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水务局水资源怎么改革
扩展阅读
如何判断无形资源 2025-05-15 09:48:48
一条蛇成本多少 2025-05-15 09:47:08

水务局水资源怎么改革

发布时间: 2022-08-09 00:52:41

A. 水务一体化管理

10.3.1关于水务局

我国传统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将城市与农村、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等进行分割管理,严重地违背了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规律和整体性。特别是由此产生的“多龙管水”、“政出多门”等问题,导致一些城市和地区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与回用,以及在流域内上游用水不管下游、左右岸不衔接,更不用说实现跨流域调水的有机协调和统筹配置了。由此看来,成立水务局,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以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

那么,什么是水务局?成立水务局管什么?城市区域不是流域,为什么要由水务局来管?为什么在城市区域要城乡一体化统一管水?对此,吴季松早在2000年做了回答[11]。后来,他又从理论依据和政策法规两方面阐述了水务管理体制的依据,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12]

1993年7月,深圳市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水务局,变“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从而掀开了我国水利史上水务一体化建设的新篇章。2000年5月13日我国最高级别的水务局——上海市水务局隆重成立,成为省级政府实施水务统管先锋,对全城市水务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1999年以来连续大旱,全国有亿亩农田绝收,500多座城市用水告急,但是实施了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地方均未发生城乡用水纠纷,也没有出现饮用水供应危机。如闻名全国的“水荒”城市西安在大旱之年不但没有发生“水荒”,也没有像以前限制供水;黄河大旱之年没有断流[13]。据报道

《中国水利报》(2004-01-10)。,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成立水务局或由水利系统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单位共1206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50%。

现代水务管理体制是有其特定内涵的,它是一种以城镇为中心、城乡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吴季松[12]从水循环过程出发分析了城市水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务局工作的目标。认为,在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前提下,要建立3个补偿机制,即谁耗费水量谁补偿,谁污染水质谁补偿,谁破坏水生态环境谁补偿;同时,利用补偿建立3个恢复机制,即保证水量的供需平衡,保证水质达到需求标准,保证水环境与生态达到要求。水务局就是这6个机制建设的执行者、运行的操作者和责任的承担者,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保障的责任机构,同时还是水资源相关法规的执行机构。

显然,水务局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不是简单地将其他部门管水的职能向水务局转移或归并,而是水资源管理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成立水务局)则往往会碰到许多难点,主要包括:部门之间的协调,现有人员是否能担当这一重任,尚没有现行法规供水务局执行等[11]

10.3.2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要从原来的多龙管水一下子变为一龙管水是十分困难的,一些出于赶时髦而成立起来的水务局往往名不副实,起不到“一龙管水”的作用。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各部门把自身利益看得太重,而没有从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大局去考虑问题。

以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为特征的区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符合水资源循环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管理的一般原则,能够为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有利条件,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但是仍有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急需解决[11]。如,①如何协调与流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克服出现区域割据式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弊端;②如何将资源管理与用水管理两项职能已分离,又纳入一体化管理模式运作中;③如何在《水法》法律精神下,在决策层通过充分协商,找到符合水资源管理系统要求的政策;④水资源管理法规与规范、标准如何适应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并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为改革保驾护航等。由此看来,仅仅挂一个水务局的牌子是不解决问题的,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务一体化管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城市工厂的排污罚没通常由环保部门管,而污水进入河道后造成的后果则往往由水利部门来承担,实行水务一体化后能否解决这一矛盾?

(2)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也存在水体的转换关系,地下水的开发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随着地热和矿泉水开采规模的扩大,必然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就目前大部分地区而言,地表水和地下水仍未实行统一管理,而是水利和矿产部门各自为政。实际上,不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很难保障地热的储量以及矿泉水水质和水量的稳定。如何达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的目的而又不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政策相违背?

(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农村争水的现象是常见的。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加,水开始从农村和郊区调往城市;另一方面,城市工业的发展又污染了下游农村的用水。因为农业用水是有季节性的,而城市生活用水则片刻不能停止,在城市和农村争水时,农民总是处于下风。这一问题如何解决?

统一管理问题是国际上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水管理用词,但它绝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国内,对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概念也十分推崇,但我国对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理解与国际上的理解是有区别的。前者理解为统一行政的概念,而后者只是从水的角度强调协调的重要性。当然,就目前国际上而言仍然还没有一个通用的模式。正如文献[14]指出,虽然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某些基本原则可以不考虑经济或社会发展的情况和阶段,但是对这个原则如何付诸实施没有一个通用的蓝图。由于各国和各地区之间水问题的特性、特点和程度,人力资源、体制能力、公共与私营部门之间的相对力量和特点,文化定位,自然条件和许多其他因素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一般原则方法的实际应用必须反映当地的不同条件,必须采用不同的形式。

参考文献

[1]沈大军.水管理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8

[2]林洪孝主编.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252~255.225

[3]雷玉桃,谢建春,王雅鹏.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创新对策[J].水利经济,2003,(6):12~14

