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骨科手术用的电动工具介绍
骨科手术常用的电动工具有电转和电锯,具体工具同木匠的工具差不多,只是更加精细,能耐消毒等技术。
㈡ 切割吻合器钉仓是干什么用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又是干什么用的切割吻合器钉仓用的是康迪KYFQ80,
直线型切割吻基衫握合器是切除和缝合用的。相当与工具。不会留在体内塌掘。缝合订是钛合金。是不人体吸收的。以后会自己排出体外的搏庆。不用太紧张。
㈢ 手术刀是什么材料做的
手术刀通常由刀片和刀柄组成。刀片通常有刃口以及与手术刀柄对接的安装槽,材质通常采用纯钛、钛合金、不锈钢或碳钢材料,一宽戚般为一次性的。解剖时刀老巧含刃用于切开皮肤和肌肉,刀尖用于修洁血管和神经,刀柄用于钝性分离。根据创口大小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刀片及刀柄。由于普通手术刀具有切割后对组织“零”损伤的特性,因此可以应用于各种手术,但其切割后创面出血活跃,应控制性的应用于出血较多的手术中。
分侍笑类
根据刀片和刀柄的连接形式可以分为可拆卸手术刀和固定手术刀两种类型,其中可拆卸手术刀应用更加普遍。
型号
1. 刀柄型号
常见的有3号、3号加长、4号、4号加长、7号、9号、18CM上弯、18CM下弯(其型号刻于其末端)。
手术刀_刀柄
2. 刀片型号
常用的有10~27、34、36(其型号刻于其根部)。
手术刀_刀片
3. 用途
通常,10号、20-24号刀片用于切开皮肤、皮下、肌肉、骨膜等组织;11号刀片用于切开血管、神经、胃肠道及心脏组织;12号刀片用于膝部、五官科手术;15号刀片用于深部组织及眼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组织切割。
㈣ 请问 一般做手术丶割开 肚皮肉的是用 几号手术刀
10号中圆刀片、液陪20~23号大闹袭蠢圆刀片用于切开皮肤、皮下、肌肉和骨膜等组织,手术过程不会单纯只用一种刀片禅氏的。
㈤ 女人生孩子的剖腹产手术,医生会用到哪些工具
怀孕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对于孕妈来说却不是一件舒服的体验。如果在整个孕期都顺顺利利的,最后平安把宝宝分娩出来还好;
如果因为有一些其他状况,就会被推进手术室,甚至还要剖腹产。
很多没有生产经历的孕妈觉得,剖腹产不就是自己打上麻药,然后睡一觉,孩子不就出来了吗?但如果要是看到剖腹产用到的那么多的手术器具,估计心里就不会那么轻松了吧。
剖腹产产后的注意事项:
(1)饮食:
不同于顺产,剖腹产的术后24小时是要禁食的,术后不宜下床走动,平卧4–6小时。
24小时后,可以适当吃一些食流质,半流质,给予易消化的食物,为了保持大便的通畅,要及早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促进肠蠕动。
暂时禁母乳喂养宝宝,进食要少食多餐,富有营养,多喝水、米汤来补充水分。
(2)卫生:
剖腹产虽然很疼,但是保证私处和伤口处的卫生情况。此时产妇的身体十分虚弱,是最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所以一定要经常查看伤口的状态。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护,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护芽妈妈,伴您在育儿路上,给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么烦恼,欢迎发来私信,望我能给您带去灵感和宽慰。
㈥ 有谁能跟我说一下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抓钳的长度一般是多少啊250mm-360mm
无损伤抓钳 φ5×330mm
胆囊抓钳 φ5×330mm
