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潮州市有什么资源
扩展阅读
贝宁资源怎么开发 2025-07-24 03:44:35
丝涟智选馆产品多少款 2025-07-24 03:44:23

潮州市有什么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6-16 09:51:12

❶ 广东潮州的资料

潮州市地处广东省东部,西与福建接壤,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着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全市总面积3614平方公里,总人口247万人,旅居海外的潮籍侨胞、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230万人……
潮州古城位于韩江下游,金山踞于北,笔架山列其东,葫芦山卧于西,平原沃野在其南,于明末清初逐步形成潮州八景:湘桥春涨、韩祠橡木、凤凰时雨、龙湫宝塔、金山古松、北阁佛灯、西湖渔筏、鳄渡秋风,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包括……
来到潮州,就一定要品尝潮州菜和潮州风味小吃。潮州菜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远播海内外,深受世人赞美。1988年国家副主席王震品尝潮菜后,欣然命笔题下“潮州佳肴美天下”的赞语。潮州小食是全国点心八大派系之一……
潮州历史文化底蕴浓厚,有全国十大地方剧种和七个出国演出剧种之一的潮剧;拥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地方色彩的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木偶戏,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游客来到潮州,一定要亲自去体味……

潮州风景怡人,四季常春,是个迷人的城市,潮州现有四星级酒店两家,分别是白玉兰大酒店和潮州迎宾馆;三星级酒店酒店七家,分别是金龙大酒店、金叶大酒店、汇侨大酒店、安南大酒店、声乐大酒店、金融信托大厦、凤城宾馆等……

\潮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潮州有着许多传统工艺品,有潮州木雕、潮州抽纱、潮州香包、潮潮州麦秆画等等,潮州有1300年悠久的制陶史,素有“南国瓷乡”之称,潮州陶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罄的美誉……

❷ 广东潮州陶瓷介绍

广东潮州陶瓷,不知大家是否都有所耳闻,在潮州市,全市生产的陶瓷数量非常多,规模也相当大,不愧有“中国瓷都”的称号,广东潮州陶瓷已经形成了很完整的陶瓷专业生产体系,真的很闻名。潮州陶瓷工艺精湛,从艺术品到日用瓷,卫生瓷等都非常出彩。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潮州陶瓷还有工艺分类和一些特别记录等等。

潮州陶瓷介绍

潮州陶瓷是广东省着名的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之一。从境内陈桥村贝丘遗址中,可以看出,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和冶陶,而北关古窑址、南关古窑址和笔架山宋代窑址的发掘,也说明至少在唐高宗仪凤——调露初年(公元676-679年),潮州已有较大规模的陶瓷生产,并出现了釉下点褐彩瓷器。潮州作为宋代的广东瓷都,其中心产区就在潮州城四围。如今,潮州已获“中国瓷都”称号,全市有相当大规模的陶瓷生产。

历史考古

1、潮州先民烧制陶器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6千年前至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2、据考古调查,潮州烧制瓷器的历史始于唐代。

工艺分类

潮州陶瓷分美术陈设瓷、日用瓷、建筑卫生瓷和特种陶瓷等大类,美术陈设瓷又分人物瓷塑、通花瓷花、动物瓷和花瓶(盘)彩绘等。

人物瓷雕,用料精细,釉料洁白晶莹,造型秀美,以别具风韵而饮誉瓷坛;通花瓷花,更以雕镂精细的镂空技艺、配以捏制的各式瓷花,以玲珑剔透之美而独步瓷坛。

通花瓶是在瓷坯体上雕通几何图纹,或各种花卉、人物、动物等图案,经高温烧成后,由人工彩绘装饰花纹,再经烤花窑烧制而成。其装饰多以镂空几何纹样为底纹,底纹多为四方连续图案,便于雕刻,适于烧制,易于表现出精工细致的艺术效果。大体上有通花与釉上彩绘结合、通花与浮雕结合、通花与瓷花结合、综合性装饰等类型。雕刻技法上有单层雕刻、双层雕刻、多层雕刻且可转动。是具有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的瓷器艺术品,也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雕塑镂空与提花融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通花瓶”也已成了瓷艺界公认的专用术语。

