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中国稀土资源被哪个国家采购
扩展阅读
平川哪里有农产品 2025-05-20 21:34:33
什么资源比较容易拿 2025-05-20 21:29:40

中国稀土资源被哪个国家采购

发布时间: 2022-05-02 21:36:40

⑴ 为什么各国都要购买中国的稀土

中国已经掌握了稀土全部技术,而且非常先进,可以实现高纯度和低污染。可以说世界上只有一个在稀土选矿技术方面,我们拥有最先进的选矿技术。矿物加工是利用构成矿石的各种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矿物加工方法,用不同的矿物加工技术和设备,富集矿石中有用的矿物,去除有害杂质,将其从脉石矿物中分离出来的机械加工过程。在世界各地开采的稀土矿石中,稀土氧化物的含量只有几个百分点甚至更低。


基于这种萃取剂,结合溶剂萃取和化学沉淀的优点,开发了一种新的萃取-沉淀工艺。该团队与赣州稀土集团、厦门钨业有限公司、北方稀土集团合作进行的工业试验表明,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这种新的分离技术的特点是提取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提取沉淀剂可以反萃取回收,具有不产生工业废水、成本低等优点。湿法冶金工艺复杂,产品纯度高。该方法生产的成品应用范围广。火法冶金工艺简单,生产率高。稀土火法冶金主要包括硅热还原法制备稀土合金和熔盐电解法制备稀土金属或合金。

⑵ 中国往哪个国家出口稀土量最大

从中国购买稀土数量最大的国家是日本 日本国稀土资源几乎为0 主要依靠进口
其次第二位的是美国 不过美国自己拥有稀土矿虽然产量很小 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府限制开采造成的 美国对中国稀土具有依赖性但不像日本那样过度依赖

⑶ 为什么中国有大量稀土,却没有买方垄断权

中国只是在国际稀土市场上占有大量份额,而并非是在全球稀土储量上占绝对优势。

影响稀土定价的,目前主要还是供需关系,而不是储量

因为稀土资源稀缺”这一论断不仅在中国不是事实,在国外也不是。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有非常丰富的稀土储备。

美国拥有西方国家最大的稀土资源,约占世界总资源量的12%,稀土储量仅次于中国和前“独联体国家”,位居世界第三。10多年前,美国封存了该国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据了解,芒廷帕斯矿是目前世界上稀土品位较高的工业氟碳铈矿,已探明稀土储量430万吨,稀土平均品位为8.86%。这样高的储量和品位,是中国任何一家稀土矿都无法相比的。日本最近更在太平洋海底发现巨大的稀土矿资源,但以目前的稀土价格来说,开采海底稀土并不划算。

不仅稀土本身不稀缺,而且稀土和石油等资源不同,它还可以反复利用。目前稀土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手机、电脑、节能灯、LED等民用产品,这些民用品里面的稀土元素用完之后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而只要稀土价格上涨,必然会刺激稀土回收产业的发展。因此目前业内人士也认为,严格说稀土已经不是不可再生资源

⑷ 中国的稀土资源很丰富吗。主要是哪几个国家在收购为什么要限制出口,是为了哄抬价格还是其他什么的

占世界比例很大。美国日本等制造业发达的。限制出口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生产稀土也很污染环境的。

⑸ 蒙古国获中国48亿投资后,却将稀土献给美国,结果如何

不管在什么时代,古今中外的人民,乃至于国家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忘恩负义的人,从来都不会得到好下场,当年我国在蒙古国投资48亿,帮助蒙古国开采本国的矿产资源,但是没想到蒙古国拿到投资之后,转手就将稀土资源献给美国。

但是如今却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难题,怎么运送,想要将蒙古国的资源运送到美国,必然要经过我国和俄国,如果我国不同意,以我国和俄国的关系,蒙古国是无法将稀土资源运输到美国的,这下看他们怎么收场?

蒙古国的外交策略

按理说和蒙古国相邻的中国和俄国,都是在国际上名声和口碑较好的国家,但是他们却不懂得维持好和邻邦之间的关系,时不时的就会和两个邻居发生争吵和摩擦,明明自己在经济贸易方面,大部分依赖于中国和俄国,但是却把大部分的外交精力都用在了美国。

此次美国想要从蒙古国进口稀土,也是为了在未来能够更好的制衡中俄,因此,中俄两国必然会保持对蒙古国的压制,让两者之间的合作破碎。

蒙古国算盘打得响,但是忽略了本国的地理位置,蒙古国夹在中俄两国之间,几乎要被中俄包围。而美国向来包藏祸心,当野心无法被满足的时候,势必会把怒火发泄在蒙古国身上,到时候蒙古国很有可能会引火烧身。

