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矿产资源在中国哪里最多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铯矿、稀土元素(钇矿、钆矿、铽矿、镝矿、铈矿、镧矿、镨矿、钕矿、钐矿、铕矿)、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碲矿。各种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不一,其资源丰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资源比较丰富,如钨、钼、锡、锑、汞、钒、铁、稀土、铅、锌、铜、铁等;有的则明显不足,如铬矿。
铁矿
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铁矿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华北地区资源为最丰富,西南、中南地区次之。就省(区)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中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富铁矿较少,富矿石保有储量在总储量中占2.53%,仅见于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从铁矿成因类型来看,根据程裕淇和赵一鸣等的意见,主要有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型铁矿床,如四川攀枝花铁矿床,与中酸性(包括偏基性与偏碱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马坑、内蒙古黄岗等;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如江苏、安徽两省的宁芜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等;沉积型赤铁矿和菱铁矿床如鄂西、赣西、湘东地区的赤铁矿;变质沉积铁矿,如鞍山铁矿、冀东铁矿等;风化淋滤残积型铁矿,如广东大宝山、贵州观音山等。铁矿成因类型以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变质-沉积磁铁矿为最重要。该类型铁矿含铁量虽低(35%左右),但储量大,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且可选性能良好,经选矿后可以获得含铁65%以上的精矿。从成矿时代看,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铁矿形成,但以元古宙力量重要。
锰矿
中国锰矿资源较多,分布广泛,在全国21个省(区)均有产出;有探明储量的矿区21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亿吨,居世界第3位。中国富锰矿较少,在保有储量中仅占6.4%。从地区分布看,以广西、湖南为最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55%;贵州、云南、辽宁、四川等地次之。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以沉积型锰矿为主,如广西下雷锰矿、贵州遵义锰矿、湖南湘潭锰矿、辽宁瓦房子锰矿、江西乐平锰矿等;其次为火山-沉积矿床,如新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受变质矿床,如四川虎牙锰矿等;热液改造锰矿床,如湖南玛璃山锰矿;表生锰矿床,如广西钦州锰矿。从成矿时代来看,自元古宙至第四纪均有锰矿形成,以震旦纪和泥盆组为最重要。
铬矿
中国铬矿资源比较贫乏,按可满足需求的程度看,属短缺资源。总保有储量矿石1078万吨,其中富矿占53.6%。铬矿产地有56处,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等13个省(区),以西藏为最主要,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中国铬矿床是典型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矿床,绝大多数属蛇绿岩型,矿床赋存于蛇绿岩带中。西藏罗布莎铬矿和新疆萨尔托海铬矿等皆属此类。从成矿时代来看,中国铬矿形成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
钛矿
中国钛矿分布于10多个省区。钛矿主要为钒钛磁铁矿中的钛矿、金红石矿和钛铁矿砂矿等。钒钛磁铁矿中的钛主要产于四川攀枝花地区。金红石矿主要产于湖北、河南、山西等省。钛铁矿砂矿主要产于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钛铁矿的TiO2保有储量为3.57亿吨,居世界首位。钛矿矿床类型主要为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其次为砂矿。从成矿时代来看,原生钛矿主要形成于古生代,砂钛矿则于新生代形成。
❷ 中国铁矿石储量有多少
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矿区数量为4669处,査明资源储量850.77亿吨,其中基础储量207.63亿吨(储量50.38亿吨),主要分布在辽守、四川、河北、山东、内蒙古、安微、云南、山西和湖北等省区。
石源分布
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资源储量占总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一、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中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山(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等)、本溪(南芬、歪头山、通远堡等)、辽阳(弓长岭),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化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
