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森林有多少资源

森林有多少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5-27 22:09:58

A. 地球上的森林资源还有多少

1962年,地球的森林面积减少到5500万平方千米。进入20世纪,随着人口的激增,到1975年,已减少到2600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约为20%。例如,巴西森林覆盖率已从400年前的80%减少到4O%。许多地方的原始森林已经踪迹全无了。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40%,居世界第120多位。 世界上只有20%的原始森林保存完整

木材走私与毒品走私、武器走私和野生动物走私一样严重

从今天开始的一周是北京爱鸟周,提到鸟类人们就会联想到森林。森林是鸟类最主要的栖息地之一,也对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广袤的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但地球上的森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今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森林。

■拯救“地球之肺”

最近装修房子的人一定会发现,建材市场上的国产实木几乎已无处可寻,进口实木地板却铺天盖地。而两三年前装修房子的人却可以大量使用国产优质实木。

其实专家们早就预言了这种状况:自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紧急实施后,大范围禁止树木采伐,国内木材产量锐减。但中国对木材及森林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必然会从周边国家增加进口来弥补需求。于是中国一下子变成了世界第二大木材进口国,进口量仅次于美国。

与此同时,全球森林资源告急的呼声频频见于媒体。2004年2月9日至20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七次缔约方大会也将森林保护列为议题之一,会议期间,众多环保组织着重提出了木材非法砍伐和木材非法贸易问题。

由于木材资源的短缺,木材非法采伐与贸易已愈演愈烈,非法采伐已成为全球林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专家们认为,木材走私与毒品走私、武器走私和野生动物走私,已并列为危害最严重的四大国际走私犯罪活动。

■“地球之肺”已布满斑痕

原始森林是地球上众多陆生生物的家园,世界资源中心的资料显示:世界上所剩下的原始森林中,只有20%是比较完整的,其余都已被破坏得支离破碎。

热带雨林:

世界最大的热带森林———亚马孙森林主要分布在巴西和秘鲁。上游的秘鲁仅近10年就有600多万公顷森林因砍伐而惨遭破坏,全国1亿多公顷土地因水土流失而荒漠化。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中蕴藏着全球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种类,而今已经有1亿公顷森林被砍伐殆尽。

国际环境专家警告:如果巴西政府不积极采取措施拯救亚马孙雨林,那么再过10年至15年,亚马孙森林将无法再恢复原貌,人类也将痛失这一片美丽家园。

非洲的木材生产主要集中在西非刚果河流域,分布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热带雨林,占世界热带雨林总面积1/4,是仅次于亚马孙河流域的全球第二大热带原始森林。近年非洲的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非洲的生态危机:沙漠化不断扩张,干旱周期性肆虐,饥荒蔓延,非洲成了经济最贫困的一个洲。

亚洲的热带雨林集中在东南亚诸国。近10年印尼热带森林的消失速度增长了10倍,每年有200多万公顷热带雨林遭到毁灭。

最新的伐木统计数字更令人震惊:2000年印尼共损失了380万公顷的森林,比1990年增加了一倍,这个损失速度也是巴西亚马孙河流域森林损失速度的六倍。如果木材产业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印尼剩下的低地森林也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被破坏掉。如按目前的毁林速度,印尼最具生物多样性的苏门答腊森林到2005年将消失殆尽,加里曼丹的森林在2010年将不复存在。

温带原始雨林:

紧贴着太平洋东岸的加拿大卑诗省,有一片珍贵的原始森林———大熊森林,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带原始雨林,面积达700万公顷。高达百米的参天古树随处可见,众多珍贵的生物物种以此为家。

不幸的是,大熊森林正被几家大型跨国伐木公司以皆伐的方式(即“剃头”式砍光)肆意破坏。1997年,53%的加拿大原始雨林已被毁灭净尽,而幸存下来保持原状的还不足原有的1/4。400多名科学家联合发出呼吁,要求立即停止大熊森林的皆伐。

