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利用家长资源促进家园共育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纲要》的贯彻和落实,家园共育已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幼教改革和发展的一大趋势。那么,怎样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重视、关心和积极配合参与幼儿园教育呢?怎样才能科学地用“家长”这个幼儿教育的“活的资源”呢? 几年来我们在新《纲要》精神指导下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在双向互动中,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转变其教育观念,提升其教养水平,家园携手,共育幼儿健康成长。实践证明,我们在课程的建构过程中重视教育资源的挖掘,特别是对家庭教育资源的挖掘上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在工作中我觉得如果观念不彻底转变,不仅会继续制约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对幼儿园整体教育工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转变家长工作的唯一途径就是用《纲要》的新理念引领我们反思过去的工作,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第一,在工作中我园教师做到真正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坚决抓好落实。建立健全班级的家长工作制度,每学期制定家长工作计划,学期末将家长工作列入总结、评价、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正使家长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第二,把家长和我们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儿的使命。第三,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我们教师能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 二、交流、沟通中,成为真诚的理解者 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庭与幼儿园同是培育幼儿的重要环境,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环境教育的思想要得到家长的认同,支持和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将家长工作的重心从“教育家长”转变为“家园平等合作”。 如在期初的家长会上,我们以“怎样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主题与家长进行了座谈,让每一位家长都谈谈对环境创设的理解,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对于给孩子创设一个优美的物质环境相当重视,而对孩子心理环境的创设却是一无所知或处于无意识状态;有些家长将环境片面的理解为环保;有些家长知道良好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发展有极大益处,却不知从何入手,尤其是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也有个别家长,相当关注幼教方面的新动态,经常阅读有关资料,咨询有关专家,有了一些根据专家理论操作的实践。在家长的畅所欲言和交流后,我们将家长有意识和无意识在生活和家庭中对幼儿所做的点滴实践进行了理论上的提升和归类,并且对个别言传身教、值得推广的做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家长纷纷感叹:“真没想到,我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会对孩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样一来既肯定了家长们各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实践,让家长体验到了自身的教育力量和作用,增强了教育的信心,又让家长对环境的创设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进一步认识了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甚至社会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 三、互动、参与中,成为积极的响应者 有了家园间的沟通和理解,家长们开始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实施。每个家庭与幼儿都积极参与主题环境的布置。家长们帮助孩子搜集信息。他们或去图书馆查阅,或上网查询,或参观访问,或亲身实践。如在“海底总动员”主题活动中,由刚开始时介绍各自收集有关的书籍、玩具、光盘等到后来制作展示墙和海底动物面具,孩子们对海底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关于海洋动物话题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有的涉及海底动物的种类、有的涉及它们保护自己的本领、有的涉及海底动物的繁殖方式、有的关注它们的形态、有的还初涉了海底动物的历史,主题活动的高潮是我们举办的“亲子活动”,孩子们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海底动物,在自己的努力及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完成了面具的制作,面具的背后是孩子们乐不可支的笑脸。 