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资源卫星用在什么领域
扩展阅读
如何分析一个成本核算 2025-08-01 21:08:22
广告怎么费用 2025-08-01 20:58:33

资源卫星用在什么领域

发布时间: 2022-09-04 17:04:34

① 地球资源卫星有多少种用途

地球资源卫星是经济效益极高的多用途卫星,它有至少40多种以上不相重复的用途。在农业方面能够估计作物的产量、估计土壤含水量、早期预报病虫害、报告森林火灾、调查野生动物、探测渔讯等;在环境监测方面能够调查内陆水资源、监视海岸侵蚀、进行地震和火山探测、进行地理学绘图和地质学研究、开展大气流以及海湾污染调查、监视臭氧层等;在矿物调查方面,能够通过岩石的光谱特征和地形的类型来识别矿物的种类和贮量、对地下能源进行查明和估计贮量、勘察海洋石油资源等。在美国,每年从地球资源卫星中就可获取几十亿美元的收益。自1977年至今,美国总获益高达上千亿美元。据美国农业部估计,地球资源卫星每年给美国农林牧业至少带来30亿美元的收益。前苏联地质学家利用资源卫星的遥感照片,一年内取得经济效益约4000万卢布,寻找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的经济效益超过1亿卢布。据前苏联估计,向国土资源卫星投资1卢布,就可为国家创造10卢布的收入。从这几个数字中能够看到地球资源卫星对人类经济发展的巨大意义了。

资源卫星还会带来丝毫不亚于经济效益的社会效益,而且过去许多花钱也办不到的事情如详查亚马逊流域资源,现在可以轻易做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意识境界的提高,地球资源卫星的社会效益正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将来,地球资源卫星的作用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② 地球资源卫星都有哪些作用

地球资源卫星上装有高分辨率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微波辐射仪和其他遥感仪器,可用来完成多种任务:一是勘测资源,不仅可以勘测地球表面的森林、水力和海洋资源,还可以调查地下矿藏和地下水源;二是监视地球,可以观察农作物长势,估计农作物产量,监视农作物的病虫害,还可以发现森林火灾,预警火山爆发,预测预报地震,监测环境污染,大面积调查污染的来源与分布、污染程度、天气和季节对污染的影响以及污染的昼夜变化;三是地理测量,拍摄各种目标的照片并绘制地质图、地貌图、水文图、云图等各种地图。1972年7月,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陆地卫星-1”,至1982年已发射到“陆地卫星-4”,成为发展地球资源卫星最有成效的国家。据估计,发射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平均每年费用2 000万—5 000万美元,但就它上述的几项应用,每年便可得益10亿美元以上。

③ 卫星有啥用处

卫星的种类不同,用处也不同,列举如下:

1、气象卫星:

用于监测云天气信息,提供最新天气状况和长期天气分析。我国气象卫星有极轨道和平稳序列。这颗极地轨道卫星环绕南北两极飞行,并穿过赤道。在海拔830公里的高空绕轨道飞行大约需要102分钟。

由于卫星所经过的地方的当地时间基本相同,故又称“近极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它的优点是可以观测世界上任何地方,主要用于天气预报、生态、环境监测和气候变化研究。军事卫星:主要用于军事目的,监视重要军事目标。

2、通信卫星:

主要用于民用,提供各种通信用途,如电视广播、IP通信网、电话网等。通信卫星采用Ka波段、激光通信、电力推进等一系列新技术,通信总容量超过20mbit /s。

这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进入了高吞吐量时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独立通信卫星的宽带应用,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资源卫星的空白:主要用于资源检测等。

3、低轨道卫星:

低轨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00-2000公里,在这个高度范围内的卫星为低轨卫星。

一般是由多颗卫星组成的大型卫星系统,能够进行实时信息处理,能够实现通信、遥感、导航等功能。星座规模的群体可能比功能全面、性能卓越的大型卫星产生更多的效益。

低轨道卫星也被用于移动通信,因为它们的低轨道高度导致更短的传输延迟和更少的路径损失。由多颗卫星组成的通信系统可以实现真正的全球覆盖,频率复用效率更高。

蜂窝通信、多址接入、点波束、频率复用等技术也为低轨卫星移动通信提供了技术支持。低轨卫星是最新、最有前途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4、军事卫星:

