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防灾资源是什么
扩展阅读
中石油大跌是什么原因 2024-05-04 15:44:29
第三类石油醚含芳烃多少 2024-05-04 15:28:45

防灾资源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2-02 23:56:38

‘壹’ 防灾减灾法律

我国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防震减灾法》《气象法》《防洪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我国一贯高度重视依法防灾减灾,制定了一系列涉及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得到不断完善。
法律分析
防灾减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防震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主要的方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包含各个方面,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防震减灾规划是重中之重。防御气象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为了防治洪水,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国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该法律规定,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也是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我国颁布了禁止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十四条 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震情形势和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布局,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应急救援措施,以及防震减灾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保障措施。 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应当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震监测台网建设、震情跟踪、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应急准备、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等作出具体安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第二十条 禁止下列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一)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进行爆破和采石;(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三)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其他影响气象探测的行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的划定标准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定标准划定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并纳入城市规划或者村庄和集镇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第三十三条 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未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在蓄滞洪区内建设的油田、铁路、公路、矿山、电厂、电信设施和管道,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建设单位自行安排的防洪避洪方案。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时,其防洪工程设施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在蓄滞洪区内建造房屋应当采用平顶式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三十九条 禁止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坏林木和林地的行为。禁止向林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林地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等。禁止在幼林地砍柴、毁苗、放牧。禁止擅自移动或者损坏森林保护标志。

‘贰’ 什么是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正确认识自然 科学应对灾害——访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

洪水灾害: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中国可发生多种类型的洪水灾害,如: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山洪灾害、风暴潮灾害等。就全国而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最频繁、范围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是暴雨洪水。
洪灾与涝灾的区别 2005年全国洪涝灾情
干旱灾害:中国水资源短缺,总体上严重缺水。全国60%的城市缺水,其中有110座城市严重缺水。 2005年全国旱灾及抗旱行动

气象灾害是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较大、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如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减轻气象灾害。人类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常态的社会生产系统以及生活方式。这样的系统对于气候的正常变化是能够应付的,并作为资源加以利用。但当气候变化超出它的正常变化范围时,人类原来形成的社会生产系统,便不能适应,发生灾害。 气象与自然灾害
灾害性天气:台风 热带风暴 酸雨 沙尘暴 雪崩 泥石流与暴雨 龙卷风 雷灾

地震灾害: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活动的特征 地震观测 地震预报 近几年全球发生的强烈地震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2.92万处,威胁人口3500多万,威胁财产超过万亿元。受2006年几次强台风影响,2006年1-9月份我国发生地质灾害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共发生地质灾害95454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49%。 我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10年避灾4千余起

海洋灾害: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飓风灾害、地震海啸灾害及赤潮、海水入侵、溢油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热带气旋 风暴潮和潮灾 海洋灾害知多少 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叁’ 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并且如何防灾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政府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高潮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强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强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战略措施7: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战略措施8: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灾救灾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区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灾区自组织能力都是影响区域自救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能力强,速度快,但其损失也就越大;不发达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当致灾因子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随着增加。
通过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并应用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和预防措施,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灾害,规范对易灾地区的利用,提高对灾害的认识。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对内陆和周边水域、森林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制图、调查的政府机构,收集了大量有关洪水、火灾、风暴和相关灾害的数据,为有关地区后来的灾害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和地质调查局、美国林业局在内的机构,记录了大量洪水、航运灾难、极端气候事件、森林火灾,以及相关的原因和措施方面的资料。依据风险评估资料,建造大规模的防灾工程,如堤坝、水库、海堤等,突发事件“避难”场所;从法律上控制对易灾土地的利用;制定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防灾标准和法规;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多灾地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开展农作物、洪水和地震保险;开展改善气候的实验,如人工增雨、消雾、减弱风暴,及降低地层缝隙的压力避免地震等实验。在上世纪中叶,联邦政府还制定了全国性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法律,启动永久性的灾害救助项目。美国陆军工程兵在修建灾害工程 (防洪堤、水坝和防洪墙)的同时,还为大型人工养滩项目提供资金资助、为沿海地区建立风浪侵袭模型,监督跨洲飓风疏散计划的实施,(受洪水影响)湿地使用许可管理等。保险公司如联邦保险管理局,与当地政府共同监督洪区和高风险沿海地区的制图和管理,通过各种政策增强公众对洪水的认识,帮助受灾人员恢复工作生活,推动在有严重洪水威胁地区的长期居民搬迁工作。

