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哪些具體項目
一、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不包括在無形資產已經達到預定用途以後發生的費用。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後所發生的支出,不構成無形資產的成本。例如,在形成預定經濟規模之前發生的初始運作損失,在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之前發生的其他經營活動的支出,如果該經營活動並非是為使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必不可少的,有關經營活動的支出應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不構成無形資產的成本。
二、《企業會計准則第6 號——無形資產》(財政部財會[2006]3 號)規定,
第十二條 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購買無形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無形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除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 號——借款費用》應予資本化的以外,應當在信用期間內計入當期損益。
⑵ 請簡述外購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如何計算
法律分析: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外購固定資產分為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和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兩類。
【提示】員工培訓費不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應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1.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
相關支出直接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2.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
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3.外購固定資產的特殊考慮
(1)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2)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信用期間內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攤銷金額除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外,均應當在信用期間內確認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四條 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第五條 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衍生問題:
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什麼?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成本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其中,相關稅費中不包括稅法中規定的購進固定資產時支付的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包括關稅、契稅、耕地佔用稅、車輛購置稅等。固定資產原值中不包括員工培訓費,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⑶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成本包括哪些
外購固定資產價值,就是按其成本來計量的
固定資產應按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一)外購固定資產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如果需要安裝,應先通過「在建工程」核算,然後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思考問題】專業人員服務費和員工培訓費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嗎?專業人員服務費計入。員工培訓費不計入。
1.固定資產有關增值稅的問題
(1)企業購入的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所支付的增值稅在符合稅收法規規定情況下,應從銷項稅額中扣除(即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不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借:工程物資、在建工程、固定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購建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領用原材料的進項稅額不需要轉出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
(3)上述生產設備對外銷售時應考慮銷項稅額的計算。
(4)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業務中,涉及固定資產的,都需要根據此規定做會計處理。
⑷ 外購的無形資產成本包括什麼
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不包括在無形資產已經達到預定用途以後發生的費用。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後所發生的支出,不構成無形資產的成本。
外購無形資產初始計量與計稅基礎的差異: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外購的無形資產,按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計價。"由此可見,通常情況下,外購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與計稅基礎是一致的,但對於購買無形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一般指付款期3年以上)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無形資產初始成本按購買價款的現值計價,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企業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計價。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購入無形資產時,按購買價款的現值,借記"無形資產"科目;按應支付的金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無形資產購買價款的現值,應當按照各期支付的購買價款選擇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後的金額加以確定。各期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一般不符合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應當在信用期間內確認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無形資產應按實際應付金額作為計稅基礎,確定允許在稅前扣除的無形資產攤銷額以及無形資產計稅基礎凈值。以後年度由"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轉入"財務費用"科目的金額,不允許在稅前重復扣除。具體納稅調整方法參見"外購固定資產初始計量與計稅基礎的差異"相關內容。
頻道。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外購的無形資產成本包括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⑸ 外購固定資產的核算原則是什麼
一、外購固定資產計量原則
1.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2.外購固定資產是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判斷。
3.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購入後即可發揮作用,則購入後即可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相關支出直接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4.購入需安裝的固定資產,只有在安裝調試後達到設計要求或合同規定的標准,才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相關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其成本。
二、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外購固定資產分為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和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兩類。
1.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
相關支出直接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2.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
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3.外購固定資產的特殊考慮
(1)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2)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信用期間內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攤銷金額除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外,均應當在信用期間內確認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外購固定資產的核算原則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⑹ 外購固定資產成本包括哪些
外購固定資產價值,就是按其成本來計量的
固定資產應按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外購固定資產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如果需要安裝,應先通過「在建工程」核算,然後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固定資產有關增值稅的問題
(1)企業購入的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所支付的增值稅在符合稅收法規規定情況下,應從銷項稅額中扣除(即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不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借:工程物資、在建工程、固定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購建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領用原材料的進項稅額不需要轉出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
(3)上述生產設備對外銷售時應考慮銷項稅額的計算。
(4)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業務中,涉及固定資產的,都需要根據此規定做會計處理。
⑺ 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如何計算
外購固定資產成本
⑻ 外購產品的生產成本如何核算
購入時,可以借:原材料
貸:銀行存款
領用時,再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包裝費,借:生產成本
貸:包裝物
分攤人員工資,借:生產成本
貸:應付工資
完工入庫,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銷售時: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結轉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⑼ 外購存貨成本如何確認
百練會計教育為你解答:
外購存貨的會計處理: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
貸:在途物資
外購的存貨成本
買價+稅費+其他相關費用
(1)購買價款:發票中的金額;
(2)相關稅費:計入存貨的消費稅、資源稅、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關稅;
(3)其他可直接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包括運輸途中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
注意以下幾點:
商品流通企業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以及其他相關費用。
(1)一般要計入存貨的采購成本。
(2)如果企業采購商品的進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3)發生時也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再按已銷商品和結存商品的比例進行分配。
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應計入存貨的入賬價值,入庫以後發生的挑選整理費用、保管費用應計入管理費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