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如何评价西藏动物资源评价
扩展阅读
石油主要埋在什么地方 2024-05-03 21:10:18

如何评价西藏动物资源评价

发布时间: 2022-11-30 11:39:28

Ⅰ 西藏地理环境

1、自然气候

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

2、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被视为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西藏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区域。

3、民居

西藏的传统民居多姿多彩,不仅有可随处迁居的帐篷,也有固定的土木结构的房屋,还有以石为材的碉房,以竹或木为材的竹楼或木楼,甚至还有窑洞。

4、饮食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1)如何评价西藏动物资源评价扩展阅读:

西藏的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西藏自治区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勘查矿床100余处,发现矿点2,000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2种。西藏优势矿种有铜、铬、硼、锂、铅、锌、金、锑、铁,以及地热、矿泉水等,部分矿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万亿元以上。

2、土地资源

西藏自治区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12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万公顷;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东部和东南部也有少量分布,总面积达36万公顷。

3、动物资源

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爬行类动物56种,两栖类动物45种,鱼类68种。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在这些动物中,野驴、野牦牛、马鹿、白唇鹿、黑颈鹤、小熊猫等123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1/3以上。

4、能源资源

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地质勘探部门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气远景资源量为1亿至1.5亿吨的中型油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藏

Ⅱ 西藏摸清15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历时八年,为什么需要这么久

工作要求繁复细致、西藏地广人稀以及自然条件限制,这些都是造成历时八年才摸清15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的原因。


一、勘探陆生野生动物工作要求极高。

一年之间有四季轮回,有些动物就只出现在特定的季节,比如墨脱湍蛙,这种蛙类只在夏季出现,而且存在的时间很短,如果900多名科研人员在这年的夏季没有找到它,下次遇见它得再等四季轮回了啊。所以,野生动物特殊的季节性习性也会导致勘探时间变得长起来,还得感叹一句,八年其实算短的,毕竟奥巴马执政八年连一条高铁都没有建成。

Ⅲ 西藏摸清15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资源 ,这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吗

这其实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会更好的保护的野生动物,用的不会就会伤害野生动物。

01、西藏摸清15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资源。

10月14日新华社报道,西藏用了8年时间摸清了150多种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资源,主要是摸清这些动物的种类、分布、数量、生存环境以及保护管理状况。

这一项研究一共有900多位专业人员,这注定是一个比较辛苦的研究,先不说时间长,很多地方都是需要专业人员爬上爬下的,不过个研究其实也是为了更好保护野生动物。

其实个人觉得这个消息是好的,主要就要怎么使用了,一些保护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过度干涉动物的成长。

