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锦州有多少资源
扩展阅读
picc产品成保多少起步 2025-05-14 06:06:19
中东国家怎么分配石油 2025-05-14 06:06:08

锦州有多少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8-15 08:27:32

㈠ 锦州市的由来和历史

锦州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素享盛名的商贸重镇,更是一座生机勃勃、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现代港口城市。
锦州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独具特色。锦州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位于着名的“辽西走廊”东端,是连
锦州市
接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京哈铁路、秦沈铁路客运专线、京哈公路、京沈高速公路横贯全境。锦阜、锦朝高速公路及102线国道使锦州与周边城市形成了“一小时城市群”。锦州港是中国沿海最北部的一类开放商港,已跻身于中国港口二十强。锦州机场是辽宁省西部唯一一座达国际4C级标准的民航机场,已开通锦州--北京中转联航,可飞往全国各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大大增强了锦州的城市影响力和经济、文化的辐射力,也为锦州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奠定了天然的基础。
锦州物华天宝,地产丰饶,素有“海上锦州”的美誉。锦州市拥有海岸线总长97.7公里。近海水域面积12万公顷,沿海滩涂面积26.6万亩,25万亩近海渔场。锦州还是辽宁省主要产盐区之一。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石灰石、膨润土、萤石、花岗岩等。全地区目前已发现矿种有48个,已开发利用22个。膨润土储量为亚洲第一。

㈡ 锦州在什么地方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

锦州市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是辽宁省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物流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辽宁省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辽宁省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已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

锦州拥有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锦州)示范基地,是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锐金融生态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城市。

(2)锦州有多少资源扩展阅读: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设县,当时各县属奉天省辽沈道辖;1928年废除道制;1929年省改名辽宁,当时各县直隶辽宁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县皆属伪奉大省;1934年设锦州省,管辖各县。

1937年伪政权施行市制,始设锦州市,中县分治,伪省、市、县公署皆驻锦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曾一度建立辽西专员公署和锦州市政府。

1948年10月锦州解放后,属热河省热东专署辖;1949年1月成立辽西省,省政府驻锦州;1954年8月辽东辽西省合并为辽宁省,锦州市为省辖市,以后两次成立锦州专区;1968年专区撤销后实行市领导县体制;1980年,锦州市革委会撤销,成立锦州市人民政府。

㈢ 锦州自然资源数据表格

急需一些07、08年的,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相关的数据或表格!最好是近期1、我国能源资源的状况 中国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能源资源总量约4万吨

㈣ 锦州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1、空间上的地域差异性,锦州的旅游风景区的分布锦州南部比北部多。
2、构景的多样性,锦州的旅游资源的利用可谓是千变万化,吸引游客。

㈤ 锦州渤海有哪些资源

和其他海洋一样!没什么特别的
水产也没特别的,石油天然气都一样

㈥ 锦州市水资源有关数据

2005年锦州市水资源公报
--------------------------------------------------------------------------------

2006-3-22 www.jz.gov.cn

2005年我市为平水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持平,比2004年减少1.3%。全市地表水资源量7.1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了12.4%。全市中小型水库蓄水量比去年略多,其中4座中型水库蓄水量共增加了1729万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位继续回升,全年总的供用水量少于去年,各河流水质与去年比较未见明显好转。

一、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200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563.1毫米,折合水量为56.47亿立方米,是继2004年以来的第二个平水年。全年1月到3月降水很少,其余时段降雨分布的比较适宜农时,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

年内分配:5、6月份降水较多,尤其5月份是多年平均值的3倍左右,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9月至12月降水量偏少。其中:1月至2月降水6.7毫米,与多年平均值持平;3月至5月降水163.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一倍以上;6月至9月降水427.9毫米,与多年平均值持平,占全年降水量的68.8%;10月至12月降水23.9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44.8%。

地区分布:从流域分布看,绕阳河流域平均降水量561.0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3%,为平水年;大凌河流域平均降水量528.4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2%;小凌河流域平均降水量633.2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5.1%,为丰水年;沿海杏山地区平均降水量512.9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4.4%,为偏枯水年份。

从行政区分布看,市区平均降水量为659.9毫米,为丰水年;义县平均降水量为588.2毫米,为偏丰水年;凌海市平均降水量为568.2毫米,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为平水年;黑山县、原北宁市降水量分别为528.5毫米、549.3毫米,属偏枯水年份。

