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業企業成本分攤的方法有哪幾種
1、一般有按生產工人工資、
2、按生產工人工時、
3、按機器工時、
4、按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
5、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動力、生產工人工資及應提取的福利費之和)、
6、按產品產量等進行分配。
具體採用哪種分配方法,由企業自行決定。分配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當在會計報表附註中
⑵ 土地成本如何分攤
法律分析:一、佔地面積法1.直接按照不同產品對象樓座佔地面積分攤,不考慮綠化道路分攤。高層應分攤土地成本000/8000×1億元000萬元墅應分攤土地成本000/8000×1億元000萬元2.先在各樓座及綠化道路等公用部份之間進行分攤,公用部份的土地成本再按建築面積法分攤到各單獨樓座。高層應分攤土地成本000/10000×1億元+2000/10000×1億元×20000/25000600萬元墅應分攤土地成本000/10000×1億元+2000/10000×1億元×5000/25000400萬元
二、建築面積法高層應分攤土地成本20000/25000×1億元000萬元墅應分攤土地成000/25000×1億元000萬元計算結果:1.不考慮道路綠化直接按樓座佔地面積分攤:高層分攤土地成本5000萬元,別墅分攤土地成本5000萬元。2.先按佔地面積法再按建築面積法分攤:高層分攤土地成本5600萬元,別墅分攤土地成本4400萬元。3.直接按照建築面積分攤:高層分攤土地成本8000萬元,別墅分攤土地成本2000萬元。
結論:高層和別墅佔地面積相同,但由於分攤方法不同,土地成本差異巨大。通過以上分析計算,可以看出在計算房地產企業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時,由於成本分攤方法的不同,稅前扣除千差萬別!別墅和高層不同業態房產成本採用不同的分攤方法,對企業所得稅來說,可能是時間性差異,也可能是永久性差異。但對土地增值稅來說,一定是永久性差異。由於全國政策不統一,各地規定分攤方法不一致,這就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進行稅務處理時與當地稅務機關提前溝通,按照當地政策規定處理,避免增加稅收風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八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⑶ 請教下園林綠化工程的成本核算
一包括地基處理+苗木價格+後期養護三部分但這只是大類其中要包括很多哦!例如人情費、苗木品質、養護期內的死亡等等,操作起來很有很多細節!如果只按紙面上的說有綠化工程預算定額公式你網上下一個套算一下就行了,實際操作最好能多找幾家讓他們報報價在比較一下公司實力!!
⑷ 搞園林綠化工程的成本問題
第一,你要注意甲方讓你墊支做工程,你要考慮風險性,一般綠化活是不能這樣做的,這樣讓你風險加了一倍;一般工程餘款是不太好要的,何況一年後;
第二,苗木的維護要看甲方是否能給你提供方便,你與甲方關系如何,還有周邊環境會不會有破壞,主要是時間成本花費較多;
第三,如果你做這項工程的話,要比正常報價高30%,否則最後你可能會不掙錢。
⑸ 土地成本如何分攤
分攤方法一:佔地面積法
佔地面積法,指按已動工開發成本對象佔地面積占開發用地總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即按照房地產土地使用權面積占土地使用權總面積的比例計算分攤。
一次性開發的,按某一成本對象佔地面積佔全部成本對象佔地總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分期開發的,首先按照本期全部成本對象佔地面積占開發用地總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
然後再按某一成本對象佔地面積占期內全部成本對象佔地總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期內全部成本對象應負擔的佔地面積為期內開發用地佔地面積減除應由各期成本對象共同負擔的佔地面積。
