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具五金 » 玉米长叉用什么工具打下来

玉米长叉用什么工具打下来

发布时间: 2022-08-30 06:11:48

❶ 水果玉米长了叉子怎么办

掰掉,不管根部处长出几个叉子,只要看到就要坚决的将它掰掉。因为,这些都是无效苗留着会白白的消耗玉米营养,妨碍玉米母本株的正常生长发育,会大大地影响玉米的产量。

玉米为什么会长叉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实,玉米根部出现分叉的原因不是单一的,玉米是属一年生草本科植物,分叉也叫做分藻,它和小麦一样天生就具有分藻的生理特性,玉米分藻是受玉米中的tb1基因直接控制和影响着。
玉米每个节位的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除去植株顶部5~8节的腋芽不发育以外,其余腋芽均可发育。 只不过小麦份澡后它会分化出多个穗数,为奠定产量打下基础。而玉米分藻它不但不会形成结实的果穗,反而会消耗主植株体内的有机营养,并削弱主茎的生长发育。
所以,它的这种具有天生分藻的生理基因特性,在经过人们代代的改良和驯化过程中被抑制,正常情况下,改良后的玉米种子大多的品种都被改良成少分藻或无分藻,也只有中上部的1-2个腋芽可发育为实果。

但是,如果我们在玉米种植和生殖期间,利用外界环境条件削弱了玉米植株顶端生长优势,就会促进底部腋芽发育,形成根部分叉,顶端生长越差,根部分叉越严重。这里所说的能消弱玉米植株顶端生长优势的外界环境就是:充足的养分、稀疏的密度,墒情的适宜,植物调节剂的使用不当、或是过多的药剂使用等等因素,都会使玉米里的那种具有天生分澡的生理基因特性,在这种有利条件下被分化出来,就会使本来少分或者无分的品种又出现叉。

所以,在种植过程中,选择优良品种,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农方法,避免滥用和超量使用农药、或植物调节剂,加强田间管理,减少分蘖。
玉米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玉米产生分蘖,都是影响到玉米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分蘖株在分蘖过程中和生长过程中,都会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使玉米母株营养大大减少,影响母株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影响产量那是必然。

所以,当玉米产生分蘖时,必须掰掉所有的分蘖株,减少分蘖植株消耗主茎的营养损失。掰掉分蘖植株后,控制好土壤墒情和外界因素,避免再次分蘖。
总之,玉米分蘖的无效植株,是由许多因素引诱发生的,这些分藻株不会抽穗结棒形成有效实穗,只白白消耗营养,影响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玉米的结实和籽粒的饱满程度,最终减少产量。所以只要发现就要随时将其掰掉,减少母株的体营养损耗,以确保玉米实果的品质和产量。

❷ 玉米出叉子怎么办

(一)、玉米分蘖(丫子)的生理原因

玉米每个节位的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除去植株顶部5~8节的叶芽不发育以外,其余腋芽均可发育;最上部的腋芽可发育为果穗,而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则形成分蘖。由于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现象比较强,一般情况下基部腋芽形成分蘖的过程受到抑制,所以生产上玉米植株产生分蘖的情况也比较少见。玉米植株产生分蘖的时间大多发生在出苗至拔节阶段,形成分蘖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削弱了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作用所致。
二)、产生玉米分蘖(丫子)的原因分析

1、品种。品种之间存在着差异,有的品种分蘖多,有的品种分蘖少。顶端优势弱的品种在不良环境影响下更容易产生分蘖。

2、密度。稀植时,或在缺苗断条及低头等处,几乎所有的玉米杂交种的植株都能适时的利用土壤中有效养分和水分形成一个或者多个分蘖。同样的品种,种植密度小的时候,分蘖多一些,反之少一些。

3、播种时间。播种早的,分蘖多一些,播种晚的分蘖(丫子)少一些。

4、土壤肥水力。土壤肥水力越高,分蘖越多。在生长初期的头几周内土壤养分和水分供应充足时,分蘖能最大限度地发出,分孽性强的杂交种每株可能形成1个或多个分孽,如果生长季早期环境适宜即使在高密度下也仍能如此。

5、由于玉米植株的顶端生长点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植株矮化而产生分蘖。比如:植株感染粗缩病、苗后除草剂产生药害、控制植株茎秆高度的矮化剂形成的药害等都可能生成玉米分蘖(丫子)。
(三)、到底有多少玉米分蘖(丫子)不会自己死亡?

