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贵州铜仁什么矿最多
据悉,铜仁地区地质构造独特,因而形成了特殊的矿产,特别是锰、钒、汞等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含钾页岩资源量巨大,地热、硅石、碧石、萤石、重晶石、水泥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等资源十分丰富,潜力较大;铅锌、金、锑、钨、锡、镍、钼等矿产也有分布,并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同时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❷ 铜仁有哪些景点
铜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三江沿岸15座大小桥梁凌空两岸,犹如15条彩虹。铜仁老城一面倚山,三面临水,发源于梵净的两条江自西自北而来,汇于铜仁,称锦江;锦江绕城半周,然后东去 铜仁一角流入湖南沅水。锦江沿岸有壮观雄奇的六龙山溶洞群。其中已开发的九龙洞为贵州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市内西门码头乘船就可以游览九龙洞及锦江风景区。铜仁是杰出的红军将领周逸群烈士故乡,辟有周逸群烈士故居一处,烈士塑像一座,往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铜仁地区主要旅游景点:梵净山 ·沿河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沿河土地湾黔东革命根据地·九龙洞 ·太子石 ·南岳飞泉 ·沿河麻阳河自然保护区 ·四野屯 ·红二、六方面军纪念碑 ·云海波涛 ·中流砥柱 ·云彩江声 ·鱼梁夜月 ·文笔凌云 ·六洞岚光 ·周逸群故居 ·玉屏晴雪 ·西岭归樵 ·万笏朝天 ·两江春色 ·金鳞游泳 ·东山楼阁 ·东山寺 ·锦江公园 ·十里锦江 ·长寿村 ·思南石
【一】梵净山:
在与湘、渝、鄂三省、市交界的黔东北边陲,在横亘楚蜀大地、绵延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 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这就是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梵净山。几百年来,梵净山的名字一直在黔、湘、川、鄂、桂等南国地域久久流传。虽然朝代有更替,人世有变迁,但梵净山的魅力依然历久不衰。是什么原因,是哪些因素造就了梵净山的无穷魅力和巨大诱惑呢?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海拔2493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其古老的山体距今已有10~14亿年的历史,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再加上山体庞大深邃,峰峦巍峨雄奇,主峰高耸入云,故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奉皇帝诏令而建的古碑上称之为“众名岳之宗”。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净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山,或雄奇险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胜的是新金顶,在海拔22 00余米的崇山峻岭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约100米,如巨笋出土,似玉龙啸天,红云环绕,直指苍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将山顶一劈为二。两个山顶上分别建有释迦殿、弥勒殿,两殿之间有天桥相连,朝拜的香火烧到了云天之上。还有那独立撑云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状若册籍的万卷书(山岩)等,形神兼备,令人叹绝!至于梵净山顶部一带常常出现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牵梦绕,一睹为快。水,或涓涓细流,或丁冬垂滴,或白练悬空,或奔腾咆哮,皆异常澄洁。峰回水转,汇成了九十九条溪流,顺山势的东西走向,向东汇成了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向西汇成印江河,直奔乌江进长江。树,遍山皆树,满眼是绿,繁花争艳,鸟兽和鸣,一幅天然画卷。还有那云、雾、风,波谲云诡,也给梵净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置身此山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在明朝万历以前,梵净山作为“古佛道场”,早已声名远播。在梵净山的滴水岩附近,有一块奉万历皇帝的诏令而专门竖立的石碑。碑文中写道:“此黔中间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也。”明朝万历皇帝之所以要下诏重建梵净山金顶正殿(寺庙),是鉴于曾经兴盛一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因长年战乱而日趋衰落破败,即碑文所言:“天哀名山之颓,而赐以钦命僧妙玄重建金顶正殿,足为万圣临銮。”碑文中把盛极之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比作“极乐天宫”,记载梵净山佛教自开辟以来,香火旺盛,信奉朝拜的信徒如云流水涌,连王公大人都十分向往。梵净山的声名早已传入了南京、北京,倾动了十三个行省的地方长官。
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据史料记载,梵净山原先的正名是“三山谷”,后来不知何时变成了“梵净山”。这大概只有去问当年的佛教高僧们了。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还使梵净山成为一个原始古朴的生态王国。由于梵净山的山体庞大且垂直高差大,形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原始基地。梵净山不仅生长着满山遍岭的各种植物和栖息着各类动物,而且拥有黔金丝猴、大鲵(娃娃鱼)、白颈长尾雉、云豹等珍稀动物和全球仅存的“贵州紫薇”以及中国鸽子花树(珙桐)等珍稀植物。梵净山原始古朴的生物群体,成为了人类的一大财富,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国务院于1978年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将梵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单位(中国只有五个成员单位)。梵净山是幸运的,因为在地球的同纬度上,目前只有它还保留有如此原始古朴的生物群体。梵净山的幸运,既得益于先人爱惜,也得力于当代人的保护。
