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更新始于那个国家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着一列托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从时间表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更新是在美国进行的(帆船—汽船);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流交通工具还是火车,所以史蒂芬孙的蒸汽车意义更大。
‘贰’ 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领域的突破首先在美国实现
主要是汽车。因为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开创了流水线生产方式,生产了出了着名的T型汽车,使得汽车的产量急剧增加,成本大大下降,当时普通人也能买得起这种新型交通工具。而且美国幅员辽阔,使汽车得到了极好的运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叁’ 在中国最早被采用的近代交通工具是什么
带有蒸汽机的轮船!比火车早!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线,动力使用牛马拉车!原因是怕惊动皇陵!
‘肆’ 鸦片战争后,哪些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海:轮船①最先引进中国的近现代交通工具是轮船,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江海的运输业。
陆: ①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制造厂。②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沪淞铁路:中国出现最早的铁路(外国商人修筑);唐胥铁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但出现“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包括铁路在内的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③电车,公共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公共汽车,上海在1924年出现,北京则是在1935年开始有;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文革期间,位于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空: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伍’ 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首先突破于哪个国家
大英帝国。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这种新的运输方式分两个阶段实现。首先出现的是到18世纪中叶已被普遍使用的钢轨或铁轨,它们是供将煤从矿井口运到某条水路或烧煤的地方用的。据说,在轨道上,一个妇女或一个孩子能拉一辆载重四分之三吨的货车,一匹马能干22匹马在普通的道路上所干的活。第二个阶段是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孙,他首先利用一辆机车把数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每小时14英里的速度行驶31英里,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38年,英国已拥有500英里铁路;到1850年,拥有6600英里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00英里铁路。
‘陆’ 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
1、火车
19世纪,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1875年,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
第一次见到火车的中国人对这一新兴事物充满恐惧。尽管如此,受“师夷长技以治夷”思想影响的“洋务派”清政府官员还是被迫接受了修建铁路,于1881年建造了第一条清政府主张兴建的官办铁路:唐胥铁路。
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夫人仿照英国着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因为中国工人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2、飞机
飞机是20世纪初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公认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他们在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飞行作为“第一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进行的受控的持续动力飞行”被国际航空联合会(FAI)所认可,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开启了人们征服蓝天历史。
3、黄包车
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是人坐车上,两脚踮地引车而走的业余消遣的娱乐性代步工具。同治十三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运来人力车输入上海,这种车称为“东洋车”,因是黄色的又叫“黄包车”,成为代步工具。
随后沪上兴起了人力车的修、租、贩制业。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后,英商怡和、德商禅臣、法商礼康等洋行将自行车及零件列为“五金杂货类”输入上海,到19世纪末在上海已有广泛市场。
4、汽车
以前中国没有汽车制造业。中国土地上第一辆汽车是1903年输入的美国产奥斯莫比尔牌小汽车,领得第一号汽车行驶牌证,其所有者为上海富翁。
中国制造汽车的尝试是在奉系军阀张学良将军支持下,于1928 年聘请美国技师指导,在沈阳北大营军工厂成功仿造了美国万国牌载重汽车,1 年中装出10 辆。
5、摩托车
自1885年德国戴姆勒发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摩托车以来,摩托车的发展已经历了100多年的沧桑巨变。
1951年8月,中国正式开始自行试制、生产摩托车,由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汽车制配六厂完成了5辆重型军用摩托车的试制任务,并由中央军委命名为井冈山牌。
该车车速最高可达每小时110公里。到1953年,井冈山牌两轮摩托车年产量突破1000辆。井冈山牌摩托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摩托车工业开辟了新纪元。
‘柒’ 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
1、近代交通工具更新:传统的代步工具被以人力、机械动力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这一切与城市乡村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2、人力、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表现形式:人力车、自行车、电车、公共汽车。20世纪50年代以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交通的中枢。
3、近代中国先进的交通工具是火车、轮船与飞机;这一时期交通工具的变化与洋务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新中国的成立密切相关。
4、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应用受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城市和乡村的环境存在差距,使得交通工具发展呈不平衡性,且受到制约。
5、邮政通信的发展。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经历由试办到正式办理,涵盖范围不断扩大,辛亥革命后邮政工具变革,新中国成立后开创邮电合一新时代,独立发展。
6、电信事业的发展。经历了由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到外商垄断对外电信交通,再到国民政府时期收回部分电信主权,电信事业逐渐完善沟通了城市与乡村、内地与沿海、边疆之间的联系。
7、电话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期,由西方传入中国,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通信设施逐渐完善,普及率迅速增长,目前中国电话用户已居世界第一。
‘捌’ 近代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
不是吧,楼上的。
人家要稍微详细点,你就来个超级详细的,明显的超出楼主的要求。
近代:人力/畜力车 - 自行车 - 蒸汽机车 - 内燃机车 - 马达机车 - 电力车 - 化学能/太阳能等动力车 。。。。
以上纯属个人胡编乱造,希望能有一丝参考价值
‘玖’ 交通工具发展简史
最初人类驯服一些动物如马、驴子等作为乘坐工具或乘坐工具的动力(如:马车),与此同时,轿子和以风作为动力的帆船也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与畜力交通工具长期并存。
以人力、畜力和风力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占据了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直至1769年詹姆斯·瓦特发明蒸汽机,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才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短短数百年,人类不仅能上天(飞机、航天飞机、火箭),而且能入海(潜艇),技术也日新月异。
(9)近代交通工具首先突破于哪个国家扩展阅读:
演变过程:
在早些时候,人类还没有“交通工具”这一代名词,那时,人们主要是靠步行来相互走访联系的。所以,那时候的科技、政治、经济等等都很不发达,毕竟相对距离较远的两地无法很好的沟通,人们不能相互交流融合,发展也极其缓慢。
后来,在人们的智力水平有了显着提高后,有了马车等畜力交通工具,也算是交通工具史的一个“巨大”的飞跃了,这也相对的促进了部落间、朝野间的交流,形成小范围内的良性循环。
之后不久,水上的交通工具也逐渐成型,不过交通的迅速发展也被利用在战场上,在三国时期,每次大战都会聚集最顶尖的作战工具和交通工具(不过再先进也只是良种马和劣种马间的极小的区别)。
来到了所谓的“半机械时代”,当时自行车这种实用的工具已经发明,只不过没有现代这样坚固好骑,但战争的魔爪并没有放过自行车,在经过数年的进化之后,二战期间,德国曾经组建过一只“自行车野战连”这支军队装配有火箭筒等高级武器,在战争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