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具五金 » 捕鱼用的工具有哪些
扩展阅读
如何自动更新游戏资源包 2025-05-15 14:55:21
干美缝工具需要多少钱 2025-05-15 14:55:12

捕鱼用的工具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5-27 02:46:53

㈠ 鱼塘捕鱼最快工具,鱼塘的鱼身体腐烂怎么办

1、拉网:根据存塘鱼估产及拟捕捞上市量,在池塘两边的某一处放下拉网,进行捕捞成鱼。2、花篮:是一种小型捕鱼工具,框架用竹子制作,撑开呈圆柱形,外面裹着聚乙烯大眼网,两头有进口和回须,鱼进去就出不来。3、扳罾网:扳罾网一般呈正方形,网衣用乙纶或锦纶线编结,其四角分别连接在“×”字形撑杆两端。

一、鱼塘捕鱼最快工具

1、拉网

(1)拉网就是根据存塘鱼估产以及拟捕捞上市量,在池塘两边的某一处放下拉网,然后捕捞成鱼。

(2)这种方法适合在100亩以下的池塘使用,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下网处,这样捕获的品种就会比较全,尤其是可以捕捞活跃性较强的鲢鳙上层鱼。

(3)拉网时一定要在天气晴朗、鱼不浮头、水温较低时进行,对起捕的鱼拣选速度也要快,不能上市的鱼必须要马上放回水体。

(4)一定要注意防止拉网后带动底泥,导致池塘水质变坏。

2、花篮

(1)花篮是一种小型的捕鱼工具,它的框架主要用竹子制作,撑开一般呈圆柱形,外面会裹着聚乙烯大眼网,两头有进口和回须,这样就会导致鱼进去出不来。

(2)捕鱼时一定要在前1天傍晚将每个花篮放入水里面,并向篮里投放诱饵,第2天早上将其收起取鱼即可。

(3)花篮比较简易便捷,劳动强度小,1-2个人就可操作,而且花篮的网目比较大,不会伤害到小规格品种,适宜捕获鲫、鲤等下层鱼。

(4)使用时要注意,在闷热天气一定不能使用这种工具捕鱼,而且还要缩短放篮取鱼的间隔时间。

(5)如果发现进入花篮中的鱼体表已经充血,一定要将其取出,不能回塘。

3、扳罾网

(1)扳罾网主要呈正方形,网衣可以使用乙纶或锦纶线编结,其四角分别连接在“×”字形撑杆两端,这样就能维持网具正常展开的作业状态。

(2)撑杆交叉处的缚线可以连结提杆,这样就能构成网具整体。

(3)取鱼时一定要在饲料投喂点放入罾网,然后在其上方正常投喂饲料,等大批鱼进入罾网上方觅食时一定要迅速提杆,再用抄网捞取鱼类。

(4)采取扳罾网取鱼时,可根据市场需求随时决定取鱼,这样对鱼类的损伤也比较小,非常受养殖户喜爱。

(5)提罾时速度一定要快,对于不符合上市规格的小鱼要及时放回水体。

二、鱼塘的鱼身体腐烂怎么办

1、当发现鱼身体出现腐烂后,首先一定要及时进行换水,一般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因为水质不好导致,通过换水改善水质后,情况就会得到控制。然后可以使用一些药物给鱼进行浸洗,药物可以选择土霉素或金霉素,控制好用量后浸泡半小时,将鱼放回缸中,每天都要泡1次,直到它康复为止。

2、鱼体损伤:鱼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可能会受到损伤,这样就会导致身体腐烂。如果鱼缸内的鱼比较多,这时它们可能会相互撕咬,一定要将其隔离开。鱼缸内不要放太锋利的石头,否则也会导致鱼蹭伤。

3、细菌侵害:如果鱼被细菌侵害,这时也会导致它的身体出现腐烂。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给鱼进行治疗,可以使用一些内服的抗菌药物,也可以用土霉素、呋喃西林等药剂进行浸洗。

㈡ 古代人用的捕鱼工具是什么

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狩猎和捕鱼的工具种类丰富:长矛、弓、骨镞、石球等工具用于猎捕陆地上的猎物;骨制的鱼钩、鱼叉、鱼镖以及麻绳编织的渔网用于捕捞水里的鱼类。

