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宝应有什么矿产资源
扩展阅读
纺织产品发票编码是多少 2025-07-28 13:13:04
养十万头猪要多少成本 2025-07-28 13:05:32
纯钛的眼镜架要多少成本 2025-07-28 13:05:29

宝应有什么矿产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6-10 03:50:23

‘壹’ 宝应属于江苏省那个市

宝应属于江苏省扬州市。

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西部,扬州市北缘,介于北纬33°02′46″~33°24′55″,东经119°07′43″~119°42′51″之间。东与建湖县、兴化市、盐城市盐都区交界;南与高邮市接壤;西与金湖县、洪泽县相连;北与淮安市淮安区毗邻。

最北缘自西安丰镇崔渡村至南端夏集镇三洋河村,直线距离约47.4千米,东端自广洋湖镇团头荡至西界山阳镇顺河村西白马湖中。

(1)宝应有什么矿产资源扩展阅读

宝应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呈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4℃。

宝应县水域面积4.88万公顷,滩地面积1.76万公顷。水产养殖面积常年保持3万公顷以上,年水产品总量15万吨,除养殖常规鱼种外,龟、鳖、河 蟹、青虾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占水产 养殖总面积的80%,产量6万吨以上。

宝应县地下矿产资源 主要有泥炭、黏土、铁锰结核、石油和天然气,境域大部分地区钻孔内部钻遇比较完整的第三系地层,是富含油气的远景层位。

湖泊多属浅水、封闭型水体,水生物资源丰富,盛产鱼虾螃蟹、龟鳖珍珠,是全国水产品生产重点县。滩地面积约73.4万亩,为里下河地区最多的县份。

‘贰’ 扬州宝应——世界之风水宝地

宝应县位于东经119°07′43〃— 119°42′51〃、北纬33°02′46〃— 33°24′55〃,地处江苏省中部,夹于江淮之间,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是扬州市的“北大门”。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与金湖、洪泽隔宝应湖、白马湖相望,北和淮安毗邻。县域东西长55.7公里,南北宽47.4公里,总面积1467.48平方公里。 宝应属黄淮冲击平原,以京杭运河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高东低;沿运河两岸高亢,东西边缘低洼;运东南北两侧略高,中间偏低。境内多数地区在海拔两米左右,属里下河江苏浅洼平原区

宝应始建于秦,古称安宜,隶属名扬海内外的扬州市,与周恩来故乡淮安毗邻,京杭运河穿邑而过,风光宜人,设施配套,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宝应土地肥沃,湖荡密布,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县、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平原绿化先进县,特别是荷藕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出口量均为全国之冠,被国家授予“中国荷藕之乡”称号。

从县城出发,经过宝应运河二桥,驱车沿宽阔平坦的盐(城)金(湖)公路西行不远,便来到了宝应湖边。宝应湖属浅水、封闭型湖泊。据明代《隆庆县志》载:“清水湖在县南,东西长十二里,南北阔十八里,西南连汜光湖;汜光湖在县西南十五里,东西长三十里,南北阔十里,南会津湖,西通洒火湖;洒火湖在县西南四十里,西通衡阳河,东北入汜光湖;津湖在县南六十里,东通大运河,西北会汜光湖。清水、汜光、洒火、津湖汇合为一,人称宝应湖。”随着地理的变化和区划的调整,如今的宝应湖南连高邮湖,西接金湖县,北会白马湖,总面积约140平方公里,分属宝应、金湖两县管辖。宝应湖水质良好,生态优越,盛产野鸭、莒蒿等多种野生动植物和水产品,其中鸟类就达147种之多,丹顶鹤、白天鹅等珍稀鸟类经常栖息于此。“湖水煮湖鱼”,味道鲜美纯正。特别是宝应湖大闸蟹,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膏肥、黄丰、个大、味美,已获得无公害品牌,与阳澄湖大闸蟹相媲美,远销广东、香港等地,已注册为国家商标。金秋时节,赏宝应湖风光,尝宝应湖鱼蟹,实乃人生一大快事。网络地图

‘叁’ 苏中是哪里

苏中是江苏省中部地区简称。

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位于长江下游北岸、黄海之滨,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双重辐射区,江淮平原南端。东抵黄海,南接长江,与上海、苏南地区隔江相望,北接苏北地区。

