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中哪个省份最多
扩展阅读
石油倒贴钱是什么原因 2025-05-15 07:06:39
石油骚动里钻石怎么开采 2025-05-15 07:03:06

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中哪个省份最多

发布时间: 2022-05-23 08:22:47

㈠ 中国城市最多的省份是哪一个

中国城市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

㈡ 我国重要煤炭资源型城市有哪些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自治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为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为8 229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82.1%,而且煤类齐全,煤质普遍较好。而我国经济最发达,工业产值最高,对外贸易最活跃,需要能源最多,耗用煤量最大的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台、粤、琼、港、桂等14个东南沿海省(市、区)只有煤炭资源量0.27万亿t,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3%。
希望对您有帮助!

㈢ 中国地级市最多的省份是哪个省

截止2019年1月份,地级市最多的省是广东省,有21个,分别是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佛山市、韶关市、湛江市、肇庆市、江门市、茂名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河源市、阳江市、清远市、东莞市、中山市、潮州市、 揭阳市、云浮市。

1、广州市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广州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邻近香港、澳门,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

2、深圳市

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国务院定位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

3、珠海市

珠海,广东省地级市,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地处北纬21°48′~22°27′、东经113°03′~114°19′之间。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江门市新会区、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

设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万山、横琴、斗门、湾仔、珠澳跨境工业区等8个国家一类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之称。

4、汕头市

汕头,广东省辖市,经济特区,亦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粤东中心城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邻揭阳市,东南濒临南海。

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海岛岸线长167.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 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

5、佛山市

佛山,是广东省省辖市、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

佛山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三角腹地,毗邻港澳,东接广州,南邻中山。是“广佛都市圈”、“广佛肇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6、韶关市

韶关,简称“韶”,古称韶州,得名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取韶石之名改东衡州为韶州,之后历朝沿袭。

元鼎六年设曲江县时,便以韶关为县治。韶州得名韶关始于明清之际,在今韶关市区先后设立水陆三个税关收税,俗称韶关。

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北江上游,浈江、武江、北江三水交会处,南面和西面分别与广东省广州、清远、惠州及河源等市接壤,北与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邻广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称。

7、湛江市

湛江,旧称“广州湾”,别称“港城”,是广东省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广东省西南部,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东北与茂名市相连。

全市人口830多万,面积1.32万平方公里,辖4个区、3个县级市和2个县,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和3个功能区。

8、肇庆市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干流中下游,东部和东南部与佛山市、江门市接壤,西南与云浮市相连,西及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和贺州市交界,北部和东北部与清远市相邻。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境域内设置的四会县,是广东省4个最早建制县之一。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高要县;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端州。

宋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为兴庆军, 重和元年(1118年)易名肇庆府,意为"开始吉庆"。1988年1月设立地级市。享有地方立法权。

9、江门市

江门,别称“五邑”,是广东省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属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是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中国舞蹈之城”,“中国侨都”。

江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明代心学奠基者陈白沙、近代维新先驱梁启超、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故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让大文豪巴金先生为之陶醉的小鸟天堂。

10、茂名市

茂名市,隶属于广东省,位于广东省西部,背山面海,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属于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全市总面积11458平方千米,下辖2个区、3个县级市。

茂名市名起源于人名,由人名而至县名,由县名而至市名。茂名市南部临海,迂回的海岸线长约220公里,拥有水东、博贺等多个天然良港。茂名市是广东省人口较多的地级市,也是全省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级市。

11、 惠州市

惠州,广东省地级市,背靠罗浮山,南临大亚湾,境内东江蜿蜒100多公里,属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惠州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

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和龙门县,设有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惠州又是广东省的重点发展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成为珠三角东部新兴的工业化城市。

12、 梅州市

梅州,广东省辖地级市,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和漳州接壤,南部与潮州、揭阳、汕尾毗邻,西部与河源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相连。享有地方立法权 。

13、 汕尾市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东临揭阳市,同惠来县交界;西连惠州市,与惠东县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县相连;南濒南海。总面积5271km2。辖区内有市城区、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华侨管理区等1市2县3区。

14、 河源市

河源,广东省辖地级市,别称槎城,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境内地势东北向西南倾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偏高;全市总面积1.5642万平方千米,辖1个区、5个县。

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有着“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美称 。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河源是客家菜的主要流行地之一 。

15、阳江市

阳江,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东邻江门恩平、台山,西连茂名,南临南海,北接云浮,是珠三角的直接腹地和粤西地区面向珠三角的前沿。

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下辖2个区、1个市、1个县;总面积7955.9平方千米。

