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具五金 » 刻印的工具是什么
扩展阅读
梦幻西游钻石漆怎么买 2025-07-24 00:52:39
产品类商标是多少类 2025-07-23 23:34:21

刻印的工具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6-11 11:22:17

Ⅰ 篆刻爱好者,谁知道刻章需要哪些工具

手工篆刻爱好者刻章需要准备的东西:雕刻手工刀、雕刻所需的材料、篆体描画笔。
爱好者,指的是对某一事或物有特别浓厚的兴趣,愿意去为此事作出努力与付出。

Ⅱ 使用什么工具在铁板上刻字,要求不太大,方便携带

激光刻印机,但是携带不方便;
另一种是酸印,原理和平时印章一样的,不过用得是酸液而不是印泥,当然这个只能刻印固定的字。

Ⅲ 篆刻的篆刻工具材料

学习篆刻之前,必须作好有关准备工作。犹如建造房屋,要事先备料。否则,“临渴掘井”,就会影响学习进度与成绩。篆刻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工具材料,和备置有关的印谱和工具书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刻印的工具材料要选置恰当,过多虽用时方便,但一时难以齐备,过少则用时不便;过好一般价钱较贵,过贱则难于适用。
为了初学者的方便,现将学习中最主要的工具材料介绍如下: 1.印 刀
篆刻印刀是主要的工具。它的粗细、长短、轻重和刀角的大小、锐钝、平斜,都将直接影响到刻印的效果。选用印刀如同写字时选用毛笔一样,都会影响书写的表现力。当然其中还有一个熟练掌握的过程,因此在选用时要考虑自己的喜爱与习惯。
(1)刀口,一般刻石章都用平口刀。两面开口,刀口成九十度角。若刀口大于九十度,刻时易滑刀,不易刻准、刻直。
(2)刀刃的利钝,与两面开口的斜面高低成正比,斜面高则锐,斜面低则较钝。从刀角侧视,刀口出锋角度不宜太锐或大钝,一般以45度至15度为宜。角度小则太锐,刻出的线条易光滑、缺乏含蓄之韧劲;角度大则较钝、刻出的线条易碎涩,往往缺少爽利的感觉。
(3)刀杆的粗细与轻重、厚薄,一般根据自己的习惯与喜好所定。一般刀杆较粗者重,刀杆较薄者轻。粗重者,坠力大,有助力;但过重则欠灵活;轻薄者,易执使,较灵便,但若过轻薄,则不易执运,不易发力。一般可备轻重二把,粗重者,可宽一厘米左右,二、三毫米厚,较小者可六至七毫米宽,一至二毫米厚即可。
(4)刀杆一般长约十五厘米左右,略高出于之虎口即可。若过长,刻运时摆动大,影响运刀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若过短,执运不方便,也不易着力。初学时,一般可上书画社选择成品。如有条件自制,可根据自己喜好而做。刀杆上可用细线绳(塑料绳,藤皮或市条等均可)裹缠,以利于镌刻时紧握着力,同时可免刻时刀柄滑动,伤指或伤印石。
2、笔、墨、砚
用于临摹,起稿,拓款等用。
(1)笔一般应备狼毫或兼毫小楷二支,一支新,一支较旧,用于摹印、起稿、反书上石等用。羊毫大小各一支,大者用以临写印稿,小者用以拓边款时蘸清水用。
(2)墨油烟墨一锭,或用较好的书画墨汁一瓶(如中华墨汁、曹素功墨汁等)。用时需磨浓,不致渗开为宜。朱砂墨磨出后用于涂抹在深色印石上,再书上墨稿,清晰可见便于镌刻。有时虽稿误写、亦可以来笔修改之。一般用此法的较少。
(3)砚可备二小块,如不用磨朱砂,一块砚亦可。砚选用一般的青石砚即可。但要光平、滋润、易发墨。若有梢好的歙砚、端砚当然更好。平常要保持砚的清洁,尤其是拓款时用墨,一定要事先将砚洗净,然后研磨,否则托出印款,墨色灰暗。着用宿墨拓款,裱托后易渗化出墨晕。
3、砂 纸(砂布)
用于磨印石,一般可备粗细各一张,更细者可备有水砂纸一张。若无砂纸时,较平坦质细的水泥板或砖石亦可利用。
4、印 床
印床是用来固定印章的,以便镌刻时省力,尤其是刻较坚硬质地的,或较小的印材时更为有效。一般刻质地较软印材,如青田,寿山石等,或较大的印章,以左手扶持,也可以不用印床。印床有木制和金属制二种,一般以木制者为好,既适用,又容易买到。
