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業企業的產品成本如何計算
你的成品銷售金額減去成本.送去費用.就是你的利潤
成本等於你購進的鐵的價格加上你的人工費和各項生產所有的費用.就是成本了.....
如果你是外賬...那麼你得確定利潤為多少?(這關系著你繳納所得稅的多少.)倒推法做回去吧
② 做外賬時,怎麼推算出成本,領料: 借:生產成本--原材料
一般情況下,我們做外賬都是按照收入的80%-85%結轉成本,多的餘下月。
③ 你好,外賬在做成本的時候都怎麼做呀,比如主營成本占收入的70%,那領料成本要怎麼做呀。能否說詳細點
營業成本構成: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
如果你用這種倒推方式計算領料成本(材料成本)還缺少相關比例,必須知道上述要素(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各自占收入的比重或他們之間的比重。
舉例說明:主營成本占收入的70%,其中材料成本50%,人工成本30%,製造費用20%
材料成本=收入*70%*50%
人工成本=收入*70%*30%
製造費用=收入*70%*20%
如果知道三項分別占收入的比重,也可以倒推
例如,材料占收入的40%,人工占收入的20%,製造費用占收入的15%
先計算三項的分配率(三個分配率相加等於1)
材料分配率=40%/(40%+20%+15%)=53.33%
人工分配率=20%/(40%+20%+15%)=26.67%
製造費用分配率=15%/(40%+20%+15%)=20%
然後再用收入分別乘以上述分配率,就倒擠出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了。
這種方式是萬不得已時使用的,一般審計用的比較常見。建議記賬時還是規范些好,按規定步驟逐步歸集和結轉,這樣才更真實。
④ 我是一名兼職會計新手,想請教如何倒推成本
倒推成本法(Back Push Costing),亦稱逆算成本法,倒流成本法,它是一種當產品完工或銷售時,倒過來計算在產品、產成品等生產成本的簡單的成本計算方法。倒推成本法與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方向正好相反。傳統的生產成本的記錄、歸集和分配,是隨著材料與產品實體的轉移而轉移,即生產成本的會計記錄與生產成本發生的實物流程是同步的。
在採用JIT制度的企業,由於存貨水平很低,產品成本就會直接進入銷售成本,而不必經過存貨環節。所以,企業管理人員認為不值得在在產品、產成品及銷售成本的追蹤上浪費時間。因此,倒推成本法尤其適用於那些採用適時生產制度而使存貨水平很低的企業。即使存貨水平較高,但只要它是相對穩定的,那麼,傳統成本法與倒推成本法也會產生基本一致的結果,所以,倒推成本法也適用於採用JIT制度以外的企業。
編輯本段倒推成本法的賬戶設置與會計處理
在傳統成本制度下,一般需設置「原材料」、「生產成本」(在產品)、「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等會計科目,而在JIT制度下,由於它不同於以往的傳統成本制度,因而在賬戶設置與會計處理上也是有所區別的。這主要體現在:
1、設置「原材料與在產品」賬戶
在JIT制度下,由於在產品數量極少,沒有必要為其單獨設置賬戶,可將其與原材料賬戶合並。當購入材料時,直接記入「原材料與在產品「賬戶。
2、設置「加工成本「賬戶
所謂加工成本,是指直接人工成本與製造費用。在JIT制度下,由於自動化水平相對較高,直接人工成本金額很少,因此將其與各項製造費用合並記入「加工成本」賬戶。
3、分配製度費用的時點
在傳統成本制度下,分配製造費用的時點一般都選擇產品生產完成時或期末時,而且都是先分配記人「生產成本」,再轉入「庫存商品」。然而,在JIT制度下,製造費用的分配,通常都是在產品生產完成時進行。 在純粹的JIT環境下,產品生產完成時即為出售產品之時,因此,可將使用(等於購入)的材料與加工成本直接計入銷售成本。但是,這種純粹的JIT在現實中很難實現。因此,如果發生生產量大於銷售量,或存在加工未完成的在產品,則可將銷售成本賬戶中的一部分調整轉出,作為「庫存商品」或「原材料與在產品「賬戶的結存數。
編輯本段倒推成本法實例