经历多年讨论后,2001年卑诗省政府同木材公司及环保团体达成了《大熊森林协议书》,这是一个暂时的解决方案。但两年过去了,森林砍伐的状况并没真正改善。当地环保组织的独立调查表明,72%的伐木仍以皆伐的方式进行。

寒带原始森林(泰加林)

泰加林带是从极地苔原南界树木线开始,向南绵延1000多公里的绿色接壤地带,为北方塔形针叶林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森林类型。它的范围遍及俄罗斯、北欧和加拿大。

1997年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一项全球性研究表明,俄罗斯拥有全球26%的原始森林,其远东地区的针叶林占世界泰加林的一半。但自1992年起,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森林遭受了严重的过度砍伐。采伐企业将广袤的林海变成荒地、荒漠或泥潭沼泽,整个森林生态系统面临崩溃。

而更为令人担忧的事实是,在乱砍滥伐盛行的同时,非法砍伐也在大行其道。在非洲,加纳有1/3原木为非法采伐;喀麦隆的大多数木材公司都参与非法木材贸易。印度尼西亚有70%的出口木材来自非法采伐,每年高达6000万立方米。俄罗斯每年从远东地区非法采伐的木材约150万立方米,森林受盗伐的面积逐年扩大。
有识之士担心,如果这些非法采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不仅会造成区域性的生态灾难和经济灾难,也会使全球的气候失衡。

■中国已成全球第二大木材进口国

中国目前庞大的消费量和巨大的加工能力令全球林木业瞩目。

近年,环保界针对中国林木消耗的呼声也日渐高涨,自2003年以来已全面展现出来。

国际森林研究中心和位于华盛顿的非政府组织ForestTrends的统计,中国进口的木材、纸浆和纸张的总价值从1997年的64亿美元激增到2002年的112亿美元,增幅达75%。

加拿大的卑诗省一直是中国进口纸浆的主要供应商。来自加拿大的消息说,中国市场是卑诗省木材行业惟一增长的海外市场。

以2001年至2002年为例,卑诗省与中国的木材贸易数字上升达54%。卑诗省林业界还计划合作投资1200万加元,在中国上海兴建一处名为“中国梦幻之家”的木结构房屋群示范项目,旨在拓展对中国的木材出口。

与此同时,加拿大的环保组织发起了一场反对“中国梦幻之家”项目的活动。2003年4月17日,来自加拿大的林业环保组织“森林保护网络”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中国消费者不要购买来自该国卑诗省沿海雨林的林木产品,以保护这片珍贵的温带原始雨林,一个相关的专题研讨会同日也在上海举行。

此后,类似的呼声源源不断从太平洋彼岸的加拿大传来。

支持“森林认证”

森林危机的后果是无情的,但危机往往也是机遇,因为危机会促使我们反思。

中国政府早就表明愿意与外国政府和绿色组织合作,努力阻止非法木材及木材产品的交易。2002年12月,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签署了一项初步协议,旨在禁止非法木材的交易。另外,中国也正在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建立森林认证体系。

森林认证是由一个独立的中立机构来证明木材生产商的经营过程符合环保原则,确保木材生产不会竭泽而渔,拥有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树种的森林不会被误砍,原始森林和林区原住居民的权益受到尊重和保护。总之,森林认证有助于推动健康有序的木材生产与贸易,使森林得到可持续的经营。

自从1995年国际森林管理委员会开始授权森林和林产品的认证开始,至2002年7月,已有61个国家530个会员加盟,经认证的森林面积已达1.05亿公顷,但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

我国的森林认证工作起步仅有几年,已经开始被有识之士及企业认识和接受。目前已有近60家企业通过了产销监管链认证(COC),浙江临安昌化林场是我国第一家通过FSC森林经营认证的企业。

中国消费者也可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减少对原始森林的砍伐,那就是———只购买附有“森林认证”(FSC)标签的木制品。学者们认为,市场机制是推动森林认证的动力,也就是说,是消费者的选择在推动森林认证,而林业企业的行为将服从“市场的手”的指挥。

