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的20个中药材基地具体在哪些地方
吉林:吉林省是科技部于2000年批准建设的第二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江苏:2001年江苏省被批准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浙江:2005年2月,浙江省启建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2008年浙江省投入总额约为23亿元,成立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现代中药安全性评价等8个研究中心;
山东:2008年山东省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企业159家,销售收入185.9亿元,占山东省医药行业的18%
河南:河南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2000年在河南省启动实施了“河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工程”。2001年科技部批准建立了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河南)基地。
湖北:湖北是中药材资源大省,中药材资源种类达3970种,居全国第5位。2002年国家科技部和湖北省科技厅在罗田县建立“茯苓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建设”基地,
广东:2003年,广东省获得科技部批准并启动组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东)基地”。
四川:四川是科技部1998年批准组建的全国第一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也是唯一由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建的中药基地。
贵州:2001年科技部确定贵州省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2005年在全国率先通过科技部验收,成为全国第一家正式挂牌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云南:2007年,基地第一期建设通过科技部验收,云南省获得“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正式授牌。
宁夏:2000年经科技部批准宁夏成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中药材(宁夏)种植基地”。
Ⅱ 阐明生药的来源有几大类列举说明
给分哈
我国生药品种繁多,总数约有7000余种,其中常用生药约500余种。为了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必须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分门别类,加以叙述。不同的书籍,为了不同的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下:
1. 按药用部位分类法
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药再依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类、根茎类、皮类、茎木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和全草类等。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也便于比较同类不同生药间在外形和显微特征上的异同,也有利于学习和提高传统的药材性状鉴别经验。本教材采用此分类法。
2.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类别来分类,如含苷类生药,含生物碱类生药,含挥发油生药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和理化分析,也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
3. 按自然系统分类法
根据生药的原植(动)物的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等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特异性,以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
4.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根据生药的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来分类,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生药、作用于循环系统的生药等,或按中医疗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等等。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作用与效用,有利于与临床结合,也可以与所含活性成分相结合。