16、清远市

清远,中国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北面和东北面与韶关市为邻,东南和南面接广州市,南与佛山市接壤,西与肇庆市相连。

辖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阳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并代管英德市、连州市两个县级市,共2区2市4县,总面积1.9万平方千米。

17、东莞市

东莞,又称“莞城”,广东省地级市,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位于广州东南、珠江口东岸,南邻深圳,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

三国时期建郡,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

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18、中山市

中山市是中国5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香山县;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

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19、潮州市

潮州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韩江中下游,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交界,西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接壤,北连梅州市丰顺县、大埔县,南临南海并通汕头市。

全市总面积367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146平方公里,海域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 136公里。

20、 揭阳市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地方。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始建揭阳县,以县西北秦戌五岭之一的揭阳岭而得名。1991年12月设为地级市,是潮汕地区历史较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兴城市。

地跨东经115°36ˊ至116°37ˊ39",北纬22°53ˊ至23°46ˊ27"。北靠兴梅,南濒南海,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陆地面积5240.5平方公里。内陆江河主要有榕江、龙江和练江三大水系。

21、云浮市

云浮,广东省地级市。地处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北回归线南侧,介于北纬22°22′~23°19′,东经111°03′~112°31′之间。

南傍西江,东接珠江三角洲,是连接广东珠三角和大西南的枢纽,故又被称为广东大西关,系着名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名城。

云浮市盛产大理石(云石),石材加工业发达,是全国有名的“石材王国”,素有“石都”之称,此外还有“沙糖桔之乡”的称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级市

㈣ 28个普通地市人均GDP超过10万,它们主要分布在哪

近日,根据相关媒体报道,2019年我国已经有70个地级市人均GDP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有28个地级市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0万元人民币。那么这28个地级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少部分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些城市中也有一些中西部的能源大市。这些城市都是依赖能源产业的资源型城市。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比较发到,所以现在居民的人均GDP很高。但是这些地方也要有长远的发打算。毕竟只依靠资源能源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资源总有用完的一天,所以要在可持续发展下面下功夫,要在永续发展上下功夫,这也是给很多地方一个启示。

㈤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状(关键字 现状 )

孝义“枯竭”!

3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的榜单上,赫然出现了山西省孝义市。

尽管这是第一次有山西城市上榜,但这个曾经在山西省创造经济神话、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的县级市的上榜,并不出人意料。同时,这个榜单也再次将山西舆论的目光聚集到“资源枯竭城市”这个名词上。

两天后的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在今年“两会”上建议,把山西省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试点省份。

其实早在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如何让本省资源枯竭城市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就已经被山西代表提上了议事日程。

对于山西来说,转型迫在眉睫而且已经上路。

山西还有“很多”孝义

众所周知,煤焦是孝义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7年8月24日,孝义市凭借煤焦优势在当年2002个参评县(市)中跻身全国百强,名列第96位,成为山西省继河津市之后第二个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市)。

一年以后,孝义市再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并由2007年的96位前移到88位。

金融危机风暴再猛烈,也会随时间慢慢退却。而随着孝义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缺失焦、煤后,其对孝义市的冲击可能远比金融危机来的猛烈。

据了解,2008年3月17日公布的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并没有山西城市的身影,但这并不意味着山西的资源城市储备丰富,无后顾之忧。相反,由于山西省目前的特殊情况,更多的“孝义”上榜只是时间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各类经济要素的投入重点始终集中在资源型支柱产业和专业化生产部门,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衡,支柱产业严重单一化,而且产业结构初级、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

作为国内最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之一,山西省境内约有11座资源型城市,119个县(市、区)中94个有煤炭资源分布。经过长期大规模开采,这些县、市已经越来越靠近“资源枯竭城市”这个概念。

资料显示,在“十五”期间,由于山西部分重点煤矿出现衰老造成矿井关闭,其衰减生产能力达1600万吨。而据预测,在“十五”以后的15年内,山西省还将有更多的矿区出现资源枯竭。其中包括近三分之一的地方国有矿井资源枯竭,其减少的生产能力将达1亿吨。

同样面临严重资源枯竭问题的山西城市还有大同和阳泉。有数字显示,同煤集团本部的15个主产矿井中,有4个已经关闭,两个正在实施关闭破产;而位于阳泉市境内的盂县煤矿的“服役”年限最多为16年、郊区煤矿不到10年,平定煤矿稍好,剩余“服役”年限为30年。

山西转型应提速

2001年12月8日,国务院将辽宁省阜新市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显然,山西也需要这样的“眷顾”。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潘云向《山西青年报》记者表示,山西现在十分需要这样的“试点政策”支持。

