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降低蛋雞生產成本的措施有哪些
擴展閱讀
預先開票成本如何做 2025-05-26 12:54:31
5人北京游費用多少 2025-05-26 12:52:16
山東化工產品哪個好 2025-05-26 12:51:25

降低蛋雞生產成本的措施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7-30 02:12:25

⑴ 如何降低養雞的成本

在養雞生產中,飼料成本約占養雞成本的70%左右。據調查,由於飼養管理不當,飼料的損失和浪費一般可達5%—10%。飼料損失和浪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產、運輸、儲藏過程中的損失,也有飼喂過程中因拋撒落地難以採食所致的損失,還有因疾病因素致使雞採食後無法充分利用而隨糞便排出體外造成的浪費等等。因此,減少飼料的損失和浪費,降低飼料成本是提高雞場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之一。

1、科學配製日糧
盡量利用本地自產或容易買到的營養豐富價廉的飼料,根據不同品種、不同生長階段雞對營養的需要,參照飼養標准,科學配製營養豐富,平衡的日糧,特別注意蛋白質,能量的比例要合適。如蛋白質含量高而能量低,則必須攝入過多的飼料,造成蛋白質飼料的浪費;如日糧能量高,則採食相對減少,雖進食能量已滿足機體需要,但限制了蛋白質的絕對進食量,從而使雞生長發育遲緩,生產性能降低。另外,種植青綠飼料,雞糞生蛆喂雞等是降低飼料成本的途徑之一。

2、料槽設計要合理,放置高度要適宜

料槽過小、過淺、無檐或放置位置過低,雞易拔弄飼料造成浪費;料槽過大、過深或放置過高又會影響雞的採食和發育。因此,在料槽的設計上,大小要適中,在料槽採食麵橫斷槽口應有1cm的小檐,防止雞在採食過程中,把料啄出槽外;在非採食麵坡度應稍大些,便於加料,避免飼料漏出槽外。料槽放置高度以上略高出雞背2cm為宜,便於雞採食,又能較好地防止飼料被雞啄出槽外。

3、料合理加工調制

飼料粉碎過粗,雞挑食喜食飼料,剩下不愛吃的粉料,造成浪費;粉碎過細,雞不易挑食而採食較均勻,但適口性差,易造成飛灑浪費飼料。飼料最好加工成顆粒料,粒度以0.4~0.5毫米為宜,飼用方便,適口性好,能減少雞只挑食和飼料飛揚浪費,並能縮短採食時間。

4、適宜的加料量

一次加料過多是浪費飼料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每天將料槽加滿浪費飼料40%~50%,加至2/3浪費12%,加至1/3浪費2%。因此,添加飼料時應根據雞的體重大小,日齡長短,產蛋率高低確定合適的飼料用量,做到少量勤添,加料量不宜超過1/3料槽容積。這樣既可刺激雞的食慾,採食又干凈不浪費飼料。同時盡可能收集拋散在地面上的飼料,以供重復利用。

5、適時斷喙

斷喙不僅能防止喙癖的發生,而且能有效地減少飼料浪費。經斷喙處理的雞,飼料消耗量比未斷喙的雞群降低3%。雞群一般在10日齡進行第一次斷喙,12周齡進行第二次斷喙或修喙。

6、限制飼養

在蛋雞和種雞生產中,如不進行限制飼養,不僅浪費飼料,而且會造成雞體重過肥,影響生產和繁殖性能。因此,在蛋雞和種雞的育成期要進行限制飼養,即限時限質限量飼喂,不能採用一貫自由採食飼養,防止雞過肥,增加飼料消耗。

7、做好疾病預防工作

患病雞對營養成分消化吸收能力大大降低,尤其是腸道疾病更加明顯。如法氏囊病、球蟲病、沙門氏桿菌病等可使飼料利用率降低10%~25%,造成大量養分浪費。所以,在飼養管理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疾病流行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免疫接種,在疾病高發季節在飼料和飲水中預防性投葯,發生疾病時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治療,避免和減少因疾病造成的損失。

8、鼠和防止野鳥偷食

老鼠和野鳥不僅偷吃飼料,而且易傳播疾病。如一隻老鼠一年可以吃掉10Kg左右的飼料,100隻老鼠一年可吃掉一噸的飼料。養雞場要常年定期投放滅鼠葯和放置捕鼠設備,消滅鼠害,發現野鳥及時驅散,防止老鼠和野鳥偷食而引起的飼料損失。