B. 森林有什么样的资源

我国森林资源面积在1991年为128.63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为13.4%,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5%。森林蓄积量由80年代初的每年0.3亿立方米“赤字”,增加到现在的0.39亿立方米盈余,这表明我国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已有良好的势头。

但是,用材林的消耗量仍然高于生产量,森林质量不高,郁闭度偏低,大片的森林继续受到无法控制的退化、任意改作其他用途、农村能源短缺以及森林病虫害的危害。要消灭用材林的“赤字”和森林的破坏或退化,则要采取一致的紧急行动,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使公众了解森林的重大影响,并参与保护森林资源的各种活动。我们还应加强退耕还林及其他环保措施。

C. 森林资源还有多少

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亚。这4个地区占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刚果为最,4国拥有全球40%的森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年的报告,全球森林从1990年的39.6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38.亿公顷。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
虽然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人工林年均增加了310万公顷,但热带和非热带天然林却年均减少1250万公顷。
南美洲共拥有全球21%的森林和45%的世界热带森林。仅巴西一国就占有世界热带森林的30%,该国每年丧失的森林高达230万公顷。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巴西仅2000年就生产了1.03亿立方米的原木。
又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俄罗斯2000年时拥有8.5亿公顷森林,占全球总量的22%,占全世界温带林的43%.俄罗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森林面积保持稳定,几乎没有变化,2000年生产工业用原木1.05亿立方米。
中部非洲共拥有全球森林的8%、全球热带森林的16%.1990年森林总面积达3.3亿公顷,2000年森林总面积3.11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190万公顷。
东南亚拥有世界热带森林的10%.1990年森林面积为2.35亿公顷,2000年森林面积为2.12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面积233万公顷。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森林资源消失速度更快。

D. 我国主要的森林资源有那些现状如何

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森林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有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热带雨林。树种共达8000余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多种,经济价值高、材质优良的就有1000多种。珍贵的树种如银杏、银杉、水杉、水松、金钱松、福建柏、台湾杉、珙桐等均为中国所特有。经济林种繁多,橡胶、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杜仲、肉桂、核桃、板栗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中国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东北、西南地区和东南、华南丘陵山地,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8~38%;华北、中原及长江、黄河下游地区为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资源极少,仅为1.4%。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用材林面积的比重占73.2%,经济林占10.2%,防护林占9.1%,薪炭林占3.4%,竹林占2.9%,特殊用途林占1.2%。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的比重低,不能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中国林地生产力水平低,发达国家林地利用率多在80%以上,中国仅为42.2%;世界平均每公顷蓄积110立方米,中国为90立方米;每公顷年生长量,发达国家均在3立方米以上,中国仅为2.4立方米。中国宜林地多,东南半部气候湿润温暖,造林潜力大。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77~1981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统计,中国森林面积共11528万公顷,立木总蓄积量102.6亿立方米 (包括零星树木),其中森林蓄积量90.3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居世界第五位。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低,人均森林面积0.12公顷,与世界人均量之比为1:5.8;人均森林蓄积量9.1立方米,与世界人均量之比为 1:8.2。据森林资源1977~1981年清查资料与1973~1976年清查资料相比,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从12.7%降低到12%,森林面积有所减少,主要林区森林过伐。全国森林资源年消耗量约29410万立方米,而立木总生长量为27532万立方米,年赤字为1878万立方米。

E.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是多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8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春良等受邀介绍“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有关情况。

李春良表示,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3.04%,天然林和天然草原得到休养生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顺利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稳步推进,300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选聘110.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成为生态护林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为今后一个时期林草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将达到57%,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比例将超过18%。到2035年,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升,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明显增加,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实牢固。