“经过长期且粗放的煤炭开采,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已经出现枯竭。”潘云表示,针对目前山西的实际情况,需要向国家建议将山西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试点省份。“这不仅仅关系到山西这个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省份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

根据我国目前的资源结构,煤炭在资源使用上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而据了解,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后,将获得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资源税负调整,国家专项资金、贷款扶持等在内的多项优惠政策。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处处长陈国伟向《山西青年报》记者透露,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将是发展研究中心在2009年的重点工作。

“张复明代表在提案中所提及的四大建议,已经比较全面地将山西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表达出来。”潘云表示,不过还可以考虑在煤炭以外的领域来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乃至整个山西的转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拷贝德国鲁尔区的转型模式,争取国家在教育等基层领域的政策支持,培育新型工业人才,延伸煤焦行业,将山西省打造成新型工业省份。”潘云说。

转型规划完毕

据了解,山西煤炭工业局局长王守祯在2008年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曾表示,根据“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理念,统筹煤炭及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增加非煤产品销售收入,“力争今年煤炭行业非煤产品销售收入达到750亿元以上。”

全省煤炭工作会议后不到半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就通过文件形式,提出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在2010年前,资源枯竭型城市逐步建立接续替代产业,11个市及重点产煤县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初步形成采矿权市场化机制和市场化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着增强。

而到2015年,计划全省资源型城市非煤产业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0%以上。并且每个相关资源型城市要培育两到三个新的支柱产业,因资源枯竭关闭矿井职工和企业冗员基本实现转岗就业。

在这“一揽子”的规划中,矿区员工再就业一直被认为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省社科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夏冰介绍,矿区员工的职业技能往往过于专业,资源型城市要想实现成功转型,必须先解决好这部分人群的再培训,“而不是简单地听之任之”。

而在全国十届两会第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朱礼厚也曾经就员工再就业问题表态,“一定要高度关注煤矿工人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培训,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

转型发展已上路

据数据显示,2007年,山西省临汾市的财政收入就已经突破120亿元,其中资源性产业的贡献占很大一部分。不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山西临汾更被世人所熟知的,是其全球首屈一指的污染,并被称之为是“居民不能穿白衬衣的城市”。

环保代价不容忽视。2006年6月15日,山西获准成为全国唯一的煤炭可持续发展试点省份。

随后,2007年3月10日山西省政府便开始征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

根据山西省政府制定的《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管理办法》,基金的来源标准主要为动力煤5元至15元/吨、无烟煤10元至20元/吨、焦煤15元至20元/吨。

据了解,基金使用将以5∶3∶2的比例来分配,即50%用于环境治理、30%用于煤矿转产、20%用于社会稳定。

陈国伟介绍,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制度的设立就是对资源型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专门支持。而由于山西省在很早就开始了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的探索,“山西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规划发展处处长苗还利表示,张复明代表所提及的需要进行制度改革和探索,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四大领域,“山西省转型早已上路。”

“例如煤炭资源费的征收正在实施进行中。”苗还利介绍,包括建立与煤炭稳定基金制度类似的煤炭转产基金制度。

据悉,早在2003年,山西省就提出了构建煤炭开采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的建议。

㈥ 中国城市最多的省

我国城市最多的省是四川省。四川拥有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以及183个县级单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巴蜀之地的天然美景,一直都是热爱旅游的小伙伴们神往的地区之一。

另外广东省地级市数量为21个,县级行政区119个,是我国拥有最多地级市的省份。

㈦ 城市数量最多的省份

如果以县城为最小的城市单位的话,那城市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省。全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合计2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51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12个县、4个自治县,合计18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四川省的县级数据量详细排名如下:

四川省的地级市、自治州及其驻地:21个

成都市(武侯区)、自贡市(自流井区)、攀枝花市(东区)、泸州市(江阳区)、德阳市(旌阳区)、绵阳市(涪城区)、广元市(利州区)、遂宁市(船山区)、内江市(市中区)、乐山市(市中区)、南充市(顺庆区)、眉山市(东坡区)、宜宾市(翠屏区)、广安市(广安区)、达州市(通川区)、雅安市(雨城区)、巴中市(巴州区)、资阳市(雁江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四川省市辖区:51个

1.成都市:11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锦江区(书院街街道)、青羊区(新华西路街道)、金牛区(抚琴街道)、武侯区(浆洗街街道)、成华区(猛追湾街道)、龙泉驿区(龙泉街道)、青白江区(红阳街道)、新都区(新都街道)、温江区(柳城街道)、双流区(东升街道)、郫都区(郫筒街道)