动物瓷雕中以变形动物瓷塑最负盛名,它以变形夸张的手法,强调动物之某一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使之神韵独具。

花瓶、瓷盘的彩绘,也推陈出新,异彩纷呈,不但有釉下的五彩、青花,釉上彩的古彩、新彩、堆雕金,兼有釉下釉上的斗彩,还不断吸收引入新的形式和技法。笔法上有工笔、有意笔,有兼工带写,也有现代派彩绘。潮州彩瓷中的釉上彩绘,颜料丰富,构图清新,工笔彩绘,工整细腻,色彩富丽,经历代艺人的努力,形成了有别于其它瓷区的彩绘风格,陶瓷界誉之为“潮彩”。

潮州陶瓷已有近百件作品在全国评比中获奖。代表作有《金陵十二钗》、《友谊通花瓶》、《双福瓷花篮》及获得国际金奖的《天球瓶》和堆雕花瓶系列(一组5件)等。

潮州陶瓷特点

1、产业集群形成(集群中企业数最多);

2、产业链配套完善(从原、辅材料制造、产品设计开发、模具配套、产品生产、包装、检验、运输等环节全面配套);

3、产品品种多,拥有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卫生陶瓷和特种陶瓷四大类,是国内产品种类最多的产区;

4、产品销售渠道广阔,潮州陶瓷外销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到国内绝大多数省市和地区;

5、资源丰富,潮州具有陶瓷生产的主要矿产资源(如飞天燕瓷土矿),拥有陶瓷生产的设计开发和生产的技能队伍,有20多万人的熟练技工和工人队伍。

世界之最

1、潮州陶瓷工艺之“世界之最”:在中国瓷都陈列馆的一楼大厅正中央,一幅由1900多块瓷板拼砌而成、长60多米、高约3米的巨型瓷壁画特别引人注目,这是由邱树江主创的“清明上河图”,是潮州市最早载入基尼斯纪录的陶瓷作品。

2、由蔡维杰创作的长100.80米、高1.28米、厚0.02米的《五百罗汉图》,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浮雕瓷壁画;由蔡光秋主创的高温一品红釉“盛世瓷花篮”,是世界上最大的红釉瓷花篮。

3、由谢两岳创作的毛泽东瓷塑像,高达2.6米,是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4、由林礼腾创作的直径达215厘米的高温彩绘大挂盘“百美图”,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瓷挂盘,后来被他自己所创的“盛世滋生图”刷新了纪录。

5、由吴瑞深制作的高约6毫米、宽约10毫米、重仅2克的“富贵”朱泥壶,是世界上最小的手拉朱泥壶。

6、一次性注浆成型、并施以纹片釉一次烧制而成、长达528厘米的“祭鳄文”瓷板画,也曾被载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以上就是潮州陶瓷的全部介绍,大家是否感兴趣呢?除此之外,在2012年10月1日,潮州陶瓷首个网络销售的平台瓷都商城已经正式运营了,大家有兴趣地可以搜索浏览,网购服务有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等,似乎更便宜呢。潮州陶瓷艺术品可以装饰收藏,日用瓷可以日常使用,包括卫生瓷,我们平常喝茶用的茶具、吃饭的碗碟等等数不胜数,产品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真是精彩。

❸ 潮汕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有南澳岛、广济桥、潮州古城、崎碌炮台、红海湾等,这些景点都值得一去。

1、南澳岛

南澳岛是南海当中的一个绿洲,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植物,还有优质的港湾,是一个美丽的旅游岛,古往今来,南澳岛是东南沿海通商的中转站,附近可开发渔场达5万平方公里。

南澳岛上生长着1400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并且很多野生动物栖息在此。主岛附近有一个鸟岛,是候鸟自然保护区。

南澳岛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港口资源和水产资源,文物古迹50多处,寺庙30多处,大小港湾66处。

南澳岛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前“象山文化”是目前粤东考古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南宋皇帝、南明监国鲁王、航海家郑和、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刘永福都来过南澳,留下了古宋井、招兵树、雄镇关等许多历史遗迹。