在梵净山麓,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羌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体悟到梵净山区丰富深邃的人文文化。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书法艺术。印江,只不过是梵净山脚下的一个区区小县,异常闭塞,可是自明清以来,书法名家辈出,以题写“颐和园”匾牌而名噪海内外的严寅亮就是杰出代表,印江成为了着名的“书法之乡”。在梵净山麓的两个碑林中,你可欣赏到当代书坛泰斗赵朴初、启功、沈鹏等人的墨宝。这里还是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山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贵州高原上的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即1934年由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创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黔东特区,就屹立在梵净山麓的领边几县。
梵净山的过去属于我们历代的先民,而梵净山的现在和未来已不仅仅属于它所在当地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它还属于全人类。随着大旅游、大开放思路的逐步确立,在自然保护的前提下,梵净山将东连以张家界、武陵源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南接以阳河、杉木河为代表的旅游景区,形成一个合理的旅游链条,构成横跨黔湘的旅游“金三角”。再加上铜仁大兴飞机场的复航,玉屏至铜仁高等级公路的改造以及梵净山登山索道的建成,渝怀铁路也即将开通,梵净山必将逐步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这,也是铜仁的希望之所在。
梵净山是佛教名山,是生态王国,是风景胜地,是一方净土。谁不向往这么一个返朴归真、怡养身心的人间仙境呢!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梵净山山清水秀,号称有“九十九溪”,这些溪流汇成黑湾河、马槽河等十一条主要河流,呈放射状奔腾而下,沿途多急流险滩,跌水瀑布。梵净山是佛教胜地,“梵净”二字,即含佛家超凡脱俗之意。自明万历年间开始,建梵刹庙宇,成为与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遥遥相对应的佛教名山。
梵净山中最珍贵的动物是黔金丝猴,有“世界独生子”之称,因其背部有青灰色的毛,又称之为“灰金丝猴”。梵净山为世界上唯一分布区,最初1991-1993调查仅为3只!现在仅有500余只,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黔金丝猴的分布环境比较特殊,主要活动于保护区东北部松江县境内,海拔1400—1800米之间;那里地形崎岖、林木茂盛。它以多种植物的叶、芽、树皮和果为食,它们过着典型的群体树栖生活。各群均由不同年龄组成,最强壮的雄猴任群体的首领,但各群体间互不往来,活动的地域范围各不重叠,囿于固定的领地。对于受伤和死亡者则有抢尸习俗。
【二】九龙洞: 九龙洞景区位于城东的漾头镇是市区较近的旅游好去处,六龙山脉北端、 洞内景观锦江南岸大峡谷之中,区内山峰林立,重峦叠嶂,溪谷幽深,竹木苍翠,植被完好,既有璀璨峥嵘的岩溶洞群,雄奇险秀的锦江峡谷,逶迤秀丽的锦江(漾头)库区,还有考古价值较高的岩董、杜家园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的古文化遗址,是一个集观赏和科研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九龙洞是该景区的主体景点,洞内空旷宽敞,气势磅礴,景物众多。(主)洞长2284米,宽100多米,高75~80米,面积7万多平方米。全洞分为8厅和一道暗河,厅又分为两层,上层6厅,下层2厅,上下厅及洞洞之间均有小洞相连,深不可测。洞内遍布钟乳石笋、石柱、石帘、石瀑、石幔、石花、石针等,有的似云海奔涌,有的似飞禽走兽,有的似奇花异草,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神奇瑰丽,令人留连忘返,遐想不断。从市区坐旅游景区的车或者去城区中心西门桥渡口乘坐旅游船可以到达{是欣赏锦江沿岸秀丽风景,良好生态景观的好选择。},坐车的人到了锦江对岸乘船过河,均为坐马上山,走路也行但是喜欢轻松的游客和想体验坐马背感觉的游客可以选择,到了门口购买门票即可进入内部检票进入洞内,欣赏雄奇壮丽的溶洞自然奇观。
【三】锦江旅游区
从佛教名山梵净山,流出两条江,一条叫大江,一条叫小江,两江穿山越谷,在铜仁城中汇合形成了锦江。就在三江汇流的地方,一巨大岩石突兀江心,成为铜仁的中流砥柱——铜岩,岩上供奉“儒、释、道”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尊铜像,铜仁的历史渊源由此而起,铜仁因此而得名“铜人”。又因三位鼻祖的教义宗旨均以“仁”为核心,遂改名为铜仁。
山是铜仁的根,水是铜仁的魂,锦江孕育了铜仁——仁义之城。这是一个被山怀抱的城市,一个被水滋润的城市。穿城而过的锦江孕育着这方美丽富饶的土地,将城市装扮得如诗如画。一幅“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水墨山水画卷伴着千年流淌不息的锦江徐徐展开。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中国委员会、香港中国城市研究院CUI等机构联合举办的第三届(2009)中华100大生态亲水美景口碑金榜,日前在香港发布,贵州省铜仁市十里锦江入选十佳。
铜仁因水而兴。锦江下洞庭,入长江,古时,是铜仁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舟楫往返,商贾云集”,曾经盛极一时,素有“黔东重镇”之称号。自古以来,临水而居的铜仁人,水上行舟,运输、捕鱼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你依然能听到城中江声渔歌缭绕,看到绿柳下一个个静候江水的休闲垂钓者。更为有趣的是那夕阳里的十多座大桥上,一排排桥钓者悠然自得的情景不得不令你驻足守候桥下的鱼上钩。锦江带给这里的人们无限欢乐,让您无时无刻都能尽享到游泳的乐趣,垂钓的乐趣,人鱼水嬉戏的乐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垂钓、游泳、高台跳水、龙舟、漂流、独竹漂等水上运动依然是铜仁人最大的爱好和乐趣,锦江不仅养育了勤劳勇敢的铜仁人,更赋予了铜仁独具特色的水文化、渔文化、龙舟文化。团结、力量象征的龙舟竞渡也因此而成为铜仁最悠久、最丰富、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习俗。