5、印 刷
印刷用以刷涤印面。一是在刻时刷去石屑粉末,因石粉不宜用口吹,口吹石粉久则对身体无益。二是在钤印时,先刷净印面,以免石屑等脏物带入印泥。一般以小毛刷或以牙刷代用即可。
6、棕 帚
一般称“棕老虎”,用以拓制边款时用。大城市书画社有卖。不过一般市上所卖,棕丝粗细未经挑剔,用时容易损破纸面。买时应挑选其较细匀者。初用时过硬,可在热铁板上,或砂石、水泥地上摩擦,使之变软,棕丝变得较细尖,再擦上少许菜油,使之光滑。若市上难卖,亦可自取棕丝,选其圆直细劲者捆扎成直径粗约2一4公分,长约5一8公分的棕帚,两头略留一公分不扎,用诀刀切齐,亦可使用。
7、拓 包
为拓边款时用。拓包制法:先取硬版纸,剪成如硬币二分大小的圆块,外包以新棉花,底部略厚,再裹以塑料纸和加哗叽布一层,最后再用软细缎包扎一层(或用的确良代之亦可),使成扁圆球状,其颈部用线扎紧即成。拓包要求包扎得紧,表面光滑。
8、印 规
印规是在钤印时用以框正印章的位置,使之不偏不至。或是复印用之,即第一次钤印时不够清晰厚重,可以重复钤二遍、三遍,使之印文更加厚重,鲜艳夺国。木或全属等制成的印规均可用。只要规角成九十度,两边各长约三至四厘米,厚约五至十毫米即可。钤印时,先以印规定位,印章紧靠印规内侧钤盖。复印时,印规掀压住不要移动,蘸印泥后再依原印规内侧复钤下即成。一般钤盖熟练后,也可以不用印规。
9、印 筋
用以调拌印泥用。印泥久不用,油会沉渍渗出,使油泥分离,故用一段时间后,或无冷时易冻,应常搅拌,使之匀润,用之如新。印筋一般用骨质或玉石材料制成,高级印泥盒内一般配有印筋,不必另外制作或购买。若散装印泥,则需另备印筋。
10、玻璃小镜
用以检查印石上印文的正反及准确时用。一般市上出售之小玻璃镜即可用。
11、其 他
如保护印章的印盒(或印套),钤印用的硬橡皮垫板;裁锯印石的钢锯条,擦拭印章的软布(或小毛巾)等等,都可根据情况来备,不一定要马上备齐。有些东西可用可不用,或取它物代用亦可。 篆刻用材有印石、印泥、纸张等。
1、印 石
印章材料,有铜、石、金、玉、木、牙、骨、砖、有机玻璃制品等。但作为篆刻艺术用材,还是以石质材料为主。因为石质印材,柔、脆、腻、坚适中,易于受刀,并能表现出特有的金石韵味,故明清以来多为印人所喜用。同时也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印石由于产地很多,质地也各有差别,其中以青田、寿山石等为好,产量也较多,价廉物美,到处可买,现将有关印石概略介绍如下:
(1)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石质细腻、温润、不硬不燥。易于镌刻。色有黄、白、青、绿、黑、灰等,其中以有冻者更为珍贵。即石质呈半透明状,如灯光冻、鱼脑冻、封门青等即是。一般青田石虽不如冻石佳妙,但亦可称为印材中之佳品。为学习篆刻的理想材料。
(2)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为中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誉为“中华瑰宝”。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石质较青田石微腻,受刀不如 青田石爽快,但细润光洁,亦为印材中之佳品。色彩较丰富,有黄、白、红、蓝、青等。其中较珍贵的如田黄,而田黄石又与芙蓉石、浙江鸡血石并称为“印石三宝”。田白、牛角冻、瓜瓤红等,为世所宝。
(3)昌化石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色多呈储、黑、黄、白等杂色,质地温润可刻。但略有腻涩、走刀不如青田石爽快。其中有鲜红色如同鸡血者,俗称为鸡血石,最为名贵。一般底色较燥,多砂钉与石筋,石质坚硬刀不可入。
(4)巴林石产于内蒙赤峰市巴林右旗,又叫赤峰石,石质与寿山、昌化石类似。尚可刻。其中有的红似鸡血,有商贾冒充鸡血石的。
