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透过TLP量测看选择电子元器件ESD防护TVS
TVS保护组件的工作原理如附图一所示,TVS在线路板上是与被保护线路并联的,当ESD瞬间高电流的冲击下,TVS能够实时导通提供给瞬时电流一个超低电阻通路,此时ESD的瞬时电流与能量便经由TVS所引开,然而TVS是否能够对被保护线路提供有效地保护功能除了须考虑TVS在ESD冲击下的导通速度是否够快,更须要考虑TVS导通后箝制电压 (Clamping Voltage) 是否够低,来避免被保护线路受到ESD的冲击而造成讯号的干扰所引发系统重置、当机甚至损伤。因此,在ESD冲击下,TVS导通后的Clamping Voltage高低便是选择TVS效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图1:TVS保护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何量测到TVS在ESD冲击下的Clamping Voltage呢? 传输线脉冲产生系统(Transmission Line Pulsing System, TLP System)便是一有效地量测工具。TLP System最早是由英特尔(Intel Corporation)的T.J. Maloney所提出来,架构图如附图二所示,其主要功能为进行待测组件在短时间、高电流情况下之电压-电流特性量测。此短时间系指奈秒(ns)等级,高电流系指安培(A)等级。而在此短时间、高电流情况下之电压-电流特性,即仿真待测组件在ESD发生时的电压-电流响应。因此,以TLP System来量测TVS保护组件,从量测到的电压-电流特性便可以预测在ESD冲击下,TVS的导通电压(Turn-on Voltage)及导通后的Clamping Voltage。TVS的Turn-on Voltage越低代表导通速度越快,Clamping Voltage越低代表TVS的保护效果越好。 图2:TLP System架构图附图三为利用TLP System所量测各种TVS的电压-电流特性。从图中可比较各种TVS的Turn-on Voltage以及TVS导通后的Clamping Voltage高低。图3:利用TLP System所量测各种TVS的电压-电流特性晶焱科技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完整推出全系列防静电IC的厂商,ESD防护能力上可满足消费性电子产品标准(IEC 61000-4-2第4级)的要求。
⑵ 哪个工具可以保护计算机组件免受esd的影响
防静电腕带可以保护计算机组件免受esd的影响。防静电腕带使用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材料配以导电丝混编而成。其导电性能好,长度可任意调节,弹簧接地线能经受30000次以上环境试验不断裂。
有绳腕带是防静电装备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为普遍使用的生产线上的必备品,将人体身上的静电排放至大地,故使用时腕带必须确实与皮肤接触,接地线亦需直接接地,并确保接地线畅通无阻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2)勤鸽考试esd防护工具有哪些扩展阅读:
无绳腕带工作原理:根据电晕放电效应和尖端放电原理,当聚积的电荷超过一定值时因电位差向空间放电,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另在本机外部设有一只螺丝,与内部导体回路联结
(1)可作为因人员不当碰触高静电源,造成瞬间导入大量静电荷,在离子中和未完成时,可同螺丝外界空气水分子达成离子中和,使静电有效排除,从而达到静电泄放(静电压平衡)的最终目的。
(2)可利用此螺丝做电位归零功能(只需将螺丝碰触接地即可)
(3)可作为回路检测端子之用。其特点:方便、可靠;静电耗散时间:小于0.5S
⑶ 武汉昱升做事要有些防静电的规则
武汉昱升都是歌晟颐帮制定的 也是从歌晟颐入防静电产品的
防静电管理规则
1. 目的:防止半导体产品在生产,搬运,存储,包装过程中受到静电放电的损坏而制定本程序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电子生产,军工,航空航天等企业﹒
3. 责任﹕
3.1静电防护区域的所有人员必须执行本程序书的要求﹒
3.2制造部经理/各级主管/工程师应保证本部门所有人员都经过适当的ESD培训﹐所有的设备﹐物料都得到了适当的ESD保护﹒品保部人员应该定期稽核所有静电防护区域以确保本程序书的实施﹒
4.定义:
4.1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由静电场引起
的在两个不等电位物体之间的放电电流.
4.2 ESD防护区域 装备了足够的ESD防护材料和设备以防止限制ESD损坏的生产和存储区域,在本公司以下区域为ESD防护区域: 生产车间(POWER\MOTHERBOARD(DIP SMT )/SYSTEM),QA试验室(IQC/BURN IN ROME),资材仓库,制工维修部.
4.3 ESD防护材料 有以下一种和几种作用的材料:1)限制静电的产生;2)积累于其上的静电荷迅速消散;3)静电屏蔽.静电防护材料根据其表面电阻又分为:导电材料(<10E5Ω),静电消散材料(10E5Ω-10E9Ω)和抗静电材料(10 E9Ω-10E14Ω).
