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班組質量成本主要包括
根據國際標准(ISO)的規定,質量成本是由兩部分構成,即運行質量成本(或工作質量成本,或內部質量成本)和外部質量保證成本。
運行質量成本是企業為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而支付的一切費用以及因質量故障所造成的損失費用之和。
外部質量保證成本是為用戶提供所要求的客觀證據所支付的費用。主要包括為提供特殊附加的質量保證措施、程序、數據所支付的費用,產品的驗證試驗和評定的費用,滿足用戶要求,進行質量體系認證所發生的費用。
(1)班組成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質量成本的分類應當根據每個組織的具體情況來確定。
故障成本是最關鍵的類別,因為為降低成本和排除顧客不滿的原因提供了主要的機會。
在收集數據之前必須就所要包括的成本類別達成一致。
某些日常發生的成本或許已被人們接受為是不可避免的,但實際上仍是質量成本的一部分。
② 施工成本的管理內容有哪些
施工成本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
1.人工費控制:對作業層人工費的控制,應依據定額、施工組織設計和分解的目標責任成本,以班組為基本考核單位,推行工料單價承包並簽訂承包合同,明確班組的責、權、利。在班組之間進行競標,調動積極性達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2.材料費控制:材料費占項目成本的75%左右,因此對材料費用的控制更顯得十分重要。材料費控制主要控制價格和數量兩個方面。首先要通過貨比三家降低材料價格,采購量較大的材料可以採取招標方式進行采購或盡量從廠家直接進貨,減少中間環節;零星材料可實行代儲代銷,減少現場庫存積存;班組領料和配比發料,嚴格控制材料浪費。
3.機械費控制:合理地選用機械,充分發揮機械的效能;要合理地安排施工段落,以期提高現場機械的利用率,減少機械費成本;定期保養機械,提高機械的完好率。對於必須外租的機械設備,要搞好市場調查摸底。
4.非生產性行政費用控制:要精減管理機構,盡可能一人多崗;各項費用採取費用包干、指標控制等方法,最大限度節約非生產性開支。
③ 成本管控措施有哪些
1、原材料成本控制:在製造業中原材料費用佔了總成本的很大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達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對象。影響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采購、庫存費用、生產消耗、回收利用等,所以控制活動可從采購、庫存管理和消耗三個環節著手。
2、工資費用控制:工資在成本中佔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資又被認為是不可逆轉的。控制工資與效益同步增長,減少單位產品中工資的比重,對於降低成本有重要意義。控制工資成本的關鍵在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它與勞動定額、工時消耗、工時利用率、工作效率、工人出勤率等因素有關。
3、製造費用控制:製造費用開支項目很多,主要包括折舊費、修理費、輔助生產費用、車間管理人員工資等,雖然它在成本中所佔比重不大,但因不引人注意,浪費現象十分普遍,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內容。
(3)班組成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成本分配將間接成本、共同成本或聯合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部門、工序或產品中。成本分配包括以下基本步驟:
1、確定成本對象。企業必須確定向什麼部門、產成品或工序分配成本。成本對象常常是企業中的分部。如果企業中的一個分部被授予一些決策權,並成為成本對象,那麼會計系統將對該分部進行業績評價。
2、歸集共同成本並分配到成本對象中。
3、選擇成本分配基礎。成本分配基礎是與將要分配計人成本對象的共同成本有關的作業指標。共同成本通常是通過成本分配基礎分配計入成本對象。成本分配基礎能夠大致反映成本對象對共同資源的消耗方式。
④ 成本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規劃、成本計算、成本控制和業績評價四項內容。
1、成本規劃
成本規劃是對成本管理戰略的制定,也是對成本管理做出的規劃,是成本管理工作在總體上的把握,為具體的成本管理提供戰略思路和總體要求。
成本規劃是根據企業的競爭戰略和所處的經濟環境制定的,主要包括確定成本管理的重點,規劃控製成本的戰略途徑,提出成本計算的精度要求,確定業績評價的目的和標准。
2、成本計算
成本計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對象,對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歸集,以確定各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專門方法。通過准 確計算成本,可以掌握成本構成情況,考核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了解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果,促使企業加強核算,節約支出,提高經濟效益。
