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高通節約成本多少錢
擴展閱讀
高7保養費用多少 2025-05-17 14:23:01
沒有邊際成本怎麼算 2025-05-17 14:09:38

高通節約成本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09-06 12:02:22

㈠ 各個大手機製造廠商購買高通驍龍加關稅批發價多少錢一個手機處理器占整個手機成本多少點

關稅17%,高通820及以前合計要80美金,還需要專利費現在成本有所下降,各大手機廠商不一樣,性價比越高的佔比越高,總體低於20%

㈡ 一個高通驍龍855處理器的成本是多少

以下只是硬體的成本大概估算,但是,產品絕對不能等同於產品的物料成本
根據小米9手機的成本價格,小米9的組件成本中,處理器和攝像頭是主要開銷部分,驍龍855成本應該不高於149美元,而後置攝像頭約45美元,這兩者合計194美元,摺合人民幣1300元左右。

其他零部件,內存和快閃記憶體的價格為80美元,前置鏡頭為8美元,屏幕指紋部件加電池為60美元,最後,NFC、紅外遙控等外加組裝費用成本大約50美元,

㈢ 華為為什麼還用聯發科或者高通的晶元

1、定位需要

目前,海思麒麟9系定位高端,麒麟6系定位中端,而沒有「入門級」晶元。或許以後華為惠推出「入門級」晶元,但現在依然要採用高通/聯發科,在低端走量。

2、節約成本

麒麟960、950、650都採用了16nm製造工藝,可以說成本是比較高的,而且研發費用也要算進去。這樣的話,如果低端機千元機都用麒麟芯,成本實在劃不來,產能也沒那麼多。

3、不想麒麟芯成低端

麒麟芯是華為手機的標志,如果做了「入門級」晶元,體驗不佳怎麼辦?不是砸了招牌嗎?這種風險華為不太願承受,不如用別家的處理器,製造周期與產能都有優勢。

㈣ 高通865來了,高通855手機降多少

高通高端晶元手機一直以來都是引領手機潮流的產品,除了蘋果的A系列,沒有什麼晶元可與之相比肩,但風水輪流轉,今年高通機型從小米9開售以來,就一路狂奔,諸多手機廠商都出廉價版高通855機型,目前很多手機都快奔1999元檔了,像紅米k20,那麼今年的高通高端機型為何降價這么快呢?


高通今年的驍龍855真的是有史以來最不值錢的一次,過去的驍龍頂級晶元手機從來沒有像今年的驍龍855降價如此之快,比如紅米的K20pro眼看著就要降到2000元線上,未來其它品牌的驍龍855機型也會針鋒相對,很多首批購買的用戶都表示很後悔,沒想到降價居然如此之快。

不過這些2000元的驍龍855手機降價也不是因為驍龍855晶元很便宜了,年初首批驍龍855的成本價據說在600元人民幣以上,這個價格可以說是創了驍龍800系列的新高,所以對於一部2000元級別的手機來說,驍龍855的晶元成本可謂是不低,再加上屏幕、電池,存儲晶元、攝像頭和其它元器件,僅僅是硬體成本可能就占據了大部分零售價,別忘了還有手機的運輸、營銷和研發成本在裡面。

㈤ 高通845cpu成本多少

四百多塊錢

㈥ 高通660成本一百多 為什麼很多千元機不用

之前小米董事長雷軍發了一條微博說高通845的成本大概是500多,順帶說了下是高通660的三倍多,那麼從這裡面就可以算出高通660處理器的價格大概是150塊錢左右,那這樣看的話高通660處理器的性價比可謂是很高了!

㈦ 不自研麒麟晶元,那每年要花多少錢去購買高通晶元

摸良心說,華為自研SoC的前比買靠買高通晶元的前要高得多。每年耗費幾億在這上面。先別說海思晶元的CPU架構還是公版ARM了,研發這玩意本來就是個燒錢又耗時的東西。你別看高通晶元賣得可能還有點貴,專利費還要交那麼多,實際上遠比自研SoC劃算得多。
17年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1.53億台,其中用海思晶元的手機具體多少並未公開。假設拋開其它用高通晶元,聯發科晶元的手機大概1.03億台(其實低端線下也賣得很火熱。),剩下5千萬台手機就是用的海思晶元。其中有mate9/10,華為p10,nova2,榮耀系列使用麒麟659晶元的手機,一台手機平均零售價也就是2400左右,這也就是大概5千萬顆晶元,總共收入。假定一顆晶元成本為120元一顆(其實大概都是這么多,代工費也在裡面。)研發資金都已經破了千億,平均算下來一顆晶元更是高達幾百。實際上你仔細算的話,做晶元基本上沒怎麼賺錢的。如果這5千萬部手機使用高通晶元的話,大概一顆晶元加上專利費也就才200-300左右。
當然以上數據並不準確,我只是大概估計了一下。其實我只是想傳達一點,華為自研的SoC其實真的很燒錢,成本遠比單單使用高通晶元更高。

㈧ 高通驍龍710處理器一顆多少錢

5 月 24 日發布消息,高通正式在北京推出了其基於10納米製程工藝打造的全新驍龍710移動平台晶元,驍龍710為支持人工智慧(AI)的高效架構而設計,集成多核人工智慧引擎,具備神經網路處理能力,驍龍710是全新驍龍700系列產品組合中的首款移動平台,旨在彌補600系列和800系列之間的空白。
成本應該在16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