⑹ 中国稀土主要出口哪些国家 中国稀土出口现状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稀土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稀土资源是我国具有优势的矿产品之一。作为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国在稀土市场上占有92%以上的份额。但一直以来我国处于稀土出口量不断增加,而价格却不断下降的尴尬局面。为改变中国在稀土出口上的被动局面,我国对稀土出口逐步采取了出口配额、出口关税等措施。本文将对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我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特点

1.1 收紧出口配额

商务部2007年开始对稀土出口实行指令性规划,减少稀土出口,对符合稀土出口资质的企业发放相应的配额。图1为2008-2013年中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变化图。图中显示自2008年至2011年中国的稀土配额逐年下降,直到2012年稀土配额开始回升,2013年保持增长。

1.2 征收并不断提高出口关税

我国从2007年起对稀土征收出口关税,在2005年以前对稀土出口实施的是鼓励性质的出口退税政策,从出口退税转变为出口关税政策,可以看出我国逐渐重视对稀土重要原料的保护。

2005年5月1日,中国取消了对稀土的出口退税制度。2007年我国开始对稀土实施出口征税政策调整了稀土出口税率。2008年1月1日,将稀土产品出口税率上调,最高税率调整为25%。2011年1月1日起,为规范稀土出口,中国大幅提高了稀土产品(主要是中、重稀土)的出口关税,金属钕的出口税率由15%提高到25%;并首次对金属镧、金属铈、氯化镧及按重量计含稀土元素10%以上的铁合金征收25%的出口关税;对氟化铽、氟化镝、氟化镧、其他氟化稀土等产品征收15%的出口关税;其他产品的关税保持不变。同年还统一调整了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税额上调幅度达10倍之多。根据《2014年出口关税实施方案》,39个中重稀土的税目条文中,征收25%关税的税目条文有21个,约占54%。我国现阶段正逐步限制中重稀土的资源输出,以达到保护本国资源和完善市场机制的效果。

1.3 设置行业准入门槛

2010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从生产布局条件、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设置稀土行业准入门槛。比如,根据该准入条件要求,轻稀土矿山企业生产建设规模的年处理矿石量应不低于30万吨;离子型稀土矿山企业的生产能力应不低于3000
吨/年。同时企业需要建有完备的三废处理系统,稀土冶炼分离项目不得采用氨皂化工艺等。从设置行业准入门槛规范稀土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稀土出口量。

2 我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效应分析

2.1 出口管制政策对出口量变动的影响

我国从1999年开始对稀土实行出口配额管制,从初期的宽松管制政策,到如今的严格管制阶段,管制力度不断加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稀土的出口。

图2为2008-2013年稀土出口量与出口配额的双y轴趋势变化图,左y轴为出口量变动范围,右y轴为出口配额变化范围,x轴为年份。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出口量明显受到出口配额限制。总体上看来,稀土的配额管制措施是造成稀土出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出口管制政策对出口价格变动的影响

中国管制政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稀土价格:一是缩减出口配额制度,通过控制稀土出口的总量,引起稀土价格的上升。二是提高关税税率,对稀土原材料及简单加工产品的出口征税,而且逐年提高税率,从而增加稀土产品的出口成本,使得稀土出口企业减少稀土出口,进而引起稀土价格的上升。

图3为2003-2013年稀土出口价格与出口量的双y轴趋势变化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出口量与出口价格走势整体呈反向关系,出口价格的增加引起出口量的降低。由于中国的稀土关税措施是导致稀土价格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严格管制阶段,实行征收、上调稀土出口关税的措施,使得稀土出口价格迅速提高,缩减了稀土产品的出口量。

2.3 出口管制政策对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

价格贸易条件(NBTT)显示一国在一段时期内出口商品的进口盈利能力,价格贸易指数可表示为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计算公式为:

NBTT=PX/PM

其中,PX表示一同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表示进口商品价格指数。本文选定2007年作为基期,出口价格指数PX为当年出口价格与基期出口价格之比,进口价格指数PM为当年进口价格与基期进口价格之比,设定基期2007年的NBTT为1。

如果NBTT大于1,表明价格贸易条件改善.NBTT小于1,表明价格贸易条件恶化。

本文利用海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2007—2013年稀上价格贸易条件。如图4所示2007—2013年稀土价格贸易条件总体呈改善趋势,稀土产品出口价格贸易指数深受政策影响。布宽松的鼓励山口政策下,稀上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而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下则促使稀土出口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改善。

