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打擊相同距離的射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哪個成本高
就巡航導彈射程來說,對應的是戰術彈道導彈,成本來說,理論上採用巡航導彈成本更高,因為巡航導彈技術復雜,生產成本貴,當然新一代戰術彈道導彈價格也不便宜,有些甚至比巡航導彈貴,因為採用很多新技術,比如空中「S」型機動,增加突防率。但是目前在非對稱作戰中,普遍才有巡航導彈,最有名的就是戰斧巡航導彈,主要就是巡航導彈作戰精度高、作戰效能高,便宜的彈道導彈精度差,幾發都不一定能摧毀一個目標的時候巡航導彈一發就夠了
Ⅱ 導彈驅逐艦和導彈巡洋艦、導彈護衛艦有什麼不同
巡洋艦
巡洋艦是僅次於戰列艦的反艦、反潛水面攻擊艦艇,排水量多在8000噸以上。在航母未誕生之前,可以率領艦艇編隊進行遠洋巡邏和作戰;航母誕生後,可以依賴岸基飛機而獨立在近海水域作戰,亦可以作為航母的護衛艦在遠洋作戰。與驅逐艦相比,巡洋艦的噸位更大、續航能力更強,有的還採用了核動力;其攻擊和防衛能力亦更加強大,如前蘇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可攜帶500多枚艦--艦及艦--空導彈,每枚艦艦導彈的裝葯量達一噸之多,一顆導彈就足以將敵軍的航空母艦送入海底,而且火控系統可以使其同時打擊數十個活動目標;此外還備有3架反潛直升機以及魚雷、深水炸彈等多種武器,故被冠以「戰列巡洋艦」的美稱。但作戰亦是要講究軍事經濟效益的,從經濟性、可修復性及作戰性能等指標上綜合考慮,驅逐艦可能更勝一籌,因此巡洋艦有逐漸被驅逐艦所代替的趨勢。護衛艦是一種以導彈、火炮和反潛武器為主要武器的水面戰斗艦艇。一般,排水量為600~3500噸,有少數超過3500噸;航速多為25~35節,續航力約5000海里,在4~6級海況下能有效使用武器,在7~8級海況下能安全航行,自持力10晝夜,在相鄰船艙進水時不會沉沒。現代護衛艦可載對空、對艦和反潛導彈。為了提高對敵方來襲導彈的防禦能力和對敵水面艦艇的攻擊能力,一般裝有主炮和副炮,或設有小口徑速射炮。為了加強反潛,常裝多管火箭式深水炸彈發射裝置和反潛魚雷發射裝置,艦首均設有聲納,艦尾設有直升機起降平台,直升機可增大反潛半徑,還可提高對艦導彈的射程。同時還裝有自動化作戰指揮系統。現代護衛艦的動力裝置,主機一般使用柴油機、全燃氣輪機或柴?燃聯合動力裝置,功率大,航速較高。現代護衛艦的造價較低,用途較廣。目前,世界上約有4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600多艘護衛艦。但現代護衛艦一般所需的電力、重量和容積均受到艦體平台的限制,艦員的居住性差,持續作戰能力有限。現在,人們設想未來護衛艦應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好的穩性,並改善適航性和居住條件。有的國家正在打破傳統觀念,試驗一些新設計的護衛艦船型,如表面效應船、水翼船、半潛船或雙體船等,美國海軍計劃建造一艘試驗性的3000噸表面效應船,其推進裝置將採用超導電力推進裝置,速度可超過100節。
巡洋艦
巡洋艦是僅次於戰列艦的反艦、反潛水面攻擊艦艇,排水量多在8000噸以上。在航母未誕生之前,可以率領艦艇編隊進行遠洋巡邏和作戰;航母誕生後,可以依賴岸基飛機而獨立在近海水域作戰,亦可以作為航母的護衛艦在遠洋作戰。與驅逐艦相比,巡洋艦的噸位更大、續航能力更強,有的還採用了核動力;其攻擊和防衛能力亦更加強大,如前蘇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可攜帶500多枚艦--艦及艦--空導彈,每枚艦艦導彈的裝葯量達一噸之多,一顆導彈就足以將敵軍的航空母艦送入海底,而且火控系統可以使其同時打擊數十個活動目標;此外還備有3架反潛直升機以及魚雷、深水炸彈等多種武器,故被冠以「戰列巡洋艦」的美稱。但作戰亦是要講究軍事經濟效益的,從經濟性、可修復性及作戰性能等指標上綜合考慮,驅逐艦可能更勝一籌,因此巡洋艦有逐漸被驅逐艦所代替的趨勢。