1、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2、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部分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较困难,矿石的还原性较差。
3、脉石矿物绝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锰1.29-7.5%可代替锰矿使用。
4、矿石含S、P杂质很少,本溪南芬铁矿含P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
二、华北地区
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地区的武安、峰峰矿区。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
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部分矿石S高。
三、中南地区
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该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基地。
大冶矿区是中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主要包括铁山、金山店、程潮、灵乡等矿山,储量比较丰富。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石含铁量40-50%,最高的达54-60%。
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等,脉石中含SiO28%左右,有一定的溶剂性(CaO/SiO2为0.3左右),矿石含P低,(一般0.027%),含S高且波动很大(0.01-1.2%),并含有Cu(0.2-1.0%)和Co(0.013%-0.025%)等含有色金属。
矿石的还原性较差,矿石经烧结、球团造块后入高炉冶炼。
四、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的凹山,南山、姑山、桃冲、梅山、凤凰山等矿山。此外还有山东的金岭镇等地也有相当丰富的铁矿资源储藏,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他一些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基地。
芜宁矿区铁矿石主要是赤铁矿,其次是磁铁矿,也有部分硫化矿如黄铜矿和黄铁矿。铁矿石品位较高,一部分富矿(含Fe50%-60%)可直接入炉冶炼,一部分贫矿要经选矿精选、烧结造块后供高炉使用。矿石的还原性较好。
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磷灰石和金红石等,矿石中含S、P杂质较高(含P一般为0.5%,最高可达1.6%,梅山铁矿含S平均可达2%-3%),矿石有一定的溶剂性(如凹山及梅山的富矿中平均碱度可达0.7-0.9),部分矿石含V,Ti及Cu等有色金属。
五、其他地区
除上述各地区铁矿外,中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各省,如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等地都有丰富的不同类型的铁矿资源。
铁矿分类
一、赤铁矿
赤铁矿中主要成分为Fe2O3,即氧化铁。自然界中Fe2O3的同质多象变种已知有两种,即α-Fe2O3和γ-Fe2O3,其中Fe的质量分数约为69.9433034300%。前者在自然条件下稳定,称为赤铁矿;后者在自然条件下不如α-Fe2O3稳定,处于亚稳定状态,称之为磁赤铁矿。
二、磁铁矿
主要成分为Fe3O4,即四氧化三铁,每个Fe3O4分子中有两个+3价的铁原子和一个+2价的铁原子,即Fe2O3·FeO,氧原子为-2价,其中Fe的质量分数约为72.3597945571%。等轴晶系。
三、褐铁矿
褐铁矿并不是一个矿物种,而是针铁矿、纤铁矿、水针铁矿、水纤铁矿以及含水氧化硅、泥质等的混合物。化学成分变化大,含水量变化也大。
1、针铁矿 α-FeO(OH)。
含Fe 62.9%。含不定量的吸附水者,称水针铁矿HFeO2·NH2O。斜方晶系,形态有针状、柱状、薄板状或鳞片状。通常呈豆状、肾状或钟乳状。切面具平行或放射纤维状构造。有时成致密块状、土状,也有呈鲕状。
颜色红褐、暗褐至黑褐。经风化而成的粉末状、赭石状褐铁矿则呈黄褐色。针铁矿条痕为红褐色,硬度5~5.5,比重4~4.3。而褐铁矿条痕则一般为淡褐或黄褐色,硬度1~4,比重3.3~4。
2、纤铁矿γ-FeO(OH)。
含Fe 62.9%。含不定量的吸附水者,称水纤铁矿FeO(OH)·NH2O。斜方晶系。常见鳞片状或纤维状集合体。颜色暗红至黑红色。条痕为桔红色或砖红色。硬度4~5,比重4.01~4.1。
四、钛铁矿
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即钛酸亚铁,其中Fe的质量分数约为36.8031410549%。三方晶系。菱面体晶类。常呈不规则粒状、鳞片状或厚板状。在950℃以上钛铁矿与赤铁矿形成完全类质同象。
五、菱铁矿
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即碳酸亚铁,其中Fe的质量分数约为49.0504689248%,常含Mg和Mn。三方晶系。常见菱面体,晶面常弯曲。其集合体成粗粒状至细粒状。
亦有呈结核状、葡萄状、土状的。黄色、浅褐黄色(风化后为深褐色),玻璃光泽。硬度3.5~4.5,比重3.96左右,因Mg和Mn的含量不同而有所变化。
六、黄铁矿
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即过硫化亚铁,其中Fe的质量分数约为46.5519684580%,黄铁矿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晶体属等轴晶系的硫化物矿物。成分中通常含钴、镍和硒,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铁矿资源调查报告
❸ 目前中国最紧缺的几大资源是什么
