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香港人均资源多少
扩展阅读
打印机哪个是工具键 2025-05-16 16:59:32
产品盒上的保质期是多久 2025-05-16 16:51:43
买一把极光花多少钻石 2025-05-16 16:36:31

香港人均资源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5-18 05:52:27

A. 日本国人口现在是多少和香港比他的人均财富占有率是香港的(多少)

世界最富的国家前十名,日本是在第八位的。
日本人口为1.2776亿人。香港的总人口有7,143,600万人。
日本的人均财富为49.32万美元,香港人均财富值达20.2万美元(157.7万港元)。
报告显示,中国在2008年的人均财富为9887美元,其中无形资产为4508美元、产出资本为2996美元、自然资源为2623美元。这一数额比过去增长了220美元。中国内地的真实储蓄率为25.5%,香港地区为21.4%,而美国仅为8.2%。中国在此项目上的排名仅次于第1位的海地,列全球第2。

B. 香港人均GDP

众所周知,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核心引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香港的GDP总量为2.53万亿元人民币(约为3650.79亿美元)。受相关局势的影响,与2018年3629.93亿美元GDP总量对比,出现小幅度的下滑。在人均GDP方面,香港却有着不俗的表现,2019年香港的人均GDP为4.75万美元,排在全球第20名。在亚洲四小龙中,仅落后于新加坡,排在韩国、中国台湾之前。

C. 香港哪些资源发达

资金和管理资源发达,有优良港口。
香港(Hong Kong),简称“港”,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北与深圳相邻,南临珠海万山群岛,区域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262个岛屿,陆地总面积1106.6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648.6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总人口747.42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均寿命全球第一,人类发展指数全球第四。

D. 香港普通人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如今,年轻人们在毕业之后,都会将一线城市作为是打拼完成梦想的首选。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在享有着众多机会的同时,也要面临着高竞争、高压力、高消费。如果说,在我们中国,有这么一座城市,生存竟然比北上广深还要艰辛,你们会想到哪里呢?

面对着香港这么高的物价,确实,这些工资显然是不够的。有相关资料显示,在香港一个人只有月薪12.8万元才能够感觉到快乐!这让我们都感到非常的惊讶!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香港处处都充满着魅力,吸引着我们前去。换做是你的话,你愿意去香港旅游观光吗?

E. 为什么说香港是个“弹丸之地”啊是什么意思啊

香港,一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南海小渔村,成为当今世界开放的、多功能的自由港。

维多利亚港,号称世界三大优良天然深水洁之一,给香港的繁荣带来了良好的条件。

市场经济政策给香港经济超飞注入了活力。

香港,亚洲“四小龙”之一,被称为“东方之珠”。

它的成功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本世纪70年代初,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方法先后传入了香港,这些现代化的东西首先使香港经济向现代化多元化方向更快地发展。香港经济的现代化又引起了香港社会、港人思想意识的现代化,促使香港整体向
*

由于香港土地狭窄,资源缺乏,50年代以前,香港只是依靠优越的地理条件,发展成为一个转口港,转口贸易的发展为香港新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坚实的基础。60年代,香港进入了一个经济繁荣的兴盛时期,转口港变成了制造业中心,香港新城市建设开始起步,一切都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70年代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香港工业生产从过去的低档、“劳动密集型”向高档、“技术密集型”逐步转变。五六十年代香港工业的“重臣”纺织业和

80年代以来,香港的多元化进一步表现为资本多元化:华资、中资在港的势力增长。香港历来受英资财团控制,经过100多年的经营,英资财团实力雄厚,在港投资总额在70年代时就有600亿港元,比美资高出两倍,比日资高出三倍。英资财团脐身于行政、立法两局之*

“九龙仓收购”是第一次华资、英资大较量。李嘉诚,人称香港“地王”,他不满足于现有成就,他的目标是要使华资在香港成为主要经济势力,气魄宏大。1978年初,李嘉诚开始逐步收购英资九龙仓的股票,从每股10多元一直买到30多元,到1978年9月,他已买足了