5、红海湾

红海湾(Red Bay,旧称汕尾湾)是位于我国南海的北部的一个半封闭的海湾。位于广东省东部大亚湾与碣石湾之间、汕尾市东南面,有中国最美海湾的美誉。

红海湾是第16届亚洲运动会-广州亚运会的帆船帆板项目比赛场地,产生了14块金牌。

湖泊、岛屿、港湾交错,沙滩蜿蜒连绵,沿岸礁岩多姿,有57公里的漫长海岸线,滨海风光秀丽,人文古迹众多,具有独特的亚热带海滨风光,成为每年海边休闲游的大热之地。

❹ 潮汕地区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潮汕地灵人杰,古迹众多,以下几个旅游点比较有代表性:

5.揭阳市揭西县棉湖镇郭氏大楼

清代时期的建筑群,是潮汕地区传统的多进式建筑,有点像北方的合院,不过比北方合院通风性能更好,整个建筑群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梁柱上的雕刻和大门两边的绘画。由于大楼在建造的时候混进了红糖,至今仍非常坚固,据说普通的铁钉根本打不进去。

❺ 请详细介绍下潮州的地理状况。

潮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着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潮州是广东省省辖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潮州是广东的东大门,西距省会广州380公里。介于东经116°22′~117°11′,北纬23°26′~24°14′之间。东邻福建省漳州市,南接汕头市,西连揭阳市,北与梅州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76.6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9.92公里,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现辖潮安县、饶平县和湘桥区,枫溪区。总人口23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8.75万人。居民绝大多数为汉族,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境内群峰起伏,河流纵横,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北部凤凰山主峰鸟髻是粤东第一高峰,海拔1497.8米。东部海域蜿蜒曲折的海(岛)岸线长136公里,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建瓴北下的千里韩江自西北向东南斜穿而过,哺育着两岸的平原。处低纬度的潮州,濒临南海,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4℃,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0.5℃。年均降雨量1685.8毫米。
潮州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1.4℃,日照为1986.1小时,雨量为1685.8毫米。极端最高气温为39.6℃,极端最低气温为-0.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常绿,四季如春。
潮州境内主要山脉,有粤闽交界的武夷山系—嶂宏山脉支脉和潮梅交界的莲花山系—凤凰山脉。凤凰髻为粤东最高峰,海拔1497米。主要河流有韩江和黄冈河。韩江自西向东南斜贯潮州城区,流经潮安县,在澄海入海;黄冈河自北向南流贯饶平全境,于黄冈镇东风埭入海。两江河为潮州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山,中部为丘陵地带,南部为韩江冲积平原。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饶平和潮安北部。北部山区适宜茶叶种植和杉、桐、栎、柯等林木生长;丘陵及低山区主要适合竹、橄榄、桃、李、梅、菠萝和薯类的生长;韩江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地利于水稻、甘薯、花生、大豆、萝卜、柑、杨桃、香蕉等的栽培。历史上已是“稻得再熟,蚕也五收”的福地。
潮州市海岸线长,海域广,有岛屿(礁)25个,较大的海湾有柘林湾、高沙湾和大埕湾。柘林湾水域面积68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环水,因风平、浪静、水深、淤积少而形成一个天然良港。潮州港处于柘林湾中,距高雄186里,距香港192里,距厦门98里,有三条出海航道,被列为国家一级口岸。海洋鱼类繁多,已查到的有470多种。海洋主要水产品有龙虾、对虾、石斑鱼、海鳗、牡蛎、海马、泥蚶、紫菜等。浅海滩涂面积达79.9万亩,可利用的有63.9万亩,极具开发前景。
潮州市水资源充沛,可供开发的水能达14.48万千瓦。矿藏种类近20种,主要有锡、银、钨、铍、黄铁矿、铁、磷矿、水晶、钾长石和高岭土、花岗岩等。仅初步探明的高岭土(瓷土)储量就有1亿多吨。