鼠牙抓钳 φ5×330mm
胆道造影钳 φ5×330mm
胃抓钳 φ10×330mm
取石钳 φ10×330mm
大型抓取钳 φ10×330mm
腹腔镜外科手术常用器械
一、腹腔镜摄像系统1、腹腔镜:10mm腹腔镜传递的光线强度比5mm腹腔镜强5倍,能提供较大的视野和更好的放大倍数,适合开展较复杂的手术,5mm腹腔镜视野相对较小、光线偏暗,但更具微创特点,适合诊断或简单手术。2、腹腔镜的视角:按角度有0。、30。、等不同视角的镜,0。为前视镜,镜视野小,方向固定,操作时无须旋转镜身,适合初学者应用;30。镜为前斜视镜,视野大,其视野不在镜头的正前方,而与镜身长轴有一定的角度,可通过镜身改变视野方向,适合开展比较复杂的腹腔镜手术。3、监视器:医师通过观察监视器图像进行手术操作。一般监视器分辨率为450-900线,高分辨率监视器超过750线,监视器大小约36-54厘米。监视器放置高度与术者水平目视高度平行或略低为宜。4、摄像机:摄像机由摄像头、摄像电缆及信号转换器组成。摄像头与腹腔镜目镜相接,根据光学原理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摄像头产生的电讯号经摄像电缆传至信号转换器。三晶片数码彩色摄像头,分辨率可达700线以上,可满足不同的腹腔镜手术要求。为了延长使用寿命,最好使用一次性消毒塑料套套住摄像头。5、信号转换器:将摄像头传入的电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输出到监视器或录像机上。信号转换器配有色彩调谐和增强功能,预先将进行白平衡调节,使白色背影带有柔和浅绿色为最佳。6、光源:光源现均为冷光源,其基本设备包括冷光源机和冷光源线。目前有卤素灯、金属卤化物灯和氙灯3种光源。氙灯光源因其亮度高、其光线更接近自然光,是比较理想的光源,300W氙气灯泡已成为多数腹腔镜手术用的标准光源。导光束通常有玻璃纤维和液态水晶两种类型。 二、气腹系统 气腹机是向腹腔内充气的机械装置,是建立和维持气腹必不可缺的设备,全自动气腹机根据预设的腹内压力和充气速度,能自动向腹腔内充气。当达到预设腹内压力时,充气停止。手术中压力下降时,能自动向腹腔内补充气至预设压力。 目前使用的全自动气腹机充气速度多达到15L/min以上,最高达到40L/min。有些全自动气腹机还有气体加温功能,从而减少腹腔镜镜头气雾的形成,保持术野清晰。三、切割止血系统1、高频电刀:高频电刀是目前腹腔镜手术最常用的切割止血工具,使用十分方便、有效且经济,不仅在外科、在妇科腹腔手术中也广泛应用。高频电刀的工作机制核心是利用电流通过机体所产生的热损害作用进行电凝和电切,其工作温度可达100~2000C,电凝损伤可波及周围5mm范围。一般电刀输出功率为150-200W,手术时常用功率为60-80W,最大输出功率不应超过200W,以保证病人安全。因为它是在一密闭体腔内使用电刀,电流运动存在“趋肤效应”,有意外伤及远处器官特别是空腔脏器如肠管等可能,控制较低频率、负极板贴在距手术临近部位有助避免意外损伤。2、超声刀:超声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超声频率发生器使金属刀头以55.5kHz的超声频率进行机械振荡,使与刀头接触的组织内的水分子汽化、蛋白质氢键断裂、细胞崩解、组织被切开或者凝固、血管闭合,达到切割组织和止血的目的。而在腹腔镜外科手术中广泛使用的单极电刀的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电阻增大引起发热至100~200C0高温而使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干燥皱缩、汽化、碳化、焦痂,达到止血或切割的目的,对于操作比较简单的腹腔镜外科手术,是一种有效和常用的工具,但是,由于电刀能够凝固的血管比较细,对于需要处理大小网膜、肠系膜、粘连带等血管多而粗的组织,电刀就显得不够理想,不但出血多,需要的时间长,而且使用钛夹等也比较多。旧式的超声刀的振荡频率为24~35kHz,只能够切割部分实质性组织,如肝、脑组织,并保留下其中的结缔组织。