F. 森林资源概况

( 一) 森林动植物

白河林区植物系属于长白山植物区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有各种高等植物152 科、464 属、1047 种,地衣 210 多种,真菌 350 多种。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随海拔高度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长白山北坡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森林垂直分布带。即高山苔原地带、岳华林带、海拔 800 ~ 1400m 的云杉针叶混交林带、针阔混交林带、海拔500 ~ 800m 的阔叶混交林带、海拔 100 ~ 500m 的次生林带。树种以红松( Pinus koraiensis) 、红皮云杉( Picea koraiensis) 、鱼鳞云杉( Picea jezoensis) 、冷杉( Abies nephrolepis) 、长白落叶松( Larix olgensis) 、水曲柳( Fraxinus mandshurica) 、胡桃楸( Junglus mandshurica) 、黄菠萝( Phellodendron amurense) 、紫 椴 ( Tilia amurensis) 、糠 椴 ( T. mandshurica) 、色 树 ( Acermono) 、春榆( Ulmus propinqua) 、裂叶榆( U. laciniata) 、蒙古栎 ( Quercus mongolica) 、枫桦( Betula costata) 、白桦( Batula platyphlla) 、山杨( Populus davidiana) 、大青杨( Populus ussu-riensis) 、香杨( Populus korea) 等为主,另有稀有树种长白赤松 ( 美人松) ( Pinus densifloravar. sylvestriformis) 呈小面积块状分布于局址周围。常见的下木有毛榛、胡枝子、越橘、杜香、刺五加、忍冬等。藤本有山葡萄、狗( 软) 枣子、木通、五味子等。草本有莎草、轮叶王孙、还魂草、木贼、山茄子、小叶樟、蕨类等。

全局内分布有药用植物 672 种、食用植物 165 种、蜜源植物有 181 种。药用植物主要有: 人参、党参、贝母、黄芪、五味子、东北细辛、木通、刺五加、灵芝、天麻等。可食用的植物与菌类有木耳、猴头蘑、榆黄蘑、山葡萄、越橘、草莓、广东菜、蕨菜、薇菜、刺龙芽等。

白河林业局地处长白山腹地。有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水源、适宜的气候、给各种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栖息和繁衍的生态环境。有各种野生动物 100 余种、白河局内珍贵动物 40 余种,主要有东北虎、貂、黑熊、豹、野猪、马鹿、梅花鹿、香獐、黄鼬、紫貂等。鸟类多达 100 余种。且多为益鸟和珍贵鸟类。常见的鸟类有环颈雉、鹌鹑、四声杜鹃、三宝鸟、戴胜、黑枕黄鹂、短翅树莺、翠鸟、家燕、金腰燕、麻雀、赤胸鸦、草鸡等。两栖类动物因气候条件所限,区内两栖动物只有 2 目 5 科 8 种,其中经济价值最高的首属林蛙。

( 二) 森林类型

白河林业局地带性顶极群落为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日伪时期对森林的破坏较为严重,许多珍贵树种被大量砍伐外运。1971 年建局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利用,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被次生演替群落所代替。天然林主要林分类型为慢生阔叶混交林、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白桦林、中生阔叶混交林。在天然林面积和蓄积中,针叶林( 包括红松林、云杉林、长白赤松林、落叶松林、臭松林和针叶混交林) 的面积和蓄积只占 22. 3% 和 22. 8%。各林分类型的面积蓄积分布见表 2-2。

表 2-2 各林分类型面积蓄积表

(三)森林资源状况

根据2000年森林资源调查,白河林业局总面积190470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82445.8hm2,占全局总面积的95.8%,非林业用地面积8024.2hm2,占全局总面积的4.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面积171354hm2,疏林地面积10hm2,灌木林面积1088hm2,无林地面积2758hm2。在有林地中,禁伐区50975.8hm2,占全局有林地面积的29.7%;限伐区71580.4hm2,占全局有林地面积的41.8%;商品林区48797.8hm2,占全局有林地面积的28.5%。全局森林覆被率为92.5%。将单位面积蓄积量按降幂排列,得到白河林业局的优势树种结构见图2-2。

