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论述 贵州经济、文化特点及发展潜力
一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和其它省份比,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处于欠开发状况。石宗源书记在报告中讲到:“欠开发是指目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我省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气候、旅游、文化、人力等资源尚未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的确,贵州的民族文化资源在近几年的保护开发中,呈现的是大部分没有开发,有的是低层次的开发的现象。欠开发,说明我们有潜力可挖。正如石宗源书记指出的那样:“欠开发既是欠发达的症结之所在,又是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潜力之所在。”所以,贵州民族地区应该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把民族文化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不仅产生旅游业本身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兴黔富民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建设和谐贵州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两年贵州旅游业发展快,所以吴仪副总理说:中国旅游“九五”看云南,“十五”看四川,“十一五”看贵州。这一方面说明贵州旅游业的地位在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贵州这几年,以“多彩贵州”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以独特创意、新颖的方式和大手笔的运作,在全国引起了积极反响,全省旅游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贵州围绕“多彩贵州”这一文化品牌的塑造,2005年3月,举办了“黄果树”杯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推出了侗族大歌、苗族飞歌等一批优秀作品,选拔了一批文艺人才。更重要的是,唱出了贵州人民的心声,唱出了贵州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激情,唱出了贵州富民兴黔的动力,唱出了各族人民构建和谐贵州的新局面;2005年重0月,贵州以“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部分优秀歌曲为基础,打造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在应邀参加2006年4月的“相约北京”国际联欢活动的演出上,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大奖,到全国17个城市巡演,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2006年1月,举办了2006“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借贵州靓丽的佳丽们到北京、香港、上海、广州等地举行决赛机会,宣传了我们多彩贵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特色,展示了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极大地增强了贵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吸引力;举办了“两赛一会”,即“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和旅游商品展销大会。大规模地展示了众多深藏于民间的精美民族工艺品和民族“绝技”。通过“两赛一会”,提升了贵州文化旅游商品的档次,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商品品牌,挖掘和培养了一批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这两年通过几项活动的开展,多彩贵州文化定位逐渐深入人心,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贵州广大干部群众经历了文化的体验和思考,增强了对贵州文化的认同,进一步树立起了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志气和信心。2007年,贵州继续延伸和强化“多彩贵州”宣传主题,全年推出荔波万亩梅花节、乡村旅游节、黄果树瀑布节、油菜花旅游节、“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杜鹃花节、苗族姊妹节、赏花游系列活动等共30多项和谐城乡游、乡村游、赏花游、探险游、节庆游、民俗体验游、休闲避署游专题和民族节庆活动,向海内外展示自然生态和富有神奇魅力的贵州,这样进一步提高贵州民族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参与度。“多彩贵州”逐渐为外界所认识,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号召力,提高了贵州的知名度。为贵州旅游业的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外部环境,为贵州旅游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相信,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㈡ 贵州省的自然资源与发展拜托各位大神
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众多但经济社会欠发达、欠开发的内陆山区省份。贵州水、电、煤多种能源兼备,组合良好,“水火互济”的能源结构使贵州成为全国发展电力工业的最佳省份。贵州又是全国着名的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门类齐全,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居全国前5位的有28种、前10位的矿产有41种,具有良好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有56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三位。集山石、水景、洞穴、林木为一体的自然风光、四季如春的气候与民族民间文化相结合,构成贵州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贵州经济发展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发展是贵州面临的第一要务,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使贵州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得到最终解决。根据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应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贵州一不沿边,二不沿海,缺乏区位优势;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又受喀斯特山区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具备粮食生产和发展现代工业的优势。但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和独特的旅游环境是贵州发展的优势资源,国家已将贵州列为南方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多彩贵州”的成功宣传,为贵州发展旅游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能源、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是贵州发展的优势所在。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这是贵州面临的发展机遇。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既要发挥能源、矿产资源的优势,也要充分利用独特的旅游资源。然而,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矛盾,开发不好容易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不能为了开发资源而导致对环境的破坏,也不能担心破坏环境而放弃资源开发。 首先,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尽快确定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合理规划水能、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布局,从空间分布的角度避免水能、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利用后发优势,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开发的技术水平,延长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链,提升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减少污染的排放。第三,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落后技术和低水平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第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旅游人才的培养,使旅游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㈢ 贵州省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贵州是我国的能源大省,犹以水力和煤最为突出。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储量丰富,且成矿地质条件好,是着名的矿产资源大省。贵州生物种类繁多。全省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 贵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园”。
㈣ 结合贵州省情贵州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贵州山多地少,少数民族多,资源丰富,应该先大力发展交通基础,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提高财政收入,还大力发展山区风情游和少数名族风情游提高经济活力,简单来说旅游业是发展最快,最适合贵州的行业。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内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贵州省作为我国资源丰富.的大省,在加工贸易方面也有着良好的发展优势。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较好,对外贸易积极进取,伴随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和丝绸之路贸易带的发展,贵州省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当前,贵州省的对外贸易在国内市场.上所占比重不高,但是由于其地理位置独特,毗邻东南亚各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与此同时,为了承接我国制造业向国内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贵州省当前的对外贸易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在2021年1月25日,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在贵阳开幕。 对于未来奋斗目标,贵州亦有规划。“十四五”时期,贵州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左右;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高,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人民生活、开放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在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贵州省代省长李炳军说,贵州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确保“十四五”开好局。
㈤ 贵州未来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即将成为贵州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旅游文化资源都将成为推动这一发展方向的基础。
在中国的贵州省,有一个全球性的大数据基地。中国政府在2014年批准了贵州省提出的将横跨贵阳市和安顺市的“贵安新区”作为产业新区的构想。仅仅5年时间,那里就吸引了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竞相入驻,汇聚了大量处理和利用庞大且复杂的大数据的企业。
贵州省经济增长率自2017年起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该省过去曾经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日均收入2美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比例在最近4年里从18%骤降至4%。
㈥ 贵州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贵州也得到很多的政策支持发展得到很好的帮助和提升,但是,就贵州目前的发展方向看,过多走粗放型的模式,就拿贵阳来讲,房地产成为了贵阳经济最近几年来的主要增长方式,这种利用土地资源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我就得把贵阳比作第2个鄂尔多斯并不夸张。贵州省在企业文化和本土品牌方面也做得不是很好,现在贵州让人知道的也就是茅台酒了,就连贵阳市,这个做古老的城市都在中国的大家庭中不怎么为人所知,品牌意识是今后贵州发展的重要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