而新的超声刀的振荡频率为55.5kHz,能够切割除骨组织以外的任何人体组织,且其凝血效果比较好,可以安全凝固3mm以下的动静脉,甚至可以凝固粗至5mm的血管。和电刀比较,超声刀在腹腔镜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点,如其精确的切割作用,使它可安全地在重要的脏器和大血管旁边进行分离切割;少烟少焦痂使腹腔镜手术视野更清晰、缩短手术时间;无电流通过人体使手术更安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超声刀使腹腔镜胃肠道等操作比较复杂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下降,手术困难度下降,使其推广普及成为可能。3、超晰速超声止血刀:工作频率55.5kHz,刀头振动幅度50~100微米,配备有10mm剪刀型超声止血刀头、5mmLCS(有直和弯形刀头)、5mm钩型及球型刀头;10mmLCS有平面、钝面及锐面三种功能,以适合不同情况的组织的切割,5mmLCS为圆柱型。还有适于开放手术使用的短形刀头。功率输出设定为5档。 4、结扎速高能电刀:是一种新型的止血设备。其工作原理是使血管壁的胶原融合从而使血管封闭,可以封闭7mm直径以下的血管和组织束,无需事先分离和骨骼化。它在大血管封闭或肝叶、脾切除中,有明显的优越性,术时无需作任何结扎,减少操作,节省手术时间,但它不能作精细的解剖。四、腹腔镜手术器械1、气腹针:气腹针外径为2mm,针心前端圆钝、中空、有侧孔,可以通过真芯注水、注气和抽吸。针芯的尾部有弹簧保护装置,穿刺腹壁时,针芯遇阻力回缩针鞘内,针鞘刺入腹腔内落空、阻力消失,针芯因弹簧作用再突入腹腔,圆钝针芯有助保护腹腔内器官组织。2、分离钳:分离钳有直头与弯头两种。钳杆及柄绝缘,尖头及尾端导电,不通电时作组织分离用,通电时可用作电凝止血。分离钳外径5mm,一般可作360度旋转,便于操作。分离钳主要用于分离、止血、牵引及缝合打结。3、套管针与转换帽:套管针包括穿刺锥和套管鞘。按材料不同,有两类:一种为金属套管针,可反复使用,另一种为一次性使用塑料套管针。套管鞘的前端有平头和斜头两种,手术中套管鞘不慎脱出时,斜头套管容易重新插入腹腔。穿刺锥有圆锥型和多刃型,各有优缺点:前者穿刺时不易损伤腹壁血管,但较钝,穿刺时较费力;后者穿刺时省力,但对腹壁损伤较大。套管针尾端则有自行关闭的阀门防止漏气。套管针内径有3-33mm不等,腹腔镜外科最常用有5mm和10mm两种。转换帽与套管针尾端相接,可在不同外径之间变换,容纳不同外径的手术器械通过。4、抓钳:抓钳根据对组织抓持损伤程度分有创和无创两类。杆柄可无绝缘层。常用有锯齿形抓钳、鼠齿形抓钳、匙形咬口抓钳。外径有5mm和10mm两种,长度为320mm,器械手柄处长有棘轮结构状锁扣,有助减轻手术时手控疲劳。抓钳用于对组织的钳夹、牵引及固定。5、持针器:分直头和弯头两种,一般外径5mm,长度450mm,不带绝缘层,夹持面有罗纹。6、电凝钩:电凝钩是腹腔镜手术常用而重要的器械,可用于解剖、分离、电切和电凝止血。电凝钩有“L”形和直角形,电凝钩是一种消耗性器械,使用时间久后绝缘层易磨损,应注意定期检查。7、标本袋:腹腔镜手术标本取出时为避免污染腹腔,需要装进标本袋,便于取出。理想的标本袋应不透水、够结实。市面上有不同型号的一次性标本袋、有时也可根据手术标本大小用安全套、塑胶手套、一次性尿袋、普通塑料胶袋等自制。8、施夹器与金属钛夹:腹腔镜手术的血管、胆囊管等可用金属夹夹闭后离断、以替代结扎。常用的金属夹为钛夹、有大、中、小号,可根据组织的宽度灵活选用。施夹器外径为10mm。9、剪刀:手术剪外径有5mm和10mm两种,一般都带有绝缘层和电极头,可同时止血。常见有直头剪、弯头剪、钩形剪,弯头剪有左弯剪、右弯剪,大多可3600旋转。10、圈套器:圈套器可用于结扎胆囊管、阑尾根部、含血管的较大块组织,有成品出售,常用可吸收线或者合成线,已经做好一个滑结,套扎拉紧滑结后,在组织液的作用下,线结会部分膨胀,从而使线结更紧不会松脱。 