(5)其他产于浙江的尚有:宁波的大松石。色灰黑,间有黑斑,石性较腻,近似寿山石。天台之宝花石。形、色如同寿山石,比较粗松、易脆,温州之平阳石。形、色近似青田石,质地不如青田石脆,萧山之红石。质较粗,一般尚可作练习用另外还有如册山掖县之莱石,福建蒲田之蒲田石,湖南之楚石,陕西之煤精石,河北之房山石,丰润石,以及各地所产之印石,只要质地软、脆、坚、腻兼备者,皆可作为练习用。
(6)孤山印石
孤山印石,产自南亚,为新品印石。
孤山印石品种分为孤山1号和孤山2号,因其具有适合篆刻的硬度与品质,短时间内受到篆刻同仁的肯定与追捧,业界关注良多。
这里介绍的是适宜青少年学刻用的普通石章
青田石:
产浙江青田。最名贵的是“封门青”冻石,一般印石中以青田石最易受刀。
寿山石:
产福建寿山。最名贵的是“田黄”,价同黄金,呈黄色半透明。
昌化石:产浙江昌化。
最名贵的是“鸡血石”。因石质红斑鲜艳如鸡血而得名。但一般昌化石常含有铁质的砂钉、易伤刀刃。
巴林石:
产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巴林福黄石质透明而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瑕,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黄三寸金”之说;巴林石中鸡血石,有“草原瑰宝”之美誉,该石温润脆爽,软硬适中,宜于镌刻,是石中妙品,令人在玩赏之余,不禁产生丰富的遐想,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有人称巴林极品石是集“寿山田黄”之尊,溶“昌化鸡血石”之艳,蕴“青田封门青”之雅的印坛奇葩,其评价正可为巴林石之写照。巴林石石质细腻,温润柔和,软硬适中。
其它还有浙江宁波的大松石、山东掖县一带的菜石、磨刀石(又称羊肝石)与其他开采的石源,很多采用爆破,故出售的普通石章往往有裂纹,还有以蜡填嵌裂口的,需要仔细选择。
2、印 泥
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表达的效果。质地好的印泥,钤印出来则色彩鲜美而沉着,有立体感,显得有精神。质地差的印泥钤印出来,则显得色泽灰暗或浅薄,有的油迹浸出,使印文模糊,更加难看。印泥的品种很多,红色的一般分朱砂、朱膘、广膘等。
(1)朱砂印泥色深紫红,有人称为紫红砂,是漂制朱砂时沉淀在乳钵最下层的一种朱砂,制成的印泥,鲜红带紫,厚重沉着,最为美观。
(2)朱嫖印泥略现红黄色,比较清雅,是漂制时较上层的朱砂细未与文丝、油等调制而成。朱砂或朱膘也有加银朱的,也有加调洋红或其他原料的,故其名称有八宝、魁红、镜面等。不管何种名称,只要以厚亮细腻、色彩鲜明沉着者为上品。市上一般较好看有三、四十元一两的,一般初学练习,买三至五元一两的即可。现制作印泥的城市很多,以上海、樟州,杭州、苏外等地的产品较好,可供选择,只要色沉着而不渗油者即可应用。过去有人喜自治!印泥,其原料是“艾”叶的纤维、杀砂和炼制过的菜油(或蓖麻油)等调制而成,方法较复杂,现多不自傲。
(3)还有仿古印泥(深褐色)和黑色、蓝色、绿色等印泥,作为特殊场台用外,)一般较少用。若有兴趣者,亦可备用。印泥的保管,应放置在瓷盒内为好。不要放在金属盒内,因印泥与金属物接触,日久会变黑,影响质量。印泥用一段时间后;要用印筋调拌,使之油、砂、艾绒拌和在一起,否则易结板。印泥日久会变干,也可适当调人一些印油(印泥店有加工或出售),搅拌后再用。冬季天冷,印泥容易受冻,变得较硬,用之前应在太阳下晒一些时间,使之变软后再用。
3、印 纸
用于写印稿,拓边款和蜕印等。
(1)印稿纸一般的白报纸、毛边纸等均可。
(2)拷贝纸纸质薄,半透明,用于事印和拓边款。
(3)生宣纸可用于拓边款时吸水用,或作钤印印花、起印稿等。
(樊大牛篆刻作品选)
(4)连史纸用于拓边款、钤印花。纸质较薄而匀细,最好的是江西的六吉绵连, (5)印谱纸 一般书画社有卖的,可供迁用。如自制,可迁用边史纸,其次是罗纹纸、或较薄的宣纸。主要用于钤盖印章和拓款留存。
(6)卡纸有入喜用白卡纸作为粘贴“印花”用,口同常用的卡片纸一一样。可随时抽检观审或修改,或分类保存之用。此根据习惯,不用亦可。

