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称重量的工具有哪些
1、电子秤
电子秤是衡器的一种,是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工具。按结构原理可分为机械秤、电子秤、机电结合秤三大类。
2. 古代称量工具有哪些
古代的称由秤砣,秤杆,秤盘三个部分组成,当中秤盘最为简单,就是一种金属或者其它物质构成的装载器械,用以装所称之物。
其中的秤杆是学问最大的,古时候的计量单位是十六进制,也就是说十六钱为一两,十六两则为一斤,于是在秤杆上就有十六个刻度。
这十六个刻度以星为记,所以每颗星又代表一两。这就是秤星的由来,而且秤星的颜色也是有着规定的,大部分多为黄色铜星,不能用黑色,意思是用称做买卖的人要心里边干净,不能为了银钱而昧了良心。
而这十六颗秤星也都有着自己相随的文化,第一颗星叫做定盘星,它的重量为零,代表基准。剩下的称为准星。
3. 列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称重工具
日常生活中,你知道测质量的工具是:杆秤.实验室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砝码磨损了,相当于砝码的质量减小了,但是上面所标的数值还没变.在称量物体时所加的数目就多了,砝码的实际质量还等于物体的质量,只是所标的数值相对于实际质量偏大了,所以测量结果偏大了.
小石块在太空与在地面相比只是位置的改变,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天平;大;不变.
4. 一百斤等于多少kg
一百斤等于50千克。
斤和千克都是重量的衡量单位。
因为1千克=1000克,1千克=2斤。
那么1斤=0.5千克=500克,1克=0.001千克。
因此,一百斤=100斤=100x500克
=50000克=50000x0.001千克=50千克。
(4)称重量的工具有哪些扩展阅读:
1、重量的单位
吨(t)、千克(kg)、克(g)、毫克(mg)以及斤都是衡量重量的单位。其中斤为中国特有的重量衡量单位。
2、重量单位之间的相互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2斤、1克=1000毫克、1斤=0.5千克、1斤=500克。
0.001吨=1千克=2斤=1000克=1000000毫克。
3、重量的测量工具
称重量的工具有电子称、台秤、地磅、杆秤、实验室用天平、弹簧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重量单位
5. 从古至今有哪些称重工具
1、秤
秤亦作“称”。衡器。或将不等臂的衡量轻重的器具皆称为秤,或指以看秤星计被称物重量的提系杠秤,或单指秤杠。战国时已有不等臂衡器。
国内杆秤始于何时,尚无定论。出土的楚国王铜衡杆,上有十等分的刻度,推测是称量时作为在不同部位悬挂权和重物的标志,很可能是从等臂天平过渡到杆秤时出现的一种衡器。东汉以后演变为从秤星看重量的秤。
2、戥子
戥子学名戥秤,是一种宋代刘承硅(据传)发明的衡量轻重的器具。属于小型的杆秤,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也被当做一种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3、衡器
衡器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器具,在中国统称为“度量衡”。中国古代衡器扎根于历史文化之中,其发展史本身就是一幅浓缩的古代社会的生活画卷。
4、称重仪表
称重仪表也叫称重显示控制仪表,是将称重传感器信号(或再通过重量变送器)转换为重量数字显示,并可对重量数据进行储存、统计、打印的电子设备,常用于工农业生产中的自动化配料,称重,以提高生产效率。
5、电子台秤
电子台秤是是利用电子应变元件受力形变原理输出微小的模拟电信号,通过信号电缆传送给称重显示仪表,进行称重操作和显示称量结果的称重器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戥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古代衡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称重仪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子台秤
6. 称重工具,除了天平,还有别的吗
楼主,称重的工具实在太多了,哪止天平啊,基本上可以用于测力的工具都可以用于称重,特别是测拉力和压力的工具。工业上用于测力的工具一般都是日本或者欧洲制造的,定期要做标准化校准,精确度在0.1克以上或者更高。不用我说了吧,自己上Google一搜就出来,型号,标准,精确度什么都有……
7. 我们常见的称物品轻重的工具称有什么急
1、电子秤:电子秤采用现代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电子称量装置,才能满足并解决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快速、准确、连续、自动"称量要求,同时有效地消除人为误差,使之更符合法制计量管理和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应用要求。
8. 古代称量工具有哪些
古代衡具称量工具-戥子
天秤这种称量工具
秤的发明和它的广泛应用。在一根杠杆上安装吊绳作为支点,一端挂上重物,另一端挂上砝码或秤锤,就可以称量物体的重量。古代人称它“权衡”或“衡器”。“权”就是砝码或秤锤,“衡”是指秤杆。迄今为止,考古发掘的最早的秤是在长沙附近左家公山上战国时期楚墓中的天平。它是公元前四到三世纪的制品,是个等臂秤。不等臂秤可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使用了。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有两个支点的秤,俗称铢秤。使用这种秤,变动支点而不需要换秤杆就可以称量比较重的物体。这是中国人在衡器上的重大发明之一,也表明中国人在实践中完全掌握了阿基米德杠杆原理
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重视。在公元前,人们为了对货物交换量的估计,起初采用木材或陶土制作的容器来作为交换货物的计量。以后,又采用简单的秤来测定质量。在中国,秤出现得也很早。在传说的黄帝“设五量”中,权衡即为五量之首。夏禹的“声为吕,声为度,称以出”、“循守会稽,乃审权衡”。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制造了小型的衡器——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大体以倍数递增,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支战国时的铜衡杆,这种衡器即不同于天平也不同于后来的称杆,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经过逐步演化的过程,衡杆的重臂缩短,力臂加长,也就成为了现代仍在使用的杆秤。《孙子·算经》记载: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征服各诸侯,颁发了统一的度量衡诏书,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这些都说明了在我国古代,称重技术所处的位置和重要性。
我国有一种流传,说范蠡是秤的发明者。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蠡认为在有公于越王之下,难以久居,而且深知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
9. 称体重的仪器叫什么
电子体重秤:是一种智能型体重测量仪器,与传统指针式体重计相比,具有测量精度高、可锁定显示、读数方便等优点。其主要应用于体质健康测试中人体体重数据的测量,面向体育、医卫、劳动、学校等单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使用,是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必备仪器之一。
10. 古代称重工具有哪些
1、秤
秤亦作“称”。衡器。或将不等臂的衡量轻重的器具皆称为秤,或指以看秤星计被称物重量的提系杠秤,或单指秤杠。战国时已有不等臂衡器。
国内杆秤始于何时,尚无定论。出土的楚国王铜衡杆,上有十等分的刻度,推测是称量时作为在不同部位悬挂权和重物的标志,很可能是从等臂天平过渡到杆秤时出现的一种衡器。东汉以后演变为从秤星看重量的秤。
2、戥子
戥子学名戥秤,是一种宋代刘承硅(据传)发明的衡量轻重的器具。属于小型的杆秤,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也被当做一种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3、衡器
衡器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器具,在中国统称为“度量衡”。中国古代衡器扎根于历史文化之中,其发展史本身就是一幅浓缩的古代社会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