3、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保證成本在預算估計范圍內的工作。根據估算對實際成本進行檢測,標記實際或潛在偏差,進行預測准備並給出保持成本與目標相符的措施。
4、業績評價
業績評價是指運用數理統計和運籌學的方法,通過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照相應的評價標准,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對企業一定經營期間的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債務風險以及經營增長等經營業績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進行的綜合評判。
(4)班組成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傳統成本管理與戰略成本管理區別
1、傳統成本管理以成本定價格,戰略成本管理以價格定成本。
2、傳統成本管理注重在企業內部降低成本,戰略成本管理注重到企業外部降低成本。
3、傳統成本管理注重實體運作,戰略成本管理注重虛擬運作。
隨著信息技術的推進,要快速有效地實現從傳統成本管理到戰略成本管理的轉變,保證戰略成本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必須引進先進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同時將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融入企業的全價值鏈業務過程,從而實現全面提高企業效率、有效節省企業成本。
⑤ 怎樣做好企業的班組成本管理
制定班組成本管理工作計劃重點要做好以下「四化」:
1)考核項目工序化。即要按各工序耗用的物料確定各班組的考核項目,使之明確成本管理工作的重點;
2)保障措施具體化。即要求各個班組均要結合班組物耗控制的重點,制訂具體的降低物料消耗控制措施。
3)考核標準定量化。即要按照各道工序的歷史成本和消耗定額,科學的制定考核目標及考核標准,既要保證目標的先進性,又要保證目標的合理性。
4)考核責任個體化。能夠考核到個人的成本指標一定要盡可能將激勵機制直接考核到班組的每個成員。
⑥ 班組長成本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
班組的成本管理:挖掘潛能,降低成本
班組是生產企業的基本單元。班組的費用支出占企業的生產費用百分之九十以上,企業要想控製成本,節能挖潛,降低費用的支出,就應從基層做起。而決定班組成本費用的支出取決二個方面:
一是強化生產過程管理,強調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二是成本的預算和控制。
強化生產過程管理
強化生產過程管理,是對班組的生產過程規范化、制度化、標准化。規范化是對生產工藝的流程規范,生產過程中從原料的采購、原料的投入、原料的加工、產品的成形,必須和設計的生產工藝流程相符,嚴格遵守操作步驟。制度化是對班組成員的要求,要求員工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愛崗敬業,精通行業的技術和技能,能夠勝任生產崗位的需要,按規范的操作步驟進行操作。標准化是管理的制度化,生產的規范化,班組有了標准化就會保證人力資源、設備資源、材料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時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樹立了企業的優秀企業文化。企業生產過程的靈魂是企業員工,所以在規范生產的工藝流程時一定要加強員工的政治思想、職業道德教育,使企業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明確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明確企業員工的個人的利益是建立在企業的利益的基礎上,引導員工的目標和企業的目標相一致,激發企業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做好預算,控制好成本
(一)做好成本預算。
(1)以生產流程預算控製成本支出。