2007年山东天泰种业公司刘宁等人的研究表明:97%以上的分蘖生长至玉米抽雄后即逐渐枯萎死亡,少数(3%左右)能继续生长,最后在顶部抽生出一花穗,接10-20粒玉米,分蘖所接的籽粒秕小,无利用价值。2007-2008年吉林省梨树县小宽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王兴会等人调查表明:92%植株的分蘖长至3.5~5.5叶时自然死亡;8%的植株的分蘖长成正常的植株,并且抽穗结实,但是由分蘖发育成的植株茎秆比主茎细,穗相当于主茎穗的1/5~1/4。

取他们调查的平均数,结果为:大约有5%的玉米分蘖(丫子)不会自己死亡。
四)、不去分蘖(丫子)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究竟是什么?

从所参阅的资料当中,其中认为“分蘖株的生长量越大,主茎株的养分消耗就越多”,“分蘖成株的存在与主茎争水争肥而且还要争光,减弱田间的通风透光强度”,“因密度的增加引起主茎株旺长,节间变长变脆,降低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和抗旱能力”等观点,均是凭自我感觉认为的,没有实验数据支持,属于“想当然”一类的理论。

下面,我从资料中实际实验的数据中,总结玉米分蘖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玉米不去分蘖,能增加玉米整体的叶面积

吉林农业大学宋凤斌等人的结论为:不去分蘖的实验玉米品种每公顷的叶面积为35610-46510平方米,而去分蘖的每公顷叶面积仅为24690平方米,前者比后者叶面积大得多。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史振声的结论为:叶面积大幅度增加,留孽是去孽的2.5倍,达到极显着平准。去孽叶面积指数为0.94而留孽为1.64。留孽处理叶片的衰老时间较去孽者晚3~5天。

结论:玉米的叶片是其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器官在玉米的一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去分蘖比去分蘖的叶面积多,为玉米产生更多的干物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玉米分蘖(丫子)上的营养到底会不会往主茎穗上转移?

研究原理:C元素是玉米果穗灌浆时糖和蛋白质所需的重要组分,CO2中的C元素可用放射性元素(14C)标记。当这种标记的CO2被叶子吸收后,可通过植株进行示踪。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植物生理学家在70年代初就使用了CO2标记技术。他们发现在抽雄之前,主茎和分孽之间发生少量的养分转移。不过,在吐丝后不久和整个灌浆期间,大量的养分从粗大且无雌穗的分孽叶片上向主穗转移。分孽和主茎的果穗都有少量营养物质的转移,即主穗得到的是主茎叶片的养分,而分孽穗得到的是分孽叶片的养分。主茎向分孽输送养分的情况只出现在分孽有果穗而主茎无果穗时。

吉林农业大学宋凤斌等人也用CO2元素示踪技术,探明玉米植株体内干物质的去向。结果表明:在玉米雄穗形成前,主茎与分孽间有小量的养分转移。紧接着开花后和灌浆期间,大量养分由无穗分孽的大叶输往主茎的果穗,这是不去分孽玉米子粒产量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当主茎与分孽都有果穗时,养分很少相互转移。亦即主茎穗从主茎叶获取养分,而分粟穗则由分孽叶提供养分。只有当分孽上有穗而主茎上无穗时,主茎养分才流向分粟穗。这种情况在大多数田间条件下很少发生。同时还发现,在完全植被的正常田间条件下,小的、被遮阴的发育正常的无穗分孽对主茎无影响
通过两个实验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的结论几乎一致。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史振声还发现:分孽几乎都有雌穗吐丝现象,后期也有不同程度结粒现象但成穗甚少,说明在整个植株系统中主茎果穗的发育占有绝对优势。分孽不仅不会与主茎争夺营养,而且还向主茎提供它们从土壤中吸收的和本身合成的营养物质,从而扩大了营养“源”,减少了小花败育、秃尖、瘪粒,使产量和品质提高。
3、玉米分蘖(丫子)对玉米的其他影响