3 我国稀土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稀土出口采取的管制措施,本质上只是控制资源的出口,保护本国自然资源。这些措施应与限制国内生产消费一同实施,才不违反WTO规则。而中国在限制“准出”的同时,并没有对国内进行同等限制。在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国内对于稀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不高。不仅国内的稀土产业本身存在大量问题,而且相关的下游产业的发展还有待提高。

3.1 稀土开采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个人、企业非法开采中国稀土。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只有国务院或者省级国土主管部门才有采矿审批权,且一个采矿证只能有一个开采点,擅自增设开采点的行为即为违法。然而,在短期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企业和个人无视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导致稀土的非法开采十分严重,破坏了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稀土产业集中度低,稀土流失严重。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缺乏战略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了多方参与开发的混乱局面,而各环节企业规模整体偏小,上下游之间无联系纽带,部分资源品种无法有效利用,资源浪费极大。

而过于分散的格局和现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监管体系,也为不少稀土企业违规运作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加上企业之间缺乏信任,使得中国稀土企业在对外报价时往往竞相杀价,国外买家往往使用最低价就能购买大量的稀土。

(3)稀土开发严重破坏环境。

由于我国稀土生产企业普遍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部分稀土行业环保投入少又缺乏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设施,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其对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一是开采环节对植被的破坏,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影响;二是稀土分离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若不慎落入农田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流入河中则会对水生物产生极大的危害。三是稀土尾矿中的放射性元素具有辐射污染,对人、畜、农作物具有危害。

3.2 稀土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1)处于产业链低端,高端技术含量低,自主创新不足。

中国虽是稀土生产大国,然而对稀土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投入不足,导致稀土应用技术含量低,跟踪仿制多,独立创新少。在“原矿、精矿、分离产品、功能材料、器件、实用商品”这样一个稀土产业链中,中国在原矿分离产品环节上做得较为出色,但后续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极为有限。而稀土的最大价值恰恰在于从功能材料到器件再到实用商品这几个环节。由于中国处于稀土产业链的低端,大量出口低级产品的同时,利润却极低。

(2)外资企业变相交易。

为保护稀土资源,中国政府对为外资进入中国稀土行业有严格的规定,禁止外商在中国境内建立稀土矿山企业,但允许外商投资稀土冶炼分离项目(限于合资、合作),同时鼓励外商投资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应用项目。简言之,外资企业虽在国内被禁止涉足矿山开采和初加工领域,但在深加工环节不受限制。而正是这种规定,使得外资有利可寻,在中国大量买入稀土原料和金属,简单加工后便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或储备,成功地规避了中国出口配额的限制。

3.3 稀土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

(1)稀土配额加重稀土外流,同时配额倒卖严重。

我国的配额计算方式,使得企业为使出口资质达标、争夺出口权重,而逐渐偏向出口昂贵的且稀有的稀土元素,最终出现国内储量丰富且价格较低的稀土过剩,而国内储量稀少、价格昂贵的稀土管不住的现象。国家的本意是保护国内稀缺的稀土元素,而最终出现鼓励企业出口稀有稀土元素的反效果。

一个地区稀土的配额分配量是根据上一年度稀土产品的销售额、出口额来决定的。为了争夺宝贵的配额,有的企业尽量压低稀土价格,扩大自己的销售额和出口额,从而在来年获得更多配额,以配额交易来弥补在产品上的缺失,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中国稀土的出口秩序。

(2)走私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我国政府逐步收紧出口配额,稀土出口量明显缩减,但长期依赖中国稀土的日韩及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需求增加,为中国稀土走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由于稀土出口配额针对的是初级产品,而稀土合金在出口时并不受配额限制,因而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将国内的稀土简单加工正大光明变相走私出境,这种新型的走私方式更难以监管。

3.4 对企业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分布零散,监管部门职能重复,监控管理困难。

虽然政府在不断加大对稀土的监控管理力度,但因为我国稀土资源大多处于边远山区,而监管机构大多位于大城市,导致监管出现很多盲区。而从稀土矿山开采到出口,在国家层面涉及的管理机构就有国土资源部、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环保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这些机构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和指挥,更使各自的监管困难重重。

(2)行业组织缺位。

行业组织具有民间性、自律性、专业性、服务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填补政府和企业职能的空白。然而,作为一个稀土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的稀土行业却一直没有一个自己的全国性行业组织进行协调工作,只有几个地方性的行业协会,基本上各自为政、分而治之,根本无法发挥大的影响力,无法有效整治稀土行业。

4 对稀土产品市场的相关建议

4.1 稀土开采方面

(1)严控稀土矿开采,整治稀土产业混乱局面。

国家有计划的开采、实施总量控制予以宏观调控,有利于维护稀土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稳定、均衡的供求关系。对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季报进行严格审核,并对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国家总体战略利益。

