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鐵的每公里造價是多少
地鐵每公里造價動輒數億 本報訊 有關部門最近披露,目前全國有十餘個城市獲准啟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規劃新建總里程近2500公里,總投資達上萬億元。鑒於軌道交通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集約化的特點,以及我國緩解交通矛盾的巨大需求,軌道交通的廣闊前景毋庸置疑。但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指出,居高不下的建造和運營成本、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尷尬、國產技術創新動力不足,使我國軌道交通建設路障重重。
怪圈之一:建造成本競相攀高
地鐵等軌道交通項目成本包括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建設成本又包括土建、車站建設、動拆遷、車輛和機電設備等成本,其中車輛等設備系統的成本約佔50%。
南京地鐵公司原總工程師方熾華說,較早建設的上海1號線地鐵每公里造價8億元。目前,上海、廣州地鐵每公里投資逾5億元,國產化程度高而受到國家有關部門表揚的南京地鐵,每公里造價也要4.5億元。在購置地鐵列車方面,上海一號線每輛要136萬美元,廣州更高,而成本控制最好的南京地鐵每輛列車為116萬美元。
受訪專家指出,造成我國軌道交通項目造價高昂的原因,主要緣於多年來的「思維定勢」:偏好進口設備而拒用國產設備。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孫章教授說,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建設的技術制式偏重於地下而缺乏綜合規劃。專家說,高架軌道和地面軌道線路的建設成本,一般只佔地下鐵道的1/2到1/3,佔地也不大。理想又經濟的做法是,市區採用地下軌道,到郊縣則鑽出地面鋪設地面線或高架道,但目前各大城市都一窩蜂往地下鑽。
怪圈之二: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業內專家透露,由於地鐵列車的設計權不為我方掌握,國內企業和市場遭「卡脖子」的事屢屢發生。上海、廣州等城市地鐵運營的A型列車,幾乎全部系進口或國內引進組裝的產品,不僅價格昂貴,每節車輛迄今仍為800萬元以上(最初時高達1200萬元),而且設計、采購和質量均由技術供應商控制,在運營使用和維護保養中也沒有自主權。
怪圈之三:自主研發動力不足
據了解,我國在鼓勵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等方面近年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專家們普遍認為,這些政策和導向雖然不乏亮點和具體措施,但在實施過程中要麼被理解偏差走了樣,要麼還流於口號、概念,而缺乏實質性的配套政策。
Ⅱ 南昌地鐵將怎麼收費
2005年,據江南都市報消息:南昌軌道交通初定4條地鐵線以及1條輕軌線。根據規劃,未來軌道交通將如一張網,覆蓋整個南昌以及周圍的衛星鎮。據有關人士介紹,目前進行初步規劃主要是提前拿出構想,並預留土地。
1.軌道概況:
軌道交通貫穿昌南、昌北
根據規劃圖顯示,地鐵1號線起於南昌最南邊,途經向塘進昌南中心城,通過廣場—中山路—勝利路組成的昌南城商業中心,然後跨江進入昌北紅谷灘中央商務區,通過紅谷五路,交叉穿過豐和大道、豐和一路、豐和二路,橫穿整個中央商務區;地鐵2號線經富山、厚田、過贛江,再通過石埠、生米,貫穿整條紅谷大道,穿越紅谷灘中央商務區;地鐵3號線是環形線路,從蓮西方向開始,過青雲譜區到城東青山湖區後直插昌南舊城區商業中心,跨江入紅谷灘中央商務區,繞過整個商務區再緊靠南昌大橋繞回蓮西;地鐵4號線則是從南昌贛江以南部分的最北邊開始豎穿昌南中心城區,沿贛江岸線到達最南邊。這樣,充分利用了地鐵線聯系市內各區域到核心區,三條地鐵線路在紅谷灘CBD中心形成「雙十字」形的結構。
輕軌則是在紅谷灘中心區,過紅谷二路,貫穿豐和二路。因為這只是個初步構想,地鐵4條線的建設順序還並沒有確定。
2.達地鐵建設標准有多遠?