聪明的他们还发明了一种骨哨,他们使用骨哨模仿动物的叫声,来吸引猎物,等猎物慢慢走近时,再伺机将其捕获。

渔具的发展

6000多年前,中国已出现骨制鱼叉、钓钩、枪头、鱼镖等。3000多年前已出现铜制钓钩。古代甲骨文中有用竿和网捕鱼的象形文字;

当今盛行的渔具、渔法是近二三百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长带形的流刺网和围网、袋形的拖网和定置网、各种形式的钓渔具等,均已由小型、简单发展到大型、复杂,由沿岸作业延伸到深海大洋作业。渔具材料也被合成纤维及塑料等取代。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渔具已渐趋现代化。

㈢ 古代钓鱼具的种类有哪些

钓渔具也是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的捕鱼工具。

陕西省半坡、山东省大汶口、黑龙江省新开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湖北省宜昌等地新石器时期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就出土有相当数量的鱼钩,其形制有内逆刺、外逆刺、无逆刺和卡钓等,其质地有骨或牙、贝等,制作精致。

铜质鱼钩也已在早商时期的文化遗存中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冶铁业的进步和铁制技术的提高,铁质鱼钩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使用。

我国古代钓渔具的形式主要有手钓类、竿钓类和网钓类。手钓类出现最早。竿钓在《诗经》中也已出现。晋代人说到钓车和唐代人又说到钓筒这两个重要部件。

钓筒,一般截竹而成,作为标漂用,俗称“浮子”,使鱼钩在水域中保持一定的深度。宋代竿钓渔具已具备了竿、纶、浮、沉、钩、饵6个部件,在结构上已趋于完备。

纲钓类即绳钓。以长绳作为纲,纲上每隔适当距离系一支线,支线上系以鱼钩,钩上着饵,使鱼呑饵遭捕。

纲钓法最迟在清代中期前已出现,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已记述其在海洋钓捕带鱼的情况。

箔筌渔具是用竹竿或篾片、藤条、芦秆或树木枝条等所制成,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其形式和功能也多种多样,有的起源也很早。如笱在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中已有发现。罩、罶、椮等在先秦汉代文献中时有记载。

箔筌渔具按其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大致分为栅箔类、笼箅类两种。

栅箔类是以竹木及其制品编织成栅帘状揷在水域中拦捕鱼类的一种渔具。栅箔始自鱼梁。鱼梁也是以拦截方式捕鱼的,但鱼梁主要以土或石筑成,工程难度大、耗费多而且效果不佳。唐代称栅箔类渔具为篊、沪或簖。

笼箅类以竹篾藤条等编织成小型陷阱、潜藏处所或作盛贮水产品的渔具,以及作为捕捞用的笱、罶、篓、笭箵等通常设置在江河缓流处,湖、海近岸浅水场所或杂草边缘,使鱼虾入内。

根据捕捞对象的特性,有的在笼内放置芳香物、重膻味的饵料;有的以彩色,阴影等引诱;也有的将鱼笼编成细长状,口成喇叭形,口颈部装有逆须,放在河流鱼虾通道上拦截,导其就范,入不敷出。

杂渔具则是除上述种类之外的许多结构各异、功用不一的渔具,如猎捕刺射用的、抓耙水底用的和窝诱用的渔具等。

在钓鱼方面,创造出网罩钓梁筌叉射沪椮等,不管什么水域,什么水层,都能展现身手。在古代条件下,创造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渔业生产。

从历史上看,古代单人钓鱼主要有无钩钓、直钩钓、铁鱼钩、车钓、拖钓和滚钩钓等多种方法。

无钩钓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在西安半坡遗址之中曾经出土过骨鱼钩。当然,半坡遗址中出土的也不是最早的钓鱼方法。最早的钓鱼方法应该是无钩钓。

在无钩钓之后,经历过一个直钩钓的阶段。所谓直钩钓是一种鱼卡,它用兽骨磨制,成棒形,两端尖利,中间钻孔穿线。鱼儿呑之,会卡于口鳃。

鱼卡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而鱼卡、骨鱼钩与无绳钓也共同存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后来发明了铜器铸造,又与上述三种钓鱼方法共存。