9、加強飼料的保管和貯藏

飼料貯存不當,易發霉變質,脂肪氧化增多,維生素破壞,降低飼用價值,而且還可以產生毒素,造成雞群中毒。因此,飼料在保存過程中,要注意避免陽光直射,注意通風、防潮和防蟲蛀。如長時間保存應加抗氧化劑、防霉劑等添加劑,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10、加強對雞舍環境的控制

雞是恆溫動物,理想溫區為21~26℃。舍溫太低(18℃以下),雞必須消耗過多的飼料以維持正常的體溫;舍溫過高(32℃以上),雞容易產生熱應激,採食量下降,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因此,要做好夏季降溫防暑和冬季防寒保溫工作,保持雞舍適宜的溫度、濕度、密度、光照和通風,盡可能創造適合雞生長發育的環境,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⑵ 提高養雞場的經濟效益常用哪些方法措施

第一,最大限度地發揮蛋雞的生產潛力,使雞的產蛋量達到甚至超過該雞種的生產標准,提高飼料報酬,這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對雞群實行科學化飼養管理,嚴格按科學的管理程序及要求規范操作。
第二,盡量降低生產成本。蛋雞場生產成本由很多方面構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飼料成本,包括玉米、豆餅、魚粉等。在飼料價格較低時,應盡可能多貯存一些飼料。必須全部使用全價配合料,使雞群處於良好的發育狀態,提高飼料報酬。在飼料中某個品種價格較貴時,可考慮部分替代品,如用部分菜籽餅代替豆餅、魚粉、在飼養中添加蛋氨酸可降低魚粉用量等。加強內部管理、科學安排生產、提高設備及房舍的利用率、減少低值易耗品的損失、正確使用葯物等都是降低生產成本的措施。
第三,搞好疾病的防治。疾病防治工作搞得好,可提高成活率,減少或消除一些致病因素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雞的某些疾病即使不引起雞群大批死亡,也會使產量大幅度下降。
第四,提高蛋的質量,使產品能賣出好的價格。特別是現代消費者崇尚綠色消費,可在「綠色蛋」、「環保蛋」上做好文章,創品牌效應。
第五,根據市場蛋價的變動,適當調整產量。盡量把產蛋高峰期安排在價格高的季節。蛋價高時,盡量延長產蛋高峰期;蛋價低時,堅決淘汰產量低的雞。
第六,重視營銷策略。由於受經濟杠桿調節,市場飼料價格及蛋價變化幅度很大。所以,通過對市場的預測,抓住季節差價、地區差價,采購原材料,銷售產品,會取得可觀的利潤。跟蹤國際、國內期貨相關產品價格,可預測未來飼料及相關產品價格走向。
第七,搞好人事管理,調動員工積極性。生產中最活躍的因素是人,要協調好人事關系,要充分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使每一項政策不折不扣地得到貫徹。

⑶ 提高雞場經濟效益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第一,最大限度地發揮蛋雞的生產潛力,使雞的產蛋量達到甚至超過該雞種的生產標准,提高飼料報酬,這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對雞群實行科學化飼養管理,嚴格按科學的管理程序及要求規范操作。

第二,盡量降低生產成本。蛋雞場生產成本由很多方面構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飼料成本,包括玉米、豆餅、魚粉等。在飼料價格較低時,應盡可能多貯存一些飼料。必須全部使用全價配合料,使雞群處於良好的發育狀態,提高飼料報酬。在飼料中某個品種價格較貴時,可考慮部分替代品,如用部分菜籽餅代替豆餅、魚粉、在飼養中添加蛋氨酸可降低魚粉用量等。加強內部管理、科學安排生產、提高設備及房舍的利用率、減少低值易耗品的損失、正確使用葯物等都是降低生產成本的措施。

第三,搞好疾病的防治。疾病防治工作搞得好,可提高成活率,減少或消除一些致病因素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雞的某些疾病即使不引起雞群大批死亡,也會使產量大幅度下降。

第四,提高蛋的質量,使產品能賣出好的價格。特別是現代消費者崇尚綠色消費,可在「綠色蛋」、「環保蛋」上做好文章,創品牌效應。

第五,根據市場蛋價的變動,適當調整產量。盡量把產蛋高峰期安排在價格高的季節。蛋價高時,盡量延長產蛋高峰期;蛋價低時,堅決淘汰產量低的雞。

第六,重視營銷策略。由於受經濟杠桿調節,市場飼料價格及蛋價變化幅度很大。所以,通過對市場的預測,抓住季節差價、地區差價,采購原材料,銷售產品,會取得可觀的利潤。跟蹤國際、國內期貨相關產品價格,可預測未來飼料及相關產品價格走向。

