什麼年初調整攤余成本擴展閱讀:

企業不能將下列非衍生金融資產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1)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2)初始確認時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3)符合貸款和應收款項定義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如果企業管理層決定將某項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則在該金融資產未到期前,不能隨意地改變其「最初意圖」。也就是說,投資者在取得投資時意圖就應當是明確的。

㈥ 如何理解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用插值法計算出實際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本期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 應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120.4125。

㈦ 會計中攤余成本的概念是什麼期初的攤余成本怎麼計算

攤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實際利率(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

攤余成本計算方式:

假設A企業溢價發行5年期債券面值100元,實際發行價格125元,票面年利率10%,每年付息,5年到期後一次性償還本金100元。

100×10%×(P/A,i,5) + 100×(P/F,i,5) = 125

其中(P/A,i,5)為利率為i,期數為5期的年金現值系數;(P/F,i,5)為利率為i,期數為5期的復利現值系數。

用插值法計算出實際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本期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 應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

=120.4125;

(7)年末還款為什麼年初調整攤余成本擴展閱讀:

攤余成本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資、長期應收款、長期股權投資、工程物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

攤余成本不能在一年之內通過某種經濟運作轉化為可用資金,例如有企業的長期設備,減值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攤余成本

㈧ 攤余成本的作用

攤余成本相當於資產的實際價值,例如固定資產的有成本,還有折舊,以及減值准備,那麼它的實際價值(也叫賬面價值)就是成本減折舊,減減值准備。這只是個比方。實際中用到攤余成本的一般為金融性資產,但不包括股票,主要用於債券和貸款,其實也就是企業從外面借的錢,原理都是一樣的,您的題目比較籠統,不清楚您是想知道攤余成本實際利率的計算還是攤余成本的計算攤余成本實際利率的計算實際上是資產內涵報酬率的計算,也就是實際付出的利息,而不是應計利息,計算方法一般用的是用求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折現率的方法,比如您買的債券(或其他資產)市場上價格(公允價格)是10 000元,而您分期付款,每年末要付3 000元,付4年,那麼將每年的3 000折現,要有個折現率,通過這個折現率折成現值10 000,那麼這個折現率就是實際利率,用您實際付出的成本乘以這個實際利率是您實際上負擔的利息。為什麼會有這個實際的利息了,因為您一開始就佔用了這個資產至於攤余成本,則是您實際付出的價值,比如您年末付出了3 000元,又收到了100元的利息,那麼實際上您付出的價值就是 2 900對吧希望您理解了攤余成本和其中的計算。 攤余成本,是指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15870211.html?si=1關於攤余成本的幾個問題 應付債券(一)一般公司債券企業發行的一般公司債券,無論是按面值發行,還是溢價發行或折價發行,均按債券面值記入「應付債券」科目的「面值」明細科目,實際收到的款項與面值的差額,記入「利息調整」明細科目。企業發行債券時,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按債券票面價值,貸記「應付債券——面值」科目,按實際收到的款項與票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貸記或借記「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利息調整應在債券存續期間內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實際利率法,是指按照應付債券的實際利率計算其攤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費用的方法;實際利率,是指將應付債券在債券存續期間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債券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二)可轉換公司債券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其包含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在進行分拆時,應當先對負債成份的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確定負債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再按發行價格總額扣除負債成份初始確認金額後的金額確定權益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生的交易費用,應當在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之間按照各自的相對公允價值進行分攤。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可轉換公司債券包含的負債成份的面值,貸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科目,按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科目。對於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負債成份,在轉換為股份前,其會計處理與一般公司債券相同,即按照實際利率和攤余成本確認利息費用,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確認應付債券,差額作為利息調整進行攤銷。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者在債券存續期間內行使轉換權利,將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為股份時,對於債券面額不足轉換1股股份的部分,企業應當以現金償還。

㈨ 老師,請問下:年末收回一半債券本金,為什麼需要調的不是下一年初的攤余成本而是調本年初的

因為預計收回一半的本金,會造成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發生變化,所以要調整本年初的攤余成本。

㈩ 攤余成本怎麼理解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計算方式:
假設A企業溢價發行5年期債券面值100元,實際發行價格125元,票面年利率10%,每年付息,5年到期後一次性償還本金100元。
100×10%×(P/A,i,5) + 100×(P/F,i,5) = 125
其中(P/A,i,5)為利率為i,期數為5期的年金現值系數;(P/F,i,5)為利率為i,期數為5期的復利現值系數。
用插值法計算出實際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本期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 應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120.4125。
初始攤余成本就是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買價+相關費用。
而所謂的實際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來對債券在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進行折現,使得折現所得現值總額等於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即初始攤余成本)。
在收到債券利息的賬務處理為,投資收益的確認金額等於初始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而這一確認的投資收益與實際收到的利息之間的差額就是對初始攤余成本的調整額。調整額為正,則攤余成本會增加,調整額為負,則攤余成本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