11、腹腔镜线型切割吻合器:是腹腔镜手术的重要工具,对于腹腔镜胃肠手术和其他一些复杂腹腔镜手术来讲,没有它,很多手术是不可能在腹腔镜下完成的,如用来切割和关闭胃和肠管,切割大的血管,行吻合手术等等。可打出相互咬合成排的钉子,每侧二排或三排互相错开,在钉合时中间的刀片同时将中间切开。钉子的高度为2.5 mm 、3.5mm、4.8 mm不等,钉仓的长度有35 mm、45 mm、60 mm不等、可根据组织的厚度与宽度灵活选用。部分腹腔镜用线型切割吻合器前端可部分弯曲。12、腹腔镜疝修补钉合器:是腹腔镜疝修补的主要器械,也可用于胃底折叠术、阴道悬吊术等的钉合。其外径有12mm、10mm、5mm等几种,前两种钉合后,金属小钉为B字形,后一种为小弹簧状。13、圆形吻合器:腹腔镜圆形吻合器用于空腔脏器之间的吻合。器械头外径一般有21 mm、25 mm、29 mm、33 mm几种可供选择。14、牵开器与腹腔镜拉钩:腹腔镜手术时,为使某些组织器官显露,人们设计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牵开器与腹腔镜拉钩。扇形牵开器可用于牵开手术野的肝脏、结肠、大网膜等脏器;带翼牵开器则适合在食管下段或胃近端手术中用来牵开肝左叶。五、冲洗吸引系统腹腔镜手术时必须要有良好的冲洗吸引设备,以保证术野的清晰。冲洗吸引系统包括冲洗吸引装置和冲洗吸引管。冲洗吸引机具备自动冲洗和吸引功能。六、手术图像纪录设备为了便于教学和交流、或术后检查手术过程中有无失误以便日后提高,可将监视器所观察到的图像进行纪录。可以使用最简单的家用录象机,也有线数比较高的数码录像机,专门的图像采集系统则采用数码技术将手术过程直接存储于电脑中,可以切取图片或者直接将图片或者刻录光盘。
㈦ 什么是割阴割阴割的是什么部位
指男性割包皮,女性割阴蒂或小阴唇的仪式。入社礼内容之一。割礼之俗最早起源于迦勒底人。古埃及已存在。割礼之俗分布很广。行割礼的时间依文化而异,一般在成年前或出生后几日至结婚前,由专人负责举行。其意义众说纷纭:或为牺牲,或为痛楚考验,或为结婚准备,或为净化生殖器,或为象征性生活危险,或为卫生措施,或为象征性阉割。亦有认为是表明生殖器神圣,警告不得滥交等等。黑非洲盛行女性割礼,有些人类学家认为此举在于剥夺孙春妇女的性享受 ,使其保持永久的贞节。
割礼这种习俗据说起源于犹太教,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犹太人中间,割礼实际上是履行与上帝之立约、确定犹太人身份、进入婚姻许可范围的一种标志。现在,割礼早已不局限于犹太人,也不限于男子,而是盛行于世界很多民族的少男少女之中。在非洲,50多个国家中有30多个在不同范围内实行割礼。其中,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苏丹等国家,大约有80%的男女实行过这种手术。
最不该在女人身上下手
女子割礼历来都显得有点神秘,因为都是私下个别进行。除少数人到医院去做之外,大多数人一如既往,都由民间巫医、助产妇或亲友操持。一位精于此道的乌干达老妪告诉我们,传统的切割工具是铁刀或小刀片,缝合使用的是一般针线,有的地方甚至使用荆棘。用则猜耐这样落后、原始的器具切割身体的敏感部位,而经常又不使用麻醉剂,肉体上的痛苦是难以言说的。手术过程中,不但疼痛难忍,还经常发生大出血。最常使用的止血剂不过是树胶或草灰。简陋的医疗条件,器具从不消毒,因而手术后经常发生感染。据肯尼亚的瓦吉尔地区统计,手术后发生破伤风、闭尿症、阴道溃烂者约占30%。而阴户缝合手术不仅容易引起这些疾病,还往往导致婴儿难产,造成母婴双亡。割礼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已引起非洲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从1979年开始,非洲妇女组织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帮助下,先后在喀图穆、卢萨卡等地召开专门会议,通过了从最盛行女子割礼的东非和北非开始,逐步在整个非洲废止这一陋习的决议。肯尼亚、索马里等国的议会,经过激烈辩论,也都通过了立即废止的法令。