龙是中国吉祥的象征,掌管降雨的神。古时,是铜仁侗族人最崇敬的神灵。龙的传说在这里优美动人,惟妙惟肖。赛龙舟的传说更是深入人心,源远流长。龙舟竞渡,在铜仁俗称“划龙船”,虽然同纪念屈原有关,但在铜仁却赋予它新的含义。最早是这里的侗家人向神龙祈福免灾的一种祭祀活动。铜仁有句俗话叫做“端午不下,犁耙高挂”。意思就是如果端午不下雨的话,今年就会遇到旱灾。一年无雨,必影响到农作物生长,没有收成。因而,每年农民完成了一年的春耕春种,就开始忙着向降雨的神龙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时值端午时节,村村寨寨的人们杀猪宰鸭,沿母亲河——锦江开展祭祀活动。为了能引起神龙的注意,让神龙知道百姓的意愿,按时节降雨。每个村寨家家户户就按人头凑份子,依照龙的样子打造一条龙船,并买来猪和鸭子做供品。挑选村里身强力壮的后生20—40人在河里来回划着龙船,齐声吼叫,唤龙降雨,并扔下活鸭子和香喷喷的腊肉、豆腐、糯米做的粽子,盐菜、酸辣肉馅的蒿菜粑诱龙出水,意在请出水里的神龙来到人间接受村民的供奉,降雨。争强好胜的侗家汉子划着几十上百条龙船在锦江欢快的穿梭,相互追逐,追抢在河里扑腾的鸭子,欢呼声、呐喊声震天响。船越划越有劲,舟越行越快,最后演变成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勇敢争先的划龙船比赛。岸上人都为自己村里的龙船呐喊助威,哪个村的龙船胜利了,就是为这个村争了光,村民像迎接英雄一样将划船的后生迎进村,全村男女老少一起涌进村里的祠堂,摆上庆功宴,端上丰盛的贡神食物,家家户户拿出自制的甜米酒开怀畅饮,犒劳为村争光的英雄们。只有拿头奖的英雄们才能吃上猪头。那是一件终身都会感到光荣而自豪的事情。划龙船比赛从此成为同饮锦江水的各族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自发性水上运动。每年端午前十几天,村村寨寨农民便自发地组织起来,把搁置了一年的龙船用桐油“油”一遍,请进水里,开始操练起来。到了了端午那天,各地龙船便相约聚集在铜仁城中三江汇流的铜岩,等待比赛。这一天,铜仁城乡万人空巷,齐聚锦江两岸,观看比赛。政府从此也将这项自发的群众体育赛事纳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壮大起来。锦江儿女一代代传承着这瑰丽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且愈演愈烈,从由男人主宰的龙舟比赛发展到女子龙舟参与比赛,从传统龙舟比赛发展到国际标准龙舟比赛,直至演绎为举办国际龙舟赛事。2009年1月,铜仁还荣获了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的称号。
锦江景区沿岸如诗如画的景点,主要包括武陵桥城、锦江十二景、锦江公园、水晶阁等。
(1)武陵桥城。铜仁市是一座多水的桥城,仅城区就有大小十余座风格各异的大桥。桥下江水碧波荡漾,锦江两岸绿树掩映,江上渔舟点点,既有名城苏州的婀娜多姿,更有山城铜仁的风格特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桥城。
(2)锦江十二景。锦江十二景是锦江沿岸较有特色的自然景点,分别是:南岳飞泉、两江春色、中流砥柱(铜岩)、东山楼阁、云彩江声、文笔凌云、金磷戏水、渔梁夜月、石笏朝天、芦洞岚光、玉屏晴雪、西岭归樵。
(3)水晶阁半岛。位于城东太乙峰下,锦江东岸,岛三面环水,半岛古树参天,幽香四溢。江面碧水映翠,渔舟如梭,宛如一幅流动的风景图。
(4)铜岩跨鳌亭。在铜仁锦江两江汇流处,有一巨石突起江心,高出水面十多米,总体面积486平方米,“孤屿嶙峋,当两江湍流中”,“作中流之砥柱,挽狂澜于既倒”,这便是与“铜仁”有着极深渊源的铜岩。相传,元朝时有渔人潜入铜岩底,“见岩足如鼎,中有铜范三教像”,“挽而出之”,“铜仁”也因此而得名。三尊铜人为儒、道、释三教的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而铜岩上的“跨鳌亭”,历代皆有修建,最早为明正德十一年(1516)所建,现存之亭系1993年重建。旧时相传,铜岩旁迎小江处有沙洲隐于水中,每逢乡试前,如洲现水面,郡人必有中榜者,故俗名“挂榜洲”。每逢乡试前七日,铜仁的地方官按古制举行宾兴大典,在跨鳌亭上设宴招待应举之士,“酌旨酒以盈卮,于斯亭以宠饯”,以求个“独占鳌头”的吉兆。
【四】中南门古商端口文化街区
据史料记载,作为“黔东门户”的铜仁,早在宋代就有湖南、四川、江西的客商来此贸易;明、清时期,更是“商贾樯帆、络绎不绝”,素有“黔东护商栈”之誉;清末民初,铜仁滨河“船舶往来,日凡数十百号,商务不衰。外商在铜开设洋行五、六家”,城内有大中商户400余家,成为黔东和川东一带的各种土特产和省外常德、汉口等地工业品的集散中心和销售市场。中南门、西门几大码头商旅辐辏、异常繁荣。中南门曾是铜仁着名的码头和繁华商业区,以八大商号为主的大小商家,主要集中在中南门一带。
(1)中南门古城区。中南门古城区系明、清传统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位于锦江北岸、东山西麓的中南门片区,背依东山,南临锦江,群体庞大,布局井然。古城区占地总面积36685平方米,古民居建筑总面积25544平方米,保存完好的四合大院35个,古巷道11条,现存木结构及砖木结构建筑228栋。其房屋、道路建设及排水系统设计科学合理,显示了古代民居建设规划设计技术的高超水平,为黔东民居之典型。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
(2)铜仁古城垣。在中南门码头边,看到一道用青石块砌筑的石基,时断时连,沿城蜿蜒而伸去的,那就是铜仁古城垣的遗址。铜仁古城垣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距今已有700百余年的历史。为铜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在全面进行进行维护阶段】
(3)川主宫。川主宫是铜仁市现存时代最早(明洪武八年即1375年)、保留最完好的古建筑。位于铜仁大小两江交汇处的西岸,与铜岩上的跨鳌亭隔江相对峙。川主宫为二进高封火墙围护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宫内精美的木雕、石刻、彩绘、泥塑遍及全宫,令人目不暇接,是研究明清时期社会生活、戏曲、宗教艺术的珍贵实物。【被私人给引起火灾,给烧毁大部分,现在正在复建原址,获得国家批准而开始复建】.
❸ 铜仁最美的10大景区:除了梵净山之外,还有哪里值得一去
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贵州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区。这里总体处于武陵山区,是云贵高原和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有乌江等河流穿流而过。铜仁的 旅游 资源十分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使得大多数景区都“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梵净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后,铜仁的景区才逐渐被世人所知。我就介绍一下铜仁最美的10大景区。
铜仁大峡谷,位于铜仁碧江区和松桃县一带,有铜仁大峡谷景区和天生桥景区,长达52公里,沿岸险峻雄伟,蔚为壮观。峡谷两岸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嶙峋峥嵘,壁立千仞。无数的瀑布从山顶向峡谷倾泻。天生桥下的天生桥河发源于腊尔山或者笔架山,古代称为“川洞江”。