A、增加了根系数:

史振声对根系的测定结果表明,留孽平均每株根数是56条,而去孽株为29条,平均增加27.6条,即增加95%。

B、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史振声的研究表明:测定留孽比去孽地表10厘米处土壤含水量高14.49%,达极显着平准,说明留孽后形成较大的叶冠层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起到了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叶片蒸腾与地表蒸发相比,蒸发的作用更大,故留孽可保持土壤水份和抵抗干旱。

C、分蘖(丫子)与中穗部最大叶片生长的关系

主茎中穗部最大叶片是对玉米产量贡献最大的叶片。

2005年湖南文理学院程新奇等人的研究表明:没有蘖及拨蘖、不拔孽这三种处理与最大叶片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关系,表现为不同品种不同处理间最大叶片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基本相同,可见分蘖的生长并不会影响到最大叶片的生长。
4、玉米分蘖(丫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管玉米分蘖掰还是不掰,最终还是得看它是否会影响产量。

P.R.Carter的结论是:玉来的分孽不会影响田间籽粒产量。

史振声的研究结果为:在8个产量性状中除每穗行数和穗粗无明显变化外,其余6个性状留蘖比去孽均有显着改善。每穗粒重量最为突出,平均由36克增到62克,增加72.22%。二是穗粒数增加幅度较大,平均增加66.04%。三是每行粒数明显增加,平均增加35%。四是增加了穗长,平均增加4.24厘米,即增加30.85%。有效穗长增加更为明显,平均增加34.34%。最后是千粒重的增加,平均增加13克即715%。均达极显着平准。
宋凤斌的研究结果为:无论是覆膜还是不覆膜,不去分孽的各参试品种的各产量构成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产量均超过去分孽的10%以上。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掰不掰掉分蘖对产量的影响并非绝对的。在程新奇、刘宁的实验中,掰掉玉米分蘖比不掰掉分蘖增产,但是幅度很小。而其他几人的实验说明不掰掉玉米分蘖比掰掉分蘖增产,而且增产幅度很明显。并且有的学者认为去分孽的玉米子粒产量比保留玉米分蘖的降低,可能原因由于去分孽时所致的伤害引起的(伤口修复、病虫害侵害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玉米分蘖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偏向于增产!不掰分蘖比掰掉分蘖对产量影响偏向于增产!
五)、结论:玉米分蘖(丫子)掰还是不掰?

分蘖之所以令人讨厌,是因为在田间不好看,特别是在生长后期,植株基部较小的分蘖变为褐色,死亡时更是如此。当栽培者看到这种情景时,不管研究结果怎样,很难相信这些分孽没有从主茎吸收养分。加之,有时分孽会形成难看的多节雄穗。下面大家来看看这些学者们对分蘖(丫子)去留的结论吧!