2.自贡市:4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自流井区(丹桂街道)、贡井区(筱溪街道)、大安区(龙井街道)、沿滩区(沿滩镇)

3.攀枝花市:3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东区(大渡口街道)、西区(清香坪街道)、仁和区(仁和镇)

4.泸州市:3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江阳区(南城街道)、纳溪区(安富街道)、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

5.德阳市:1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旌阳区(黄河街道)

6.绵阳市:3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涪城区(城厢街道)、游仙区(富乐街道)、安州区(花荄镇)

7.广元市:3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利州区(东坝街道)、昭化区(元坝镇)、朝天区(朝天镇)

8.遂宁市:2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船山区(高升街道)、安居区(柔刚街道)

9.内江市:2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市中区(城东街道)、东兴区(东兴街道)

10.乐山市:4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市中区(泊水街道)、沙湾区(沙湾镇)、五通桥区(竹根镇)、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

11.南充市:3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顺庆区(中城街道)、高坪区(白塔街道)、嘉陵区(火花街道)

12.眉山市:2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东坡区(苏祠街道)、彭山区(凤鸣镇)

13.宜宾市:2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翠屏区(北城街道)、南溪区(南溪街道)

14.广安市:2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广安区(浓洄街道)、前锋区(大佛寺街道)

15.达州市:2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通川区(东城街道)、达川区(三里坪街道)

16.雅安市:2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雨城区(青江街道)、名山区(蒙阳镇)

17.巴中市:2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巴州区(巴州镇)、恩阳区(登科街道)

18.资阳市:1个市辖区及其驻地

雁江区(资溪街道)

四川省的县级市:16个

1.成都市:5个县级市及其驻地

都江堰市(幸福街道)、彭州市(天彭街道)、邛崃市(临邛街道)、崇州市(崇阳街道)、简阳市(射洪坝街道)

2.德阳市:3个县级市及其驻地

广汉市(雒城镇)、什邡市(方亭街道)、绵竹市(剑南镇)

3.绵阳市:1个县级市及其驻地

江油市(中坝镇)

4.乐山市:1个县级市及其驻地

峨眉山市(绥山镇)

5.南充市:1个县级市及其驻地

阆中市(七里街道)

6.广安市:1个县级市及其驻地

华蓥市(双河街道)

7.达州市:1个县级市及其驻地

万源市(太平镇)

8.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个县级市及其驻地

马尔康市(马尔康镇)

9.凉山彝族自治州:1个县级市及其驻地

西昌市(北城街道)

四川省的县城:112个

1.成都市:4个县及其驻地

金堂县(赵镇街道)、大邑县(晋原街道)、蒲江县(鹤山街道)、新津县(五津街道)

2.自贡市:2个县及其驻地

荣县(旭阳镇)、富顺县(富世镇)

3.攀枝花市:2个县及其驻地

米易县(攀莲镇)、盐边县(桐子林镇)

4.泸州市:4个县及其驻地

泸县(玉蟾街道)、合江县(合江镇)、叙永县(叙永镇)、古蔺县(古蔺镇)

5.德阳市:2个县及其驻地

中江县(凯江镇)、罗江县(万安镇)

6.绵阳市:4个县及其驻地

三台县(潼川镇)、盐亭县(云溪镇)、梓潼县(文昌镇)、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

7.广元市:4个县及其驻地

旺苍县(东河镇)、青川县(乔庄镇)、剑阁县(下寺镇)、苍溪县(陵江镇)

8.遂宁市:3个县及其驻地

蓬溪县(赤城镇)、射洪县(子昂街道)、大英县(蓬莱镇)

9.内江市:3个县及其驻地

威远县(严陵镇)、资中县(重龙镇)、隆昌县(古湖街道)

10.乐山市:4个县及其驻地

犍为县(玉津镇)、井研县(研城镇)、夹江县(漹城镇)、沐川县(沐溪镇)

11.南充市:5个县及其驻地

南部县(蜀北街道)、营山县(绥安街道)、蓬安县(相如镇)、仪陇县(新政镇)、西充县(晋城镇)

12.眉山市:4个县及其驻地

仁寿县(文林镇)、洪雅县(洪川镇)、丹棱县(丹棱镇)、青神县(青城镇)

13.宜宾市:8个县及其驻地

宜宾县(柏溪镇)、江安县(江安镇)、长宁县(长宁镇)、高县(庆符镇)、珙县(巡场镇)、筠连县(筠连镇)、兴文县(古宋镇)、屏山县(屏山镇)

14.广安市:3个县及其驻地

岳池县(九龙镇)、武胜县(沿口镇)、邻水县(鼎屏镇)