截止2020年7月底,苏中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地级市及高邮、仪征、泰兴、靖江、兴化、如皋、海安、启东8个县级市,宝应、如东2个县,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通州区、崇川区、海门区等9个市辖区。

矿产资源

苏中地区共有矿产资源15种,已基本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12种,其中石油、天然气储量居全省首位。邗江、江都、高邮一带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高邮素有“水乡油田”的美誉。

砖瓦黏土、石英砂、玄武岩、砾(卵)石、矿泉水、地热等矿产资源较丰富。有黄沙储量2 亿~3 亿吨、石料储量1.2 亿吨、卵石储量约3 亿吨。仪征更是雨花石之乡。

‘肆’ 宝应经济与盱眙哪个好

盱眙好,盱眙有山(十座山)有水(淮河,洪泽湖),有稀有粘土,有龙虾之美誉,生态家园

‘伍’ 宝应县都有哪些乡镇

截止到2019年6月1日,宝应县有14个镇,具体名称如下:安宜镇、氾水镇、泾河镇、黄塍镇、望直港镇、小官庄镇、夏集镇、柳堡镇、鲁垛镇、广洋湖镇、射阳湖镇、曹甸镇、西安丰镇、山阳镇。

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西部,扬州市北缘。东与建湖县、兴化市、盐城市盐都区交界;南与高邮市接壤;西与金湖县、洪泽县相连;北与淮安市淮安区毗邻。

宝应县县城略呈梨形,射阳湖、广洋湖环其东,宝应湖、白马湖绕其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最北缘自西安丰镇崔渡村至南端夏集镇三洋河村,直线距离约47.4千米,东端自广洋湖镇团头荡至西界山阳镇顺河村西白马湖中,直线距离约55.7千米。

宝应县总面积为146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979平方千米,占66.7%,水域面积488平方千米,占33.3%。

(5)宝应有什么矿产资源扩展阅读

宝应县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农作物种植面积5.28万公顷,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兼种棉花、旱地蔬菜等。

水域面积4.88万公顷,滩地面积1.76万公顷。水产养殖面积常年保持3万公顷以上,年水产品总量15万吨,除养殖常规鱼种外,龟、鳖、河蟹、青虾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80%,产量6万吨以上。

宝应县温泉资源丰富,水温高、水质好,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天然矿物质。经国家、省有关专家评估论证,为硅酸医疗热矿水,对皮肤、关节、心血管等疾病有医疗保健作用,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宝应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宝应县人民政府—自然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宝应县人民政府—地理位置

‘陆’ 江苏地理位置特点及其评价

江苏省——中国古代吴越文化、长江文化的发祥地。江苏南京汤山直立人化石将这块富饶土地的文明史追溯到距今35万年前的远古时期。早在公元七世纪的中国盛唐时期,江苏就为那悠长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美绫玉帛,省会所在地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创造了推进中国历史进程的长江文明。

江苏省概貌

江苏省,简称“苏”。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地居长江、淮河下游,东临黄海,西连安徽,北与山东接壤,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全省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1.05%。总人口7000多万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汉族为主要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99.8%,还有回、满、蒙古、等少数民族。全省辖13个地级市,31个县级市,33个县,省会南京市,其他省辖市有:有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盐城、淮安、扬州、镇江、泰州、宿迁。

江苏行政区划

江苏现设13个省辖市,下辖106个县(市、区),其中27个县级市,25个县,54个市辖区。共有1201个乡镇(民族乡1个),其中建制镇1078个,行政村18073个。

经国务院批准,全省对省辖市行政区划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1996年,扬泰分设,撤县级泰州市,设地级泰州市;淮宿分设,撤县级宿迁市,设地级宿迁市。2000年底以来,全省调整了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扬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10个省辖市的行政区划,共撤并14个县(市、区)、新设立12个区,基本解决了市县同城问题。

近年来,全省对布局不合理和规模偏小的乡镇、村进行了撤并。1999年至2004年底,共撤并乡镇773个,撤并村17185个,撤并率分别达到39.2%和48.7%。目前,全省乡镇平均面积达80.77平方公里,平均人口规模达5.14万人。

