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农村公共资源有哪些
摘要 亲,您好,农村公共服务可以区分为生活类公共服务和生产类公共服务。在前一类中,包括了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生育及养老、水电设施、道路建设、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内容;在后一类中,包括了与农业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产指导、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劳动力培训及创业指导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主题是部署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实际上基本围绕着生产类的公共服务,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对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将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② 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包括哪些
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包括的面有点广了吧?
个人认为:所有能创造价值的农村资源都应当称其为农村社会经济资源,例如:农村土地、农村闲置劳动力、农村自然景观、农村自产农作物、农村原生态文化、农村自然地况地貌、多年保留下来的古居旧居等等。。。
③ 拜城县的乡村旅游资源类型有哪些
1,田园景观旅游资源(自然资源)
自然田园风光是乡村旅游资源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包括大规模连片的农田带、多种类型的经济果林与蔬菜园区,一定面积的天然或人工水面等。
2,聚落景观旅游资源(聚落形态)
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
我国乡村聚落分为集聚型,即团状、带状和环状村落;散漫型,即点状村落;特殊型,表现为帐篷、水村、土楼和窑洞。
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布特点及建筑布局构成了乡村聚落景观旅游资源丰富的内涵。这些旅游资源景观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传统性等特点,反映了村民们的居住方式,往往成为区别于其他乡村的显着标志。
3,建筑景观旅游资源(乡村建筑)
乡村建筑包括乡村民居、乡村宗祠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形式。不同地域的乡村民居均代表一定的地方特色,其风格迥异,给游客以不同的感受。
如碉房,毡包,“阿以旺”,云南农村的“干阑”,苗乡的寨子,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北林区的板屋,客家的五凤楼、围垄及土楼等,千姿百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乡村宗祠建筑,如气派恢弘的祠堂,高大挺拔的文笔塔,装饰华美的寺庙等,是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反映出乡村居民生活的某一侧面。
4,农耕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农耕文化)
我国农业生产源远流长,乡村劳作形式种类繁多,有刀耕火种、水车灌溉、围湖造田、渔鹰捕鱼、采药摘茶等,这些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体现出不同的农耕文化,对于城市居民、外国游客极具吸引力。
④ 农村公共资源有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17
⑤ 农村集体资源指什么
农村集体资源包括集体的土地生产资料牲畜集体办的企业还有果树。
⑥ 城郊的农村主要有什么资源适合发展什么产业
城郊与城市相邻,又与农村相连,具备双方的某些特征。由于面对城市,与城市距离较近。一方面,城郊的很多农产品能够直接进入城市;另一方面,城市的很多信息、技术又可以很快被利用。同时,还可以借助城郊的特殊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将城里人直接请到城郊,体验农村生活,出售新鲜农产品,也将本来属于城郊农村生产者的运输成本转嫁给城里的消费者,实现多层次盈利增收。
实例1:东北某城郊乡村发展地方经济“围城转”
东北某城郊乡一不靠山,二无资源,人均耕地不足4亩,可人均年纯收入却达到4000多元。北安市城郊乡把农村经济搞得红红火火,靠的是啥?城郊乡人给出了答案,靠的就是“围城转”。
①种养围着餐桌转。连日来,可把城郊乡的胜利村农民王某某忙坏了,城里的饭店、酒家让他转悠了个遍。一不吃饭,二不喝酒。干嘛?看看人家城里人都在吃些啥,心中好有个谱。农民围绕着城里人的餐桌搞种养,啥快,咱就种啥、养啥。
长青村农民抓住城里人爱吃黏玉米这一口,大搞玉米种植业,面积达1000亩。大举措引得一客商投资60万元建成冷冻厂,速冻鲜玉米棒还注册了商标,长年都挣城里人的钱。仅此一项,村民人均增收200多元。
城郊乡农民抓住机遇,在养殖业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畜牧业,牛羊数量成倍增长。
奶多了咋卖?送给收奶点太便宜,直接送到城里人的餐桌上才划算。早市上卖鲜奶的,将订的奶送到城里人家门口的清一色是城郊乡人。
②服务围着需求转。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北安市建筑业蓬勃兴起,城郊乡的新维村几个精干汉子一合计,组建自己的施工队,向建筑市场进军。呼啦啦,一二百号人齐响应,木工、瓦工、力工、钢筋工,工种齐全。一年打好几个漂亮仗,每人每年少说也能揣回七八千元,被人称为“建筑专业村”。
服务市场上,城郊乡人更是独揽天下。过去,浴池搓澡的全都是南方人,可现如今,向前村农民占据了大半边天下。肯干、能吃苦,到哪都受欢迎,月收入达1000多元。
城里的商厦、超市、酒店不断出现,也为城郊乡的小青年提供了舞台。服务员、服务生、售货员、收银员,哪行都有城郊乡人的身影。
③围着垃圾把钱赚。城里遍地都是宝,生活垃圾也变金。城郊人眼睛“毒”,城里人丢弃的生活垃圾也能变成钱。旧塑料、废纸壳、破铜烂铁样样都值钱。
建民村是出了名的“破烂村”,家家靠捡破烂发了家。清晨,村民便穿梭于城里的大街小巷,钩子、耙子齐上阵。战果如何?村民陈某某指着院内停着的小四轮自豪地说,那都是咱从城里人的垃圾中“捡”回来的。几个能干的村民嫌只靠自己捡不过瘾,索性在城里开起了废品收购部。
实例2:芭蕉侗族乡的旅游热潮
芭蕉侗族乡位于武陵山区,高拱桥村距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州城恩施市只有10千米。本村的侗族人口有2600人,占当地人口的40%左右。该村主要处于红色砂砾岩地带,为丹霞地貌(意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1928年由冯景兰等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考察时首先命名)。当地的地形千奇百怪,风光迤逦,侗族风情浓郁。