例:某企業採用JIT制度,並用倒推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為簡化起見,做如下假設:企業只生產一種甲產品;原材料期初余額為零,在產品沒有期初、期末余額;沒有直接材料差異(如果有,差異的核算與標准成本法處理基本一致)。該企業200×年5月份發生下列會計交易和事項: (1)用銀行存款購入原材料114600元。 (2)本月實際發生加工成本68000元。 (3)本月生產完工甲產品1100個,甲產品的標准單位成本為直接材料100元,加工成本為60元,兩者之和為160元。 (4)本月出售甲產品1080個。 倒推成本法有三種基本類型,其區別在於記賬的時點有所不同。下面就倒推成本法的三種核算類型分別加以說明。
1.倒推成本法方法一
以材料購進、產品完工為記賬時點,則該企業200×年5月份業務交易的會計分錄如下: (1)購進材料: 借:原材料與在產品114600 貨:銀行存款 114600 (2)本月發生加工成本: 借:加工成本 68000 貸:有關賬戶(應付工資、累計折舊等)68000 (3)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借:庫存商品(1100×160)176000 貨:原材料與在產品(1100×100)110000 加工成本(1100×60) 66000 (4)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1080×160)172800 貸:庫存商品(1080× 160)172800 (5)會計期間內發生的實際加工成本可能會分配不足或分配過多,因此,企業應在年末或月末進行調整,假定該企業是在月末進行調整,則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2000 貸:加工成本(68000-66000)2000 於是,5月份各存貨賬戶余額為「原材料與在產品」為4600元,「庫存商品」為3200元,共計7800元。 上述會計處理相對傳統成本法而言,它大大減少了會計工作量。
2、倒推成本法方法二
以材料購進、產品出售為記賬時點。 這種方法與第一種方法的區別是記賬時點不是產品完工時,而是產品出售時。這樣處理的目的是為了消除各生產單位為存貨而生產的動機,從而更著眼於產品銷售。在這種方法下,不強調了解存貨構成,因此,將「原材料與在產品」及「庫存商品」兩個賬戶合並,設置一個「存貨」賬戶即可。該企業5月份業務交易的會計分錄如下: (1)、購進材料: 借:存貨 114600 貨:銀行存款114600 (2)、本月發生加工成本: 借:加工成本68000 貨:有關賬戶(應付工資、累計折舊等)68000 (3)、產品出售時,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1080×160)172800 貸:存貨(1080×100)108000加工成本(1080×60)64800 (4)由於加工成本不計入存貨,但68000元的加工成本只分配了64800元,其中差額3200元便是分配不足的數額,應於月末編制調整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3200 貸:加工成本3200 於是,5月末存貨余額為6600元。
3.倒推成本法方法三
以產品出售時為記賬時點。這種方法是JIT環境下所採用的最簡單的會計處理方法,也是倒推成本法中「倒推」的由來。採用這種方法,該企業200×年5月份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1)購進原材料: 借:主營業務成本114600 貸:銀行存款114600 (2)本月發生加工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68000 貸:有關賬戶(應付工資、累計折舊等) (3)將銷售成本倒推出期末存貨。 由於本月生產1100個甲產品,但只售出1080個,還剩20個,則這個20個未售出的甲產品的標准成本3200(20×160)元就為期末存貨成本。企業應於月末編制調整分錄: 借:存貨3200 貸:主營業務成本3200
編輯本段倒推成本法的評價