四、新课程实施中,成为积极的合作者 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与家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园共育是我们的目标,我园在实施新课程中把家长作为课程的建构者之一,在新课程刚开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把主题活动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通过家园联系窗的方式呈现在家长面前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家长也不了解这些东西到底要来干什么,只觉得老师好烦,每天不是要这就是要那,一开始还给你敷衍一下,时间略长,就索性不理你了,有的更是当你的面对你说:“你们怎么什么都要,不会自己准备……”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及时召开家长会,从新的教育观、人才观、新课程的特点及新课程的作用意义等方面,向他们作了详细的介绍。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这是体现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家园沟通,达到同步教育的基本条件。为了让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配合幼儿园教育,我们做到了"四公布":开学初公布学期幼儿培养目标;在家园桥园地里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标和月计划;每周公布一周活动安排,每日公布一日所学。在开展新的主题活动之前,首先把主题教学的计划和网络图醒目地展示在主题墙壁上,让家长和孩子先有目的地进行关注,并在公布栏中增设了"请您配合"“温馨提示”等栏目,请家长协助完成目标。 从此家长的观念开始转变,观念一转变,我们的工作就顺利开展起来了。家长们与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物品;一起做实验,观察,记录;一起查书找资料;还有的家长给我们送来了盘片、书籍等,在整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学习化社会”的影子,看到了孩子的终身学习的希望。看到了我们的家长也从幼儿教育旁观者、监督者、被指导者的角色变成了现在幼儿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 五、开展平等对话、交流,是增进家园了解、促进沟通的有效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家园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和各种不协调,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我园改进了家长会方式,由原来的教师一言堂模式变为百家争鸣式的茶话会。其目的就是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召开本学期家长会时,有家长把进入大班如何达到幼小衔接这一现实问题提了出来。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法是请家长们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每天安排时间与幼儿一起学习、游戏,培养孩子的乐学。这是我们长期工作总结出的经验。 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创家园互动合作共育的新局面 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因此,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如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活动中,我们发动家长搜集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如有的带了古建筑的照片,去旅行的照片,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工艺品、运动员、宇航员的照片和相关资料,供孩子们在信息栏认识、探究。这种教育效果是老师单靠说教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又如,我班设置了"百宝箱",用于老师、家长和孩子收集生活中无毒害的废旧物品,经过处理消毒充实到活动区中,供孩子操作探索。在班级的展示台上,展出的作品大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家长与孩子平时一起利用生活中无毒害的废旧物品制作成的。2007年“六一”之际,我园成功举办了“大手牵小手时装走秀活动”。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就是由家长利用废旧材料为幼儿设计一件衣服作展示,于是家长们与孩子一起利用生活中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制作成衣服来参加走秀。