5. 其它分类法
在历史上,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着作《神农本草经》,就是按药物毒性和用药目的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经集注》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6类,每类又各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纲目》将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又把各部的药物按其生态及性质分为60类,如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并把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排列在一起。
在现代,《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等专着均按中文名的笔划顺序,以字典形式编排。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编排法,便于查阅。但各生药间缺少相互联系,教材中不采用此法。
Ⅲ 生药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生药学: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生产加工、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问题的科学。
生药:也称“天然药物”,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从广义上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草药、民族药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道地药材: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在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二、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
四大皖药(牡丹皮、木瓜、菊花、白芍)
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
三、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1、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基源种类
同名异物
东北蓼科蓼蓝
华东十字花科菘蓝
华南蕨床科植物马蓝
江西、湖北等地马鞭草科路边青同物异名
穿心莲:一见喜、榄核莲、苦草、四方莲、圆锥须药草
人参:古名:鬼盖、神草、人微、土精、人衔、地精
产地不同:石柱参、东洋参、高丽参、长白参加工方法不同:生晒参、白人参(糖参)、红参
Ⅳ 依药用植物特点,其分布共分为几大区并说出各区的药材代表
中国中药区划分区及主要特点
一级区
二级区及主要药材
主要特点
Ⅰ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Ⅰ1大兴安岭山地赤芍、防风、满山红、熊胆区
(1)野生中药材蕴藏丰富
(2)珍稀特产及地道药材品种多
(3)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4)开发利用前景可观
Ⅰ2小兴安岭、长白山山地人参、黄柏、五味子、细辛、鹿茸、蛤士蟆区
Ⅱ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Ⅱ1黄淮海辽平原金银花、地黄、白芍、牛膝、酸枣仁、槐米、北沙参、板蓝根、全蝎区
(1)中药资源比较丰富,家种药材生产水平较高,在国内占重要地位
(2)中药科技事业发达,生产后劲较大
(3)中药工业基础较好,购销经营繁荣兴旺
Ⅱ2黄土高原党参、连翘、大黄、沙棘、龙骨区
Ⅲ华东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Ⅲ1钱塘江、长江下游山地平原浙贝母、延胡索、菊花、白术、西红花、蟾酥、珍珠、蕲蛇区
(1)中药资源门类齐全,品种比较丰富
(2)珍贵、地道药材众多
(3)家种、饲养与野生药材收购同步发展
(4)生产、经营经验丰富,中成药工业初具规模
Ⅲ2江南低山丘陵厚朴、辛夷、郁金、玄参、泽泻、莲子、金钱白花蛇区
Ⅲ3江淮丘陵山地茯苓、辛夷、山茱萸、猫爪草、蜈蚣区
Ⅲ4长江中游丘陵平原及湖泊牡丹皮、枳壳、龟甲、鳖甲区
Ⅳ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Ⅳ1秦巴山地、汉中盆地当归、天麻、杜仲、独活区
(1)资源丰富,品种多样
(2)药材地道,品质优良
(3)民族众多,民族医药丰富
(4)药材产量高,开发潜力大
Ⅳ2川黔湘鄂山原山地黄连、杜仲、黄柏、厚朴、吴茱萸、茯苓、款冬花、木香、朱砂区