‘肆’ 防灾减灾有什么内容

1、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2、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3、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4、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5、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6、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7、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8、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9、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10、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伍’ 防空.防灾.资料(要做小报)

近年来,人防部门对防空防灾一体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一些省市人防部门还被赋予了部分防灾职能,增挂了民防牌子,开展了防灾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活动的展开,人防部门都希望能早日实现防空防灾一体化。但是人防部门的上述研究和实践活动是在各级政府没有建立统一的防灾体制的情况下进行的。2006年1月9日和6月15日,国务院分别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在这两个文件中,国务院对政府系统实施防灾的领导体制、办事机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防灾体制。面对这一新情况,我们有必要对防空防灾一体化中的有关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一、防空防灾一体化的概念
防空是指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为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而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的防护措施。从防空的对象来看,主要是空袭及其造成的灾害,有核、生、化武器袭击后产生的灾难,也有其它武器袭击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重要目标被毁等灾难。从防空的措施来看,主要有走(人口疏散)、藏(人员、物资和设备设施的隐蔽)、消(消除空袭后果)等。从防空的时限上看,是在战争时期。
防灾是指为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应对措施。从防灾的对象来看,主要是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防灾的措施来看,主要有预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信息发布等。从防灾的时限上看,可以在和平时期,也可以在战争时期。
防空防灾一体化,就是要把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的领导体制、办事机构、运行机制、防护措施、物资储备和技术应用等合而为一,由一个体制、一个机构采用同类措施对灾害实施防护。
二、防空防灾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防空防灾一体化十分必要。一是有利于完成防空、防灾的艰巨任务。防空、防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命艰巨、责任重大。就有利于完成防空任务而言,由于现行防空体制在平时得不到实战锻炼和检验,在未来战争中是否有效还不确定,因此把在平时已得到实战锻炼和检验的防灾体制与现行防空体制融合起来,将会有效地弥补防空体制的不足,进而促进防空任务的顺利完成。就有利于完成防灾任务而言,一般说来防空比防灾更紧急、更复杂,对抗性更强,灾难后果更严重,如果实现了防空防灾一体化,那就能用防空体制来应对平时的灾难,显然这对完成平时的防灾任务更为有效。二是有利于构建精简、效能、统一的防护体制。无论是防空还是防灾,就其防护对象而言只有一个,那就是灾难。对于同一个防护对象,构建一套防护体制是比较合理的,但我国却有防空、防灾两种不同的体制。如果实现了防空防灾一体化,那就能把这种分割的二元体制转变为精简、效能、统一的防护体制。三是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在防空防灾二元体制下,防空防灾的预案、设备、物资、队伍和技术等都自成一体,重复建设,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浪费。如果实现了防空防灾一体化,则上述资源就可以统一使用,显然这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十分有利的。
防空防灾一体化具有可行性。一是从政策和法律的规定上看具有一定可行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发挥人民防空指挥、通信警报系统和群众防空组织的作用,使其积极参与城市平时的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工作”。《人民防空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平时应当为抢险救灾服务”。第四十一条规定“群众防空组织平时应当协助防汛、防震等部门担负抢险救灾任务”。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防空工作是应当协助并服务于防灾工作,这就为防空工作融入防灾工作,进而为实现防空防灾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二是从实践情况看具有一定可行性。这几年,上海、天津、辽宁、内蒙、河北、浙江等地人防部门挂了民防牌子,承担了部分防灾职能,初步开展了防空防灾一体化工作。从他们的工作情况看基本上是成功的,是得到社会认可的,这就为防空防灾一体化提供了事实依据。三是从防空与防灾的内在联系上看也具有一定可行性。防空与防灾在目的、对象、措施、队伍、物资和技术等方面大体上是相同的、一致的,共性大于个性。这种内在的一致性使防空与防灾拥有了天然的纽带,并使防空与防灾可以融为有机整体,进而实现一体化。