第七,搞好人事管理,調動員工積極性。生產中最活躍的因素是人,要協調好人事關系,要充分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使每一項政策不折不扣地得到貫徹。

⑷ 如何降低綠殼蛋雞飼養成本

綠殼蛋雞是一種食譜廣、適應性強、抗寒、抗熱、體形小、食量小、抗病力強的特異地方雞種,料蛋比達3.8:1。從有關養雞場的養殖經驗證明,飼養綠殼蛋雞,其飼料費用的開支一般占飼養成本的65%——75%。飼養綠殼蛋雞,飼料是重要一環,節省飼料可直接增收節支,提高經濟效益。
一、弄清飼料浪費的根源
1、食槽結構不合理會造成飼料的浪費,特別是雛雞浪費飼料最嚴重,這種浪費達6%左右。
2、食槽添料量過滿,由雞採食時造成的拋撒可達7%。
3、鼠吃鳥啄造成的浪費至少在2%以上。
4、因飼養不良和發病雞造成雞在中途死亡,飼料浪費更大,經濟損失也最重。
5、不能及時淘汰沒有飼養價值的病、弱、殘雞以及寡產雞,也是飼料的無形損失和浪費。
6、運輸裝卸過程中的拋撒,保存不當引起發霉變質,也會造成飼料的無形損失和浪費。
二、節省飼料綱用的措施
1、選養良種雞飼養高產的良種雞,生產性能高,飼料利用率高,實際上是對飼料的節省。
2、選擇最佳飼料配方
飼料成分比較單,與全價配合飼料相比,飼料報酬要低20%以上。因此,根據生長階段,按照雞對營養的需要,選擇最佳飼料配方,實行標准化飼養,不僅能使雞群健康,而且為高產穩產提供物質條件。
3、選擇合理的飼養方式
籠養雞的活動范圍減少到最低限度,與平養的雞相比可以省料10%左右。
4、雞斷喙雞斷喙,不僅能減少啄癖,而且能減少飼料的拋撒。
5、飼喂全價配合飼料
全價配合飼料,各項營養成分齊全,能最大程度滿足雞的生理需要,飼料利用率高,這是對飼料的間接節省。
6、溫度應適宜雞舍維持適宜的溫度,特別是寒冷季節,可以減少雞維持體溫的能量需要,也是節約飼料的一環。
7、飼喂廉價飼料從當地飼料資源出發,充分利用廉價飼料,利用餅粕類代替魚粉,按飼養標准配合全價的配合料,可以大大降低飼料成本,而且不會影響雞的生長發育和產蛋性能。
8、配製平衡日糧按可利用氨基酸含量為基礎配製平衡日糧,比按粗蛋白質水平配合飼料更為合理,飼料利用率更高。
9、適時淘汰雞當料蛋比與蛋料比價相等,把雞再養下去就不合算了,特別是蛋價沒有上升的可能時,更應及早淘汰。否則,飼料消耗了,本錢掙不回來,得不償失。根據市場行情,及時淘汰雞,可以節省飼料,減少無謂開支。
10、人工強制換羽當市場蛋品緊缺,雞舍周轉得開,可以利用高產的雞群進行人工強制換羽,再利用半年的生產期,既能較快獲得經濟收益,也能節省飼料開支。
總之,通過採取有效措施,杜絕和減少飼料的浪費,利用各種營養成分平衡的全價配合料,從而提高雞對營養物質的利用率,將能節省飼料費用的開支,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⑸ 養雞的成本是怎麼計算了,怎麼樣可以降低成本