生產過程中成本預算是最直接的、最具體的預算,包括材料費、機械設備消耗、人工費。班組的人工費包括班組成員的工資、獎金、福利等。工資通常是固定不變的,獎金和福利的支出可以從預計產品生產以及市場銷售情況來預算,這也是可以變化的人力成本,如果企業生產得好、經營得好、銷售的好,企業員工的獎金、福利等就會增多。獎金、福利的多少直接影響企業員工的生產的積極性,所以在成本預算過程中一定適當的預算出員工的獎金、福利。材料費及生產設備的費用雖然是固定成本,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時也會產生變化。生產過程中有沒有材料的浪費,材料的市場價格變化是不是過大。對材料成本預算,除了對主要原材料的統計,還要把輔料以及不可避免的邊角料統計在內,另外,原材料市場價格變動,經常會發生與預算價格不符的現象,這就要求在預算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原材料的市場實際,如果市場價格變動過大,不能准確地預計出原材料的價格,可以按周轉材料預算收費的總量來控制實際發生使用費的總量。生產設備的控制,石油企業中生產設備多數是重大型號的,無論是採油設備、鑽井設備、修井設備還是運輸設備,在運輸、生產過程中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能源,同時為了防止意外的事故發生,能不運行的就不要使用,一定按工藝流程做好這方面的預算工作。
(2)以貨幣預算人力資源和物資資源。
以貨幣的形式表現各資源消耗的數量就是成本費。班組任務開工前,根據設計要求計算出工作量,按照規定編制任務的預算,作為指導管理和生產的依據。對生產班組實行生產任務單和限額領料單,並向生產班組強調工藝流程,在生產過程中,要求生產班組根據實際完成的工程量和實際消耗人工、實際消耗材料做好原始記錄,作為生產任務單和限額令料單結算的依據。在任務完成後,根據回收的生產任務單和限額領料單進行結算。並按照結算內容支付報酬。
(3)生產任務目標細分。
生產任務是一個大目標,要實際這個目標就要把這個目標細分。首先把生產任務的總目標看成是由機械設備的投入、原材料、勞動力的組合體,然後分別把這些細分目標再組合,通過細分和組合預算出成本的總支出。在標准化的生產過程中,我們可能看到設備的使用、原材料的投入是固定不變的,也可以說是固定成本(包括原材料、輔助材料、能源、機械設備),可以變化的只有勞動力的成本。勞動力的成本包括企業員工的薪酬和福利,員工的薪酬和福利又決定企業的員工生產勞動的積極性,所以在預算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福利與企業員工的積極性的關系,即在嚴格遵守規章制度下的人文管理。
(二)控制好成本。
(1)高度重視成本費用的重要性。
成本費用的支出決定產品的價格,而產品的價格決定產品在市場中的地位。所以企業全體員工應高度重視成本費用的支出,盡可能地「節能、挖潛」把產品的成本降下來。
(2)建立資源消耗台帳,實行資源的實時監控。
建立資源消耗台帳,把成本與生產進度時時聯系在一起,如果成本與進度有偏差,就要認真的分析,找出問題所在,及時更正,把成本控制在預算的范圍內。
(3)加強質量管理,控制好成本。
質量是產品的保證,是企業形象的象徵,質量不過關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必然會被淘汰。所以企業生存與發展取決於產品,而產品的質量決定於質量的市場地位。在生產過程中產品的質量取決於產品的工藝流程和操作人員的技術和技能,所以在預算產品的質量的時候一定要加強管理費用和員工的培訓費用的支出。
挖掘潛能,降低成本。我們應該從細微之處入手,精打細算,精細化管理,從班組做起,把產品的價值從根本上降下來,保障企業的健康發展。
⑦ 班組管理的內容有哪些
班組長是班組生產管理的直接指揮和組織者,班組長作為企業最基層的管理者,是生產品質、成本、交期、士氣、安全等指標達成最直接的責任人。班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效益。
按對象分類:
1.對人的管理:包括員工出勤、作業技能培訓、關員關懷、工作關系等
2.對物的管理:包括物料的配套、產品的質量管理、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工裝治具與量具管理、作業文件資料管理、報表單據管理等等
3.現場環境管理:現場6S、照明、噪音、溫濕度等
按內容分類:
1.質量管理(Q):通過產前首檢、過程巡檢、尾數檢驗等方法控制;質量控制工具如QC七手法等。
2.成本管理(C):包括材料定額,標准工時、人員工資等標准與控制,通過減少各種浪費控製成本。
3.交期管理(D):通過計劃安排、生產表單、看板管理、現場巡視、會議討論、系統軟體等進度控制。
4.安全管理(S):包括設備操作安全、用電安全、消防安全、化學品安全、職業危害告知等方面的管理。
5.員工士氣(M):公司層麵包括薪酬與福利、績效管理、員工晉升體系、現場環境等;管理層面有:溝通交流、良好的工作氛圍、肯定與獎勵、學習成長機會等。
按時間分類:
1.班前:包括班前會和產前准備兩方面。
班前會的內容:(1)傳達上級指示及相關會議決議內容及公布事項;(2)總結前一日產量、品質、安全、成本等工作任務達成情況;(3)宣布當日工作任務、安全生產及品質預防等注意事項;(4)表揚與批評
班前會的步驟:(1)整理隊列(2)相互問候(3)清點人數(4)開會宣導(5)散會
產前准備:檢查對象包括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環境,即4M1E。
2.班中:管理內容有:(1)生產情況(生產質量、生產進度、生產安全、異常處理等);(2)設備管理(確認設備的運行狀態,安全防護裝置的完好性);(3)員工作業是否標准(4)勞動紀律
3.班後:現場6S,報表記錄,確認明天的計劃及生產准備情況,關閉水、電、氣、門窗
班組長作為承上啟下的橋梁和紐帶,職位不高,決策不少,「麻雀」雖小,責任不小。班組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企業經營的成敗。
以上如果能幫您解惑,請及時採納!祝您生活工作愉快!