本世纪70年代的香港,经济迅速发展,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早在1980年,香港年生产总值为1060亿港元,人均产值为20933港元(约含408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而高于新加坡。由于经济的发展,香港成为一个繁荣而富庶的城市,摩天大楼和豪华公寓普

注视今日香港的繁荣和富庶,面对今日香港年人均:万多美元的生产总值和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我们不禁要问:创造香港经济繁荣奇迹的秘密是什么?1.地利——几乎是坐享其成

打开中国地图,注目中国的东部沿海,有人说这是一s型的经济龙脉:从辽宁南下,经过京津冀鲁而及于江浙沪和闽粤桂琼,到北部湾沿海地带,其形恰如英文字母已在s的有下侧有三个闪光之点,一是香港,二是台湾,三是海南,台湾和海南是中国这条巨龙的左右眼
*

香港地处亚大地区的核心,居于北京一一印尼纵线和东京——印度横线的交汇中心,因其维多利亚港是世界三大优良天然深水港之一,而成为世界航道要冲,成为欧美、日本进入南中国海的最重要门户。在香港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形成的过程中,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

香港背靠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给它以强大的后盾和有力的保护。中国是世界上最广大、最有潜力的市场,国际上有远见的投资者都不能忽视这个市场,而要使资金和商品打入中国市场,香港须是最好的桥梁和跳板,加之香港和中国大陆特殊的亲情关系,这是香港的其*

香港经济发展,人口激增,土地资源日益稀少,其经济利益愈加高涨。根据19世纪中英不平等条约,英国割占香港、九龙,并从中国祖借新界99年,由此形成了香港这块英国“殖民地”的土地界域。根据英国的法律,英国本上土地除少数皇室邑外,皆属民间私有,土*37亿港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10.1%。该比重每年度上升幅度较大,其中1980~1981年度高达35.6%。售地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率如此之高,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也是少见的。香港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是不可分离相互依赖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但是地价、楼价、租金

香港旅游业兴起于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国家经济迅速发展,香港的经济结构也由转口贸易向加工贸易发展,刺激了香港的社会繁荣,奠定了香港旅游业的基础。60年代香港旅游业进入大发展时期,80年代旅游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香港加工贸易型制造业是香港经济的一个主要支柱。1984年,制造业生产总值占香港生产总值的24.1%,1988年占20.4%,1992年占13.2%。虽然制造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因其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往内地所致,但它的产品的80%销往世界160多个国家,1993年制*1988年,香港转口贸易占总出口值的55.9%,进入90年代后,这一比重上升到60%以上。香港的加工贸易型制造业之所以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并非是由港英政府或某个权威机构预先设想规划出来的,而是香港工业界根据自身的特殊条件在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香*

当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信息时代的时候,,香港也在加快着信息化的步伐,先进的信息科技正在香港的许多行业得到应用,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在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香港的信息产业大体上可分为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机构、信息传播媒介、信息
*

香港的交通运输由对内和对外两部分组成,其中对外运输是这个远东自由港的大动脉,而对内运输则是保证香港正常运。转的枢纽。香港的交通运输业是与香港经济的腾飞同步发展的。到目前,香港已成为一个着名的国际航运、航空中心,有着连接世界各大洲许多地*

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商港,是世界的三大优良港口之一,它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多个港口有航运往来,形成了一个以香港为枢纽,航线通达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运输网络。从香港到世界各地有19条主要航线,每一条主要航线都有多家轮船公司派*

香港还是世界上最繁忙但操作效率最高的国际航空港之一,它对香港成为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制造业中心和旅游业中心起了主要作用。香港启德机场是世界上面积较小而设备最完善、操作效率最高的国际机场之一,现有38家航空公司使用该机场,每周提供720次

京九铁路和港粤公路作为连接香港与内地陆路交通的两条大动脉,同海、空运输相结合,加强了两地之间的联系,对香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优越而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香港以“天生丽质”,不可比拟的地利是香港经济腾飞的基础条件,与地利有关的产业的迅速发展并相互促进,繁荣了香港的整个经济。2。贸易自由的厚爱