Ⅳ 西藏的自然资源

西藏自治区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12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万公顷;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东部和东南部也有少量分布,总面积达36万公顷。西藏土地资源的最大特点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总面积的30.71%,可利用潜力很大。西藏天然草地面积超过内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国第一,是中国主要的牧区之一。
西藏自治区拥有宜农耕地680.57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42%;净耕地面积523.43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31%;牧草地96934.8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6.72%。林地10716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27%。居民及工矿用地50.45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03%;交通用地32.92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02%;水域8291.96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85%;未利用土地54354.8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1.8%。
西藏自治区土地以牧草地和尚未利用的面积最大,合计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8.52%,再依次是林地、水域、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耕地、牧草地、林地等合计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3%。西藏现有的粮食作物、果树、蔬菜、茶叶、青饲料等种植业用地均属耕种土壤范畴。耕种土壤面积最大的是日喀则地区,占全区耕种土壤面积的37.79%;其次是昌都地区,占19.86%。山南地区和拉萨市的耕种土壤面积基本相近,分别占15.65%和15.48%;林芝地区占全区耕种土壤的8.65%;那曲和阿里地区耕种土壤面积较小,分别占1.99%和0.58%。全区74个县有耕种土壤分布的占62个,为总数的84%。
全区耕种土壤归属于28个土类中的16个土类,有12个土类没有耕种土壤。其中,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壤面积最大,占全区耕种土壤面积的33.81%,其次为潮土和耕种亚高山草原土,分别占12.83%和12.38%。耕种草甸土占9.1%。耕种亚高山草甸土占9.47%。耕种褐土占8.1%。耕种灰褐土占7.99%。耕种棕壤占2.86%。这8类耕种土壤合计占全区耕种土壤面积的96.95%,其余8个土类面积很小,合计仅占3%左右。耕种土壤主要分布在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和三江流域河谷洪积扇、冲积台地、冲积阶地以及湖盆阶地上,其中,雅鲁藏布江干流台地及拉萨河、年楚河等支流谷地内的耕种土壤就占了全区耕种土壤的55%,其地貌条件相对较为一致。
西藏耕种土壤的垂直分布区间为海拔610~4795米,其中海拔2500米以下的面积占5.6%,2500~3500米之间的占11.4%,3500~4100米的面积占60.8%,4100米以上的面积占22.2%。草地土壤中包括了尚未作为放牧草场利用的荒草地土壤。那曲和阿里地区的面积最大,分别占全区草地土壤的40.25%和26.30%。其次是日喀则地区,占15.44%;昌都地区占8.39%;山南地区占3.99%;林芝地区占2.72%;拉萨市占2.91%。草地土壤的垂直分布区间为海拔2800~5600米,其中,海拔4600米以上的草地土壤面积占82%,海拔3500~4600米的面积占14%,低于海拔3500米的面积占4%。
西藏境内草地土壤归属于8个土类,高山草原上的面积最大,占全区草地土壤面积的59.48%,其次为高山草甸土和亚高山草甸土,分别占22.47%和9.88%。以下依次为亚高山草原土(2.98%)、草甸土(2.68%)、沼泽土(0.94%)、山地灌丛草原土(0.82%)和褐土(0.74%)。
全区林业土壤归属于10个大类,面积最大的是暗棕壤,占全区林业土壤的28.5%;以下依次是黄壤,占17,6%;黄棕壤、棕壤、赤红壤、灰褐土和亚高山林灌草甸土(亚类)的面积基本相当,各占10%左右;砖红壤占7.83%;褐土占1.18%;红壤占0.21%。各种土壤类型的宜林性能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升高,不同土壤类型有着不同的适生林型和树种。海拔1100米以下,有适生热带雨林的砖红壤、红壤和赤红壤,占全区林业土壤面积的11.81%。海拔1100~2800米有适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叶混交林的黄壤、黄棕壤,占全区林业土壤面积的28.18%。海拔2800~3500米有适生温性针阔叶混交林的棕壤,占9.94%。海拔3400~4600米有适生寒温性针叶林的略棕壤、灰化土、酸性棕壤和少量灰褐土,占28.69%。此外,还有适生杨、桦、柏等的疏林和灌木林的亚高山林灌草甸土、灰褐土、淋溶褐土和棕壤性土等,占21.39%,广泛分布在森林边缘,海拔上限可达4700米,下限为3000~3800米的河谷地区。 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爬行类动物56种,两栖类动物45种,鱼类68种。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在这些动物中,野驴、野牦牛、马鹿、白唇鹿、黑颈鹤、小熊猫等123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1/3以上。其中滇金丝猴、孟加拉虎、雪豹、西藏野驴、野牦牛、羚牛等45种野生脊椎动物是濒危灭绝或西藏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在海拔3000~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麓,偶尔可以见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喜马拉亚塔尔羊”。
陆生无脊椎动物在西藏有2307种。其中,中华缺翅虫、墨脱缺翅虫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西藏有益昆虫、蜜蜂有103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农作物、牧草、果树、花卉等有花植物的传粉者。 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地质勘探部门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气远景资源量为1亿至1.5亿吨的中型油田。
水能: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30%,居中国首位,其中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多达365条。西藏水能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藏东南地区,主要来自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干流天然水能蕴藏量为8000万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总蕴藏量可达9000万千瓦。
地热能:西藏是中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各种地热显示点有1000多处。初步估算,西藏地热总热流量为每秒55万千卡,相当于一年烧240万吨标准煤放出的热量。西藏最着名的羊八井热田是中国最大的高温湿蒸汽热田,热水温度为93~172℃之间,已开发为地热电站和重要旅游景点。
太阳能: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阳光直射比例大,年际变化小,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间达3100~3400小时,平均每天9小时左右。
风能:西藏有两条风带,推测年风能储量93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七位。除藏东地区风能资源较贫乏外,大部分地区属风能较丰富区和可利用区。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风速时数在4000小时以上。

Ⅳ 西藏有什么资源优势

西藏的土地资源、动物资源、能源资源有很大优势。

1、土地资源:

西藏自治区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12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万公顷;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东部和东南部也有少量分布,总面积达36万公顷。西藏土地资源的最大特点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总面积的30.71%,可利用潜力很大。西藏天然草地面积超过内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国第一,是中国主要的牧区之一。

2、动物资源

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爬行类动物56种,两栖类动物45种,鱼类68种。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