它可以为地面作战车辆、飞机、水面舰艇、地面部队甚至单兵提供准确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并能对导弹和炮弹进行精确制导,大大提高了武器的使用效率。

军事卫星的快速、准确、连续和灵活的优势,安全,所以经常使用自适应天线之间的联系为零,星上处理,明星和其他先进技术,以提高可靠性和生存能力,抗干扰,等,以减少依赖地面,对抗大容量,快速的信息传递起着关键作用。

5、资源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是一颗中等高度的“太阳同步卫星”,其近地点为905公里,远地点为918公里,所以轨道为近圆形;它从北到南,从南到北环绕地球一周,每103.267分钟,每天旋转14圈,每25秒“拍”一张照片。

地球资源卫星携带两种类型的“摄影”仪器(称为传感器):反光束导管电视摄像机,它类似于电视摄像机;另一种是多光谱扫描仪,它按波长分离从地面反射的电磁波并记录下来。

仪器接收光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记录在磁带上,等待通过卫星地面接收站,站和使用磁带发射回来记录电压信号,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将其转化为光信号,成像在感光材料,这是一个卫星照片。

④ 资源卫星有哪些作用

资源卫星用于勘测和研究地球自然资源的卫星。它能“看透”地层,发现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地下宝藏、历史古迹、地层结构,能普查农作物、森林、海洋、空气等资源,预报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资源卫星利用星上装载的多光谱遥感设备,获取地面物体辐射或反射的多种波段电磁波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发送给地面站。由于每种物体在不同光谱频段下的反射不一样,地面站接收到卫星信号后,便根据所掌握的各类物质的波谱特性,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判读,从而得到各类资源的特征、分布和状态等详细资料,人们就可以免去四处奔波,实地勘测的辛苦了。资源卫星分为两类:一是陆地资源卫星,二是海洋资源卫星。陆地资源卫星以陆地勘测为主,而海洋资源卫星主要是寻找海洋资源。
资源卫星一般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运行,这能使卫星的轨道面每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转动1度,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天约1度的距离基本相等。这样既可以使卫星对地球的任何地点都能观测,又能使卫星在每天的同一时刻飞临某个地区,实现定时勘测。
地球资源卫星是一种中等高度的”太阳同步卫星”,它的近地点是905公里,远地点是918公里,所以轨道是近于圆形的;每103.267分钟它就由北向南,又由南而北地围绕.地球一周,一天要转14圈,每隔25秒钟就“拍”一张相片。不过,在地球背着太阳的那一面,它又会自动不“拍照”,你看,一天它该拍多少照片呀!因为地球是自转的,103分钟内恰好向东转了25.8°,这就等于卫星也向西跑了25.8°,25.8°有多远?地球的赤道周长是40075.24公里。也就是说,每隔103分钟,卫星就要在上一条轨道以西2875公里(指赤道附近,近两极两条轨道的距离当然要缩短)拍照。在这段时间内,太阳由东向西也移动了25.8°,卫星的轨道移动的距离正好和太阳一致了,所以把地球资源卫星称作“太阳同步卫星”。按照设计,卫星通过赤道的时间都是当地时间上午9点30分,这正是阳光最柔和,最适合摄影的时间。地球资源卫星每18天,转251圈以后,就把地球各个部分都拍摄完了;然后再从第一条轨道开始工作,每18天就可以得到同一地区的相片。
至于对调查迅速变化的自然现象,如火山喷发、河水泛滥、河口海岸的变迁,以至农作物的长势,资源卫星都是一个优秀的“监察员”。
资源卫星得到的数据图像 (4张)