(二)地表水资源 1.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径流量表示。2005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7.17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71.5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2.4%。

各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和多年平均值相比,绕阳河为3.13亿立方米,偏多15.5%;大凌河为2.39亿立方米,偏少15.0%;小凌河为1.53亿立方米,偏少36.1%;沿海地区0.13亿立方米,偏少53.8%。

2.水库蓄水量。全市年末中小型水库蓄水量比上年末有所增加,其中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3950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729万立方米,但水库整体蓄水量仍严重不足,远没有达到其设计蓄水能力。

(三)地下水资源 1.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指降水、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地下水含水层的动态水量。2005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8.56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71 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7.05亿立方米,山丘区和平原区重复计算量为1.20亿立方米。

2.地下水动态。由于连续两年降水比较接近多年平均值,2005年全区地下水位绝大部分有所上升,全区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39米左右。其中上升幅度比较大的地下水站有:黑山县薛屯站上升了1.31米;凌海城区上升了2.39米;义县的聚粮屯站上升了1.35米。地下水水位下降的站点不多,下降幅度也很小,均没超过0.30米。

3.海水入侵。到2005年年末,全市海水入侵面积176.7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凌海建业、阎家等乡镇。

(四)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指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扣除两者的重复量)。2005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2.9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7.4%,与2004年比较增加了3.9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8.56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2.74亿立方米。

二、水资源利用

(一)供水量 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2005年全市总供水量7.75亿立方米,包括向外区(阜新、盘锦、葫芦岛市)供水0.6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0.35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6%;地下水供水量7.40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95.4%。在地表水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0.005 亿立方米,占地表水供水量的1.4%;引水工程供水量0.35亿立方米,占地表水供水量的98.6%。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深层水供水量0.12亿立方米,占地下水供水量的1.6%;浅层水供水量7.28亿立方米,占地下水供水量的98.4%。

(二)用水量 用水量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2005年全市总用水量7.11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3.9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5.6%;林牧渔业用水量0.4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5%;城镇生活用水量0.7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0.7%;农村生活用水量0.3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9%;工业用水量1.5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2.3% 。

全市各行业用水量情况见图。

(三)耗水量 耗水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2005年全市实际耗水量4.31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61.0%。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2.32亿立方米,是耗水量大户,耗水率59.0%;林牧渔业耗水量0.44亿立方米,耗水率94.0%;城镇生活耗水量0.41亿立方米,耗水率54.0%;农村生活耗水量0.34亿立方米,耗水率98%;工业耗水量0.80亿立方米,耗水率50.0%。

三、水质概况

(一)废污水排放量 2005年全市废污水排放量为10820万吨,其中向大凌河排放废污水3100万吨,占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的28.7%;向小凌河排放废污水7720万吨,占71.3%。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5年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0.1万吨,其中向大凌河排放污染物7.80万吨,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2.42万吨,五日生化需氧量1.40万吨,化学需氧量3.11万吨。向小凌河排放污染物2.26万吨,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0.586万吨,五日生化需氧量0.32万吨,化学需氧量1.28万吨。评价结果表明:市区的废污水一部分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污染物排放量有了明显减少,基本上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三)地表水水质 流经锦州市境内的较大河流大、小凌河水质污染较重。此次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丰水期(6-9月),枯水期(1-5,10-12月)对河流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参数选用PH 、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铵氮、铜、氟化物、砷化物、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14项,评价参数浓度代表值选用平均值。

1.大凌河水质 大凌河评价河长237公里,其中支流西河河长83公里,代表河段3个。丰水期:大凌河干流义县段为Ⅲ类水质;凌海段为超Ⅴ类水质;支流复兴堡段为Ⅴ类水质。枯水期:义县段为Ⅴ类水质;凌海段、复兴堡段为超Ⅴ类水质。

2.小凌河水质 小凌河评价河长105公里,代表河段2个。丰水期:缸窑口段为Ⅲ类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锦州段为Ⅴ类水质。枯水期:锦州段为超Ⅴ类水质;缸窑口段为Ⅴ类水质。

评价结果表明:在评价总河长342公里中,丰水期超Ⅴ类水质河长57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16.7%;Ⅴ类水质河长128公里,占37.4%;Ⅲ类水质河长157公里,占45.9%。枯水期超Ⅴ类水质河长185公里,占54.1% ;Ⅴ类水质河长157公里,占45.9% 。