屬於多個清算單位共同發生的扣除項目金額,原則上按建築面積法分攤,如無法按建築面積法分攤,應按佔地面積法分攤或稅務機關確認的其他合理方法分攤。
土地成本分攤方法為不同清算單位按佔地面積法,土地成本分攤基本原則:分期開發,可以按佔地面積分攤。
對佔地相對獨立的不同類型房地產,可以按該類型房地產佔地面積占該項目房地產總佔地面積的比例計算分攤土地成本。
(一)按獨立佔地的每棟建築物佔地面積占該項目佔地總面積的比例計算分攤土地成本:每棟可轉讓建築物分攤的土地成本=每棟可轉讓建築物佔地面積÷可轉讓建築物佔地總面積×土地總成本
(二)對於同一建築物中包含不同類型房地產的,應當首先確定該建築物佔地的總土地成本,然後根據該建築物中某一類型房地產建築面積占該建築物總建築面積的比例分攤土地成本:
1、普通住宅應分攤的土地成本=∑(每棟可轉讓建築物普通住宅建築面積÷每棟建築物可售建築面積×每棟建築物應分攤的土地成本)
2、非普通住宅應分攤的土地成本=∑(每棟房地產非普通住宅建築面積÷每棟房地產可售建築面積×每棟房地產應分攤的土地成本)
3、其他類型項目應分攤的土地成本=∑(每棟房地產其他類型項目建築面積÷每棟房地產可售建築面積×每棟房地產應分攤的土地成本)
(三)佔地總面積為可轉讓地上建築物佔地面積之和,不包括道路、綠化等公共設施用地面積。對於獨立佔地的不同類型房地產。
土地成本首先按可轉讓建築物佔地面積占可轉讓建築物佔地總面積的比例計算分攤;同一建築物中包含不同類型房地產的,再按照各類型房地產建築面積計算分攤。
對於裙樓土地成本的分攤,裙樓與主樓為同一基礎(即基礎對裙樓和主樓均有承重作用)的,則裙樓和主樓應作為同一建築物計算分攤;裙樓與主樓各有獨立基礎的應作為獨立佔地的建築物計算分攤。
適用范圍:對佔地相對獨立的不同類型房地產,或成片受讓土地使用權後,分期分批開發、轉讓房地產的,應按分期開發項目佔地面積占該成片受讓土地總佔地面積的比例計算分攤。
分攤方法二:建築面積法
建築面積法,是指按已動工開發成本對象建築面積占開發用地總建築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即按照房地產建築面積占總建築面積的比例計算分攤。
(一)一次性開發的,按某一成本對象建築面積佔全部成本對象建築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根據本期開發的建築面積占總建築面積的比例計算本期開發項目的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
(二)分期開發的,首先按期內成本對象建築面積占開發用地計劃建築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然後再按某一成本對象建築面積占期內成本對象總建築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
(三)同一清算單位發生的扣除項目金額,原則上應按建築面積法分攤。對於納稅人能夠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單獨簽訂合同並獨立結算的成本,可按直接成本法歸集。
對同一項目里不同類型的建築物土地成本是按照建築面積分攤的。同一清算單位不同類型按建築面積法。
具體分兩步分攤土地成本:
第一步,先將佔地相對獨立(一般是指有道路、圍牆等分隔)的不同類型房地產,按該類型房地產實際佔地面積占該項目房地產總佔地面積的比例計算分攤土地成本。
第二步,對於剩餘混建的不同類型房地產,應當首先確定混建房屋佔地的總土地成本,然後根據混建房屋中某一類型房地產建築面積占該項目混建總建築面積的比例分攤土地成本。
分攤方法三:售價比率法
售價比率法是以房屋單位售價為基礎計算分攤開發房屋土地成本的方法。一般而言,房屋售價的高低,除取決於房屋結構外,更主要是取決於房屋的地理位置,同樣結構的房屋,門面房售價高於住宅房。售價比率法需要分步驟實施:
(一)計算或預估不同結構、不同用途房屋的總售價和平均單位售價。
(二)應運用售價成本比率計算非住宅房超額成本售價,以剔除房屋不同結構對售價的影響。運用售價成本比率計算分攤土地成本時。
應將開發的商品房劃分為價格相對低的住宅房和價格相對高的非住宅房兩大類,將非住宅房高於住宅房的成本稱為超額成本,將與超額成本相對應的售價稱為超額成本售價:
超額成本售價=超額成本×(1成本毛利率)
各類非住宅房超額成本售價=(該類非住宅房單位建築成本-住宅房單位建築成本)×該類非住宅房總面積×(全部房屋售價總額÷全部房屋成本總額)。