Ⅳ 《篆刻》需要用哪些工具

学习篆刻,必须具备一定的工具、材料及工具书,否则就无法进行:为此。我们首先谈学习篆刻所必备的工具和材料:

工具

1.刻刀

刻刀是篆刻最主要的工具。由于印章材料的质地不同,使用的刻刀也各异,有的要用平口刀.有的要用斜口刀,还有的要用单头刀、双头刀等等一作为篆刻艺术的主要取材是石章.故通常采用的是单头平口式刻刀二

单头平口刻刀简称平口刀:市场上有专门的规格.分大、中、小三种,

印规是钤印时使用的辅助工具。印规犹如木工的”角尺”,内角为正90度钤印时,将印规放在需钤印的位置上然后将印紧靠内角按下,把印取起时,印规不可移动,如果所钤的印不清楚.可以倚印规重钤第二次或第三次,以求得印文的完整初学者钤印,常常不易钤正或钤出的印清晰度小够。使用印规就可以克服上述的弊病印规以金属材料制成的较好.闺为金属分量较重.不易移动一印规一般内角边长4公分左右,厚约0.8公分左有钤印熟练后,便可不用印规了。

11.印筋

印筋.渊拌印泥之用:印泥经常使川后.会导致印油于润不匀,影响钤印的质量此时需用印筋加以调拌这样不仅可以使印油润匀,而且还可以使印泥中的植物纤维得到保护。印筋有出售,亦可自制。自制取骨或竹,稍加削磨加工。

Ⅳ 篆刻工具有哪些

篆刻入门工具 (一)刀具 刻印刀具种类较多,大体有石刻刀、木刻刀、金属刻刀、牙刻刀、切玉刀、水晶刀、翡翠玛瑙印刀等七种。

Ⅵ 制作印章用得什么工具

刻章用的石头和刻刀美术用品店有的卖

Ⅶ 在石头上刻字需要什么工具

一、刀具:

刻印刀具种类较多,大体有石刻刀、木刻刀、金属刻刀、牙刻刀、切玉刀、水晶刀、翡翠玛瑙印刀等七种。对于篆刻创作而言,只需准备石刻刀即可,因为篆刻创作的载体只是石料。篆刻创作除了石材之外,其他材料一般是不使用的。

石刻刀的型号通常有三种,即大、中、小号。刀杆截面积大号刀约10毫米×6毫米;中号刀约7 毫米×5毫米;小号刀约5毫米×3毫米。这些刀具市场上均有售。同样型号的刀具,其中又有材质的不同,如白钢、锋钢、高碳夹钢和合金钢。

较好用的是高碳夹钢刀,刃部比较坚硬,可磨得很锋利,而且耐用 ; 另有合金钢刀,刃口非常坚硬锋利,刻石游刃有余,尤其遇有砂丁,所向披靡。喜用锋利刀具的作者,此类刀最佳。

Ⅷ 篆刻治印的常用工具都有哪些最好列出完全详细目录

[刻刀]

初学可备大小适中的一把,能备有大小不同的数种更好,除选购外,可用废钢锉、废白钢车刀改制。为防滑手须缠以纱绳。刀尾宜磨成亦方亦圆,可崐作处理印面的辅助工具。

[印泥]

以西冷印社及漳洲的产品为最好。如果无条件可用一般的办公用品(但不可用海绵印泥)。印泥宜放瓷质印泥缸中,须常用牙质或塑料的印筋搅拌。

[印床]

初学用印床便于动刀,但熟练者常不用印床,以便执石之手灵活转动配全合受刀,印床有木制、金属制多种,自制印床价廉实用。(只要买一付元宝螺丝)。[笔墨砚刷]