三、实现防空防灾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防空防灾一体化是必要的、可行的,但在实现过程中还有许多障碍。就目前情况看,主要有:一是认识上有误区。目前,对防空防灾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充分认识的还主要局限在人防部门,其它部门,甚至有关领导还不大清楚。他们认为防空、防灾工作已各自有了一套完整的体制而且运转良好,在相互之间没有矛盾和冲突的情况下不宜一体化。他们还认为防空是一项很秘密的军事工作,防灾是一项非常公开的社会性工作,两者对保密的要求很不一样,因此不宜一体化,否则就容易使防空工作泄密而影响防空工作。二是体制上相割裂。就现行防空体制而言,其领导和管理主要在军队,国家人防办就设在军队而不在国务院。地方各级人防部门虽然设在政府,但主要是在国家人防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就现行防灾体制而言,其领导和管理主要在政府。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办公室都设在政府办公厅(室),军队中没有这样的机构。军队如果要参与防灾还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这种分属于军队和政府的二元体制是实现防空防灾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三是法制上不健全。防空防灾一体化涉及到管理体制的调整、办事机构职能的定位、运行机制的确立、保障措施的到位和法律责任的明确等内容,而这些都必须要有法律的规定,但目前却没有。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大环境下,如果没有法律的规定,那么实施防空防灾一体化就缺少合法性和权威性。
四、实现防空防灾一体化的模式
实现防空防灾一体化,大致有以下三种可选模式。一是撤销现有的防空、防灾体制,重新构建一套新的防空防灾体制,类似于美、俄、瑞士等国的民防体制。二是以现行防空体制为主体并对其进行改造,然后将防灾体制纳入其中,使之承担防空防灾任务。三是以现行防灾体制为主体并对其进行改造,然后将防空体制纳入其中,使之承担防空防灾任务。在这三种模式中,无论构建何种模式都有一定困难,比较而言,本人倾向于选择第三种模式。理由有三条:
第一、国务院在制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时已否定了第一种模式。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务院是在参考了《美国政府联邦应急计划》和《日本防灾白皮书》等大量资料,研究了美、英、法、俄、日等十多个国家的应急管理经验,并紧密结合我国的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的实际情况后,才在预案中确立了现行应急管理体制的。在构建这一体制时,有些专家曾提出我国可否借鉴美国成立国土安全部,俄罗斯成立紧急情况部,英、法、德、印度等国成立内政部,瑞士成立民防局的做法。对此,国务院经过反复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按照“稳定、提高、加强、效率”的原则,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急管理体制。即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是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这一体制的确立,表明了建立类似于其他国家的民防体制已不再可能。
第二、将现行有效的防灾体制归并到防空体制中来,困难巨大。一是防灾体制已建立健全且运转正常,政府系统不会轻易改变。目前,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并赋予了相应职责。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机构已充分发挥了综合协调作用,处置了大量的灾害事件,效果较好。在此情况下,要将防灾体制纳入到防空体制中来,各级政府难下决心。二是现行防灾体制是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建立的,涉及的法律有35件,行政法规有37件,并且在《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中也基本得到认可。如果要打破现行的防灾体制,则必须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草案进行修改与调整,其难度可想而知。三是现行防灾体制中的防灾办事机构设在政府办公厅(室)比设在其它部门更有优势。防灾的办事机构必须具备综合协调职能,而我国各级政府办公厅(室)恰恰就具备联系上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的职能,这是其它任何部门都没有的优势。如果换成其它机构,或者是成立新的机构,其综合协调能力都比不上办公厅(室)。如果要将现成的且具有优势的综合协调机构由办公厅(室)换成人防部门或者其它部门,那是难以得到社会各界公认的。