養雞成本分析
一、 蛋雞成本
(一)支出:
一隻雞從出生→產蛋→淘汰,各階段(育雛期、產蛋期)的飼養成本(飼料、人工、防疫、其他等費用);
蛋雞飼養成本:1、雞苗:2.5元∕只。2、育雛期所需飼料7公斤×2.4元∕公斤=16.8元。3、產蛋期所需飼料45公斤×2.4元∕公斤=108元。4、防疫、人工、水電費等費用共計2元。
以上4項合計129.3元。
(二)收入:
一個產蛋期可產蛋量(個數、摺合幾公斤),價格(規模戶、散養戶各是多少);
1、一個產蛋期可產蛋量:產蛋360天×90%產蛋率×60克=19.44公斤。
價格:19.44公斤×5.8元∕公斤=112.8元。
2、蛋雞的淘汰價格(元∕公斤,一隻雞的平均體重)
2公斤∕只×7.6元∕公斤=15.2元
兩項總收入:128元
(三)盈利
128-129.3=-1.3元
二、肉雞成本
(一)支出:
肉雞從出生→賣出的飼養成本(飼料、人工、防疫等其他等費用);
1、雞苗:2.2元∕只。
2、飼料成本:5公斤×2.94元∕公斤=14.7元。
3、其他費用:防疫、葯費等1.2元∕只,人工、水電費0.5元∕只。
以上3項費用合計19元。
(二)收入:
肉雞銷售收入(元∕公斤,一隻雞的平均體重)
2.5公斤∕只×7.8元∕公斤=19.5元∕只
(三)盈利
19.5-18.6=0.9元∕只
養雞市場價格低,要想不賠錢,或者少賠錢,只能降低養雞成本。
調整飼料配方 這里調配方,不是說用低劣廉價的飼料,而且科學的使用配方,比如什麼階段用什麼料,不擅自增加飼料營養成分,也不自以為是的降低營養要求。適當使用飼料添加劑,尤其是使用提高飼料轉化率的添加劑
避免浪費 喂料要少給勤添,每次給料不超過飼槽的1/3,盡量讓雞把料槽內的飼料吃凈後再加料,嚴防剩餘飼料發霉變質。同時注意飼料及原料的保管,避免老鼠等。
適時斷喙 在蛋雞7-9日齡時斷喙,在產蛋前期,再進行一次斷喙,這次斷喙是以查漏為主,就是對第一次斷喙不成功,或者有些喙又長出來的進行斷喙。
及時淘汰弱雞 發育不良,增長緩慢,產蛋低下的雞只,飼養已經沒有多大的經濟利益,因此,平時注意觀察雞群,發現病雞、弱雞、低產雞、停產雞應及時淘汰。

⑹ 降低養雞飼料成本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在農戶養雞過程中,飼料成本要佔養雞總成本的70%~80%,如何降低飼料成本,是提高養雞經濟效益的關鍵環節。在生產中,降低飼料成本,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飼喂全價飼糧,發揮飼糧營養互補作用

各種飼料所含營養成分不同,而飼喂任何一種飼料,都不能滿足雞的營養需要,只有把多種飼料按一定比例配合一起,才能使不同飼料中不同營養成分起到相互補充作用。在生產中,應按雞的不同品種、用途、生理階段,確定飼糧中蛋白質、能量、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的比例,選用多種飼料配製全價飼糧喂給。此外,使用蛋氨酸、賴氨酸等飼料添加劑,也能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2)改平養為籠養,提高雞的飼料利用率

雞的營養消耗分兩部分,一部分維持消耗,即維持其生理活動(如基礎代謝、自由活動、維持體溫)營養消耗,另一部分才是生產消耗(如產蛋、生長等),籠養雞限制了雞的運動,從而減少了維持消耗。實踐證明,成年蛋雞籠養比散養每天每隻可節省飼料20~30克。

(3)自配飼糧,降低全價飼糧的價格

若條件具備,養雞戶也可自己選購飼料原料,盡量選用質優價廉的飼料,按飼糧配方配製全價料,從而可降低全價料成本。

(4)改善飼喂方法,減少飼料浪費

飼槽結構要合理,以底尖、肚大、口小為好,盡量少給勤添,每次添料量以半槽為宜。

蛋雞育成期最好採取限制飼養,即7~9周齡每天喂自由採食量的85%~90%,10~15周齡喂75%~80%,16~18周齡喂90%。限飼後不會影響雞的生產性能。

(5)搞好雞病預防,減少飼料非生產性消耗

要保持舍內外清潔衛生,為雞群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並按時對雞群進行防疫,根據雞群狀況搞好預防性投葯,確保雞群健康無病。對病弱雞和長時間不產蛋的雞,及時進行淘汰,保證雞群高產而低耗。

(6)合理貯藏飼料,防止飼料發霉變質和鼠耗

飼料貯藏時間要盡量縮短,根據不同飼料的性質,採取相應的貯藏方法。對貯藏時間較長的飼料,應及時倒垛,使其改變存放狀態。在飼喂時注意飼料的色澤、手感、氣味、溫度等變化情況。發現帶有滯澀感、發悶感、散落性降低、氣味異常、料溫高於室溫等現象應引起注意,立即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霉變惡化。另外,雞場內要經常滅鼠,防止鼠啃咬、消耗飼料。

