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矿产资源有什么特点
扩展阅读
成本测评怎么做 2025-05-26 10:39:34

矿产资源有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 2022-04-22 06:40:01

❶ 矿产资源的特点

1.矿种比较齐全,居全国中等水平。 2。有色金属、稀有稀土金属、放射性矿产及建材、化工原料等矿产资源优势明显。 3.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主要矿产地具有区域特色。 4.能源等大宗、支柱性矿产资源短缺。 5.小型矿床比例高,共(伴)生矿、贫矿及难选冶矿多。 6.查明矿产资源储量控制程度较低。 ---广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❷ 从开发利用的角度来讲,贵州矿产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从开发利用来看,贵州矿产资源有以下特点:资源丰富,优势明显;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规模大、质量好、潜力大、前景好;有许多伴生矿物;资源不平衡和某些矿物短缺。
拓展资料:
1.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发源于四川盆地与广西、湘西盆地或丘陵之间的高原和山区。在10多亿年的地质演化历史中,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形成了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种类齐全、矿产众多的优势格局,已成为中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经过长期的地质勘探和研究,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到2002年,已发现110多种矿物(包括次矿物)和3000多个矿床和矿点,发现的矿产有76种,包括能源、黑色金、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分散元素、非金属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水、气等9类矿产,储量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探明。
2.在探明储量中,贵州按保留储量统一比较,在全国十大矿产中排名41位,其中28位排在第一至第五位,第一位有8种,第二位有8种,第三位有5种。特别是煤、磷、铝土矿、汞、锑、锰、金、重晶石、黄铁矿、稀土、镓、水泥原料、砖瓦原料,以及各种用途的石灰石、白云石、砂岩等矿物,在全国最具优势,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人均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和单位土地面积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远高于相邻省区市。
3.随着贵州矿产资源的大量发现和资源储量的开发,为矿产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目前已开发矿产50余种,其中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正规矿山20余个。该省已开发探明储量的1/3以上,贵州矿业是在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年来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已成为全省工业的支柱产业,优势矿产的开发利用,使贵州成为中国十大有色金属省份之一,建成了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和磷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锰铁合金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碳酸钡生产地,多年来,生产加工的各类矿产品已成为我省外贸出口的重要商品,多年来占全省总量的1/3。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富民兴黔”目标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❸ 世界矿产资源特点与分布特征

世界矿产资源丰富。迄今为止,已为人类发现和认识的矿物种类已逾4000种;从经济和技术层面上形成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资源有200余种。世界矿产的储量分布很不平衡,许多矿产的大部分探明储量集中在少数国家。

根据统计,石油75%以上的储量集中在中东和北美地区,天然气70%以上的储量集中在中东地区和前苏联国家,煤炭53%的储量集中在美国、中国和俄罗斯3国,此外还有12种矿产3/4以上的储量集中在3个国家;有13种矿产3/4以上的储量集中在5个国家。在西方工业国家中,80%以上的主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储量仍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4个国家中。有13种矿产(石油、天然气、铝土矿、镍、钴、菱镁矿、锡、锑、锂、铌、钽、磷酸盐岩和石墨)的储量一半以上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且有16种矿产(铌、石墨、石油、天然气、铬、镍、钴、钼、钒、钨、铅、锌、锡、锑、铋和银)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储量在总储量中所占比例有所增长(表1.1)。

石油:主要分布于中东、北美洲、前苏联和北非地区。目前中东的石油资源主要受石油国的国家公司控制,中美洲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受美国跨国石油公司控制,而非洲的石油资源正备受青睐,各类公司蜂拥而至,中亚地区的石油也开始得到重视。

天然气: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是世界3大天然气资源大国,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25.2%、15.7%和14.4%。伊朗和卡塔尔的开发潜力还很大;此外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3个国家天然气储量达6.3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3.6%,开发利用程度低,潜力大。

煤:世界煤炭极为丰富,静态保证年限超过100年。但炼焦用煤资源严重不足。世界煤炭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亚太、北美和前苏联地区。亚太的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其次为北美和前苏联地区。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南非、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等是世界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铀:铀矿资源集中于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加拿大、美国、南非、巴西、纳米比亚、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等少数国家,占世界铀矿资源的92%。

表1.1 世界能源、资源储量及主要分布

续表

铁矿:近20多年来,世界铁矿石分布格局没有大的变化,巴西、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是世界铁矿资源大国,但中国和俄罗斯以贫矿为主。

铜矿:世界铜矿探明储量主要分布于美洲的安第斯-落基山脉和中亚-俄罗斯地区。近年来,蒙古境内新发现的奥云陶勒盖铜矿(940万吨)和俄罗斯的乌多坎铜矿(2000万吨)均未开发利用。