倒推成本法並沒有嚴格遵循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沒有確認在產品成本。但是,倒推成本法的支持者往往引用重要性原則為之爭辯:即使存貨水平很高,如果各期存貨水平沒有重大變化,那麼,營業收入和存貨水平的數值在倒推成本法下和在傳統成本法下並無重大差別。 但是如果倒推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反映的財務結果存在著較大的差別,應通過編制調整分錄,使倒推成本法的數值符合外部報表的要求。例如;方法二中的會計分錄(4),將加工成本差額3200元全部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但如果企業部分加工成本進入存貨,那麼會計分錄(4)應調整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2000 存貨(20×60)1200 貸:加工成本3200 編制上述的調整分錄,就使得方法二與方法一的計算數值保持一致了,期末存貨價值都為7800元。 倒推成本法最吸引人之處是它的簡易性。簡易的會計系統一般而言不能像復雜的會計系統那樣提供更多的信息,便於成本決策及業績考評。因此,對倒推成本法的批評也就集中在它的缺乏審計追蹤的能力方面,即它無法確認生產中每一步的資源使用情況。當然,企業管理當局可以通過監測、計算機控制和其他非財務手段予以控制。而且,在個別部門或作業領域,實際成本是可以得到確認,並能和標准成本進行比較分析的。這種比較分析至少可以按月進行,有時甚至可以每天進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倒推成本法的不足。
編輯本段倒推成本法的局限
倒推成本法並沒有嚴格遵循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沒有確認在產品成本。但是,倒推成本法的支持者往往引用重要性原則為之爭辯:即使存貨水平很高,如果各期存貨水平沒有重大變化,那麼,營業收入和存貨水平的數值在倒推成本法下和在傳統成本法下並無重大差別。 但是如果倒推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反映的財務結果存在著較大的差別,應通過編制調整分錄,使倒推成本法的數值符合外部報表的要求。例如;方法二中的會計分錄(4),將加工成本差額3200元全部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但如果企業部分加工成本進入存貨,那麼會計分錄(4)應調整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2000 存貨(20×60)1200 貸:加工成本3200 編制上述的調整分錄,就使得方法二與方法一的計算數值保持一致了,期末存貨價值都為7800元。 倒推成本法最吸引人之處是它的簡易性。簡易的會計系統一般而言不能像復雜的會計系統那樣提供更多的信息,便於成本決策及業績考評。因此,對倒推成本法的批評也就集中在它的缺乏審計追蹤的能力方面,即它無法確認生產中每一步的資源使用情況。當然,企業管理當局可以通過監測、計算機控制和其他非財務手段予以控制。而且,在個別部門或作業領域,實際成本是可以得到確認,並能和標准成本進行比較分析的。這種比較分析至少可以按月進行,有時甚至可以每天進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倒推成本法的不足。
⑤ 外賬如何按企業所得稅的稅負率倒計成本希望能有外賬朋友詳細解答 謝謝!
您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計算利潤公式:
利潤=收入 - 成本 - 費用
成本=收入 - 利潤- 費用
要倒計成本,需要知道收入、利潤和費用數據。
企業所得稅稅負率公式:
企業所得稅稅負率=企業所得稅納稅金額 /不含稅收入 *100%
根據公式只能倒計出收入。繼續倒計成本,還需要利潤和費用數據。
拓展資料:
所得稅稅負率定義:為年度交納所得稅稅額占該企業銷售額或者營業額百分比。
稅負的概念:稅負可以單指增值稅稅負、所得稅稅負、營業稅稅負等。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稅款加總計算一個總體稅負。
稅負的形式:有比例的、累進的、累退的三種形式。
比例的稅負是負稅人所負稅款占其收入的比率不隨收入的變化而變化;
累進的稅負是負稅人所負稅款占其收入的比率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累退的稅負是負稅人所負稅款占其收入的比率隨收入的增加而下降。
關於會計的有關問題我們就介紹到這里,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為我們點贊及關注我們,謝謝。
⑥ 怎麼倒推產成品成本
產成品成本=期初庫存余額+本期入庫金額-期末庫存成本
⑦ 關於外賬成本怎麼計算