⑺ 如何降低養雞成本

在養雞生產中,飼養成本約占總支出的70%左右。那麼,如何在其它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生產性能,降低飼養成本呢?
一、科學配製日糧
根據不同品種雞的各個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充分利用當地的廉價飼料資源,自行配製全價日糧,這樣可大大降低飼料成本。如購買全價配合飼料,應對各廠家生產的飼料進行價格和試喂比較,購買質高價廉者。
二、減少飼料浪費
一是料槽結構要合理,槽的上緣應加邊,成凹形,防止飼料外濺。
二是使用料槽應注意隨著雞的生長及時調整高度,使槽位始終高於雞背2~3厘米。
三是少喂勤添,一次不可添得過滿。據測試,飼料加到料槽的2/3,飼料浪費可達12%;加到1/2,飼料浪費5%;加到1/3,飼料浪費2%。因此,飼料量不可超過飼槽的1/3。
三、及時淘汰殘、次和低產雞
殘次雞生產性能低,又不少消耗飼料,所以要及時將其淘汰,以降低飼養成本。低產和不產蛋雞,也要及時淘汰,這種雞有的表現冠髯蒼白,腹部收縮狹窄;有的羽毛光亮干凈,冠髯特別發達,可捉住翻肛,如翻不出來,應予以淘汰。
四、注意防病
要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雞的抗病能力,減少治療費用。同時,搞好環境和飼養用具的衛生,為雞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確保穩產高產。
五、及時斷喙
一般第一次斷喙在7~10日齡之間進行,第二次在10~12周齡時進行。斷喙時的動作要干凈利索,上下喙分別切除1/2和1/3,做到既能吃料,又保證雞不將飼料啄到料槽外。
六、保持舍溫適宜
最適宜雞產蛋的舍溫為13℃~21℃,冬季如果舍溫低於8℃,每100隻雞每天要多吃飼料1.5公斤,而且產蛋率下降。夏季氣候炎熱,雞食入的飼料較少,但產蛋率也下降。所以調節好雞舍內的溫度,對降低飼料消耗也很重要。七、保管好飼料飼料保管不當,易造成發霉。一次購入或配製出過多的飼料,放置時間長,會造成營養價值下降,這也是一種浪費。另外,要防止老鼠和鳥進入雞舍偷吃飼料。

⑻ 現在雞蛋行情不太好,有啥辦法降低點養殖成本呢,我們公司有50萬海蘭褐,天天看著虧,心疼啊!

【養殖資訊】2011年蛋雞養殖前景分析

1、2010年目前我國蛋雞生產和市場狀況

1.1蛋雞生產狀況根據我國國家統計局發表的數據,2003年我國的鮮蛋產量為2160萬噸與2002年比增長了5.8%。2003年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北、河南、江蘇、遼寧、四川等10個省,它們佔了全國雞蛋生產的80%。同期飼料價格比上年增長了12.2%,為每1千克達1.85元。我國普通蛋雞飼養年產量為280~310個,蛋重60克~65克;優質蛋雞(產精品或極品雞蛋,如土雞蛋)為150~250個,蛋重48~54克。後者約占生產量的3%。

1.2禽蛋市場概況我國鮮蛋市場主要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重慶、福建等省市。2003年我國鮮蛋總產量2452萬噸(包括水禽蛋、特禽蛋),鮮蛋出口80.7萬噸,人年平均雞蛋18千克。我國人均年雞蛋消費量2002年為206個,2004年估計為210個。國際人均年消費水平前三名是:墨西哥303個,匈亞利285個,美國252個。我國人均年消費為中等水平。精品雞蛋的市場價一般每千克為8.0~12.0元,最高禮品蛋(包裝後)價為2.0元一個,即每千克40元。2003年我國家禽餐飲業個人年終總結總產值2415億元,其中:禽蛋為1000億元,佔42%,家禽業占畜牧業總產值的28.7%。據《國際家禽》介紹,2006年世界蛋雞存欄總數57億只,雞蛋產量約6000萬噸。2005年亞洲出口量比上年增長了10倍,高達1.0萬噸之多。2005~2006世界人均禽蛋消費量維持在8.7千克左右。這給精品、極品蛋雞的發展帶來了很好的機遇。

1.3我國蛋雞生產出現"高原現象" 1997年中央25號文件號召在城市郊區發展工廠化養雞以來,蛋雞已持續發展了30多年,在我國目前條件下,無論是生產,流通,市場都穩定在一個中等水平的層面上,即事物發展的"高原現象"。如何打破這樣的格局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