3、能源资源: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水能

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30%,居中国首位,其中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多达365条。西藏水能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藏东南地区,主要来自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干流天然水能蕴藏量为8000万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总蕴藏量可达9000万千瓦。

地热能

西藏是中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各种地热显示点有1000多处。初步估算,西藏地热总热流量为每秒55万千卡,相当于一年烧240万吨标准煤放出的热量。西藏最着名的羊八井热田是中国最大的高温湿蒸汽热田,热水温度为93~172℃之间,已开发为地热电站和重要旅游景点。

太阳能

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阳光直射比例大,年际变化小,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间达3100~3400小时,平均每天9小时左右。

风能

西藏有两条风带,推测年风能储量93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七位。除藏东地区风能资源较贫乏外,大部分地区属风能较丰富区和可利用区。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风速时数在4000小时以上。

(5)如何评价西藏动物资源评价扩展阅读

饮食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藏餐:藏餐是中国餐饮系列中的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藏餐分为主食、菜肴、汤三大类。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骡,尤忌吃狗肉。

酒文化:

西藏的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酿成的,度数较低。藏族饮酒的礼仪和习俗比较丰富,每酿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后依循“长幼有序”的古训首先向家中的长辈敬酒,其后家人才能畅饮。

在节日婚庆或众多人聚会场合,饮酒一般是先向德高望重的长者敬献,然后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敬酒。敬酒者一般应用双手捧酒杯举过头顶,敬献给受酒者,特别对长者更是如此。而受酒者先双手接过酒杯,然后用左手托住,再用右手的无名指轻轻地蘸上杯中的酒,向空中弹一下,如此反复三次,表示对天、地、神的敬奉和对佛法僧三宝的祈祝,有时口中还要轻声念出吉祥的祝词,然后再饮。

茶文化: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饮料,做酥油茶离不开酥油、盐和茶,酥油是从牛羊奶里提炼的奶油。藏民族饮茶时讲究长幼、主客之序。客人饮茶不能太急太快,一般以三碗为最吉利。

Ⅵ 如何评价西藏动物资源

西藏动物很珍贵,藏羚羊,牦牛,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Ⅶ 西藏发现近万只藏羚羊聚集迁徙

西藏发现近万只藏羚羊聚集迁徙

西藏发现近万只藏羚羊聚集迁徙,近年来,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逐年增长。此次藏羚羊大规模聚集是种群规模及活动范围扩大的表现。西藏发现近万只藏羚羊聚集迁徙。

西藏发现近万只藏羚羊聚集迁徙1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着“世界屋脊”之称,是除了南极、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

这里的地形复杂多样,气候也独特且复杂多样,所以生活在这里的动物,基本上为高原物种,比如雪豹、藏狐、藏羚羊等等。

西藏的动物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已发现的野生哺乳动物高达142种,鸟类488种,其中雪豹、藏野驴、孟加拉虎等更是我国十分珍稀的野生保护动物。

谈起藏羚羊,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以藏羚羊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也有不少,而大多数人,就是通过这些途径了解到的这一美丽的生灵。

曾经受偷猎盗猎等因素影响,藏羚羊十分濒危,好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动物保护,无数人的努力,藏羚羊的数量也多了起来,将它们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近日,西藏阿里先遣乡附近发现了大量的藏羚羊,它们聚集在一起,规模达到了上万只,场面十分壮观。

据了解,有些藏羚羊有迁徙的习惯,每年它们都会沿着固定的路线迁徙,从产崽地回到栖息地。

藏羚羊:生活在高原上的精灵

藏羚羊在我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以羌塘为中心,呈周边辐射状。藏羚羊是牛科藏羚属的动物,体型跟黄羊差不多,成年之后体重能达到45-65千克,肩高约0.8米。

雄性最大的特征是头上长有一对细长而直的角,多数长度能达半米以上,看上去十分显眼且独特。相对于雄性来说,雌性的体型略小,而且没有尖角。

藏羚羊整体看上去比较健壮,被毛丰厚细密,毛色主要为淡黄褐色,腹部及四肢内侧则呈白色。

藏羚羊被誉为高原上的精灵,它们通常栖息在海拔4600-6000米的高原草甸、草原上,尤其喜欢集中在水源地附近、地势平坦的草场上。

由于高原上环境相对恶劣,植物相对匮乏,所以藏羚羊相对于低海拔富饶地区的食草动物来说,每日觅食的时长要更长一些。尤其是冬春季节,高原上的食物条件贫乏,藏羚羊每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觅食上面。