铁鱼钩出现于春秋时期,至西汉时期完成大换代。在钩、线、饵竿等方面已经掌握了相当先进的技艺。

车钓出现于晋代,主要产生于长江流域。先人制一钓车,将长线缠绕于车上,鱼儿上钩膈,用钓车收线取鱼。这种车钓,是线轮的始祖。

还有一种筒钓,出现于唐代。它截竹为筒,不系线和钓钩;钓时定置于适当水域,无人看守,隔一定时间收线取鱼。

唐代诗人韩偓诗写道:“尽日风扉从自掩,无人筒钓是谁抛?”描写的就是这种筒钓。

拖钓出现在北宋时期南海海域。北宋时期地理学家朱彧在《萍洲可谈》中描述南海海域的拖钓:“渔人用大钩如臂,缚一鸡鹅为饵,俟大鱼呑之;随行半日方困,稍近之;又半日方可取,忽遇风则弃之。取得之鱼不可食,剖腹求所呑小鱼,小鱼一腹不下数十条、数十斤。”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宋代的钓鱼出现大的飞跃。一是钓具走向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可在海上捕获大鱼。

滚钩钓是在一根竿上附结许多支线,支线再结大量钓钩,通常用于江海底层大鱼。这种钓法创于南宋时期,盛于明代。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鳣出江淮黄河辽海深水处,无鳞大鱼也……渔人以小钩近千沉而取之。一钩着身,动而护痛,诸钩皆着。”

㈣ 鱼塘常用鱼藤酮捕鱼,这是什么原理

鱼藤酮是一种杀虫剂,分子式C23H22O6。存在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区所产74种豆科鱼藤属植物根中,工业生产主要从毛鱼藤根中提取。它是一种抑制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的选择性植物源杀虫剂,具有广谱的杀虫活性、良好的生态效益。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年前,就知道利用鱼藤捕鱼,如今广东、广西、海南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巴西原始土着居民,仍在利用鱼藤捕鱼。这种方法捕获的鱼人吃了没有什么副作用,因为所含鱼藤酮的量很低。

鱼藤酮作用于鱼类主要是起麻醉作用,移到清水里,几分种或十几分钟即可恢复,完好如初。不会对脏器及神经系统造成损伤。高档热带珊瑚生观赏鱼,就是用这个捕获的。

一、养殖水体捕获底水鱼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矫健的身躯如今已经佝偻了,养殖鱼塘捕捉底水鱼就显得非常困难!利用鱼藤酮麻醉作用,配合密拖网,可以实现一网捕光。包括底栖鱼类如泥鳅、乌鳢、鲶鱼等等。可以提高工效8~10倍。

1、架设屯箱:在水体开阔,水质较好,通风较好的位置架设屯箱。

2、留适当水深:水深60~70CM,太深耗药量大,太浅拖网易“滚筒”,施展不开。

3、用药量:按7.5%鱼藤酮乳油,90毫升/瓶 管100~120立方,水浑浊度大用药加量,反之减少。

4、施药注意:90毫升/瓶,对水300斤,泼洒满塘,务求周到.对水量多,药物扩散越快,效应时间越短。

5、适时开网:一般施药30~40分,鲫鱼浮面多的时开网。

6、选择合适拖网:拖网可以用1.2~1.5米高的苗网,务求包括野杂鱼一网打光。

7、拖网要缓:网要缓缓拖,不要急,塘中间增加踩纲人数。减少漏网之鱼。

8、尽快转运:发生药效后,一般2.5小时内不会出现死鱼,只要鳃盖还有闭合动作,移入清水都会活。拢网后,要尽快将鱼转入清水网箱内。如果预计捕获量大,短时间内转入清水网箱有困难,可以用水泵向网内冲水。以延长转运时间。

9、及时分拣:移入清水网箱的鱼及时分拣出售,特别注意留做鱼种的要尽快下塘。

二、配合地笼捕获泥鳅

利用泥鳅中药后能狂游2.5~3小时,配合地笼,可以实现一次捕光,经过各地养泥鳅的朋友这两年的应用,一般捕获率可到99%。

具体操作如下:

1、架设屯箱:在水体开阔,水质较好,通风较好的位置架设屯箱。

2、施放地笼:不要使用破损了的地笼。使用前检查修补,按2米长左右小地笼 25~30条/亩,10多米长地笼 10~15条/亩。要求摆布均匀。有横栏塘边的。

3、降底水位:把水降到和地笼上纲平齐,便于狂游的泥鳅钻进须口。

4、合适用药量:按7.5%鱼藤酮乳油,90毫升/瓶 管110~130立方,(温度低,加大药量,温度高减少药量。)对水300斤,泼洒满塘,务求周到.对水量多,药物扩散越快,效应时间越短。

5、及时转运:施药1个小时检查进笼情况,一般施药后1.5小时开始倒泥鳅。倒出的泥鳅,及时转入屯箱。如果泥鳅量大,要统筹好,一定要在下药后2.5小内,将泥鳅移入屯箱。

6、应用这个方法,也可以捕获泥鳅寸苗。

三、鱼种过塘 减少损伤 节省劳动力

利用鱼藤酮麻醉鱼种过塘,可以提高工效10倍,鱼麻醉挣扎幅度小,大大改善苗种质量。具体操作参照捕底水鱼,有一些细节不同,注意以下几点:

一、水不要太浅,一般要保持80~1.2米深,太浅水易浑,浑水呛鳃对鱼种不好。

二、鱼塘过塘一般量比较大,一是要做好充足的劳动力准备,二是要备好抽水机,鱼种拢网后,及时向网内充水,以延长过塘时间。

四、野外捕获繁殖亲本鱼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不发展,养殖品种不断增加,特别对一些珍稀鱼类原种亲本鱼需求量加大,如何无损伤捕获这些亲本鱼,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应用鱼藤酮的麻醉作用,配合网具,就能迎刃而解了。

1、海洋珊瑚生鱼的捕捞:鱼藤酮做成喷剂,潜水员喷向洞口,效率非常的高。

2、封闭小水域捕捞:按7.5%鱼藤酮乳油,90毫升/瓶 管100~120立方施药,应用抄网域配合拖网,或者地笼王,效果很理想。

3、溪流河里捕捞:根据河水流速,按100米~300米长河段的总水体量下药,7.5%鱼藤酮乳剂,90毫升/瓶 管100~120立方。配合抄网,地笼,栏河壕网,效果很好。

注意:开放性水域,局部下药是没有用的,因为鱼中药后2.5~3小时只是昏迷狂游状态,他们在这段时间会游离有毒区。

三、清杀虾塘、蟹塘的野杂鱼

养虾、养蟹塘的鱼类,与虾蟹争食争空间,犹其捕食脱壳后的虾、蟹,为害巨大,利用鱼藤酮对虾、蟹低毒,对鱼高毒的特性,杀灭虾、蟹塘杂鱼,这是当前惯用的方法。鱼藤酮对多数鱼类的致死浓度为0.025毫克/升,虾、蟹则能在10毫克/升正常生存。所以鱼藤酮清杀虾塘、蟹塘的野杂鱼是非常安全的。使用剂量为:7.5%鱼藤酮乳油,90毫升/瓶 管100~120立方。

㈤ 什么丝网捕鱼

捕鱼网的种类多样,但大致可分为充气抬网、刺网挂网、地笼网、拖网、拉网、抬网、沉浮式捕鱼网等。

1、充气抬网:充气抬网能充分发挥水库的立体养殖效率,有着水体适应性强、使用方便、捕鱼效果优良、不容易伤鱼等优点。

2、刺网、挂网:刺网、挂网的长度会根据水域条件、渔船大小等因素决定,短则几十米,最长可达数千米。

3、地笼网:地笼网适宜在池塘、河沟、湖泊等水域捕捉虾蟹、小鱼等,有着捕捞率较高、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