2、我國蛋雞生產面臨轉型期

2.1蛋雞由數量型轉為質量型我國雞蛋市場由20世紀70~80年代末單純追求數量;到90年代追求質量數量並重;到21世紀初重點追求質量,精品、極品開始進入市場,即土雞蛋,仿土雞蛋進入市場。因此,優質高產高效,落實到餐飲服務與管理教案生產、市場消費各個環節,包括蛋雞飼養方式,開始重視雞群的福利,雞蛋品質要求鮮、香、味美,達到無公害或綠色或有機食品的要求。因此,市場品牌雞蛋應運而生。特別是高品質的土雞蛋,即我國140多個地方品種雞產的蛋,如:華北的柴雞蛋,東北的笨雞蛋,東南的草雞蛋,西南的山地雞蛋等等,實質是含有50%或75%本地雞血緣的兼用型雞蛋,蛋重50克左右,粉殼蛋,濃蛋白高,蛋味醇香,品質較好,售價高。

2.2由農戶分散飼養開始過度到高度集約化飼養我國20世紀50~60年代主要是散養雞;70~80年代中主要是國營、集體工廠化養雞,一般在10~50萬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主要是公司加專業戶養雞到基地農戶飼養雞,一般在2000隻到一萬只的規模,例如蘇北海安縣就有4600萬只蛋雞。目前,這種規模已經不太適應現代市場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在飼料質量難於控制,衛生環境難於控制,飼養肉牛養殖永振牧業管理水平難於控制,因此,雞蛋的質量標准就難於控制。企業松垮、失控的雞蛋產品進滲透規范商品市場是不容許的,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矛盾問題。曾經是低投入高產出的雞場,轉變為低投入低產出,甚至無利可圖的局面。這些雞場自然會關閉。聰明的場長見好就收,信息不靈的雞場最後賠光為止。這種慘痛教訓,全國處處可見。這樣,就促進了集約化飼養。

2.3高密集飼養新水平開始出現由於人們科技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提高,假冒偽劣產品一每天退出市場。應運而生的民營的高度集約化、科學化、標准化、市場化的蛋雞新興產業正在快速升起,例如北京、天津郊區有30~50萬只蛋雞場正在興建,有的已陸續投產。例如:北京華都峪口禽業有限公司已養有祖代、父母代種雞60萬套,年銷售商品雛雞4000萬只,銷售收入2.5億元。我國大連韓偉集團與丹麥企業合作加盟網誠信品牌,擴建了90萬只雞的蛋雞場,採用8層疊層式籠養,全密閉式,每棟養雞15萬只,全年飼養日產蛋18.5千克,料蛋比1:2.35,接近發達國家飼養日年產蛋19千克,料蛋比1:2.20的水平。類似"公司加基地加車間"的產業格局在各地開始形成。可以預料在2010年前後,這種高度集約化飼養預計將占蛋雞生產量的70~80%。一支由農夫轉化為產業工人的新隊伍正在出現。

2.4鮮蛋由散裝上市發展到加工包裝品牌上市我國鮮蛋曾一度100%的散裝上市的市場,現在50%以上,包裝或精包裝上市,並打上了無公害或綠色雞蛋的標志。品牌雞蛋如德清源、咯咯噠等等大量上市,精包裝的精品、極品雞蛋如"宮廷鳳凰雞蛋""散養菜雞蛋"等等已有少量上市。可預見在2010年將有70~80%以上的雞蛋將會被品牌雞蛋所取代,精品、極品雞蛋將佔20~30%。

2.5蛋雞產區進一步向大中城市遙郊和周邊省市轉移 20世紀70~80年代正當我國在發展城市奶茶連鎖郊區工廠化養殖業時,一些發達國家已把中心城市的飼養業推向周邊省市。我國目前正在實施這一計劃,例如北京市六環以內不再發展新的養殖基地,其它各大城市大多如此。這種養殖產業布局,無疑對新的一輪高度集約化蛋雞產業的發展有特殊意義。

2.6設施設備全面現代化我國已經歷了工廠化,半工廠化,人工籠養蛋雞的過程,已經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的豐富經驗和教訓。目前正在向全方位現代化跟入,主要體現在選擇無污染的場地,全密閉式飼養,採用優良雜交配套品種,嚴格的防疫衛生制度,優質品牌飼料,科學的管理水平等方面。

2.7加入世界貿易後,出口市場會一天天擴大生產雞蛋量世界第一,蛋雞的品種資源世界第一,蛋品質量世界第一。我們的雞蛋生產量已經接近世界的2/3。只要我們重視雞群的福利,特別是養雞環境的改火雞養殖價格善;重視雞的選種與制種;重視蛋雞飼料的品質;重視蛋品的深加工;重視不斷提高鮮雞蛋的包裝保存的質量水平;那麼,我們的雞蛋進出口量可能佔世界的1/4以上,即可能達到出口蛋品1000萬噸的大關。例如韓偉集團大量雞蛋已出口日本和其它東南亞國家。

