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9年有什么大灾难呢
盘点2019年世界发生的灾难,无论是国家还是组织或个人,希望都能牢记历史,及时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1月25日,全球最大铁矿石开采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在巴西南部布鲁马迪纽市的一座矿坝溃坝。瞬间,红色的废料泥浆像河流一般倾泻下来,吞没了大量的居民区,有超过250人死亡,数十人失踪。据悉,淡水河谷公司在溃坝前就已经发现尾矿异常,但并没有报告给矿业局。
3月10日,波音737 MAX 8型客机失事,机上157人无人生还。调查得知,雇员没弄明白技术上的问题,工程师和飞行员忽视安全隐患,美国联邦航空局将商用飞机认证的部分监管职责“外包”给波音。监管机构明知737 MAX 8机型发生事故的风险高,却没下达停飞指令,视旅客生命如草芥。
3月15日,新西兰发生一起迄今伤亡最惨重的恐怖袭击。一名袭击者携带5件武器,在南岛克赖斯特彻奇市的两座清真寺作案,造成5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死伤者大多是移民或难民。据悉,袭击嫌疑人有种族倾向。
4月21日,斯里兰卡也遭炸弹袭击,致250多人死亡,500多人受伤。恐袭不分国界,大部分受害者是平民。
4月15日下午,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约800年历史的哥特式建筑烧到仅有主体幸存。而在10月31日凌晨,日本那霸市的一场大火,几乎将又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琉球王国都城遗址首里城烧成灰烬。
6月24日,墨美边界河岸一对父女遗体被发现,这位父亲带着2岁女儿希望通过偷渡方式入境美国。
10月23日,英国警方在一冷藏运输车里发现39具遗体,死者均为越南偷渡者。英美等国家的移民政策变化,让偷渡事件愈发频繁,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11月12日,意大利威尼斯遭遇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水灾。而背后的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地中海海平面上升,可以说威尼斯遭遇的洪灾是气候变化的警告。
② 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谁
那要看什么资源了。
石油
一、中东波斯湾沿岸
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油库”。据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9亿吨。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为1012.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中,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为355.9亿吨,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186.7亿吨,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储量为24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原油探明储量为29.8亿吨,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以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最为着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储量为16.9亿吨,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
三、欧洲及欧亚大陆
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为157.1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其中,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为 82.2亿吨,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2006年的石油产量为4.7亿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的储量为41.1亿吨。挪威、英国、丹麦是西欧已探明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三个国家,分别为10.7亿吨、5.3亿吨和1.7亿吨,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产油国。
四、非洲
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海湾地区”。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总储量为156.2亿吨,主要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湾地区和北非地区。专家预测,到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 20%。
利比亚、尼日尔爾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苏丹排名非洲原油储量前五位。尼日尔爾利亚是非洲地区第一大产油国。目前,尼日尔爾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埃及等5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占非洲总产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委内瑞拉、巴西和厄瓜多爾尔尔是该地区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2006年,委内瑞拉原油探明储量为109.6亿吨,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储量为 16.1亿吨,仅次于委内瑞拉。巴西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资源,是巴西原油储量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厄瓜多爾尔尔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产油国,境内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部亚马孙盆地,另外,在瓜亚斯省西部半岛地区和瓜亚基尔湾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原油探明储量约为45.7亿吨,也是目前世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分别为21.9亿吨、7.7亿吨、5.8亿吨和4.1亿吨。中国和印度虽原油储量丰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新兴的石油生产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越南也于2006年取代文莱成为东南亚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近海的马来盆地、沙捞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区。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
有色金属
铝:澳大利亚、几内亚、巴西、牙买加、印度。
铜:智利、美国、俄罗斯、波兰、哈萨克斯坦。
铅: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中国、秘鲁。
锌: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秘鲁、中国。
镍:古巴、俄罗斯、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亚。
钛:巴西、南非、印度、挪威、中国(含金红石和钛铁矿两种资源计)。
镁:中国、俄罗斯、朝鲜、土耳其、巴西。
锡:中国、巴西、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
锑:中国、玻利维亚、俄罗斯、南非、墨西哥。
汞:西班牙、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墨西哥、土耳其。
钨:中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韩国。
铼:智利、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
硒:智利、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斯拉夫。
铋:中国、澳大利亚、秘鲁、墨西哥、日本。
金:南非、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
银:前苏联、加拿大、墨西哥、美国、秘鲁。
铂族:南非、俄罗斯、加拿大、美国。
钴:扎伊尔、古巴、赞比亚、新喀里多尼亚等。
锆:南非、澳大利亚、前苏联、印度、美国。
铌:巴西、加拿大、尼日尔爾利亚、扎伊尔。
钽:中国、泰国、澳大利亚、尼日尔爾利亚、加拿大。
铟:加拿大、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钼:美国、智利、中国、加拿大、俄罗斯。
稀土:中国、前苏联、美国、澳大利亚、印度。
钒:俄罗斯、南非、中国、美国、澳大利亚。
硼:美国、土耳其、前苏联、中国、智利。
锂:中国、智利、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
铯:加拿大、津巴布韦、纳米比亚。
水资源
从各大洲水资源的分布来看,年径流量亚洲最多,其次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从人均径流量的角度看,全世界河流径流总量按人平均,每人约合 10 000立方米。在各大洲中,大洋洲人均径流量最多,其次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
森林资源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28亿公顷,复盖率22%,主要分布见图所示: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纬5°—10°的地区,在大陆东岸因受暖流影响,其分布可延伸至15°—25°,南美洲亚马孙流域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热带雨林区;非洲刚果盆地、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亦有分布;亚洲马来群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岛南部、印度半岛西南南部、斯里兰卡等地亦有分布。热带雨林在高温多雨条件下,林层众多,终年常绿,森林资源丰富。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东部地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地区;日本和朝鲜南部;美国的佛罗达半岛;墨西哥北浊和巴西东南、澳大利亚东南部也有分布。
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包括中国东北、华北、朝鲜和日本北部、苏联萨哈林岛等地;西欧和中欧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的暖湿地区;北美洲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流域向东至大西洋沿岸,阔叶林有显的季相更替。夏季湿暖,冬季能耐低温,夏季温凉湿润。
根据《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积39.52亿公顷,占陆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30.3%,人均森林面积0.62公顷,单位面积蓄积110立方米/公顷。从世界各国情况看,森林资源呈现如下特征:
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分布不均衡。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罗斯(20.5%)、巴西(12.1%)、加拿大(7.8%)、美国(7.7%)、中国(5.0%)、澳大利亚(4.1%)、刚果民主共和国(3.4%)、印度尼西亚(2.2%)、秘鲁(1.7%)和印度(1.7%)等10个国家,其中前5个国家森林面积占全球的50%以上。
生物资源和水资源及森林资源有很大关系,在这就不赘述了。
海洋资源
1、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总面积17868万km2,平均深度3957m?,最大深度11034m,体积70710万km3。?