佛顶山,位于铜仁市石阡县和黔东南州施秉县的交界处一带,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具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称,是世界上同纬度除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保存较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佛顶山上有一些保存较好的古村落,例如被誉为“佛顶山中罕见的明清古村落”的楼上古寨、仡佬族民族文化村的尧上村等。中国最大的鸳鸯栖息地——鸳鸯湖也位于佛顶山地区。
六龙山系武陵山脉的子峰,距铜仁市区仅18公里。山顶海拔1173米,方圆120余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6%以上,其中原始竹海就达10万余亩。六龙山四大峡谷,绝壁万丈,密林中深掩着许多瀑布(其中七股水瀑布最美)、溶洞和奇峰摩崖,令人神往,是探险者的乐园、徒步者的天堂。六龙山中有茶园山村,被誉为黔东第一文化古村。
石阡县,有泉都之称,现已探明的温泉出口共17处,此外,还有一条地下凯峡河地下热水河,一个热水溪溪沟温泉。温泉群核心区布局在县城的全国只有石阡,全国已探明的温泉群核心区水资源量最大的是石阡,获得“中国温泉之乡”和 “中国矿泉水之乡”荣誉称号。 石阡最负盛名的是城南温泉,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开发利用的记载,位于县城南边的松明山麓,龙川河右岸。
思南石林主要分布在思南县长坝景区和荆竹园景区,石林出露面积分别为4.9平方公里、2.3 平方公里,是 贵州规模最大的石林 。思南石林有针状石林、剑状石林、塔状石林、柱状石林、城堡状石林。林区形状多变,景色秀丽,能从小中见大、大中见巧、巧中见奇、奇中见幽。
麻阳河位于铜仁沿河县西北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黎志峡西岸毗邻。景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麻阳河兼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独特的峡谷地貌景观,地貌独特,风光旖旎,是集山、水、洞、峡谷、溪泉、河流、珍稀动植物等一体的景区,极具美学欣赏价值。
九龙洞位于铜仁市城东17公里的九龙溪右侧观音山山腰,是贵州省首批确定的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九龙洞”广大恢宏,洞内有7个大厅,洞长2258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已向游人开放3个大厅共12个景区。
腊尔山红石林地处贵州省和湖南省交界的盘石镇腊尔山上,海拔1000米左右,独特的丹霞红石林自然地貌与山顶的天池群汇集成特有的自然景观。目前已开发出近四千亩,奇形怪状、形态各异的石林因其颜色呈褐红色,在雨天或阳光下更显其美丽壮观。目前正在开发的状态,建议自驾前往。在石林附近还有黔东草海、云海梯田等景观,可以开车前往。
❹ 贵州铜仁主要资源有什么
这是铜仁的主要矿产资源: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藏丰富,已发现与不同程度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9种,其中金属矿有汞、锰、金、银、钨、锡、铁、锌、钒、铅、铂、镁、镍、铌钽、碲、硒、锢、镓、锗、钴,共23种;能源矿产有煤、铀、地下热水,共3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白云石、重晶石、方解石、硅石、萤石、石煤、长石、磷、硫铁、碧玉石、花岗石、大理石、黑滑石、石膏、紫袍玉带石、辉绿岩、脉石英、水晶石、石英砂、页岩、板岩、毒砂、砂岩、水泥用粗面岩、建设用砂、含钾页岩、陶瓷用高岭土、砖瓦用粘土、砷、水泥用粘土、,共32种;水气矿产有地下水、矿泉水,共2种。
❺ 铜仁有什么特产
在铜仁你能见到世界遗迹梵净山,还有很多苗族,侗族的少数民族菇凉们,小编对铜仁的印象还停留在去梵净山,逛铜仁民族风情园,去的次数不多但是印象深刻,那里的妹子都很直爽火辣,喜欢冒险的男生还是很喜欢的。没忘,没忘,小编是要来介绍铜仁地区有什么特产的,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1、蕨粑 说起这个特产,这个就是绝对的野味了。蕨粑,这个多在贵州,湖南等地见到。看起来黑漆漆的,但是它本来的样子却不是这样的。这个的原材料就是蕨菜的根,蕨菜就是在山上面长得那种,小编已经把图片给你们准备好了。这个在3-4月份的时候是可以摘来吃的,有点苦,需要用水先焯一下,最好吃的做法是爆炒,说这个拿来水煮,也太苦了点。其实也未尝不可,将这个晒干以后,一般就是拿来煮猪脚,煮猪肉那样的。
这个黑坨坨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就是将这个植物的根挖出来,捣烂取它的浆汁,黑黑的成分是一些根的颜色,再有就是汁水遇到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致的。熬煮就可以做成蕨粑,在农村没有模具,所以能够做成的就是用手捏成一坨坨的样子。这里面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淀粉,蕨菜的营养成分很高,它的淀粉就更是其中的精华所在。野生蕨菜本来就很少,挖掉根,就是破坏掉了植株,所以这里面的产量并不高。现在更是有,用红薯淀粉来做这个,用红薯淀粉调成水浆,再用过摊成。当地市场上也有很多用红薯蕨粑来充成野生蕨菜蕨粑,不过很不讨好。当地老人最怀念的还是在艰苦时期吃到的这口野生蕨菜蕨粑。
2、腊肉
腊肉,在贵州过年肯定都少不了。猪肉都是在过年的时候杀的猪,留下一些过年,还有一些就是拿来在柴烟火上烟熏。在烟熏之前都是要先用盐,花椒等将肉腌制好,在大坛子里面等着盐入味,最后再悬挂在柴火上,等每次煮饭的时候,烟就会熏烤着这些肉。每年在汽车站的时候就能看见那些那些出远门的都会带上这个美食。
过年的时候,肯定要准备的就是豆腐,熏腊肉的时候也会准备一些豆腐拿去一起烟熏。这样烟熏的豆腐,等待2月份,天气变得暖和的时候就开始洗这些烟熏的制品。烟熏过的豆腐口感就会有嚼劲很多,重点是真的放好久都还能吃。
3、糟辣椒
在辣椒成熟的秋季,每家每户就开始准备将辣椒储存了。老的辣椒都会被拿去晒干,作干辣椒。还有些嫩的,但是是红的辣椒,就拿来洗干净,剁碎,放进坛子里面,加蒜,加盐,加白酒等着发酵成酸辣椒。这个最精髓的就是用瓦罐子来泡的酸辣椒,才是风味最正宗的,烧菜的时候最喜欢放一点,还有最很重要的,我妈妈告诉我,是一定不能用蘸油的筷子,或者是勺子去碰罐子里面的辣椒,这样会影响里面的储存的。
4、红粑粑
红粑粑,这个是在过年打糯糍粑的时候才会出现的。还有会在家里面亲戚结婚,而且在冬天的婚礼比较能够看见,但是夏天,又不会出现。这个的原材料是糯米跟辗米混合制作而成,这个粑粑不是用蒸熟的米去捣烂做成,而是本身就用两种的米粉来做这个,做出来粑粑就会很细腻,不会看见整颗的饭粒。外层的白色米是另外裹上去的,是不是很红火,很喜庆。
相比之下我比较喜欢糍粑,白白圆圆的样子十分可爱,特别是烤糍粑,看着它膨胀起来之后,放一点妈妈炒的豆豉辣椒,味道棒极了!