驅逐艦是以導彈,魚雷,艦炮等為主要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軍艦。它是海軍艦隊中突擊力較強的艦種之一,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船,艦隊防空,以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佈雷,襲擊岸上目標等。 19世紀70年代,出現了能在水中航行攻擊敵艦的魚雷和以魚雷為武器的快速小艇-魚雷艇。一般只有幾十噸的魚雷艇可以擊沉上千噸,火力強大的裝甲艦,這對作為各國海軍主力的裝甲艦構成了嚴重威脅。於是人們便建造了比魚雷艇稍大,裝有艦炮的艦艇。用它來阻擊和追殲魚雷艇,掩護己方的大艦,並給它也上魚雷,具有攻擊敵方大艦的能力。這種具有「雙重性格」艦艇便是誕生於19世紀80年代的魚雷炮艦,它是驅逐艦的前身,也叫「雷擊艦」。但是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魚雷炮艦的航速只有約37公里/小時,而當時魚雷艇的艇速已達40公里/小時以上。這就使魚雷炮艦難以追殲魚雷艇。
護衛艦
護衛艦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 護衛艦是一種以導彈、火炮和反潛武器為主要武器的水面戰斗艦艇。一般,排水量為600~3500噸,有少數超過3500噸;航速多為25~35節,續航力約5000海里,在4~6級海況下能有效使用武器,在7~8級海況下能安全航行,自持力10晝夜,在相鄰船艙進水時不會沉沒。現代護衛艦可載對空、對艦和反潛導彈。為了提高對敵方來襲導彈的防禦能力和對敵水面艦艇的攻擊能力,一般裝有主炮和副炮,或設有小口徑速射炮。為了加強反潛,常裝多管火箭式深水炸彈發射裝置和反潛魚雷發射裝置,艦首均設有聲納,艦尾設有直升機起降平台,直升機可增大反潛半徑,還可提高對艦導彈的射程。同時還裝有自動化作戰指揮系統。現代護衛艦的動力裝置,主機一般使用柴油機、全燃氣輪機或柴?燃聯合動力裝置,功率大,航速較高。現代護衛艦的造價較低,用途較廣。目前,世界上約有4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600多艘護衛艦。但現代護衛艦一般所需的電力、重量和容積均受到艦體平台的限制,艦員的居住性差,持續作戰能力有限。現在,人們設想未來護衛艦應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好的穩性,並改善適航性和居住條件。有的國家正在打破傳統觀念,試驗一些新設計的護衛艦船型,如表面效應船、水翼船、半潛船或雙體船等,美國海軍計劃建造一艘試驗性的3000噸表面效應船,其推進裝置將採用超導電力推進裝置,速度可超過100節。
Ⅲ 反潛驅逐艦的成本是否比防空驅逐艦低得多
並不,其實反潛是個技術活,高級聲吶陣列也不會比雷達便宜,魚雷同樣不比導彈便宜,現在反潛驅逐艦還要帶反潛直升機,總體來成本不低
Ⅳ 驅逐艦比導彈艇好在哪裡
其實二者沒有好壞之分,他們的作戰目的不同,驅逐艦主要是用來進行艦隊反潛防空的,而導彈艇是在近海進行突襲和保護港口的。
驅逐艦的體積大意味著可以裝載更多的電子設備,進行復雜的搜索任務,而導彈艇的搜索距離十分有限,需要其他平台得到坐標參數傳給它後才可以進行攻擊。
導彈艇的排水量小,無法遠洋,對付敵人近海的登陸部隊沒有問題,但是對付盤踞在外海的遠洋艦隊,就力不從心了。
所以沒有好壞~只有不同的作戰目標
Ⅳ 軍艦為什麼要分驅逐艦和護衛艦如果驅護一體會怎麼樣
為什麼軍艦要分驅逐艦和護衛艦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比如綜合作戰性能完善、噸位大、價格貴,滿載排水量超過1萬噸以上就叫巡洋艦,略微低於萬噸以下就叫驅逐艦,如果噸位只有幾千噸、且綜合性能比較單一的話,就叫護衛艦。但是具體來說的化,又要分為以下幾點:
一、現階段驅逐艦已經全面取代巡洋艦了,比如美國的伯克IIA型導彈驅逐艦滿載排水量已經達到了萬噸級後,美國海軍卻沒有繼續發展最新一級的導彈巡洋艦,反而最新裝備服役的DDG1000導彈驅逐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5萬噸,但是仍然歸類為驅逐艦。同樣我國的055、韓國的世宗大王這幾艘軍艦的滿載排水量都達到了萬噸級以上,但是依然屬於導彈驅逐艦行列,所以從這個趨勢下已經很明顯就可以看出導彈驅逐艦已經用實際行動取代了導彈巡洋艦。