太平洋中有许多海洋生物,目前已知浮游植物380余种,主要为硅藻、甲藻、金藻、蓝藻等;底栖植物由各种大型藻类和显花植物组成。太平洋的海洋动物包括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动物等,总的数量未见报道。太平洋的许多海洋生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成为水产资源最丰富的洋。太平洋的渔获量每年在3500-4000万t之间,占世界海洋渔获总量的一半左右。主要渔场在西太平洋渔区,即千岛群岛至日本海一带,中国的舟山渔场,秘鲁渔场,美国-加拿大西北沿海海域,年鱼产量近2000万t。?
太平洋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滨海砂矿、深海盆多金属结核等方面。目前的主要产油区包括加利福尼亚沿海、库克湾、日本西部陆架、东南亚陆架、澳大利亚沿海、南美洲西海岸,以及中国沿海大陆架。滨海砂矿的分布范围是:金,铂砂主要分布太平洋东海岸的俄勒冈至加利福尼亚沿岸,以及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沿岸;锡矿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沿海,其中主要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沿海;印度和澳大利亚沿海是钻石、金红石、钛铁矿最丰富的海区;中国沿海共有十余条砂矿带,有金刚石、金、锆石、金红石等多种砂矿资源。另外,日本、中国和智利大陆架上都有海底煤田。在深海盆区有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其中主要集中在夏威夷东南的广大区域。总储量估计有17000亿t,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
2、大西洋。大西洋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洋,面积约9165.5万km2。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间,自北至南约1.6万km,东西最短距离2400多km。?
大西洋的生物分布特征是:底栖植物一般分布在水深浅于100m的近岸区,其面积约占洋底总面积的2%;浮游植物共有240多种,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动物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区、近极地区和近岸区,哺乳动物有鲸和鳍脚目动物,鱼类主要以鲱、鳕、鲈、鲽科为主。大西洋的生物资源开发很早,渔获量曾占世界各大洋的首位,本世纪60年代以后退居次于太平洋的第二位,每年的渔获量2500万t左右。大西洋的单位渔获量平均约830kg/km2,陆架区约1200kg/km2。在大西洋中,渔获量最高的区域是北海、挪威海、冰岛周围海域。纽芬兰、美国、加拿大东侧陆架区,地中海、黑海、加勒比海、比斯开湾和安哥拉沿海是重要渔场。?
大西洋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硫、重砂矿和多金属结核。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北海、几内亚湾是世界上着名的海底石油、天然气分布区。委内瑞拉沿加勒比海伸入内地的马拉开波湾。已探明石油储量48亿t;美国所属的墨西哥湾石油储量约20亿t;北海已探明石油储量40多亿t;尼日尔爾利亚沿海石油可采储量超过26亿t。英国、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亚、意大利等国沿海都发现了煤矿,其中,英国东北部海底煤炭储量不少于5.5亿t,大西洋沿岸许多国家沿海发现了重砂矿,包括独居石、钛铁矿、锆石等。西南非洲南起开普顿、北至沃尔维斯湾的海底砂层,是世界着名的金刚石产地。大西洋的多金属结核总储量估计约10000亿t,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
3、印度洋。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南极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间,总面积约为7617.4万km2。?
印度洋也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浮游植物主要密集于上升流显着的阿拉伯半岛沿岸和非洲沿岸。浮游动物主要密集于阿拉伯西北部,主要是索马里和沙特阿拉伯沿岸。底栖生物以阿拉伯海北部沿岸为最多,由北向南逐步减少。印度洋的鱼类有3000-4000种,目前的渔获量约400万t,主要是鳀鱼、鲐鱼和虾类,还有沙丁鱼、鲨鱼、金枪鱼。?
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澳大利亚沿海等印度洋海域均发现了油气资源。波斯湾海底石油储量为120亿t,天然气储量7.1万亿m3。印度洋也有多金属结核资源,但资源量低于太平洋和大西洋。?
4、北冰洋。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总面积约1478.8万km2。北冰洋以北极为中心,有常年不化的冰盖。?
由于北冰洋处于高寒地带,动植物种类都比较少。浮游植物的生产力比其他洋区要少10%,主要包括浮冰上的小型植物,表层水中的微藻类,浅海区的巨藻和海草等。鱼类主要有北极鲑鱼、鳕鱼、鲽鱼、毛鳞鱼,巴伦支海和挪威海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北冰洋的许多哺乳动物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如海豹、海象、鲸和海豚,以及北极熊等。?
北冰洋的广阔大陆架区有利于碳氢化合物矿床的形成,目前已发现了两个海区具有油、气远景,一是拉普捷夫海,二是加拿大群岛海域,北冰洋海底也有锰结核、锡石及硬石膏矿床。?