由于家长的参与,此项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通过亲子活动,加深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七、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使家园教育进一步形成合力 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有效利用宣传媒介,定期在家园联系栏和幼儿园网站里向家长作科学育儿的宣传。其次是合理利用价值资源,举办家教讲座。如在本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们就特邀我园张子阳的爸爸、银山消防中队队长张欣为家长举办了消防知识的讲座。这种尝试为幼儿家长之间开展交流提供了平台,很受家长欢迎。张队长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消防预防常识,家长们听得专注认真。讲座完毕后,张队长又耐心地解答了家长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气氛活跃融洽,效果较好,深受家长的称赞。 实践中我更充分认识到我们与家长密切联系和合作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孩子健康地成长,现在,随着形势的飞速变化,家长教育知识的不断丰富,使得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主动参与其中与教师共同规划和设计对孩子教育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在幼儿教育这个系统过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实践中我感到要衡量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高低,家长工作是一把重要的尺子。在新的历史时期,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谁把家长工作做得扎实、到位,谁就能抢占幼儿教育的制高点,从而获得社会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认同。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家长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育儿经验,不同的知识与职业背景,不同的家庭环境都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贰’ 如何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孩子发展想法和建议
班级建设中,教师不能孤军奋战,而应该教师与家长携手共育。基于这样的认识,班主任应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设想与家委会成员分享,向家委会成员倾吐自己的心声,让家长与老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第一个,就是隔代抚养的问题。因为老饥现在的父母工作都比较忙,所以,很多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长辈来协助我们抚养孩子,那跟长辈的交流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跟长辈的沟通,我们要注意三方面:
第一方面,我们要知道老人是来协助我们抚键棚养孩子的,教育的主要责任还在父母,父母千万不能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老人,不管有多忙,每天尽量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不能陪在身边也要保持联系,让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在关心着他,抚养教育子女是我们为人父母的人生大事。
当我们和老人遇到教育分歧时,作为晚辈我们要尊重长辈,这也是在给孩子做一个尊敬长者的榜样。作为长辈,这么多年他们肯定积累了不少的育儿经验,当然可能有一部分不太适应现在的时代,但是肯定还有一些是值得借鉴的。我们要发现这一部分给予肯定,不能全盘否定。要表达出对老人的一份尊重,那当老人得到尊重的时候,其实他的心情就会很愉悦,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更乐于听取年轻人的建议。
第二方面,叫渗透学习。有的长辈爱学习,有的没有学习的习惯,我们别急着给老人灌输新的教育思想,结果可能是表面应承,实际上根本没走心。其实,我们可以给他进行渗透学习,给他渗透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比如说,你发现一些好的育儿短视频,你可以拿来跟她分享,抱着我们共同学习的态度来进行分享。即使他不是主动学习,但是他也看到了,也听到了,在潜移默化中也会给他们一些积极正面的影响。
第三方面,当我们发现问题,非说不可时,也不要急着据理力争,我们要学会引进权威,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你可以借用书里或者是电视里专家所说的话,来和老人进行沟通,再观察他们是否有行动上的改变,如果有的话,说明老人就已经认可你的教育观念了。
父母要保持教育步调一致
第二个,是在孩子面前父母要保持教育步调的一致。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走到一个岔路口,在这里出现了两条路,你会思考什么呢?是不是“我到底该走哪一条路呢?”,这跟在孩子面前出现了两位领导的感受是一样的,那孩子就会思考到底是爸爸说得对,还是妈妈说得对啊?我应该听谁的呢?