根據國家要求,申報地鐵的城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應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300萬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每小時3至4萬人以上。今年,南昌市生產總值預計在90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預計120億元左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近50億元。雖與國家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發展是必然的。南昌計劃到2010年,城區人口要達300萬,城區面積達300平方公里,「十一五」規劃也正在「謀篇布局」,GDP和財政收入應在這個五年內有不小的跨越。同時,南昌目前已經確定建設向塘、民和等多個衛星城,而市區和衛星城之間公共運輸的最好選擇無疑是地鐵。南昌必須早打算、早准備。
現在起要為地鐵預留空間
修建地鐵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深圳、重慶、杭州、南京等數十個城市已展開地鐵建設或前期調查。早在1998年,長沙規劃部門就對路網作了事先安排,預留了地鐵出入口。北京地鐵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投產於上世紀70年代。新加坡著名的國際規劃大師劉太格曾表示,新加坡地鐵的建設與規劃相隔了13年,南昌現在起要為地鐵預留空間,避免重復建設及拆遷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南昌明年就要開工,計劃2020年完工,全長50公里左右,每年建5公里左右!一起分1號2號兩條地鐵。1號線從紅谷灘到北京東路,2號線從絞橋到八一大橋,到迎賓大道。到蓮塘。
價格3元起 看距離有3元 4元 5元 等
Ⅲ 南昌地鐵價目表,六條線的,猜猜一號線價格範圍
一號線起步價是2元,全程是4元。
另外的都沒開通,4、5、6號線規劃都沒出來。
Ⅳ 地鐵每公里成本正常范圍是在多少
廣州一號線造價平均每公里6.6億元,二號線每公里4.85億元,三號線可控制在每公里4.4億元以內
西安5億
沈陽4.3億
鄭州近6億
武昌5億
南京地鐵造價全國最低,每公里3.92億元,而別的城市都在每公里4億元以上,
鄭州的成本好高呀
Ⅳ 地鐵造價多少錢一公里
1、地鐵(軌道交通)造價:每公里造價已上升到7億、8億元,北京市甚至超過10億元(北京16號線每公里12億)。
2、「十二五」每年投產300公里到400公里,每年投資2000多億到3000億,今年2015年全年將完成3000億,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很明顯的。目前,符合國家建設地鐵標準的城市現在國務院已經批准39個,到2020年估計在50個左右,總歷程近2500公里,總投資達上萬億。
3、地鐵的作用:
1)、城市軌道交通可以更好地支撐和引領城市空間布局的擴展,就是TOD模式,可以起到人口向都市圈、向衛星城市疏散的作用,這也符合很多城市向組團式發展的趨勢,比如東莞、佛山,都是組團式的發展,軌道交通可以帶動城市的空間發展。
2)、第二,軌道交通的投資尤其地鐵的投資比較大,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很明顯。
