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捕河虾用什么好 用什么工具捕河虾
1、虾笼捕虾,虾笼一般用竹篾或包扎带等编成,为丁字形筒状笼子。笼子有两个虾能进而不易出的进口,在丁字形筒笼汇集处有一个开口。开口设有盖子,作业前从此处放入鱼骨头或米糠、麦麸等饵料,并加盖,也有将虾笼分开放置的,则虾笼上需扎上小竹竿,或系上小绳,另一端系一个浮标,置入水中。傍晚放笼,翌晨收笼,启盖取虾。现有些地方采用小型、圆柱形的塑料虾笼,只在一端有一个进口,另一端是一个盖子,成本低,方法简便,捕捞效果良好。
2、地笼、甩笼捕虾,地笼也叫地龙网,也叫甩笼,甩笼多数为方筒形。 由PE网线编成,两头尖,由多节组成, 一般7到16节,每节都由铁丝或竹篾制成的圆圈撑开,每节内均有网片做成的倒须,最后一节为网囊,盛纳渔获物。作业时,根据河虾喜欢栖息于有水草、微水流的水域,将地笼、甩笼安放在湖泊、水库、池塘、河流的浅水区,早晚各1次,起笼从网囊中取虾。若地笼中放入诱饵,则捕捞效果更好。
2. 使用捕虾笼捕虾有哪些好方法
使用捕虾笼的捕虾方法,属于捕虾方法。诱饵:野杂鱼粉30克、泥鳅粉30克、鲜鸡血粉35克、植物青味源粉60克、鱼腥香粉45克、膨化粉35克、味精15克、促食剂粉55克、阿魏50克、动物骨粉70克;按比例取上述物质,分别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粉碎成颗粒,混合;笼具:捕虾笼有一笼具,在笼具的侧面有倒须口和取虾门,倒须口上连接有倒须,在笼具内连接有诱饵柱;笼具有一支架,支架构成一长方体,支架外包裹有网片,在其中一端的端面上有二个倒须口,在另一端面上有一个倒须口和一个取虾门,在倒须后口上有倒须拉线连接至支架上。该捕虾方法的捕虾笼结构简单、造价低;诱捕效果好,诱捕率高,达到98%,不影响虾类的生活规律及正常生长;捕虾时不受水域中地形及水面的限制,捕虾时劳动强度低。
1、使用捕虾笼的捕虾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有捕虾的诱饵和专用网具: 诱饵:野杂鱼粉30克、泥鳅粉30克、鲜鸡血粉35克、植物青味源粉60克、鱼腥香粉45克、膨化粉35克、味精15克、促食剂粉55克、阿魏50克、动物骨粉70克; 按比例取野杂鱼、泥鳅、鲜鸡血,洗净、晾干,然后放入烘干机中,控制烘干机的温度在80℃,烘制时间为2小时,控制被烘干物质的干燥度为90%,取出放入至粉碎机中粉碎成颗粒;将植物青味源放入至粉碎机中粉碎,所有粉碎物质的粒度为0-60目;将上述物质按比例一起放入至混料桶中,把混料桶置于混料机上混合40分钟,混合充分即可; 专用网具:捕虾笼有一笼具,在笼具的侧面有倒须口和取虾门,倒须口上连接有倒须,在笼具内连接有诱饵柱;笼具有一支架,支架构成一长方体,支架外包裹有网片,在其中一端的端面上有二个倒须口,在另一端面上有一个倒须口和一个取虾门,在倒须后口上有倒须拉线连接至支架上;诱饵柱位于笼具的几何中心的底部; 捕虾方法:将诱饵穿在捕虾笼内的诱饵柱,将取虾门关好,然后放入在虾集聚的水域,虾受诱饵香味的吸引,从捕虾笼的倒须口进入捕虾笼内吃食,倒须口的出口是漏斗状的,进入端口大底端口小,虾很难再找到倒须口底端的小口,虾即无法再从倒须口出去,将捕虾笼提出水面,打开取虾门,捕虾笼内的虾全部被捉。
3. 怎么捕捉河虾
一、将这种单层虾笼的口打开,里面放吃完的碎骨头等东西,虾会自己进去。
4. 河虾网的使用方法 怎么样使用河虾网捕河虾