Ⅳ3滇黔桂山原丘陵三七、石斛、木蝴蝶、穿山甲区
Ⅳ4四川盆地川芎、麦冬、附子、郁金、白芷、白芍、枳壳、泽泻、红花区
Ⅳ5云贵高原黄连、木香、茯苓、天麻、半夏、川牛膝、续断、龙胆区
Ⅳ6横断山、东喜马拉雅山南麓川贝母、当归、大黄、羌活、重楼、麝香区
Ⅴ华南南亚热带、北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Ⅴ1岭南沿海、台湾北部山地丘陵砂仁、巴戟天、化桔红、广藿香、安息香、血竭、蛤蚧、穿山甲区
(1)以南亚热带、热带为主的中药资源独具特色
(2)南药引进栽培与野生变家种取得明显进展
(3)积极发展地道药材、引进省外品种,开拓新的产区
(4)研究开发民族药取得了一定成绩,且潜力很大
(5)中成药工业迅速发展,布局趋于合理
Ⅴ2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南部山地丘陵槟榔、益智、高良姜、白豆蔻、樟脑区
Ⅴ3滇西南山原砂仁、苏木、儿茶、千年健区
Ⅵ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
Ⅵ1松嫩及西辽河平原防风、桔梗、黄芩、麻黄、甘草、龙胆区
(1)野生药材资源丰富,草本植物占优势
(2)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
(3)家种家养药材生产发展缓慢,中成药工业比较发达
(4)民族药占有一定的比重
Ⅵ2阴山山地及坝上高原黄芪、黄芩、远志、知母、郁李仁区
Ⅵ3内蒙古高原赤芍、黄芪、地榆、草乌区
Ⅶ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
Ⅶ1阿尔泰、天山山地及准噶尔盆地伊贝母、红花、阿魏、雪荷花、马鹿茸区
(1)种类少,蕴藏量大,特产药材相对较多
(2)中药资源分布不均匀,开发利用很不平衡
(3)民族药、民间药丰富多彩
(4)需要保护资源的物种多
Ⅶ2塔里木、柴达木盆地及阿拉善、西鄂尔多斯高原甘草、麻黄、枸杞子、肉苁蓉、锁阳、紫草区
Ⅶ3祁连山山地秦艽、羌活、麝香、马鹿茸区
Ⅷ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
Ⅷ1川青藏高山峡谷冬虫夏草、川贝母、大黄、羌活、甘松、藏茵陈、麝香区
(1)名贵药材多,野生资源蕴藏量大
(2)藏药历史悠久,值得深入开发研究
(3)新品种新资源多,亟待开发利用
(4)中药资源分布不均,垂直分布明显
Ⅷ2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原坡地胡黄连、山莨菪、绿绒蒿、角蒿区
Ⅷ3羌塘高原马勃、冬虫夏草、雪莲花、熊胆、鹿角区
Ⅸ海洋中药区
Ⅸ1渤海、黄海、东海昆布、海藻、石决明、海螵蛸、牡蛎区
Ⅸ2南海海马、珍珠母、浮海石、贝齿、玳瑁区
(1)海洋中药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
(2)海洋药物应用历史悠久
(3)海洋药物医疗用途广、潜力大
(4)海洋药物的研究发展迅速
Ⅳ 全国中药材产地分布
中药材
陕西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天麻、杜仲、丹参、地黄、黄芩、山茱萸、乌头、防已、连翘、远志、绞股蓝、麻黄、柴胡、薯蓣、秦艽等。
甘肃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羌活、秦艽、党参、黄芪、锁阳、当归、大黄、甘草、猪苓、知母、九节菖蒲、麻黄、远志、枸杞、等。
青海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 黄芩、款冬花、菟丝子大黄、贝母、甘草、羌活、猪苓、锁阳、秦艽、肉苁蓉、冬虫夏草等。
重庆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半夏、天冬、黄连、杜仲、厚朴、金荞麦、仙茅等。
河北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 柴胡、远志、知母、黄芩、防风、菘蓝、薏苡、菊、北苍术、紫菀、金莲花、肉苁蓉、酸枣白芷、桔梗、藁本等。
药材的认知
药乡购药材认识,旨在收集全国中药材品种。各药均按名称、来源、形态、环境、栽培、采制、化学、药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制剂等编写,并附以彩色图,这些药物中,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来相沿药学叫做“本草学”。全国有十七大中药材市场,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在安徽省亳州市。
山西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杏、小茴香、连翘、麻黄、黄芪、防风、猪苓、知母、党参、远志、秦艽、苍术、甘遂等。
辽宁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 苍术、薏苡、远志、藁本、黄檗、党参、升麻、人参、细辛、五味子、柴胡、酸枣等。
吉林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人参、五味子、黄精、玉竹、白薇、桔梗、紫花地丁、知母、党参、黄芩、地榆、穿山龙等。
江苏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太子参、芦苇、桔梗、薄荷、菊、菘蓝、芡实、半夏、荆芥、紫苏、栝楼、百合、丹参、夏枯草 牛蒡等。