5、蒿菜粑粑
这个也是分季节存在的,在清明,蒿菜最嫩的时候才会见到,这个是每个家庭妇女必须要学会的技能了,清明待客的时候必备。蒿菜粑粑外层会包裹上一片叶子,里面有包裹着各种陷。最常见的就是包豆腐,花生碎,最简单还有直接包裹上白砂糖的。
小编最想念的还是糟辣椒,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情就是,邻里的好多娘娘们,在打完麻将后,就从槽辣椒坛子里面抽出酸萝卜,冬天最爱啊!这些特产你最喜欢什么,赶紧来pick一下。
❻ 贵州铜仁市梵净山位于哪里这里的动植物资源有多丰富
位于贵州铜仁市江口县印江土家族自治县松桃求族自治县交界处,在这里有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梵净山冷杉,钟萼木,还有鹅掌楸等珍惜植物。
在梵净山还拥有着非常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还是全国着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历史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梵净山的。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有着许多珍惜的物种。在1986年被批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
❼ 贵州铜仁哪种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外甥经验表明资源扩展性城市的转型之路有哪些
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中首先要解决好民生问题、保障好困难群众生活。贵州铜仁市在城市转型过程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和落脚点,因煤矿而兴起的西露天矿等矿区,也没有因为资源枯竭而被放弃。根据铜仁市“产业+民生+生态”同步推进规划,西露天矿这个亚洲最大、最深处420米、长度近7公里、容积超过17亿立方的废弃大矿坑,未来将成为铜仁市的“城市绿肺”和文化旅游聚集区,并建成国家工业遗址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❽ 铜仁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铜仁旅游必去景点,铜仁旅游
铜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三江沿岸15座大小桥梁凌空两岸,犹如15条彩虹。铜仁老城一面倚山,三面临水,发源于梵净的两条江自西自北而来,汇于铜仁,称锦江;锦江绕城半周,然后东去 铜仁一角流入湖南沅水。锦江沿岸有壮观雄奇的六龙山溶洞群。其中已开发的九龙洞为贵州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市内西门码头乘船就可以游览九龙洞及锦江风景区。铜仁是杰出的红军将领周逸群烈士故乡,辟有周逸群烈士故居一处,烈士塑像一座,往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铜仁地区主要旅游景点:梵净山 ·沿河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沿河土地湾黔东革命根据地·九龙洞 ·太子石 ·南岳飞泉 ·沿河麻阳河自然保护区 ·四野屯 ·红二、六方面军纪念碑 ·云海波涛 ·中流砥柱 ·云彩江声 ·鱼梁夜月 ·文笔凌云 ·六洞岚光 ·周逸群故居 ·玉屏晴雪 ·西岭归樵 ·万笏朝天 ·两江春色 ·金鳞游泳 ·东山楼阁 ·东山寺 ·锦江公园 ·十里锦江 ·长寿村 ·思南石
【一】梵净山:
在与湘、渝、鄂三省、市交界的黔东北边陲,在横亘楚蜀大地、绵延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 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这就是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梵净山。几百年来,梵净山的名字一直在黔、湘、川、鄂、桂等南国地域久久流传。虽然朝代有更替,人世有变迁,但梵净山的魅力依然历久不衰。是什么原因,是哪些因素造就了梵净山的无穷魅力和巨大诱惑呢?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海拔2493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其古老的山体距今已有10~14亿年的历史,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再加上山体庞大深邃,峰峦巍峨雄奇,主峰高耸入云,故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奉皇帝诏令而建的古碑上称之为“众名岳之宗”。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净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山,或雄奇险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胜的是新金顶,在海拔22 00余米的崇山峻岭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约100米,如巨笋出土,似玉龙啸天,红云环绕,直指苍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将山顶一劈为二。两个山顶上分别建有释迦殿、弥勒殿,两殿之间有天桥相连,朝拜的香火烧到了云天之上。还有那独立撑云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状若册籍的万卷书(山岩)等,形神兼备,令人叹绝!至于梵净山顶部一带常常出现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牵梦绕,一睹为快。水,或涓涓细流,或丁冬垂滴,或白练悬空,或奔腾咆哮,皆异常澄洁。峰回水转,汇成了九十九条溪流,顺山势的东西走向,向东汇成了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向西汇成印江河,直奔乌江进长江。树,遍山皆树,满眼是绿,繁花争艳,鸟兽和鸣,一幅天然画卷。还有那云、雾、风,波谲云诡,也给梵净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置身此山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在明朝万历以前,梵净山作为“古佛道场”,早已声名远播。在梵净山的滴水岩附近,有一块奉万历皇帝的诏令而专门竖立的石碑。碑文中写道:“此黔中间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也。”明朝万历皇帝之所以要下诏重建梵净山金顶正殿(寺庙),是鉴于曾经兴盛一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因长年战乱而日趋衰落破败,即碑文所言:“天哀名山之颓,而赐以钦命僧妙玄重建金顶正殿,足为万圣临銮。”碑文中把盛极之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比作“极乐天宫”,记载梵净山佛教自开辟以来,香火旺盛,信奉朝拜的信徒如云流水涌,连王公大人都十分向往。梵净山的声名早已传入了南京、北京,倾动了十三个行省的地方长官。