中国在18、19世纪同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日益频繁,英国看中了可以进入中国腹地的香港作为他在中国市场销售鸦片和从事其它贸易活动的踏脚石。当英国看到香港地小、资源少、生活用品依赖性强、交通不便、运输落后时,只好在香港实行自由港政策,允许商品进
*

香港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一是市场自由,二是减少政府干预。香港经济从50年代开始腾飞。实现由转口港到以制造业为中心,进入了工业化历史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科技革命带来新的生产力,促进各国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60年代以后,出现和*

香港开端口早期,只有转口贸易和少量为转口贸易、航运服务的小工厂。50年代发展加工制造业以后,所需要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都靠外地供给,产品主要外销,无须利用海关来保护本港工业。在经济多元化发展过程中,香港的工商业和其他行业都吸引了大量外来的资
*

当今香港的自由港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贸易自由。战后40多年来,香港对进出口有形贸易基本上没有管制,对本地厂商出口商品,不提供任何优惠和特权,对进口商品也不设置关税壁垒。香港的无形贸易包括人口航运、空运、旅游、外国使用港口、机

香港经济的繁荣说到底是“资本的繁荣”。香港的繁荣除了香港人的创造性劳动外,主要是缘于多国多方资本在这里荟萃、竞争和有效运作。资本输出之初主要是少数拥有“剩余”资本的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的输出,以取得高额利滑,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达国
*

不同制度的社会有适应其经济制度的不同产权形式。香港是资本主义社会,但其资本增值率比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地区都高、活力都强,这与它的特殊的产权形式有密切的关系。香港的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制度是沿用英国法律确认某些人对某些资产的某些权利。它有三*(1)产权私有化。其私有化的范围很广,资本主要有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两种形式。基于所有权基础上的占有权、生产经营权、分配权、享用权、转让权甚至毁灭权都归个人。尽管社会资本及其企业的产权关系比较复杂,但本质上仍是私人资产,因为股权分别为私人所有。(2)私有产权

香港经济是典型的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让各种生产要素形成最佳结合,发挥最大的经济效能。由于香港地小、资源少,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对香港来讲,尤为重要。香港主要是通过市场做到了从世界市场上调集香港所需要*

香港的市场体系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培育,其内在结构比较合理完善。从香港经济的投入、产出的角度,揭示香港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市场运作的关系,可以将香港市场体系的基本结构划分为两个方面的五个市场,即属于投入方面的三个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和劳动

香港要素市场主要由资本、劳力、土地三种商品市场构成,其资他源都受这三大市场要素的配置所带动。一般认为目前香港的技术市场尚未成熟,信息市场也只是刚刚兴起。香港的资金市场居三大要素市场之首,它是要素市场中最国际化、最现代化、起主导作用的市*

劳力市场,也称作人力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它主要包括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市场和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专业、管理人才市场。香港的劳力市场实行自由雇拥劳动制度,政府极少干预。雇主有选择雇员、自行决定工资形式以及解雇雇员的自由,雇员则有选
*

土地市场具有鲜明的特点。香港地区土地资源少,可供发展的土地有限,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香港经济的运作和发展,但它仍是一个成熟的要素市场。香港土地市场的唯一供方是港府,土地的投入量由政府有计划地直接控制,土地成交价则通过拍卖的方式确定,地*

F. 香港和广东那个地方的经济更强一点有差距的话差距是多少倍

以发展水平来说,广东和香港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广东差远了!香港人类发展指数是广东的2.4倍(香港0.89;广东0.397)但以总体经济总量来说,广东大于香港(广东是一个省,香港是一个特别行政)广东经济总量约是香港3倍(广东28800亿元;香港10000亿元,实际上也大不了多少,因为,人口上广东都是香港的14倍,面积上广东更是香港的20000倍!