男人被割是尽义务
同女子割礼的情况相反,男子的割礼不但没有人要求废止,而且在一些地区还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在乌干达和肯尼亚的许多地区,男子割礼一般在偶数年份举行,而个别部族,如乌干达西部的布孔乔族,则是每隔15年才举行一次。割礼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每年七八月或年底的农闲时节。谁家的孩子要割礼,首先把亲朋乡邻请来,飨以酒宴,当众宣布。赴宴者带来啤酒、牛肉、锄头或其他礼物,预先表示祝贺。此后,准备割礼的孩子要天天沐浴,净身洁体,迎接人生的新阶段。信教者,还要到教堂祈祷上帝保佑。不信教者,则到坟茔上去祈求先祖的神灵相助。割礼的日子临近,家长们联合恳请或由酋长指派有经验的长者,带领孩子们作准备活动。我们在肯尼亚中部吉库尤族聚居区看到,十几个少年,头插鸟羽,脸涂垩粉,肩披兽皮,腰系树枝,手携木棒,一边喊叫,一边在田间小路上奔跑。跑累了,他们就找块草地停下来小憩。刚刚休息片刻,一阵激越的鼓角声起,他们就跳起来,摇臂扭臀,手舞足蹈。带队的长者告诉我们,搞这些活动,平素主要是为了使孩子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武士:奔跑,以追赶逃敌或猛兽;狂舞,以欢庆征战的胜利。而在眼下,则主兆槐要是为了强身健体,磨炼意志,以便他们勇敢地迎接割礼的考验。割礼仪式,我们在乌干达布吉苏族聚居的农村看到过,隆重而热烈。在选定的割礼日,村民们不分男女老幼,一大早就聚集到村头空旷的草地上。他们击鼓吹笛,狂歌欢叫。不一会儿,即将受礼的男孩子们就气喘吁吁地从远方跑来。上身近乎赤裸的姑娘们一拥而上,拽着他们狂舞。在场的其他人先是围观,后来好像也抵御不住鼓点和舞步的诱惑,自觉或不自觉地也扭动起身躯。
就这样,人们跳啊跳,直跳到一个个即将受礼的男孩子精疲力竭,甚至神魂颠倒。这时,亲属们跑上前来,将他们搀扶着走到事先划好的一条白线上,用白布或香蕉叶子蒙上头。这时,蓦地鼓息笛停,载歌载舞的人们肃然站立,全场鸦雀无声。只见两个赤膊的男子从人群中闪出,大步流星地来到白线的一端。一个搓搓手,挨次将孩子们的短裤扯下。另一个迅即从挎兜中抽出一把光闪闪的刀子,将一个个光*的孩子的包皮割掉。事前没有打麻药,疼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孩子们咬紧牙关,忍痛以对,表示自己的勇敢与无畏。手术师每割下一段包皮,就高高举起,向几百名围观的男女展示。他们遂报以“嘟——嘟——”的吼声,对手术师的高超技术和孩子们的勇敢表示赞许。同时,欢庆本部族又增加一名成年男子。割礼时的欢庆逐渐发展成为演唱。我在民间采风时曾收集到一些专门在割礼时演唱的歌曲。这些歌曲的内容主要为取乐,内容大多秽亵,平时是不能演唱的。但也有一些割礼歌是给男孩子鼓劲的。譬如,肯尼亚的罗族有这样一首割礼歌:
湖水在汹涌,
风起掀波涛。
孩子们,不要怕,
谁都要挨这一刀。
挺住劲,不要颤抖,
憋住气,不要哭嚎。
你马上就要长大成人,
要勇敢地迎接这一刀。
男子的割礼,大多在11岁到18岁之间进行。我国古时有“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之说。非洲的男孩子不论岁数大小,只要经过这一刀,就算成年,可以“列丈夫”。不经这一刀,无论活多大年纪,也被视为“孩子”,不算成人。因此,每个男孩子都要割礼。即使在外地学习或工作,到割礼时也要赶回家乡挨此一刀。“一刀割出个男子汉”,不是戏言,而是对这一习俗的生动概括。
㈧ 腿骨折了,手术切开用的是电刀做的,和普通切开手术有什么区别
电刀是外科手术的进步,用电刀做的手术相对出血量很少,闻到的烧烤气味纳亏是电刀切割、止血时的味道,每个人都是这样,对愈合没有什么影响,没有后遗症,周围坏死脱落的皮不用管它(很多人做完骨科手术后都有这个现象),自然就没有了,伤口裂开和电刀没有直接关系,需要到医院处理。希望能厅卜帮到你。扮茄穗
㈨ 扁桃体的割除