③ 地质成矿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4
1.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分析
巴西地处南美地台之内,覆盖南美地台大部分。南美地台是由古老的地盾和古生代台向斜共同组成。因此巴西的地质格局可概括为“三盾三盆”。
三盾指的是从北向南分布的三个古老的地质区,即最西北的圭亚那地盾,中部的中巴西地盾和东部的大西洋地盾,在这些地盾上分布有古老的陆核区和元古造山带。陆核主要由结晶的高级变质岩,如片麻岩、麻粒岩和紫苏花岗岩等组成,它们分布于①圭亚那地盾上的里约布朗库地区(Rio Branco),②中巴西地盾上的塔帕若斯(Tapajos)地区,大约在17亿年以前均已固化。③大西洋地盾上的圣弗兰西斯科(Sao Fransisco)地区。④托坎廷斯造山带(Tocantins),⑤大西洋地盾上的博博尔马造山带(Borborma),⑥曼蒂凯拉造山带(Mantigueira)。这些造山带在元古代产生了持续的沉降活动,到寒武-奥陶纪期间隆起为山系并固化,产有现已变质了的磨拉石堆积、火山-深成作用产物和伟晶岩建造。陆核和元古代造山带共同组成了地盾,其上分布有大量的铁、锰、金、铜、铅、锌等矿产。
三盆指的是在三个地盾之间发育的三个沉积盆地,其性质都属于古生代向斜,它们是亚马孙台向斜(Amagona),帕纳伊巴台向斜(Parnaiba)和巴拉那台向斜(Parana)称为亚马孙盆地,帕纳伊巴盆地,巴拉那盆地,在沉积盆地中分布有煤,天然气,钾盐等沉积矿产。
(1)中巴西地盾
亚马孙河以南巴西领土的西部所处的中巴西地盾由太古界至震旦系变质岩组成。所见中元古代盖层是亚马孙克拉通的一部分,着名的巴西卡腊贾斯锰铁矿就赋存在瓜波雷原始陆核周围的格拉奥帕拉群(太古界)火山岩系内,该矿床锰、铁资源量分别占中、南美洲各自资源量的18.7%和17.5%。
克拉通区除铁、锰矿外,显示出良好的锡矿化,早元古代阿拉萨群条带片麻岩富含浸染状和蚀变岩型锡矿(巴西米纳库、芒特阿莱格里和诺瓦罗马),里奥弗雷斯科群磨拉式建造含古砂锡矿,前震旦纪活化(>16亿年)及巴西期侵入花岗岩类更盛产锡矿(巴西朗多尼亚等)。
地盾西南缘及其邻区内发育一套晚前寒武纪含分散漂砾的碧玉碎屑岩,富含铁锰层,这大概是世界上品位最高的沉积铁锰矿(玻利维亚木通-巴西乌鲁空),其铁锰资源量分别为520亿和1亿吨,约占中、南美洲各自资源量的50.7%和22%。
(2)大西洋地盾
位于巴西东部的大西洋地盾,由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和曼蒂圭伊拉及博波雷马两个巴西期褶皱带组成。
在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最古老的热基那和巴萨奥杂岩(>28亿年)分别组成热基纳和贝洛奥里芷特两个原始陆核。两者周围均有太古代缘片岩带发育。前者产铜(卡拉伊巴)、层状铬铁矿(坎波弗莫索和安多林哈)和镍、钻、滑石等;后者产锰(拉菲特)和金(莫罗维尔霍)。产于上述花岗质岩-绿岩地体周围的雅卡比纳群和米纳斯超群是早元古代冒地槽产物。它们和太古代杂岩一起构成地台的下构造层。雅卡比纳群产菱镁矿和滑石(塞拉达斯瓜斯及圣塞),以及金(铀)等;米纳斯超群则以产铁锰着称(巴西铁四角和伊塔比拉),其中蕴藏的铁矿储量占中、南美洲的29.2%。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地处巴西期褶皱带间,显示出构造岩浆活化特点,并伴生铅锌矿(博圭拉等)。该克拉通的活化性尚表现在盖层沉积上,区内既有迪亚曼提高原那样的中元古代含金刚石的典型地台盖层,也有准地台型沉积(埃斯宾亚苏群)。在克拉通边缘见晚前寒武纪泥质-同砾沉积(马卡乌巴斯群)和冰积砾岩(拉夫拉斯层),以及始寒武纪潮汐相陆源碳酸盐沉积。圣弗朗西斯科河沿岸的碳酸岩含层控铅锌矿,远景可观。
曼蒂圭伊拉褶皱带位于巴西东南部,由三个中央地块和四条巴西期褶皱组成。博波雷马褶皱带位于巴西东北,由五个中央地块和八个巴西期褶皱组成。上述两带的中央地块分别由太古代博尔巴森纳群/曼蒂圭伊拉建造和开科群,以及早元古代帕拉伊巴等群和塞里多群组成;它们都是受巴西运动影响的地台基底的下构造层。基底的上构造层在曼蒂圭伊拉带为卡乌巴斯群(中元古界)、安德列兰迪亚群(上元古界中下段)和阿孙奇群/圣克罗群(上元古界上段);在博波雷马带则是米阿组和巴扎巴利斯组。在褶皱带及其边缘的小盆地内堆积了始寒武纪拉夫拉斯群冰积砾岩、巴姆布伊陆源碳酸盐建造和少许古生代沉积层,标志地槽的回返。
(3)亚马孙台向斜
位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亚马孙台向斜,基底为跨亚马孙构造层,盖层由震旦系至中-新生界红层组成。区内主要矿产为1950年发现的第三纪优质铝土矿和阿尔塔亚马孙褐煤田。此外,还有有关发现油气及其远景的报导。
(4)帕奈巴台向斜
位于巴西帕奈巴河盆地内的帕奈巴台向斜,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沉积。研究程度较低,区内只发现古代煤和少量铀矿化。
(5)巴拉那台向斜
位于巴拉那河流的巴拉那台向斜大部分分布在巴西境内,区内中生代暗色杂岩盖和中、晚古生代、晚三迭世及早侏罗世沉积岩广布。比暗色杂岩年轻的陆相沉积岩亦有分布。主要矿产为古生代煤,有的煤层含放射性元素;此外,台向斜北部巴拉那河支流源头区金刚石砂矿广布,侏罗系砾岩普遍含金刚石。