四川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川木香、麦冬、川芎、乌头、川贝母、鱼腥草、川木通、芍药、红花、大黄、川续断、冬虫夏草、干姜、使君子、川楝、黄皮树、泽泻、半夏、金银花、羌活、黄连、天麻、杜仲、桔梗、花椒、白芍、川黄柏、佛手、枇杷叶、金钱草、党参、龙胆、辛夷、乌梅、银耳、川明参、柴胡、白芷、川牛膝、丹参、补骨脂、郁金、姜黄、莪术、天门冬、厚朴等。
贵州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半夏、吴茱萸、天南星、黔党参、川牛膝、何首乌、白及、淫羊藿、黄檗、厚朴、白术、麦冬、百合、钩藤、续断、菊花、山药、瓜蒌、黄柏、桔梗、龙胆、前胡、天花粉、夏枯草、西洋参、通草、射干、乌梅、木瓜、三七、石斛、苍耳子、金银花、南沙参、姜黄、天麻、杜仲、天冬、黄精、茯苓、桃仁、百部、仙茅、黄芩、草乌、玉竹、赤芍、秦艽、防风、泽泻、独活、茯苓、白芍、白芷、黄连、玄参、大黄、栀子、云木香、薏苡、火麻仁、葛根、雷丸、鱼腥草、石菖蒲、木蝴蝶、五倍子等。
云南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当归、贝母、千年健、三七、云木香、黄连、天麻、石斛、诃子、肉桂、防风、猪苓、儿茶、草果、苏木、龙胆、木蝴蝶、阳春砂、半夏等。
西藏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 秦艽、麻黄、莨菪、川木香、羌活、胡黄连、大黄、贝母、冬虫夏草等。
福建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 太子参、酸橙、龙眼、穿心莲、泽泻、乌梅、栝楼、金樱子、厚朴、金毛狗脊、虎杖、贯众、巴戟天等。
江西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青葙、车前、泽泻、香薷、薄荷、钩藤、防己、酸橙、栀子、荆芥、蔓荆子、夏天无、蓬蘽等。
山东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栝楼、酸枣、茵陈、香附、远志、黄芩、山楂、忍冬、北沙参、牡丹、徐长卿、灵芝、天南星。
宁夏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银柴胡、锁阳、秦艽、柴胡、白鲜、大黄、宁夏枸杞、甘草、麻黄、党参、升麻、远志等。
新疆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赤芍、阿魏、锁阳、牛蒡、紫草、甘草、伊贝母、枸杞、秦艽、麻黄、红花、肉苁蓉、款冬花、雪莲等。
黑龙江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知母、五味子、赤芍、黄檗、人参、龙胆、槲寄生、黄芪、防风、苍术、牛蒡、刺五加、板蓝根等。
内蒙古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 黄芩、银柴胡、甘草、麻黄、赤芍、防风、地榆、升麻、锁阳、苦参、肉苁蓉、木贼、郁李等。
浙江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白术、玄参、麦冬、百合、山茱萸、夏枯草、菊、白芷、浙贝母、延胡索、芍药、厚朴、乌药、益母草等。
安徽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太子参、 南沙参、枸骨叶、莲须、夏枯草(球)、女贞、芍药、鹿衔草、华细辛、淫羊藿、鱼腥草、牡丹、菊、菘蓝、白前、土茯苓、苍术、半夏、独活、侧柏、木瓜、前胡、杜仲、金钱草、金银花、白蔹、白薇、萆解、葛根、茜草、青木香、地榆、
防己、 蒿本、三棱、商陆、射干、天麻、乌药、香附、黄精、山楂、玉竹、紫菀、荜澄茄、金樱子、蔓荆、山茱萸、桑椹、葶苈子、紫苏子、合欢皮、淡竹叶、野菊花、半边莲、大蓟、翻白草、龟甲、红娘子、蜈蚣等。
北京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 益母草、玉竹、黄芩、知母、苍术、酸枣、瞿麦、柴胡、远志等。
天津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菘蓝、茵陈、酸枣、牛膝、北沙参等。
上海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 栝楼、菘蓝、番红花、延胡索、丹参等。
河南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 辛夷、忍冬、地黄、牛膝、白芷、白附子、牛蒡子、桔梗、菊、薯蓣、山茱萸、连翘、半夏、猪苓、独角莲、望春花、柴胡、款冬花、栝楼、天南星、酸枣等。
湖北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厚朴、续断、茯苓、黄连、独活、苍术、半夏、射干、杜仲、白术、湖北贝母等。
湖南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 玉竹、牡丹、厚朴、木瓜、黄精、乌药、前胡、吴茱萸、莲、芍药、望春花、白及(白芨)、夏枯草、百合等。
广东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草豆蔻、肉桂、阳春砂、益智、巴戟天、诃子、佛手、橘、化州柚、仙茅、何首乌、乌药、广藿香、广防己、红豆蔻、穿心莲等。