铝土矿:铝土矿储量71%分布在几内亚、巴西、澳大利亚和牙买加。另外,越南的铝土矿资源潜力很大,多为优质红土型三水铝土矿,开发利用前景很好。

钾盐:世界钾盐储量更是高度集中,近75%的储量分布在加拿大和俄罗斯。中国是农业大国,但钾盐严重短缺。周边的泰国、老挝也具有丰富的钾盐资源,与我国互补性很好。

锰矿:世界锰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其中南非和乌克兰共占世界锰矿总储量的52%。

镍矿:世界镍矿储量为6700万吨,静态保证年限为40年。探明储量主要分布于古巴、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

❹ 矿产资源基本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一些矿产如钨、锡、锑、稀土、钛、石膏、膨润土、芒硝、萤石、菱镁矿、石墨等储量非常丰富,居世界首位;钼、铅、锌、锶、萤石、磷、芒硝、石棉、滑石等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矿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总量丰富,矿种齐全,人均不足。截至 2010 年底,中国已发现 171 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9种,包括石油、天然气、煤、铀、地热等能源矿产10种,铁、锰、铜、铝、铅、锌、金等金属矿产 54 种,石墨、磷、硫、钾盐等非金属矿产 92 种,地下水、矿泉水等水气矿产 3 种。在 45 种主要矿产中,有 24 种矿产名列世界前三位,其中钨、锡、稀土等12种矿产居世界第一位;煤、钒、钼、锂等7种矿产居第二位;汞、硫、磷等 5 种矿产居第三位。多种多样的矿产资源,为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中国人口众多,矿产资源人均探明储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58%,位居世界第 53 位。石油、天然气人均探明储量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7.7% 和 8.3%,铝土矿、铜矿、铁矿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4.2%、28.4% 和 70.4% ;镍矿、金矿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7.9%、20.7% ;一般认为非常丰富的煤炭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70.9%,铬、钾盐等矿产储量更是严重不足(图 1-1)。

二是贫矿多、富矿少,大宗、战略性矿产严重不足。在能源矿产中,煤炭资源比重大,油气资源比重小。中国钨、锡、稀土、钼、锑等用量不大的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而需求量大的富铁矿、钾盐、铜、铝等矿产储量不足。大矿、富矿、露采矿很少,小矿、贫矿、坑采矿比较多,开采难度大、成本高。铁矿平均品位为 33%,富铁矿石储量仅占全国铁矿石储量的 2% 左右,而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铁矿石平均品位分别为 65%、62% 和 60%。中国铜矿平均品位为 0.87%,不及世界主要生产国矿石品位的 1/3,大型铜矿床仅占 2.7% ;铝土矿储量中,98.4% 为难选冶的一水型铝土矿。

图1-1 国内外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对比(2009年)

三是单一矿种矿少、共生伴生矿多。中国 80 多种矿产是以共生、伴生的形式赋存的。钒、钛、稀土等大部分矿产伴生在其他矿产中,1/3的铁矿和1/4的铜矿是多组分矿。着名的金川镍矿、柿竹园锡矿等都是多金属矿床。

四是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能源矿产主要分布在北方,煤炭 90% 集中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总体上北富南贫、西多东少。铁矿主要分布在辽宁、四川和河北等,铜主要集中在江西、西藏、云南、甘肃和安徽等地。产业布局与能源及其他重要矿产在空间上不匹配,加大了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

❺ 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

我国现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8种;有矿产地1.8万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7000余处。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资源总量较大,矿种比较齐全;人均资源量少,部分资源供需失衡;优劣矿并存;查明资源储量中地质控制程度较低的部分所占的比重较大。

分布特点:总体是,分布广泛,相对集中。通俗的说,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北方(西北华北和东北),,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南方(江南,华南,西南),江西的铜和钨,湖南的铅锌和锑,四川的钛,云南的铝土和锡,贵州的汞等等,在全国都很有名,铁矿主要还是北方多,金矿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山东和新疆,另外北方还有稀土,镍等非金属矿产

❻ 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中国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总量大,但人均拥有量低;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合理;分布相对集中,但与经济区域不匹配;在部分用量大的支柱性矿产中贫矿和难选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利用成本高。

❼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现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8种;有矿产地1.8万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7000余处。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资源总量较大,矿种比较齐全;人均资源量少,部分资源供需失衡;优劣矿并存;查明资源储量中地质控制程度较低的部分所占的比重较大。
一、地质条件复杂,矿种齐全,储量丰富