2.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巴西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拥有丰富的铝土矿、铁、锰、黄金、宝石、高岭土、铌、钽和锡矿床。镍、铬、钛、铅、铍、锡、钨、铜以及铀、钍、石油、天然气、煤和金刚石也很丰富。
表111999年巴西主要矿产储量与储量基础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0
(1)铁矿
1999年巴西已探明的铁矿储量超过110亿吨,储量基础170亿吨,居世界前列,据估计铁矿总资源量有400亿吨,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地盾区圣弗兰西斯科陆核上世界驰名的“铁四角区”,矿床成因系太古代-元古代沉积变质铁矿经风化富集而成。巴西最着名的且矿业最发达的米兰斯吉拉斯州(地名原意是总矿山)即位于本区内。据估算该区已形成了品位在60%以上的富铁矿石100多亿吨。另外在中巴西地盾区有两个世界级大型铁、锰矿带,一个位于亚马孙东部的卡拉加斯山脉(Carajas),称为卡拉加斯铁锰矿带,其成矿特点与铁四角区大体相似,其远景区比“铁四角”区还要大,已初步探明十几个矿床,品位65%以上的富铁矿石在180亿吨以上,品位在40%以上的富铁锰矿石达4800万吨以上。另一个铁、锰矿带是本区西部的乌鲁昆矿带。该矿带向西延入玻利维亚境内,原始分布面积达1000km2,时代属元古代,是一种未经变质的铁锰矿层,共有7个含矿层位,估算含有品位50%以上的铁矿石100亿吨,含MnO240%以上的锰矿石1亿吨,但地处边远,矿石含磷较高,偏碱性,给开发带来一定困难。
(2)锰
巴西有丰富的锰资源,已探明的锰储量2100万吨,储量基础5600万吨,是世界上四大锰矿生产国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卡拉加斯(Carajas)的阿祖尔(Azul)锰矿床,品位很高,且有高品级的电池锰矿石,可以提供大量的锰矿石,地处西部边陲的乌鲁昆锰矿储量也很大,现已开采。巴西的锰矿床主要分布在阿尔马帕地区,米纳斯吉拉斯州和巴拉州。
(3)铝土矿
已探明的铝土矿储量39亿吨,储量基础49亿吨,居世界第三位,巴西的铝土矿75%来自于亚马孙盆地的几个大型铝土矿床,分布在巴依亚州,这儿铝土矿的总储量估计达到250亿~500亿吨,值得指出的是这里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发展铝工业的前景看好。此外,米拉斯吉拉斯州的老的铝业基地,波苏斯迪卡尔达斯的铝业基地也占有重要地位。
(4)镍
镍是巴西主要矿产资源,但由于地处热带雨林地带,地表风化强烈,矿床多为风化淋滤型。已探明镍储量67万吨,储量基础600万吨,居世界第10位。
韦尔梅柳(Vermelho)风化型镍矿,位于巴西中北部。镍金属储量62.6万吨,品位1.56%,矿石工业类型氧化矿。成矿时代第三纪-第四纪,矿体位于两个伸长的小山上,为铁硅质含镍红土,覆盖于山顶。下伏岩石有:辉长碉、变质辉长碉、苏长岩、橄榄岩,包括韦尔梅柳Ⅰ和韦尔梅柳Ⅱ两个矿床。第一期工程设计矿石产量166万吨/年,初期精炼能力2万吨/年。
尼克兰迪亚(Niquelandia)风化型镍矿,位于戈亚斯州西南部。镍金属储量150万吨,品位2.1%,矿石工业类型氧化矿。成矿时代第三纪-第四纪,镍含在粘土和铁锰氧化物中,矿层厚度约20m。主要含矿矿物有硅镁镍矿、钴土、绿玉髓,及含镍粘土和铁锰结核。露天开采,矿石生产能力15万吨~30万吨/年。
上巴鲁(Barro Alto)风化型镍矿,位于戈亚斯州西南部。镍金属储量100万吨,品位1.83%,矿石工业类型氧化矿。成矿时代第三纪-第四纪,镍含在粘土、铁锰氧化物及含镍硅酸盐的网状细脉中。主要矿物有含镍针铁矿、硅镁镍矿及含镍粘土。设计年产铁镍2.27万吨。
普拉塔波利斯(Pratapolis)风化型镍(钴)矿,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西南部。镍金属储量10.5万吨,品位2.1%;钴金属储量0.5万吨,品位0.1%,矿石工业类型氧化矿。成矿时代第三纪—第四纪,镍产在蛇纹岩上面的残积土内的含镍硅酸盐细脉和粘土中。主要矿物有含镍蛇纹石、硅镁镍矿、镍绿泥石等。露天开采,矿石生产能力600吨/日。
(5)锡矿
1999年巴西已探明的锡储量有120万吨,储量基础250万吨,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2位。主要分布在中巴西地盾地区,基本上沿着亚马孙盆地南缘分布在具有盛名的朗多尼亚(Rodoma)矿带。这里在晚元古代时产生了大量的富锡花岗岩和流纹岩杂岩体。仅朗多尼亚地区就出现有直径20km以上的这种杂岩体20多个,其中有含锡石英脉或伟晶岩脉,也有云英岩岩株式的锡矿化或锡石浸染矿化。它们经风化以后形成品位很高的砂锡矿床,目前巴西90%以上的锡产量都来自该矿带上的几个矿床,特别是80年代发现的皮廷加矿床,它是残积砂矿或河流砂矿,锡石是唯一的矿物,品位很高,其生产成本很低,在世界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巴西是世界第三大锡生产国,生产量高峰期是1989年为50200吨,1997年降至23187吨。1998年又继续下降,降幅为23.4%,产量为14607吨,巴西目前锡矿产量大幅度下降主要归因于一些高成本矿山的关闭,矿石品位下降以及价格不断下跌所致。目前巴西主要从事锡矿生产的公司有Paranapanema公司,该公司1998年产量为9389吨,Ebesa公司1998年产量为3572吨。Cesbra公司746吨,Best公司230吨,1998年出口锡量为6992吨,创汇3590万美元,出口国主要有美国,占总出口额的63%,阿根廷占12%,比利时占11.5%,智利占6.2%。