❻ 潮州凤凰山有什么特产

潮州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物华天宝,拥有众多特产,其中潮州柑和凤凰茶久负盛名,还有潮绣、抽纱、陶瓷、木雕等着名工艺品。

潮州柑

潮州柑潮州柑是潮汕地区着名水果品种之一,也是潮州菜常用的烹调原料。潮州柑在潮汕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潮州柑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潮州柑有三个品种,包括蕉柑、碰桶柑和雪柑。其中碰桶柑最为着名,是中国柑桔类中果实最大、品质最优的品种,日本柑桔专家田中长三郎誉碰桶柑为“远东柑桔之极品”。其果实扁圆形,平蒡,果皮橙红色,美观,富含营养,肉质脆嫩化渣,甜酸适中,有蜜味。

潮州柑是潮州菜拼盘、菜肴围边常用原料,潮州菜中有一道着名的点心“金钱酥柑”,便是以潮州碰桶柑为主要原料。

在正月初一时,一般会用潮州柑与亲戚朋友互换,以表示双方来年都能大吉大利。

凤凰茶

凤凰茶凤凰茶属乌龙茶,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区。凤凰山是中国乌龙名茶之乡,位于潮州市区北部,主峰海拔1497米,终日云雾缭绕,特别适宜种茶。

品种有凤凰水仙、石古坪乌龙、名花、奇兰、黄旦、肉桂等,其中以凤凰单枞最为出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茶叶边缘呈银米色,叶片绿色带黄,茶汤澄黄,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具有色翠、形美、味甘、香郁的特点。

潮绣

潮绣潮绣也叫潮州绣,是潮州的主要传统工艺美术品。

潮绣属于广东刺绣。但广绣指广州刺。粤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传说潮绣创始于少数民族,与黎族织锦同源。

潮绣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构图饱满均衡,针法繁多,纹理清晰,金银线镶,托地垫高,色彩浓艳,装饰性强,尤以富有浮雕效果的垫高绣法独异于其它绣法,此外,以金碧、粗犷、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的钉金绣也尤为人所瞩目,宜于庙堂会所装饰和喜庆之用。

抽纱

抽纱潮州抽纱是传统的潮州刺绣与欧洲抽纱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百年的历史,以其技艺精巧、轻盈淡雅见长,被誉为“南国之花”。如今在潮州开元寺珍藏的就有唐代的潮绣幔帐幢幡。

因其多采用棉、麻布,法丝、玻璃纱为面料,白色或淡浅色纱线绣制,民间俗称“做白纱”,以有别于传统潮绣的“做绒”。

潮州抽纱主要有台布、被枕套、手巾等四十多类产品。其构图独特,针法细腻,色调淡雅,规格齐全,美观实用。

陶瓷

陶瓷潮州陶瓷分美术陈设瓷、日用瓷、建筑卫生瓷和特种陶瓷等大类。美术陈设瓷又分人物瓷塑、通花瓷花、动物瓷和花瓶(盘)彩绘等。

1、人物瓷雕,用料精细,釉料洁白晶莹,造型秀美,以别具风韵而饮誉瓷坛;

2、通花瓷花,更以雕镂精细的镂空技艺、配以捏制的各式瓷花,以玲珑剔透之美而独步瓷器。

木雕

木雕潮州木雕是工艺美术的佼佼者。

说来有趣,在卷帙浩瀚的《辞海》中,要查出“木雕”一词,必须贯以“潮”字方可查到。“潮州木雕”成为专有名词,可见其艺术性、专访性之强,影响面之广。

潮州木雕在唐宋时已初具规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州木雕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其形式有圆雕、沉雕、浮雕、多层次的镂空雕,而外形色彩上,可分为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三类。在应用上则大致分为建筑装饰,家具装饰,神器装饰和案头陈设等四类。

在潮州,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民居之陋,人们随处都可以见到木雕艺术的存在。所以,潮州有“木雕城”之誉称。