笔一般以5、6号圭笔为宜。刷子可用旧棕丝自扎,也可用旧牙刷、旧油画笔代替,用以钤印前刷清石章底部残剩的石屑。

[印规]

帮助钤印时定位的工具,类似于木工用角尺,可自制。钤印后印规暂不称动,如钤得不清晰,可将印章紧贴印规重复钤印。

[纸]

复印印稿可用薄而吸水的毛边纸、毛太纸等,钤印可用连史纸、薄宣纸。[砂纸镜子]

磨印石开始可在废砂纸、水泥地上磨,然后再用砂纸磨至细洁为度(可备铁砂、水砂粗细不同的两种)小镜子用来反照印文。

[印筋]

搅拌印泥用,可用牙、骨制品,也可用旧塑料牙刷柄,但不可用金属的。

[执刀法]

执刀如同执笔,一般是无定法的。各种执刀都有利弊。无非是适应刻者的习惯。看篆刻作品的好坏,并非观摹操作表演。但采用适合自己习惯的执刀法可有助于刻好印。编者喜欢采用的执刀法,如同执钢笔。一般青少年都易接受。是以拇指、食指、中指执定,无名指、小指辅于中指之后,角度约45.靠上述三指的关节收送,由右下方朝左前方刻去,运刀方向不变,象打拳一样便于向外发动。熟练后还可变换刀刃角度、方向,随意运刀加工细节之不足。[书法与刻印的关系]

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学习篆刻的同时一定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贴临写,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便会明显觉得篆印时的便利,不少初学者重刻轻写,往往事倍功半。

[章法与刻印的关系]

章法就是一个字或一个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艺术、比较复杂而变化多端,实在是篆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练的刀法而无高明的章法,必无佳作可言。尤其是成套成组的创作,必须方方有变化,更要显示作者在章法上的功底。故在设计印稿时应反复构想。这一点,篆刻大师吴昌硕慎重的创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根据文字具体的笔划、笔势、形体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
继续追问: 顶!请教传统中应称刻印、制印或治印?或其他?
补充回答:
有区别吗?刻,制,治,归根还是要用手执刻刀啊 ,我理解的,刻印为单纯的雕刻;治印就要求在制作的时候按自己的思路做,带有创造性的;治,有修改加工之意,就是要完善自己的印章。
其实上面那些工具什么的是摘录下来的,我自己也爱好篆刻。你如果是初次接触建议你不要买好的石头和比较差的刀。篆刻刀有好有差,差的2.00,那种容易生锈,而且刀口用几次就钝了,我买的是20一把的(好像厂价是28,讲一讲价) ,不生锈,很好用的。建议你买两把好的就好了,一大一小,在买一两把差的补充。我就是这样的。石头刚开始用一些差的就好,练手嘛。

Ⅸ 简述什么是篆刻篆刻一般常用的材料有哪些

篆刻,可称为印字,治印,俗称刻印章。它以篆书为主的书法、美术、雕刻于一体,具有民族独特风格的综合性的传统艺术,又称为“篆刻艺术”。

Ⅹ 篆刻入门的篆刻工具有哪些

篆刻入门工具
(一)刀具
刻印刀具种类较多,大体有石刻刀、木刻刀、金属刻刀、牙刻刀、切玉刀、水晶刀、翡翠玛瑙印刀等七种。对于篆刻创作而言,只需准备石刻刀即可,其他种类的刀具篆刻是不需要的,因为篆刻创作的载体只是石料。古代印章的用材很丰富,因而印工们必须备有齐全的应刻工具,才能满足求印者的需要。
篆刻创作除了石材之外,其他材料一般是不使用的。由于翡翠、玛瑙、玉、水晶等的坚硬,金属的坚韧,竹木的松散,牙角的黏韧等,均不能发挥刀的特性,难以表现篆刻艺术的韵味。尤其是坚硬的材料,文人的臂力是无法攻刻的。
石刻刀的型号通常有三种,即大、中、小号。刀杆截面积大号刀约10毫米×6毫米;中号刀约7 毫米×5毫米;小号刀约5毫米×3毫米(见图4—1)。这些刀具市场上均有售。同样型号的刀具,其中又有材质的不同,如白钢、锋钢、高碳夹钢和合金钢。较好用的是高碳夹钢刀,刃部比较坚硬,可磨得很锋利,而且耐用,市场上所售的“昌硕刻刀”便是此类;另有合金钢刀,刃口非常坚硬锋利,刻石游刃有余,尤其遇有砂丁,所向披靡。喜用锋利刀具的作者,此类刀最佳。有条件的也可自制,如工厂车床上使用的白钢刀,高速车刀等,均可根据自己所需,用砂轮磨砺而成。
市场所售刀具中,有单面刃、斜口单面刃、棱锥和圆锥等,这些都是雕刻印钮和工艺品使用的。篆刻用的刀必须是双面夹角平口刀(见图4—2)。

