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具五金 » 希孟工具怎么样
扩展阅读
企业赔偿费用属于什么 2025-05-15 04:36:41
抖音哪个工具可以写字 2025-05-15 04:19:39

希孟工具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2-05-20 14:48:27

⑴ 秒针绘笔千山最后一关怎么过

1、在桥上会遇到妙山先生,这时使用工具将桥修理好并连接起来,连接后即可坐船到桥下。
2、这时可以乘坐仙鹤来到一个村庄,在这里你会遇到希孟,你要帮助希孟找到颜料。
3、将丹炉转到正确的位置。
4、然后回来给希孟材料,妙山乘坐仙鹤回家,到这里就算正式通关了。秒针绘笔千山最后一关这样过。

⑵ 按五行起名(女孩)

五行缺金,所以取名杨佩静,静字五行属金,金是她的喜神

--------具体分析如下----------------
姓名:杨佩静
笔画分别是:13(木) 8(水) 16(金)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14(火) 21(木) 24(火) 37(金) 17(金)
总评数理得分:93 分 (吉)

详细解说如下:

天格数理 14(火)[又称先格,是祖先留下来的,对人生影响不大],暗示:
(破兆)家庭缘薄,孤独遭难,谋事不达,悲惨不测

人格数理 21(木)[又称主格,是姓名的中心点,主管人一生命运],暗示:
(明月中天)光风霁月,万物确立,官运亨通,大搏名利。 (吉)
善于计划并有领导才华,行事稳健,注重实际与工作,个性主观而理想高远,自律也甚严,比较受人尊重与佩服。

地格数理 24(火)[又称前运,是前半生的命运,会影响中年以前],暗示:
(掘藏得金)家门余庆,金钱丰盈,白手成家,财源广进。 (吉)

总格数理 37(金)[又称后运,是后半生的命运,影响中年到老年],暗示:
(猛虎出林)权威显达,热诚忠信,宜着雅量,终身荣富。 (吉)

外格数理 17(金)[又称灵运,主管命运之灵力、社交能力和智慧],暗示:
(刚强)权威刚强,突破万难,如能容忍,必获成功。 (半吉)

喜神是金 趋吉避凶的忠言

1、四柱喜金,有利的方位是西方(以父出生地为基准),不利南方,东南;其人喜白色,不利红色,喜居住坐西朝东的房子,床的放置东西向,床头在西。

2、取名用字五行属金的有利。

3、四柱喜金,应从事与金有关的事业或职业为宜,如经营五金器材,粗铁材或金属工具材料等方面事业,坚硬事业、决断事业、主动别人性质的事业,一切武术家、鉴定师(评估师)、拍卖人员、法官、执法人员、总主宰、汽车界、交通界、金融界、工程业、科学界、武术家、开矿界、民意代表、珠宝界、伐木事业。

4、事业发展利西、中西, 不利南、东南。

5、吉祥数字为: 7 8

6、吉利楼层末位数为:4 9

⑶ 绘真妙笔千山最后一关怎么过 最后一章第五章玩法解析

在绘真妙笔千山手游中,最后一关的玩法还是很有难度的!很多的玩家对于具体的玩法都不是很清楚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最后一关的所有物品
棋子:去丹炉炼丹路上,第一个坐在地上的男人对话获得;
鹤羽:羽毛,可以点出了村儿走到尽头一只仙鹤,掉它;
丹炉键:丹炉任务获得
生辰玺:在后面去找村民要雌黄的时候在右上角有个男npc找她对话;
纸伞:终章那个杭伞是桥伤的女子的,圆形的蹴鞠在上桥前右走那些小孩子那里。
山海经:在桥上你问的书生手里问他三遍!他就把手里山海经给你了;
具体玩法流程
我们去到桥上会遇到妙山先生,使用工具将桥修理好后连接起来,就可以坐船到桥下了;
之后可以乘坐仙鹤来到一个村庄,在这里你会遇到希孟,你要帮助希孟找到颜料;
将丹炉转到正确的位置;
然后回来给希孟材料,妙山乘坐仙鹤回家,到这里就算正式通关了。

⑷ 冯梦龙三言

“三言”即明代冯梦龙所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与同时代凌蒙初所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 都是中国话本小说的顶峰之作。