4、拖网、拉网:拖网、拉网属于大网,主要适用于海底较平坦、海岸多为沙滩的地方。

5、抬网:抬网是一种水域捕捞的渔网工具,有着省时省力、成本较低、不容易伤鱼、起网速度快等优点。

6、沉浮式捕鱼网:沉浮式捕鱼网是对鱼塘或者水库等捕鱼环境高低不平、捕捞困难而设计的一种高效捕鱼网,有着起网速度快、可以移动捕捞、能捕捞各个层次水域鱼、不容易伤鱼等优点。

㈥ 海上捕鱼那些圆圆的东西是什么

海上捕鱼那些圆圆的东西是警示浮球。

这种圆形带有颜色的东西一般指的是警示浮球。一般都是做警示、标记区域的作用。海上浮标的形状基本为圆形、罐形、锥形、柱形等,并不是仅仅是限于圆形。

简介:

捕鱼是使用捕捞工具捕获经济水生动物的生产活动,是水产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大致分来,捕鱼的方法为三种:网捕,钩钓,手捉。

经常使用的捕鱼方法中,一般都是用捕鱼网、线、捕鱼钩、电捕鱼、捕鱼药等捕鱼机方法。 但下面却都是民间的古老捕鱼方法,都是天然捕鱼法,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好风景。

㈦ 鱼网和渔网有什么区别

渔网是用来捕鱼的,鱼网是用来装鱼的。

渔网是指大型捕捞作业,不仅捕鱼,也进行其它的海产品捕捞的工具;鱼网指的是专门捕鱼的小型工具,比如养殖场或者休闲钓鱼用的东西。用于渔业生产的主要渔网主要有撩网、棍网、推网、拱兜网、地网、插网、抢网、粘网、拉网、流网等,其中拉网和流网用于远海捕捞,粘网用于内河和近海捕捞。

㈧ 想知道用什么捕鱼

捕鱼可以用渔网、钓筝、鱼笼、钓竿。

1、渔网捕鱼法

这种钓鱼方法适合那些有足够空闲时间的人,因为这种方法耗时特别大。农村的人们最喜欢用钓竿钓鲫鱼和鲤鱼。

㈨ 长江里的鱼类怎么捕最快最多,用什么工具捕。

1、网具

小拉网——据说很早就使用这种工具。早年没有网线和线麻,而是用野生植物螫麻的纤维,纺成细线织网,网苗子约有一丈左右高。网纲和网线是用椴树皮纤维或柳树皮纤维拧成的绳。距今一百年前已经无人用这种网了,完全使用棉线网和线麻织的网。线麻的一部分是赫哲人自己耕种生产的,绝大部分线麻和全部棉网线均由伯力街(苏联境内的哈巴罗夫斯克)的俄国人和现在的依兰县汉族那里买来的。
拉网的网眼直径约有2市寸左右,网苗子高约15——30市尺,每块网片长约有50市尺。网的上部和网底,都用8股或6股合一的线麻织成网纲。早年用黄菠萝树皮或松木板做漂子。每个漂子长约5市寸、宽3市寸、厚六七公分。在网的上纲每隔一市尺左右拴一个漂子。网坠是用黄粘土掺白浆土烧制而成的陶网坠。它每块呈长方形约有2市两重。在网底纲上,每隔1市尺左右拴一块陶网坠,使网底部下沉,在水里形成一堵墙。捕鱼时,将10——30片拉网连结成一起进行捕捞。

圈网——距今九十多年前还使用这种网。早年也是用野生植物纤维织网,网口大、尾尖呈圆锥形,没有漂子和网坠。网中间有三至五道用柳条或铁丝制成的圆圈,将网撑起来,并在网的口门和中部设两道“卡陷”。第一道“卡陷”的入口处要大一些,以便鱼游入口内无防备。如果入口小了,鱼游至口门不愿意前进或退出来。第二道“卡陷”的入口是扁而小的,鱼能挤进去即可。这种网长约一丈有余,口部直径4市尺左右。撒网时,网口还有迎网。迎网的宽度和圈网的口部是一样大的网片子,捕鱼时将迎网顺着下在圈网的口门上。鱼触到迎网后,便沿着迎网进入圈网内。
制作圈网的成本很低,用1市斤棉线即可织成一块圈网。但它捕鱼效果很低,如果鱼多时,还可以使用这种网捕鱼。这种网主要用它堵小河沟里的鱼。现在鱼少了,先进的捕鱼工具日益增多,所以这种网使用的人少了。

