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面对心理压力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面对心理压力,应该采取的措施。随着现在生活节奏增快,工作压力增多,很多人都有心里压抑症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首先有一个很好的认知,心里压抑并不难治,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一些特殊时期,尤其女性月经前或者更年期,心情压抑症状更多;2、心情压抑要以心理调适为主,要正视现实,尽量缓解压力,凡事适可而止;3、充分睡眠也是缓解心理压力很重要的方面,俗话说一睡解千愁,可以起到缓解心情压抑的作用;4、多与乐观、向上、开朗的朋友交往,找朋友、同事、闺蜜聊天、踏青,或者出去旅游,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也可以缓解抑郁情绪。
‘贰’ 如何处理心理危机及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一个人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它的处理能力,无法解决时所产生的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危机到来时,会让人心里焦躁、恐惧、无助,思维迟钝,情绪暴躁,不愿与人交往,不愿表达真实的感受,行为出现异常,比如体重明显变化,时常感觉疲惫,无精打采。连续一周以上失眠厌食,甚至出现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精神面临崩溃或失常,做一些自伤自虐行为。
危机并不可怕。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危机。每个人可能都会有某些心理问题,或不知什么时候会遇到危机事件,面对心理困扰,乐观地对待,勇敢地面对才是最宝贵的态度。
(1)尽快求助。自己解决不了,要及时告知老师、家长,最好找专业人士帮助解决。
(2)乐观对待。学会正向看待问题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动自己内在的能量,充分认识自己的品格优势,提升战胜困难的勇气与能力。
(3)树立自信。增强自信凡事都有应有必胜的信心,对自己的充分自信是削除自卑的最好方法,因为自信会使你获得更多的成功。但在自信心的基础上,要有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报负水平”。过低不利激发斗志,过高易遭受失败。
(4)积极暗示。自我鼓励与暗示,如“我能克服这一切!”“我一定能战胜磨难!”“我一定行!”等。
(5)加强运动。多参与班集体活动,加强 体育 锻炼。
我是心理老师何竟轩,希望可以帮到你!
首先,我们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一下所谓危机干预,简单来说, 是咨询师通过咨询或治疗的技术帮助"心理危机者"重新建立良性或者说平衡、平衡的心理认知状态 。
心理危机有很多的种类,其中比较常见的是个人在应激事件发生后出现的应激心理,例如:经历了由于事故、人为等因素的个体心理或身体损伤,目击了具有强烈刺激的事件等,再如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体应激心理的处置等。在这些事件当中,心理干预工作当然是能够早一点介入为好,这样才能给予受助者效果更好地帮助。
应激心理具有不同的引发事件和强度,处理起来也是不大相同的,但是总体来说我们可以分为这样的几个步骤:
1、确立和评估
当我们开始介入时,当事人的心理、身体状态都需要进行专业的评估以及相关问题的确立。 总体来说,我们需要给予被助者充分的共情、接纳、尊重、积极关注以及及时地回应,从心理学来说,这是技术,但根本还是态度大于技术的 。
对于一部分被助者而言,他们意识比较清晰,认知比较完整,那么,可以采用会谈或者问卷的方式来近一步的确立问题以及他们潜在的心理需求,而对于一部分刚经历了应激事件的人而言,可能他们的意识不完整,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伴。
2、提供安全的感
无论是哪一种应激事件,不安全感始终是伴随着被助者的心理阴影, 所以,无论是从环境上还是生理、心理上,提供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是首要也是必要的。 这种安全感的提供可以是人的陪伴,环境的提供等。同时,这也是我们和被助者展开对话和干预的一个基本要素。
3、支持工作开始
首先,我们要说明的是,这种支持并非只是言语行为,有时候,拥抱、陪伴、闲聊、回忆都可以成为我们支持他们的"工具",甚至,有时候无声的、真诚的陪伴比言语更有力量。
汶川大地震之后有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个所谓"心理志愿者"在对一个丧失两位女儿的母亲进行危机干预的时候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志愿者使用的所谓"心理技术"使得这位母亲陷入了更深的悲伤而发生了事故。在这样大的天灾和如此重大的心理灾难之后,没有什么言语能够平抚他们的心理伤害,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陪伴、给予积极的关注,之后才是所谓的技术介入。
4、共同 探索 并提出应对方式
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从不是教导关系,而是共同 探索 心理秘密以及共同制定方案的同盟关系,心理危机干预也是如此。所以,对于能够和咨询师进行正常沟通的被助者而言,咨询师帮助他们寻找积极的心理资源,帮助他们树立客观、积极的认知状态,制定一个合适的计划。