长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矛盾纠结。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点,在家里我们可以推选一位领导。看看在孩子面前,谁更有权威性。那为什么要选这样的一个人呢?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大的目标和方向在哪里,那这个人,做事要有原则,能够看到本质发现问题。
另一个人就充当积极的配合者,比如说这个领导是爸爸,当他发现孩子的问题,情绪失控时,那这个时候呢,妈妈要试着安抚爸爸的情绪,然后和爸爸私下沟通,引导爸爸发现孩子的优点,看到孩子的进步。
那对于孩子而言呢,有时候爸爸确实过于严厉,孩子会表示不理解,那妈妈也可以私下跟孩子沟通,引导他思考爸爸为什么会那样生气,那是你做了什么呢?那最后孩子就会发现,即使爸爸对自己,当时态度确实严厉,那也是因为当时自己不妥的行为导致的,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理解父母的苦心。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关于育儿理念父母要经常沟通。有分歧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学会面对这个分歧,虽然有一个人是领导,但是私下他也要听取他人的意见,千万不能固执己见。
另外,如果父母们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在生活当中,有时,确实没有做到,甚至在孩子面前还发生了争执。这个时候,我们也不用过于的自责,谁都难免犯错误,错了的话,吸取经验教训,下一次去改善调整就好,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父母肯定会做得越来越好。侍亮返
请求外援也是好办法
第三个,就是请求外援。这个外援是谁呢?在亲戚朋友当中你会发现你的孩子跟某一个或者是某一些亲戚朋友沟通交流的比较好,这样的亲戚朋友,往往是性格特别外向,很善于跟孩子沟通,也比较受孩子欢迎的。
当父母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都觉得解决起来比较吃力时,我们就可以寻求外援了。仔细想想,其实父母追求的最终目标,不就是让孩子真正能够听进去有益的建议,然后去做到吗?其实不用执着于由谁去说,当你感觉自己没有力量的时候,完全可以寻求他人来帮助你,这也是很好的办法。
,如何利用家长这个巨大的资源,是对班主任的挑战和考验,相信只要班主任不断探索实践、反思总结,就会在“家长资源开发利用”的这片沃土上收获硕果。
‘叁’ 如何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幼儿活动
要利用家长的资源开展幼儿园工作,比如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活动,布置下去让家长帮助孩子一起完成,大部分幼儿园都是这样。比如到中秋节的时候一起做月饼包饺子等等。还有让家长孩子做手工灯笼。
‘肆’ 濡备綍鍒╃敤瀹堕暱璧勬簮甯锷╁╁瓙鍙戝𪾢𨱍虫硶鍜屽缓璁锛熷堕暱镐庝箞鍐
鍒╃敤瀹堕暱璧勬簮甯锷╁╁瓙鍙戝𪾢𨱍虫硶鍜屽缓璁锛屽彲浠ヤ粠浠ヤ笅鍑犱釜鏂归溃鍏ユ坠锛
榧揿姳瀛╁瓙琛ㄨ揪𨱍虫硶锛氩堕暱搴旇ラ紦锷卞╁瓙琛ㄨ揪镊宸辩殑𨱍虫硶鍜屾剰瑙侊纴灏婇吨浠栦滑镄勫垱镒忓拰𨱍宠薄锷涖傚湪瀛╁瓙琛ㄨ揪𨱍虫硶镞讹纴瑕佽ょ湡鍊惧惉锛岀粰浜堢Н鏋佺殑锲炲簲鍜屾敮鎸併
鎻愪緵璧勬簮鍜屾満浼氾细瀹堕暱鍙浠ユ牴鎹瀛╁瓙镄勫叴瓒e拰闇姹傦纴鎻愪緵鐩稿叧镄勮祫婧愬拰链轰细锛屼緥濡傚甫瀛╁瓙鍙傝傚崥鐗╅嗐佸浘涔﹂嗙瓑锛岃╀粬浠鎺ヨЕ镟村氱殑鐭ヨ瘑鍜屼簨鐗╋纴婵鍙戜粬浠镄勫垱镒忓拰𨱍宠薄锷涖
寮曞煎╁瓙镐濊冿细瀹堕暱鍙浠ュ紩瀵煎╁瓙镐濊冮梾棰桡纴渚嫔傛彁鍑哄紑鏀炬х殑闂棰桡纴璁╁╁瓙浠庝笉钖岀殑瑙掑害铡绘濊冿纴婵鍙戜粬浠镄勬濈淮鑳藉姏鍜屽垱镒忋
鏀鎸佸╁瓙灏濊瘯锛氩堕暱搴旇ユ敮鎸佸╁瓙灏濊瘯涓嶅悓镄勬兂娉曞拰锅氭硶锛屽嵆浣垮け璐ヤ简涔熻佺粰浜堥紦锷卞拰鏀鎸侊纴璁╁╁瓙鏁浜庡皾璇曘佸媷浜庡垱鏂般
灏婇吨瀛╁瓙镄勬兂娉曞拰鍒涙剰锛岄紦锷变粬浠琛ㄨ揪镊宸辩殑瑙傜偣鍜屾兂娉曘
鎻愪緵涓板瘜镄勮祫婧愬拰链轰细锛岃╁╁瓙鎺ヨЕ镟村氱殑鐭ヨ瘑鍜屼簨鐗╋纴婵鍙戜粬浠镄勫垱镒忓拰𨱍宠薄锷涖
寮曞煎╁瓙澶氲掑害镐濊冮梾棰桡纴锘瑰吇浠栦滑镄勬濈淮鑳藉姏鍜屽垱镒忋
鏀鎸佸╁瓙灏濊瘯涓嶅悓镄勬兂娉曞拰锅氭硶锛岄紦锷变粬浠鍕囦簬鍒涙柊銆
鍦ㄥ府锷╁╁瓙鍙戝𪾢𨱍虫硶鍜屽缓璁镞讹纴瀹堕暱鍙浠ュ啓涓嬩互涓嫔缓璁锛
镐讳箣锛屽堕暱搴旇ョН鏋佸埄鐢ㄨ嚜韬镄勮祫婧愬拰浼桦娍锛屽府锷╁╁瓙鍙戝𪾢𨱍虫硶鍜屽缓璁锛屽煿鍏讳粬浠镄勫垱鏂拌兘锷涘拰鍒涢犲姏銆
‘伍’ 如何利用家长资源做好家园共育
(一)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那个家长成为老师的帮手
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庭与幼儿园同是培育幼儿的重要环境,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有了家园间的沟通和理解,家长们开始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实施。每个家庭与幼儿都积极参与主题环境的布置与表现。家长们帮助孩子搜集信息。他们或去图书店查阅,或上网查询,或参观访问,或亲身实践。每一个话题活动开展之前,我们都会在家长园地中贴出关于该话题开展目标的公告说明,让家长了解活动会给孩子带来的提高与收获,这样在今后的主题活动中家长就会心甘情愿地帮助孩子收集有关资料,为我们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出谋划策。在“春天的花朵”这一话题刚开始时,一些家长就给班里带来了小蝌蚪、小金鱼,还有风筝等,供幼儿观察和探索。孩子们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这是在与小动物们亲密接触后有的一份更深的喜悦,更是家长投身教育、关爱孩子的一份心啊!