15.达州市:4个县及其驻地

宣汉县(东乡镇)、开江县(新宁镇)、大竹县(竹阳街道)、渠县(渠江镇)

16.雅安市:6个县及其驻地

荥经县(严道镇)、汉源县(市荣乡)、石棉县(棉城街道)、天全县(城厢镇)、芦山县(芦阳镇)、宝兴县(穆坪镇)

17.巴中市:3个县及其驻地

通江县(诺江镇)、南江县(南江镇)、平昌县(同州街道)

18.资阳市:2个县及其驻地

安岳县(岳阳镇)、乐至县(天池镇)

19.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2个县及其驻地

汶川县(威州镇)、理县(杂谷脑镇)、茂县(凤仪镇)、松潘县(进安镇)
、九寨沟县(南坪镇)、金川县(勒乌镇)、小金县(美兴镇)、黑水县(芦花镇)、壤塘县(壤柯镇)、阿坝县(阿坝镇)、若尔盖县(达扎寺镇)、红原县(邛溪镇)

20.甘孜藏族自治州:17个县及其驻地

泸定县(泸桥镇)、丹巴县(章谷镇)、九龙县(呷尔镇)、雅江县(河口镇)、道孚县(鲜水镇)、炉霍县(新都镇)、甘孜县(甘孜镇)、新龙县(茹龙镇)、德格县(更庆镇)、白玉县(建设镇)、石渠县(尼呷)、色达县(色柯镇)、理塘县(高城镇)、巴塘县(夏邛镇)、乡城县(香巴拉镇)稻城县(金珠镇)、得荣县(松麦镇)

21.凉山彝族自治州:15个县及其驻地

木里藏族自治县(乔瓦镇)、盐源县(盐井镇)、德昌县(德州镇)、会理县(城北街道)、会东县(鲹鱼河镇)、宁南县(披砂镇)、普格县(普基镇)、布拖县(特木里镇)、金阳县(天地坝镇)、昭觉县(新城镇)、喜德县(光明镇)、冕宁县(城厢镇)、越西县(越城镇)、甘洛县(新市坝镇)、美姑县(巴普镇)、雷波县(锦城镇)

四川的自治县/盟:4个

1.绵阳市:1个自治县及其驻地

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

2.乐山市:2个自治县及其驻地

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镇)

3.凉山彝族自治州:1个自治县及其驻地

木里藏族自治县(乔瓦镇)

㈧ 中国主要的资源型城市

包头
包头的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的特点,尤以金属矿产得天独厚,其中稀土矿不仅是包头的优势矿种,也是国家矿产资源的瑰宝。已发现矿物74种,矿产类型14个。主要金属矿有:铁、稀土、铌、钛、锰、金、铜等30个矿种,6个矿产类型。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岩、脉石英、萤石、蛭石、石棉、云母、石墨、石膏、大理石、花岗石、方解石、珍珠岩、磷灰石、钾长石、珠宝石、紫水晶、芙蓉石、铜兰、膨润土、高岭土、增白粘土、砖瓦粘土等40个矿种。能源矿有:煤、油页岩等。
号称草原钢都

鞍山
鞍山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5种。储量最丰富的有铁、菱镁矿、滑石、玉石、理石、石灰石、花岗岩、硼等。铁矿,探明储量为100亿吨,居全国之首。主要分布在鞍山市区周围及辽阳市的弓长岭。除分布在海城、岫岩的小部分中小型铁矿由乡、镇开采外,东鞍山、大孤山、齐大山、眼前山、弓长岭等大型铁矿均由国家开采。菱镁矿,主要分布在海城东部山区和岫岩境内。探明储量为23亿吨,也为全国之首,占世界储量1/4,且质地、品位俱佳。较大规模的矿厂有辽镁公司、铧子峪镁矿、腰岭子镁矿以及英落、牌楼、八里等乡镇企业。岫岩主要在偏岭和三家子等地开采。滑石矿,主要分布在海城和岫岩境内。探明储量为6000万吨。除位于海城马风镇范家堡子的海城滑石矿由国家开采外,余者均为乡、镇、村企业开采。海城和岫岩的滑石,白度纯正,铁钙等杂质少,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玉石矿,大部分分布在岫岩境内。岫岩素有“玉石之乡”之称。少量分布在海城孤山镇等地。岫岩玉石探明储量206万吨,年采2500吨左右,是国内最大的玉石产地。岫岩玉除县内玉雕厂、点加工精美玉雕外,还供应全国22个省170余家玉器厂加工。岫岩玉质地细腻、纯净,颜色艳丽多彩,有绿、黄、黑、红、白各色。岫岩玉雕产品是大连口岸对外出口拳头产品之一。大理石,主要产于岫岩和海城,储量巨大。两地的大理石色彩缤纷,有红、黄、黑、白、绿等色,是高级建筑材料的珍品。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岫岩和海城东部山区,千山区的唐家房和大孤山乡也有些许分布,储量可观。上述地区的石灰石质地好、品位稳,含钙量达53%,是生产水泥的上好原料。花岗岩,主要产地是岫岩满族自治县,储量超200亿吨。其中黑色花岗岩,切割成板材后,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被誉为“石材之王”。其他矿藏,金属矿有铅锌矿、铜矿、镍钴矿、金矿、黄铁矿;非金属矿有硅石矿、磷矿、石棉、萤石、蛭石、白云母、重晶石、硼矿、粘土矿、石墨、煤及石油等。