5、建立一定的"契约"关系
心理危机并不是一次短暂的帮助工作,对于一些人来说,数次或多次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所以,在一次咨询过后,我们需要帮助来访者进行下一次或者计划执行的允诺,这种类似于契约的关系能够较好地帮助来访者进行思考和增强行动力。
我个人认为,这五个步骤是心理危机干预最主要的步骤以及作为咨询师应该做的工作。
最后,虽然这种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其中也包含工作人员多年的专业训练和技能学习,以前更多是志愿者来做的,但是随着专业度的提高,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咨询师才能更好地进行这份工作,这也是对于被助者的最大的负责。
心理危机干预
第一步:情绪舒缓(10——20分钟)
目的:向来访者提供舒缓情绪的心理支持,倾听、共情 要点:找到事件对个体的意义,层层揭示个案的感受,挖掘内心的
渴望;
第二步:评估个案为及程度及心理问题(贯穿整个咨询)
目的:评估个案问题类型及严重程度,判定是否成为危机; 方法: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
要点:注意识别危及个案或他人生命的危险信号,如果存在自伤或
伤人危机,需跳过第三阶段直接进入下面的自杀危机干预
流程(生命第一);
第三步:焦点解决(20分钟左右) 目的:锁定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推动改变;
方法:利用焦点解决各项技术;
要点:
聚焦当前最关键的、最容易解决的一个小问题;
个案是了解自己的专家:
解决方法一定要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方法——你从前遇到这些问题是怎麽解决的?
解决之道在例外之中——关注个案积极方面;
生理干预。当心理压力来临时,我们不妨试着让自已的呼吸慢下来,连续、缓慢地做十次深呼吸。深呼吸可使大脑供氧充足,同时使人心率减慢,情绪稳定。
行为干预。当你心 情感 到烦闷时,可以停下手中的工作,到阳台上去闻一闻花香,看一看天上的白云,或者上网冲一下浪,或者给最亲爱的人发个短信,打个电话„„经过以上或类似的行为干预,你会暂时缓解心理压力,精神抖擞地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生理干预。当心理压力来临时,我们不妨试着让自已的呼吸慢下来,连续、缓慢地做十次深呼吸。深呼吸可使大脑供氧充足,同时使人心率减慢,情绪稳定。
行为干预。当你心 情感 到烦闷时,可以停下手中的工作,到阳台上去闻一闻花香,看一看天上的白云,或者上网冲一下浪,或者给最亲爱的人发个短信,打个电话„„经过以上或类似的行为干预,你会暂时缓解心理压力,精神抖擞地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每个人都有心里过不去时候有些东西,但是千万不要做心里评估,这个很害人,贴上标签就很难撕下来!不然就是二次伤害!
心理危机的本质就是失能,而肌体失能与心脑失能相互促进,所以干预肌体失能,使肌体生簧,呼吸活络,可以改善心脑肌体失能,从而改善心理危机。
‘叁’ 应对危机的有效资源有哪些
应对危机的有效资源有,内在资源、外在资源、社团群体资源、精神资源等等。危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
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
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面对危机的做法
1、直面身处危机的现实(只有承认身处危机之中,才能获得解除危机的方法)。
2、愿意承担责任(从改变自我做起,而不是妄想周围环境为之改变)。
3、划清界限(明确问题,选择性改变)。
4、向外界寻求物质及情感支持(适可而止)。
5、借鉴他人应对危机的方法(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成功与失败都有迹可寻)。
6、自我力量(人们得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
‘肆’ 大学生心理健康面对危机时以下哪些是可利用资源
以上都是可利用资源。当大学生遇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时,第一可以从内心自省,从自身出发,自己帮助自己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第二,还可以从自己所交的社团群体或者说是朋友,请他们帮助自己走出这一份困惑与危机。第三,精神资源可以是书,可以是偶像,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等价物,能从中得到调解与排遣。第四外在资源,这个就比较广泛了,可以是视频电视书籍以及大自然的一切乃至这个世界上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叶。
‘伍’ 什么是心理危机当你遇到心理危机时你如何应对当他人遇到心理危机时,你如何应对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遇到了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的挫折和困难,当事人自己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
当发生危机事件时,个体的应对方式可能有以下三种
1、有效应对,获得成长:当发生危机事件时,有些个体能够迅速做出恰的反应,为保证自己的生活而有效的应对出现的危机,获得经验,是自我得到成长。
2、度过危机,压抑感受:这种人也能度过危机,但处理的方法是试图通过不闻不问的方式掩盖危机事件的存在,把危机事件有意无意的压抑到无意识中。