3)、可以帶動裝備製造業的發展,近期南車北車合並了,成立中車,有六個主力工廠生產車輛,另外有一大批城市也搞了很多維修基地,所以對裝備製造業的帶動也很快。
4)、對城市促進就業的作用也非常明顯,1公里地鐵大概能提供60個就業崗位。一個城市建成一條地鐵線,很快就能形成一個2000人左右的大型企業。「十三五」地鐵建設里程從2500公里達到6000公里,將可以增加十幾萬的就業崗位。
Ⅵ 我對南昌建地鐵無奈啊,花那麼多錢做這個
地鐵也是城市建設的一部分。我覺得還是很有好處的。現在就是要把人對城區的概念改變。交通就是最先一部分。要不就一直窩在老城區了。
Ⅶ 對於南昌地鐵你是怎麼看待的
沒有一個城市的地鐵像南昌地鐵這樣,不為緩解老城區通行壓力或加強主城區與郊區聯系,促進經濟發展;而是地鐵為開發商服務,主要聯系渺無人煙的九龍湖、萬達茂,九龍湖除了萬達樂園那裡有 旅遊 的人外,其他全是新樓盤,鬼都能打的死人,很長一段地鐵運行在這種方圓7-8公里渺無人煙的地方去,到時候虧的還是納稅人的錢,鼓了地產商老闆的腰包。
規劃地鐵人腦袋有毛病,擰麻花的規劃布局合理還是「井」布局合理?條條地鐵進高新,有這么布局的嗎?應該是,東聯系高新,昌東,瑤湖;南聯系蓮塘,向塘,象湖;西聯系西客站,望城,新建,梅嶺;北聯系,財大,樂化等。以「井」字布局,大家都方便啊,這個麻花樣的,換成的話,坐好多冤枉路。
南昌地鐵和brt一樣設計有毛病。
家裡伯父在南昌做生意,每年春節回家,總吐槽南昌地鐵1號線,為什麼呢?因為不經過火車站,南昌西站,甚至不經過任何一個客運站,貌似沒什麼用途,但是,南昌市規劃的2號線會經過西站與火車站,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南昌地鐵1,2號線規劃線網
地鐵1,2號線在地鐵大廈站與八一廣場站可換乘,據說八一廣場站的換乘走廊會很長,堪比上海地鐵1,9,11號線的徐家匯站。地鐵2號線計劃在2017年上半年開通南昌西站——地鐵大廈區間,屆時離開西站市民可在地鐵大廈站換乘1號線回市區。
1號線的主要作用是連接高校與商業區,眾所周知,南昌有趟公交入圍了全國十大最擠公交,它就是220路!這趟往返市區與瑤湖高校區的公交,幾乎輛輛爆滿,1分鍾1趟也抵擋不了強大的客流,因為瑤湖高校區高校眾多!
你看上圖K220路的線路沿線就是所有學校,你可以自己數一下。經常有220司機埋怨只坐2,3站的乘客不坐36路,7路而與學生擠220路。地鐵1號線丁公路北——奧體中心段是與220完全重合的,旨在緩解220路的巨大客流。
地鐵1號線那一頭,是南昌的另一個高校區,蛟橋高校區,也有重多高校,將兩大高校區與市中心連接起來,雙港站可輻射農大下羅片區,瑤湖西站可輻射麻丘昌東片區(均已開通公交接駁)。下面我從每一個站點的角度來解讀地鐵1號線的作用:
1雙港站:位於華東交大與江西財大正中間,可輻射整個高校區
2孔目湖站,原名蛟橋站,但公交站蛟橋在英雄開發區,為避免混淆,故改名,仍位於蛟橋高校區內,但出口處無公交,此站成為1號線人流量最少的車站 3長江路站,位於紅谷灘新區鳳凰洲,地鐵開通緩解了公交506路的壓力,周邊中低檔小區眾多,有江西師大附中濱江校區。 4珠江路站,位於鳳凰假日廣場附近(一所爛尾多年的商場),接近附近的城中村。 5廬山南大道站,位於105國道上,是前往機場,眾鄉村的交通咽喉,可在此站換乘城鄉公交與機場巴士。 6路茵路站,位於南昌二中,育新小學附近,緩解了公交22路的壓力 7衛東站,原名會展路站,因臨近衛東村而更名,這里是紅谷灘萬達廣場,紅谷灘萬達廣場2012年開業,因地理位置問題經常沒什麼人光顧,地鐵開通無疑給這個南昌最大的休閑購物廣場帶來了新的商機。 8地鐵大廈站,位於紅谷灘中心區的多個住宅小區的中點,也距離紅谷百盛,辦公區十分近。