扁桃体切除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扁桃体周围有一层包膜,手术医生用特殊的器械将扁桃体与其周围的包膜分离,不同的手术医生有不同的手术技巧,但是最普遍的方法是用剥离器或者剪刀、圈套器等,扁桃体切除术可以在门诊进行,手术后7-10天即可以痊愈,研究表明摘除扁桃体并不会影响人的免疫功能。
[如下为参考]
扁桃体切除术的历史上溯到3千多年以前,公元1世纪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手术。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不少人介绍了扁桃体切除的手术方法,如何防范手术出血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快速切除扁桃体的挤切刀由悬雍垂切除器演变而来,器械术语与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有密切联系。经过不断改进,扁桃体挤切刀至今仍然是手术的重要工具。完全切除扁桃体及其被膜的手术技术始于20世纪之初,剥离式扁桃体切除术是现今普遍采用的手术方法。
公元30年,罗马贵族Annus Cornelius Census写了一部医学网络全书《De Re Nedicina))(拉丁文),这部于1478年以后在佛罗伦萨广为印刷的书籍,现在仍然是研究西方医誉迹学史的经典。在Census所处的时代,扁桃体切除术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手术。他在第7卷中介绍了用手指钝性切除扁桃体的方法:扁桃体发炎就会变硬,并有一层薄膜包裹,可以用手指撕脱薄膜,将其松动摘除。如不可能,可用钩子将其钩住,用小刀割除。然后用醋冲洗伤口,再用药涂搽以减少出血。Census被医学史家们誉为描述切除扁桃体的第一人,实际上,距今3千年以前的印度书籍就有扁桃体手术的记述,印度的医学和她的文化一样古老!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扁桃体切除术已成为熟知的话题。公元625年,埃及北部亚力山卓的Paul Aegina (607-690)不仅描述了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过程,而且还介绍了手术器械的发展。此时,底格里斯河的A. Aetius提到:用钩把扁桃体向前拉,刀割其突出部分。如果割得太深,就会发生出血。哥多华的医生Albucassis (936-1053)把前人和自己所做的各种手术过程以图解的方式绘制出来,这些收藏品最后汇集成书,其中包括扁桃体铡除刀及返洞使用方法的图案。1180年,意大利巴马的Roger大夫描述了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方法:让病人端坐在手术者对面,令其张口,术者用木板压舌,于是就能看清扁桃体的形态。一手以金属钩牢牢钩住脓肿侧扁桃体,另一手以锐器切开扁桃体周围组织,引流脓肿。同时,Roger还强调对严重病例仅仅行脓肿切排是不够的,应将病变的扁桃体“连根拔除”,即现代所称“脓肿扁桃体切除术”。尽管如此,在这个时期进行手术所用的工具还是粗陋的钩钳及剪刀,手术后伤口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此后很长时间里,人们如此惧怕出血以致扁桃体手术几乎到了废除的程度。1540年,Fabricius强烈意识到扁桃体手术既非容易也不安全,为了避免出血,他设想能够用一种合适的器械,先松动扁桃体组织,然后再用抓钳将其拉出,以便使扁桃体几乎自动掉下来。