以前,当地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经济,以水稻、茶叶、生猪为主,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
改革开放以后,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人们依据当地的生态特点和区位优势大打旅游牌,并将一些传统的风景点进行了维修。仅枫香坡侗族风情寨就已开发景点20多处。侗族风雨桥、寨门、陆羽茶亭、茶文化长廊、侗族文化博物馆、萨岁庙、叮卡谷花桥、鼓楼、踩歌堂等串起了一条原汁原味儿的侗族山寨景观轴,与迤逦的芭蕉河和朱砂溪,与四季长绿的茶园和靓丽的山水浑然一体,优美的自然景观、纯朴的乡风民俗、浓郁的侗族文化,吸引了远近的游客,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
芭蕉侗族的饮食文化自成一体,膳食结构“杂”、口味喜食“酸”。“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客人进寨门有“拦路酒”,入座后换酒“交杯”,唱歌敬酒,油茶待客”“鸡头献客”“吃合拢饭”“喝转转酒”都是侗寨人独特的食俗。
在旅游文化上,高拱桥村充分发挥侗族儿女能歌善舞的优势,组织起来,使侗寨歌舞也成为村里的一种旅游产品。高拱桥村枫香坡侗族风情寨成为人们城郊休闲旅游和茶乡农事体验的首选之地。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享有“湖北侗乡第一寨”的美誉。每到节假日旅游时节,人们成群结队到该地旅游,欣赏当地风景,村里的十几户“农家乐”和“美食一条街”让人们惬意地品尝侗族美食。
当地50余位农民自发组织的“枫香坡农民艺术团”,主要为前来旅游的人表演侗族风情歌舞,这也是恩施市第一个农民艺术团。团员最小的8岁,年长的74岁。2007年,枫香坡侗族风情寨打开寨门迎四方宾客,就是这台《欢迎您到侗乡来》的原生态农民歌舞让游客耳目一新。
“穿一身侗乡衣,当一天采茶人,试一回传统活,看一台侗乡戏,喝一杯富硒茶,吃一餐农家饭,歇一稍风雨桥,宿一夜侗家寨。”生态农业、侗族文化体验、农村休憩为主的农业旅游基地是高拱桥村枫香坡侗族风情寨的旅游特色。按照《枫香坡侗寨休闲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枫香坡侗族风情寨旅游区将建成旅游服务区、亲水游乐区、茶文化休闲区、侗文化体验区(图1、图2、图3、图4)。
图1枫香坡侗寨新居
图4枫香坡侗楼
高拱桥村枫香坡侗族风情寨的今天和明天都凝聚了国家民族政策的关怀,为了建设这个少数民族旅游名村,省民宗局连续三年给枫香坡侗族风情寨建设投入400万元,带动相关部门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
经过几年的建设,如今的枫香坡侗族风情寨已经享有“湖北侗乡第一寨”的美誉,高拱桥村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景区、湖北省旅游名村、湖北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该村年接待中外游客25万人次,实现利税8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0多元。
这两个事例说明,城市存在的众多消费者,他们本身就构成了农民生产产品的市场,是利用城郊运距短、农民就近生产、城市人喜爱新鲜农产品的特点,只要能够吃苦、肯创业,一定能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城郊农村围绕城市转的事例,在各个地方都有实例,只要注意总结,都可以找到。
但是,城郊乡的一部分人只是想利用距城市近,相对好找工作的特点,进城去打工,虽然也能够挣到一定的生活费,但是前景并不明朗。相对城里人,他们还是有着某些弱点,技术、人脉等都存有不足,升迁的道路艰难。但是,这样干一天就可以拿到一天的钱,参与者还是很多。由于没有抵挡住某些不良风气的诱惑,也有一些人养成了不愿吃苦、只想赚大钱的习气,梦想某一日突然发财致富,那是很不现实的,有时候就是能够有一定收入也很难持久,终难长久致富。这就说明,要想真正致富,只有靠勤劳、靠创业,一步一个脚印。只有勤俭持家,艰苦创业,才是真正的致富之路。相对于那些离乡离土的人来说,在家里创业刚好也填补了城市市场的需求,而且,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更加稳定、持久。
⑦ 农村三资是哪些
您好,
1、农村集体资金是指村组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
2、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组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权等其它资产。
3、农村集体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⑧ 您对农村特有资源的理解是什么
农村特有资源本属广义:大到没有被污染的土地、河流(简称水土),还有森林和可开发利用的地质特貌(比如洞穴及奇山
怪水
)。小到药材等。
仅供参考。
⑨ 农村有什么可以利用的
毛竹,现在都有卖竹纤维产品。毛竹生产快,三年可成材,竹笋可食用,还可以在竹地里种野菜等,增加副价值。
⑩ 农村三资指的是哪三资
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
农村集体“三资”属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盘活农村集体存量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组织为农户服务的功能;有利于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农村集体三资基本原则:
(一)严格保护耕地。珍惜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二)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必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
(三)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以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法保障农民各项权利,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农村集体三资基本原则:
(一)严格保护耕地。珍惜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二)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必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
(三)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以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法保障农民各项权利,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