3、我國蛋雞育種理論、方向、方針和方法

3.1"優質高產高效"是蛋雞育種的方向 20世紀90年代我國擬定農產品發展方向是:"優質、安全、高效",也是我們蛋雞的育種方向。我們的方針應該是: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蛋雞新品種(品系)。即它們應具有生態型地方良種蛋雞特徵、特性、特色:體質外貌美觀,生理機制協調、結構勻稱;雞蛋、雞肉的風味、滋味、口感、營養上乘;成年體重在1300~1500克;產蛋性能好(年產蛋265~285個),繁殖率高;抗逆性強,適應性好;蛋殼顏色:(12級比板)為4~8級;蛋黃相對較大,色澤鮮黃紅,濃蛋白高;並受市場青睞。這類蛋衛生管理制度雞稱為生態型優質蛋雞,其中酷似生態型地方良種蛋雞,為精品、極品蛋雞,如農大粉3號,北京宮廷鳳凰雞等,它們都含dw基因。

3.2應用雜種遺傳力的新理論,並通過"雙選育種法"加以實施我們利用生態遺傳學的理論和生態優化育種的原理,在"優質肉雞品系選育及配套研究"中,系統地總結出了"生態優選育種方案",即是將"自然選擇與人工選擇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力求在兩者之間找到最佳結合點。這與國外的平衡選擇法一致。 "雙選育種法"是生態優選育種方案的理想育種方法。它是根據家系的純系後代和雜交後代測定結果來進行選種選配,這樣將基因的加性效應、非加性效應都能選中,如果存在隱性有利基因也能首先選中。這樣,選育出的兩個系本身就具有優良配合力。不難想像,我們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雙倍和多倍雙選育種法"。這樣,就09加盟網誠信品牌h將吳仲賢教授雜種遺傳力的原理巧妙地用在育種制種的過程中。因為"雙選育種法"將純系育種和雜交制種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了,這就找到了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最佳結合點。

4、蛋雞產業的挑戰和機遇

4.1世界家雞主要起源於中國我國約有140多個地方雞品種(包括亞種),是我國一項寶貴財富,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礦"。曾為世界蛋雞肉雞育種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國近30年來,進口了世界各地的高產蛋雞,如美國的海蘭蛋雞、德國的羅曼蛋雞、英國的羅斯蛋雞等等,有豐富的高產蛋雞資源;我們的培育蛋雞品種有華都蛋雞、北京農大褐、中國農科院B4配套系、上海新楊蛋雞等。這為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蛋雞打下了基礎。這是一大資源優勢,同時,如前所述,我們還有一定的生產優勢和市場優勢。

4.2我們蛋雞生產面臨的新的挑戰我們生產管連鎖理的水平落後;設施設備陳舊落後;良種繁育基地相對落後;蛋品的衛生質量較差,國際市場佔有率低。這與我國蛋雞產業"三個第一"是不相稱的。

4.3我國蛋雞生產、加工的設施設備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例如:北京農機研究所生產的現代組裝式雞舍,包括保溫、通風、光照等智能化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燕北集團生產的配套的層疊式雞籠,包括供料、飲水、揀蛋、清糞等自動化,並出口到非洲、東南亞等地區。

4.4配套技術科技水平高我國的蛋雞營養研究和飼料加工水平;防疫的應用研究水平與國際相當或高於國際水平,如禽流感疫苗的生產與檢測方法等。

4.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准(ZY5039-2001)無公害食品-雞蛋已頒布於2001年9月3日發布並實施。為生產與銷售奠定了標准基礎。

4.6建議建立一個蛋雞育種中心我國的蛋雞在品種資源、品質、市場等方面具有潛在優淘寶點卡代理加盟勢,應該在國家的財政支持下,建立一個蛋雞育種中心,參與世界蛋雞育種市場競爭。

4.7我們蛋雞產業良好的機遇亞洲禽流感負面影響,促使蛋雞產業結構從新調整,出現了較大的生產和市場發展空間。有遙見的國內外企業家已經開始大量投資建設全方位的蛋雞產業。例如韓偉集團2002年蛋雞產業通過了IS09000質量體系認證和IS14000環境質量量體系認證。目前他們在北京、上海、沈陽等10多個城市設有銷售網路。該集團抓住了"咯咯嗒"品牌的發展戰略機遇,獲得了理想經濟效益。