就算是我國自行建造的驅逐艦和護衛艦的價格差價也是非常大的,比如054A型導彈護衛艦的建造價格只需要2億美元,就擁有了性能不俗的防空、反艦、反潛作戰實力;而同樣具備防空、反艦、反潛作戰,滿載排水量也翻了三倍多、卻裝備了性能更加先進的艦載相控陣雷達的055大型導彈驅逐艦的建造價格卻高達8.5億美元。如果用價格高達8.5億美元的055大型導彈驅逐艦去執行近海防禦作戰肯定是」大材小用「了。
Ⅵ 戰列艦能打得過導彈驅逐艦嗎
看什麼年代的戰列艦
如果是經過了現代化改裝的戰列艦,比如美國海灣戰爭時期和戰後改裝的戰列艦,那因為也帶了各種導彈,所以可以打得過導彈驅逐艦。
如果是還沒有進行現代化改裝的戰列艦,那因為主要武器是主炮,射程有限,准確度不高,反應遲緩。面對導彈驅逐艦的導彈射程遠,精確度高,反應迅速的優點,打起來除了皮糙肉厚,沒其他優點了。
其實即便是進過現代化改造的戰列艦,因為費效比上計算下來,成本太高,做的工作驅逐艦都能做,所以也就被美國淘汰了。
Ⅶ 為什麼軍艦造價貴,為什麼軍艦造價貴知識
首先,按軍艦種類分
按軍艦種類分,潛艇的建造成本最高,一般都在幾億美元一艘到十幾億美元一艘;水面艦艇次之,一般在幾百萬到幾億美元之間,超過十幾億美元的較少。而在潛艇中,又數核潛艇的花銷最大。核潛艇分為攻擊核潛艇和戰略核潛艇,一般攻擊核潛艇的造價是戰略核潛艇的65%~75%。例如,美國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造價約22億美元,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造價高達28億美元,俄羅斯最新型的北風級戰略核潛艇,造價也到達27.4億美元。
其次,按軍艦用途分
按軍艦用途分,戰斗艦艇要比和輔助艦艇的成本高。戰斗艦艇由於作戰需要,通常需要加裝更多的武器,成本自然會大幅提升。像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是美國海軍唯一一型攜帶宙斯盾系統的主力驅逐艦,在役數量62艘,美國在它上面的投入自然要多,其單艦成本達到14.63億美元。與之同類型的日本金剛級驅逐艦也是如此,其單艦建造成本達到13.75億美元。
第三,按軍艦排水量分
按軍艦排水量分,排水量越大,成本越高,這叫「大肚能容」。美國海軍的現役航母動輒數萬噸,其造價相當於幾十艘排水量幾百噸的導彈艇的價格。
此外,設計的繁與簡、建造工期的長與短、建造數量的多與寡,對軍艦的成本也有一定影響。一般情況下,設計越復雜,成本越高;工期越長,成本越高;建造數量越少,成本越高。典型的例子當屬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二手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該艦原為俄羅斯海軍基輔級航母末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1999年1月,印度就購買協議與俄羅斯開始交涉。5年後的2004年,俄羅斯同意賣給印度並展開改造工程,此後一直過了近10年,該艦才正式交付給印度海軍,目前還處於海試階段。
在長達15年的繁瑣的馬拉松改造中,「維克拉瑪蒂亞」號先後改裝了鍋爐,加寬了飛行甲板,去除了多種艦面武器,費用也從最先的9.8億美元初始報價年年加碼。到正式交付時,印度已經為此付出了13.5億美元。由於世界僅此一艘,印度自然不能討價還加,只得忍痛接受。當然,上述只是一般規律。
軍艦家族無奇不有,當然總有些例外。比如,美國最新型的朱姆沃爾特級艦,號稱「海上武器庫」。由於該艦技術含量高,採用了許多全新研發的尖端科技成果,雖然噸位僅相當於驅逐艦,但戰鬥力卻絲毫不遜於航母。
一艘軍艦的成本構成是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軍艦的構造。我們知道,無論哪類軍艦,其構造無外乎包括艦體、動力系統、導航系統、武器系統、指揮控制系統以及輔助設備等幾部分。了解了軍艦的大體構造,再來理解軍艦成本的組成就不難了。
組成之一:艦體材料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軍艦的艦體採用耐腐蝕鋼板,因為鋼材長期處於海洋環境中,會因海水和氧氣而形成腐蝕效應,這種鋼板經過煉鋼廠特製加工的,程序復雜,因而價格也比較高。但鋼結構的艦體也有弱點,笨重,阻力大,耐腐蝕能力弱。目前,包括美國海軍在內的世界海軍強國正在研究艦船建造所用的新型材料,像鋁、鈦以及復合材料,都是未來極有可能的艦體材料。而全鋁艦船已經既成事實,美國海軍第二艘瀕海戰斗艦「獨立」號以及新的聯合高速船都是全鋁質艦船。