程新奇的结论:合理密度正常栽培的甜玉米,完全没有必要将拨除分蘖作为一项农艺增产措施来采取。相反,在早期拨蘖还会造成不利影响。
宋凤斌的结论:无论是有穗分孽还是无穗分孽都有助于提高玉米子粒产量,同时玉米分孽可大幅度提高玉米的生物产量。
史振声的结论:对于早熟甜玉米保留分孽是一种增加籽粒、鲜穗产量和提高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P.R.Carter的结论:玉米分蘖不会影响产量,不用去除。
刘宁的结论:夏直播玉米分蘖的去与留,对产量影响不大,但是打掉分蘖,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因此,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人工去除分蘖;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不管它,任其自然消亡
在合理密度正常栽培的玉米品种.完全没有必要掰掉分蘖(丫子),掰掉丫子不一定能增产,反而会减产!建议农民把时间用在比去玉米分孽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❸ 地里的玉米长叉子了,应该怎么办

玉米叉子就是玉米的分蘖,掰掉玉米叉子可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田间出现分蘖后应该尽早拔除,拔除分蘖的时间越早越好,以减少分蘖对植株体内养分的损耗和对生长造成的影响。它的根部出现分叉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分叉现象是由内外综合因素共同形成。 内在因素就是:分叉也叫做分藻,它天生就具有分藻的生理特性,玉米分藻是受玉米中的tb1基因直接控制和影响着。

苗快速并旺盛的生长目的。也就是在二次间苗时我们会把壮、旺苗的分叉同时清理掉,这个操作目的同间苗相同。就算有几个“漏网之鱼”,我也未见过它接出玉米来,顶多在顶上雄花穗长出几个玉米粒。小玉米苗从第一片叶根部,开始长出两个象耳朵一样的叉子,叉子在阳光下吸收营养成分,为主杆玉米生长发育壮苗,能够有效使玉米长势旺盛,玉米棒籽大,高产稳产大丰收。

❹ 削玉米的方法

用剥皮刀
①把玉米从中间掰断。
②把玉米棒子小段立在砧板上,一只手扶好,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握住刨皮刀对准玉米粒的根部压下去,一刀下来,大概能够把两排玉米粒给切下来。
③对准玉米粒的根部轻轻切下去,切的时候不要过度用力,每一刀下去应该只切下一排玉米粒,然后稍稍转动玉米棒子,继续切下一排玉米粒。
④因为每刀下去只切一排,所以切下来的玉米粒粒形非常完整,切下来的玉米芯子外表也非常光滑。
方法一:带尖的刀具

1、将玉米洗净,把玉米从中间横着掰断。

2、将带尖的刀具插入玉米芯中,插入越深越好。当然这时要小心,不要让尖刀的刀口对着自己的手。

3、慢慢的,刀往深处插的时候,玉米一下子就分开成竖着的两半了。(不要直接用刀切一半,容易把一些玉米粒破坏,这样可以保留完整的玉米粒)

4、拿起分开的玉米段,其实用手指对着侧面的玉米一排排的轻松就剥下玉米粒了。一直按一排排的剥下来,感觉特别爽!这个方法很好剥玉米,大概一分钟就能剥下一根的玉米粒,而且剥下来的玉米一粒粒的非常好看。

方法二:螺丝刀

1、取一个螺丝刀。将螺丝刀的尖对着玉米一排的根部。

2、然后插进去,往上一推,就掉落了一排。

3、最后用手就很好剥啦。

方法三:剥皮刀

1、把玉米从中间掰断。

2、把玉米棒子小段立在砧板上,一只手扶好,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握住刨皮刀对准玉米粒的根部压下去,一刀下来,大概能够把两排玉米粒给切下来。