大、小凌河主要污染物为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铵氮、挥发酚、氟化物、汞等。

(四)地下水水质 2005年对市常规地下水9眼井进行了水质分析,评价标准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地下水井水质较好,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但在局部地区存在着污染,超标项目有铵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应引起重视。

四、2006年上半年供需水预测

根据2005年水资源量状况及2006年上半年来水量预测,2006年上半年全市可供水量4.3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供0.2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供4.14亿立方米。

经测算,2006年上半年全市需水量4.5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需水量2.78亿立方米、林牧渔业需水量0.35亿立方米、工业需水量0.86亿立方米、城镇公共需水量0.12 亿立方米、居民生活需水量0.43亿立方米、生态环境需水量0.016亿立方米,按行政分区进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凌海市缺水比较多,为0.50亿立方米,主要表现在大、小凌河扇地资源性短缺。市区缺水0.27亿立方米,主要表现在郊区农业生产用水。其余各县区供需水量基本平衡。

2005年重要水事

1.落实责任,积极备战,打好防汛攻坚战

2005年汛期,全省平均降雨量要较常年多1-2成,我市各河流水势上涨,发生大暴雨洪水的可能性很大。为此,我们本着“抓早、抓实、抓紧”的原则,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市防汛指挥部按照防汛责任及所辖区域,形成由市政府领导成员及市水利局领导组成的行政领导责任人和抢险责任人、市水利局中层干部组成技术责任人的防汛领导体制。各责任人将按照各自责任区,认真检查度汛工作,落实度汛方案。

2.建女儿河左岸带状公园,抓紧女儿河治理工程

为做好女儿河带状公园工程,6月份,我局开始了女儿河治理工程。该工程地处女儿河左岸锦朝高速公路至锦葫公路段,堤长3.9公里,其中原有土堤加高培厚1公里,新建土堤2.9公里;锦葫公路桥至女儿河南桥段,原有土堤加高培厚2.83公里,该工程已完成土堤建设20万土方,完成投资300万元,目前已竣工。

3.防止海水入侵,保护大小凌河扇地水资源

为保护大小凌河扇地水源地,我局自年初开始着手防海水入侵前期工作。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有效地阻止了海水沿着小凌河入侵上游水源地。二期工程可研报告已于11月1日通过省水利厅技术审查,目前正在申请省发改委批复工作,二期工程将于2006年4月份动工兴建,预计10月份全部竣工,整个工程预计总投资3600万元。

4.抓好农村饮水、改水工程建设,确保人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截至目前,新建水源井58眼,配备水泵58台套,盖井房58座,受益户数4850户、16200口人,4000头大牲畜,完成投资343万元。防氟改水完成水厂建设54处,配备水泵54台套,微机30台,压力罐9个,架设高低压线路18公里,铺设管路220.3公里,解决95个自然屯、17971户、64032口人吃上合格水。完成投资1313万元,其中省补932万元,自筹381万元。