利马(Lima)热液型锡、铜、银矿,位于普诺附近。矿石工业类型锡石-硫化物型。成矿时代白垩纪-第三纪,同圣伊西德罗矿床,地下开采。
朗多尼亚砂锡矿区残积、冲积砂矿(锡),位于巴西西部。锡金属储量33万吨,矿石工业类型砂锡矿。成矿时代第四纪,矿体产于含锡花岗岩和原生锡矿之上的风化壳中或冲积层中。锡石分散于砂砾层或风化土壤内,Sn品位0.1%~0.2%,累计储量达180万吨。1952年发现,1953年开始用挖掘船采锡,1980年产锡6756吨,占巴西产锡量的80%左右。
布拉斯坎(Brascan)冲积砂矿锡(钨、铍、铌)矿,位于朗多尼亚附近。锡金属品位0.01%~0.2%,矿石工业类型砂锡矿。成矿时代第四纪,原生矿为云英岩型,产于前寒武纪巴西地盾上南北向的三叠纪岗杂岩体中。砂矿由原生矿风化剥蚀形成。露天开采。1980年产锡2000吨。
贝斯特(Best)冲积砂矿锡(钨、铍、铌)矿,位于朗多尼亚附近。锡金属品位0.1%~1%,矿石工业类型砂锡矿。成矿时代第四纪,原生矿为锡石-云岩型,风化剥蚀后形成冲积砂矿和风化壳形砂矿。砂砾泵开采。1982年产锡精矿240吨。
布鲁马迪纽(Brumadinho)冲积砂矿锡矿,位于朗多尼亚附近。锡金属品位0.1%~0.2%,矿石工业类型砂锡矿。成矿时代第四纪,原生矿为锡石-云英岩型,风化剥蚀后形成砂矿。露天开采。1980年产锡精矿3500吨。
帕拉那帕内马(Parana Panema)冲积砂矿(锡),位于朗多尼亚附近。锡金属品位0.1%~0.2%,矿石工业类型砂锡矿。成矿时代第四纪,与布鲁马迪纽矿床相同。露天开采。1980年产锡石4500吨。
戈亚斯埃斯坦霍(Goias Estanho)砂矿(锡、钽),位于戈亚斯州和米纳斯吉拉州交界处。锡金属储量2万吨,品位0.1%~0.2%,矿石工业类型砂锡矿。成矿时代第三纪、第四纪,原生矿化产于前寒武纪伟晶岩中。砂矿产于冲积、坡积、残积层中。露天开采。产量为年处理矿石20万吨。
瓦尔塔格兰德(Valta Grande)砂矿(锡、钽),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锡金属储量1.3万吨,品位0.1%~0.3%,矿石工业类型砂锡矿。成矿时代前寒武纪,原生矿化产于伟晶岩中。在松散堆积层中形成了砂矿。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产量为年处理矿石40万吨。
阿马帕(Amapa)伟晶岩型锡(铌、钽、铍)矿,位于阿马帕地区东南部。锡金属储量>0.1万吨,品位0.05%~1.0%,矿石工业类型锡石-伟晶岩型。成矿时代前寒武纪,伟晶岩脉穿插花岗岩和变质岩,脉宽1~8m,长数十米,具明显分带性,特征矿物是铌钽铁矿、锡石电气石、矽线石、石榴石。露天开采。年产锡10吨,综合回收锡、铌、钽。
(6)钨矿
已探明的钨矿储量2.0万吨,储量基础2.0万吨,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地盾上的博博尔马元古代造山带的北部,这是巴西最重要的矽卡岩型白钨矿区-西雷多矿区,已发现有500多个白钨矿点,目前仅对其中的个别矿点进行了勘查,已知储量约占全巴西的70%,产量占全巴西的80%以上。所有矿点都出现在晚元古代的奎哈巴(Quixaba)组的大理岩质地层单位中,产在构造高地周围,它与晚前寒武纪的重熔岩浆活动有关。主要矿山有:巴西东北部白钨矿矿区(Northeast Brazilian Scheelits Province)等。
巴西东北部白钨矿矿区矽卡岩型钨矿。钨金属储量1.84万吨,品位0.30%,矿石工业类型白钨矿。成矿时代白垩纪,在2万km2的范围内,矿层呈U形出露,包括700多个矿床(点),其中30个左右进行过小规模开采。在矿区中部的布雷瑞等3个矿床从1942年以来连续生产至今。
布雷瑞(Brejni)矽卡岩型钨矿,位于巴西东北部。钨金属储量1.28万吨,品位0.29%,矿石工业类型白钨矿。成矿时代白垩纪,含矿层厚约200m,由石英、石榴石、云母片岩及大理岩组成,位于平卧向斜的西翼,向西南倾斜,较缓,从出露在地表的布雷瑞到西部的博卡德拉日控制延深4km,含矿层宽约400m,其间矿体有重叠、断续矿区外部有花岗岩体侵入。
巴拉沃德(Barra Verde)矽卡岩型钨矿,位于巴西东北部。矿石工业类型白钨矿。成矿时代白垩纪。地下开采,规模30万~50万吨/年。1984年产精矿559吨,精矿品位WO374.65%。
博卡德拉日(Boca de Lage)矽卡岩型钨矿,位于巴西东北部。矿石工业类型白钨矿。成矿时代白垩纪。地下开采,1984年产精矿496吨,精矿品位WO374.5%。
佩德拉普雷塔(Pedra Preta)热液石英脉及残坡积砂矿(钨),位于巴拉州中南部。钨金属储量0.29万吨,品位0.88%,矿石工业类型黑钨矿(锡石)。成矿时代前寒武纪及新生代,花岗岩体侵入于变质火山岩层中,附近产有数条含钨石英脉,经风化后,低洼处有砂矿形成。小规模开采砂矿,原生矿尚在勘查中。
(7)铜矿
巴西铜矿不太丰富,目前铜矿产量主要来自过去已经建成的中小矿山,其中最重要的是巴伊亚州的卡拉伊巴铜矿。经过重新勘探,铜的矿石量增加到1亿吨,品位1%。其次为萨洛博(Sa-lobo)沉积变质型铜(金、银、钼)矿,位于巴拉州东南部。目前重大的进展是开发卡拉贾斯的萨洛博3A铜矿。