姓名: 冯梦龙
又名: 别号龙子犹 又字子犹 字犹龙
性别: 男
生卒年: 1574—1646
所属朝代: 明代
所属文学时期: 明代文学
代表作品: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同时期作家: 凌蒙初 夏完淳
作家生平:
明代通俗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词奴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冯梦龙少年时即有才情。博学多识,为同辈所钦服。为人旷达,治学不拘一格,行动也每每不受名教束缚。曾与文震孟、姚希孟、钱谦益等结社作文。在嘉定侯氏西堂读书时,与侯峒曾兄弟及其他名士,卷帙过从,文章往还。熊廷弼督学南京时,曾把冯梦龙视为隽才宿学,予以甄拔。但他自早年进学之后,屡考科举不中,久困诸生间,落魄奔走,曾以坐馆教书为生。万历末,冯梦龙应麻城田姓邀请,去讲授《春秋》。天启元年(1621),冯梦龙宦游在外,次年因言论得罪上司,归居乡里。天启六年,阉党逮捕周顺昌,冯梦龙也在被迫害之列。就在缇骑横行时,冯梦龙发愤着书,完成《喻世明言》(旧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编纂工作和《古今谭概》、《太平广记钞》、《智囊》、《情史》、《太霞新奏》等的评纂工作。崇祯三年(1630)取得贡生资格,任丹徒县训导,七年升福建寿宁知县。任职期间,"政简刑清,首尚文学"(康熙《寿宁县志·循吏传》),曾编修《寿宁待志》。十一年秩满离任,归隐乡里。晚年仍孜孜不倦,继续从事小说创作和戏曲整理研究工作。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冯梦龙站在封建正统立场悲痛欲绝,他怀着中兴希望编了《甲申纪事》一书。清兵南下,他怀念故国,辗转于浙闽之间,刊行《中兴伟略》诸书,宣传抗清。隆武二年即清顺治三年(1646)春忧愤而死,又有说是被清兵所杀。

"早岁才华众所惊,名场若个不称兄。一时名士推盟主,千古风流引后生。桃李兼栽花露湿,宓琴流响讼堂清。归来结束□东隐,翰□机专手自烹。"文并简所作这首《冯犹龙》诗,是对冯梦龙一生的最好概括。

文学思想:冯梦龙生平酷爱李卓吾文学主张,奉为蓍蔡,深受其影响。他明确地指出:"世儒但知理为情之范,孰知情为理之维乎?"(《情史》卷一《总评》)凡事从道理上去做的必勉强,只有出自至情者才真切。于是公开主张"乡国天下,蔼然以情相与"(《情史序》),反对用存天理、去人欲的理学传统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文学上,冯梦龙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学:一种是出自田夫野□之口的真文学,一种是荐绅学士乐道的假文学。只有自然地发于中情的文学,才算真文学,才能表达人的性情。《诗经》是善达性情者,而自六朝以来,诗被用以"见才"、"取士"和"讲学",便流于陈腐,不能再很好地表达人的性情了,于是演变为词,词增损为曲,套数,曲浸淫而为杂剧、传奇戏曲。文学的发展,文体的变化,"固亦性情之所必至也"(《步雪新声序》)。如曲不足以表达人的性情时,也"势必再变而是《粉红莲》、《打枣竿》矣"(《太霞新奏序》)。在冯梦龙看来,文学应该发于人的中情,表达人的性情,而人的性情,最为活跃,是推动文学发展变化的力量,某种文学一旦成了说教工具,它就会僵化,而被另一种足以表达性情的文学所取代。这种崇尚自然,提倡表达人的性情的文学思想,打破了以封建道统为衡量品评文学的原则,对御用、消遣和帮闲文学,无疑是一种批判和否定。至于认为文学有真假两种,提倡真文学,反对假文学,认为文学更迭过程就是田夫野□不断创新、新兴的活文学取代陈腐的死文学的过程,更是发前人之所未发的卓见。冯梦龙就是在这种进步的文学思想指导下从事各项文学活动的。

民歌和通俗小说的提倡整理冯梦龙在万历四十年(1612)前后曾编印过两部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和《山歌》,收录了盛行于吴中的民间歌曲800多首。这些作品,多半是田夫野□矢口寄兴所为、荐绅学士不道、诗坛不刊的"私情之谱"。冯梦龙之所以喜爱,并冒着被攻讦的危险将它们编印成册,使之广泛流传,就在于他认为,这些作品均为"民间性情之响","天地间自然之文","若夫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其功于《挂枝儿》等"(《山歌序》)。如《挂枝儿》中的《泥人》和《万离》等,写男女坚贞相爱,朴实自然,有情有理,表达了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这无疑具有冲破虚伪而残酷的封建礼教束缚,去争取自由、幸福和强调人的价值的意义。刊行之后,风行一时,"举世传诵,沁人心腑","真可骇叹"(沈德符《野获编·时尚小令》)。不过,其中也有一些色情和庸俗趣味的描写,格调不高。