第三、将现行的防空体制归并到防灾体制中来,相对可行。这首先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除《人防法》和中央的《决定》已提出人防的设备设施和队伍要参与、协助和服务于平时的防灾任务外,在第五次全国人防会议上印发的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也明确提出:“人防部门为本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成员单位,人防专业队伍要纳入应急救援队伍,人防设施设备用于保障平时应急救援行动”。这些规定表明人防部门、人防队伍和人防设施是可以纳入并服务于防灾工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防空体制是可以归并到防灾体制中来的。其次可以避免在适用时间上的错位。从防灾体制与防空体制所适用的时间上看,防空体制仅限于战时,而防灾体制则适用于平时和战时。将适用时间短的防空体制纳入到适用时间长的防灾体制,是符合逻辑、顺理成章的做法。再次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从各省、市已出台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来看,防空体制已归并在防灾体制中。辽宁省已将省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职能由省民防办调整到省政府办公厅。北京市的应急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厅,市人防办协助市应急办公室开展有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江苏省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省政府值班室,根据应急需要可以利用人防等部门的指挥系统和相关资源。省应急管理办公室在出现破坏性地震以及其他特大、特殊突发公共事件时,负责组织省应急处置指挥中心迅速进入人防指挥所,展开紧急指挥工作。上海市应急办设在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综合协调工作,民防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先期处置工作。民防救灾等是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内蒙古的应急管理办公室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牵头,人防办参加。在办公厅的统一协调下,人防办主要负责组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应急信息平台建设。从这些省、市的实际做法中可以看出,现行的防灾体制已吸纳了防空体制,防空体制已在防灾体制的统一协调下开展了部分防灾工作。
五、实现防空防灾一体化的措施
虽然按第三种模式构建防空防灾一体化具有可行性,但真正要实行起来也有难度,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一是要统一思想。首先要充分认识防空防灾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能因为现行的防空体制与防灾体制均已完善且效果良好就不要实现一体化,也不能因为防空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和特殊性就放弃与防灾实现一体化。其次要树立大局意识和长远意识。现行防空、防灾体制中的有关人员要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长远观念,勇于摒弃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无论体制如何归并,只要符合人民利益就应该热情支持。第三要增强工作主动性。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早实施、早主动、早有利,否则就越来越被动和不利,要有时不我待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开展这项工作。只有认识提高了,观念转变了,责任感增强了,防空防灾一体化工作才能顺利实施。
二是要完善法制。目前,已实施的《人防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6年6月25日审议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都没有关于防空防灾一体化的条款。在此情况下,最好由省人防办提请省人大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在二审《突发事件应对法》时增加关于实施防空防灾一体化的内容,对一体化的领导体制、办事机构、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对《人防法》作部分修改,使《人防法》的有关规定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一致起来。这件事要抓紧,时间非常紧迫,否则,一旦《突发事件应对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获得通过,而其中又没有防空防灾一体化的内容,那要实现防空防灾一体化将会更加困难。
三是要改革体制。实现防空防灾一体化,必须对现行的防空防灾二元体制进行改革。这项改革涉及到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军队对防空管理体制的改革,它不同于经济体制改革,很难通过自下而上方式进行,也很难通过地方先试点而后中央再推广的方式推进。比较可行的是采用自上而下,先中央后地方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首先要在中央实施防空防灾一体化,然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按中央模式实施防空防灾一体化。如果在中央没有实施防空防灾一体化的情况下地方就先行试点,一则试点工作难以推行,二则会在全国造成复杂局面,给以后的一体化带来更大困难。因此,实施防空防灾一体化必须进行体制改革,而且首先要从上层开始。人民防空、防灾知识汇编--个人求生技能知识