广西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 石斛、吴茱萸、罗汉果、广金钱草、鸡骨草、莪术、天冬、郁金、大戟、肉桂、千年健、土茯苓、栝楼、茯苓、何首乌、八角茴香、葛等。
海南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胡椒、丁香、槟榔、阳春砂、益智、肉豆蔻、芦荟、高良姜、巴戟天、广藿香、金线莲等。
Ⅵ 中草药材主要在中国哪些地方生产
各省皆有,中医的发展就是各地劳动人民对自然的不断认识和发现,所以中药材是源自天然
就中草药资源丰富的省份主要是云南、西藏吧,因为地理气候比较特殊
但资源丰富不代表产业发达,国内最大的草药市场在安徽亳州 河北安国
Ⅶ 云南产哪些中药
云南产的药材很多种
1、三七:主产于文山州,红河、玉溪、曲靖、大理、楚雄、昆明等地、州、市亦有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驰名国内外。本省年产量占中国的70%以上。
2、砂仁:主产于西双版纳;德宏、文山、红河、临沧等地、州亦有栽培。本省年产量占中国60%左右。居首位。
3、当归:主产于丽江、中甸、德钦、兰坪、维西、鹤庆、剑川等县。商品习称云归,以个大、结实、味浓、油性足而着称。多供出口。
4、云木香:地道药材。主产于丽江、迪庆、大理、保山、怒江等地、州;楚雄、曲靖、昭通等地、州亦有种植,商品根条均匀、质坚、体重、油润、味香浓、不空心。本省年收购量居中国一、二位。
5、黄连:主要分布怒江州及腾冲县;维西、云龙、剑川等县有少量栽培,具有坚实、色黄、味苦、内有菊花心等特点。
6、茯苓:又称“云苓”。野生分布于丽江、维西、中甸、福贡、云龙、剑川、腾冲、禄劝、武定、富民、宣威等县。家种主产于楚雄州、昆明市和曲靖地区;维西、丽江亦有种植。商品体重、坚实、个大、圆滑、不破裂、剖面色白、细腻。供应中国和出口。
7、天麻:主产于镇雄、大关、威信、永善、丽江、维西、云龙、福贡、贡山等县。商品个大坚实、色泽黄白明亮,习称“明天麻”。
8、石斛:分布于文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临沧、曲靖等地、州。本省年收购量占中国50%左右,居第一位。
9、儿茶:主产于西双版纳。儿茶素含量40~50%。
10、诃子:分布于保山、临沧、德宏等地、州。产品质坚、体重、肉厚。本省年收购量占中国80%左右。
11、胡黄连:分布于德钦、维西、中甸、贡山等县,野生变家种已取得初步成功。
12、半夏:野生资源较多,主要分布于昭通、曲靖、昆明、文山等地、川、市。商品个圆似珠、色白、质坚、粉质细腻、味辛辣。
13、秦艽:分布于丽江、大理、迪庆、怒江等地、州。商品根条粗长、肉厚结实、色,质地优良。
14、猪苓:分布于维西、丽江、宁蒗、洱源、剑川、云龙、兰坪、贡山、镇雄等县。商品个大质坚、皮黑肉白。
15、穿山甲:分布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甲片片大、有光泽、无腥气、不带肉油。
16、荜茇:分布于盈江、瑞丽、潞西、陇川、梁河等县及思茅、西双版纳、临沧、怒江等地、州。商品果穗肥大、质坚、饱满、黑褐色、断面稍红。本省年收购量占中国70%以上。
17、麝香:分布于迪庆、丽江、怒江、大理、楚雄、保山、曲靖、昭通等地、州。
18、草果:主产于红河、文山、思茅、玉溪、西双版纳、临沧等地、州。商品个大、饱满、质硬、表面红棕色、内色白、香气浓、味辛辣。
19、冬虫夏草:分布于丽江、中甸、德钦、贡山等县。商品以身干、丰满肥壮、断面色白、菌座短小、无黑粗皮着称。
20、何首乌:分布于玉溪、红河、文山、楚雄、昆明、昭通等地、州、市。商品个大质坚、显粉性、外表黑褐、内色黄白或红棕色、有云朵纹。
21、龙胆:分布于保山、文山、大理、楚雄、昭通、曲靖、临沧等地、州。商品根条粗肥、色黄明亮、味极苦。
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药用植物4,758种,药用动物260种,矿物药32种,共计5,050种。云南省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立体型特征,动、植物垂直差异十分明显。因此,全省药材资源分为高寒层、中暖层、低热层三个层次。由于东西热量条件和寒潮入侵强度不同,各层东西海拔指针有一定差异。以北部南华的大百草岭~中部景东~南部金平以东的哀牢山脉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高寒层:西部2,500米以上,东部2,300米以上,占全省总面积的18.4%,以滇西北最为集中,滇东北次之,其它地区零星分布。气候相当于寒温带至温带。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的野生品种有麝香、鹿茸、熊胆、豹骨、猴骨、灵猫香、冬虫夏草、川贝母、胡黄莲、秦艽、珠子参、雪上一枝蒿、羌活、三尖杉、羺本、山慈菇、大黄、法罗海、三分三等。家种品种主要有云木香、当归、天麻等,为全省生产基地。
中暖层:西部海拔1,500~2,800米,东部1,300~2,300米,占全省总面积的54%,以滇中、滇西南最为集中。气候相当于中亚热带至温带,光照充足,气温温和。降雨适中,土地肥沃,是云南药材主产区。家种药材主要有茯苓、三七、党参、红花、附子、白术、山药、川芎、川牛膝、百合、泽泻、木瓜、枳壳、乌梅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龙胆、黄芩、半夏、天南星、草乌、猪苓、杜仲、防风、何首乌、茯苓、金银花、香附、天冬、贯众、黄精、玉竹、鸡血藤、前胡、红芽大戟、百部、柴胡、仙茅等。