1、用河虾笼捕虾的话最好是吃剩的鸡骨头。因为它效果最好。如果短时间搞不到鸡骨头也可以到菜市场杀鸡的地方买鸡肠子放到虾笼里来捕虾。
2、河虾笼是中原地区用来捕鳝或泥鳅,河虾小鱼等的工具。地笼有很多入口,但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鱼类进去后就很难出来。地笼的长度可依据养殖水面的长度、宽度而定。
3、河虾笼选用直径6毫米的钢筋,加工制成40厘米的正方形框架,每50厘米为一节,用钢绳连接起来,外面再用聚乙烯网布包缠,网的两端或中间制成网兜。
4、每节设一个进口,框架与框架的网片上做成须门,使虾只能进不能出。每相连两节的进虾口方向相反,这样可捕来自两个方向的鱼虾。
5、河虾笼的长度可依据养殖水面的长度、宽度而定,一般为15节左右,总长约7~8米。地笼是定置渔具,可以常年捕捞。将地笼置于池塘、湖泊、河沟等养殖水面或天然水域中,每天早晨倒出网兜中的鱼、虾,取大放小。
6、材质为塑料纤维。河虾笼有很多入口,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鱼类进去后就很难出来。故又称迷魂阵。因为这种工具是沉入泥底的,简便取名地笼。这种工具有许多结,相互连通。使用时尾部绑上沉重的东西,上部分绑上结实的绳子,抛入水中后把绳子绑在岸边的固定物上。
5. 捕河虾用什么好用什么工具捕河虾
1、虾笼捕虾,虾笼一般用竹篾或包扎带等编成,为丁字形筒状笼子。笼子有两个虾能进而不易出的进口,在丁字形筒笼汇集处有一个开口。开口设有盖子,作业前从此处放入鱼骨头或米糠、麦麸等饵料,并加盖,也有将虾笼分开放置的,则虾笼上需扎上小竹竿,或系上小绳,另一端系一个浮标,置入水中。傍晚放笼,翌晨收笼,启盖取虾。现有些地方采用小型、圆柱形的塑料虾笼,只在一端有一个进口,另一端是一个盖子,成本低,方法简便,捕捞效果良好。
2、地笼、甩笼捕虾,地笼也叫地龙网,也叫甩笼,甩笼多数为方筒形。由PE网线编成,两头尖,由多节组成,一般7到16节,每节都由铁丝或竹篾制成的圆圈撑开,每节内均有网片做成的倒须,最后一节为网囊,盛纳渔获物。作业时,根据河虾喜欢栖息于有水草、微水流的水域,将地笼、甩笼安放在湖泊、水库、池塘、河流的浅水区,早晚各1次,起笼从网囊中取虾。若地笼中放入诱饵,则捕捞效果更好。
6. 如何捕河虾
(一) 虾笼捕虾
虾笼一般用竹篾或包扎带等编成,直径15--40厘米,为“丁”字形筒状笼子。笼子有两个虾能进而不易出的进口,在“丁”字形筒笼汇集处有一个开口。
开口设有盖子,作业前从此处放入鱼骨头或米糠、麦麸等饵料,并加盖,用绳将上百个笼子以每只4--10米的间距系在一起。也有将虾笼分开放置的,则虾笼上需扎上小竹竿,或系上小绳,另一端系一个浮标,置入水中。傍晚放笼,翌晨收笼,启盖取虾。现有些
地方采用小型、圆柱形的塑料虾笼,只在一端有一个进口,另一端是一个盖子,成本低,
方法简便,捕捞效果良好。
(二) 虾球捕虾
虾球在有的地方也叫虾笼,在湖泊、池塘、多草的江河等水域中捕虾,效果较好。虾球用竹条、柳条、包扎带等编成,直径为60--80厘米,为扁圆形空球,可将破网片、竹梢、竹丝、棕榈丝等物填入空球中,并用一根绳子系住,另一端系扎一个浮标。在浅水处作业的虾球,有时直接系扎上一根小竹竿作标记,放入水中。河虾进入虾球内栖息、摄食,一般间隔30--120分钟,划一只小船到放置虾球的水面上边,一只手操划钩,将虾球钩牢并将虾球轻提到水面,或抓住浮标、竹竿,轻轻将虾球提至水面,另一只手再将一只面积0.3--0.8平方米椭圆形或梯形的抄网放入水下30--50厘米处,然后将虾球提拉进抄网内,再将抄网中的虾转入船舱中或鱼箩中暂养。也有不用抄网作业的,可直接将虾球提进船内,将虾球中的虾抖入船内,此法简便,但可能有些虾会逃脱。此法作业,若在虾球中放些小杂鱼或粉团等作诱饵,则捕捞效果更好。