我国地域辽阔,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位于环太平洋活动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活动带的交汇点。在这种条件下,地壳运动剧烈,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广泛而频繁,地壳结构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仅与多种金属矿产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侵入岩分布面积就占全国岩石出露总面积的近1/3。

截止1995年底,我国已发现矿种168种,矿床和矿点20多万处,其中具有探明储量的有151种,矿产地2.3万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其潜在总值达91.66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稀土、钨、钛、锑、锂等11种矿产的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铅、锌、锡、钼等21种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5位,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2位。我国是世界上已知矿种比较齐全、资源配套条件较好的国家之一。

二、矿产资源地区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我国地质发育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矿产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性。以我国三列东西走向山脉为例:天山—阴山及秦岭构造带在历次造山运动中,均受到岩浆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以稀土、镍、铬、铜、钼、铅锌、金、铁等为主的多种金属矿带;南岭构造带则成为我国着名的钨、锑、锡、铅、锌、汞等有色金属矿带。

频繁的地壳运动,使褶皱隆起地带两侧的低洼地区发生过多次沉积旋回,形成了多期而丰富的沉积矿床。从地壳演化史得知,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成陆较早,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相对拗陷地带;而南方大部分地区成陆较晚,岩浆活动频繁而剧烈。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北方多煤、多石油等外生矿床而南方则多有色金属等内生及变质矿床的主要原因。

从主要矿种来看,目前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已逾1万亿吨,北方17省区占89%,南方14省区只占11%。其中,晋、陕、内蒙古三省区占全国的70%以上,云、贵、川三省则占南方煤炭总储量的88%。全国1/2以上的铁矿集中在辽、冀、川三省;铬矿则主要分布在西藏和新疆。磷矿资源的79%集中在湘、鄂、滇、贵、川5省。铜矿的1/4集中在江西。陆上石油分布在黑、鲁、冀、新等少数省区。据统计,我国铁、锰、铜、铝、锌、钨等15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中,有37%分布在西部地区,38.8%分布在中部地区,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仅拥有其中的24.2%。青海省有37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前10位、居首位的就有8种,其中,全国探明储量78%的锶和一半以上的盐矿分布在柴达木盆地。新疆则拥有全国99%的稀有金属铍和80%的石棉。我国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为资源合理配置及利用带来了许多困难,但相对集中,也为大规模开采和建设区域性矿产基地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部分矿产贫矿多,富矿少;某些重要矿产资源短缺

在我国已探明的151种矿产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矿种的品位都不高。例如:我国铁矿探明储量300多亿吨,保有储量531亿吨,居世界第三位。但这些铁矿大多是品位仅为25%~30%的贫矿,平均品位不足34%,贫矿约占总量的95%,绝大部分铁矿石需经选矿加工才可入炉冶炼,可供直接用于炼铁、炼铜的富矿极少。再如铜矿,含铜在1%以上的只占36%,而大于2%的仅占6%左右。此外,锰、银、钼、硫、磷等重要矿产也是贫多富少。金刚石、铂、铜、铬、锰、钾盐等大宗矿产的探明储量明显不足,属我国的短缺矿种,远不能满足我国当前及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我国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成矿的叠加作用比较显着,很多矿床都是由多种矿物共生或伴生组成的综合性矿床,尤以内生金属矿床最为突出。例如:我国的钒矿储量居世界首位,但91%的钒分散在其它矿床之中,以钒为主的矿床仅占9%。我国的银有2/3是铅锌矿的伴生矿,l/3是铜的伴生矿,独立银矿极少。我国着名的三大伴生矿中,白云鄂博铁矿共含有71种化学元素、114种矿物,其伴生的稀土金属储量占我国总储量的90%,占世界总储量的80%。攀枝花铁矿是由40多种化学元素、20多种矿物组成的伴生矿,其中钴的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钛储量占全国的80%以上。“镍都”金昌矿区含有镍、铜、钴、铌、金等10多种贵重金属,同时也是我国铂族金属最丰富的蕴藏地。江西漂塘钨锡矿也含伴生矿物60多种。

❽ 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

1、地质条件复杂,矿种齐全,储量丰富

我国地域辽阔,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位于环太平洋活动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活动带的交汇点。在这种条件下,地壳运动剧烈,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广泛而频繁,地壳结构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仅与多种金属矿产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侵入岩分布面积就占全国岩石出露总面积的近1/3。

2、部分矿产贫矿多,富矿少;某些重要矿产资源短缺

在我国已探明的151种矿产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矿种的品位都不高。例如:我国铁矿探明储量300多亿吨,保有储量531亿吨,居世界第三位。但这些铁矿大多是品位仅为25%~30%的贫矿,平均品位不足34%,贫矿约占总量的95%,绝大部分铁矿石需经选矿加工才可入炉冶炼,可供直接用于炼铁、炼铜的富矿十分的少。

