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做肠镜前需要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肠镜一般指的是结肠镜的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肠镜观察到整个大肠以及一小部分的小肠,不过,为了做好肠镜检查,一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一般来说,想要进行一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那么,肠镜检查适用于哪些疾病?事实上,肠镜适用于大肠息肉、大肠炎症性疾病、慢性结肠炎、结肠癌等。不过,肠镜还是有一些禁忌症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肛门、直肠严重的狭窄;2、急性重度的结肠炎,比如: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以及憩室炎等。3、急性的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的穿孔、多次的腹腔手术、腹内广泛粘连以及大量的腹水者。4、妊娠期的妇女。5、相对比较严重的心肺功能的衰竭,精神失常以及昏迷的患者。
❷ 做胃肠镜的镜子是否要灭菌处理,用什么灭菌
你说的就是胃镜的消毒方法。
胃镜一般都是用强效戊二醛等高效灭菌剂消毒,需要5-10分钟。
现在很多医院都是使用全自动内窥镜清洗消毒机来进行消毒,只需要1-3分钟就可以达到消毒效果。aqui te amo。
❸ 在医做直肠镜,由于等起做的人多,看医生对器具未作任何消毒和清洗,连续给人做
绝对不可能
现在直肠镜,一般的医院都是进行了灭菌处理三甲医院更是一人一套无菌设备。如果医生没有消毒和清洗,会导致多种严重的疾病!aqui te amo。
❹ 肠胃镜是用什么消毒的
目的观察不同消毒方法对胃肠镜的清洗消毒效果,确保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方法采用冲洗法采样和细菌定量检验方法,对两种清洗消毒方法对胃肠镜清洗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检测。结果在清洗干净的基础上,将1条胃镜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0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7.14%;将2条胃镜同时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0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4.38%。将1条肠镜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将2条肠镜同时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66.67%。结论用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胃肠镜,最好每次浸泡消毒1条胃镜或肠镜,能够确保消毒质量。
❺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生部关于印发《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为保证《规范》顺利实施,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内镜消毒工作,将内镜消毒质量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本《规范》实施前,开展内镜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工作。
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内镜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消毒质量,严格预防和控制因内镜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
二、加强《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认真组织学习和全面贯彻本《规范》,有关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应培训,正确掌握内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技术。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内镜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未达到本《规范》要求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相应的内镜诊疗业务。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五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第六条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内镜诊疗室应当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第八条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第九条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十条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第十一条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以下要求配备相应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
一、内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二、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相适应的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50 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三、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
第十二条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
一、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二、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三、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四、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五、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六、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七、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第十三条内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第十四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范,负责对本机构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
第十五条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一、水洗
(一)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二)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三)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四)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二、酶洗