❼ 潮州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很好玩的地方

龙湖古寨、石壁山风景区、绿岛旅游山庄、青龙潭等是潮州鲜为人知却很好玩的地方,虽它们没有广济寺那么有名,但也独具魅力值得前往。

潮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更是一个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地方,那里有很多闻名天下的旅游景点,但也有一些鲜为人知很好玩的地方,龙湖古寨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韩江中下游的西岸,是一个建立于1000多年前的古老村落,在明清时期进入了兴盛时期,是当时潮汕滨海的贸易重镇,直到现在那里依然保留了100多座古代建筑,是人们观赏潮州古代建筑的好去处。

三、青龙潭景区

青龙潭景区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是潮州市接触自然,品味自然的好地方,这个景区潭水甘甜蜿蜒若龙,而且岸边奇石分布,有云朵,有山峰,潭水,更犹如龙腾云海若隐若现,人们进入青龙潭景区后,能看到大小不一的水面,更能看到深浅刻意的潭水,这个景区的凤溪风景极为漂亮,人们乘竹筏在水上漂流,可以观赏两岸的美丽风景,穿行山林之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那种感觉让人沉醉。

❽ 潮州特产有哪些

潮州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韩江中下游,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潮州市海岸线长136公里,海域广,海产品丰富,海洋鱼类繁多,主要有龙虾、对虾、石斑鱼、海鳗、牡蜊、海马、泥蚶、紫菜等。淡水水产资源主要有鲩、鲢、鳙、鲤、鲫鱼等。潮州饮食文化别具一格,潮州饮食最为出名的是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