正因遥感技术具有这些优点,已广泛运用在寻找矿产、工程勘察、预报火山喷发和地震、森林调查和森林防火、估计农作物的产量,甚至还可测定大陆间的移动距离哩。
那么,是不是有了遥感技术就可以取代地面工作和其他方法呢?不行,即使在将来,也还需要地面工作,当用遥感技术探得资源后,还要在重点关键地区作深入研究,必须空间和地面相结合,才可以达到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加强深入研究的效果。
中国在修建大同—秦皇岛的铁路时 ,原先认为桑干河为不可通的地段,铁路须绕行40千米。而每千米的铁路建设费高达900万元人民币,还要占用数千亩良田。后来研究了资源卫星提供的卫星图片,桑干河的地质条件可以让铁路通过,这样一下子就减少了国家4亿元的投资。
美国夏威夷群岛上的居民一直找不到充足的淡水,人们祈求资源卫星来帮忙。通过研究资源卫星提供的图片,专家们发现某些岛屿沿海处的温度辐射比周围要低10摄氏度。根据图片坐标去实地勘探,结果发现那里竟是地下淡水的入海处。就这样,资源卫星一下子为夏威夷人找到了200多处地下淡水源。
世界上第二长的河流叫亚马逊河,长期以来亚马逊河流域的资源状况一直是个谜。因为这是一个原始森林密布,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地方,它的面积有500万平方千米,大约占南美洲巴西国土的60%。如果要进行人工勘测,可能需几千人工作100年以上,耗资70亿美元。这么大的投资70亿美元。这么大的投资,使得人们无力去解开亚马逊之谜。然而8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并没有费太大的劲,就对世界第一大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森林,矿藏等等资源了如指掌了,并且发现了这条大河还有一条几千千米长的大支流,是资源卫星。

⑤ 地球资源卫星有哪些作用

地球资源卫星是1972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型卫星,它是航天技术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美国于1972年7月3日发射了E2431号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随后又连续发射了5颗陆地卫星和1颗海洋资源卫星。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到1990年,中国共发射了12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回收成功率达100%,后来还发射了“资源1号”卫星。这些卫星都获得了大量地球资源勘探资料。苏联从1977年起发射了“流星”系列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勘测卫星。法国于1986年也发射了先进的“斯波特”商用地球资源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对工农业生产和地质、水文、海洋、矿藏、环境监测、生态平衡和预防自然灾害都有巨大作用。比如用飞机进行航空测量中国领土一遍,需拍150万张照片,费时10年;而用地球资源卫星测绘,则只需约500张照片,几天就可完成。要把整个地球测量一遍,也只不过需要18天就可完成,一个星期就可拍摄和积累地面景物照片1万张。地球资源卫星可以寻找矿藏和油田,找水和查火,预报农作物病虫害和产量,查清牧草分布和浮游生物的分布与密度。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利用这种卫星的遥感资料,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矿藏和水利资源。

⑥ 我果在那些人造地球卫星用于哪些领域举例三个

人造地球卫星,就是人工制造和发射环绕球运行的星体。它是人类派往太空的使者,探测天体的尖兵。它有极其广泛的用途。
侦察卫星--用于军事,侦察对方的军事动向。

资源卫星--用于对地球上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气象卫星--用于观测和研究空间的气象情况。

通讯卫星--用于广播、电视、电话等通讯,主要是同步卫星。

科学实验卫星--用于考察地球上的地质、地理、海洋地空间的现象。

天文观测卫星--用于观测宇宙天体。

导航卫星--用于导航。

测地卫星--用于地质勘测,寻矿作业。

⑦ 地球资源卫星有什么用途

勘探和研究地球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所载的多光谱遥感设备能获取地物目标辐射和反射的多种波段的电磁波信息,并将其发回地面接收站。地面接收站根据各种资源的波谱特征,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判读,从而得到各类资源的特征、分布和状态的资料。

卫星

⑧ 人造卫星有哪些用途

1、间谍卫星(reconnaissance satellite):又称侦察卫星。用于获取军事情报的军用卫星。侦察卫星利用所载的光电遥感器、雷达或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从轨道上对目标实施侦察、监视或跟踪;

以获取地面、海洋或空中目标辐射、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用胶片、磁带等记录器存储于返回舱内,在地面回收或通过无线电传输方式发送到地面接收站,经过光学、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加工处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⑨ 卫星都有运用在哪些领域的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监视对方军舰的海洋监视卫星、侦察核爆炸的核爆炸探测卫星及为潜艇、船只和飞机提供导航的导航卫星等。

⑩ 中国资源三号03星发射成功,主要用于干什么

2020年7月25日11时1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0322QQA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那么大家虽然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但是只要发射成功,就代表着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接下来就介绍一下中国资源三号03星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所以资源三号03星的发射意味着我国科技的一大进步,说实话,这个卫星的发射成功是在疫情期间,我们听到的比较好的消息!希望越来越好,希望国家也能够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