严厉打击开采矿种与采矿许可证不符的行为,深入清理超越批准范围采矿、超量开采的行为,全面查处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行为,严厉查处越权审批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违规行为。

(2)全行业整肃,采矿权向国企集中,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国家应对矿山加以整治,将国内稀土矿的开采权集中于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同时开展稀土开发秩序专项整治,重点地区集中整治乱采滥挖行为,扭转部分地区的混乱局面,建立长期监管机制。

对分离企业进行重大重组,逐渐构建以若干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的稀土产业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3)制定环保标准,走可持续发展方式。

要提高中国稀土在世界上的地位,实现由稀土大国到稀土强国的转变,必须切实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谋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开发并完善适合我国稀土矿产资源特点的采、选、冶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标准,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2 稀土加工方面

(1)着力产业由低端走向高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应支持和鼓励稀土深加工和应用产业发展,努力营造规模优势,培育一批新型产业。鼓励稀土深加工企业投入资金和吸引研发人才,提高稀土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促进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稀土产业良性发展的目标。

加大对科研的资金投入,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稀土产业的增长方式。同时下力气搞好稀土应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力争研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优先支持拥有一定研发力量和研发团队的企业,开辟新的稀土应用领域,研究新的生产工艺,改造落后的生产设备。

(2)对外资限制与鼓励并重。

鼓励外资进入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应用等项目,在中外合资、合作建设的稀土项目中,凡涉及矿山的资产及业务不能进入合资范围。国家对外资的限制,将使外资无法进入上游的初级产品领域,不得不进入到下游的加工应用领域,这将对提高中国稀土产业的整体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4.3 稀土销售方面

(1)改进配额制度。

17种稀土元素不能使用单一的配额指标,可将稀土元素按照其稀缺程度,分解成多个标准。利用标准的差异性体现稀土的稀有程度,保证配额计算方式和实际保护意义相统一。

(2)加大走私查处力度。

稀土作为国家重点控制的出口商品,应作为海关重点稽查的对象,加大海关监管力度、提高货物查验率。对稀土走私者进行严惩,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4.4 企业监管方面

(1)全面整合稀土产业链,形成有关部门的协调机制。

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加强对稀土进出口的宏观指导,协调好国内各大贸易商的关系。同时,要发起全产业链的整合,调动起金融、物流、生产、贸易的多个环节。协调各大企业和进出口商的关系,建立进出口联盟,完善统一对外谈判机制,形成一致对外的合力。

(2)建立统筹性稀土协会。

建立一个统筹全国稀土生产企业并有效实现南北联合的稀土协会,是稀土行业发展壮大的基础组织条件,协会可以为企业提供生产指导、市场调研、行业管理、中介服务、贸易摩擦预警等,还可以以组织的形式对稀土行业的重点问题如出口价格、出口配额等施加更大的影响,从而使中国稀土产业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

⑺ 美国有大量稀土,为何还要从中国买

稀土在军事,航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美国有大量稀土,为何还要从中国买?

3、环境原因

美国拒绝开采自己的稀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环境问题。虽然美国一直对世界环境漠不关心,但它非常关注美国本身的环境问题。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环境问题的政策,其中最严厉的是矿产开采。也就是说,美国的资本家要在国内开采一样,压力会很大,所以很少有人投资美国的矿产产业,总之,美国的储量虽然是世界第二高的,但总是从中国进口。

⑻ 稀土资源到底是在中国的控制之下还是被美国控制

当然是被中国控制的阿,中国的稀土世界第一,前几年被某些败类走私出口,不过现在好了,管得挺严的

⑼ 美国拥有大量稀土却不开采,一直进口中国的,如今怎样了呢

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仅是人类,叶子和花朵这些,它们也是独一无二的。古语有云,“万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一件事物如果世上所存越少,那么则越是金贵。
“稀土”就是如此,提起稀土大多数人可能都是一知半解,隐约听过这个名词,却不了解到底是什么物质。许多人一开始听到这个词时,会联想到一种土壤,但它实际上不是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土壤。它是一种矿产资源,是相当化工行业的黄金,因为稀土这种物质是由多种金属元素组成的。

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美国如此严重地依赖中国的稀土。由于过度依赖我国的稀土资源,导致其自身对于稀土的开采技术的发展停滞不前,并且相关产业链也没能完全配套,因此这才是他们想要买后悔药的原因。

稀土资源是非常宝贵的。我国如今对于对外出口稀土已经进行了严格的管控,这是在保护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造福后世的事情。最后祝愿我们国家能够越来越强盛,人民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