(三)地笼、甩笼捕虾
地笼也叫地龙网,呈方筒形或“T”字形。有些地方叫甩笼,甩笼多数为方筒形。 它们多由PE网线编成,内径40--60厘米,长3--10米,两头尖,由多节组成,一般7--16节,每节都由铁丝或竹篾制成的圆圈撑开,每节内均有网片做成的倒须,口径10--20厘米,最后一节为网囊,盛纳渔获物。作业时,根据河虾喜欢栖息于有水草、微水流的水域,将地笼、甩笼安放在湖泊、水库、池塘、河流的浅水区,早晚各1次,起笼从网囊中取虾。若地笼中放入诱饵,则捕捞效果更好。
(四)虾蚝捕虾
虾蚝是用竹篾等编成的长而细、具有较大入口的喇叭状竹笼,长1米多,喇叭口有倒须。根据河虾白天喜欢栖息在水草上,夜里外出活动,溯水向上游动的习性,在河道、沟汊、溪流边,选择有水流的岸旁,用杂草筑坝(坝的大小要使水流因受阻增高水位而流过坝),使之形成一股洄流。虾蚝放在洄流中,迎捕河虾。
7. 河虾的抓取方法是什么
最简易的捕虾工具是“花篮”网,也就是脸盆直径大小的小网,网兜不用太深,用纱布就可以,有10厘米深足够了,将“花篮"网用绳子拴平衡,放到水里。绳子上端拴上一块泡沫塑料,这样绳子就能漂浮在水面上了,目的是为了起网时能找到网绳。
8. 如何捕捉河虾
可以用地笼,在地笼里放一些烧过的骨头。或者使用“花篮”网,也就是脸盆直径大小的小网,网兜不用太深,用纱布就可以,有10厘米深足够了,将“花篮"网用绳子拴平衡,放到水里。绳子上端拴上一块泡沫塑料,这样绳子就能漂浮在水面上了,目的是为了起网时能找到网绳。注意:网兜里放几块新鲜的羊骨头,羊骨头和网兜用线固定住,以免掉到水里。
河虾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的河虾(又称青虾,学名叫日本沼虾(Macrobranchium nipponense)),是优质的淡水虾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食品,颇得消费者青睐。
作用:
淡水虾性温味甘、微温,入肝、肾经;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瘙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
9. 怎样使用地笼捕鱼虾
用网目为15mm网片围制成四方形、可叠折式的笼网,整条地笼网长2m,由11个四方形铁丝骨架将其分隔成10个内部相通的20cm×20cm×20cm的正方形小网笼。
小网笼的两边均设有间隔式的诱鱼洞,诱鱼洞为啦叭状的倒须网口(鱼、虾只能进不能出),地笼网的两端为圆锥形集鱼网袋,当青虾由诱鱼洞进入地笼网后被误导而爬集于两端的集鱼袋而被捕。
简单方便,不会损坏鱼虾蟹,受到众多渔民的喜爱和运用。
全部人工编织打结。分为一挡一档的,正常一档50CM左右,小的20CM左右,地笼两侧相互交叉有很多入口,内部构造比较复杂(行内称为“倒须”)鱼虾类进去后就很难出来。
出口常设于笼的中尾部,两侧分别一个,也有直接设在两头(这样的设计不方便,笼身在水下不稳容易倾斜),小笼只有一头有出口。笼底由石头子灌到网袋中,在由工人手工编织上去,这个称为“jià子”就是脚的意思。因为这种工具是沉入水底的,故而取名地笼又称“ha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