刀具在篆刻创作中非常重要,因此古人有“铁笔”之称。刀刃的利钝,夹角的大小,能直接影响线条的质感和印章的风格。在使用刀具时,可根据自己的追求来磨砺。刃口利而夹角小者,运刀长驱直入,轻便灵活,所刻线条简洁明静,俊丽挺拔,神采飞扬;钝而夹角大者,运刀稳健,所刻线条浑厚古拙,苍茫气足。
磨砺刀具也是一门技术,虽然它不算篆刻创作之列,但它对篆刻创作发生着直接作用。磨砺方法不正确,会出现卷刃、刀口呈圆弧形或两边直角消失,从而造成无法使用。掌握了正确的磨砺方法,无论磨过多少次,刃口的形状始终是不变的。磨砺方法如下(见图4—3):
1.刀身与磨石成90°的直角。
2.磨擦方向为前后运动,即由怀内向外推进,又从外向怀内拉回。每次运动,刀杆与磨石所形成的夹角要保持一致,用力要均匀。
3.刃口一面磨擦几次后,把刀翻过来以同样的次数磨另一面,依次进行直至锋利为止。
4.磨石要备一粗一细两块,在粗石上基本磨利后再上细石护刃,直至所磨刃口具有一定的光洁度,才算完成。护刃后刻刀经久耐用。
刀具磨砺只要按照上述方法,实际操作体会几次便能掌握。

(二)印床
印床是用来固定石章的辅助用具。初学者由于不能较好地控制运刀力量,为了防止失控而伤手,用印床来固定石章是比较安全的办法。同时,印章有大、有小,形状各异,不易手执,均需用印床来辅助固定。印床一般为木制,市场上有售(见图4—4)。另有一种金属印床,是用来刻硬质材料的,价格比较贵,刻石章无需置备。

(三)印规
印规是钤印专用工具。以印规定位,一是能避免印盖成歪斜;二是一次钤盖不清楚,可重复多次,直到印蜕清楚,印泥具有一定厚度,而且每次都不会偏移。印规市场无售,需要自制。形状如木工用的直角尺,材料用硬木或金属(见图4—5)。待掌握了钤印方法,一般就不一定再用印规来辅助了。

(四)印刷
印章刻好之后,在字口、印底留有碎渣和粉末,钤印前需清刷干净,以防污染印泥。印章用久后,字口内有残留的印泥堆积,失去本来面目,可用印刷蘸清洗剂清洗。印刷一般用普通牙刷即可。

(五)棕刷
棕刷也称棕老虎,是拓边款的工具,市场有售。出售的棕刷有优劣之分,优者棕丝细匀;劣品粗细相杂,软硬不一,拓时损纸。有条件的可选用优质棕丝自制。制作方法:把棕丝排齐,扎成圆柱形,两端切齐,高约8厘米,直径4厘米(见图4—6)。新购或新制的棕刷,在使用前要进一步加工,先在较粗的砂纸上均匀地从各个方向进行磨擦,把棕丝端部磨成细尖状,然后在棕刷上涂少许植物油,使之更有弹性而且光滑。

(六)拓包
拓包是拓边款所使用的,需要自制。拓包直径约2厘米,侧形扁圆略平,似荸荠。拓包制作方法:棉花一小团,捏成结实而富有弹性的包心,用塑料薄膜包扎好,然后在桌面或玻璃板上研压成扁平的底面,再剪一小块圆形直径与包心相仿的呢子放置在包心的下面,最后包一层软缎子,上面扎好口即能使用(见图4—7)。包心可长期使用,呢子垫和缎子则要根据完好情况更换。