政区沿革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西周时分属鲁、宋、楚、吴等国。春秋战国时分属吴、宋、楚、越、齐等国。秦代属九江、会稽、彰、泗水及东海等郡的一部分。汉代分属扬州、徐州刺史部。隋开皇年间设苏州、扬州、徐州。大业年间改为吴、毗陵、丹阳、江都、下邱、彭城、东海诸郡。唐初分属江南、淮南、河南三道。北宋时属江南东路、两浙路、淮南东路和京东西路。南宋时,淮北属金。元代分属江浙、河南二行中书省。明代江苏与安徽同属应天府,直隶南京。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太平天国先后设江南省、天浦省、苏福省。民国17年(1928年),南京为特别市。解放后,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区,南京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3年合并,成立江苏省,省会南京。

地方传统文化

江苏是历史上多个朝代的地域政治文化中心,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厚。江苏的地方戏曲表演艺术品种众多,名家迭出。现存的戏种有20余个,影响较大的有昆剧、锡剧、淮剧、扬剧、滑稽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戏等。昆剧,又称昆腔,昆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百戏之祖"的美称。带有江苏地方特色的曲艺有15种,各具特色,大多源远流长,其中苏州评弹、苏州评话、扬州评弹、扬州评话,徐州琴书、淮海锣鼓,南京白局等影响较大。江苏的音乐、舞蹈艺术基础深厚,各地山歌、民谣多不胜数,美不胜收。“江南丝竹”是最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苏南民歌《太湖美》,苏北民歌《茉莉花》,《拨根芦柴花》,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等广为流传,历久不衰。民间舞蹈《闹花灯》、《花扇舞》等也都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地理:

江苏是全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占全省总面积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云台山脉。连云港的市郊云台山玉女峰为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河流与湖泊:

全省主要河流湖泊大致可分为沂沭泗水系、淮河下游水系、长江和太湖水系等三大流域系统,全省有大小河道2900多条,湖泊近300个,水库1100多座,由江河湖泊组成的水面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8%,比重之大居全国之冠,故以鱼米之乡而着称。

气候:

江苏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着、四季分明的特征,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3℃-16℃,春季升温西部快于东部,东西相差4-7天;秋季降温中慢于北部,南北相差3-6天。全年日照时数(绝对日照)平均为2000-2600小时,≥0℃的日照时数平均为1800-2240小时;日照百分率(相对日照)介于48-59%之间。全省各地日照时数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各占全年的29.0-32.8%、20.1-21.3%。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江苏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24-1210毫米,但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全省年蒸发力为900-1050毫米,因受海洋潮湿气流影响,蒸发力明显自东向西递增。全省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江苏灾害气象主要有干旱、雨涝、热带风暴(台风)、霜冻、冰雹等。

资源:

矿产资源 主要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非金属矿产有硫、磷、钠盐、水晶、蓝晶石、宝石、金刚石、高岭土、石灰石、石英砂、大理石、陶瓷粘土等,金属矿产有铁、铜、铅、锌、银、金等。粘土类矿产、建材类矿产、化工原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和特种用途矿产是江苏矿产资料的优势,其中方解石、泥灰石、凹凸棒石粘土、保温材料粘土、水泥用辉绿岩、水泥混合材料用闪长玢岩等6种矿产的保有储藏量列全国第一位。

水产资源 江苏东临黄海,海岸线长1040公里,海水可养殖面积139.00千公顷。地处长江、淮、沂、沭、泗等河流下游,湖库河塘沟密布,水域面积大,类型多,有着便利的海洋渔业和内陆渔业,水产资源丰富。内陆水面2600多万亩,有淡水鱼类140余种,经济鱼类30-40种,主要是鲤鱼、鲫鱼、黄鳝等。有近海鱼类150多种,其中多获性鱼类在25种以上,主要是黄鲫、银鲳、带鱼等,除鱼类外青虾、百虾、螃蟹等甲壳类水产品的产量也很高,内陆水域和沿海滩涂有丰富的贝类资源。水生植物资源也是江苏水产的一大优势,主要品种有芦苇、莲藕、茨菇、茭白、荸荠、菱等等。

水利与电力 江苏地处长江、淮、沂、泗诸河下游,承接长江、淮河、沂沭三大水系15个省区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来水,解放后在历代水利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维护加固、新建重大水利工程,提高治淮、治太和江海河湖堤岸防洪标准,建成了一批蓄水、引水、提水、调水、排水的工程,全省已初步形成防洪、防涝、防旱、防渍、防潮综合治理,大中小工程结合的水利网,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扩大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电力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苏北地区。彻底改变了过去电厂基本上集中在苏南地区的状况,全省拥有5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1338万千瓦,年均递增11%。装机容量在全国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二位。在500千瓦及以上机组中,主要是高温高压、超高压、亚临界压力级机组,约占容量的80%左右。全省发电量达751亿千瓦时,名列全国第三位。