潮州特色饮食

❾ 潮汕三市的潮州市概况

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岭东首邑”之美誉,是潮州府治之所在地。秦汉时期这里称南海郡揭阳县。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设置海阳县,县城既2014年的潮州市。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建立义安郡,郡治便设在海阳县。隋开皇十年全国废郡设州,十一年义安始称潮州,潮州州治仍在海阳县城。
此后,这里一直是历代州、路、府以至民国的专署一级行政机构的所在地,是粤东地区政治、经济网站、文化中心。民国3年(1914年),海阳县改称潮安县。解放后行政体制多变。1953年拆潮安县城区建潮州市为省辖市。1955年粤东行署从潮州迁至汕头。1958年潮州市改为县级市,同年11月根据省府518号文件撤销潮州市并入潮安县。
1979年恢复市建制。1983年撤销县并入潮州市。
1989年1月潮州市恢复为省辖市。1990年由广东省定为副地级市。1991年12月经国务院年批准,原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同时扩大区域,管辖新设立的湘桥区、枫溪区、新恢复的潮安区和原汕头市管辖的饶平县。 潮州自隋朝设置州郡建制,州治一直在海阳县城(潮州府城),宋代所建的潮州城,西界西湖山,北倚金城山,东有韩山之胜,韩江穿流其间,形成三山一水护城郭的雄伟景观。经历代修建,潮州城基本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优美风貌。
1986年,潮州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市委市政府贯彻“建设新城区,保护古城区”的方针,制订和实施《潮州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潮州市名城保护建设规划》。潮州升格和扩大区域后,城市规划面积从原来的60平方公里,扩大至168平方公里。一方面,大力建设现代化新城区,新城区高楼大厦林立,党政机关、金融、邮电、工商企业、文化教育等单位,陆续建于新城区,逐步完成政治经济网站文化中心的转移;配套齐备的住宅小区巍然郁起,为居民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2010年,城市建成区已由升格前的8平方公里,扩大到31.4平方公里。另一方面,做好名城保护工作,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济桥和许驸马府进行保护和修复,整修了古城墙、古塔、古祠、古民居等一批名胜景点,新建了泰佛殿、慧如公园、饶宗颐学术馆、凤凰洲公园、滨江长廊、开元寺大悲殿,扩建了开元广场,整修了韩文公祠,使历史文化名城更添秀色。同时,大力加强城市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污、卫生、绿化、灯饰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市容市貌更加秀丽美观。 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西与福建接壤,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着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全市总面积3614平方公里,总人口247万人,旅居海外的潮籍侨胞、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230万人。
潮州建制历史悠久。自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设立海阳县以来,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隋朝时撤郡设州,始称“潮州”。新中国建立前,潮州均为历代县、郡、州、路、府的治所,位居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期的对外交往和中西文化交融,使本土的原生文化与周边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互相交流渗透,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潮人文化,拥有地方特色鲜明、结构完整、门类齐全、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观。728处文物点以及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大锣鼓、潮州戏等众多“潮”字品牌,构成潮州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自古就有“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的美誉。
潮州民俗文化独特。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风情等,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潮州工艺巧夺天工。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潮州的工艺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罄”见长,潮州因而成为中国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潮州文物古迹众多。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县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是粤东文物古迹荟萃之地。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始建于南宋、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石桥梁的广济桥,国内罕见的宋代建筑府第许驸马府,始建于唐代、堪称粤东地区佛教活动中心的开元寺,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黄公祠,反映宋代潮州陶瓷业繁荣景象的笔架山宋窑遗址。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始建于宋代、我国现存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代、全长2.6公里的古城墙,有与广州越秀山镇海楼齐名的明代建筑广济城楼等。此外还有目前国内建筑面积最大的泰式佛殿,有珍藏珍贵历史文物的淡浮文物院等。“潮州八景”凤凰时雨、湘桥春涨、鳄渡秋风、北阁佛灯、龙湫宝塔等景点,如珠散落于韩江两岸,与2.6公里古城墙、滨江长廊和古城内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一起,构成潮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的壮丽景象。
潮州自然风光秀美。古城区笔架山、金山、葫芦山三山拱护,韩江绕古城而过,山光水色十分宜人。北部凤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为粤东最高峰,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和少数民族畲族的发祥地,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山上有高10多米、覆盖面积一亩多、年龄600多岁的宋茶树王,山顶有面积60多亩的古火山口凤凰天池,俗称四脚鱼的珍稀动物蝾螈在池中游弋。西部桑浦山麓有丰富的温泉、矿泉,梅林湖畔的稻田里有形态各异,形似山鹰、海狗、蟾蜍、百鸟求凰的古海蚀地貌,东部柘林湾有栖息数万只黄嘴白鹭“白鹭天堂”,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网箱养殖基地“海上牧场”,碧水蓝天的金狮湾海滨浴场,都是观光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潮州旅游设施配套。全市有旅行社17家,其中国际社4家(出国组团社2家)、国内社13家,经国家考核合格的专职导游员近200人,潮菜厨师逾千名,涉外酒店18家,客房2000多间。境内有汕汾高速公路、国道324线、广梅汕铁路通过,市内旅游车、出租车、三轮车日夜穿梭提供全天候服务,交通方便快捷。网球网、保龄球、高尔夫球等娱乐健身场所应有尽有,满足旅客的休闲娱乐需求。 潮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如下 :
全市常住人口为2669844人,人口密度为849人/平方公里,其中:
湘桥区常住人口为452472人,人口密度为2967人/平方公里、
潮安县(含枫溪区)常住人口为1335398人,人口密度为1059人/平方公里、
饶平县常住人口为881974人,人口密度为509人/平方公里。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为266984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40220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67643人,增长11.14%。年平均增长率为1.06%。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91309户,家庭户人口为243619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4.1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16人减少0.04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355354人,占50.77%;女性人口为1314490人,占49.2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57上升为103.11。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87909人,占18.27%;15-64岁人口为1957396人,占73.32%;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4539人,占8.4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7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8.1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62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01526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34331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06761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87593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586人上升为3803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379人上升为1285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9617人上升为3998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4753人下降为32808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7181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5072人,文盲率由4.03%下降为2.69%,下降1.34个百分点。 2005年潮州市GDP增长12%。潮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趋势,各项主要指标增势良好。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31亿元,增长0.3%;第二产业增加值153.6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01.2亿元,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11564元,按2010年美元汇率折算,人均GDP为1433美元,比上年增加212美元。“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0%,实现预期目标。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5亿元,增长19.7%,增速居全省各市第9位。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20.4%,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3.6亿元,增长11.6%。
特色工业发展较快,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七大支柱行业增加值39.2亿元,增长21.3%,所占比重为6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10.3%。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63.6亿元,增长22.3%。
固定资产投资近百亿元,基本建设投资占六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6亿元,增长27.2%,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91.54亿元,增长26.4%。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本建设投资61.48亿元,增长45.7%,所占比重63%。工业投资59亿元,同比增长54.7%。
对外贸易保持活跃,引资工作稳步进行。2005年,潮州市继续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对外贸易水平进一步提高,海关出口总额为14.8亿美元,增长25.6%。对各主要市场出口形势良好,其中,对欧盟出口已超越香港成为该市出口第一大市场,全年出口额为3亿美元,增长61.4%,所占比重为20%。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2个,比2004年增加4个。合同利用外资1.2亿美元,同比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0.6亿美元,增长2.8%。
市场购销两旺,居民消费增幅提高。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亿元,增长12.7%。汽车、商品房等大宗消费增长较快,全年新注册入户的汽车8103辆,增长20.9%。旅游市场保持活跃,全市旅游收入23.8亿元,增长15.1%。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199元,增长1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51元,增长2.23%。
财政收入增势良好,县区财税均衡发展。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6亿元,增长21.3%。县区财政收入全面增长,枫溪区、潮安县增长近三成。全市各项税收总额22.2亿元,增长24.6%。
金融存款继续增长,银行信贷投放滞后。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为329亿元,增长15.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7.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7%。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为41.7%,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61.4%。
物价水平持续上升,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继续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食品类、能源类价格的持续上涨,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有所增长,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0377元,增长13.5%。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46元,增长7.13%。农民人均纯收入4260元,增长3.3%。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8253个;国有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48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58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8%,就业形势保持相对稳定。