在通俗小说方面,冯梦龙也是积极倡导者。他认为:"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试今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决□,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下。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古今小说序》)这说明冯梦龙已意识到通俗文学在广大没有文化的市民和农民中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艺术影响,他提倡通俗文学,就是为使小说从单纯地供少数"文心"者思辨、阅读和消闲中解脱出来,而去适应广大"里耳"者的审美趣味。冯梦龙收藏了很多古今通俗小说。在天启年间,择其可以"嘉惠里耳者"百二十篇,分三次刊行。此即为人们所共知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三言"及其他小说"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有宋元旧篇,也有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但已难以一一分辨清楚。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都程度不等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之民的生活。如《施润泽滩阙遇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在这些作品里,强调人的感情和人的价值应该受到尊重。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名教、传统观念是相违悖的。象卖油郎秦重之所以博得花魁莘瑶琴的欢心,就在于他的忠厚老实,知情识趣,尊重人的尊严;莘瑶琴决心委身于秦重,表示"布衣蔬食,死而无怨",就在于她看清楚那些衣冠子弟均是酒色之徒,无怜香惜玉的真心,这就在婚姻和爱情问题上提出了新标准:彼此了解、互相敬重的爱情。而门第、权势、富贵和等级被唾弃了。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识的一种表现,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礼俗去争取纯真爱情的意义。"三言"里也有一些描写神仙道化,宣扬封建伦理纲常的作品。所以"三言"即表现了资本主义萌牙时期的新思想,又存留有消极、腐朽、庸俗的旧意识。这种进步和落后交织在一起的现象,正是新兴市民文学的基本特征。在艺术表现方面,"三言"中的那些优秀作品,既重视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和细节丰富,又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性格。正如《今古奇观序》中所称:"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可谓钦异拔新,洞心□目。"这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三言"是一个时代的文学,它的刊行,不仅使许多宋元旧篇免于湮没,而且推动了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和繁荣,影响深远。明代天许斋刻本《古今小说》插图

冯梦龙尚有长篇小说两种:《平妖传》和《新列国志》。《平妖传》是增补罗贯中《平妖传》而成,回数增加了一倍,它完成于万历四十年前后。冯梦龙在这部长篇小说里,提供了"妖由人兴"这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描写上也有特色,但敌视农民起义的情绪强烈,因果报应的污垢浓厚,其社会价值和意义,远不及"三言"。《新列国志》是据余邵鱼《列国志传》"重加辑演"为一百八回,完成于晚年。它本于《左传》《史记》,旁及诸书,搜罗极富。考核甚详,凡列国的废兴存亡,行事的是非成败,人品的好丑忠□,一一备载,联络成章,但文采不足,少艺术魅力,难以与《三国志演义》相埒,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也不能与"三言"并论。

戏曲整理及其他冯梦龙作为戏曲家,主要活动是更定传奇,修订词谱,以及在戏曲创作和表演上提出主张。至于冯梦龙创作的传奇作品,传世的只有《双雄记》和《万事足》两种,虽能守曲律,时出俊语,宜于演出,但所写之事,缺少现实意义。冯梦龙之所以重视更定和修谱工作,在于他看到当时传奇之作,"人翻窠臼,家画葫芦,传奇不奇,散套成套"(《曲律序》)的现象严重。为了纠正这种弊端,使之振兴,于是主张修订词谱,制订曲律,以期"悬完谱以俟当代之真才"(同前)。同时提出"词学三法",强调调、韵、词三者不应偏废。在冯梦龙看来,一部优秀剧作,应该情真意新,韵严调协,词藻明白,文采斐然,案头场上,两擅其美。冯梦龙正是在这种主张驱使之下,从事传奇更定工作的。冯梦龙更定的作品达数十种之多,现可考者有17种,其中颇有不少名作,如汤显祖的《牡丹亭》、《邯郸梦》,袁晋的《西楼记》,李玉的《一捧雪》、《人兽关》和《永团圆》,《占花魁》,以及《精忠旗》等。在更定过程中,冯梦龙强调关目的真实自然,合乎情理,突出中心,反对枝蔓。更定的《精忠旗》,便是以慷慨大节为主脑,突出岳飞忠君爱国和将士人民对他的爱戴。他还注重人物性格的多侧面刻画,使之生动鲜明。以更好地发挥"传奇之衮钺"的作用。在他更定的《酒家□》中,就曾给各种人物以不同的个性特征,"虽妇人女子,胸中好丑,亦自了了"(《酒家□序》)。对于音律,见原作落调失韵处,冯梦龙也总是按谱加以修改,以便于演唱。他要更定汤显祖《牡丹亭》的原因,便是认为这部具有无限才情的杰作,只是"案头之书,非当场之谱"(《风流梦小引》),冯梦龙更定的《牡丹亭》,与汤显祖原着的意趣,虽有所差异,但也的确使之便于用昆腔演唱。《春香闹学》、《游园惊梦》、《拾画叫画》等着名昆曲剧目,便有采用冯梦龙定本的地方。冯梦龙更定传奇的工作,对于纠正创作脱离舞台的案头化偏向,繁荣明末戏曲,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戏曲表演艺术方面,冯梦龙也有不少精湛之论。他在《双雄记序》中提出,"歌者"必须识别调的宫商,音的清浊,不能"弄声随意"、"唇舌齿喉之无辨"。在更定传奇的眉评中,也时时"提示"演员,何处是"精神结穴"处,戏要做足;何曲演时不宜删略。要求演员应认真领会角色的思想感情,气质风度,以及其所处的艺术环境,演出神情和个性来。这表明冯梦龙在有意地探讨表演艺术的规律,并从理论上作了一些总结。