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据史料记载,梵净山原先的正名是“三山谷”,后来不知何时变成了“梵净山”。这大概只有去问当年的佛教高僧们了。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还使梵净山成为一个原始古朴的生态王国。由于梵净山的山体庞大且垂直高差大,形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原始基地。梵净山不仅生长着满山遍岭的各种植物和栖息着各类动物,而且拥有黔金丝猴、大鲵(娃娃鱼)、白颈长尾雉、云豹等珍稀动物和全球仅存的“贵州紫薇”以及中国鸽子花树(珙桐)等珍稀植物。梵净山原始古朴的生物群体,成为了人类的一大财富,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国务院于1978年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将梵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单位(中国只有五个成员单位)。梵净山是幸运的,因为在地球的同纬度上,目前只有它还保留有如此原始古朴的生物群体。梵净山的幸运,既得益于先人爱惜,也得力于当代人的保护。
在梵净山麓,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羌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体悟到梵净山区丰富深邃的人文文化。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书法艺术。印江,只不过是梵净山脚下的一个区区小县,异常闭塞,可是自明清以来,书法名家辈出,以题写“颐和园”匾牌而名噪海内外的严寅亮就是杰出代表,印江成为了着名的“书法之乡”。在梵净山麓的两个碑林中,你可欣赏到当代书坛泰斗赵朴初、启功、沈鹏等人的墨宝。这里还是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山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贵州高原上的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即1934年由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创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黔东特区,就屹立在梵净山麓的领边几县。
梵净山的过去属于我们历代的先民,而梵净山的现在和未来已不仅仅属于它所在当地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它还属于全人类。随着大旅游、大开放思路的逐步确立,在自然保护的前提下,梵净山将东连以张家界、武陵源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南接以阳河、杉木河为代表的旅游景区,形成一个合理的旅游链条,构成横跨黔湘的旅游“金三角”。再加上铜仁大兴飞机场的复航,玉屏至铜仁高等级公路的改造以及梵净山登山索道的建成,渝怀铁路也即将开通,梵净山必将逐步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这,也是铜仁的希望之所在。
梵净山是佛教名山,是生态王国,是风景胜地,是一方净土。谁不向往这么一个返朴归真、怡养身心的人间仙境呢!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梵净山山清水秀,号称有“九十九溪”,这些溪流汇成黑湾河、马槽河等十一条主要河流,呈放射状奔腾而下,沿途多急流险滩,跌水瀑布。梵净山是佛教胜地,“梵净”二字,即含佛家超凡脱俗之意。自明万历年间开始,建梵刹庙宇,成为与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遥遥相对应的佛教名山。
梵净山中最珍贵的动物是黔金丝猴,有“世界独生子”之称,因其背部有青灰色的毛,又称之为“灰金丝猴”。梵净山为世界上唯一分布区,最初1991-1993调查仅为3只!现在仅有500余只,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黔金丝猴的分布环境比较特殊,主要活动于保护区东北部松江县境内,海拔1400—1800米之间;那里地形崎岖、林木茂盛。它以多种植物的叶、芽、树皮和果为食,它们过着典型的群体树栖生活。各群均由不同年龄组成,最强壮的雄猴任群体的首领,但各群体间互不往来,活动的地域范围各不重叠,囿于固定的领地。对于受伤和死亡者则有抢尸习俗。
【二】九龙洞: 九龙洞景区位于城东的漾头镇是市区较近的旅游好去处,六龙山脉北端、 洞内景观锦江南岸大峡谷之中,区内山峰林立,重峦叠嶂,溪谷幽深,竹木苍翠,植被完好,既有璀璨峥嵘的岩溶洞群,雄奇险秀的锦江峡谷,逶迤秀丽的锦江(漾头)库区,还有考古价值较高的岩董、杜家园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的古文化遗址,是一个集观赏和科研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九龙洞是该景区的主体景点,洞内空旷宽敞,气势磅礴,景物众多。(主)洞长2284米,宽100多米,高75~80米,面积7万多平方米。全洞分为8厅和一道暗河,厅又分为两层,上层6厅,下层2厅,上下厅及洞洞之间均有小洞相连,深不可测。洞内遍布钟乳石笋、石柱、石帘、石瀑、石幔、石花、石针等,有的似云海奔涌,有的似飞禽走兽,有的似奇花异草,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神奇瑰丽,令人留连忘返,遐想不断。从市区坐旅游景区的车或者去城区中心西门桥渡口乘坐旅游船可以到达{是欣赏锦江沿岸秀丽风景,良好生态景观的好选择。},坐车的人到了锦江对岸乘船过河,均为坐马上山,走路也行但是喜欢轻松的游客和想体验坐马背感觉的游客可以选择,到了门口购买门票即可进入内部检票进入洞内,欣赏雄奇壮丽的溶洞自然奇观。
【三】锦江旅游区
从佛教名山梵净山,流出两条江,一条叫大江,一条叫小江,两江穿山越谷,在铜仁城中汇合形成了锦江。就在三江汇流的地方,一巨大岩石突兀江心,成为铜仁的中流砥柱——铜岩,岩上供奉“儒、释、道”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尊铜像,铜仁的历史渊源由此而起,铜仁因此而得名“铜人”。又因三位鼻祖的教义宗旨均以“仁”为核心,遂改名为铜仁。
山是铜仁的根,水是铜仁的魂,锦江孕育了铜仁——仁义之城。这是一个被山怀抱的城市,一个被水滋润的城市。穿城而过的锦江孕育着这方美丽富饶的土地,将城市装扮得如诗如画。一幅“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水墨山水画卷伴着千年流淌不息的锦江徐徐展开。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中国委员会、香港中国城市研究院CUI等机构联合举办的第三届(2009)中华100大生态亲水美景口碑金榜,日前在香港发布,贵州省铜仁市十里锦江入选十佳。
铜仁因水而兴。锦江下洞庭,入长江,古时,是铜仁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舟楫往返,商贾云集”,曾经盛极一时,素有“黔东重镇”之称号。自古以来,临水而居的铜仁人,水上行舟,运输、捕鱼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你依然能听到城中江声渔歌缭绕,看到绿柳下一个个静候江水的休闲垂钓者。更为有趣的是那夕阳里的十多座大桥上,一排排桥钓者悠然自得的情景不得不令你驻足守候桥下的鱼上钩。锦江带给这里的人们无限欢乐,让您无时无刻都能尽享到游泳的乐趣,垂钓的乐趣,人鱼水嬉戏的乐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垂钓、游泳、高台跳水、龙舟、漂流、独竹漂等水上运动依然是铜仁人最大的爱好和乐趣,锦江不仅养育了勤劳勇敢的铜仁人,更赋予了铜仁独具特色的水文化、渔文化、龙舟文化。团结、力量象征的龙舟竞渡也因此而成为铜仁最悠久、最丰富、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习俗。