㈦ 锦州的地理环境

锦州市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区内各时期岩层及地质构造均很发育,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的东北部,区域构造位于山海关台拱、辽西台陷带南部及辽北断陷这三个构造的相接部位;由其控制的沉降带和中生代断陷盆地产有煤、耐火粘土、石灰石、石油、天然气,不同期次的侵入岩,尤其是燕山期的侵入岩,控制着内生矿产分布,西部以中生代的火成岩为主,赋存有金、银、铜、铅、锌、铁、锰、磷、煤及其它一些非金属矿产,在沿海一带赋存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与地下水,东部山区以建平群和火成岩为主,赋存着煤、膨润土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平原区主要为第四系,赋存有地下水。锦州地区中生代地层发育,不仅赋存着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及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产资源,在我国乃至世界地层研究中有重要位置,而且有鸟类、鱼类、爬行类、叶肢介、昆虫、植物、孢粉和轮藻等各门类的化石,组成了极其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并已称着于世。全区现已发现矿种48种,可开发利用的34种,已被开发利用的22种,其中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金、银、萤石、膨润土、花岗岩等。
1、能源矿产
区内已知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和泥炭。煤主要分布在凌海市班吉塔镇、义县九道岭镇、前杨乡和黑山八道壕镇地区,截止2004年底全区尚有煤炭储量1.2亿吨。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凌海市与盘锦市交接地区及辽东湾锦州海域,锦州采油矿区面积57.27平方千米,提供地质储量1.8亿吨。油页岩分布于义县头台满族乡上侏罗统金刚山组中,估计储量50万吨(由于销路不清,未开发利用)。泥炭分布于凌海市大湖乡,估计储量约30万吨,由于地质工作程度低未被利用。
2、金属矿产
全市已发现矿产地45处,其中贵金属23处,矿种为金、银;黑色金属7处,矿种为铁、锰;有色金属13处,矿种为铜、铅、锌、钼、汞和镍;稀有元素1处,矿种为锗;稀有金属1处,矿种为独居石。除金银铁外,其余矿种均未开发利用。截止2004年底金储量34.2万吨,铁储量为42万吨。
3、冶金、化工辅助原料及特种非金属
硅石共有矿点8处,位于义县大榆树堡镇,凌海市三台子镇、高峰和双羊镇,太和区女儿河、营盘乡和天桥区。白云岩主要分布在义县头台、留龙沟满族乡和聚粮屯满族乡,北镇市高山子、汪家坟;保有储量7585万吨。耐火粘土分布于凌海班吉塔镇一带,保有储量53万吨。萤石、重晶石分布于义县头道河满族乡、刘龙台和地藏寺,仅地藏寺三宝屯为大型矿床,保有储量61万吨。水晶仅在义县瓦子峪,有压电和熔炼2种,保有储量71吨。其它如钾长石见于凌海高峰乡、义县头台乡、天桥孙家湾和后三角山;磷矿见于天桥、凌海娘娘宫和高峰乡、义县头台乡、北宁广宁和汪家坟乡;红柱石见于黑山蛇山子;上述矿产均未开发利用。
4、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
膨润土是我市主要矿产,其中黑山十里钠质膨润土矿为大型矿床,余者为义县后营沟、凌海羊草甸子、义县小石厂等,截止2004年底保有储量3218万吨。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凌海班吉塔镇。小凌河后石灰窑子规模最大,储量1.09亿吨;沸石有7处矿点,在义县上石厂、下石厂、后营沟、土岭沟、从查沟和市区观音洞,保有储量404万吨。高岭土仅义县二台一处,储量为40万吨。花岗岩是我市主要矿产,分布于闾山周边地区,储量达1.4亿立方米。其它尚有长石、珍珠岩、黑耀岩、玄武岩、滑石、硅藻土、玛瑙、白垩土、石墨、石棉等。
5、矿泉水和地热
矿泉水现已发现4处,既太和区钟屯和电厂附近、北宁沙河子和凌海大碾子地区;地热共发现2处,汤池子地热位于凌海市沈家台乡汤池子村;汤河子地热位于太和区女儿河乡北汤河子村。锦州市主要泉水有:白砬子泉、稍户营子泉、牛角山泉、老黑山泉、兴龙泉、双兴泉、汤池子温泉、汤河子温泉。 辽宁锦州藏东风电场位于锦州北侧的余积镇藏东村。其地理坐标为121°15′E,41°15′N,场址位于辽宁风能资源丰富区内。藏东场址为一台地形,台地四周为平原。台地又可分为南北两块,每块呈东西走向,长约3km、南北约2km。由于该场址周围大多为平原,加之处于季风气候区内,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南北向气流在这里受地形强迫作用抬升加速,风速比周围地区明显偏大。该场地的地形特点及道路、电网等社会自然条件有利于建设风电场。

㈧ 锦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锦州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位于着名的“辽西走廊”东端,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锦州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级森林保护区1处。
1、锦州的笔架山“天桥”潮涨隐、潮落现。隐可驰舟,现可行人,是当今世界唯一的此类自然奇观之一。
2、笔架山上的三清阁,有中国海上唯一的盘古造像,同时集儒、道、释三教派于一阁之内,在诸多的宗教场所中实实属罕见。
3、义县奉国寺内供奉着七尊巨佛,面目相同,手势各异,释迦牟尼行列第七,国内唯一。
4、医巫闾山山峰峻秀,景观奇特,被誉为“中国东北三大名山之首”。
5、青岩寺观音圣母,造型奇特,游人如织。
6、辽沈战役纪念馆攻克锦州全景画,中国最大。辽沈战役纪念馆已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吃的有:什锦小菜、凌川白酒、北镇鸭梨、沟帮子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