动植物资源 省内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约有850多种,此外尚有可开发利用的野生植物60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为数较少,鸟类主要是野鸡、野鸭,沿海还有丹顶鹤、白鹤、天鹅等珍稀飞禽。

工业:

江苏的工业发达,轻、重工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主要工业有机械、电子、电力、石化、纺织、食品、建材、造纸等。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南通为主要工业中心,其中纺织和丝绸工业居全国首位。机械、电子、石化、汽车正在成为江苏省新的支柱产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格局正在改变,工业产品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熊猫、小天鹅、常柴、红豆、森达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

农业:

江苏是我国农业发达的省区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全省共有耕地面积4448.3千公顷。水田约占60%,旱地约占40%。

粮食作物以水稻、麦类为主,大部分地区宜于一年二'熟,旱粮两年三熟,或一年几熟套作。水稻主产于苏南。麦类(小麦、大麦、元麦)集中产于徐淮地区,苏北地区还产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油菜、黄麻、蚕桑等。沿江、沿海平原和徐淮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产棉区之一。油类作物的花生主产于徐淮地区,油菜则以太湖流域为多。

南通、海门一带为我国薄荷、留兰香等特种经济作物重要产区。太湖流域为我国三大桑蚕基地之一。江苏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苏南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苏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已成为江苏省粮棉有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全省的农业多种经营包括畜牧、水产、林业、园艺、蚕桑等。

畜牧以太湖猪、海门山羊、海子水牛、南通狼山鸡、高邮麻鸭、昆山麻鸭等着名。水产以太湖银鱼、长江鲥鱼和刀鱼、阳澄湖大蟹为名产,还有养殖河蚌人工培育珍珠,着名的渔港有吕四港、连云港等。园艺业包括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瓜类、食用菌,其中江苏的商品盆景产量在全国园艺业中名列前茅;江苏已建成五大园艺产品生产基地:淮北果品生产基地以产苹果、梨为主。太湖名特优果品基地主产柑桔、枇杷、杨梅、水蜜桃、青梅。城郊一线、农区二线传统产区名特优三线蔬菜生产基地,如丰县芦笋、连云港牛蒡邳县与太仓的白蒜、南京郊区的野生蔬菜、里下河生蔬菜生产基地等,宜兴、溧阳、宁镇丘陵山区茶叶生产基地。南通、南京、扬州、苏州、无锡、常州是花木盆景生产基地。

旅游资源

江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水秀美,风光旖旎,加上历史悠久,城市密集,文化发达,人文荟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遍布全省各地。

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城,享有"东方威尼斯"之美称,城内小桥、流水、巷深、人家,充满水乡情调。江苏的水兼江湖河海之美,长江横穿东西,江面辽阔,一泻千里。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连云港海阔天空,太湖烟波浩瀚,洪泽湖碧波万顷,扬州的瘦西湖,南京的玄武湖、莫愁湖,徐州的云龙湖,溧阳的天目湖等都是着名的游览湖泊。江苏的名泉极多,有"天下第一泉"镇江中泠泉,"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泉,"天下第三泉"苏州虎丘憨憨泉;南京汤山温泉;东海汤庙泉等。江苏的山虽不高,但多负盛名。南京钟山、清凉山,镇江北固山、金山、焦山,句容和金坛交界处的茅山,南通狼山,苏州天平山,吴县的灵岩山,徐州云龙山和连云港的花果山等等。

江苏流域和古老的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之一,武进春秋淹城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老地面城池遗址。连云港将军崖上的石刻岩画反映了原始社会农业部落的生活。孔望山上佛教摩崖石刻比着名的敦煌莫高窟还早200年,堪称"神州第一窟"。徐州东南部狮子山西汉楚王陵气势恢宏,汉兵马俑表情生动,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是继咸阳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陶俑和临潼秦兵马俑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栖霞山的千佛岩有"南国云岗"之誉。南京的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淮安城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烈士陵园。

古都名城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名胜古迹如此集中和众多,以及特别的江南风姿,使江苏成为全国七个重点旅游省之一。目前全省共有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个省级名胜区和29个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徐州、淮安、常熟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地方特色与特产

