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機關運行經費和公用經費的區別
1、機關運行經費:是指各部門的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資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2、「三公」經費:納入省(市/縣)財政預算管理的「三公「經費,是指用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安排的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因公出國(境)費。其中,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以及燃料費、維修費、保險費等支出;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等支出。
一、、機關公用經費適用范圍
1、公用經費支出是指行政單位為完成工作任務用於設備設施的維持性費用支出,以及直接用於公務活動的支出,
2、具體包括公務費、業務費、修繕費、設備購置費、其他費用等。
3、人員經費支出是指直接用於公務員個人部分的支出,具體包括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等。
二、公用經費包括哪些
1.公務費。它是指行政單位用於日常行政管理方面的費用開支, 包括辦公費、郵電費、水電費、差旅費、取暖費、會議費、租賃費、 車船保養修理費、機動車船用油和燃料費等。
2.業務費。它是指行政單位為完成專業所需的消耗性費用開支和 購置低值易耗品的費用,包括縣以上黨派團體業務費、宗教業務費、 外事部門及其他行政單位的臨時出國人員制裝費、差旅費、國外生活 費補貼和外賓差旅費、招待費、有關部門的大...
3.修繕費。它是指行政單位的公用房屋、建築物及附屬設備的修 繕費和租用公房租金,以及不足基本建設投資額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費 用。
4.設備購置費。它是指行政單位按固定資產管理的設備購置費。 包括一般設備購置、專業設備購置、車輛購置、圖書購置及其他購置 等的費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一條 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以及錄用、獎勵、培訓、辭退等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貳』 機關運行經費是指什麼
法律分析:1、機關運行經費:是指為保障單位運行用於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法律依據:《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加強機關運行經費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本條例所稱機關運行經費,是指為保障機關運行用於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
『叄』 機關的管理成本有哪些
管理費用明細科目如下內容:工資、折舊費、辦公費、差旅費、運輸費、保險費、租賃費、修理費、咨詢費、訴訟費、排污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壞帳准備、技術開發費、技術轉讓費、業務招待費、工會經費、社會統籌保險費、勞動保險費、稅金、土地使用費、土地損失補償費、存貨跌價及盤虧損失、水電費、取暖費、倉庫經費、會議費、審計費、董事會費、上級管理費、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資、住房公積金、攤銷的潛虧掛帳數、其他費用
『肆』 企業行政成本包括哪些
行政成本主要包括有:行政人員成本(包括人員的工資、津貼、福利等)、辦公成本(包括辦公設備設施、文具復印列印等)、公務成本(包括會務費、差旅費、通訊費、交通工具使用費、接待費等)、資產折舊保養及非生產物料的節支、水電氣油費用、後勤費用等。
『伍』 運營成本包括哪些
運營成本
也稱經營成本、營業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所銷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進行配比。營業成本是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的,已經確定了歸屬期和歸屬對象的各種直接費用。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營業成本
商品和提供勞務的營業成本,是由生產經營成本形成的。工業企業產品生產成本(也稱製造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用於產品的生產,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資
直接工資包括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3.其他直接支出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職工福利費等。
4.製造費用
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對成本構成項目進行適當調整。
2核算
賬戶設置
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其他業務支出
「其他業務支出」賬戶用於核算企業除主營業務成本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所發生的支出,包括銷售材料、提供勞務等而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及附加等。「其他業務支出」賬戶下,應按其他業務的種類,如「材料銷售」、「代購代銷」、「包裝物出租」等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3會計處理
提供勞務
[例]某洗衣公司為某賓館完成一批被服的洗滌工作,在賓館收到被服時取得3 000元的支票一張,並存入銀行。該洗衣公司為完成該項洗滌工作共發生2 500元的勞務支出,則該洗衣公司應做如下分錄以記錄此營業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2 500
貸:勞務成本2 500
其他業務
[例]大華公司本月對外銷售輔助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1 000元,則公司應記錄:
借:其他業務支出──材料銷售1 000
貸:原材料──輔助材料 1 000
4銷售
錄結轉銷售A產品的營業成本
一般銷售業務
[例]大華公司於9月15日售給南山公司A商品500件,增值稅專用發票列明商品價款42 735元、增值稅額7 265元,共計50 000元,商品已經發出,同時收到南山公司的轉賬支票並辦妥進賬手續。經計算,A產品的單位成本為60元,則公司應通過下述分錄結轉銷售A產品的營業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A產品30 000