(一)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二)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三)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四)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三、清洗
(一)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
(二)用50毫升的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第十六条软式内镜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第十七条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第十八条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为:
(一)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钟;
(二)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
(三)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
第十九条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
第二十条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等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
第二十一条采用其它消毒剂、自动清洗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消毒器械时,必须符合本规范第十二条第五款的规定,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在使用器械进行清洗消毒之前,必须先按照第十五条的规定对内镜进行清洗。
第二十二条软式内镜消毒后,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步骤进行冲洗和干燥:
一、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应当更换手套,用注射器向各管腔注入空气,以去除消毒液。
二、将内镜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三、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将各孔道的水分抽吸干净。取下清洗时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换上诊疗用的各种附件,方可用于下一病人的诊疗。
四、支气管镜经上述操作后,还需用75%的乙醇或者洁净压缩空气等方法进行干燥。
第二十三条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第二十四条内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
一、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或者选用符合本规范第十二条第五款规定的适用于内镜消毒的消毒剂、消毒器械进行灭菌,具体操作方法遵照使用说明。
二、弯盘、敷料缸等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可采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消毒,如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 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用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第二十五条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第二十六条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储柜内表面或者镜房墙壁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第二十七条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具体方法及要点包括:
一、吸引瓶、吸引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 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二、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 mg/L过氧乙酸擦拭。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第二十八条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如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第四章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
第二十九条硬式内镜的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一、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擦干。
二、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时间按使用说明。
三、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当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四、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第三十条硬式内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
一、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
二、环氧乙烷灭菌方法适于各种内镜及附件的灭菌。
三、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可以使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四、达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采用煮沸消毒20分钟的方法。
五、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带管腔的器械腔内应充分注入消毒液。
六、采用其它消毒剂、消毒器械必须符合本规范第十二条第五款的规定,具体操作方法按使用说明。
第三十一条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的硬式内镜,消毒后应当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硬式内镜,灭菌后应当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第三十二条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第五章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第三十三条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
第三十四条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第三十五条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采用以下方法:
(一) 采样方法: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二)菌落计数: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0.5ml, 加入2只直径90mm无菌平皿,每个平皿分别加入已经熔化的45℃-48℃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于35℃培养48小时后计数。
结果判断: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