水资源的紧缺,目前我国18.37亿亩耕地中只有7.5亿亩耕地确保灌溉,另外10多亿亩的旱耕地,只能依靠自然降水来进行农业生产,导致我国常年农作物受旱面积3亿—4亿亩,每年损失粮食近300亿公斤,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我国水资源趋紧的局面成为刚性紧缺。据介绍,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1%,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❹ 中国中冶到底拥有多少矿产资源
你好,我是大鱼儿不吐泡泡,用网络网盘分享给你,点开就可以保存,链接永久有效^_^链接:https://pan..com/s/19jnrCJr4biRDAnH-DL3ydA
--来自网络网盘超级会员v3的分享
如果有另外想要的资源或者链接失效,可以使用网络网盘推出的【收集文件】功能进行提问收集资源哦,无需转存简单快捷,功能链接:https://pan..com/disk/main#/transfer/list微信小程序、网络网盘app、web端都已上线
❺ 中国有哪些矿产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勘查,到1990年年底,中国已发现162个矿种,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48个。主要有:
① 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钍等。
② 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铬、钒、钛等。
③ 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铜、铅、锌、铝、钨、锡、镍、铋、钼、钴、汞、锑、金、银、铂等。
④ 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铌、钽、锂、铍、稀土族元素、锗、镓、铟、镉、硒、磅等。
⑤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熔剂石灰岩、熔剂白云岩、 硅石、菱镁矿、耐火粘土、 萤石、铸型用砂、高铝矿物原料等。
⑥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硫铁矿、 自然硫、磷、钾盐、钾长石、明矾石、 硼、芒硝、天然碱、 重晶石、钠硝石等。
⑦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云母、石棉、高岭土、石墨、石膏、滑石、水泥用原料、陶瓷粘土、砖瓦粘土、玻璃用砂、建筑用石材、大理石、铸石用玄武岩、珍珠岩、 沸石、蛭石、 硅藻土、膨润土、叶蜡石、刚玉、天然油石、玉石、玛瑙、金钢石、冰洲石、光学萤石、蓝石棉、压电水晶等。
⑧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把地下水、地热等也列为矿产管理。
中国矿产资源的不断发现及其地质分布规律中国的许多矿产资源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作有规律的分布,如:云南东川铜矿、个旧锡矿、湖南锡矿山的锑矿、贵州汞矿、华北地区的煤矿、东北地区的煤矿、新疆的煤矿、鞍山的铁矿、江西的钨矿、新疆阿尔泰的稀有金属矿等。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期,根据已掌握的一些矿产的形成和分布特征,相继扩大或发现并勘探了一批新的矿产资源产地,如: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四川西昌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北京和冀东地区的铁矿,白云鄂博稀土及铁矿,贵州六盘水地区的煤矿,东秦岭、伏牛山地区的钼矿,西南及中南地区的磷矿,祁连山地区的铜、镍矿,新疆、陕、甘、宁地区的油田,松辽平原的大庆油田,渤海湾、河北、山东及江汉地区的油田等。70年代中期以来,又在辽宁复州湾发现了与山东鲁南地区类似条件的原生金刚石,在胶东半岛扩大了金矿的远景,肯定了西藏昌都地区以铜为主的多种金属成矿带和西藏的铬铁矿远景,在江西、江苏、安徽发现了盐矿,在山东、南京、吉林等地发现了石膏矿,在南海与东海相继发现了工业油流等等。
❻ 中国铁矿石消耗量是多少
消耗量是很大的
❼ 中国铁矿石储量是多少
中国铁矿石储量为450多亿吨,贫矿多、富矿少,富铁矿石仅占2.8%,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原料需求不能满足国内生产需要。基于这种现状,近10年来,随着国内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年年递增,铁矿石资源全球化配置的趋势已经形成。
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国达到40家,进口量6.18亿吨,约占铁矿石消费总量的67%,比十年前提高了近32个百分点。2011年铁矿石进口来源国已扩展到63家,进口量达到6.86亿吨,同比增长11%,所占铁矿石消费总量进一步增高。
中国的铁矿进口安全还是有保障的。现在中国也在开拓更多的进口市场。铁矿企业也开始在国外扩大矿山的购买,有的甚至直接控股。比如非洲几内亚的世界最大铁矿西芒杜铁矿,和中国都有合作意向。总之,目前铁矿的价格主要还是资本炒作的原因,中国的铁矿石供应还是有保证的。
❽ 中国都有哪些矿资源
中国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多种矿产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居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目前已发现矿产168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5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0种, 水气矿产3种。