3、对准玉米粒的根部轻轻切下去,切的时候不要过度用力,每一刀下去应该只切下一排玉米粒,然后稍稍转动玉米棒子,继续切下一排玉米粒。

4、然后用刀切,因为每刀下去只切一排,所以切下来的玉米粒粒形非常完整,切下来的玉米芯子外表也非常光滑。

方法四:叉子

1、将玉米从中间掰成两段。

2、拿把质量过硬的叉子,用叉子从掰断的地方插入往前推。

3、很容易就推出三排。

4、剩下的就用手直接剥下来,很容易剥了。剥的干净,玉米粒也很完整。

方法五:两根玉米对着搓

把玉米弄出一个缺口,然后从这里用两根玉米对着搓也容易剥。徒手剥的话推荐这样,比单纯徒手剥省事很多。

方法六:剥玉米神器

可以在网上买剥玉米神器,非常好用,一个玉米剥得干干净净,又不伤手。

神器1:先来看看这款神器,样子和我们平时使用的削苹果刀有些相似。刀框呈现出圆弧形状,可以很好的适应圆柱体的玉米。刀头看上去比一般的削苹果刀略小,带有很多锯齿。锯齿的作用不言而喻,是为了快速切下玉米粒,成倍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使用的时候,也是十分简单,只需要像削苹果一样削玉米粒就可以了,整个过程非常轻松。

神器2:还有一款神器。这款神器为一个圆筒形状,内部带有锋利的刀片,在使用的时候,将玉米从中间穿过摩擦、旋转,就可以将玉米粒轻松剥落,让剥玉米粒的工作变得简单而有趣。

神器3:刨玉米粒分离器。使用时也很简单,就像刨薯仔皮一样。厨房剥玉米粒工具,锯齿形不锈钢刀片削玉米迅速又干 净,轻轻松松刨玉米粒,省时省力,刨下的玉米粒都在玉米仓内,干净卫生。带护手托架,剥削玉米很安全。

总体上看来,这些神器都有着不错的实用性,淘宝上就可以买到的,价格也很便宜。

方法七:玉米脱粒机

需要大量操作的时候,有专门的玉米脱粒机。玉米脱粒机是指对玉米果穗进行脱粒的机械装置。玉米脱粒机具有自动化高、安全性强、操作简便、能耗低等特点。

玉米脱粒机的功用是对晾干后的玉米果穗进行脱粒。多为轴流滚筒式,也有垂直脱粒盘式。由于它具有生产效率高、脱粒质量好,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工作可靠和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所以多少年来一直深受农民欢迎。

玉米脱粒机主要由滚筒、凹板、筛子、风扇、喂料斗、籽粒滑板、螺旋导杆等组成。它采用切向喂入轴端排穗轴的轴流式脱粒装置。其工艺流程:玉米穗通过喂料斗进入滚筒,在高速回转滚筒的冲击和玉米穗、滚筒、凹板的相互作用下被脱粒。脱下的籽粒及细小混杂物大部分通过凹板孔,由风扇进行气流清选。轻混杂物从排杂口吹出,籽粒由籽粒滑板滑出机外。穗轴则沿滚筒轴向往后移动,由轴端的出口经振动筛子表面排出机外,夹带在穗轴中的部分籽粒经筛孔漏下并进入籽粒滑板滑出机外。

玉米汁的做法豆浆机

1、准备2根玉米棒,将玉米苞衣、须剥干净,并用清水清洗好。注意选择鲜嫩的甜玉米(黄色的),不要买那种糯的。还有,不建议直接买那种店家已经弄好的颗粒装的,主要是考虑到卫生、虫卵等。而在选的时候,应选择鲜嫩饱满、呈金黄色、无病虫害、无腐烂的鲜玉米。

2、将玉米切成块,用刀子将玉米粒削下来(剥取下来)。注意安全,不要伤到手。

3、将剥取下来的玉米粒再用水清洗一遍。

4、用量杯量取三分之二量杯的新鲜玉米粒。把玉米粒放进豆浆机里,然后加水,水量在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

注意:加水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豆浆机上面的水位线,一定要保证水量在上下水位线之间,否则机器不会工作。