(三)計算土地成本比率。土地成本比率是指土地成本與剔除超額成本售價後的售價總額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土地成本比率=佔用土地的全部成本(土地使用權價值)÷(全部房屋售價總額-超額成本售價合計)×100%
(四)計算不同用途房屋應分攤土地成本。公式為:
1、住宅房應分攤土地成本=該類房屋售價×土地成本率
2、非住宅房應分攤的土地成本=(該類房屋售價-該類房屋的超額成本售價)×土地成本率
適用范圍:計算既有住宅用房又有商業用房的地塊開發,或者純商業用房開發的土地成本時,採用售價比率法較為適宜。
(5)廠區綠化道路怎麼分攤成本擴展閱讀:
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開發成本包括五方面的內容,具體內容及其核算如下:
1、土地費用
指直接與購置土地有關的費用,包括受讓費用、拆遷費用、填海造地費及其他有關手續費和稅費支出等。這些費用直接計入本科目。
2、基礎設施費
一般情況下,是指達到預期使用功能的熟地狀態所投入的線性建設費用,主要包括通電、通路、供水、通訊、排水(上下)和土地平整費用等,此類費用屬直接費用,直接計入本科目。
3、配套設施費
一般指水、電、大市政和公建配套的建築物建設費用,如學校、郵電、銀行、供電的開閉所、公廁等。配套設施的核算分兩種情況。
其一,經有權機關批准建設且房地產企業不能有償轉讓的公共配套設施,房地產開發企業可按照建築面積或投資比例採取預提辦法從開發成本中計提公共配套設施費。
即借記本科日,貸記「預提費用」,預提的公共配套設施費只能用於相關的工程建設,不得挪作他用,預提數與實際支出數的差額,待工程完工後再調整有關科目。
其二,單獨立項且已落實投資來源、能夠有償轉讓的公共配套設施,不得從開發成本中預提公共配套設施費。
4、籌資費用房地產開發企業為開發土地而借入的資金所發生的利息等借款費用,在土地開發完工之前,計入本科目,土地開發完工之後而發生的利息等借款費用,計入財務費用。
5、應由開發土地負擔的間接費用它是指企業所屬單位直接組織、管理開發項目所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工資、福利費、勞動保護費、辦公費等。
如某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地產分公司所發生的間接費用應計入土地開發成本。應由開發土地負擔的間接費用,應在「開發間接費用」科目進行歸集,月末再按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計入本科目。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總部)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管理費用,應作為期間費用,不在本科目核算。
⑹ 綠化景觀公司怎麼做成本
綠化景觀公司怎麼做成本?
應該使用部分農業專用科目,如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等。購買將來直接銷售的樹苗或花苗,計入消耗性生物資產
借:消耗性生物資產—樹苗
貸:庫存現金
成長期的成本(人工、化肥等),計入上面借方科目,成熟後賣出再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消耗性生物資產—樹苗
用來育種的樹苗,計入生產性生物資產,培育期間成本(人工、化肥等),繼續累加至「生產性生物資產」科目,待成熟後,進入育種階段,使用「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科目計提壽命期的折舊
借:生產性生物資產
貸: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
每個會計期末都要結轉主營業務成本,如果你直接計入主營業務成本,養植期後續的成本(人工、化肥等)就無法參與明細核算了,銷售成本也不準確。
憑證後面附的單子是自製的清單嗎?
可以有自製單據,如工資等,也需要外來單據,如購買的化肥等。需要分攤的可以將發票復印,並註明發票原件的憑證號。
價格怎麼定?
價格核定有兩種方法:成本法和市場法。成本法是成本加利潤加稅金;市場法是依據市場同類商品定價。
苗木明細需要跟合同里的核對上嗎?