地方特产:江苏特产风味多姿多彩,琳琅满目。有壳薄色清,个大体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连云港东方对虾"。有生产上百年历史,色浓味鲜,香而微甜,酸而不涩的镇江香醋。我国10大名茶之一,绿茶中的佼佼者--碧螺春茶。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南京板鸭是以高邮、邵伯及当地的麻鸭为原料腌制而成的,其以肉嫩、膘肥、脂白食之味美而闻名。河湖产品有"太湖三珍"太湖珍珠、太湖银鱼和莼菜;长江三鲜:鲥鱼、刀鱼(又称鲚鱼)、河豚。阳澄湖的大闸蟹被誉为"蟹中之王"。泰兴黄桥镇的"黄桥烧饼"、和桥老油豆干以及扬州的富春包子,苏式糕点,南京秦淮河畔夫子庙的小吃等都是江苏有名的风味食品。

江苏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形式多样,许多艺技堪称一绝。我国"三大名锦",江苏占其二,南京云锦,苏州宋锦。无锡惠山泥人,传统产品"大阿福"是它的代表作。宜兴紫砂陶瓷,扬州玉雕,苏州刺绣,南通风筝,扬州漆器,常州梳篦,南京雨花石,东海水晶,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等手工艺品都展现了江苏灿烂的传统文化。

地方佳肴:江苏菜肴主要由淮扬(淮安、扬州)、金陵(南京)、苏锡(苏州、无锡)、徐海(徐州、连云港)等四大地方风味组成。江苏菜擅烹制鲜活淡水产品,选料精细,讲究刀工,工艺精湛,造型精美,以炖、焖、煨、蒸、烧等方法为多,调味重清鲜,善用糖,醇和宜人。其中淮扬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又称维扬菜、扬州菜。传统的淮扬菜有:将军过桥、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清炖狼山鸡、三套鸭、肺汤等。金陵风味代表菜有:盐水鸭、美人肝。苏锡风味的传统菜有:松鼠鱼、无锡肉骨头、叫化鸡、清烩鲈鱼片、太湖银鱼。徐海风味菜有:霸王别姬、沛公狗肉、彭城鱼丸等。

交通与邮电

江苏是我国交通运输便利的省区之一。

铁路:境内主要干线有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宁芜铁路等,南京、徐州为铁路枢纽,联系南北各地。铁路营业里程为757公里,正线延长里程为1440公里。京沪铁路已提速,现列车运行最大时速达140公里,平均时速100公里以上。

公路:全省拥有公路2933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国首位。等级公路25610公里,一级公路1942公里,全省99%的乡镇和90%的村通了公路。

水运:江苏是全国着名的舟楫之乡,在古代水运交通就比较发达,现拥有内河航道23908公里,其中等级航道6329公里,均位居全国第一。拥有众多内河港口码头泊位、客运站点。沿海和沿江设有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连云港、扬州、高港、江阴、常熟、太仓等一类开放港口。港口年吞吐量超过3亿吨。

航空:全省通航机场有南京大校场、无锡硕放、常州奔牛、苏州光福、连云港白塔阜等9个机场,以及新建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通航航线62条,每周出港航班316个,连接着全国36个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开辟了南京至香港航线。

现在江苏省以公路、铁路为主骨架,以长江、大运河、沿海为主通道,以中心港为枢纽,各种运输方式互相衔接,功能较完备的综合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

邮电与通讯

江苏是中国邮电的发祥地之一,高邮传通是中国最古老的驿站。省邮电管理局统辖14个地市邮电局和20个直属单位综合通信实力居全国第二位。市话交换机容量1292.37万门,电话机用户为1300.52万户,居全国第二位。移动通信覆盖全省并实现与全国31个省市的大部分地区自动漫游。无线电寻呼用户303.95万户,居全国第三位。

科教文卫

江苏是我国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地区,科技事业发达,科技人才荟萃。普通高校66所,中专校218所。普通高中895所,成人高校48所。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3.14万人,科学研究开发机构319个。全省依靠科技促进经济建设,提高经济效益。1998年江苏省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6人,占两院总数的6.7%,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7项,其中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5项;获省科技进步奖299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全省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3364个,病床17.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5.7万人。初步形成比较健全的医疗保健网,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得到了较好的保证。