3、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我国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成矿的叠加作用比较显着,很多矿床都是由多种矿物共生或伴生组成的综合性矿床,尤以内生金属矿床最为突出。

❾ 矿产资源总体特征

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具有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等特征,但亦存在富矿少、贫矿多和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1)钢铁矿产资源基本配套,储量较为丰富,分布比较集中。探明的铁和配套矿产共12种:铁、锰、钒、钛、铬、菱镁矿、耐火粘土、熔剂灰岩、熔剂白云岩、硅石、萤石、铸型用砂。其中铁矿资源丰富,都靠近成昆铁路线分布,交通方便,宜露天开采。冶金辅助原料和燃料大部可在冶炼企业附近解决。存在问题是贫矿多、富矿少,钒钛磁铁矿多,其他类型富铁矿少。

2)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矿种较齐全,其中铜、铅、锌、锂、铍、铌、钽、锡等储藏量丰富,但分布不太均衡。为了达到配套使用,各省必须取长补短。四川省应继续发挥锂、铍、铌、钽、铀矿的优势,同时要补充铜、镍、铝等矿产的不足;贵州应继续发挥铝、汞、锰、金矿优势,同时要补充铜、镍、钼等矿产的不足;云南应继续发展锡、铜、铅、锌的优势,同时要补充铝、汞、铌、钽、铀矿的不足;西藏应继续发挥铬、铜矿的优势,同时要补充铅、锌、汞的不足;重庆有色矿产资源不足。

3)化工矿产资源较齐全。化肥原料硫、磷、钾,合成氨的原料天然气、无烟煤,盐、碱的原料岩盐、卤水、池盐、芒硝,化学纤维的原料电石用灰岩等均有产出,其中磷、硫、天然气等储量居全国前列。但突出的问题是石油没有过关;氮、磷、钾3种化肥原料中,钾盐储量尚属不足;硫铁矿储量虽多,但富矿太少;硼矿主要产于西藏,分布很不均匀。

4)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矿种齐,储量多,分布较普遍,大多在交通便利之处。成矿条件有利、产地多。水泥、玻璃、陶瓷三大建材原料自足有余。

5)煤矿资源储量大,但分布不均衡。川西、川北、滇西、黔东缺煤。从西南地区看,炼焦煤的各种牌号齐全,但每个地区并不全部配套。如四川宝顶地区缺气煤和肥煤,云南肥煤亦感不足。全区无烟煤储量巨大,褐煤亦需加强综合利用。

综上所述,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对全国经济建设保障程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还存在3方面的问题:一是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域上分布不均衡,而且人均相对不足,大宗支柱性矿产贫矿、难选矿多,富矿、大矿少;二是许多大型矿山的生产寿命纷纷进入中晚期,资源日渐枯竭,接替资源严重不足;三是石油、富铁、铜、富锰、铬、钾等战略性资源严重短缺,进口量大幅度增长,未来供需矛盾将日趋尖锐,需尽快取得找矿突破,增加资源量。

❿ 评述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

中国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总量大,但人均拥有量低;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合理;分布相对集中,但与经济区域不匹配;在部分用量大的支柱性矿产中贫矿和难选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利用成本高。
中国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173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有155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0种,水气矿产3种,矿床、矿点20多万处,经详细工作的近2万余处,是全球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已探明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但是,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占世界的比例幷不高,如铁矿石不足9%,锰矿石约18%,铬矿祗有0.1%,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钾盐矿小于1%,煤炭占世界总量16%,石油占1.8%,天然气占0.7%。中国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很低,如石油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祗有世界人均的11%,天然气不足5%。中国矿产资源在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和区带性:74%的煤集中于晋、陕、蒙、新四省区,而经济发达,用煤量大的东南地区则很紧缺,形成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的局面。70%的磷矿集中于云、贵、川、鄂四省,北方大量用磷则需南磷北调。

从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性来看,中国铁矿资源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品位低10%以上;锰矿资源平均品位22%,而世界平均品位为48%;铝土矿资源以一水硬铝石为主,三水铝石和一水软铝石较少;铜矿资源品位大于1%的储量仅35%,平均品位0.87%;磷矿资源平均品位仅16.95%,富矿少,且胶磷矿多,选矿难度大。在矿床规模上,中小型矿床所占比例较大,不利于规模开发。矿床规模大的矿产仅有钨、锡、钼、锑、铅锌、镍、稀土、菱镁矿、石墨、北方煤炭等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