冯梦龙的散曲集《宛转歌》和诗集《七乐斋稿》,均已失传。从残存的数十首作品中可以看出,其散曲多"极摹别恨"之作。他的诗以通俗平易见长,虽不成诗家,但亦有可观之作。如在知县任上写的《催科》,其中便有"带青□早稻,垂白鬻孤孙"之句。正如钟惺所评:"下句更惨。二语出催科吏之口中,亦无可奈何之极矣。"(《明诗归》卷七)

此外,冯梦龙还曾参与校对精刻《水浒全传》,评纂《古今谭概》、《太平广记钞》、《智囊》、《情史》、《太霞新奏》等,并有笑话集、政论文等十余种传世,还撰有研究《春秋》的着作《麟经指月》。

明代文学是以小说,戏曲和民间歌曲的繁荣为特色的。小说、戏曲方面,颇有一些大作家,但在小说、戏曲、民间歌曲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有明一代唯冯梦龙一人而已。

⑸ 揭阳的历史

正确的说法是:(近)揭阳县(相对于秦汉所建古揭阳县而言)建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南宋绍兴二年(1132)撤消,八年(1138)恢复,十一年(1341)移治,直至1991年底由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这个提法,是各个版本的潮州、揭阳地方志所提供的。事实上,为了应对方腊起义,当年全国边远地区建立的新县一大批,揭阳是其中一个罢了。府县志都有相关记载,如《(干隆)揭阳县志·事纪》:“宣和三年辛丑初,设揭阳县”,“绍兴二年壬子废揭阳县入海阳”,“十年庚申复设揭阳县”。关于“宣和三年辛丑初”设揭阳县,有一“铁证”,那就是潮阳东山白牛岩卓锡寺左现存的一处宣和四年的摩崖石刻。其文云:
清源陈康年季昌,揭阳张希傅作霖、希孟醇夫,番禺郑员仲周,程江叶廷俊公郑,长乐张书仲审言,潮阳黄与棣绍耿,宣和壬寅季春二日,同诣辟牛岩谒颠师,缅怀昔日韩公曾造其庐,徘徊孤寂而还。

这是唯一可证宣和四年之前揭阳已经建县的金石文字,弥足珍贵。里面写到的两个揭阳人,即张希傅和张希孟(是不是兄弟不得而知),其中张希傅明、清府、县志都没有载明他的里籍,唯载其为宣和六年(1124)第四甲进士。阮元《广东通志》载为海阳人。有学者以为是“误为”,其实不然。因为张氏也许是今庵端口一带的人(明嘉靖中以前属揭阳),乃至阮元修省志时,其籍已归海阳(今潮安)所以记其为海阳人就不算“误为”。至于诸府志不载其里籍,当因其中式时为揭阳人,编志时已改为海阳,“不好说”的缘故。

⑹ 希孟工具好不好

很好,符合我的想象。以下就不要看了。只要评价有内容,一个字也算有效的评价。对于淘宝卖家,评价字数越多这个评价内容就会有更大的价值,会给其他的买家更多的参考,所以一般建议卖家如果好评返现的话建议15个字左右。

收到的时候装螺丝的小盒是分开的,螺丝有点散落在外面,小盒有胶布,重新装一下就好了,中间的格档布坏了,是六角螺丝刀的锅,精密螺丝刀有些散开,装螺丝的小盒质量不好,容易开,其他暂时没有问题。

质量不错,基本上需要用到的工具,里面都有,沟通良好

质量还行,学校一段时间用也可以了,敢死队弟弟弟弟和基督教第四季的亟待解决的报道并不常见的疾病的军事基地进行奔驰车急剧变化宋杰大家都基本不变不对劲代表大会上小伙伴山呼海啸不喝喜酒打家劫舍 ,不看中间的,哈哈!

看起来品质还行,对得起这个价格,只是个别工具已经有些锈迹了,可能是存放一些时间了,希望耐用性好!包装实在有些差,快递已经把盒子快压裂了。 客服很有耐心,不错!

家里总要备个工具箱,看着工具还可能,就是不知道好不好使

挺好的,放在家里家用,就是起子什么没有吸力,不过自己在家也不经常修理什么,所以也无所谓的,价格也算比较划算的了,主要这种工具箱比一个个买看起来干净还好找

质量很好,很精致,感觉更男人了,自信心又回到了我身边

先评价一下老板,服务态度真的是没得说,当时拍错了,沟通后,快递都要拿走了,又赶紧给我要回来换了,再说说东西,又全质量又好。

性价比好!种类齐全,应该能满足家庭日常使用了。

宝贝已收到,与商家描述的一样,很棒。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很满意,一如既往地的高品质服务,下次还会买

活动扳手小了一点我修自行车龙头修不了,我打内心地相信她的品质电钻还没用,用了以后再说我这边的物流很快

收到货,这款配置让人震撼,最亮点是电转,在外面买的好点的都230了,等于多花一百元就能买l齐其余的东西——万用表,钢锯,电筒,棘轮罗丝刀,老虎钳……本来以为电转只配一个电池,收到发现是两个???,还多送了一堆砂轮片,万向杆呀……这店家可能是疯了??