(三)致病菌检测: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0.2ml分别接种90mm血平皿、中国兰平皿和SS平皿,均匀涂布,35℃培养48小时,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
第六章附件
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设有内镜诊疗中心的,其建筑面积应当与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功能相匹配,设立病人候诊室(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贮藏室等。
诊疗室内的每个诊疗单位应当包括:诊疗床1张、主机(含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每个诊疗单位的净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0平方米。
第三十七条本规范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原《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第六章第十一节“内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同时废止,其它与本规范不一致的规定以本规范为准。
❻ 医院胃镜、肠镜是消毒液浸泡过夜吗
有严格的消毒流程,每个地方不一样,但基本都能做到避免交叉感染。不一定是浸泡过夜。消毒时间是有时间要求的。条件好的可能专门给乙肝病人用一套。我们这里做镜子之前,必须首先完成心电图、血常规、血凝、传染病检查。其中传染病包括丙肝、艾滋病、梅毒,但不包括乙肝。
❼ 胃镜,食道镜,肠镜等内镜都怎么消毒彻底吗比如胃镜,如果幽门螺旋菌患者用过,可以消毒彻底不交叉感染
我们国家在内镜和牙科消毒方面都还算是过关,但比起国外来讲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按照规定内镜消毒不得低于45分钟,必须经过泡 洗 冲过程,但是我们国家在内镜检查方面病人量很多 一般都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三级甲等医院也没有达到,只是在个别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检查后才按照硬性标准消毒45分钟以上,比如肝炎等病人检查后 就必须消毒45分钟以上,由于内镜价格都在过百万以上,三级甲等医院也最多10多条镜子 一天要检查20多以上的病人所以就不可能按照要求来,在国外由于经济条件好 一般的家庭都是选择自己买内镜带到医院去检查,检查完后要么保留下次用 要么就丢掉了,在我们国家还达不到这样的条件,我做内窥镜设备10多年了 一般我们再给医院安装新的内镜的时候 第一个做检查的人永远是医生的家属或者好友,因为是新镜子 别人没有用过的,避免的交叉感染。但是你也没必要那么担心 一般来讲交叉感染的几率还是很低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❽ 结肠镜详细资料大全
结肠镜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纤维内窥镜。通过 *** 插入逆行向下可检查到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和盲肠以及与大肠相连的一小段小肠(回盲末端)。可以清楚地发现肠道病变,同时还可对部分肠道病变进行治疗,如:大肠息肉等良性病变镜下直接摘除,对肠道出血进行镜下止血,对大肠内异物进行清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结肠镜
- 外文名 :colonoscope
- 分类名称 :医用内窥镜
- 管理类别 :Ⅱ类/Ⅲ类医疗器械
发展历史
结肠镜有两种:一种金属硬管的;一种就是纤维结肠镜。金属硬管的因为痛苦大,已被废弃;绝大部分医院都采用纤维结肠镜,只有极少数买不起纤维结肠镜的医院还在使用硬管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检查于20世纪70年代初传人我国,1975年后国内很多医院相继开展此项检查。80年代美国Welch—Allyn公司率先研制出了电子内镜,使内镜技术跨人了电子时代,现已广泛套用于临床。基本结构
纤维结肠镜属于光学内窥镜,通常由物镜系统和光学传/转像系统,含有或不含有观察目镜系统构成观察光路的内窥镜。可包含附属档案。附属档案是配合内窥镜使用的配件或独立产品。 电子结肠镜属于电子内窥镜,通常由物镜系统、像阵面光电感测器、A/D转换集成模组组成。将所要观察的腔内物体通过微小的物镜系统成像到像阵面光电感测器上,然后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送到图像处理系统上,最后在监视器上输出处理后的图像。适应证
- 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持续粪潜血阳性者;
- 有下消化道症状,如慢性腹泻、长期进行性便秘、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腹块等诊断不明确者;
- x线钡剂 *** 检查疑有回肠末端及结肠病变者,或病变不能确定性质者;
- x线钡剂 *** 检查阴性,但有明显肠道症状或疑有恶性变者;
- 低位肠梗阻及腹块,不能排除结肠疾病者;
- 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
- 需进行结肠镜治疗者,如结肠息肉切除术、止血、乙状结肠扭转或肠套叠复位等;
- 结肠切除术后,需要检查吻合口情况者;
- 结肠癌手术后,息肉切除术后及炎症性肠病药物治疗后需定期结肠镜随访者;
- 肠道疾病手术中需结肠镜协助探查和治疗者;
- 需进行大肠疾病普查者。
禁忌证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腹主动脉瘤、急性腹膜炎、肠穿孔等均属绝对禁忌证。 下列各项为相对禁忌证:- 妊娠、腹腔内广泛粘连及各种原因导致肠腔狭窄者、慢性盆腔炎、肝硬化腹水、肠系膜炎症、肠管高度异常屈曲及癌肿晚期伴有腹腔内广泛转移者等,如果必须检查时,由有经验的术者小心进行;
-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结肠憩室患者应看清肠腔进镜,勿用滑进方式推进结肠镜;
- 曾做腹腔尤其盆腔手术、曾患腹膜炎以及有腹部放疗史者进镜时宜缓慢、轻柔,发生剧痛则应终止检查,以防肠壁撕裂、穿孔;
- 体弱、高龄病例,以及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检查不能耐受者,检查时必须慎重;
- *** 、直肠有严重化脓性炎症或疼痛性病灶,如肛周脓肿、肛裂等,对检查不能耐受者,检查时必须慎重;
- 小儿及精神病或不能合作者不宜施行检查,必要时可在全麻下施行;
- 妇女月经期一般不宜做检查。
维护保养
结肠镜的清洗消毒常用槽式人工清洗消毒法。必须经过:清洗—消毒—无菌保管3个步骤。充分清洗很重要,不但可以洗除大的污物,同时可使病原菌减少到难以引起感染的程度,并可提高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结肠镜附属档案(如活检钳等金属制品)可采用高压蒸气灭菌。 基本原则:- 凡穿破黏膜的结肠镜附属档案,如活检钳、导丝、网篮、高频电刀等必须消毒。
- 结肠镜及附属档案用后应立即清洗、消毒或灭菌,并使用计时器控制消毒或灭菌时间。
- 结肠镜清洗应使用流动水。
- 结肠镜清洗消毒的记录应齐全,登记内容应包括就诊患者姓名、住址、电话及使用结肠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操作人员姓名及消毒人员样名等事项。
结肠炎症状
本病起病多数缓慢,少数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迁延数年至十余年,常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或持续性逐渐加重,偶呈急性暴发,临床表现:- 腹泻:粘液便及脓血便,轻者每天3-4次,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 腹痛: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可涉及全腹有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 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 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
结肠炎的诊断