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西园、网师园、怡园等。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宋、元、明、清历代遗存至今的苏州古典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狮子林、沧浪亭、艺圃、耦园、退思园。

★南京明孝陵

2003年7月3日,经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投票决定,南京的明孝陵和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建于明洪武年间,方圆45华里,规模宏大,从修筑到安葬前后历时30余年之久。明孝陵历经沧桑,屡遭破坏,现仅存碑亭(四方城)、神道、碑殿、享殿(孝陵殿)、方城、明楼和宝顶等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一带,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

昆曲艺术剧目丰富多彩,文词华丽典雅,曲调清俊婉转,舞姿细腻优美,武功技艺术卓绝,表演情真意切,富有诗的意蕴,画的风采,融戏、文、乐、歌、舞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对后来的京剧和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因此它被看作是中华民族戏曲的代表,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是中国戏曲艺术集大成者。

昆曲的艺术成就和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全人类所认识和赞赏,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鄣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着名的折子戏,如《游园 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江苏各地邮编:

市县名称所属地区邮政编码

南京市南京210000

江宁区南京211100

溧水县南京211200

高淳县南京00

六合县南京211500

江浦县南京211800

徐州市徐州221000

邳州市徐州221300

新沂市徐州221400

铜山县徐州221112

睢宁县徐州221200

沛县徐州221600

丰县徐州221700

连云港市连云港222000

赣榆县连云港222100

灌云县连云港222200

东海县连云港222300

灌南县连云港222500

淮安市

楚州区淮安223200

淮阴区淮安223000

涟水县淮安223400

洪泽县淮安223100

金湖县淮安211600

盱眙县淮安211700

宿迁市223800

宿豫县宿迁223801

沭阳县宿迁223600

泗阳县宿迁223700

泗洪县宿迁223900

盐城市盐城224000

东台市盐城224200

大丰市盐城224100

盐都县盐城224022

建湖县盐城224700

响水县盐城224600

射阳县盐城224300

阜宁县盐城224400

滨海县盐城224500

扬州市扬州225000

高邮市扬州225600

江都市扬州225200

仪征市扬州211400

胥浦扬州211900

邗江区扬州225100

宝应县扬州225800

泰州市泰州225300

泰兴市泰州225400

姜堰市泰州225500

靖江市泰州214500

兴化市泰州225700

南通市南通226000

如皋市南通226500

通州市南通226300

海门市南通226100

启东市南通226200

海安县南通226600

如东县南通226400

镇江市镇江212000

扬中市镇江212200

丹阳市镇江212300

句容市镇江212400

丹徒县镇江212100

常州市常州213000

武进市常州213100

金坛市常州213200

溧阳市常州213300

无锡市无锡214000

宜兴市无锡214200

江阴市无锡214400

苏州市苏州215000

吴江市苏州215200

昆山市苏州215300

太仓市苏州215400

常熟市苏州215500

张家港市苏州215600

江苏各地区号:

区号 地名

025 南京市,六合,江宁,江浦,高淳,溧水

0510 无锡,无锡县,江阴,宜兴

0511 镇江,丹徒,丹阳,扬中,句容

0512 苏州,吴县,吴江,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

0513 南通市,如皋,如东,通州市,海门,启东,海安

0514 扬州,邗江,江都,宝应,高邮,仪征(胥浦)

0515 盐城,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阜宁,建湖

0516 徐州,铜山,睢宁,邳州,新沂,沛县,丰县

0517 淮阴,淮阴县,淮安,金湖,洪泽,涟水,盱眙

0518 连云港,灌云,东海,赣榆,灌南

0519 常州,武进,金坛,溧阳

0523 泰州,靖江,兴化,泰兴,姜堰

0527 宿迁,沭阳,泗阳,泗洪

机动车牌照-字母对照表
苏A 南京
苏B 无锡
苏C 徐州
苏D 常州
苏E 苏州
苏F 南通
苏G 连云港
苏H 淮阴
苏J 盐城
苏K 扬州
苏L 镇江
苏M 泰州
苏N 宿迁

‘柒’ 宝应在江苏排名

宝应只是县级市,隶属于扬州,在整个江苏扬州也只能算得上是中等水平,宝应在整个江苏的排名应该是中等偏下的,下面是一些详细信息:
宝应
宝应始建于秦,古称安宜,隶属名扬海内外的扬州市,与周恩来故乡淮安毗邻,京杭运河穿邑而过,风光宜人,设施配套,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宝应土地肥沃,湖荡密布,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县、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平原绿化先进县,特别是荷藕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出口量均为全国之冠,被国家授予“中国荷藕之乡”称号。