工具很精致,比超市买的好多了,螺丝刀设计赞,不用360度转,很省力。

这几天感冒,收到了也不能使用,应该是正品吧。先确认收货吧,以后可以追评

希孟内六角扳手S2特长加长六棱6角扳手套装球头梅花螺丝刀单个T型,35.8元

⑺ 高中美术教学大纲 人教版

一)高中艺术欣赏课占用必修课时间授课,总学时为68课时(注),音乐、美术各占34时 。课程均应列入课表,不得任意挪为它用。

(二)音乐欣赏课、美术欣赏课原则上高一、高二分段进行。也可阶段交叉或间周轮换上课 。授课形式以常规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必要时也可合班上课。

(三)高中学校应配备专职音乐、美术教师,有困难的学校可外请教师代课。

(四)教材应根据本大纲的要求编写。大纲中规定的必选作品应全部编入教材:音乐欣赏课 的参考作品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并适当补充民族、民间作品。音乐欣赏课教材必须包括 教科书、教师用书、音响资料,美术欣赏课教材必须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幻灯图书资料。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阶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欣赏课分为音乐欣赏课和美术欣赏课,是普通高中一、二 年级的必修课。

音乐欣赏课(略)

美术欣赏课

一、教学目的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 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 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

(一)美术欣赏基础知识(30%)

1.美术欣赏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2.美术的社会功能;

3.美术的分类及其主要艺术特征;

4.美术创作的主要艺术语言与创作方法

(二)中外美术名作欣赏(70%)

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2.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3.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4.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5.中国民间美术;

6.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的雕塑与建筑艺术;

7.欧洲中世纪至十九世纪的建筑艺术;

8.欧洲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的雕塑艺术;

9.欧洲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的绘画艺术;

10.中外现代绘画、雕塑与建筑艺术;

11.中外现代实用美术设计;

(三)必选作品

中国作品:

仰韶文化彩陶 新石器时代

《莲鹤方壶》 青铜工艺 春秋

瓷器工艺 宋、明

武梁祠画像石 汉

昭陵六骏石刻 唐

龙门石窟(奉先寺) 唐

敦煌彩塑与莫高窟壁画 魏晋、唐、元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 五代顾闳中

《清明上河图》 (中国画〕 北宋张择端

《溪山行旅图》 (中国画) 北宋范宽

《千里江山图》 (中国画) 北宋五希孟

《朝元图》永乐宫壁画 元

《杂花图卷》 (中国画〕 明 徐渭

北京故宫 (建筑) 明、清

苏州园林 明、清 民间年画

外国作品:

《拉奥孔》 (雕塑) 希腊

《舞王湿婆》(雕塑) 印度

《大卫》 (雕塑)(意〕米开朗基罗

《加菜义民》(雕塑)(法)罗丹

《被破坏的鹿特丹市纪念碑》 (雕塑) (法)扎特金

《蒙娜丽莎》(油画)(意)达·芬奇

《阿尔诺非尼夫妇》 (油画)(尼德兰)杨·凡·埃克

《日出印象》(油画)(法)莫奈

《贺拉斯兄弟的誓言》(油画)(法)达维特

《伏尔加河的纤夫》 (油画)(俄〕列宾

《格尔尼卡》(油画)(西) 毕加索

《罗马万神庙》(建筑) 意大利

《泰姬陵》 (建筑) 印度

《夏特尔教堂》(建筑) 法国

《包豪斯校舍》(建筑〕(德)格罗皮乌斯

《流水别墅》 (建筑)(美)赖特

三、教学要求

1.高中美术欣赏课,除了使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有关知识外,还要进行比较深入的艺术分析 ,以增强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2.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开展对下同作品的比较和作品 的评论。

3.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

4.努力做到课堂欣赏教学与组织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作品展览等活动相结合,使美术欣赏 教学与课外和校外的美术教育活动相衔接。

四、成绩考查

1.美术欣赏课是考查学科。

2.美术欣赏课的考查方法分平时考查和期末考查两类。考古内容以学生感受分析、评价美术 作品的能力为重点。

3.美术欣赏课的考查成绩纳入学生的考绩范围。

五、教学设备

1.按美术学科要求,配齐所需课本、挂图、幻灯,录像等教学设备。

2.学校图书馆应为师生配备必要的美术史论工具书藉和艺术类期刊、画册。

⑻ 扫地的来源

语出《孔子家语·致思》:“于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

扫地,指用扫帚等工具清扫地面;比喻名誉、威信等全部丧失。

网络有啊!