全局有林地各龄组面积、蓄积:幼龄林面积和蓄积为20367.3hm2和643838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蓄积的11.9%和2.5%;中龄林面积和蓄积为55648.7hm2和6004869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蓄积的32.5%和23.8%;近熟林面积和蓄积为39676.8hm2和6,317,635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蓄积的23.2%和25.0%;成熟林面积和蓄积为51498.6hm2和11065287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蓄积的30.1%和43.8%;过熟林面积和蓄积为4024.6hm2和 1230720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蓄积的 2. 3% 和 4. 9%。林分中近成过熟林比重较大,林龄结构不合理。

图 2-2 优势树种单位面积蓄积

全局人工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131554.6hm2和437618m3,占全局有林地面积和蓄积的7.68%和1.7%。天然林多、人工林少是该局森林资源的起源特点。人工林主要林分类型为人工落叶松林,其面积和蓄积分别占人工林总面积和蓄积的89.7%和90.1%;其次为人工杨树林,占人工林总面积和蓄积的6.2%和7.8%;其次分别为人工红松林、人工樟子松林、人工云杉林等。

G. 中国森林资源有多少

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森林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重大,其面积占全国林分面积的70%以上,人工林中的幼龄林比例高于85%。

199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森林面积为1.34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9%。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19位。中国森林总蓄积量为97.8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世界人均拥有的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

2000年,中国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达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为10.1亿立方米,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5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55%,森林蓄积量为112.7亿立方米。

中国森林资源的消耗
根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全国林木年均净增长量为4.58亿立方米,年均净消耗量为3.71亿立方米,林业资源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

中国森林面临的问题
由于长期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中国宝贵的天然林面积大量减少。在占中国国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言。

在中国,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上百万公顷。

2000年,中国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874万公顷,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8.84万公顷。

上页:中国的草原环境
下页:中国的海洋环境

H. 森林资源包括了哪些方面

森林资源: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

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无形的环境资源和潜在的绿色能源。反映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

I. 单位森林面积生存的物种数目是多少

每两秒钟,就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生物量最多、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森林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其在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睦、维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基本条件中起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除了提供大量木材外,还有丰富的药材资源以及拥有大量的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森林是土壤的绿色保护伞,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蓄水库,是庞大的氧气制造厂,是良好的吸尘器,是防风固沙的生态屏障,森林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它储存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炭储量的90%以上,对全球气候变化起非常重要“调节器”作用。森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主体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没有良好的生态,人类就失去生存的基础。
森林给予人类的是清洁的生存环境,是绿色宝库,而人类对森林的毁坏,却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灾难频繁。天灾人祸已使全世界约800万平方千米的森林面积锐减为现在的280万平方千米。而且,森林面积目前仍在以每年20万平方千米的数量消失。
全球森林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危机。八千年前,全球森林覆盖地球近一半的陆地。今天,全球森林中,残存的原始森林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7%,而且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球森林每年平均减少17300万公顷──相当于比爱尔兰更大的面积。相当于希腊的领土大小。
全球森林在过去几千年中一直为数以百万计的动植物物种提供栖息地,并且给那些以森林为生的原住民提供住所和生活所需的全部资源。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表示,通过卫星图像显示全球的原始森林已经所剩无几,残存的部分大多也处于工业发展的威胁或蚕食之中。
全球森林退化和消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农业扩张、采矿、人工林建造、基础设施建设、森林火灾等。但是造成全球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的工业采伐。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对现有原始森林的风险评估,“工业采伐已成为原始森林最大的威胁……影响着70%以上的濒危森林。”

J. 我国森林储藏量有多少

我国森林储藏量已经由112亿立方米下减到12亿立方米,12亿立方米是个什么概念?只够我国采伐6年的,6年之后我们将无林可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林国.这也就是近10年来,我国木材价格连年攀升,已经翻了3倍的原因.这都是木材紧缺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