❿ 潮州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革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褒扬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包括认定、保护、管理、修缮、传承和利用等工作。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红色文化资源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活动所形成的具有纪念、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旧址、遗址、遗迹、建筑、纪念设施和可移动实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有关的纪念设施。包括:

(一)重要机构旧址、重要事件旧址、重要战役战斗遗址;

(二)重要领导人的故居、旧居、活动地、纪念设施及其遗物;

(三)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烈士纪念设施或墓地,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类纪念馆、陈列馆、纪念园、纪念碑、纪念亭、烈士陵园等纪念设施;

(四)反映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的重要文献资料和其他代表性可移动实物;

(五)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保护利用的其他红色文化资源。第四条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应当遵循保护为主、属地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的原则。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市、县(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本辖区内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会同党史工作部门做好本级行政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指导、协调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级行政区域内文物类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级行政区域内烈士纪念设施类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级行政区域内历史建筑类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

发展改革、教育、民政、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档案、地方志等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救援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第七条市、县(区)人民政府文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党史工作部门及时做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调查、认定、记录、建档等工作。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毁、侵占或者非法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有权对破坏、损毁、侵占或者非法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行为予以劝阻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捐赠、资助、认护、技术支持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九条市人民政府设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提供评审、咨询、论证和指导。专家咨询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

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组成办法和议事规则,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二章保护名录第十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建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制度,实行保护名录管理,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研究。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应当载明红色文化资源的名称、类别、产权归属、保护责任人、文化内涵、历史价值等内容;列入保护名录的不可移动红色文化资源还应当载明地理坐标、界址地形图、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等信息。第十一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已认定为珍贵文物、已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已批准公布为烈士纪念设施的红色文化资源应当列入保护名录。

除第一款外的红色文化资源,本市行政区域内需列入保护名录的其他红色文化资源,按下列程序进行申报认定:

(一)所在地的县(区)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和党史工作部门,经调查研究后拟定保护名录建议名单;

(二)保护名录建议名单应当征求红色文化资源所有权人、使用人、实际管理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在本行政区域内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三十日;

(三)保护名录建议名单公示期满后,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县(区)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县(区)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由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进行论证、评审;

(四)专家咨询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符合申报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文化资源,按文物保护有关规定执行。

经批准并公布列入保护名录的红色文化资源项目,由县(区)人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告知红色文化资源所有权人、使用人、实际管理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

需要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进行调整的,按前述程序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