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大林业生态工程
即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
以“三北”为主的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平原绿化和绿色通道工程,
②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概述
1998年发生在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的两次特大洪灾,至今仍让许多人记忆犹新。正是那年大水,让人们尝到了生态破坏的恶果。洪水退去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停止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的天然林采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中发[1998]15号)中关于“全面停止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的天然林采伐,森工企业转向营林管护”的精神,国家林业局编制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经过两年试点,2000年10月国家正式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
此后,长江、黄河流域工程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巨额投资加上林区人共同努力,工程区森林资源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也换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③ 天保林和公益林有什么区别,可以二次开发利用吗
通常都不能私自开发,天保林和公益林主要是性质不同:
天保林――全称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天然林起源天然,所以大多数为阔叶树、也存在部分起源为天然的杉木和马尾松(飞播也有纳入天保);公益林――是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主。
公益林,也称生态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
利用途径:
1、积极鼓励与生态公益林主导功能密切的利用方式,如科学考察、定位观察、试验研究、科普教育、种质标本采集、生态旅游、物种与遗传基因保存和自然遗产留存等。
2、有条件地允许利用林下多种资源进行非木质资源开发。
3、严格控制对公益林的采伐更新,严格禁止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采伐、抚育和改造活动。
4、对公益林的利用以及公益林区进行的工程建设,必须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同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④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哪一年开始的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从1998年开始试点。
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对天然林的重新分类和区划,调整森林资源经营方向,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为措施,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为根本目的。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作保证,要根据我 :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央的财力来安排工程的进度和范围,并且各 '项基础工作要跟上工程进度,如种苗基地建设要跟上营林造林建设任务等,否则,就会因为资金不足或基础工作跟不上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和质量。
各实施单位因木材停产或大幅度减产,使大批伐木工人成为富余人员,需要转产安置,并且对依靠木材生产经营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单位造成危机,使原本就负债累累的企业雪上加霜,所以各实施单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要把那些生态比较脆弱、天然林又相对集中,且正在受到破坏, 置;对区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地区,作为工程的重点。
⑤ 什么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以及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方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1998年试点,2000年全面实施,期限是2000~2010年。工程建设目标:一是切实保护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6120万公顷现有森林,减少森林资源消耗量6108万立方米,调减商品材产量1239万立方米。到2010年,新增林草面积1467万公顷,其中新增森林面积866万公顷,工程区内森林覆盖率增加3.72个百分点,分流安置25.6万名富余职工。二是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调减751.5万立方米,使3300万公顷森林得到有效管护,48.4万名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分流和安置,实现森工企业的战略性转移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步入可持续经营的轨道。
⑥ 林业局与天宝工程关系是什么
你好同学,天保工程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在我国,主要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年来,天保工程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2.75亿亩,中幼龄林抚育任务1亿亩,使19.32亿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
在我国的林区,都有林业局,负责管理天然林木资源,林业局是一个单位,它是位于林区的一个单位,是负责实施天保工程的单位。谢谢。
⑦ 关于国务院天然林保护工程1999(84)号文件的全文是什么啊
【章名】 通知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
: 为规范和加强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然林保护工
程)建设资金管理,切实管好用好建设资金,促进天然林保护工程顺利实
施,提高投资效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现行基本建设财政财务管理
规定,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特点,我们制定了《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
护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
,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章名】 附件: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
促进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
施,提高投资效益,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现行基本建设财政财务管理
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重点规范和管理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含国债专
项建设资金,下同)。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建设单位自筹资
金及其他用于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的资金管理另行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经国务院批准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项目
,包括公益林建设项目、商品林建设项目和转产项目。 第四条 公益林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用于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
育林、森林抚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苗圃设施建设及其他基本建设支出
。 人工造林支出是指清林整地、植苗、幼林抚育等项支出。 飞播造林支出是指按国家规定的飞播作业程序在一定区域内用飞机播
撒种子进行造林作业等项支出。 封山育林支出是指钉桩、围栏、补植等项支出。 森林抚育支出是指透光、间伐等项支出。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支出是指破土、撒种等项支出。 苗圃设施建设支出是指苗圃设施和设备等项支出。 其他基本建设支出是指以上六项之外用于公益林建设的其他各项基本
建设支出。 第五条 投入商品林建设项目、转产项目的国家预算内建设资金一律
作为国家资本金注入。 第六条 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经批准并列入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和基本
建设支出预算后,可向财政部门申请拨付国家预算内建设资金。建设单位
(项目)在申请领用预算内建设资金时,需提供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年度
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及有关文件资料。 第七条 天然林保护工程预算内建设资金按照基本建设拨款程序拨付
。财政部根据年度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基本建设支出预算,按照
天然林保护工程整体进展情况,将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拨付给国家林
业局;国家林业局根据编制的年度投资计划、年度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和工
程进度将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逐级拨付给建设单位(项目)。地方财政部
门可参照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拨付程序核拨地方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
。 第八条 天然林保护工程预算内建设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中央预算内
建设资金统一在建设银行开设账户,地方预算内建设资金可根据情况在国
有商业银行开设账户。 第九条 天然林保护工程各级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基
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基本建设支出预算,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进行
建设。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
、变更建设项目和建设内容。 第十条 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单独建账核算。各