5、根据个人口味,加入250克牛奶或是添加适量白砂糖,建议不要放太多,保持玉米的原汁原味。盖好盖子。

6、将机器的电源线插上,将电源接通。豆浆机上有标示的,如果泡过就用湿豆那个按钮,如果没有泡过,就用那个干豆直接打就可以了。让豆浆机开始工作。

7、直到豆浆机工作结束后。稍微停个几分钟后,再摁下五谷豆浆档,继续工作一遍后,即可得到奶香浓郁细腻香滑的甜玉米汁。

8、用细密的纱滤将榨好的玉米浆过滤好后再放入锅内。当然,也可以不用过滤。只是最后可能稍微有点噗锅溢出,要有准备。

❺ 玉米长叉子怎么办

说是不用管 是由于早期营养过剩 所导致的 到后期自然被植物所吸收 不影响产量

玉米丫子应及时掰掉。玉米丫子也叫分蘖,分蘖是几乎所有禾本科作物都有的一种生理现象,引起玉米分蘖的原因有可能是天气、水肥以及品种。
玉米生产上分蘖株是没有利用价值的,分蘖株生长所需要的养分,都是从主茎株的根争来的。分蘖株的生长量越大,主茎株的养分消耗就越多。所以农民朋友最好还是去掉这些玉米丫子以减少养分的浪费。 掰玉米丫子也要掌握时间,不能过早或者过晚,掰早了后期还会再长,无形中增加了劳动强度,掰晚了就失去意义了,所以一般是第二个丫子长出两叶时去除为宜,掰下之后一定要进行培土,培土之后一般就不会再长了。

❻ 地里的玉米长叉子了,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最先清水塘说起的是玉米它本来就是像稻谷一样,在生长的过程中是会出现抽穗的状况的。换句话说这在生长的情况下会生出去新的发枝来,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分杈了。针对分杈,清水塘的观点是要依据它在不一样生长环节来作出掰与不掰的确定。一般玉米分岔全是非常少的,这大部分是种籽难题,一般是玉米种籽的含量不足。假如这种状况很少大约能够忽视假如多得话那就需要注意了。确定玉米生产量的原因一是化肥二是管理方法三是种籽。这些都是密切关联的,因此栽培技术的活许多的

因此,为了确保主杆上的玉米棒可以常规的生长,在抽穗期内长出来的分杈最好掰掉的好。总体而言,针对玉米长出来的分杈,清水塘的观点便是假如玉米主杆还比较偏矮的情况下就长出来,这个时候是必须要掰掉的,不然主杆是难以获得到高生产量的玉米的。可是假如玉米的主杆早已看起来较为高了,这个时候再长出来分杈大家彻底不用管的。

❼ 玉米如果长出叉子怎么办

有不少专家都认为玉米叉子不用掰,任其生长,说是不会影响产量。也不知他们都种过地没有,反正有的玉米叉子能长2尺长,不掰是不行的

❽ 玉米长出的叉子用不用掰掉

玉米长出叉子掰掉,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吗?

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分叉的状况,所以很多人发现玉米出现分叉以后,就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把这种分叉给掰掉,但是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了,如果掰掉这个分叉的话,会不会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呢?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点赞关注,我将会和大家积极互动。


❾ 如何将新鲜玉米上的玉米粒较快的弄下来

将新鲜玉米上的玉米粒较快弄下来的方法有很多种。

需准备的材料:

①玉米;

②带尖的刀具;

③螺丝刀;

④剥皮刀;

⑤叉子

方法一:用带尖刀具

1、 把玉米从中间掰断。

注意事项:

用工具时不要心急,小心伤手。玉米粒如果当天不吃,就找一个干净的食品袋装起来,放到冷冻室,可以保存很久。

❿ 农民掰玉米粒的工具手工

我小时候见过,去年我自己做了一个。好使。做法是:
找一根粗细(直径)小于10厘米的木棍,长2尺,在中间部分挖一条槽(选一个比较细一点的玉米棒,能让玉米棒在槽里滑动运行即可)然后再在这个槽的中间部分用凿子打一条孔,孔的宽窄1.5厘米,孔的长短3到4厘米。然后再在孔的下方斜着钉一根铁钉,钉牢之后一定要把露出的部分磨尖(这个钉尖就是穿苞米粒用的)。
大致就是这个样子,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和修改。比如铁钉露出的长短、槽的深浅,玉米棒的粗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