時間坐標:2019年7月24日。拋開延長路段,南昌地鐵1號線和2號線已經全線貫通。剩下的3、4號線,起碼要到2021年才能開通,所以南昌的地鐵線標志性的進展可以階段性的宣告段落結束,直到5號線或者最新的地鐵規劃公布。
雖然線路有點少,但從地鐵線路走向來看,已開通的1號線和2號線連接了南昌的新老城區,基本上將南昌的一些主要的密集的人流區域和活動區域連接在一起。同時兩條地鐵線貫通整個南昌,加強了南昌東西兩端的交流,讓南昌區域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如果真要對南昌的地鐵進行評價,我有以下幾個感受:
第一,就是南昌的地鐵建設比較慢。從2009年開始開工建設地鐵1號線,直到今年已經整整10年過去了。而這10年的時間里,南昌市完成了兩條地鐵線路的開通。即便是在建的三四號線,也要到2021年才會開通。至於更遠的5號線最終的走向以及站點設定,遲遲不見下文。再對比一下附近的長沙和武漢,南昌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第二,南昌的地鐵設計的還比較人性化。無論從價格還是體驗上來說,南昌的地鐵都還算是比較人性化的。舉一個例子,那就是廁所。可以看到南昌的地鐵的廁所都在站內,乘客如在搭乘過程當中有內急的狀況完全不用出站就可以非常方便的解決。
第三,南昌的地鐵利用率較高。南昌地鐵目前運營公里數在44公里左右,正常工作日的人流均超過50萬。在地鐵運營公里數較低的城市當中,這個人流量還是可以的,也從側面反映了南昌市民對地鐵的需求巨大。
第四,我覺得南昌的地鐵規劃沒有與城市的發展方向相結合。先不說還沒有定下來的5號線,就說目前已開通或者正在建設的1234號線的延長部分,都在等人流或者說需求足夠的時候才開始考慮規劃和建設。固然規劃和建設上上存在一些硬性條件,但在整體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南昌還是有點小家子氣的。
當然,不管我們怎麼看待南昌的地鐵,現在都已經成事實,也無法改變!只是希望,在下一輪的規劃當中,能夠更加合理的規劃和加快建設速度,讓全南昌人更好的享受地鐵帶來的的紅利。
南昌地鐵的規劃思路是地產經濟的產物,以舊城為中心向四面發散,缺乏現代發展眼光,不大符合未來城市建設。比如,己建成的一號線穿過一條窄小的商業街,該街己陳舊無商業價值。再出來有省政府等機關大院,而省政府去年搬遷出城了。幾條線路的兩端伸向空無一人地區,是市政府期望擴建的城區,另外,竟然有三條線引到同一片不大的片區(高新區),這片區雖然企業眾多,但大部分是高新技術企業,員工人流量並不大。靠地鐵提升城郊地產價值這種設想十年二十年未必能實現。而且就算能成,沒有環路,各方向人流都要到舊城區才能交流,造成老城區的擁堵混亂。
我在西安,南京都做過地鐵。第一次做地鐵是在南京感覺特別好,當然我對南京這座城市感覺也挺好的。南昌的地鐵雖然現在只有1號線,但是感覺比南京的寬敞,其他的情況都差不多。逛街逛累了坐地鐵回家真的很舒服,地鐵站冬暖夏涼比做公交好多了!對比南京的地鐵沒什麼差別,但是對比西安的交通就有一點差別了!西安是座古城,相當大氣。但是西安的公交和地鐵就沒有我們南昌的好了!先不說地鐵,用公交車做例子。南昌的公交有特別寬敞的像2路這種的,還有雙層的,純電動的,還有微公交,全都是無人售票的,公交車基本上都是七八成新的。但是西安的公交是人工售票的,售票員說一口西安話,我當時聽的一頭霧水,公交車也很舊,在南昌基本上是看不到那麼舊的公交車了!南昌用那種公交車可能是十年前了!
說回地鐵,西安的地鐵人特別多,停靠也有點偏。地鐵站也比較小。
南昌的地鐵還特別好看!