萨洛博(Salobo)沉积变质型铜(金、银、钼)矿,位于巴拉州东南部。铜金属储量935万吨,品位0.85%,矿石工业类型硫化矿、混合矿。成矿时代早元古代,矿区由变质的沉积岩夹少量基性火山岩组成,铜矿化受岩性控制,与含磁铁矿、角闪石和黑云母的片岩共生,以3A矿体规模最大。3A铜矿体矿石储量达12.6亿吨(品位0.8%~1%),金、钼和银的含量也都较高,精矿中含金10~15克/吨,银100~200克/吨,钼2000克/吨,为一层控砂页岩型巨型铜矿床,产在与元古代含铁建造相伴生的磁铁矿片岩中。这儿将成为巴西今后铜矿石的主要来源。附近还有特大型铁矿,铜矿仍在勘探,该矿由南非英美公司与淡水河谷公司合资办矿,项目初估耗资源14亿美元(包含冶炼设备),完全达到生产能力时,年可加工2000万t矿石,年产金8吨、银60吨、钼100吨、铜15万吨。
佩德拉韦尔德(Pedra Verde)风化型铜(铅、锌、银)矿,位于塞阿腊州北西。铜金属储量9万吨,品位1.1%,矿石工业类型硫化矿、混合矿。成矿时代元古代,矿体沿不整合面产出,产状陡。矿化呈细粒分散状产出,上覆有寒武纪-奥陶纪的沉积。勘探区,未开采。
帕尔梅罗波里斯(Palmeiropolis)火山岩型铜、锌、铅矿,位于戈亚斯州南部。铜金属储量38.2万吨,品位0.3%~0.6%,锌金属储量291万吨,品位3.47%,铅金属储量25万吨,品位0.3%~0.4%。矿石工业类型硫化矿。成矿时代元古代,矿床赋存在早元古代角闪片岩中,未开采。
马拉罗萨(Mara Rosa)火山岩型铜、金(银),位于戈亚斯州南部。铜金属储量81万吨,品位0.4%。成矿时代太古代,矿床产于太古代火山沉积成因的绿岩带中,矿床中尚有金储量61.4吨和银储量38.1吨,未开采。
(8)铅锌矿
巴西的铅锌矿不太丰富,且主要集中在班布伊层控型铅锌矿带上。
瓦赞蒂锌矿,为巴西最重要的锌矿山,矿石产在前寒武系的白云岩或其溶洞中,已知铅锌储量490万吨,平均品位14%,以锌为主,几乎全部是氧化矿石。
莫鲁阿古多铅矿,为巴西最重要铅矿山,与瓦赞蒂位于同一矿带上,相距不远是一种典型的层控铅锌矿,矿石主要是硫化物,矿石储量为1300万吨,平均品位Pb5.09%,Znl.53%,Cd0.036%,伴生有萤石,在氧化带中有银和钒的富集。
博圭纳(Boquira)热液层状铅、锌矿,位于巴伊亚州。铅金属储量18万吨,品位9%;锌金属储量9.9万吨,品位2.2%,矿石工业类型氧化矿。成矿时代晚元古代,矿体呈透镜状,产于富铁建造的片岩内。地下开采,年产矿石15万~30万吨。
瓦赞蒂(Vazante)热液层状锌、铅矿,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锌金属储量315万吨,品位9%;铅金属储量175万吨,品位5%,矿石工业类型硫化矿。成矿时代晚元古代-奥陶纪,矿体呈连续薄层状,产于白云岩、灰岩和溶蚀塌陷角砾岩中。地下开采,年产矿石15万~30万吨。
(9)黄金
巴西黄金资源丰富。截至1999年底,探明金储量800吨,储量基础1200吨居世界第7位。巴西目前黄金生产主要开采的是砂金,约占全国金产量的75%。砂金产地几乎遍及全国,但最重要的产地都集中在亚马孙地区,塔帕若斯河,兴古河,阿腊古艾亚河,马代腊河等都是重要的砂金产区。
亚马孙河砂金矿属残积型砂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巴拉州。有五个较大的采金点群,包括塞拉佩拉达、塔帕若斯河、库马鲁、阿尔塔弗洛雷斯塔、进而奥马德拉等。残积砂金矿与前寒武纪含金铁英岩共生,金是通过化学溶解和再沉淀作用从低品位的含金铁英岩中产生的,主要由粉末状褐铁矿、赤铁矿、锰的氧化物、粘土矿物和滑石组成,有自然金块、金片和金丝存在其中。还有一种是含金的铁质角砾岩,由褐铁矿胶结的岩石碎块组成。在大部分褐铁矿是由含铁建造铁硅酸盐和黄铁矿氧化而成,金在其中呈小片、丝状体和小斑点出现。位于巴拉州马腊巴以南90公里的塞拉佩拉达金矿是其中最大的砂金矿山,主要在冲积砂矿和含铁红土的残积金矿中采金,巨大的狗头金时有发现。该矿床自1980年开采以来,到1983年产金28吨,估计金储量共约100吨左右。
雅科比纳(Jacobina)变质砾岩型金(铀)矿,位于萨尔瓦多以西300公里。金金属储量51吨,品位8.5g/t,矿石工业类型硫化矿。成矿时代元古代,层状矿体,厚0.5m,脉状矿体长160m,延深200m,都产在石英砾岩中,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铀钛矿组合,铀0.005%~0.03%。露天开采。
莫洛韦洛(Morro Velho)沉积变质型金(银、砷)矿,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东南。金金属储量450吨,品位12.31%,矿石工业类型硅质矿。成矿时代太古代,层状矿体,与含赤铁矿、石英电气石岩整合产出,围岩是绢云母片岩及钙质页岩。矿物为石英、电气石、白云石、黄铁矿、毒砂组合。地下开采,年产金5吨,选厂日处理矿石2090吨。
(10)铌、钽、铍、钛
上述资源在巴西都很具有远景,且这些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和内生碳酸盐和稀有金属花岗岩有关。目前除铌之外,其它矿物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勘查和开发都有限。巴西一直是国际铌矿石的供应国,约占西方各国铌供应量的80%左右。着名的阿腊沙矿山是50年代发现,60年代探明的与内生碳酸盐岩有关的烧绿石矿床和磷灰石矿床,后来又发现了几个同一类型的矿床。矿床经风化淋滤作用以后,Nb2O5品位可达2%以上,磷灰石品位虽不高,但易于采选,还可回收钽、钍、铀、稀土等元素。此外,近年来又发现和开采了亚马孙地区的,也是与内生碳酸盐岩有关的巨型塞斯拉戈斯铌钽铁矿。由于资源条件好,世界上其它国家很难与巴西竞争。