扒网——在一百多年前赫哲人均使用这种网,制网原料有铅、网线等,均由伯力街和依兰县买来的。这种网是用麻绳织的。顶尖底阔,呈圆锥体。没有网漂,只是底部每隔6寸左右拴一个用铅铸成的网坠,网坠下边有网兜,以便兜鱼用。网的最顶端有一根提索绳长约3——4丈。现在还普遍使用此网,主要用它打涡子。

待河网——据说这种网很早即在赫哲族中流传使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用细麻线织成的,呈袋形,口部和尾部都是一样大,约有一丈五尺至二丈左右长,七八尺宽。没有网漂和网坠。网眼约有2市寸大,尾部的一角上有个小口,并用小绳抽绑着,以便捕到鱼时,从小口往外取鱼。在网的尾部约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拴上一根长约3丈左右的小细绳,捕鱼时将网下在水里后,将绳子的一头拉到水面上,握在捕鱼人的手中,如果有鱼入网内触到网底时,就扯动这根小绳,便把网口拖到船上来,然后再将网尾拉到船上取出鱼。

挂网——使用这种网的年代很久了,是用麻绳织的,没有网坠,用黄菠萝树皮做漂子。每块网长约10丈左右,约6市尺高。网眼大小不等,在3——6市寸之间,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的,以便捕大鱼时把有大眼网的下在河里边,将小眼网的下在河外口。这样能使较小的鱼通过大眼网,到小眼网方能挂住,大鱼就挂在大眼网上。现在已无人使用了。

鼓咚网——在50年前即使用这种网。这种网呈口袋形,长约二三丈,有网漂和网坠,适用于冬季和流量较大的水域,捕获量不大,现已无人使用。

丝挂网——这种网是由松花江上游的汉族人传入的,丝挂网有两种:一种是浮挂子,另一种是底挂子。浮挂子每块高约6市尺,长约10几丈,网眼约有4市寸左右,在网的上纲每隔1.2市尺拴一个秫秸漂子,在底纲上每隔1.4市尺左右拴一个铅制网坠。但网坠子的压力要比网漂的漂浮力小一些为宜。所以这种网下到水里是在水的上层浮着,可以下在有流的大江上。底挂网的网苗高约3市尺,网眼的大小和网片的长短与浮挂网相同,只是漂子的浮力没有网坠的压力大,所以将网下在水里就沉到水底。因此,这种网适合于无流的小河或泡子里捕鱼。
这种网的上下网纲都是棉线的,均用猪血染好。“网衣子”(即网片)是用八股蚕丝合在一起织起的。将网片全部织成后,再用苏油或桐油抹在网片上,晒干后即可使用。

2、鱼叉

鱼叉是赫哲人使用最早的一种捕鱼工具。制作鱼叉比较简单,使用也较便利,一个人就可以操作。

鱼叉有两种:一种是连柄叉,另一种是活柄叉。叉头是铁制成并有倒钩的。连柄鱼叉是将叉头固定在长约六七尺,直径一寸的木杆上。这种鱼叉只能叉小鱼(如鲫鱼、狗鱼、鲤鱼等),由岸上、船中或冰上叉鱼。活柄鱼叉,叉头有库,使用时将叉头安在叉柄上。叉柄长约一丈七八,用一根绳拴在叉库上,另一头拴在叉柄的最末端。叉到鱼后,叉头脱离叉柄,由绳子系着,鱼不易逃跑。如果鱼拼力挣脱远游,还有叉柄浮在水面,有追寻的目标。鱼叉一直沿用至1950年左右。

鱼叉多是赫哲人自制的,制鱼叉的废铁原料,是由苏联境内的伯力街和我国的依兰县城买来的。以后虽然有了汉族铁匠不断进入赫哲族地区,但赫哲人仍是自己动手制作鱼叉。他们认为自己制的鱼叉坚固耐用,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成本也低。