17世纪至19世纪后期是扁桃体切除术不断变革的时代。查理二世的医师R. Wiseman (1622-1676)详细总结了将扁桃体基底部用缝线结扎并以剪刀予以切除的方法,旨在强调预防术后伤口出血。现代扁桃体挤切刀最初由悬庆世并雍垂切除器演变而来,哥本哈根的T. Bartholin (1616-1680)注意到在挪威冬季普遍流行着一种咽部卡他性炎症,此病容易引起悬雍垂肿胀。为了防止病人窒息,有时不得不采取悬雍垂切除术。手术所使用的工具竟是一个农民发明的,这个器具在瞬间就可灵巧地将极度肿胀的悬雍垂切掉。150多年以后,爱丁堡的B. Bell (1749-1806)设计了改进的悬雍垂切除器,这是一片金属板,在其远端有一椭圆孔,将一半圆形的刀刃向前推而把椭圆孔内的悬雍垂切除。与此同时,巴黎医师P.J.Desault改进了一种切除膀肤囊肿的器具-膀肤刀,开始用于扁桃体切除术,其操作方法与B.Bell的描述雷同。尽管如此,,当时人们还热衷于用刀剪和各种方式的结扎切除扁桃体。费城的Philip Syng Physick (1768-1837)曾用软绳绞窄缓慢地勒除扁桃体,整个手术过程耗时长达12小时,其间因无法吞咽,病人不断流涎,痛苦呻吟。P.S.Physick触景生情,开始构思新的方法取代这个相当残酷的术式。P.S.Physick是施行挤切式扁桃体切除术的首创者,1828年,他将B.Bell悬雍垂切除器改进,加大切除器的开口直径,扁桃体在极短时间内被切除,病人疼痛反应轻,术后出血很少。“Laguillotine”一词究竟何时成为扁桃体挤切刀的术语至今仍无定论,但起源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断头台“laguillotine”确实与这种手术器械和应用方法有关。象征革命的断头台由着名的内科医师J.I.Guillotin博士首倡,这位备受尊敬的白衣天使那时还是国民议会的议员。当时明令对贵族死囚以刀剑利索毙命,而对农民则以绞索折磨致死。他怜悯死囚的行刑过程,设想用顷刻断头的器具处决一切死刑犯,这样既可取代刀剑和绞索,又可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缓和当时激烈的阶级矛盾具有鲜明的政治含义。1789年10月10日,J.I.Guillotin博士正式向国民议会提出建议,国王路易十六对此大加赞赏并很快予以批准,一名监狱外科医生Antoine Louis博士设计了“断头台”。两万多人死于断头台的刀口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路易十六国王和王后以及刑具设计者Antoine Louis也在断头台丧命。传媒理所当然地把断头台与J.I.Guillotin博士挂钩,guillotine便成为断头台术语。与政治素有瓜葛的J.I.Guillotin幸运地躲过断头台一劫,他在余生一直徒劳地试图将自己的名字与断头台脱钩。1814年,他悔恨地辞别人世。子承父愿,可舆论无情,为脱离断头台干系,孩子们不得不改名换姓。由此推测,“guillotine”作为扁桃体挤切刀术语大抵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此时挤切式扁桃体手术风靡欧美,P.S.Physick创用的扁桃体挤切刀备受垂青,法国自然是扁桃体挤切刀术语的策源地。1838年,W.B.Fahnestock对Physick挤切刀予以变革,它和Physick的器械一样被广泛应用。此后,不少人陆续也不断对Fahnestock挤切刀加以改进,如Guersant将刀环改进成椭圆形,比较符合扁桃体的轮廓,易于套住扁桃体,Chassaignac和Maissonneuvre在挤切刀上补充了更多的零件,便于将扁桃体抓得更紧。而Morell Mackenzie(1837-1892)则对Physick挤切刀进行革新,新器具可以用单手同时施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Morell Mackenzie的手术方法简捷,伤口出血较少。他的器械沿用多年,对小儿和学龄前儿童更为适用,甚至S.F.Semon应维多利亚女王之邀在白金汉宫为其孙女施行扁桃体切除术。扁桃体挤切刀对黎民百姓和皇家贵族都体现了治疗方式的平等,况且把扁桃体从咽部截除的快速程度也和断头台使人身首异处惊人地相似。