钽是巴西的一个有远景的稀有元素,主要作为铌和锡矿山的副产品而生产。
铍在1970年以前,硅铍石尚未得到利用时,巴西的绿柱石曾经是国际铍矿石的主要来源,年产绿柱石精矿3300吨,占西方世界绿柱石产量的一半,是西方世界的最大的生产国,几乎全部出口供应美国。在美国利用硅铍石生产铍取得突破以后,巴西绿柱石精矿产量急剧下降到1976年的726吨,此后其产量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上。目前保有铍储量14万吨,约占世界已知铍储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最重要的矿山是博阿维希塔,矿床产于元古代含铍伟晶岩中,年产绿柱石精矿300吨,目前仍是巴西绿柱石的主要产地。
巴西钛矿石的储量很大,以含钛量计达3500万吨,占西方世界的第一位。主要是与碱性岩有关的以锐钛矿为主的矿床。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塔皮拉和戈亚斯州的卡塔朗等矿床,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大型锐钛矿矿床,塔皮拉矿床拥有矿石储量3.2亿吨,含TiO216.3%。
(11)宝石
巴西的宝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主要产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宝石品种很多,以祖母绿、绿柱石、黄玉、彩色电气石和石英类宝石最为重要。
大西洋地盾上的曼蒂基尔元古代造山带的中北部,有巴西最重要的宝石区,盛产多种宝石。它与经强烈变形、重结晶、混合岩化、花岗岩化形成的伟晶岩有关。这种宝石形成条件在巴西比较普遍存在,在东部亦有许多宝石产地,但是最重要的却是本区。据认为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宝石产区之一。这里还有国际知名的绿柱石矿山,曾是世界主要的铍的来源之一,只是近年来由于硅铍石矿床的开发,才降低了它的重要地位。
巴西的金刚石主要产在米纳斯吉拉斯州,马托格罗索州和戈亚斯州,都是砂矿。产品中宝石级约占三分之二。
非金属矿产水晶资源在巴西十分丰富,1982年证实的储量达1400万吨,拥有世界已知水晶储量的绝大部分,矿床主要分布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和戈亚斯州,产在遭受元古代构造-岩浆活化的古老地盾区。水晶矿床与高硅质变质岩中的石英脉和矿化带有关,以大量的矿巢、矿囊和矿化裂隙出现。
(12)铀矿
巴西为了发展核电能源,从1962年起开展了系统的铀矿勘查工作,到1984年共发现了7个主要铀矿床,确定了储量为铀30万吨,其中一个是塞阿腊州的伊塔泰亚(Itataia)矿床,它是富铀磷块岩型矿床,确定储量为铀91200吨;另一个是1977年发现的拉戈阿雷亚尔(Lagoa Real)沥青铀矿床,估计属铀砾岩型,确定储量为铀52440吨;目前已经开采的是波苏斯边尔达斯矿床(Pocos de Caldas),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它是与碱性环状杂岩有关的铀矿床。巴西这类铀矿床比较多,已探明的可回收的铀储量为74064吨。就巴西古老的地盾来看铀矿资源还有很大的潜力。
波苏斯迪卡尔达斯(Pocos de Caldas)沉积型铀(钼、锆、钍)矿,位于巴西东部。钼金属储量3.5万吨,矿石工业类型细网脉硫化矿、氧化矿。成矿时代白垩纪,钼矿化见于含铀矿的复杂有机质的钙质砂岩中,主要矿物为沥青钿矿,其次为黄铁矿、辉钼矿。矿山日处理矿石2500吨,副产品回收钼。
④ 西亚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主要分布( )在及其沿岸地区。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亚的( )资源
西亚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石油 ),主要分布( 波斯湾 )在及其沿岸地区。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亚的( 水 )资源。
⑤ 黑龙江“最大”的湖泊,面积比2个深圳市还大,风光秀丽资源丰富
像杭州的千岛湖,该湖形呈树枝型,湖中有大小岛屿超过一千个,因此得名。千岛湖中岛屿形态各异,分布有疏有密,罗列有致,是我国的着名 旅游 景区,甚至于2010年被评为了国家AAAAA级景区!
其实这些“湖泊美景”我国还有很多!这就让我英格兰杰给大家介绍一处位于我国东北的知名湖泊,该湖泊还是黑龙江“最大”的湖泊,被认为是远离喧嚣的“ 旅游 净土”!
这座湖泊就是黑龙江的——兴凯湖!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由大兴凯湖与小兴凯湖组成。其中小兴凯湖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4.5公里,面积176平方公里;而大兴凯湖南北则长达100多公里,东西宽达60多公里,面积更是达到了4380平方公里。比两个深圳市的面积还要大!
