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如何判断数字资源的适用性
扩展阅读
依赖石油出口说明什么 2025-07-28 11:12:22
豆腐价格为什么上涨 2025-07-28 11:06:24
汽车专用工具sst是什么 2025-07-28 10:49:27

如何判断数字资源的适用性

发布时间: 2022-09-03 02:07:59

1. 什么是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

商业化的数据库、机构或个人建立的数据库、各种网络免费资源等都属于数字资源。同印刷型文献相比,数字资源类型更为丰富。

随着数字资源被前所未有的大量创建以及从不同数据源衍伸更多样的文件格式时,数字资源保存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可能需要保存PDF、电子邮件、社交媒体信息、录音文件、短信息或甚至是整个网站。

数字资源的分类:

从数据的组织形式上看,有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网页、多媒体资料等类型。

按存储介质可分为磁介质和光介质两种类型。其中,磁介质包括软盘、硬盘、磁盘阵列、活动硬盘、优盘、磁带等类型;光介质包括CD、DVD、LD等类型。常用的数字资源存储介质为硬盘、磁盘阵列、磁带及CD、DVD、LD等。

按数据传播的范围可分为单机、局域网和广域网等方式。单机利用可以是光盘或安装在一台计算机上的数据;局域网内部利用是用户能在机构内部浏览检索数字资源,但在机构的局域网以外的网络环境中不能访问。


2. a2资源获取方法说明视频

到互联网上检索资源。
a2资源获取方法如下:1、一是熟练运用信息检索方法。
2、二是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的媒体形式。
3、三是根据教学主题判断资源的适用性。
4、四是保证数字教育资源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简单地说就是你会到互联网上检索资源,还会在众多检索结果中筛选出适用该教学主题的教学资源,到具体教学时能根据学情分析判断采用哪些资源。那要提交的作业其实就是要考核你是否具备以上能力。

3. 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有什么好处

1、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可以熟练运用信息检索。
2、可以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的媒体形式。
3、可以根据教学主题判断资源的适用性。

4. 什么是数字资源几gb怎么评估

就是以数字形式保存的资源内容,像保存在电脑中的电影、书籍等全都是数字资源。
几GB可以这样计算,1024字节是1KB,1024KB是1MB……
每个英文字母是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两个字节,一幅图片越精细占用空间越大。

5. 地理AR.3D数字教学资源系统的普适性强不强呀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那些接触到地理AR.3D数字教学资源系统的朋友都知道,该系统的普适性是很强的,它适用于绝大部分的智能终端以及移动终端,用户还可以将其下载安装到电脑、手机或者是平板上面。

6. 什么是数字化教学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一般指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应用

《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应用》是以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应用为实例的实践操作教程,主要对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基本概念、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与技术进行阐述与探讨,内容包括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概述、数字化网络教学技术基础、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数字化图书馆、校园一卡通应用、电子邮件与计费网关、教务管理系统、下一代因特网的发展前景与数字化校园等。本书兼顾理论、技术与应用等多个层次,涉及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应用中的相关热点。

数字化教学是指教师和学习者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 ,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 ,运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

简单的说,数字化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室、电脑等现代化多媒体载体进行的教学。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

(6)如何判断数字资源的适用性扩展阅读: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原则

1、教学性原则:资源应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

2、科学性原则:资源应能正确反映科学知识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

3、开放性原则:资源库应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师生都可以将自己的电子作品纳入其中;

4、通用性原则:在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下,教学资源应能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情境和多种形式的学习;

5、层次性原则: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实行模块化管理,使学习者通过对不同层次资源的使用和重组,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个性化潜能;

6、经济性原则:应以最少的投入开发出高质量、高性能的教学资源。

7. 你认为优秀的数字资源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教学所用的资源全部进行数字化,应该具有的特征:(1)稀有性(2)不可分性(3)不可独占性(4)不可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