龙是中国吉祥的象征,掌管降雨的神。古时,是铜仁侗族人最崇敬的神灵。龙的传说在这里优美动人,惟妙惟肖。赛龙舟的传说更是深入人心,源远流长。龙舟竞渡,在铜仁俗称“划龙船”,虽然同纪念屈原有关,但在铜仁却赋予它新的含义。最早是这里的侗家人向神龙祈福免灾的一种祭祀活动。铜仁有句俗话叫做“端午不下,犁耙高挂”。意思就是如果端午不下雨的话,今年就会遇到旱灾。一年无雨,必影响到农作物生长,没有收成。因而,每年农民完成了一年的春耕春种,就开始忙着向降雨的神龙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时值端午时节,村村寨寨的人们杀猪宰鸭,沿母亲河——锦江开展祭祀活动。为了能引起神龙的注意,让神龙知道百姓的意愿,按时节降雨。每个村寨家家户户就按人头凑份子,依照龙的样子打造一条龙船,并买来猪和鸭子做供品。挑选村里身强力壮的后生20—40人在河里来回划着龙船,齐声吼叫,唤龙降雨,并扔下活鸭子和香喷喷的腊肉、豆腐、糯米做的粽子,盐菜、酸辣肉馅的蒿菜粑诱龙出水,意在请出水里的神龙来到人间接受村民的供奉,降雨。争强好胜的侗家汉子划着几十上百条龙船在锦江欢快的穿梭,相互追逐,追抢在河里扑腾的鸭子,欢呼声、呐喊声震天响。船越划越有劲,舟越行越快,最后演变成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勇敢争先的划龙船比赛。岸上人都为自己村里的龙船呐喊助威,哪个村的龙船胜利了,就是为这个村争了光,村民像迎接英雄一样将划船的后生迎进村,全村男女老少一起涌进村里的祠堂,摆上庆功宴,端上丰盛的贡神食物,家家户户拿出自制的甜米酒开怀畅饮,犒劳为村争光的英雄们。只有拿头奖的英雄们才能吃上猪头。那是一件终身都会感到光荣而自豪的事情。划龙船比赛从此成为同饮锦江水的各族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自发性水上运动。每年端午前十几天,村村寨寨农民便自发地组织起来,把搁置了一年的龙船用桐油“油”一遍,请进水里,开始操练起来。到了了端午那天,各地龙船便相约聚集在铜仁城中三江汇流的铜岩,等待比赛。这一天,铜仁城乡万人空巷,齐聚锦江两岸,观看比赛。政府从此也将这项自发的群众体育赛事纳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壮大起来。锦江儿女一代代传承着这瑰丽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且愈演愈烈,从由男人主宰的龙舟比赛发展到女子龙舟参与比赛,从传统龙舟比赛发展到国际标准龙舟比赛,直至演绎为举办国际龙舟赛事。2009年1月,铜仁还荣获了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的称号。
锦江景区沿岸如诗如画的景点,主要包括武陵桥城、锦江十二景、锦江公园、水晶阁等。
(1)武陵桥城。铜仁市是一座多水的桥城,仅城区就有大小十余座风格各异的大桥。桥下江水碧波荡漾,锦江两岸绿树掩映,江上渔舟点点,既有名城苏州的婀娜多姿,更有山城铜仁的风格特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桥城。
(2)锦江十二景。锦江十二景是锦江沿岸较有特色的自然景点,分别是:南岳飞泉、两江春色、中流砥柱(铜岩)、东山楼阁、云彩江声、文笔凌云、金磷戏水、渔梁夜月、石笏朝天、芦洞岚光、玉屏晴雪、西岭归樵。
(3)水晶阁半岛。位于城东太乙峰下,锦江东岸,岛三面环水,半岛古树参天,幽香四溢。江面碧水映翠,渔舟如梭,宛如一幅流动的风景图。
(4)铜岩跨鳌亭。在铜仁锦江两江汇流处,有一巨石突起江心,高出水面十多米,总体面积486平方米,“孤屿嶙峋,当两江湍流中”,“作中流之砥柱,挽狂澜于既倒”,这便是与“铜仁”有着极深渊源的铜岩。相传,元朝时有渔人潜入铜岩底,“见岩足如鼎,中有铜范三教像”,“挽而出之”,“铜仁”也因此而得名。三尊铜人为儒、道、释三教的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而铜岩上的“跨鳌亭”,历代皆有修建,最早为明正德十一年(1516)所建,现存之亭系1993年重建。旧时相传,铜岩旁迎小江处有沙洲隐于水中,每逢乡试前,如洲现水面,郡人必有中榜者,故俗名“挂榜洲”。每逢乡试前七日,铜仁的地方官按古制举行宾兴大典,在跨鳌亭上设宴招待应举之士,“酌旨酒以盈卮,于斯亭以宠饯”,以求个“独占鳌头”的吉兆。
【四】中南门古商端口文化街区
据史料记载,作为“黔东门户”的铜仁,早在宋代就有湖南、四川、江西的客商来此贸易;明、清时期,更是“商贾樯帆、络绎不绝”,素有“黔东护商栈”之誉;清末民初,铜仁滨河“船舶往来,日凡数十百号,商务不衰。外商在铜开设洋行五、六家”,城内有大中商户400余家,成为黔东和川东一带的各种土特产和省外常德、汉口等地工业品的集散中心和销售市场。中南门、西门几大码头商旅辐辏、异常繁荣。中南门曾是铜仁着名的码头和繁华商业区,以八大商号为主的大小商家,主要集中在中南门一带。
(1)中南门古城区。中南门古城区系明、清传统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位于锦江北岸、东山西麓的中南门片区,背依东山,南临锦江,群体庞大,布局井然。古城区占地总面积36685平方米,古民居建筑总面积25544平方米,保存完好的四合大院35个,古巷道11条,现存木结构及砖木结构建筑228栋。其房屋、道路建设及排水系统设计科学合理,显示了古代民居建设规划设计技术的高超水平,为黔东民居之典型。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
(2)铜仁古城垣。在中南门码头边,看到一道用青石块砌筑的石基,时断时连,沿城蜿蜒而伸去的,那就是铜仁古城垣的遗址。铜仁古城垣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距今已有700百余年的历史。为铜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在全面进行进行维护阶段】
(3)川主宫。川主宫是铜仁市现存时代最早(明洪武八年即1375年)、保留最完好的古建筑。位于铜仁大小两江交汇处的西岸,与铜岩上的跨鳌亭隔江相对峙。川主宫为二进高封火墙围护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宫内精美的木雕、石刻、彩绘、泥塑遍及全宫,令人目不暇接,是研究明清时期社会生活、戏曲、宗教艺术的珍贵实物。【被私人给引起火灾,给烧毁大部分,现在正在复建原址,获得国家批准而开始复建】
❾ 铜仁市人民政府的自然资源
铜仁市处于武陵山脉西段,由于地质地貌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地下与地面组成物质均呈纷繁多样的特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着肥沃的土地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充裕的水资源和生机勃发的生物资源。
一、土地资源
全市拥有土地总面积18003平方千米,在总面积中有耕地4658.89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25.87%;果桑、茶叶等园地105.29平方千米,占0.58%;林地8211.19平方千米,占45.61%;牧草地1906.52平方千米,占10.59%;其它农用地1095.55平方千米;占6.08%;建设用地603.34平方千米,占3.35%(其中:居民及工矿用地539.76平方千米,交通用地44.84平方千米,水利设施用地18.73平方千米);水域面积221.55平方千米,占1.23%;未利用土地1200.67平方千米(未含滩涂面积),占6.67%。耕地主要分布于河谷阶地、低山河谷,低山丘陵或剥夷面、低中山山脚、山腰及山谷盆地和断陷盆地等地面。从土地利用的分布状况来看,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可以实行林、果药、茶、桑、畜等综合开发。特别是1965.12平方千米天然草地,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天然优势。抓好非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大大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成为全市经济的增长点。