中国年产矿石总量50多亿吨,煤炭、钢材、水泥、磷矿等10种有色金属、原油总产量居世界前5位, 采选和相关原材料加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1%,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国和矿业大国。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3位。 但人均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20多种矿产在世界上具有优势地位。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有稀土、钨、锡、钼、锑、 菱镁矿、萤石、重晶石、膨润土、石墨、滑石、芒硝、石膏等矿产,不仅已探明储量可观,居世界第1、2位, 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人均水平,而且资源质量高,开发利用条件好,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强的竞争能力。
具有区域性优势的矿产有煤、铌、铍、汞、硫、磷、萤石、滑石、石棉等9种,其探明储量居世界第2、3位。 但有些质量较差,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有锌、铝土矿、钒、珍珠岩、高岭土、耐火粘土等。
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天然气、富铁矿等) 后备储量不足,部分用量不大的矿产储量较多;中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支柱性矿产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 开采利用难度很大;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煤 炭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矿产,总储量约1.5万亿吨,占世界煤炭总储量1/8。其特点是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 品种齐全,质量优良,开发条件较好。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煤种在中国均有贮存。以北方包括东北、华北、西北较为集中, 特别是山西省被誉为“煤炭之乡”,全省煤炭储量相当于全国探明总量的30%。
石 油
石油是中国重要能源矿产之一,从本世纪50年代起,中国陆地上发现了300多个含油气盆地,1400多个储油气构造,重要的有大庆、大港、胜利、冀中、辽河、中原、克拉玛依等油田,使中国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国行列,已形成东部、西部、海上和南方10省自治区四大石油勘探开发区。石油蕴藏量27-30亿吨(1993年末),90年代以来的年开采量平均为1.4亿吨。1995年中国原油产量达到1.49亿吨。
黑色金属矿产
已探明储量的黑色金属矿产资源有铁、锰、铬、钒、和钛,前四种均较为丰富。其中铁矿石保有储量为497.31亿吨。居世界第3位。但含铁50%以上的富矿较少,比较分散,不易开发,中国着名的富铁矿是位于海南岛上的石碌铁矿。
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
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巨大,品种齐全。钨、锡、锑、锌、钼、汞和菱镁矿均居世界首位,铜、铝、镍、铅、钴、银等均居世界前列。其中汞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和秦岭地区。铜矿产地广布全国,相对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和四川、云南一带,以江西的德兴为最大。金昌市的金川镍矿,是镍和铜的伴生矿。中国的锡矿区是着名的环太平洋锡矿带的一部分,产区集中在云南、广东、广西和湖南诸省区,以云南个旧锡矿为最大,号称“世界锡都”。中国的钨矿占世界钨矿总储量的一半以上,赣南、粤北和湘东是全国钨矿最集中的地区,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稀有稀土金属及分散元素矿产
中国已探明储量的稀有金属矿产共8种,其中锂、钽、铌矿等均居世界前茅。稀土金属及分散元素矿产各10种,资源都很丰富。其中稀土金属储量比国外稀土总量还多得多,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伴生的稀土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 非金属矿藏 中国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藏有73种,其中黄铁矿、石膏、重晶石资源居世界首位;石棉、黄石、磷矿石、滑石、石炭岩、云母、石墨、高岭土、膨润土、大理石等资源名列世界前茅。其中磷矿探明储量为150.32亿吨。集中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省,而华北、东北、西北较少。
❾ 请问中国2020稀缺资源有哪些!
对我国主要矿产品的分析表明,到2020年时国内供应能力可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矿产有:天然气、铅、钨、锡、钼、锑、稀土、磷、钠盐、芒硝等矿种;不能满足的有:煤、石油、铁、锰、铬、铜、铝土矿、锌、镍、金、萤石、硫、钾盐等矿种。其中满足程度极低的矿产是钾盐、铬。满足程度低而又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军事战略安全的大宗矿产有石油、铁、锰、铝土矿、铜和钾盐.按照2020年矿产品预测需求量,考虑相关的利用率及储采比率,折算出累计储量需求量,与2020年预测的累计可供储量比较,对45种矿产资源的可供能力分为四种:可以保证:可供能力≥100%;基本保证:≥70%~<100%;短缺:≥40%~<70%;严重短缺<40%。结果是:可以保证的矿产有:煤、天然气、钨、钼、银、稀土、菱镁矿、萤石、耐火粘土、磷、重晶石、水泥灰岩、玻璃硅质原料、石膏、高岭土、石材、硅藻土、钠盐、芒硝、膨润土、石墨、石棉、滑石、硅灰石共24种;基本保证的矿产有:钛、硫2种;短缺的矿产有:石油、铀、铁、锰、铝土矿、锡、铅、镍、锑、金10种;严重短缺的矿产有:铬、铜、锌、钴、铂族金属、锶、钾、硼、金刚石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