而到了夏秋季节,则要好很多,甚至白天都可以看到它们在湖边、低凹处休息。藏羚羊的活动具有晨昏性,白天经常可见到它们到处活动。

藏羚羊的活动很复杂,有定居也有迁徙

藏羚羊是一种性情非常胆怯的'动物,经常会将自己隐藏在岩石缝隙或岩穴中,只露出一个头部来观察。

如果地势平坦,没有岩穴,它们甚至会直接在地上刨一个浅坑,好让自己躲进去。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躲避高原上的风沙,二是能隐藏自己的同时又便于发现敌害。

藏羚羊是高原上的运动健将,它们宽大的鼻腔有助于在氧气稀薄的环境下呼吸,奔跑速度能达到80千米每小时,一般的捕食者根本追不上它。

藏羚羊虽然胆怯,但有时面对捕食者也敢勇于反抗,比如当狼突然而至来不及逃跑的时候,藏羚羊们则干脆不逃,转而聚在一起,低下头,将长长的尖角朝外对准捕食者,也能取得很好地防御效果。

藏羚羊的活动很复杂,有的会长期居住在某一片地方,有的则具有迁徙习惯。

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大多都有迁徙的习惯,雌性藏羚羊会沿着固定的路线向北迁徙到达产崽地,生产之后又会迁徙回栖息地与雄性藏羚羊合群。

我国动保的成功案例,藏羚羊不再濒危

根据历史记录显示,藏羚羊曾经的数量达百万之巨,由于它们的底绒非常细软,质地极佳,是上好的动物皮毛原料,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导致藏羚羊在20世纪末的那20年时间里面,遭遇到了大量的偷猎盗猎,使得种群数量急剧下滑。

在1995年的时候,据从事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研究工作的专家估计,当时我国全西藏的藏羚羊数量也仅有5万多头了。

好在之后的多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藏羚羊的保护,严厉打击偷猎盗猎,这才使得藏羚羊的数量得以恢复。

2012年,我国藏羚羊的数量恢复至17万;2014年,数量已近30万头;截至2021年,根据林草局的数据显示,我国藏羚羊野外种群数量已经恢复至30万头以上。

从上个世纪末的不到7万,到而今的30多万,藏羚羊的濒危等级也从原来的“濒危”下调至“易危”,生存状态乐观了许多。

藏羚羊的保护,可以说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能看到上万头聚集在一起大规模迁徙的场面,虽然震撼,但也在预料之中了。

西藏发现近万只藏羚羊聚集迁徙2

近日,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境内出现近万头藏羚羊聚集现象。“中国边境野生生物卫士”荣誉称号获得者强巴次仁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这与保护成效、生态向好、栖息地安全等分不开。

藏羚羊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以羌塘草原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栖息地海拔3700米至5500米。改则县地处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腹地。数据显示,西藏全区藏羚羊由20世纪90年代的6万余只恢复到目前的约30万只。

改则县林草局局长仁增罗布表示,此次藏羚羊大规模聚集是种群规模及活动范围扩大的表现。

“近年来,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逐年增长。”仁增罗布说,今年入春后天气回暖,积雪逐渐融化,藏羚羊陆续回到这里,形成了大规模的种群聚集和移动。

他表示,当地牧区实施的草畜平衡相关政策,让草原生态得以恢复,“草场、水源周边的旧围栏我们也在清除,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自在的栖息环境。”

雪山和藏羚羊群组成了特殊的高原风景。索朗仁青 摄

据强巴次仁介绍,当地各相关部门针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草原蝗虫灾害监测、案发现场保护、日常巡护监管等开展各类培训,加强林业队伍建设。

“这几年,野生动物涉猎案件逐年下降。”仁增罗布说,改则县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已设立23个管理站,招录了217个专业管护员,“发现盗猎等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制止。”

“保护区的普法教育已经深得民心。”强巴次仁称,民众对保护生态、野生动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保护意识都很强。

西藏发现近万只藏羚羊聚集迁徙3

近日,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出现大规模藏羚羊聚集现象,规模将近一万只。如此规模的藏羚羊聚集比较少见,场面壮观。这与西藏生态持续向好、保护成效、栖息地安全等分不开。

“高原精灵”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以羌塘草原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在维持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平衡中作用关键。国家林草局统计显示,藏羚羊野外种群数量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6万到7万只,增长至现在的30万只左右。藏羚羊的保护等级,已从“濒危”降为“近危”。

近年来,西藏不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已建立47个各类自然保护区(国家级11个),总面积41.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西藏野生动物保护成效逐渐显现,绝大多数保护物种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明显。西藏仍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