⑧ 班組成本核算項目有什麼
班組的成本核演算法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產品成本應達到的水平。它是用數字表示的一種產品成本的發展趨勢,是根據品種、產量、質量、價格的預測和利潤目標等資料來確定的,是成本管理工作的奮斗目標。
目標成本的計算公式:
單位產品目標成本=預測價格*(1-稅率)-目標利潤預測產量
根據以上計算公式,預測的可靠程度,是目標成本能否實現的關鍵。所以,必須進行廠內外調查,掌握充分的信息和資料。目標成本確定之後,就要按產品的結構進行分解計算,定出產品每一個大的部件的成本限額,按照低於這個限額的要求,去組織設計、試驗、生產准備、物資供應,以及日常的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這些工作,大多要落實到班組去完成。每個班組如果都能按照不同的限額進一步減少消耗,那麼企業目標成本的實現,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⑨ 成本管理的內容是什麼
成本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成本預測是根據有關的成本資料及其他資料,通過一定的程序、方法,對本期以後的某一個期間的成本所作的估計。成本決策是指在成本預測的基礎上,通過對各種方案的比較、分析、判斷後,從多種方案中選擇最佳方案的過程。
成本計劃是根據計劃期內所確定的目標,具體規定計劃期內各種消耗定額及成本水平以及相應的完成計劃成本所應採取的一些具體的措施。
成本管理的作用
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系統而全面、科學和合理,它對於促進增產節支、加強經濟核算,改進企業管理,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義。成本是體現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高低的一個綜合指標。
成本管理不能僅局限於生產耗費活動,應擴展到產品設計、工藝安排、設備利用、原材料采購、人力分配等產品生產、技術、銷售、儲備和經營等各個領域。參與成本管理的人員也不能僅僅是專職成本管理人員,應包括各部門的生產和經營管理人員,並要發動廣大職工群眾,調整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實行全面成本管理。
⑩ 班組的成本管理是什麼
生產車間或現場的班組成本管理,從財務的成本管理角度來說有四個方面,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和能源費用等四個方面,其中製造費用屬於固定成本,不是班組成本管理能夠控制的,所以班組成本管理就是其餘的三個方面。
在上述的三個方面成本要素,其在班組管理中的具體方法與思路為:
材料成本。在生產或施工過程中,①、確保原輔包材料得到有效利用,提高材料利用率,不浪費任何材料。②、對於生產或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料與垃圾等,要進行科學的分類和管理,確保得到最科學的回收與處理。③、除了機修工以外,也要對員工進行設備設施維護維修方面的培訓與嚴格管理,確保設備利用率(或者稼動率)得以持續提高,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效率。④、做好危化品安全管理與其他安全生產管理的工作,確保安全生產。⑤、做好各種各樣勞動保護用品與崗位低值易耗工具與用品的管理,哪怕一毛錢也不浪費。
人工成本。在生產或施工過程中,①、確保每個員工的生產效率得到有效地發揮,嚴格學習並按照崗位SOP的要求進行操作與施工。②、對於新入職的員工,確保得到系統的三級安全教育的基礎上,做好崗位上崗前的工藝技術與操作培訓,使得新員工盡快度過試工期,合格進入正式轉正。③、通過崗前培訓,班前會培訓和教育等方式,確保所有員工能夠嚴格按照崗位SOP操作,減少不合格品誕生,減少質量損失成本。
能源成本。主要包括生產或施工過程中用到的水、電、氣、蒸汽等能源要素,嚴格執行ISO14001(如果有的話)認證過程中所制定的各項要求與規章,控制好能源管理,不讓一滴水一度電等浪費掉。
所有員工成本管理的意識建立。只有管理並不是成本管控的全部,通過對員工進行培訓,教育,宣傳,引導等,要所有的員工都要建立成本管控的意識,這個是基礎,也是核心與關鍵。
班組的成本管理不是復雜的事情,在實施班組成本管控的過程中,注意以下事項:
必須樹立成本管控的全員意識與理念才能夠建立達到理想效果的基礎。
基於建立成本意識,要對全員進行有針對性的、足夠頻次與時間的成本管理培訓。
各級管理者要身體力行,模範帶頭,從日常上班工作中的細節做起,並不是一張紙能夠節省多少錢,而是一張紙兩面使用體現的是成本管控的意識與氛圍。
如果針對以上的回答還有什麼追問,歡迎交流溝通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