以及东三省的好多城市···

攀枝花
攀钢——被外国冶金专家赞誉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攀钢——又被人们称为“象牙微雕钢城”。
攀钢——建在了一个突兀的山坡上,是一个年产300万吨钢的大型企业。
在全世界的钢铁企业里,攀钢占地面积仅有2.5平方公里。攀钢所用的铁矿,是世界上最难治炼的多金属共生矿,用普通大型高炉冶炼这种钒钛磁铁矿是世界上众多冶金专家百多年的梦想。经过大量的研究试验,这个技术难关被中国人攻克了,从富含钒、钦、镓、钪等稀贵金属的攀枝花铁矿中炼出了合格的钢水。
这一技术获得了中国政府的科技发明一等奖。独具特色冶炼工艺更是举世惊叹。为了改善品种结构,支持和带动中国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1986年攀钢在国内外广泛融资,投资近百亿元,开始建设规模宏大的二期工程。经过建设者们十年奋斗,这项相当于重新建设一座大型钢铁企业的工程,于1997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这一工程的建成,不仅使攀钢的装备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使攀钢的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仅仅只能生产钢铁的初级产品了。特别是轧钢系统,除能够生产铁路钢轨等特殊钢材外,也能够生产应用十分广泛的各种板材产品了。

攀钢的铁路钢轨在世界上很有名气,不仅供国内使用,还大量出口国外。攀钢运用最新的技术成果生产出来的钢轨,使用寿命成倍提高,攀钢形成了以钢轨为主的大型钢材系列产品,产品在国内外十分畅销。攀钢的板材产品也已形成了系列化。
品种规格已有200多个。攀钢的板材产品现已是中国家电、汽车等制造业的上佳原料。除了钢铁产品以外,攀钢还是世界上钒制品的主要生产商,产品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在国际钒市场中也占15~18%的份额,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基地。
攀钢的钛制品也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到国外。

还有好多···

㈨ 辽宁工业旅游发展

一、

辽宁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

工业旅游的开发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统筹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辽宁工业旅游的开发,必须将近期效益和长远目标、数量与质量协调平衡,对辽宁工业旅游资源综合分析,制定整体规划,对工业景点进行循序渐进地开发,充分发挥现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既能够保证游人充分领略和体会工业旅游的底蕴,获得心理满足,又不能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环境产生消极的影响,生产旅游两不误。所以说工业旅游如若开发得当,将取得“双赢”乃至“多赢”效应。

2.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由于工业旅游在开发初期很难立即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需要政府出面加以引导,以推进工业旅游的进展,所以首先要发挥政府的的宏观统筹的作用。其次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在在竞争中处于一直有利的地位,就应该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包括体制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不断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挖掘工业旅游资源特色, 打造辽宁高品位工业旅游。在工业旅游过程中,因地制宜、巧妙地引入一些参与性的内容,提高游客的参与程度,满足旅游者寓求知于娱乐的需要,是当前工业旅游开发的重点。游客可以直接到生产车间,甚至直接参与生产,提高整个过程的娱乐性。如在大连造船厂,可以安排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亲手拧医颗螺丝钉;在大连盛道玻璃制品厂,游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制造纪念品等,达到“参与其中,乐趣无穷”的效果。部分企业还可以在游客中开展产品有奖调查、为学生开设讲座等活动,丰富工业旅游的内容,深刻挖掘企业传统文化内涵, 成为企业对外传播文化与友谊的窗口。

4.工业旅游与常规旅游相结合,实现双赢效应。工业旅游的产生,是工业和旅游业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必然产物。辽宁省的旅游业在2005年接待入境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的排名,也仅为第10位和第8位,借工业的优势则可以扩大自己的市场,继续登攀新的高峰。工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将成为旅游环境容量分流及挖掘旅游资源内涵的重要措施,而且可以促进工业旅游经济带的快速形成, 又能使工业旅游的发展与城市发展遥相呼应, 并为工业旅游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条件,实现旅游资源新的整合。将两种产业互相结合、相得益彰,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二、