1.人员生存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哪些?
主要是空气、饮水、食品和基本生存空间。其中空气是第一位的。没有空气,只能存活几分钟;没有水,一般可以存活7天;没有食品,靠自身的营养储备,只要有空气、饮水,可以存活15天左右。人们为了生存,至少应有能让头和手脚自由活动的空间,否则人也无法生存下去。

2.人当被埋困时如何寻求空气来源?
人遇险被埋后一旦清醒,一是慢慢活动头和四肢,清理口鼻、面部的泥沙,以获得自由活动和呼吸的条件;二是设法清除身边的泥土和障碍物,力求扩大自由活动和呼吸空间;三是切弃乱喊乱叫,焦躁不安,尽量减少氧气的消耗;四是当感觉憋气时,可寻找周围缝隙,贴近呼吸,注意有光的缝隙,是较好的空气来源通道。

3.密闭房间的呼吸环境如何保护?
当人们被毒气、烟火包围时,可以集中保护一个密闭房间,隔离毒气、烟火和高温。清除房内的有毒有害物品,加强房间的气密性、坚固性、耐热性、和耐燃性;注意收集饮用水、食品;保持冷静,不点明火,减少室内氧气的消耗;向外发出求救信息;保持卫生,收集封存带异味物质。

4.如何撤离缺氧场所?
先用水湿、尿湿的纺织物捂住口鼻,采取低姿或匍匐动作,认准方向,向出口处快速运动;也可憋足一口气,低着身子,向出口处奔跑,逃离缺氧场所。

5.在缺水的情况下如何生存?
正常情况下,体重60KG的健康人,每天约需2、5升水。在失去饮用水源时,要设法现有饮水不受污染,学忍耐干渴,每次用水润湿口腔、咽喉,减少水的消耗;多吃碳水化合物为主的蔬菜、瓜果及根叶类食品;如干渴难忍,还可用舌贴地、墙等办法吸潮解渴。

6.如何收集尿液过滤饮用?
在饮水困难时,尿液可以应急解渴。可用桶盛尿,内置砂、泥土、卵石、木炭等过滤物质,在桶底钻个小孔,过滤后较为清洁,加少量饮用水后可直接饮用。

7.如何从污水中制取饮用水?
在战争或洪水灾害中,清洁水受到严重污染不能直接饮用时,可以将污水放入桶中,再放一定量的消毒片、明矾、漂白粉、等,将搅拌、 清、过滤后。也可用砸碎后的仙人掌、霸王鞭等植物作为清洁剂。注意过滤后的水要无怪味、无气泡、无颜色方可饮用。

8.求救信号的种类与方法有哪些?
主要有火堆、光照、色彩、反光镜、摆放物品、声音等求救信号方式。
火堆信号:点燃距离相等的三堆火,晚上以光为主,白天可放些青草形浓烟。
光照信号:利用手电或灯,每分钟闪光6次,反复多次。
色彩信号: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或戴颜色鲜艳的帽子,站到突出的地方引起人注意;或在高处挂鲜艳的衣服或被子等物。
反光镜子信号:利用太阳光反射信号,可引人注意,一般每分钟6次,重复反射。材料有玻璃片、罐头皮、眼镜片、回光仪等。
物品信号:利用树枝、石块、衣物等摆放“SOS”信号每字尽可能大一点。在雪地上可直接写出“SOS”。
声音信号:如距离不大,可发声求救;或借助打击声发出求救信号。

9.家庭应急预案一般有哪些内容?
其内容主要有自备防护器材,配好个人应急包,建立家庭应急物质储备处,熟知防空、防灾警报信号规定,掌握使用防护工程的位置、人口标志和进入的最近路线,明确应急行动中的家庭分工,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

10.个人防护的必备物品主要有哪些?
个人物品主要有生活用品、防护用品和有关证件。
主要有:个人简便餐具、毛巾、卫生纸、棉被(毯子)、收音机、饮用水、照明工具、急救药品、消毒药品、防护眼镜、风衣(雨衣)、求生手册和个人身份证、健康证。具体物品种类、数量根据情况、时间确定。应急包放在固定位置,部分物品定期更换。

‘陆’ 什么是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就是指防止灾害,减少灾害的意思。
防灾减灾的主要内容包括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
定期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向全民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保障群众人身安全。

‘柒’ 什么是应急资源

当发生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或者特殊因素,这时候需要调度的各种资源就是应争资源。我们一般需要制定应急资源的调度方案,确保受难区在第一时间内完成资源运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