南昌市地鐵的分布,為什麼青雲譜區就沒有規劃到。本來青雲譜區就沒有好的學校,好的醫院,現在連地鐵都沒有,真覺得住在這個區域是很悲哀的。真的很想地鐵能夠修到家門口。最起馬出行方便也行。
看南昌地鐵路線走向就知道這是一個笑話,
眼光短淺,毫無規劃。
給人感覺是為開發商服務。
建議國家徹查是否有違規,
一、方便
在南昌沒有地鐵之前,南昌的交通是十分不方便的,每次去往一個地方都要擠公交,擠上去了擠下來,並且特別的慢,自從地鐵建成之後,真是為城市交通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很多時候我們想去某一個地方都不需要擠公交,只需要坐地鐵就行了,並且地鐵特別的快,以前從我們學校去秋水廣場加上轉車什麼的一個小時是遠遠不夠的,現在坐上地鐵20分鍾就夠了,這無疑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
二、舒服
南昌地鐵的管理特別有秩序,因此裡面沒有隨地可見的垃圾,沒有隨處拉客的司機,沒有四處吆喝的攤販,因此南昌地鐵給人的整體形象就是舒服,其次,每一個站都設置的特別精緻,每一處都有南昌特有的文化元素,非常漂亮,其次,列車上還有小電視,無聊時也可以看看電視,列車在運行中相對特別穩,即使站著也不累,另外,有些列車上會設置主題列車,比如說荷花主題、海洋主題,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坐上一輛呢,因此,南昌地鐵是讓人感到特別舒服的。
三、人性化設計
首先,坐地鐵最高的價格只要5塊錢,相比於其它的城市是特別便宜的,我記得在杭州坐地鐵的時候才4站左右就要6塊,並且自動售票機設置的位置及數量也不是特別好。其次,南昌地鐵的各個站設計也特別人性化,人們常去的地方都設有站台,今年還開通了2號線,直通南昌西站,無疑是錦上添花。
總而言之,南昌地鐵方便、舒服、人性化設計......建的真的非常好,方便了民眾的同時,又為南昌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也給人們帶來了快樂,帶來了希望,現在南昌地鐵已經成為在這座城市生活的人的一部分,誰也離不開誰。
我是一個外地人,現在在南昌工作,剛來南昌的時候,發現南昌竟然有地鐵,在火車站下車坐地鐵直接就到了公司,感覺好方便啊,而且聽之前在南昌上過學的朋友說南昌以前是沒有地鐵的,現在有地鐵了自己偷著樂吧!
而且剛來南昌的時候和朋友一起的,都拖著行李箱,在進入地鐵站的時候,安檢人員特別負責任,包內的液體都是不讓帶的,朋友的一個化妝品都被扣下了,第一次見到這么嚴格的地鐵安檢,可能是因為是地鐵剛建成的緣故吧,這是好事,為乘客負責,但願能夠堅持下去,不是一時的!
南昌地鐵現在還是不夠完善,不像上海北京那些一線城市地鐵縱貫全城,其實南昌做的最好的是南昌地鐵裡面的主題,各種海洋和動漫的主題特別棒!
南昌地鐵是專往無人區建設,新建區長堎五十萬人出行難,地鐵分布圖上看,形成一大片空白區域,故意的也要遮掩一下,做的那麼難看
Ⅷ 南昌地鐵價錢多少
起步價是3元,之後5站就4元,8站就5元,10站就6元,在往上就8元。
Ⅸ 地鐵站的修建成本會有多大
地鐵的建造成本由建造方案,建設標准,地面拆遷成本等因素構成。目前國內地鐵建設成本在5億/公里左右。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地鐵建設成本在10億/公里左右。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明挖隨填(明挖回填)。這種方法一般是在街道上挖掘大坑,再在下面建造隧道結構,隧道有足夠的承托力後才把路面重新鋪上。除了道路被掘開,其他地下結構如電線、電話線、水管等都需要重新配置。 建這種隧道的物料一般是混凝土或鋼,但較舊的系統也有使用磚塊和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