組成之二:硬設備
所謂「硬設備」,就是有形設備,包括艦載武器、導航系統、雷達系統、輔助設備等,這些是軍艦成本構成的核心。造軍艦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武備裝備必不可少,軍艦無論大小,都遵從這一原則。比較典型的武器裝備包括導彈發射裝置、艦炮、近程防禦系統、魚雷、艦載機等。這里以美軍伯克級驅逐艦為例。該艦安裝了首尾兩組導彈發射裝置,為64單元,能發射「標准」艦空導彈、激光半主動導彈、「戰斧」巡航導彈、「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等;艦艏裝有1座MK45型艦炮,能發射增程制導炮彈;裝有2座MK15型六管「密集陣」;安裝了2座三聯裝MK32型魚雷發射管;搭載「海鷹」直升機;裝有4部不同功能的雷達。如此全副武裝,成本自然就高了。
組成之三:軟設備
所謂「軟設備」,就是表面看就幾台電腦,實際上其戰鬥力是無形的,但不可或缺。這部分往往是各種先進技術的集成,其造價也不菲,在軍艦成本中佔比也較高,如指揮控制系統等。仍以伯克級驅逐艦為例。該艦的指揮中樞是1套「宙斯盾」系統,它能與美軍各種數據終端進行數據互聯、共享和互操作,具有反應速度快、抗干擾性能好、作戰火力猛、編隊防空能力強、系統可靠性高等優點。除此之外,軍艦的設計研發費用、施工費用、試驗試航費用、維護保養費用等人工費用,也是軍艦成本構成的一個重要方面。
為什麼軍艦的成本總是隨著時間的退役逐步增加呢?我們還得從它的成本組成著手分析。首先,新艦體材料的應用,自然抬高了軍艦的價格,這好比「黃金甲」總是貴於「鐵甲」,是同樣道理。據悉,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採用了復合材料艦體,重量輕,穩定性高,相比同類艦艇,該級艦航速快、燃油效率高、耐用、不易爆裂或腐蝕,壽命周期費用會大量減少。擁有如此多優點,美國海軍當然不會錯過,這自然推高了成本。其次,新技術新裝備的加裝,進一步推高了成本。在軍艦進入全電力推進時代後,各種高耗能武器如電磁軌道炮、激光炮等接連被應用,而這些裝備都不是省錢的主兒。第三,人工成本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軍艦的成本。據美國《防務新聞》報道,由於通貨膨脹和人工工資的增加,造艦成本正在逐步增長。
Ⅷ 導彈驅逐艦與導彈護衛艦有什麼區別.她們個自的作戰理念和任務是什麼列裝哪些導彈
功能區別。
護衛艦:防禦為主。裝備直升機,艦炮,防空導彈,對艦導彈,反潛火箭,深水炸彈等。噸位叫驅逐艦小,造價便宜。
驅逐艦:主力進攻艦。裝備直升機,艦炮,防空導彈,對艦導彈,反潛火箭,深水炸彈等。基本配置與護衛艦是一樣的。噸位比護衛艦大。
這不是在玩游戲,不可能一種兵種打天下。根據任務不同,行動補給就不一樣。
護衛艦較驅逐艦便宜,可以大量裝備,在近海戰斗性價比比驅逐艦高。
驅逐艦噸位大,航程遠,在遠洋戰斗中性價比比護衛艦高。
Ⅸ 一艘054a多少錢052D的建造成本比052C高多少我們國家的軍艦建造應該有隱形成本吧,但估
054A護衛艦造價3億美元。
052C神盾驅逐艦造價大約不到50億人民幣,摺合美元7-8億。
052D神盾驅逐艦造價大約在9-10億美元(也有消息稱其10-12億,筆者考慮到愛宕級13億美元的成本,估計比愛宕小3000噸的052D價格不會超過10億美元)。
參考價格:
愛宕級13億美元
中國購買第二批現代級7億美元(包括里夫垂發系統,安裝在051C級驅逐艦上)
英國45級 17億美元
現在驅逐艦製造成本是明擺著的,宙斯盾系統,日本購買的為2.8億美元一份(不含導彈),發動機——lm2500燃氣輪機 575萬美元,一艘軍艦用四台,價格接近3000萬美元。傳動系統、艦炮、雷達、艦載電子設備、導彈、艦體、隱身設計等等各個價格不菲。
以阿利伯克級為例,其除了相控陣雷達外,各類照射雷達、航海雷達、搜索雷達不下10個,價格可想而知。
Ⅹ 現代戰艦驅逐艦和巡洋艦分別哪個最貴
由於沒有國家再建造現代巡洋艦,所以,應該是大型驅逐艦略貴一些。擁有了相控陣雷達、垂發導彈、武裝直升機、近防炮等先進武器,造價應該高於以前的同噸位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