中文名称: 宝应
别名: 安宜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安宜镇等14个乡镇
政府驻地: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叶挺路73号
电话区号: 0514
邮政区码: 225800
地理位置: 江苏省中部
面积: 1486.23平方公里
人口: 91.86万人(2007年)
方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扬州小片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着名景点: 八宝亭 纵棹园 荷园等
车牌代码: 苏K

综合实力
宝应正加快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特别是近几年,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培育发展了一批优势行业、规模企业和形象产品,形成了“一电两品”(电工电器、食品药品)主导产业和玻璃工艺、石化管件、压力容器、纺织服装、电子陶瓷、车辆配件等六个特色行业。全县拥有省级企业集团14家。宝胜集团是中国制造业500强、江苏省16个重点企业集团之一,跻身于国家大型企业行列。电工电器行业以宝胜集团公司为龙头,以菲达宝开集团、科龙直流电机公司、仁恒实业公司、电器厂、亚宝绝缘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主体,产品质量、销售在全国同行业中均有较高的知名度。燃气具行业以钢瓶为主体,厨具等产品与之配套,全行业年产钢瓶能力达500万只,成为全国最大的钢瓶生产基地。食品行业以五琼浆系列白酒、荷藕制品、麦芽为主体。永顺泰麦芽年产销4.5万吨,企业综合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纺织行业以江苏银宝集团、金夏集团等重点企业为主体,逐步形成了花、纱、布一条龙生产。玻璃及工艺品行业是宝应工业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销以年40%以上的速度递增。 宝应把外向型经济作为工业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全县有外商投资企业56家,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美国德州仪器有限公司、意大利比瑞利公司等5家企业已落户宝应,并取得了骄人的经营业绩。此外,扬州美瑞华公司、蓝宝石公司等一批独资合资企业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宝应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全县常年有2.5万人的建筑队伍征战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承建的一批高层建筑,先后获得了鲁班奖、白玉兰奖,成为宝应建筑业的形象工程。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力也大大增强。 宝应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氛围浓郁。在诞生"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明代大画家陶成、经学大师刘宝楠、京剧鼻祖高朗亭的宝应大地上,古代文化的遗存和现代文明的风采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京沪高速公路的开通,缩短了宝应与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的时空距离。 宝应是个好地方,宝应更是一块理想的投资热土。今年宝应在税收、土地使用、水电等方面进一步降低门槛,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热情好客的宝应人将进一步凸显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生态优势、产业特色优势,迎来更多的海内外宾朋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未来
工业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宝应工业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一电两品”(电工电器、食品药品)两大主导产业和玻璃工艺、石化管件、压力容器、纺织服装、电子陶瓷、车辆配件等六个特色行业,现有工业企业一千多家。宝应“一电两品”(电工电器、食品药品)两大主导产业产销规模已经占据全县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全国和全省有一定规模和影响。一批具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相当实力的重点骨干企业在竞争中迅速崛起。江苏宝胜集团跨入全国制造业500强和省十大重点企业集团行列,成为全国电缆行业的“排头兵”。 2006年,全县紧紧围绕“工业经济突破年”,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通过项目拉动、重点企业带动,加快工业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县全部工业产值突破253亿元,开票销售140亿元,招商引资4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4200万美元,目前在建千万元以上项目16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高新技术企业3家、产品22个,省、市名牌产品18个,着名、知名商标12个。宝胜集团先后获得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宝胜科创公司顺利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宝胜电气加快上市步伐。德仪公司利税额在全市外资企业中名列前茅。
农业经济
宝应“金湖银荡”得天独厚,特色农业享有盛名。境内拥有耕地 90万亩,湖荡水面70多万亩,既是全国优质粮棉基地县、平原绿化先进县和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又是省内乃至全国颇负盛名的“荷藕之乡”、“水产之乡”。全县常年种植荷藕12万亩以上,年产量10多万吨,有加工出口企业17家,荷藕的产量、品质、出口量均居全国之冠,经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林业部等部门联合评定,该县被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荷藕之乡”。全县三禽(鸡、鸭、鹅)饲养量2500万只,生猪出栏25万头,山羊饲养量20万只。特别是水产养殖业初具规模,已形成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稻田养殖、温室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年水产总量9.1万吨,其中龟、鳖、蟹等特种水产品年产2.5万吨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全县林业面积21万亩,林木蓄积量70万立方米,蚕茧产量2500吨。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为进一步加工增值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荷藕、棉花、水产、畜禽、林木等5大系列的产业化工程,形成了一批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其中1家企业列入省100强,15家列入市60强,产业化工程年产值达30亿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 2006年,围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有机、高效农业,种植业良种覆盖率95%,水产混套养殖比例90%,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81%。优质水稻、水产、水禽、水生植物等“四水”产业特色更加显现,高效农业发展到20万亩,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成为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核心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新增3万人。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
第三产业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增长16.8%。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商贸网点,纵棹园、亚细亚广场及其周边区域现代商业圈初具规模,白田路商圈加快建设,人居、文化、购物环境得到提升,现代专业市场、电子信息、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荷园、地热开发、正润生态园、万亩森林公园建设加快推进。
民营经济
宝应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摆上了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各个服务部门也相应制订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细则,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政策,激励创业者,发展有产者,促进了民营经济总量、质态的同步提高。 2006年,全县新增私营企业1200多家、个体工商户4850户,新增民营投入72亿元。玻璃工艺品、藕制品、教玩具等民营特色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捌’ 宝应县都有哪些乡镇