3、无能为力,被危机击垮:在面对危机事件时,无能为力,被危机击垮,此时需要有效的心理援助,否则会给当事人留下心理阴影。
(5)自己内在应对心理危险有哪些资源扩展阅读:
心理危机干预注意点
1.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这不是一种程序化的心理治疗,而是一种心理服务。
2.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间是遭遇创伤性事件后的24小时到72小时。24小时内一般不进行危机干预。若是72小时后才进行危机干预,效果有所下降。若在4周后才进行危机干预,作用明显降低。
3.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是最简易的心理治疗方法,如:净化倾诉、危机处理(心理支持)、松弛训练、心理教育、严重事件集体减压等。
4.心理危机干预必须和社会支持系统结合起来。尤其是在遭遇重大灾害的时候,心理危机干预和社会工作服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陆’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帮助自己和他人解决心理危机
想利用现有的资源帮助自己和别人解决心理危机,那就要多看书,自己的手机上面下载一些书,然后灵活运用结合实际商务中的一些情况来开导别人。
‘柒’ 心理危机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自我转化
1、首先,学会实施心理自救。自己遭遇不幸,就要面对现实。学会宽容自己,多加自我安慰,对自己实行心理自救。一味垂头丧气,痛不欲生,无休止地后悔与自我责备只能增加痛苦,更加重对身心的打击。
2、其次,学会宣泄。医学心理学认为,用坚强的意志力压制恶劣情绪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样仅可缓解表面的紧张,却无法平息内心复杂、纷乱、烦恼情绪的困扰。所以排除心理危机必须学会宣泄,把心中的痛苦、委屈和怒恨统统说出来。
可以向自己的亲人或好朋友诉说,也可以用笔把它写出来。或者可以去无人的旷野呐喊,去疯狂地流汗,让心理的重负得到减轻。
3、再者,学会积极面对。一旦遭到不幸,切不可久久沉浸在悲痛或愧疚之中不能自拔,或采取逃避的办法,这样做对于排除心理危机没有一点帮助,只会更加痛苦,甚至产生绝望。
正确的态度应该积极面对,多往好的方面想,化悔恨为教训,把该忘的统统忘掉。摒弃心理上的沉重包袱,那么心理危机就会一扫而光。
寻找心理咨询师诊治
其实,当一个人心理失去平衡时,如果能寻找心理咨询师诊治,让心理咨询师帮助抹去生活的阴影,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或许苦闷的心情会变得开朗,压抑的情绪能得以释放,紧张状态会得以放松,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的人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因此,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是应对心理危机的主要方法之一。危机干预对于处于危机的深渊而无法自拔的求助者来说具有指明方向,疏通心理,甚至有拯救生命的重要意义。
‘捌’ 应对压力的有效资源有哪些
面对压力,人们会产生的心理反应有:1.认知反应,包括积极的反应(可以使人保持适度的警觉水平,注意力集中,对事物的敏感性增加,提高个体的判断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消极的反应(指情绪过度激动或抑郁,使认知能力下降,机体不能正确评价现实情形,致使不能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如股指混乱、判断失误、思惟迟钝麻痹、行动失控等);2.情绪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敌意等;3.行动反应,包括渴望隐退、躲避、饮食习惯改变、采取拖延政策、频频吸烟、滥用药物、乃至做出自杀行动等。
‘玖’ 如果你遇到心理困扰,你会运用哪种资源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遇到心理困扰怎么解决
用认知对抗内在困扰
每个人都会遇到恐惧,比如我曾公开发言时可能会不由自主地紧张,并且越是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反而会越紧张,所以意志帮不了多少忙。
此时如果学会改变自己的认知,比如:就像平常一样说话就可以了,那样表现反而最好,可能就不紧张了。
如果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说话做事就会没底气。如果学会“理直气壮”认知的方法,我走我的路,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与别人何干,就可以变得有底气了。
认知和意志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有时我们面对自身压力太大,虽然凭意志可以坚持,但会让人感到煎熬,此时,如果改变认知,学会“做能做的事情,其他的顺其自然”,压力自然小很多。
再谈谈强迫症,其实强迫症是习惯性出现的怀疑,这种怀疑出现之后,会产生驱力,驱动你去消除这种怀疑。
这是不由自主的,如果与之对抗,不顺应这种想法,可能会感到紧张焦虑。比如,有洁癖的孩子,当他怀疑自己手不干净的时候,会抑制不住地反复洗手。
此时,如果父母不让洗,孩子会感觉很难受。但是你可以慢慢告诉自己,洗手洗一到两次次就会很干净了,慢慢接受这种意识,然后改变新的习惯,强迫症就会得到缓解。
认知疗法,就是重新认识这个事情,学会建立一种新的认知,代替旧的认知,慢慢你就可以从这种旧环境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