(二)引导家庭互动,关注“隐性”资源的可贵性。
这里的“隐性”资源主要指的是:家庭成员的生活背景、文化程度、习惯爱好、以及每个成员的个性品质、精神品位、道德修养等构成了丰富的“隐性”资源。 我们一个班级有41个孩子,那么就有41个家庭,不可能每个家庭都是一个职业或者一个背景吧,总是会汇集我们的各行各业的,正是这样一个“大杂烩”的家庭,我们才会获得更多我们平时了解不到的讯息,学到好多东西。在“春天的花朵”这个话题活动的中,针对我班幼儿挑食的现状生成了“春天吃什么好”这一块内容。班里季未天小朋友的爸爸是医生,于是我们就请他来讲课,让告诉孩子们:春季是个流行病多发季节,提醒小朋友们在这个季节要多吃些春季的特有蔬菜如:莴笋、韭菜、油菜等,并告诉我们每种蔬菜都有不同的营养,千万不能挑食,否则会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还告诉我们小朋友不能乱吃外面小摊贩做的食品。春季要注意不能乱脱衣服,要多锻炼身体等。在季未天爸爸的带动下,其他的爸爸妈妈也写来他们在家给宝宝吃的一些春天特有的菜,还有一些家长从杂志上、网上收集了幼儿春季食谱。每天接送孩子的时间里,许多家长留恋于我们的主题墙前面,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着一些菜的做法,有些家长家长回去试了后第二天来交流说:荤素搭配,味道真的很不错,孩子也很喜欢吃。当我们在利用家长的这些资源的同时,也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三)开展平等对话、交流,这是增进家园了解、促进沟通的有效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家园之间往往存在 的距离和各种不协调,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响。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有效利用宣传媒介,定期在家园联系栏里向家长作科学育儿的宣传。其次是合理利用价值资源,在本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们以“怎样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主题与家长进行了座谈,让每一位家长都谈谈对环境创设的理解,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对于给孩子创设一个优美的物质环境相当重视,而对孩子心理环境的创设却是一无所知或处于无意识状态;有些家长将环境片面的理解为环保;有些家长知道良好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发展有极大益处,却不知从何入手,尤其是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也有个别家长,相当关注幼教方面的新动态,经常阅读有关资料,咨询有关专家,有了一些根据专家理论进行的实践。在家长的畅所欲言和交流后,我们将家长有意识和无意识在生活和家庭中对幼儿所做的点滴实践进行了理论上的提升和归类,并且对个别身教言传、值得推广的做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家长纷纷感叹:“真没想到,我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会对孩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样一来既肯定了家长们各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实践,让家长体验到了自身的教育力量和作用,增强了教育的信心,又让家长对环境的创设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进一步认识了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甚至社会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气氛活跃融洽,效果较好。一改以往家长会上的教师一言堂的做法,深受家长的称赞。
现在,随着形势的飞速变化,家长教育知识的不断丰富,使得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主动参与其中与教师共同规划和设计对孩子教育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家长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育儿经验,不同的知识与职业背景,不同的家庭环境都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