4.4 ESD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静电放电敏感度,产品因为静电放电而导致质量下降.
4.5 FACILITY GROUND 指一块埋在地下的金属导体,是全厂地线网络的汇集点,全厂的所有地线都应直接或间接地与它相连接.
4.6硬接地 直接或通过一个小电阻与FACILITY GROUND相连接.
4.7软接地 通过一个足够大的电阻与FACILITY GROUND 相连,以便由ESD引起的电流不大于5MA.
5﹒静电防护工具﹕接地铜块﹐接地电阻﹐接地线﹐静电环﹐静电衣﹐静电鞋﹐静电环点检仪﹐接地铜编织带,静电鞋.检查仪﹒
6﹒程序内容﹕
6.1 ESD防护区域的所有工作台﹐推车﹐货架﹐机器防静电地板都可靠接地﹒
6.1.1工作台上的表面板是软接地﹐方法是通过一个1M的电阻与FACILITY GROUNG相连﹒
6.1.2防静电货架应为软接地﹐接地电阻应在1M-10MΩ电阻之间﹒
6.1.3防静电推车应通过铜编织带﹐导电轮或导电链与导电地板接触﹒
6.1.4防静电地板应每半年由厂务检查一次﹐其表面电阻在1M-10MΩ之间﹐保证其防静电效果﹒
6.1.5所有机器应通过电源或可靠地接地﹐同时在机器上应有ESD监控措施﹐以便操作员在操作机器时进行ESD防护﹒
6.1.6操作员应佩带静电环以实现软接地﹐必须保证静电环接触皮肤﹐所有静电保护区域的人员都应通过静电环检查﹒静电环本身电阻应在200K-5M之间﹐佩带时手与插头之间的电阻应为小于100M﹒
6.1.7进入静电保护区域的人员必须穿静电服﹐静电鞋(或鞋套),静电服的纽扣应扣紧﹐应保持静电服与手腕的接触﹒
6.1.8每季度个区域ESD防护负责人员应对所有机台﹐工作台﹐货架﹐推车的接地状况作一次全面检查﹐通过后才能使用﹒
6.1.9对循环用料盒﹐每4个月报废一次﹐并在每第三个月时﹐抽测其中5只送交QA检查﹐如失效立即报废﹐以起到防静电效果﹒
6.2 操作
在产品的装配﹐测试﹐外观检查﹐分析﹐稳定性测试过程中﹐如果产品是放在有静电屏蔽的外包装盒﹐则其摆放位置和取放方式不受限制﹒
6.2.1 产品应置于可靠接地的工作台﹐推车﹐货架和机台上﹒
6.2.2 操作员应佩带静电环软接地﹒
6.2.3 对于报废器件不受此限制﹒
6.3 标志﹕
6.3.1 ESD防护区域应贴有专用的ESD标签以提示操作人员﹐ESD标签上应有检查人员签字与检查日期﹒
6.3.2出货包装盒上应印有ESDS的警告字样或贴有专用的ESD标签﹒
*** 产品在存放或运到一个非ESD保护区域时应装在容器中﹐这个容器应至少有一层导电层以屏蔽静电场﹒
6.5 所有接触ESD敏感材料的人员应接受ESD课程的培训﹐新员工在开始工作前接受此项培训﹒
⑷ SMT加工贴片过程中的ESD的危害有哪些
ESD是英文electronstaticdischarge的缩写,原意是静电放电,通常也指对静电放电的防护(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静电防护或防静电)
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让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体积却越来越小,但这都是以电子元器件的静电敏感度越来越高为代价的。这是因为,高的集成度意味着单元线路会越来越窄,耐受静电放电的能力越来越差,此外大量新发展起来的特种器件所使用的材料也都是静电敏感材料,从而让电子元器件,特别是半导体材料器件对于SMT加工贴片生产、组装和维修等过程环境的静电控制要求越来越高。
在电子产品SMT加工生产、使用和维修等环境中,又会大量使用容易产生静电的各种高分子材料,这无疑给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和挑战。
尽管人类发现静电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对于电子行业来讲,静电防护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1)SMT加工贴片生产工艺中材料和物品的复杂性:
电子产品的制造从元器件SMT加工贴装生产到组装,再到使用维修的过程中会使用半导体、金属、各种封装材料、线路板基材、机壳、机座等多种原料,而生产设备、操作工具、操作环境、包装容器等又会使得有可能与电子器件相接触的物品和材料更加繁多。材料之间的接触分离、摩擦、感应等都会产生静电,而且这些物品当中有又相当多使用的是静电容易产生不易消除的高分子绝缘材料,这些都无疑会增加电子产品静电损伤的风险和静电防护的难度。
(2)电子产品SMT加工生产环节多,任何一个环节的闪失都会造成静电防护的失败
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从半导体材料到最终的组装要经过半导体制造、晶片、装片、固定、键合、封装、电路板制作、SMT加工贴装焊接、插接、装配、测试等多个环节经历各环节不同厂家数百个工序,任何一个环节上的静电都可能对器件造成损伤。一旦哪一个环节的静电保护不够就意味最终产品出现问题。而全过程系统化地控制静电也是电子行业静电防护的一个重要特点。
(3)SMT加工贴片生产中人员因素会增加静电防护的难度:
尽管现代电子产品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在整个制造过程离开人员操作是不可能的。相比机器设备人的活动要复杂的多,人对器件的操作要复杂的多,因而人体静电的防护要比设备和环境要复杂的多。同时,人作为生产的主宰,人员防静电的意识和静电防护的操作水平会最终决定静电防护是否有效。这些都会增加静电防护的难度。
(4)SMT加工器件越来越敏感,要求越来越严格:
电子技术的进步可以说是集成化的提高和新的半导体材料的使用,集成化的提高意味着器件耐受静电击穿的能力的降低。当今集成电路的最小线宽已经降到了45nm这意味着按照10MV/CM计算的理论耐击穿能力只有45V,可能只是我们弯腰捡起一片纸张时产生的静电压的1/20,而另一些领域,如硬盘行业中的生产对静电控制的要求已经降到5V以下,这些必定对于静电防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ESOCOO
⑸ ESD静电防护原理是
在电子产品生产、装配、存储、运输、使用过程中,不产生静电是不可能的,但产生静电并非危险所在,危害在于静电积累(EOS),以及由此产生的静电感应、吸附和放电。对静电积累的限制和采取各种防护措施尤为重要。静电防护措施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静电耗散及泄漏将生产环境和各种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迅速耗散,以及泄漏是防止静电危害行之有效的方法。静电耗散及泄漏是通过替换电子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各类绝缘物制备的用具(包括各种工装夹具、包装、生产工具、物流转递用品、人体用品等),而改用防静电材料制备并使之接地来完成的。防静电材料又称为ESD防护材料,通常在电子行业所用防静电材料应属静电耗散和导静电类。接地的几个概念如下:(1)地:能接受或供给大量电荷的物体(如大地、舰船或运载装备外壳等)。(2)接地极:埋入大地以便与大地良好接触的导体。(3)接地电阻:被接地体与大地(零电位)之间接地引线、接地极、接地极与土壤溢流电阻的总和。静电耗散及泄漏一般要求静电耗散原理:将电子生产用的各类用品(装备)用ESD防护材料来制备。当因各种原因在其上产生静电时,通过静电消散使其静电不能在用品(装备)某点或某区域积累,降低单位面积的静电电量,从而起到降低静电电位作用,防止静电放电的发生。防静电包装就是静电耗散原理的典型应用。静电泄漏的定义:带电体上的电荷通过内部和其表面等途径,而使之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静电耗散及泄漏的一般要求是将各种ESD防护用品或装备、仪器设备、生产存储环境的导体等与大地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将上述物体积累或感应的静电泄放到大地。通常静电耗散及泄漏的措施同时使用,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有使用接地导电刷与带电绝缘体接触泄漏其积累静电的实例,像某些传输带的静电消除。一般情况下,人体,ESD防护用品(装备)任一表面与接地极之间的静电泄漏电阻(或称为系统电阻)小于1GΩ,都可认为是符合要求(美国标准ANSI/ESD-S20.20)。对于静电接地电阻(接地体与大地之间的电阻),GB12158-90规定(主要针对石化系统):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应大于100Ω。在山区等地,其接地电阻值也不应大于1000Ω。在电子行业,由于SSD敏感度较高,对生产系统接地电阻值要求也高于石化系统,像YD/T754-1995《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SJ/T10533-1994《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规定,单独设置防静电接地时的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这一数据已被广泛采用。但对于某些无法接地系统的,需临时设置的军用器材维修场所或军用装备的防静电接地,因受环境局限性影响,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即可。需要指出的是,防静电接地电阻要求并不高,但当考虑防静电系统与其他接地系统之间电磁兼容关系时,其单独设置时,电阻值应符合相关要求。电子工业环境的防静电接地,有软接地和硬接地之分。软接地是指通过串接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安全值的电阻接连到大地电极的一种方式。软接地的目的在于,当人触电时将通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人身安全范围之下(通常为5mA以下)。软接地所需要的电阻值大小,取决于靠近接点的人员可能接触到的交、直流电压值很多标准将软接地电阻值定为1MΩ,功率为1/4W或1/2W。硬接地是指直接与大地做导电性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一般情况,硬接地用于静电屏蔽或仪器、生产设备、金属体的接地。网界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