所以,香港经济总体上明显强于广东

对问题补充的答复:
香港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城市,各项设施完备,如果与大陆上的任意一个城市比较,香港明显要好。但是,如果与广东整个省比,香港就不行了。原料上,广东十分丰富,而香港土地狭小,资源贫乏,从生产上说,香港生产的产品数量明显少于广东,销售上,广东的产品由于价格便宜,很受消费者青睐(虽然里面不乏假货)香港只有股市上要稍强于深圳。人口上香港更少。所以香港总体实力要弱于广东。

G. 香港的“八万五” 是怎么回事

香港的“八万五”指的八万五建屋计划,简称八万五,是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1997年度施政报告提出的一项政策。

1997年,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提出每年香港要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希望10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由6.5年缩短至3年。

这项计划被称为“八万五”,计划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政府的一片热心并没有变成现实。

2002年,香港政府宣布无限期搁置兴建新的居屋;“八万五”计划中止。

亚洲金融危机使香港楼价一落千丈,普遍私人物业在5年多的时间内贬值70%,很多中产阶级成为负资产,香港楼市经济一片萧条,直到2003年SARS爆发过后才逐渐复苏。

(7)香港人均资源多少扩展阅读

香港的面积单位和内地不一样,所谓的千尺豪宅,差不多就是91㎡左右的公寓楼。

香港政府统计处2017年首次披露居所楼面面积统计数据,香港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为161呎(约合14.96平方米),约20.4万家庭住户(8%)居住面积少于215呎(约合19.97平方米)。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近日也多次公开表示,填海才是解决香港土地供应短缺的根本方法。

2018年7月12日,她在立法会出席答问会时坦言:“解决土地问题,社会要有广泛共识。长远来说,在维港(维多利亚港)以外填海是无可避免。

H. 香港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香港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7,394,700人。

2021年年中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7,394,700人,较2020年年中减少87,100人,下降1.2%。

2020年年中至2021年年中,本港有38,500人出生,50,400人死亡,自然减少11,800人。

净迁移人数为75,300人,其中13,900人持单程证来港,89,200人为其他香港居民净移出。

总人口中,常住居民占7,330,500人,流动居民则占64,200人。

常居内地港人:

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十年间,多数港人选择回内地定居是以就业为由,人数占总体的31.06%,其次以定居为目的,占比29.33%,随着内地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学校师资在国际上名列前茅,越来越多港人选择在内地升学,占比达15.36%,其余为商务、探亲或其他理由回内地定居,比例分别为5.38%、5.22%和13.65%。

I. 香港的生活和消费水平怎么样

一、 香港人多地少,人均居住空间小。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几个地区之一。

大量绸密的人口拥挤在一个不大的岛上。且这岛的三分之一还是不适益人类居住的海洋。所以大量的香港人只能缩在很小的区域内。

结果就是香港人均居住面积仅8.3平米,从这点看香港就不能和面积广阔的内地比。

二、香港资源贫瘠不能自给。

曾看到台经济部的一份报告,说09年香港粮食自给率不到4.8%,也就是说香港所需大半的谷物需进口。

而肉类中,猪肉自给率为6.8%,而牛肉则百分百需进口。连食水也靠内地供给。

香港不产石油,完全靠进口,煤自给率也不到0.29%,缺口都从内地或澳洲进口。

至于稀土,铁,铜等矿产均需进口。

三、香港物价奇高,民众生活艰难。

总能看到香港人在内地网络上自吹台比内地多么富有?人均比内地高多少等等?

而在我看来香港人并不比内地生活好到哪去。

香港人平均月薪在30000港币左右(合人民币24000元左右),但如果扣掉所得税和健保费,房租(香港有46%的人没自已的住房需租房的)等费用,普通香港人能剩下1.6万港币(合12200元人民币)的生活费。也就说香港人的月薪有半数是要再上交回去的。

而在香港,一个便当(内地叫盒饭)48港币(合26元人民币)。理个发要200港台币(160元人民币),一碗在内地只要7--10元的面,在港要33港币(20多元人民币)。一碗米酒要36元人民币