(七)其他用品
1.笔、墨、纸、砚
笔:备小狼毫、衣纹或叶径笔数支,用于起稿写印;羊毫笔数支,用于拓边款刷清水和初学刻边款时在印侧刷墨。
墨: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篆刻用墨以油烟研成的墨为最佳。市场上所售的墨汁也可使用,但要质量上乘的,如“曹素功”、“一得阁”、“中华”等。墨的使用要稠稀适中,过浓运笔不畅,过稀印稿水印上石渗晕或不清晰。拓边款用墨则以稍浓为好。
纸:需要两种纸。一种为写印稿使用的,用半生半熟的宣纸,线条既好控制,又能吸墨;毛边纸、元书纸和蜡坯纸也能使用;生宣和熟宣效果均不佳。另一种是连史纸(原称连四纸),是用来钤盖印蜕和拓边款用的。连史纸薄而洁白细润,用于钤印,印不走样,印泥具厚度而且色泽鲜活;用于拓边款,由于具薄和韧的特点,经刷拓,字口清晰,不易失真。如连史纸不易购到,较薄的龟纹宣也能替代。
砚:只要质地细腻、易发墨便可,不需太大或名贵的砚。
2.砂纸、小镜、白瓷碟、白芨
砂纸:购来的章料表面均封有蜡,底面也不一定平光,这就需要用砂纸来平磨。砂纸可备粗细两种,根据章料情况,如印底面不平,先用粗砂纸平磨,再用细砂纸光面;印底面较平,直接用细砂纸磨去蜡层就可使用。油石和砂轮也可代用。
小镜:用来检验上石的印稿和刻成的印面效果。文字在印面上是反字,通过镜的反射即成正字,便于检验效果和修改。
白瓷碟:拓边款时用来调和拓包蘸墨使其均匀。
白芨:白芨是药材,中药店有售。用于拓边款时黏结拓纸。使用时要把白芨用清水研磨,直至水稍有黏性,能把纸粘贴在印侧即可。白芨水的特点是水分干后拓纸易揭,不损纸。

(八)印泥
印章钤盖于纸上,欣赏其艺术效果,就是通过印泥来表现的。印泥的优劣对再现作品的艺术性至关重要。优质印泥钤出的印蜕,清新鲜亮,具厚重和立体感,能进一步表现作品的神采;同时在盒内暑天不走油,冬天不板结。劣质印泥色泽灰暗,印蜕薄而露底,在纸上渗油跑红,神气全无。显然,不同质量的印泥钤盖到纸上,差异是很大的。
印泥以福建漳州、杭州西泠印社所制的最为驰名,其他如苏州、上海等地生产的印泥质量也属上乘。但决不能为了省钱,去购买廉价低劣的铁盒办公印泥或印油。
印泥的种类、颜色有多种,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购。印泥可分朱砂、朱膘、广膘等品种。颜色有玫瑰红、朱红、橘红、深褐(古色)、蓝色、黑色。朱砂印泥是最受欢迎的一种,色泽呈玫瑰红(紫色),钤印效果有鲜艳夺目、凝重饱满之特点,神气十足;朱膘印泥呈红黄色(橘红),清雅稳健,美丽鲜嫩;蓝色、黑色印泥一般不常用,只能在丧事或参加展览时作为调节颜色使用。
印泥是由蓖麻油、艾丝、朱料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蓖麻油要加中药材久熬久晒,艾丝精选细制,朱料细碾、精漂、慢烤,最后按照合理的比例久制而成。所以上等印泥的价格比较贵,使用时一定要爱惜,细心保护。
印泥使用注意事项:
1.钤印前印面要清刷干净,防止石渣粉末进入,以免破坏印泥的结构和纯度。
2.两次使用两种不同品种的印泥,印面要清洗干净,否则影响色泽,又污染印泥。
3.印泥使用后要及时盖好,久开会落入尘土,同时加快油剂挥发。
4.要经常翻动搅拌,因为时间一长,朱料下沉,油剂上浮,影响钤印效果。搅拌印泥时,要顺着一个方向,乱搅会损坏艾丝结构,粘连印章。
5.印泥只能用瓷盒盛装,忌用金属、陶、石制品,金属会使印泥变质,陶、石吸油。
6.印泥在冬天易变硬,使用前可放在暖气或太阳下烤晒软后再使用。
7.如印泥购置和使用时间较长,其中含油量已很少,印泥打不饱则钤印不清楚,可调入适量的蓖麻油搅拌均匀,即能滋润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