二、矿产资源
铜仁市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藏丰富,已发现与不同程度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9种,其中金属矿产有:汞、锰、金、银、钨、锡、铜、铁、铅、锌、钒、钼、铂、镍、镁、铌钽、碲、硒、锢、镓、锗、钴,共22种;能源矿产有:煤、铀、地下热水,共3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白云石、重晶石、方解石、硅石、萤石、石煤、长石、磷、硫铁、碧玉石、花岗岩、大理石、黑滑石、石膏、石棉、紫袍玉带石、辉绿岩、脉石英、水晶石、石英砂、页岩、板岩、砂岩、水泥用粗面岩、建设用砂、含钾页岩、毒砂、陶瓷用高岭土、砖瓦用粘土、砷、水泥用粘土,共32种;水气矿产有:地下水、矿泉水,共2种。汞矿和锰矿储量最为丰富,是境内驰名中外、最具特色的优势矿产。汞矿主要分布于万山区、碧江区、松桃等县(区)。锰矿集中分布于松桃、碧江等县(区),已探明的储量达3700万吨,预计远景储量超过1亿吨,仅探明储量则位居全国第三位。此外,储量较大的还有:煤矿,主要分布于沿河、思南、德江、石阡、印江等县,已探明С+D+Ε级储量达3亿吨。铁矿,主要分布于石阡、沿河、德江、印江、江口等县,已探明的储量共达7249万吨。磷矿,主要分布于松桃、碧江、沿河等县(区),总储量为400万吨。地下热水,主要分布在石阡境内,总流量为58.45~62.4升/秒。含钾页岩,主要分布于碧江区、万山区,总储量在亿万吨以上。硫铁矿,主要分布在德江、沿河、思南、印江、石阡等地,已探明储量共达22873万吨。
三、水资源
境内降水充沛,地表河流密度高,地下补给基流多,全市年均径流总量达128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地表径流量为95.6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为32.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3671立方米,居全省首位。此外,过境客水非常丰富,每年径流量高达328亿立方米左右,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境内森林茂密,地表覆盖好,流水清澈,含沙量低,绝大部分水源若在轻度污染情况下,一般均能稀析自净。在水能方面,由于各条河流的河源地势较高,河流比降大,水力资源好,全市拥有水能理论蕴藏量93.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能量39.97万千瓦,占理论值的42.6%。如果加上乌江干流梯级水力资源,境内的水能理论蕴藏量则高达203.74万千瓦,可开发量高达584.3千瓦。人均可开发值达430瓦,均超过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四、生物资源
铜仁市由于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地形地貌适宜,为多种生物的共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境内植物资源主要有森林、草丛、药用植物、农作物品种和果树品种植物5大类;动物资源主要有畜禽品种、水生动物、野生动物3大类。
1. 在植物资源方面
一是森林资源。共有树种627种,分属89科,283属,以用材林和经济林为主,薪炭林、防护林、竹林、特用林所占比重较小。在森林树种中有不少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珙桐、紫薇;列为二级重点保护的有钟萼木、连香树、鹅掌揪;列为三级重点保护的有穗花杉、金杉槭、厚朴、凹叶厚朴、花榈木、楠木、白辛树、丽江铁杉、华铁杉、苌苞铁杉等。珍稀树种大多数集中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二是草种资源。境内天然牧草大体可分为6大类,共计160种,即禾木科牧草类74种,豆科牧草类16种,杂草类38种,水生青科类3种,饲树类4种,饲用藤灌木类25种。三是药材品种资源。境内有药用植物500种以上,已考察准确的高等药作植物有100科,227属,413种。其中有清热解毒植物药96种;止咳、祛痰、平喘植物药44种;止血植物药43种;驱风除湿、舒筋活血植物药60种;补中益气,散寒解表植物药33种;其他功能的植物药95种。此外,在省内外都畅销的民间常用植物药有珠子参、雪里见、蛇莲、八爪金龙、穿心莲,以及小蘖属、十大功劳属植物等。产量较大的植物药有莫茱萸、杜仲、厚补、黄柏、五倍子、金银花、瓜萎、射干、半夏、天麻等。境内大型真菌也很丰富,蕴藏有33科、77属、151种。其中竹黄、灵芝、茯苓、乌勃等21种可作药用。含抗癌物质或有抗癌作用的有采绒草盖菌、菱红菇等12种。还有香菇、木耳、松乳菇等30种,是城乡居民广为喜爱的美味山珍。四是农作植物品种资源。栽培植物主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其他经济作物和蔬菜,共计812个地方品种,其中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以及薯类、麦类、豆类、杂粮等594个品种;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等11个品种。其他经济作物主要有烟草、青麻、向日葵、茶叶、蚕桑等53个品种;蔬菜主要有叶菜类、根菜类、茄果类、甘蓝类、鳞茎类、水生菜类、瓜类、野生菜类等13类,154个品种。五是果树品种资源,境内栽培水果主要有柑橘、橙、柚、桃、李、梨、杏、柿、枣、苹果、葡萄、板栗、枇杷等。境 内各山区还盛产猕猴桃、刺梨、红籽、八月瓜等多种营养丰富的野生果品。近年来,人工栽培猕猴逐渐普及。
2.在动物资源方面
一是畜、禽品种资源。家畜以猪、牛、羊、狗为主,也有少量马、驴、兔等饲养。家禽以鸡、鸭为主,也有少量的鹅、鸽饲养。近年来,开始有人注重山鸡、蓝孔雀等野禽、珍禽饲养。二是水生动物资源。境内水生动物以鱼类最广,共有5目16科93种,种属最多的有锂科、鲍科、鳍科。近年来,开始了人工繁殖鳝鱼。除鱼类外,还有两栖动物大鲵、青蛙等;有爬行动物鳖、龟等;有软体动物蚌、螺等;有节肢动物日本沼虾、秀丽白虾等。大鲵被称为世界“山水之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本区是主要产区,境内各县均有分布,以梵净山及其周围最多。鳖又名“甲鱼”、“团鱼”,是高级滋补动物,肉质鲜嫩清香,其甲可人药,主治阴虚、痨热不蒸、症聚积等症,境内各溪河、塘库和沼泽等水域均有,是鳖的丰产区。三是野生动物资源。境内共有各类野生动物大约400余种,其中兽类动物约60余种,有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黔金丝猴、黑叶猴;有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熊猴、红面猴;有列为国家三类保护动物的林麝、毛冠鹿和穿山甲。黔金猴又叫灰金丝猴、自肩仰鼻猴,在世界上仅分布于本市梵净山,是非常珍贵的濒危物种;黑叶猴主要分布于本市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两栖动物分属2目8种11属,大约40余种,珍稀两栖动物除大鲵外还有尾斑瘰螈、大绿蛙、合征姬蛙、棘指角蟾等4种。爬行动物分属3目8科23属,约50余种,其中蛇目有32种,毒蛇有7种,有较高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13种。境内鸟类动物分属16目35科约200余种,其中留鸟类、夏候鸟类等繁殖鸟约占65%,冬候鸟类、旅鸟类等非繁殖鸟约占35%,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有鸳鸯、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和红腹锦鸡等4种。鸳鸯通常在北方繁殖,然而境内梵净山亦有鸳鸯繁殖,更显现出铜仁市自然环境的特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