所以表面上香港人均所得比内地人高,而实际上扣掉物价因素香港人真正的生活水平并不比内地高。

四、香港政治混乱,民主实为英主。

香港人以有民主而自豪。

对港首侯选人及最终的任命英国竟然有最后的决定权。也就是说港特首是先由英女王自已提名,但须得到英国的首肯才能被任命。

五、香港社会治安败坏,灰帮横行。

香港社会混乱,黄赌毒地下化,甚至灰帮公然街头开片争地盘而差人却唯恐躲之不及。

在港大小灰帮有几十个,不但有本土帮还有外省帮和台湾帮(新竹帮香港分支)之分。

黑帮分子总数具台“调查局”估算达120多万人。这对总人口仅2300万人的香港来说是个惊人的数字。

香港大小灰帮已形成庞大产业的地下帝国,控制着港社会的方方面面。

六、香港基础设施老旧破败。

从城市市容来看台比内地落后有二十年。

刚出机场你就会看到很破旧的样子,别说不能和内地京上广比?就是和内地二线的城市也比不了。感觉象是到了内地一个三线地区。

街上的楼也是破破旧旧,看上去肯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听说还有很多百年老屋。

七、香港的文化已被英美同化。

在香港除了汉字和汉语及妈祖以外,别的已完全西化和英国化。

你看港制度是照搬英式的,很多生活方式则是美式的。

如书写时加入大量民国繁文,遍布港内的英国地名,及英国化的浴池和食物等等。总之香港受英美的影响太深了。

(9)香港人均资源多少扩展阅读:

香港(Hong Kong),简称“港”(HK),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KSAR)。地处中国华南地区,珠江口以东,南海沿岸,北接广东省深圳市,西接珠江,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着珠江口相望。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区域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262个岛屿,管辖陆地总面积1106.3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48.69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总人口约740.98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香港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J. 介绍香港的资料

香港(Hong Kong),简称“港”(HK),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西与中国澳门隔海相望,北与深圳市相邻,南临珠海市万山群岛,区域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262个岛屿,陆地总面积1106.3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48.69平方公里。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10)香港人均资源多少扩展阅读:

香港的历史沿革

1、新石器时代,香港已经有了人类活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中国秦朝派军平定百越,置南海郡,把香港一带纳入其领土,属番禺县管辖。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明确成为那时的中原王朝领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从此时起直至清朝,随着中原文明向南播迁,香港地区得以逐渐发展起来。

2、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东晋成帝咸和六年将南海郡东部划出,另设了一个东莞郡,下辖宝安、兴宁、海丰等六个县。宝安县的辖地,包括今天的香港地区和深圳市、东莞市,县城就是今天的深圳南头城。

3、隋朝又废东莞郡,将辖地并入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也改为隶属南海郡,香港则仍归宝安县管理。

4、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

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迁至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中国元朝时属江西行省,元朝时,在香港西南的屯门,在广州的外港的屯门又设巡检司,驻军,防止海盗入侵,拱卫广州地区。

5、明朝万历年间从东莞县划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县,为后来的香港地区。香港岛自此由明神宗万历(公元1573年)起,一直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止,该地区一直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

6、清朝于1662年派兵到新界,并命令乡民留辫。香港在清朝时,一直在对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香港在地理上与广州唇齿相依,而广州是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商端口。

在英国占领香港前,香港基本上是一个荒岛,岛上南部的赤柱、大潭笃和石排湾,东部的阿公岩,水井湾等,有一些渔民居住。其他黄泥涌、灯第洲、七姊妹等几处,则有一些小村湾,当时,岛上的居民约3000人。
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直至19世纪后期清朝战败后,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使其成为英殖民地。

清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清廷战败,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咸丰十年即1860年,又割让九龙半岛租借给英国。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新界亦被英国强行租借,香港地区遂全部归英国人管理。香港全境的三个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分别来源于不同时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7、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8、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原名称《江宁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9、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租借给英国。

10、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条例》,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1、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

12、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亚洲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

14、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落实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12月19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15、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模式、法律和社会制度,五十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归中央政府管制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16、2015年7月9日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2015年9月3日定为一次过的额外公众假期及法定假日。除法例另有规定外,所有银行、教育机构、公共机构办事处及政府部门无须办公。当日也将是《雇佣条例》下的法定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