兴凯湖是中俄边界上的浅水湖,以盛产“湄沱之鲫”而闻名,兴凯湖湖水清澈、风光秀丽,因此拥有“北琴海”的美誉!
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离得很近,景观却各有不同,小兴凯湖鱼跃鸟飞,帆影点点,湖面平如明镜,而大兴凯湖则天水一色,无边无际,气势磅礴!
兴凯湖是夏日度假、休闲 养生 的 旅游 胜地,这里拥有罕见的原生态湿地环境,已成为摄影爱好者心中的摄影天堂,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影视剧组到来拍摄外景!
在这里我要分享一下有关兴凯湖的“有趣”知识!
兴凯湖是黑龙江流域最大的湖泊,该湖是因造山运动地壳陷落而形成的构造湖!兴凯湖水量丰富,其正常水位时,湖面面积约为4010km², 约为两个深圳市那么大(深圳市面积约1997.47平方千米)!
兴凯湖整体大致呈椭圆形,北宽南窄,又有点像大家熟知的乐器“月琴”,所以该湖也有“北琴湖”之称!
在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兴凯湖的湖床坡度很缓,从而形成了广阔的岸滩,这些岸滩拥有肥沃的土质,绝大部分布满草丛。另外在湖的西岸和部分西南岸是高地,有些地方布满了茂密的阔叶树丛,是很好的林木资源!
兴凯湖生态系统良好,湖中有多种水产资源,是黑龙江省主要水产养殖基地之一,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大白鱼和白虾!
特别是被列为四大淡水名鱼之一的“大白鱼”,更是产量巨大!
大白鱼鱼大肥美、肉嫩味鲜,每条轻则5斤,重则更达10斤,是到兴凯湖不得不品尝的美味之一!除此之外,鲢花、鳌花、鲫鱼、湖虾等也都是兴凯湖的珍贵特产!
所以说兴凯湖真是一个生态很好的湖泊,为当地带来了好的草地与林地资源,更重要的是拥有丰富的水产!
分享了兴凯湖的“知识”之后,我英格兰杰要给朋友们介绍一下兴凯湖的景观了!
兴凯湖景观众多,其中最特别的是,这里是一处“观鸟”的好去处!
兴凯湖地处东北亚候鸟大通道,每年4月有大量来自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甚至日本群岛等地的候鸟迁徙至这里。这些鸟翱翔几千公里北迁到兴凯湖,高峰期日过往量甚至达到十多万只,正是这一壮观景象,成为了兴凯湖的一景!
这些候鸟中还有不少珍贵的品种,例如白肩雕、东方白颧、丹顶鹤、白头鹤等等。所以兴凯湖也成了“拍鸟”摄影人士的天堂!
兴凯湖除了是世界上最着名的观鸟地之外,夏天的兴凯湖还是我国着名的 旅游 避暑胜地。
夏日的时候,兴凯湖这里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湖水碧波荡漾、风景秀丽、美不胜收,游人可来到这里泛舟湖上、或者垂钓湖边、又或者策马奔腾于青青绿草之上,兴凯湖真是一片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 旅游 净土!
中国黑龙江最大的兴凯湖,你们来这里游玩过了吗?兴凯湖这里不仅大,而且风景还十分美,资源也很丰富,真是夏日 旅游 的最佳之地!
大家对黑龙江 旅游 资源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留言区给我留言!
谢谢您的点赞!关注英格兰杰,一分钟了解城市 旅游 文化!
⑥ 通辽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什么啊煤、稀有金属还是天然气……
恩...是稀土,稀土资源是最丰富的,因为有科尔沁沙地
⑦ 卡塔尔的什么资源最为丰富呢
卡塔尔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与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接壤。海岸线长550公里。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最高气温可达46℃;冬季凉爽干燥,最低气温7℃。年平均降水量仅125毫米。
【国名】卡塔尔国The State of Qatar.代码QA。
【面积】11521平方公里。
【人口】164万(2008年)。外籍人约占人口总数的70%,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什叶派占全国人口的16%。
【语言】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宗教】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什叶派占全国人口的16%。
【首都】多哈(Doha),44.6万(2006年)。外籍人约占人口总数的70%,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什叶派占全国人口的16%。
【国旗】是一面由白栗两色组成的旗帜,两色之间成锯齿状(共九个白齿)。1971年7月9日启用。白色代表和平,栗色代表历史上战争。九个锯齿代表在1916年与英国签署的保护协约(卡塔尔是该区签署该种协约的第九个国家)。
【国徽】两把阿拉伯弯刀象征捍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白色帆船象征不断发展的海上贸易和渔业生产;两棵椰子树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环绕着绘有国旗图案的圆形饰带上是阿拉伯文国名“卡塔尔国”。
【同北京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4小时;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
【国家元首】埃米尔兼国防大臣及武装部队总司令哈马德·本·哈利法·阿勒萨尼(Hamad Bin Khalifa Al-Thani),1995年6月27日即位。
【主要城市】多哈、姆塞义德、沃克拉、霍尔、拉斯拉凡、北方城、杜罕、,欧姆巴布、欧姆萨拉穆罕默德、欧姆萨拉阿里、扎巴尔、富瓦利特、鲁瓦斯、渥开尔、阿布萨摩拉、塞勒瓦、苏达利尔。
中东小国,人口不多,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但石油资源十分丰富。现在利用石油财富大力发展其他产业。
⑧ 百色什么资源丰富
百色铝土矿资源丰富。
百色市是西南地区出海出境的大通道,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口岸“五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成为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
百色市是全国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同时也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
自然资源
百色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煤、锰矿、石油、金、铜、锑等查明资源储量在广西占有重要位置。截至2016年,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6种,重要矿区(床)198处,其中大型矿区(床)29处,中型矿区(床)50处,小型矿区(床)119处。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有铝土矿、煤矿、锰矿、金矿、铜矿和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