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挤占、截留、挪用建设资金,严格
控制各项开支标准,防止铺张浪费。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资金挪用于购置
小汽车及移动电话、职工住房、建办公楼等非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各项支出
。 第十一条 用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地方配套建设资金及建设单位(项
目)自筹资金须按照确定的投资比例和工程进度,及时足额筹集到位,其
到位比例不得低于中央资金到位比例。地方配套资金来源不能落实或明显
超过地方财政承受能力的,要相应调减项目,压缩投资规模。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印发〈基本建设
财务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财基字〔1998〕4号)的规定执行,
从严控制。不属于建设单位管理费范围的支出不得从中列支。 第十三条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会计核算严格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
制度》((95)财会字第45号)、《关于印发〈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
度补充规定〉和〈企业基建财务业务有关会计处理办法〉的通知》(财会
字〔1998〕17号)执行,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完整、
及时。严禁虚列开支、编制假账。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项目)要及时、准确、完整地将天然林资源保
护工程快速月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基建投资表(报表格式附后)报同
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地方项目由有关省(市、区)财政厅(局)
、林业主管部门汇总后分别报财政部、国家林业局。 第十五条 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预(结)算需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未经审核批准的工程预(结)算不能作为支付工程价款的依据。天然林保
护工程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要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
理若干规定〉的通知》(财基字〔1998〕4号)及时编制项目竣工财
务决算。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要及时办理竣工验收。 中央级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经所在地财政监察专员办
事机构签署意见后,由国家林业局报财政部审批;中央级小型基本建设项
目竣工财务决算报国家林业局审批;地方级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由
地方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要了解、掌握建设资金到位
、使用和工程进度情况。各建设单位(项目)在年度基建财务决算报告中
要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投资效益及工程进度等情况进行重点
分析说明。项目竣工后要向财政部门报送投资效益分析报告。 第十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建
设资金的监督检查,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跟踪管理,监督建设单位合理、
节约使用资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挤占、挪用、截留建设资金,以及
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单位,要追究单位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
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快速月报(略) 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基建投资表(季报)(略)
⑧ 天保林是什么意思
天保林――全称是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林业部门为了大力发展商品林同时保护好起源天然阔叶树(不包括人工种植阔叶树:闽楠、红钩栲等)不受皆伐政策。归根结底:也可以理解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但是相对于公益林,天然林管理疏松。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稳定、生态功能最完备、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护国土安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天然林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基,保护好天然林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天然林的资源在木材产中居主体地位,支援了国家建设,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且在非木质副产品生产中也创造了可观的价值。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⑨ 我国的六大林业工程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六大林业工程为: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建设工程。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意义都在于发挥森林作为“大自然总调度室”的作用,同时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蓄积量,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森林资源的需求。
六大工程区别联系如下: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指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国家中长远计划工程;
1、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7个森工局。
2、主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二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林业职工。
二、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涵盖面最大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1、工程实施范围:三北地区、沿海、珠江、淮河、太行山、平原地区和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中下游地区。
2、主要实现目标:1979年到2050年,历时71年,分三个阶段、七期工程进行 ,规划造林5.35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9年的5.05%提高到14.95。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维护生存空间。
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始于1999年,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也是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仅中央投入的工程资金就超过4300多亿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
1、工程实施范围:覆盖了中西部所有省区市及部分东部省区。
2、主要实现目标:退耕还林2.2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亿亩。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13亿亩,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5.4亿亩。
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为固土防沙,减少京津沙尘天气而出台的一项针对京津周边地区土地沙化的治理措施。一期工程于2002年启动至今,二期工程正在筹划当中。
1、工程实施范围:工程区西起内蒙古的达茂旗,东至内蒙古的阿鲁科尔沁旗,南起山西的代县,北至内蒙古的东乌珠穆沁旗,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内蒙古等五省(区、市)的75个县(旗)。
2、主要实现目标:到2010年,通过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封沙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草地治理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使工程区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风沙天气和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
从总体上遏制沙化土地的扩展趋势,使北京周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通过实施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拯救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扩大、完善和新建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
1、工程实施范围:东北山地平原区、蒙新高原荒漠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南高山峡谷区、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区、华东丘陵平原区和华南低山丘陵区共8个建设区域。
2、主要实现目标:到建设期末,使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00个,总面积1.72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形成一个以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为主体,布局合理、类型齐全、设施先进、管理高效、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自然保护网络。
六、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木材供应问题,减轻木材需求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1、工程实施范围:工程布局于我国400毫米等雨量线以东的18个省区的886个县、114个林业局、场;
2、主要实现目标:计划在2001年至2015年间,分三期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近2亿亩。工程建成后,提供的木材约占我国当时商品材消费量的40%。
⑩ 天保工程的介绍
天保工程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在我国,主要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