1. 打扫地面。《孔子家语·致思》:“于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 宋 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兔首瓠叶,可以行礼;扫地而祭,可以事天。”《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家人们知道老爷回来,前几天就收拾铺设扫地焚香的预备停妥。”2. 比喻除尽;丢光。《文选·扬雄<羽猎赋>》:“军惊师骇,刮野扫地。” 李善注:“言杀获皆尽,野地似乎扫刮也。” 宋 费衮 《梁溪漫志·行卷》:“士之自处既轻,而先达待士之风,至此亦扫地矣。” 吴组缃《山洪》三二:“保长告发了他,使他信誉扫地。”3. 比喻全部,尽数。南朝 梁简文帝 《答穰城求和移文》:“所以皇略北征,事同拯溺,愍百姓之未安,伤一物之失所。故馀民襁负,扫地来王。”《旧唐书·李百药传》:“及 大业 嗣 文 ,世道交丧,一时人物,扫地将尽。”《明史·孙鑨传》:“其流及于 杨巍 ,至 刘希孟 、 谢廷寀 而扫地尽矣。” 严复《原强》:“兵连不及周年,公私扫地赤立,举债而外,尚不能无扰闾阎,其财之匮也又如此。”[1]

⑼ 怎么阐释冯梦龙的“三言”,与四大名着的关系

冯梦龙少年时即有才情。博学多识,为同辈所钦服。为人旷达,治学不拘一格,行动也每每不受名教束缚。曾与文震孟、姚希孟、钱谦益等结社作文。在嘉定侯氏西堂读书时,与侯峒曾兄弟及其他名士,卷帙过从,文章往还。熊廷弼督学南京时,曾把冯梦龙视为隽才宿学,予以甄拔。

只有自然地发于中情的文学,才算真文学,才能表达人的性情。《诗经》是善达性情者,而自六朝以来,诗被用以"见才"、"取士"和"讲学",便流于陈腐,不能再很好地表达人的性情了,于是演变为词,词增损为曲,套数,曲浸淫而为杂剧、传奇戏曲。文学的发展,文体的变化,"固亦性情之所必至也"(《步雪新声序》)。如曲不足以表达人的性情时,也"势必再变而是《粉红莲》、《打枣竿》矣"(《太霞新奏序》)。在冯梦龙看来,文学应该发于人的中情,表达人的性情,而人的性情,最为活跃,是推动文学发展变化的力量,某种文学一旦成了说教工具,它就会僵化,而被另一种足以表达性情的文学所取代。

这种崇尚自然,提倡表达人的性情的文学思想,打破了以封建道统为衡量品评文学的原则,对御用、消遣和帮闲文学,无疑是一种批判和否定。至于认为文学有真假两种,提倡真文学,反对假文学,认为文学更迭过程就是田夫野□不断创新、新兴的活文学取代陈腐的死文学的过程,更是发前人之所未发的卓见。冯梦龙就是在这种进步的文学思想指导下从事各项文学活动的。

⑽ 冯梦龙兄弟几人,都是文学家吗

冯梦龙(1574~1646) 明代通俗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词奴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

冯梦龙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今苏州)人,出身名门世家,冯氏兄弟三人被称为“吴下三冯”。其兄梦桂是画家,其弟梦熊是太学生,作品均已不传。

冯梦龙自己的诗集今也不存,但值得庆幸的是由他编纂的三十种着作得以传世,为我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宝。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还有《新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着作,而以选编“三言”的影响最大最广。

生平

冯梦龙少年时即有才情。博学多识,为同辈所钦服。为人旷达,治学不拘一格,行动也每每不受名教束缚。曾与文震孟、姚希孟、钱谦益等结社作文。在嘉定侯氏西堂读书时,与侯峒曾兄弟及其他名士,卷帙过从,文章往还。

熊廷弼督学南京时,曾把冯梦龙视为隽才宿学,予以甄拔。但他自早年进学之后,屡考科举不中,久困诸生间,落魄奔走,曾以坐馆教书为生。

万历末,冯梦龙应麻城田姓邀请,去讲授《春秋》。天启元年(1621),冯梦龙宦游在外,次年因言论得罪上司,归居乡里。天启六年,阉党逮捕周顺昌,冯梦龙也在被迫害之列。

就在缇骑横行时,冯梦龙发愤着书,完成《喻世明言》(旧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编纂工作和《古今谭概》、《太平广记钞》、《智囊》、《情史》、《太霞新奏》等的评纂工作。

崇祯三年(1630)取得贡生资格,任丹徒县训导,七年升福建寿宁知县。任职期间,"政简刑清,首尚文学"(康熙《寿宁县志?循吏传》),曾编修《寿宁待志》。十一年秩满离任,归隐乡里。晚年仍孜孜不倦,继续从事小说创作和戏曲整理研究工作。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冯梦龙站在封建正统立场悲痛欲绝,他怀着中兴希望编了《甲申纪事》一书。