4.8我國應成為世界養雞第一強國我國是世界農業大國。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農產品出口有特殊優勢,應該在國際市場佔有重要的位置。毫無疑問,在養殖業中,雞蛋、雞肉,特別是精品、極品雞蛋、雞肉,將是我國農業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雞蛋出口量由現在的幾十萬噸,到2015年可餐飲管理1.上海綠欣能達到500萬噸,到2020年可能突破1000萬噸的大關。那時,我們真正體現出我國是世界蛋雞產業化生產第一大國,第一強國。

⑼ 降低蛋雞飼料成本有什麼好方法

在養雞的總成本中飼料成本所佔的份額最大,約佔60%~70%,而飼料浪費量約佔全部飼料消耗量的3%~8%,甚至多達10%以上。因此,節約飼料能明顯提高蛋雞生產的經濟效益。

(1)選用良種雞

應選用體重小、飼料利用率高的蛋雞品種;同一品種以中等體重為宜。產蛋量相同、體重大的比體重小的雞耗料多。

(2)斷喙

在雛雞6~9日齡時進行斷喙,可以有效防止啄癖發生,且在生長期每隻雞每天可節省飼料3.5克,產蛋期節省飼料5.5克;每產一枚雞蛋,節省飼料12克。

(3)實行籠養

籠養因環境穩定、活動量小以及飼養密度大,減少了散熱量,因此吃料相應減少。據測算,籠養比散養可節省飼料20%~30%。

(4)實行保護喂養

最適宜雞產蛋的舍溫為13~21℃。冬季舍溫低於8℃,每100隻雞每天要多吃飼料1.5千克,而且產蛋率下降;夏季天氣炎熱,雞的採食量減少,產蛋率也下降。因此,在生產中應適當採取防護措施,夏季注意防暑降溫,冬季要防寒保溫,為雞的生長發育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既有利於多產蛋,亦有利於節省飼料。據試驗,冬季適當提高雞舍溫度,每隻雞每天可以節省3.1克粗蛋白質的多餘消耗。

(5)把好飼料關

不喂發霉變質的飼料,保證飼料的全價營養,因為飼料營養不全是最大的浪費。另外,飼料粉碎不能過細,否則易造成採食困難,料塵飛揚而浪費。

(6)按季節配料

雞群在冬季消耗熱量多,應適當增加能量飼料的比例(占飼料總量的65%~70%為宜),夏季適當減少能量飼料的比例。

(7)使用替代料

蛋白質飼料尤其是魚粉的價格較高,用一些廉價的昆蟲、蚯蚓、當地的小魚蝦、肉類加工副產品、水產品下腳料、粉渣、豆腐渣、糖渣、酒糟等,經適當加工調制後替代部分蛋白質飼料喂雞,可大大降低飼料成本。

(8)使用飼料添加劑

使用添加劑可以提高蛋白質飼料的利用率,亦有利於降低飼料成本。據報道,在一般飼料中添加0.1%的蛋氨酸,可使飼料蛋白質的利用率提高2%~3%;添加賴氨酸,可減少飼料粗蛋白質用量的3%~4%;添加維生素B12等飼料添加劑,也能提高飼料粗蛋白質的利用率。

(9)添喂維生素C

在每1000千克雞飼料中添加50克維生素C,可使產蛋率提高10%以上,節省飼料15%以上。

(10)添喂砂礫

每周適量補喂一次砂礫,有助於雞肌胃中飼料的研磨,幫助其消化和吸收,使飼料消化率提高3%~8%。

(11)改進料槽結構

喂雞的料槽應底尖、肚大、口小。這樣的料槽容料多,雞不容易把飼料啄出來,雞能吃凈剩料。至於料槽高度,應以雞能自由採食為主要准則。料槽添料量不宜過滿,一般掌握在三分之一槽高,否則易造成拋撒浪費。

(12)保證充足的飲水

雞每產一枚雞蛋需要消耗340毫升水。若在產蛋時缺水,可使產蛋量下降30%。

(13)及時驅蟲

如果雞體有寄生蟲寄生,則雞採食飼料所轉化的營養物質就會被寄生蟲吸收,造成「看似養雞,實則養蟲」的惡果。因此,一般應30~60天給雞驅蟲一次。

(14)及時淘汰公雞

公雞一般比母雞多吃20%~25%的飼料,因此,對多餘的公雞應及時進行淘汰;飼養種雞,保持公、母比例1∶15,商品蛋雞保持1∶20為宜。

(15)淘汰低產母雞

雞群中常有10%~30%的低產雞,把低產雞淘汰掉,雞群的產蛋量不會顯著減少,但可以大大節省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