商品的耗用原材料量,還需要材料單價才能計算原材料成本,將原材料成本轉入生產成本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製造費用比例是1:1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還提供了一個商品的入庫量,先計算單位成本
單位成本=生產成本/原材料量
再計算商品(產成品)成本
商品成本=商品的入庫量*單位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售出後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總結一下:
(材料采購)原材料——(生產領用)生產成本——(月末製造費用分攤)——生產成本——(產品完工入庫)庫存商品——(商品售出後)——主營業務成本
沒有領用的材料在原材料賬戶掛賬;沒有完工的在產品在生產成本賬戶掛賬——沒有銷售的產成品在庫存商品賬戶掛賬;售出後轉主營業務成本。
⑧ 成本怎麼倒推
倒推成本法(Backflush Costing),亦稱逆算成本法,倒流成本法,它是一種當產品完工或銷售時,倒過來計算在產品、產成品等生產成本的簡單的成本計算方法。倒推成本法與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方向正好相反。傳統的生產成本的記錄、歸集和分配,是隨著材料與產品實體的轉移而轉移,即生產成本的會計記錄與生產成本發生的實物流程是同步的。
在傳統成本制度下,一般需設置「原材料」、「生產成本」(在產品)、「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等會計科目,而在JIT制度下,由於它不同於以往的傳統成本制度,因而在賬戶設置與會計處理上也是有所區別的。這主要體現在:
⑴設置「原材料與在產品」賬戶:在JIT制度下,由於在產品數量極少,沒有必要為其單獨設置賬戶,可將其與原材料賬戶合並。當購入材料時,直接記入「原材料與在產品「賬戶。
⑵設置「加工成本「賬戶:所謂加工成本,是指直接人工成本與製造費用。在JIT制度下,由於自動化水平相對較高,直接人工成本金額很少,因此將其與各項製造費用合並記入「加工成本」賬戶。
⑶分配製度費用的時點:在傳統成本制度下,分配製造費用的時點一般都選擇產品生產完成時或期末時,而且都是先分配記人「生產成本」,再轉入「庫存商品」。然而,在JIT制度下,製造費用的分配,通常都是在產品生產完成時進行。在純粹的JIT環境下,產品生產完成時即為出售產品之時,因此,可將使用(等於購入)的材料與加工成本直接計入銷售成本。但是,這種純粹的JIT在現實中很難實現。因此,如果發生生產量大於銷售量,或存在加工未完成的在產品,則可將銷售成本賬戶中的一部分調整轉出,作為「庫存商品」或「原材料與在產品「賬戶的結存數。
實例:
例:某企業採用JIT制度,並用倒推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為簡化起見,做如下假設:企業只生產一種甲產品;原材料期初余額為零,在產品沒有期初、期末余額;沒有直接材料差異(如果有,差異的核算與標准成本法處理基本一致)。該企業200×年5月份發生下列會計交易和事項:
(1)用銀行存款購入原材料114600元。
(2)該月實際發生加工成本68000元。
(3)該月生產完工甲產品1100個,甲產品的標准單位成本為直接材料100元,加工成本為60元,兩者之和為160元。
(4)該月出售甲產品1080個。
倒推成本法有三種基本類型,其區別在於記賬的時點有所不同。下面就倒推成本法的三種核算類型分別加以說明。
⑨ 外帳中的領用原材料的數據如何倒推 跟銷售成本有關系嗎
倒推成本法,俗稱倒擠成本法。 倒推成本法,亦稱逆算成本法,倒流成本法,它是一種當產品完工或銷售時,倒過來計算在產品、產成品等生產成本的簡單的成本計算方法。倒推成本法與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方向正好相反。傳統的生產成本的記錄、歸集和分配,是隨著材料與產品實體的轉移而轉移,即生產成本的會計記錄與生產成本發生的實物流程是同步的。 計算公式: 成本=期初金額+本期購進-本期結余
⑩ 工業外賬怎麼估原材料
1、可以根據你的成本成分來分析,比如你的材料占成本的比例,你的人工占成本的比例,你的其他製造費用佔用成本的比例,如果有這個比例存在原材料直接就能算出來。
2、原材料購入的時候需要有進項稅額,也就是增值稅的進項稅額,根據進項稅額可以反算一下原材料的價值。
3、以上內容就是工業外賬怎麼估原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