3、鱼钩

快钩——这种钩亦称“滚钩”,是由汉族地区传入的,赫哲人用快钩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制作这种钩的技术比较复杂,成本也高。制钩的原料有铁丝、棉线、白铁皮等物。使用时还用钢锉锉成锐利钩尖,使用数日后,用“糊皮”与钩纲放在锅中煮,以防钩纲朽烂。

制钩的原料是用10——12号铁丝截成约5寸长的小节,然后用炭火烧红,捻成四棱尖,用做好的模子弯成钩形,再用适当数量的火硝、木炭屑和豆油拌在一起,装在坛子里或较厚的半截铁桶内,架在特制的火炉上。用火烧一昼夜左右时间后,将钩子或将坛子倒在水中淬火,使钩子成钢性,然后再与小米掺一起在锅内翻转不停地烘炒,并经常用钢锉锉着试验其硬度,既能锉动,又不脆断,不弯钩尖为正合适。这样,使钩有韧性,钩到鱼后不易拉直。用棉线捻成6寸长的钩爪绳,一头拴在钩把上,另一头拴在钩纲上。每隔5寸左右距离拴一把钩,每隔24——28把钩子,拴上一个小白铁合漂子,但也根据漂子的浮力决定拴钩子若干,主要标志是钩子将漂子压至水里,似露不露即可。

钩纲长10——11丈、直径粗70毫米的绳,是用线麻或棉线拧成的。将新钩纲放在猪血中浸泡,待猪血浸透钩纲后,再放在锅内,将钩纲煮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干,以防腐烂而耐用。一根钩纲拴200——260把钩子,是为一杆子钩,卷起来后,用小杆子串上,放置木架中,以备下钩之用。

快钩在使用前,必须用“糊皮”放锅内糊好,“糊皮”是从外地买来的。但有的人自己用柞树皮或柞树上结的橡子用锅煮后,呈咖啡色,并稍有粘性而代替“糊皮”的。将钩子放在锅里,用小勺往钩纲、钩爪绳上浇“糊皮”的汤,使白色的钩线变成“古铜”色,这样,钩纲即抗腐烂。再将钩尖锉锐利些,放入江中捕鱼。这种钩子使用起来很便利,二人即可下20多杆子快钩,什么鱼都能捕到,生产效能很高。

快钩捕鱼对鱼类繁殖、保护是不利的,因为有时鱼挂在钩上不牢固,脱钩后死的较多,即是不死,也不能繁殖。国家为了繁殖鱼类,颁发了对钩具的发展和管理的规定。在全省范围内不再发展钩具,并逐渐减少,在1958年内消灭25%,1960年基本根除,另以网具代替。

鳇鱼钩——这种钩出现约有一百五十多年,起初由俄国传入,所以称这种钩为“毛子钩”。此钩大小不等,一般可分为3个型号:一号是最大的钩,钩茎约有6——7市寸长;二号钩较一号钩小一些;三号钩是最小的,与现在用的快钩相类似。这种钩子是机械制作的,钩是圆细而长尖。但个别的钩茎也有三棱或四棱的。用1——1.5市寸长,约70厘米粗细的绳子,做“钩爪绳”拴在钩把上。每个钩弯处拴一个黄菠萝树皮做成的漂子。漂子大小要根据钩的型号大小确定。鳇鱼钩不是先将钩子固定在钩纲上,而是另外有一根约10余丈长、用椴树皮和柳树皮的纤维拧成的粗绳子,下钩时先将这根大绳子下到江里,然后再将钩子每隔1市尺拴在已下好的钩纲上。