清兵南下,他怀念故国,辗转于浙闽之间,刊行《中兴伟略》诸书,宣传抗清。隆武二年即清顺治三年(1646)春忧愤而死,又有说是被清兵所杀。

"早岁才华众所惊,名场若个不称兄。一时名士推盟主,千古风流引后生。桃李兼栽花露湿,宓琴流响讼堂清。归来结束□东隐,翰□机专手自烹。"文并简所作这首《冯犹龙》诗,是对冯梦龙一生的最好概括。

文学思想冯梦龙生平酷爱李卓吾文学主张,奉为蓍蔡,深受其影响。

他明确地指出:"世儒但知理为情之范,孰知情为理之维乎?"(《情史》卷一《总评》)凡事从道理上去做的必勉强,只有出自至情者才真切。于是公开主张"乡国天下,蔼然以情相与"(《情史序》),反对用存天理、去人欲的理学传统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文学上,冯梦龙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学:一种是出自田夫野□之口的真文学,一种是荐绅学士乐道的假文学。只有自然地发于中情的文学,才算真文学,才能表达人的性情。《诗经》是善达性情者,而自六朝以来,诗被用以"见才"、"取士"和"讲学",便流于陈腐,不能再很好地表达人的性情了,于是演变为词,词增损为曲,套数,曲浸淫而为杂剧、传奇戏曲。文学的发展,文体的变化,"固亦性情之所必至也"(《步雪新声序》)。如曲不足以表达人的性情时,也"势必再变而是《粉红莲》、《打枣竿》矣"(《太霞新奏序》)。

在冯梦龙看来,文学应该发于人的中情,表达人的性情,而人的性情,最为活跃,是推动文学发展变化的力量,某种文学一旦成了说教工具,它就会僵化,而被另一种足以表达性情的文学所取代。这种崇尚自然,提倡表达人的性情的文学思想,打破了以封建道统为衡量品评文学的原则,对御用、消遣和帮闲文学,无疑是一种批判和否定。至于认为文学有真假两种,提倡真文学,反对假文学,认为文学更迭过程就是田夫野□不断创新、新兴的活文学取代陈腐的死文学的过程,更是发前人之所未发的卓见。冯梦龙就是在这种进步的文学思想指导下从事各项文学活动的。

民歌和通俗小说的提倡整理冯梦龙在万历四十年(1612)前后曾编印过两部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和《山歌》,收录了盛行于吴中的民间歌曲800多首。这些作品,多半是田夫野□矢口寄兴所为、荐绅学士不道、诗坛不刊的"私情之谱"。

冯梦龙之所以喜爱,并冒着被攻讦的危险将它们编印成册,使之广泛流传,就在于他认为,这些作品均为"民间性情之响","天地间自然之文","若夫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其功于《挂枝儿》等"(《山歌序》)。如《挂枝儿》中的《泥人》和《万离》等,写男女坚贞相爱,朴实自然,有情有理,表达了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这无疑具有冲破虚伪而残酷的封建礼教束缚,去争取自由、幸福和强调人的价值的意义。刊行之后,风行一时,"举世传诵,沁人心腑","真可骇叹"(沈德符《野获编?时尚小令》)。不过,其中也有一些色情和庸俗趣味的描写,格调不高。

在通俗小说方面,冯梦龙也是积极倡导者。他认为:"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试今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决□,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下。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古今小说序》)这说明冯梦龙已意识到通俗文学在广大没有文化的市民和农民中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艺术影响,他提倡通俗文学,就是为使小说从单纯地供少数"文心"者思辨、阅读和消闲中解脱出来,而去适应广大"里耳"者的审美趣味。

冯梦龙收藏了很多古今通俗小说。在天启年间,择其可以"嘉惠里耳者"百二十篇,分三次刊行。此即为人们所共知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三言"及其他小说"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有宋元旧篇,也有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但已难以一一分辨清楚。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都程度不等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之民的生活。如《施润泽滩阙遇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

在这些作品里,强调人的感情和人的价值应该受到尊重。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名教、传统观念是相违悖的。象卖油郎秦重之所以博得花魁莘瑶琴的欢心,就在于他的忠厚老实,知情识趣,尊重人的尊严;莘瑶琴决心委身于秦重,表示"布衣蔬食,死而无怨",就在于她看清楚那些衣冠子弟均是酒色之徒,无怜香惜玉的真心,这就在婚姻和爱情问题上提出了新标准:彼此了解、互相敬重的爱情。而门第、权势、富贵和等级被唾弃了。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识的一种表现,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礼俗去争取纯真爱情的意义。

"三言"里也有一些描写神仙道化,宣扬封建伦理纲常的作品。所以"三言"即表现了资本主义萌牙时期的新思想,又存留有消极、腐朽、庸俗的旧意识。这种进步和落后交织在一起的现象,正是新兴市民文学的基本特征。在艺术表现方面,"三言"中的那些优秀作品,既重视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和细节丰富,又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性格。正如《今古奇观序》中所称:"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可谓钦异拔新,洞心□目。"这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