在日常生活中结肠炎是比较好确认,如有腹泻大便不成形、腹痛、肠鸣、便秘、粘液便及脓血便,此病刚开始服用磺胺类及抗生素药物可控制病情,多次复发后,用此药疗效甚微,应到当地医院请专科医生帮助诊断。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结合我国情况拟定3试行诊断标准: 结肠镜- 溃疡性结肠炎需先排除细菌性痢疾、阿迷巴性结肠炎等病因明确的结肠炎。
- 具有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脓液等典型的临床表现,至少有结肠镜"X光线"的特征性改变中的一项。
- 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结肠镜或X光表现或黏膜活检组织学表现。
结肠炎分型
临床分型
结肠炎的临床分型有利于治疗和判断预后,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和临床过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轻度型:最多见、起病慢、症状轻、轻度腹泻,每天少于4次,并与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仅有少量血液粘液无全身症状,病变多局限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血况正常。
- 中度型: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腹泻每天多于4次,并有轻度全身症状。
- 重度型:有发热、倦怠、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腹泻每天多于6次,血便或粘液脓血便。
- 暴发型:少见。
中医分型
中医认识: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本人经过20余年临床经验和众多专家共同努力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独特中医分型论治,因此在临床中取得奇特疗效,从而对治愈结肠炎及预防结肠癌有一定作用。- 腹泻型:泄泻、大便不成型、腹痛、便血、粘液便、脓血便、肠鸣及排便不畅、不尽、里急后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恶寒、头昏等症。(此型最易治疗,一般20-60天可根治)
- 便秘型:大便秘结,如羊屎样,排便不畅、不尽,甚则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长期腹泻史,伴有腹痛、消瘦、口干、腹胀贫血等症,易恶变。(治疗一般30-60天)
- 腹泻便秘交替型:大便时干时稀、时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胀等症。(治疗一般20-60天)
检查前准备
作结肠镜前只需要在检查前3天开始进食流质或少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当天上午空腹,检查前一天晚上服用甘露醇等导泻剂清洁肠道,以免影响观察和操作,或清洁 *** 以保证肠道的清洁度。检查时医生会通过结肠镜向肠腔内注入一定量气体便于观察。由于结肠结构迂回曲折,检查过程中被检查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胀痛或牵拉感觉,只要被检者能够镇定地按照医生的嘱咐积极配合,绝大多数人可耐受并完成检查。对于过分紧张或高度肠痉挛的受检者,则需要使用镇静剂或解痉药物。对于不能配合的小儿,则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检查结束前将注入的气体吸出,大多数人没有明显不适。如未发现病变及未进行治疗,受检者可正常活动和进食。结肠镜检查反应
乙状镜
乙状镜很短,进镜相对顺利,检查时间也短,所以痛苦不大,只有憋胀、异物感和排便感。纤维结肠镜
由于结肠较长,且乙状结肠肠管游离、肛肠内皱襞多,易于结圈而插镜通过困难,结肠脾曲和结肠肝曲这两个拐弯角度常不足90°,镜子通过也有一定难度,所以做纤维结肠镜检查费力、费时、有一定痛苦。检查注意事项
- 看不清肠腔不能盲目插镜。操作应轻柔,切忌盲目和暴力推进,这样易损伤肠壁,造成穿孔。当看不清肠腔或推进受阻时,可稍等片刻或向后退镜,再行推进。
- 注入空气不能过多。因注气过多,肠内张力增大,易引起穿孔,特别是结肠已有病变者,更易发生。由于顾虑穿孔,有人主张尽量不注气或少注气为佳。但初学者往往看不清,就大量注气,这是十分危险的。
- 结肠镜检查时,不能过深,过深或组织撕拉过多,也易引起出血或穿孔。
- 一旦发生肠穿孔,应立即密切观察,进行腹部透视,确诊后当及时手术。
检查时机
在一天中,结肠镜检查越早,就越能及早发现肿瘤组织,上午做结肠镜检查效果比下午更好。 近年来,由于大肠癌对人们生命的威胁越来越大,建议40岁后每年做次 *** 指诊;50岁后应每年做次粪便潜血试验,3—5年做次结肠镜,以便及早发现结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并及时切除。结肠炎的治疗
慢性结肠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某些病原体感染、遗传基因及精神因素有关,大多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大便带粘液和脓血,患者十分痛苦,这些症状不是通过调理脾胃、健脾益肠就能解决的,而应寒热通补、健脾和中、燮理阴阳,就能从根本上治疗肠炎。 山东患者刘某,腹痛腹泻5年,服用过很多中西药物,开始见效,越用效果越差,有的药服用时减轻,停药后复发。就诊时患者腹泻加重,大便带粘液,每天5-6次,里急后重,大便后 *** 有灼热感,饮食尚好,但吃饭后就得去厕所,行动稍有迟缓,大便就不能控制,身体逐渐消瘦,全身无力。舌质红,苔白腻,脉弱。根据病情,用健脾祛湿、寒热通补法治疗,服药15剂后,大便次数减少,每天3次,但仍有粘液,不成形,在原方基础上用补肾药,用服15剂,大便基本上恢复正常。患者以为完全好了,没巩固治疗,但因饮食不节而病情复发,大便日3-4次,病症基本同前,但反应较轻,仍用原方加炒薏米30g,继服15剂,大便基本恢复正常,再服15剂,完全恢复正常,未再复发。 结肠炎的治疗用药,关健是在组方,大便次数多不一定就用补药,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这样效果才能更好。
❾ 做肠镜是否会感染新冠病毒不出门就能预防吗
1、粪便中发现新冠病毒,去医院做肠镜会不会被感染?
在疫情传播期,如果去医院做肠镜、胃镜等等消化道内镜的检查,是有被感染的风险的,所以很多医院在疫情期已经关闭了消化道内镜的门诊来预防交叉感染。
如果十分有必要的内镜检查,应先咨询医生,确诊去医院就诊的具体时间,如果不是十分着急的情况,建议酌情推迟检查时间。
对于本身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来说,首先应遵医嘱继续服用药物,如果药物服用完毕,可以选择在附近有资质的药店、社区医院或者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购药。
对于待确诊的患者,如果因疫情而耽误了检查,可以先咨询医生,服用药物对症治疗,来达到稳定病情的效果。
5、消化道患者日常应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护?
首先,不要自行停药,以免引起病情的反复,或者治疗中断。
对于患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来说,如果夜间反酸的情况加重,影响睡眠、休息时,建议减少晚餐的进食量,同时可以在睡前服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
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来说,是有一定的消化道损伤的风险的,在疫情爆发的高危时期,可以加服质子泵抑制剂,保护消化道,预防消化道损伤。
❿ HIV病人使用过的肠镜怎样消毒
艾滋病病毒是亲脂病毒,在外界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不耐酸、较耐碱、对紫外线不敏感。加热100℃持续20分钟,即可灭活。
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该遵守为患者保密的原则。不得随意将结果告知无关人员。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预防进行相应的防护。
病房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消毒,可以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所有物体表面、台面、地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