低热层:西部1,500米以下,东部1,300米以下。主要分布在南部边缘一带,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另外,金沙江、元江、怒江、澜沧江、南盘江等河谷地带亦有分布。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7.6%,气候属于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除元江河谷外。降水较充沛,土地肥沃。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为南药生产基地。主要家种品种有砂仁、肉桂、草果、白豆蔻、槟榔、苏木、儿茶、胡椒、檀香及吴茱萸、蔓荆子、木蝴蝶等。野生品种主要有红豆蔻、草豆蔻、诃子、板蓝根、狗脊、骨碎补、荜茇、马槟榔、龙血树、芦荟、千年健、大风子、乌药、紫胶、琥珀等。动物药材有蛤蚧、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穿山甲等。
Ⅷ 中国地道的药材产区有哪些
甘肃陇西中药材市场简介 陇西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千年药乡”和“西北药都”之美称。这里盛产313种中药材,是全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 以陇西为中心的药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其中白条党参的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 文峰、首阳两大中药材市场2008年集散各类中药材600多个品种20多万吨,成交额达13亿元。 作为西北最重要的药材集散地之一的陇西,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走信息化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县委县政府也提出了“把陇西建成汇集中药材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交易平台和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中药材物流中心的目标定位。陇西中药材商贸市场 首阳市场中药材交易占地68亩,建筑面积21220平方米,是西北最大的党参、黄芪集散交易市场,有党参、黄芪“晴雨表”之称。文峰中药材交易市场占202亩,有两层营业楼31幢,经营铺面550间,两个交易大厅交易功能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了窗口作用。全国唯一的中药材专业种苗市场——首阳“西部中药材种苗市场”已建成运营,吸引了来自四川、广东、广西、湖北、福建、安徽等省区的2000多名客商常驻市场经销药材。两大市场年集散各类中药材600个品种15万吨,成交量7万吨,成交额5亿元。经营水平逐步提高。县内有经销企业218户,其中百万元以上的12户,50万元以上的78户,20万元以上的128户,贩运人员一万多人。
我是非常用心回答的,请加分
gip╂
Ⅸ 山西主要的药材产地有哪些地方
药材资源多分甯册诹�笊铰觯�
中条山山脉:本省药材主要分甯兦�T诤0�2,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和针阔叶混交林区生长有金莲花、秦艽、祖师麻、九节菖蒲、瑞香狼毒、马先蒿、太白贝母、连翘、伸筋草等。在海拔800~2,000米阳坡的阔叶林区,分甯兊囊┎慕�300种,主要有五味子、杏仁、桃仁、穿山龙、玉竹、连翘、山楂、五倍子、黄精、九节菖蒲、天冬、藁本、独活、淫羊藿、石韦、天南星、七叶一枝花等。在海拔800米以下分甯冇性吨尽⒎婪纭⒉枣湳、茜草、柴胡、桔梗、酸枣仁、地榆、丹参、金银花、瓜钂尅⒁鸪隆⒁婺覆荨⑾愀健⒉窈�取6�⒖笪镆┎闹饕�斜�恰⒙谷住Ⅶ晗恪⑹�唷⒘�恰⒚⑾酰取�
吕梁山脉:在海拔1,200~1,400米的平川丘陵区,主要分甯冇懈什荨⒃吨尽⒌毓瞧ぁ⑻胰省⑿尤省��丁⒙榛频�170多种药材。在海拔1,400~1,800米的林牧区,分甯冇�190多种药材,主要有黄柏、酸枣仁、金银花、黄芩、柴胡、苍链�⒊嗌帧⒒凭�⒂裰瘛⒅�浮⒌げ蔚取T诤0�1,800米以上的灌丛疏林区.分甯冇胁喟匾丁�刈尤省⒕戆亍⑶剀吹取6�⒖笪镆┎闹饕�绪晗恪⒙谷住⑷��㈤硸甲。滑石、蒙石、龙骨、紫石英、阍熑槭�⒋攀�取�
五鍙吧健⒑闵缴铰觯荷�帧⒉莩》岣唬�幸吧�┎纳�さ牧己没肪常�皱竷有300多种药材,主要有党参(鍙暗常�⒒栖巍⒉窈�⒒凭�⑶蓟睢⒒栖恕⒏什荨⒃吨尽⒂裰瘛⒍阑睢⒙榛啤⑸�椤⒉枣湳、藁本、桃仁、桔梗、知母、薤白、白头翁、王不留行、夏枯草、地榆、苦参、银柴胡、地肤子、铁线莲、猪苓、豹骨、麝香等。
太岳山脉:森林覆盖率高,雨量充足,野生药材资源丰富,分甯冇�390多种药材。其中植物药材有连翘、地黄、玄参、知母、柴胡、丹参、酸枣仁、远志、黄芩、荆芥、苍链�⒊嗌帧⒒凭�⑸揭丁⑤怂孔印⑼�橄伞⒛就ā⒒泵住⒉菸诘龋欢�镆┎挠斜�恰⑴;啤Ⅶ晗恪⒙谷住⑷��㈤硸甲、五灵脂等;矿物药材有花蕊石、蛇含石、阍熑槭�⒘蚧啤⒘�堑取�
太行山脉:分甯冇兄幸┎�460多种,主要有黄芩、连翘、柴胡、酸枣仁、知母、地榆、仙鹤草、侧柏叶、独活、苍链�⒖嗖巍⒁婺覆荨⒁鸪隆⒔酃!⒌げ巍⑽辶橹�⒂裰瘛⒃吨尽⒉远�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