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什么是四个环境资源
扩展阅读
100钻石剑怎么做 2025-05-15 02:17:11
建委和国土资源哪个好 2025-05-15 02:16:34
5d钻石画怎么贴得快 2025-05-15 01:59:52

什么是四个环境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8-10 11:22:04

1. 什么叫资源,资源有哪些类型,资源科学体系请简述

资源: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客观基础。
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
资源的类型:
一、按照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征及应用的目的进行多种科学分类:
1、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可以将自然资源分为: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
2、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可将其划分为:
农业资源
(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
工业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林产品资源、草原产品资源)旅游资源;
二、根据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经济关系,即按照资源的性质,划分为四类:
1、环境资源:如太阳光,地热,空气和天然水等。这类资源比较稳定。
2、生物资源:如动物、森林、草场等。这类资源人类使用之后可以通过本身的生产繁殖再
生产出来。
3、土地资源:包括农用土地、城市土地等。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4、矿藏资源:包括能源、各种矿物等。它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其储量有限,开
发利用之后不能再生,利用一部分就少一部分,直至枯竭。

2. 中国环境资源分为哪几大类

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环境资源的概念: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我国立法是将资源在环境概念中的。

3. 为什说环境是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类

环境既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

狭义的环境,指如环境问题中的“环境”一词,大部分的环境往往指相对于人类这个主体而言的一切自然环境要素的总和数。那么自然界所有的资源,也是环境资源。
地球环境需要人类珍惜的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类:
1) 三大生命要素:空气、水和土壤;
2) 六种自然资源:矿产、森林、淡水、土地、生物物种、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气);
3) 两类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荒野、灌丛等)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湿地、湖泊、河流、海洋等);
4) 多样景观资源:如山势、水流、本土动植物种类、自然与文化历史遗迹等。

4. 中国环境资源法包括什么

环境资源法学——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吕忠梅高利红余耀军

内容提要: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法律人才的素质,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教学要求,我们邀请政法院校和实际部门的法学教授和专家编写出版了这批教材。
这批教材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吸收国内外法教育的最新成果,面向21世纪的法学教育,正确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本书就是其中的一本。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环境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资源
第二节 环境问题
第二章 环境资源法概述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的涵义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律关系
第三节 环境资源法的地位与体系
第四节 环境资源保护基本法
上篇
第三章 环境资源法的价值定位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的价值定位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的目的
第三节 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环境权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国际要权法的发展
第二节 环境权的基本理认
第三节 公民环境权
第四节 国家环境权
中篇
第五章 环境资源综合法制制度
第一节 源头控制制度
第二节 过程控制制度
第六章 自然保护法律制度
第一节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第二节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第三节 自然资源开发禁限制度
第四节 进出口管制度
第五节 自然资源补救制度
第七章 污染控制制度
第一节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第二节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第三节 污染物排放税费制度
第四节 现场检查制度
第五节 限期治理制度
第六节 防止污染转嫁、转移制度
第七节 污染事故强制应急措施制度
第八章 环境资源责任制度
第九章 环境资源纠纷解决制度
下篇
第十章 自然保护法
第十一章 污染防治法
第十二章 国际环境资源法
主要参考书目

5. 环境资源基本概念

(一)环境、资源及环境资源

环境与资源两个概念相互交叉,很难将两者截然分开。环境的概念更多强调的是整体性和生态联系性,环境是基础。资源的概念更多强调的是实用价值和可开发性,资源是财源。《辞海》中解释,“资源”即资财的来源。因此,环境、资源只不过是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概念,环境资源也就是自然资源。

一般认为,资源是指对人有用或具有使用价值的某种东西。广义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等各种资源;狭义的资源则仅指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界形成的可供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称[49]。对于自然资源(也称为环境资源)也有许多解释。《中国大网络全书·法学卷》中关于自然资源的表述是:“自然资源指能够为人们所利用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然要素,一般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等。[5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定义为:“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自从地球上有人类活动以来,环境资源就一直为人类社会提供着功能服务。它包括[51]:

第一,它提供人类生产活动的原材料,如土地、空气、水、森林、矿藏。

第二,它提供人类的生存场所,即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

第三,它对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扩散、贮存、同化的作用,即环境对污染物具有净化作用。

第四,它提供舒适性服务,如休闲场所和娱乐资源,为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福利提供物质资源。

过去,人们对资源的定义偏重于它的经济价值,认为只有获得经济开发利益尤其是当前开发利益的自然因素才是资源,忽视自然因素对人类生存的生态价值和未来价值[52]。如人们只认为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是自然资源,因为它们可作为生产要素使用。而大气、旅游景观等环境要素不直接进入生产过程,所以不是资源。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意识到这类环境要素也同样为人类提供了服务。这样就扩大了资源的范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景观,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所以,把所有的环境要素都纳入自然资源的范畴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环境资源的分类

按照环境资源(自然资源)的分布量和被人类使用时间的长短,自然资源可分为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两大类。有限资源又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是可以更新再被利用的资源,如动物、植物、土壤、森林等。人类利用可更新资源的数量和速度,不能超过资源本身的更新速度,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枯竭而不能永续利用。不可更新资源是指数量有限又不可再生,是一种耗竭性资源,如矿产资源。人类对这类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十分珍惜,尽可能综合利用,减少耗损和浪费。无限资源是指用之不竭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53]。目前,人们还没有把无限资源纳入到环境资源立法的保护对象,但是人类活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它们。

6. “六观”“六个统一”“四个环境” “四个必须”是什么

大局观、价值观、执法观、业绩观、权力观和发展观

一、坚持先进性要求与理想信念的统一,解决好精神支柱问题。
二、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好学求知的统一,解决好自身素质问题。
三、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勤政为民的统一,解决好工作方向问题。
四、坚持先进性要求与爱岗敬业的统一,解决好内在动力问题。
五、坚持先进性要求与组织纪律的统一,解决好廉洁自律问题。
六、坚持先进性要求与艰苦奋斗的统一,解决好思想作风问题。

优化政策环境,优化政务环境,优化执法环境,优化服务环境

一是检察权必须严格依法行使。
二是检察权必须受到监督制约。
三是检察职能的发挥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以及执法环境、执法能力、执法保障方面的新变化新要求,努力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的法律监督工作格局。
四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必须遵循法治原则和司法规律,符合诉讼原理。

7. 简述社区的四大教育资源及其产生的作用。

摘要 一是社区场所资源;二是社区办学资源;三是社区信息资源,四是社区环境资源

8. 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有什么区别

自然资源是可以被消耗的,如煤,石油
环境资源是那些价值来自于其本身的存在的,如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或者适合某种作物种植的气候。

9. 心理学四个环境资源是什么

心理学是个环境资源,我觉得环境对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决定了人的一些心理活动,因此人是受环境影响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