[摘要]工业旅游对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已经越来越熟悉,但在我国,作为旅游行业的一个新生事物,工业旅游的发展刚刚起步。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发展潜力,把工业旅游作为旅游的一大特色加以开发和培育,对促进辽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辽宁 工业旅游 优势研究

工业旅游是现代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工业旅游的发展,符合国际上旅游市场从大众到分众的转变趋势,同时也符合知性旅游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很值得工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旅游者普遍关注的创新事物和创新产业。

一、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工业旅游是指工业企业将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资源优化组合、重新包装,并对外开放。一方面可以满足旅客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提高企业知名度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工业旅游的发祥地是法国。20世纪50代,雪铁龙汽车公司就组织客人参观生产流水线,那时起许多厂家效仿,一些厂家开始收费,逐步演化为业旅游项目。在美国,大企业大机构都有向公众开放的制度,许多着名企业如盛顿国家造币厂、休斯敦宇航中心等因此成为工旅游胜地。目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古巴,也开展了以烟草工业为主的工业旅游。工业旅游吸引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我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有少数实力较强或独具特色的企业集团出于营销目的推出一些参观项目, 例如长虹于1997年开始开展工业旅游, 海尔集团99年初推出“海尔工业游”项目,青岛啤厂于1998年正式向国内公众开放,推出了“玉液浆青岛啤酒欢迎您”工业旅游项目,首钢集团2000年正式开展“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工业旅游项目等,成为工业旅游的雏形。
进入新世纪以后,工业旅游正式走上了中国旅游发展舞台。2001年,国家旅游局开展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单位推荐评选活动;2002年国家旅游局把工业旅游示范点启动工作作为28工作要点之一,这标志着工业旅游在我国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企业间参观学习的模式,正式进入市场化运作。

二、辽宁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工业旅游最早开始于1999年1月鞍山钢铁集团的工业旅游,相对山东、上海等工业旅游发展较早的省市,起步较晚,但经过短短几年,辽宁工业旅游有了大幅度的发展。2001年年底,辽宁省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的9个工业旅游项目,包括沈飞航空博览园、大连明清家具艺术品有限公司、辽宁五女山米兰酒业有限公司、大连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太平湾发电厂、鞍山工业之旅、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大连珍奥生命园、辽宁道光廿五集团满族酿酒有限责任公司。鞍山钢铁集团的工业旅游2000年接待到鞍钢参观的游客只有2万多人,门票收入微薄。2003年接待游客达16.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651万元。在2004年上半年国家旅游局考核验收中,以上9个示范点全部合格。2004年辽宁工业旅游在全国各个省份中仅次于安徽、山东,排名第三。2006年10月15日,辽宁省铁岭市又一个国家AA级景区——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检查组验收。
虽然工业旅游在辽宁省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辽宁工业旅游资源丰富程度上看,发展幅度远远不够,仍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三、辽宁工业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辽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在新中国50 年的工业史上, 曾经创造了100 个“第一”。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1.工业基础优势。辽宁是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基础雄厚的重工业基地。辽宁是中国近代制造业的基地,有全国最大的机器人研发中心、全国最大的船坞、生产全国1/2以上的内燃机车、生产核动力潜水艇,还有钢铁、煤炭、工作母机(各种机床)和各种军工及民用产品,支撑着中国制造业和国防工业的半边天。辽宁也是我国资源型城市较多的省份之一,共有15个资源型城市,资源涉及煤炭、冶金,有色金属、油气、非金属、化工等行业。这些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正在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型发展道路,而开发工业旅游可以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出一条前景十分广阔的新途径。
2.地理区位优势。辽宁地处东北亚,比邻日本、韩国、俄罗斯和朝鲜,空中航线发达。作为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辽宁作为东北地区惟一的沿海省份,充分发挥辽宁的港口优势,不仅可以促进辽宁省自身经济的发展,带动东北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还可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也为工业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3.科技文化优势。辽宁的科技教育水平比较高,早在十年前就基本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现在人均受教育的时间是十年。辽宁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普通高校在努力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还不断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展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大力兴办高新技术产业。比如大连理工大学“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沈阳工业大学“永磁电机”、沈阳农业大学“超级稻育种”和“工厂化高效农业”等一批项目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得到推广。其中东北大学科技园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建设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高新技术的率先发展,将有力的带动辽宁工业旅游的广泛兴起。
4.政策环境优势。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把东北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充分发挥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扩大老工业基地的金融、保险、商贸、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是东北振兴的应有之义。东北有望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之后,成为中国经济第四个增长极。借此东风,辽宁老工业基地工业旅游发展前景看好,蕴涵无限商机。
5.基础设施优势。辽宁省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备。这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重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后来又十分重视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多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增加投入。
这几年来,辽宁确立了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的目标。中央加大了对辽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力度,也增加了对辽宁技术改造支持的力度。在中央的领导下,辽宁完成了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工作。这项试点工作为辽宁工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辽宁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