架子钩——这种钩主要是秋季用它捕鲑鱼,不太适合用于捕杂鱼。架子钩和鳇鱼钩相似,但它没有漂子,下钩方法也不相同。

毛毛钩——它是一种很简单的捕鱼工具,也是赫哲人使用较早的捕鱼钩具之一,这种钩是用普通的“鲤鱼钩”或用较厚的铁片、铁丝等赫哲人自己制作的。此钩有几种不同类型:有的用“鲤鱼钩”在钩柄上用铅铸成一个约半两重的疙瘩;但铸铅时留一个小孔,以备穿绳用。绳子长约2丈左右,将绳的一头拴于钩上,另一头拴在约5尺多长的木杆或竹杆上。钓鱼时在钩柄上拴上兔子毛或狍子毛,将钩盖住。另一种方法是用铅片或铁片制成小勺形状,拴在钩柄上,将其扔入水中拉着鱼线走动,使小勺闪闪发光,用以引诱吃活食的大鱼前来,使其误认为是小鱼在游动,在大鱼吞食小勺时将它钩住。制作毛毛钩的成本很低,生产效能也不高。

底钩——它是一种最早、最简单、成本最低的捕鱼钩具,捕鱼效能也是最低的。尤长友老人说:“过去没有机器制作钩子时,渔人自己拣到一块铁丝,锉成尖,弯成钩即可钓鱼”。现在是用机器制作的小鱼钩钓鱼。此钩拴在长约7-10市尺长的木杆上或木板上,钓鱼时甩入水中,不用时将钩线缠在木杆或木板上,便于携带。老年人、儿童在闲暇时用这种钩钓一些小杂鱼做菜吃,无人用它专门捕鱼生产。

蹶达钩——用三四个快钩,也可以用鳇鱼钩拴在一起,成为三角锚形或四方形,然后再用铅铸成头大、尾尖、锥形的钩柄。全钩约有半斤重,尾部有个小铁圈,由一根长约1丈的细绳拴在小铁圈上,绳子的另一头拴在长约5市尺的木棍上,以便放入水中上下蹶达着钓鱼。

甩钩——此钩的制作方法和形状与蹶达钩完全相同,只是钩杆长约8市尺。钓鱼时在钩柄上甩上红布,引诱鱼来吞钩。

㈩ 可以用伞笼捕鱼吗,伞笼高效率捕鱼方法是什么


鱼饵:用蚯蚓、泥鳅、小鱼虾、动物内脏和骨头等腥味饵。地点:选择鱼容易经过的位置,比如有机质丰富的位置。放置:放好鱼饵后,在伞笼上拴上一根绳子,沉入水中,深度一米左右比较合适。然后将绳子固定在岸边,不要让伞笼沉入水底。提起:一般前一天晚上放置,第二天早上提起。时间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一、可以用伞笼捕鱼吗钓鱼是常见活动,指的是用鱼竿、鱼线等工具配合,来垂钓水中鱼类的一种方式。不过,除了钓鱼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捕鱼。比如,伞笼就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伞笼其实就是笼子的一种,由于它的形状很像是伞撑开之后的形状,所以就得名伞笼。这是专门用来捕鱼的工具。
使用伞笼来捕鱼,是一种常见的方式,而且一般来说收获是比较多的。只要选择了合适的鱼饵,掌握正确的使用方式,则就容易捕捉到数量比较多的鱼。在操作的时候,总体来看伞笼的使用还是比较简单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方面也是比较多的,只有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适宜时,使用伞笼捕鱼才容易成功。
二、伞笼高效率捕鱼方法上文已经介绍过,使用伞笼捕鱼,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如果决定使用伞笼来捕鱼的话,就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1、鱼饵:首先就是鱼饵的选择。当使用伞笼的时候,最经常使用的一种鱼饵就是腥味的,而且活饵的使用频率就是比较高的。可以使用的腥味饵料包括蚯蚓、泥鳅、小鱼虾、动物内脏和骨头等,效果都是不错的,它们的腥味容易将很多鱼都吸引到附近。
2、地点:使用伞笼,也需要选择最合适的位置,也就是鱼比较容易经过的位置。这跟在垂钓的时候选择钓位是比较类似的,此时可以选择氧气多或者浮游生物比较多的位置,经过的鱼种比较多,捕鱼就是比较合适的。
3、放置:在放置好鱼饵之后,需要在伞笼上拴上一根绳子。然后将伞笼沉入水中。深度需要控制好,此时深度在一米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将绳子固定在岸边,不要让伞笼沉入水底。
4、提起:可以前一天晚上放置,等第二天早上将伞笼提起,时间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不然效果都不好。提起之后,收获一般就是比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