"三言"是一个时代的文学,它的刊行,不仅使许多宋元旧篇免于湮没,而且推动了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和繁荣,影响深远。明代天许斋刻本《古今小说》插图 冯梦龙尚有长篇小说两种:《平妖传》和《新列国志》。《平妖传》是增补罗贯中《平妖传》而成,回数增加了一倍,它完成于万历四十年前后。冯梦龙在这部长篇小说里,提供了"妖由人兴"这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描写上也有特色,但敌视农民起义的情绪强烈,因果报应的污垢浓厚,其社会价值和意义,远不及"三言"。《新列国志》是据余邵鱼《列国志传》"重加辑演"为一百八回,完成于晚年。它本于《左传》《史记》,旁及诸书,搜罗极富。考核甚详,凡列国的废兴存亡,行事的是非成败,人品的好丑忠□,一一备载,联络成章,但文采不足,少艺术魅力,难以与《三国志演义》相埒,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也不能与"三言"并论。

戏曲整理及其他

冯梦龙作为戏曲家,主要活动是更定传奇,修订词谱,以及在戏曲创作和表演上提出主张。至于冯梦龙创作的传奇作品,传世的只有《双雄记》和《万事足》两种,虽能守曲律,时出俊语,宜于演出,但所写之事,缺少现实意义。冯梦龙之所以重视更定和修谱工作,在于他看到当时传奇之作,"人翻窠臼,家画葫芦,传奇不奇,散套成套"(《曲律序》)的现象严重。为了纠正这种弊端,使之振兴,于是主张修订词谱,制订曲律,以期"悬完谱以俟当代之真才"(同前)。同时提出"词学三法",强调调、韵、词三者不应偏废。

在冯梦龙看来,一部优秀剧作,应该情真意新,韵严调协,词藻明白,文采斐然,案头场上,两擅其美。冯梦龙正是在这种主张驱使之下,从事传奇更定工作的。冯梦龙更定的作品达数十种之多,现可考者有17种,其中颇有不少名作,如汤显祖的《牡丹亭》、《邯郸梦》,袁晋的《西楼记》,李玉的《一捧雪》、《人兽关》和《永团圆》,《占花魁》,以及《精忠旗》等。在更定过程中,冯梦龙强调关目的真实自然,合乎情理,突出中心,反对枝蔓。更定的《精忠旗》,便是以慷慨大节为主脑,突出岳飞忠君爱国和将士人民对他的爱戴。他还注重人物性格的多侧面刻画,使之生动鲜明。以更好地发挥"传奇之衮钺"的作用。在他更定的《酒家□》中,就曾给各种人物以不同的个性特征,"虽妇人女子,胸中好丑,亦自了了"(《酒家□序》)。对于音律,见原作落调失韵处,冯梦龙也总是按谱加以修改,以便于演唱。他要更定汤显祖《牡丹亭》的原因,便是认为这部具有无限才情的杰作,只是"案头之书,非当场之谱"(《风流梦小引》),冯梦龙更定的《牡丹亭》,与汤显祖原着的意趣,虽有所差异,但也的确使之便于用昆腔演唱。《春香闹学》、《游园惊梦》、《拾画叫画》等着名昆曲剧目,便有采用冯梦龙定本的地方。冯梦龙更定传奇的工作,对于纠正创作脱离舞台的案头化偏向,繁荣明末戏曲,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戏曲表演艺术方面,冯梦龙也有不少精湛之论。

他在《双雄记序》中提出,"歌者"必须识别调的宫商,音的清浊,不能"弄声随意"、"唇舌齿喉之无辨"。在更定传奇的眉评中,也时时"提示"演员,何处是"精神结穴"处,戏要做足;何曲演时不宜删略。要求演员应认真领会角色的思想感情,气质风度,以及其所处的艺术环境,演出神情和个性来。这表明冯梦龙在有意地探讨表演艺术的规律,并从理论上作了一些总结。 冯梦龙的散曲集《宛转歌》和诗集《七乐斋稿》,均已失传。从残存的数十首作品中可以看出,其散曲多"极摹别恨"之作。他的诗以通俗平易见长,虽不成诗家,但亦有可观之作。如在知县任上写的《催科》,其中便有"带青□早稻,垂白鬻孤孙"之句。正如钟惺所评:"下句更惨。二语出催科吏之口中,亦无可奈何之极矣。"(《明诗归》卷七) 此外,冯梦龙还曾参与校对精刻《水浒全传》,评纂《古今谭概》、《太平广记钞》、《智囊》、《情史》、《太霞新奏》等,并有笑话集、政论文等十余种传世,还撰有研究《春秋》的着作《麟经指月》。

明代文学是以小说,戏曲和民间歌曲的繁荣为特色的。小说、戏曲方面,颇有一些大作家,但在小说、戏曲、民间歌曲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有明一代唯冯梦龙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