宝应县都有14个乡镇。

宝应县总计:14个镇,282个村居(委)会,包括:43个居委会,222个村委会,17个村(居)委员会,面积1467平方公里。

分别是安宜镇、氾水镇、泾河镇、黄塍镇、望直港镇、小官庄镇、夏集镇、柳堡镇、鲁垛镇、广洋湖镇、射阳湖镇、曹甸镇、西安丰镇、山阳镇。

(8)宝应有什么矿产资源扩展阅读:

宝应县行政区划的建制沿革:

1、春秋战国时期,宝应县先属吴国,后属越国。

2、秦朝建东阳县,属东海郡。

3、汉改为东阳县、平安县、射阳县地,先后属临淮郡、广陵郡。

4、隋初,全部改为安宜县。

5、唐肃宗上元三年(公元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献宝,肃宗传旨: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元年,安宜县更名为宝应县。

6、南宋期间,先后升为宝应州、宝应军,领宝应、盐城、山阳、淮阴等县。

7、明朝隶高邮州。

8、清朝改属扬州府。

9、民国期间先后属淮扬道、淮阴行政督察区。县境解放时,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先后属苏北行政公署扬州、泰州专区。

11、1953年1月,宝应隶属江苏省扬州专区。

12、1960年初,析宝应湖以西置金湖县。

13、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宝应县隶属扬州市。

‘玖’ 宝应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宝应属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西部,扬州市北缘。
介于北纬33°02′46″~33°24′55″,东经119°07′43″~119°42′51″之间。东与建湖县、兴化市、盐城市盐都区交界;南与高邮市接壤;西与金湖县、洪泽县相连;北与淮安市淮安区毗邻。
最北缘自西安丰镇崔渡村至南端夏集镇三洋河村,直线距离约47.4千米,东端自广洋湖镇团头荡至西界山阳镇顺河村西白马湖中。
宝应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呈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4℃。宝应县水域面积4.88万公顷,滩地面积1.76万公顷。水产养殖面积常年保持3万公顷以上,年水产品总量15万吨,除养殖常规鱼种外,龟、鳖、河蟹、青虾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80%,产量6万吨以上。宝应县地下矿产资源主要有泥炭、黏土、铁锰结核、石油和天然气,境域大部分地区钻孔内部钻遇比较完整的第三系地层,是富含油气的远景层位。湖泊多属浅水、封闭型水体,水生物资源丰富,盛产鱼虾螃蟹、龟鳖珍珠,是全国水产品生产重点县。滩地面积约73.4万亩,为里下河地区最多的县份。

‘拾’ 作文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特产是什么

一、泾河大糕
二、宝应湖大闸蟹
三、荷藕系列口牌
宝应种植荷藕历史悠久,系列的荷藕品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如蜜饯捶藕,甜而不腻;藕汁饮料,舒心可口;莲心绿茶,清香淳朴;藕粉圆子,香甜爽口。1998年底,以最大的种植面积、最多的加工产量、最优的产品品质、优雅的荷藕文化,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荷藕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