工业旅游的开发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统筹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辽宁工业旅游的开发,必须将近期效益和长远目标、数量与质量协调平衡,对辽宁工业旅游资源综合分析,制定整体规划,对工业景点进行循序渐进地开发,充分发挥现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既能够保证游人充分领略和体会工业旅游的底蕴,获得心理满足,又不能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环境产生消极的影响,生产旅游两不误。所以说工业旅游如若开发得当,将取得“双赢”乃至“多赢”效应。
2.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由于工业旅游在开发初期很难立即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需要政府出面加以引导,以推进工业旅游的进展,所以首先要发挥政府的的宏观统筹的作用。其次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在在竞争中处于一直有利的地位,就应该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包括体制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不断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挖掘工业旅游资源特色, 打造辽宁高品位工业旅游。在工业旅游过程中,因地制宜、巧妙地引入一些参与性的内容,提高游客的参与程度,满足旅游者寓求知于娱乐的需要,是当前工业旅游开发的重点。游客可以直接到生产车间,甚至直接参与生产,提高整个过程的娱乐性。如在大连造船厂,可以安排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亲手拧医颗螺丝钉;在大连盛道玻璃制品厂,游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制造纪念品等,达到“参与其中,乐趣无穷”的效果。部分企业还可以在游客中开展产品有奖调查、为学生开设讲座等活动,丰富工业旅游的内容,深刻挖掘企业传统文化内涵, 成为企业对外传播文化与友谊的窗口。
4.工业旅游与常规旅游相结合,实现双赢效应。工业旅游的产生,是工业和旅游业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必然产物。辽宁省的旅游业在2005年接待入境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的排名,也仅为第10位和第8位,借工业的优势则可以扩大自己的市场,继续登攀新的高峰。工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将成为旅游环境容量分流及挖掘旅游资源内涵的重要措施,而且可以促进工业旅游经济带的快速形成, 又能使工业旅游的发展与城市发展遥相呼应, 并为工业旅游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条件,实现旅游资源新的整合。将两种产业互相结合、相得益彰,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五、结语

2006年出台的《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以优化调整结构为主线确定为辽宁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然而目前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单一的重型工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实现经济转型的任务非常艰巨。
在辽宁省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合理利用相关的工业资源,大力开展工业旅游活动,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工业旅游不仅是工业企业涉足第三产业的投路石,同时也是城市经济的一个推动器。辽宁工业旅游在发展现有优势的同时,应该注意克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劣势,并努力挖掘潜在的优势,进一步转化成竞争优势,积极促进辽宁工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工业旅游强省。

㈩ 中国地级市最多的省份排名

地级市最多的省是广东省,有21个,分别是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佛山市、韶关市、湛江市、肇庆市、江门市、茂名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河源市、阳江市、清远市、东莞市、中山市、潮州市、 揭阳市、云浮市。
中国32个省级行政区中,广东省管辖的地级市最多。目前,广东省共有21个地级市、54个市辖区、23个县级市、41个县、3个自治县。
中国共划分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国大陆共有293个地级市、8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合计33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940个市辖区、363个县级市、1377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合计285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8016个街道、20654个镇、10169个乡(苏木)、990个民族乡(民族苏木)(合计39829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99935个居委会、571794个村委会(村居合计671729个)。
江西赣东北的上饶市奇特的版图导致接壤的地市特别多。初步统计有浙江衢州,安徽黄山,福建南平,江西鹰潭,江西景德镇,江西抚州,江西南昌,江西九江,安徽池州。合计和4省9个地市接壤 。
南京苏州、无锡、扬州、徐州镇江、淮安、常州这3档城市(地级市)在全国范围内都拥有相当的知名度!
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上包括今河南省全部、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区域。
中原五省,指的是秦晋冀鲁豫——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
两宋之际是我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从北宋灭亡开始,中原五省——这一我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再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最重要的地缘力量。
随着两宋时期我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全国的经济和文化开始由东南五省决定,而天下统一的力量和政治中心则北移逐渐由东北地区所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