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们注意到残余的扁桃体组织又会生长,感染症状难以消退,因而必须将整个扁桃体及其包膜全部切除,这是扁桃体切除术趋向完善的标志。1910年,S.S.Whillis和F.C.Pybus革新了挤切式扁桃体切除法,他们在扁桃体挤切刀环套入扁桃体之后,不是直接切除,而是用手指挤压咽口前柱,再行切除。在首次报告200例手术中,42%的病例达到扁桃体及其包膜完整切除。在随后100例中,成功率达74%。1911年,美国圣路易的Greenfied Sluder (1865-1928)报告了题为“一种挤切式扁桃体切除术”的方法,Sluder式挤切刀将扁桃体从自然位置完全挤向前上方向,利用下颌舌骨线上方隆起将扁桃体套入刀环切除。Sluder称此法对组织损伤极小,完整切除扁桃体的例数达99%。但Coakley,Freer和Banllenger对Sluder式切除法颇有微词,此后不久,Banllenger把Sluder挤切刀改进成撕脱型挤切刀,如今这种器具仍广为沿用。目前还在广泛应用的另一种手术器械是Otto awald Popper于1929年发明的,即扁桃体止血挤切刀,Popper挤切刀有挤压片和切割刀片,此器械的优点是术中无血,视野清楚。鉴于富有经验的术者不可能在每次挤切手术中完整地切除扁桃体,1909年,伦敦的G. E. Waugh(1875-1940)推荐剥离式扁桃体切除术,这样可以完全切除扁桃体及包膜。他使用的工具是环状鼻甲刀、剪刀和细齿钳。在仰卧的病人口中安放开口器之后,手术在全麻下进行。Waugh术式被H.Tilley等人改进,术中用圈套器切除扁桃体,必要时结扎血管,于是术后出血的危险性大为减少。与挤切式切除法相比,剥离式切除法耗时虽长,但易于完整切除。为了捍卫名誉与尊严,美国医史学家J.A.Koempel费尽心血查阅了从1879年至1910年之间的375篇英文医学文献以及从1880年至1966年间20部教科书。他发现E. Pynchon(1890)做单侧扁桃体电烙术;C.Robertson(1903)用剪刀同时行双侧扁桃切除术;1906年,W.L.Banllenger用粉碎式扁桃体刀将扁桃体及包膜一同切除;同年O.A.Griffin则用小刀和特制一对剪刀做手术。J.A.Koempel声称:这些美国学者的手术意图与G.E.Waugh完全相同,最先构思和应用剥离方法完全切除扁桃体及被膜者是美国人而非英国人G.E.Waugh。这个结论的真实性似乎不容质疑,然而,J.A.Koempel列举的美国人都未涉及麻醉。病人只有在无痛状态下,才更有利于医师完全彻底地切除扁桃体。
20世纪7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应用冷冻、激光、射频等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方法,但挤切式和剥离式扁桃体切除术依然是全球流行的方法。现代免疫学的发展使扁桃体切除术的数量明显减少了,从前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主要是扁桃体慢性炎症,当今主要是影响呼吸的扁桃体肥大。然而,对具体病例时常存在是否应该行扁桃体切除术的争议。如今扁桃体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显着减少,但并发症的类型则与从前完全相同,诸如出血、发音改变、误吸、腭咽功能不全、舌齿损伤、肺炎等,甚至出现死亡。日臻成熟的手术技术并不能杜绝各种意外,尽可能避免手术并发症一直是人类的美好愿望。
㈩ 胆囊切除手术用了2种夹子在体内,2个钛夹,2个hemock夹
你好,这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正常使用的器械,主要用来夹闭胆囊动脉和漏源胆囊管,这些夹子和机体有很好的相容指瞎性,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的,不必担心返逗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