這個不用,因為還有後續你們發生的成本也要歸集到木苗成本中。
⑺ 請教一般做綠化工程預算費用怎麼計算
土方費用的計算,應根據不同的施工方法逐項分列計算土方量,再匹配相對應的土方單價進行計算,累計之和稱之為該綠化種植工程的土方總費用。
一般計算方法如下:
1.當原地形標高、土壤質量符合綠化設計和植物生長要求,不需另行增加土方時,可計算一次綠地整理工程內容。綠地整理是園林植物種植前一項必不可少的施工工藝,按平方米計算,可套用"九三"園林定額相應子目土方基價。
2.當原地形標高符合設計要求,但少量土方質量不符合植物生長要求時,一般可採用好土深翻到表面,垃圾土深埋到地下的施工方法處理,其土方量的多少,可按實際挖土量(長x寬x深)計算,其單價的選定,可參照"九三"園林定額第二章土石方工程中有關子目基價計算其費用。
3.當原地形標高太低,明顯缺土時,一般採用種植土(汽車)內運的方式解決。其單價依據滬園定(95)第006號文件規定內環線內以45元/立方米,內環線外(包括浦東地區)以30元/立方米為單價,按實際進土方量計算。
4.當原地形標高太高,有多餘土外運(或者不採用垃圾土深埋處理方式)時,可套用滬園定(95)第006號文件規定的種植土方單價,按實際外運土方量及相應單價,計算其外運土方費用。
5.當遇到施工現場因設計要求,堆置高低起伏地形時,可參照"九三"園林定額第一章第5節"人工換土、土方造型"子目基價,根據不同的堆置高度,分別計算堆土量,並根據相應的子目基價,計算其土方堆地形費用。
實際施工中,由於情況錯綜復雜,不單單發生一種情況,則應區別不同情況,按以上介紹的不同的土方費用計算方法,逐項進行土方費用的計算。
⑻ 請問新建企業籌建期間廠區綠化費用如何做帳務處理
企業廠區道綠化工程屬於廠房、道路等房屋、建築物的附著物,因此應計入在建工程處理,完工後轉入固定資產-房屋建築物類別。 賬務處理為:
1、結算或支付工程款等
借:在建工程
貸:銀行存款等
2、完工後轉入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稅法規定,房屋、建築物折舊年限為20年。
拓展資料:
一、做會計分錄的原則?為什麼要做會計分錄?
做會計分錄的原則是通過記賬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於保證賬戶記錄的正確和便於事後檢查,要做會計分錄。
由應借應貸方向、對應賬戶(科目)名稱及應記金額三要素構成。 按照所涉及賬戶的多少,分為簡單會計分錄和復合會計分錄。
簡單會計分錄指只涉及一個賬戶借方和另一個賬戶貸方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復合會計分錄指由兩個以上(不含兩個)對應賬戶所組成的會計分錄,即一借多貸、一貸多借或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二、會計分錄的方法有哪些?
層析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此種方法對於學生能夠准確知道會計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非常有效,並且較適用於單個會計分錄的編制。
業務鏈法
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
此種方法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於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記賬規則法
所謂記賬規則法就是指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三、初學者在編制會計分錄時,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涉及的賬戶,分析經濟業務涉及到哪些賬戶發生變化;
第二:賬戶的性質,分析涉及的這些賬戶的性質,即它們各屬於什麼會計要素,位於會計等式的左邊還是右邊;
第三:增減變化情況,分析確定這些賬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金額是多少;
第四:記賬方向,根據賬戶的性質及其增減變化情況,確定分別記入賬戶的借方或貸方;
第五: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⑼ 給路邊或隔離帶做綠化,是一次進成本,還是進長期待攤費用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2006)規定,綠化工程應屬於以防護、環境保護為主要目的的公益性生物資產。對於企業外購生物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保險費以及可直接歸屬於購買該資產的其他支出;對於企業自行營造的公益性生物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郁閉前發生的造林費、撫育費、森林保護費、營林設施費、良種試驗費、調查設計費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確定。以後發生死亡、毀損時,將處置收入扣除其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後的余額計入當期損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