貸:庫存商品──A產品 30 000
(四)、分期收款銷售業務
[例]大華公司於20X0年6月1日採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A商品一台,售價500 000元,增值稅率為17%,實際成本為300 000元,合同約定款項分5年平均收回,每年的付款日期為當年6月1日,並在商品發出後先支付第一期貨款。每年收回貨款100 000(500 000÷5)元。
企業會計分錄
(假定符合銷售商品收入確認的所有條件):
①發出商品時:
借:分期收款發出商品300 000
貸:庫存商品 300 000
②每年6月1日銷售實現時,應按照商品全部銷售成本佔全部銷售收入的比
例結轉商品銷售成本(300 000÷500 000×100 000=60 000元),並記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60 000
貸: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60 000
(五)、涉及銷售退回的銷售業務
[例]月末售出的A產品發生退貨,原結轉的營業成本為5 000元,退回的A產品已經入庫,則公司應記錄:
借:庫存商品──A產品5 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A產品 5 000
『陸』 財政預決算機關運行經費包括哪些
機關運行經費包括: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運行用於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
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規范財政預決算機關運行經費的措施:
強化制度建設;強化財政網路數據平台建設;強化銀行賬戶管理;強化財政監督檢查,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肅財經紀律、「三公」經費和「小金庫」治理等專項檢查工作。
嚴肅查處單位「小金庫」和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推進預決算公開,堅持公開與加強管理相結合,認真按照上級要求,積極穩妥推進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
『柒』 企業的運營成本一般包括哪些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用於產品的生產,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資
直接工資包括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3、其他直接支出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職工福利費等。
4、製造費用
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對成本構成項目進行適當調整。
(7)機關單位運行成本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運營成本的控制:
一、采購成本的控制
1、精選供應商,建立戰略級關系
2、設立成本,主導價格管控
3、縮短采購環節,跳過中間環節
4、加強BOM對照,找准降低點
5、提前介入研發,贏得控制時間
二、生產成本的控制
1、提高標准件的比重
2、外包非核心部件
3、採用新材料
4、整合工藝流程
5、提升生產效率
三、企業控制庫存
1、減少不賺錢的產品
2、減少產品的品類
3、將倉庫的面積縮小1/3
4、建立預警機制,減呆防呆
四、營銷成本的控制
1、削減約束性支出
2、策略性支出與業績掛勾
3、採用低成本的推廣策略
4、有效優化客戶結構
『捌』 機關運行經費 僅指 商品和服務嗎
行政運行指的是行政人員管理費用
機關服務指的是為行政人員提供後勤服務的管理費用:例如食堂等
『玖』 設備運行成本分析都包含哪些
設備運行成本分析都包含采購成本、生產成本、日常費用支出(開動期間消耗的水電費用)、人工成本支出等,這是最常見的成本支出,當然還包括備件費用及設備折舊費用。
運行成本是成本控制統計的一個方面。
成本控制(CostControl)
成本控制概述
所謂成本控制,是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制主體在其職權范圍內,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採取的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
成本控制的過程是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進行計算、調節和監督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發現薄弱環節,挖掘內部潛力,尋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徑的過程。科學地組織實施成本控制,可以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轉變經營機制,全面提高企業素質,使企業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發展和壯大。
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為控制的手段,通過制定成本總水平指標值、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製成本的責任等,達到對經濟活動實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動與過程。
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絕對額,故又稱為絕對成本控制;成本降低還包括統籌安排成本、數量和收入的相互關系,以求收入的增長超過成本的增長,實現成本的相對節約,因此又稱為相對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於滿足成本要求(CCA2101:2005第2.5.10條)。滿足成本要求主要是指滿足顧客、最高管理者、相關方以及法律法規等對組織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對象是成本發生的過程,包括:設計過程、采購過程、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銷售過程、物流過程、售後服務過程、管理過程、後勤保障過程等所發生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結果應能使被控制的成本達到規定的要求。為使成本控制達到規定的、預期的成本要求,就必須採取適宜的和有效的措施,包括:作業、成本工程和成本管理技術和方法。如VE價值工程、IE工業工程、ABC作業成本法、ABM作業成本管理、SC標准成本法、目標成本法、CD降低成本法、CVP本-量-利分析、SCM戰略成本管理、質量成本管理、環境成本管理、存貨管理、成本預警、動量工程、成本控制方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