[4]佟春生,骆涛,黄强等.流域水资源管理理论框架探讨[J].人民黄河,2004,(1):28~30

[5]陈菁.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初探[J].中国水利,2003,(1):29~31

[6]王文生.对推进水资源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几点思考[J].海河水利,2003,(5):1~3

[7]郝火凡,赵普敏.对流域水资源管理与水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甘肃水利科技,2003,(7):3~4

[8]杨志峰,冯彦,王烜.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体系——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91~115

[9]姜志群.公众参与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治淮,2003,(8):14~15

[10]左其亭,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190

[11]吴季松.为什么要以水务局管理城市水资源[J].江苏水利,2000,(4)

[12]吴季松.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化[J].中国水利,2002,(7):35~39

[13]熊首纯,迟道才,刘铁刚.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进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J].农业与技术,2003,(5):77~80

[14]全球水伙伴中国地区委员会着.梁瑞驹,沈大军,吴娟译.水资源统一管理(全球水伙伴技术委员会技术文件第4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5~6,15~16,27,30,36,47~49,51

B. 资源税改革河北省水资源管理部门怎么改革

一、改革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定,通过实施水资源税改革,优化税制,建立规范公平、调控合理、征管高效的水资源税制度;用税收杠杆调节用水需求,引导和鼓励节约利用地表水资源,抑制地下水超采,有效加强水资源保护,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保我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顺利实施,为全国推广水资源费改税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制度体系。
二、指导原则

(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周密安排,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三)有的放矢,务实管用。坚持问题导向,对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原因,充分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案,防范水资源税征管风险,积极稳妥地推进试点。
(四)依法办事,平稳过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加强行政执法,做到文明执法,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根据轻重缓急,排出改革推进时序,分步实施,确保改革平稳过渡。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基础管理,做好准备工作。
1.摸清底数、源头管理。组织对全省取用水情况开展一次拉网式摸底调查,彻底摸清取用水户底数;对未经许可擅自取水和未安装计量设施取水的用户开展一次全面清查和治理,核实水源类型、许可水量、取水设施等信息。进一步加强源头管控,规范纳税人取水许可管理,严格取水许可手续审批,全面落实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按照拉网式调查成果,及时更新台账信息,建好基础台账,确保登记信息真实、准确,为全面征收水资源税打下坚实基础。制定《河北省规范取水许可做好水资源税征收管理的意见》。(省水利厅牵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厅、省地税局配合)
2.限额管理、规范计量。严格限用地下水,在南水北调受水区,城镇自来水使用南水北调水,提高公共供水能力,关停自备井,严禁使用地下水,遏制非法取水和偷逃水资源税行为。编制《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自备井关停工作方案》。(省水利厅负责)

C. 水资源费改税试点扩大了吗

在河北首个水资源税试点一年多之际,我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将于12月1日起正式扩围。据财政部介绍,此次纳入水资源税试点的有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四川、宁夏、陕西等9省(区、市)。

水资源税改革,就是把之前的“水资源费”改为“水资源税”。据财政部介绍,“税费平移”是这次费改税排在首位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维持水资源费缴纳义务人、征收对象、计征依据等基本要素不变,对居民和一般工商业税额标准基本保持不变,不增加正常生产生活用水负担,实现收费制度向征税制度的平稳转换。

值得关注的是,考虑到九地的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经济发展水平等与河北省有所不同,此次公布的实施办法在比照河北方案的同时,还体现了创新和个性化内容,明确了不同水资源状况和取用水类型的征税政策,增加了跨省水力发电、采矿排水等具体征税规定,并确定了差异化的最低平均税额标准。其中,北京、天津的最低平均税额标准较高,地表水最低平均税额分别为每立方米1.6元和0.8元,地下水最低平均税额均为每立方米4元。据介绍,这主要是考虑到北京、天津经济发达且严重缺水,现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为全国最高。

至此,我国水资源税(费)将三路并行推进:九个试点省份依据实施办法,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和配套文件;《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暂行办法》还将在河北省内继续适用;其他未纳入试点的地区依然按照之前的水资源费模式来征收。

D. 水资源费改税内容怎么样

水资源试点采取费改税,是对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在地下水超采地区取用地下水,特种行业取用地下水和超计划用水适用较高税率,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维持在原有的负担水平不变。

从试点的实施情况看,总体平稳有序,征管也比较顺畅,税收调节的作用也逐渐呈现。主要是强化纳税人节水意识,抑制地下水的超采,倒逼高耗水企业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对个人来说,负担是没有增加的。

(4)水务局水资源怎么改革扩展阅读

征税制度需要通过试点探索和完善,直接在法律中规定征收水资源税的条件目前还不成熟,为了确保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于法有据,资源税法授权国务院开展水资源税改革试点。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2016年在河北省实施,从2017年12月份,试点工作扩大到了9个省,主要是在缺水比较严重的几个地区,包括北京、天津等9个省份,即华北地区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

E. 这次机构改革县级水利部门如何改内设机构如何设置

(一)取消和调整已由省、市、县人民政府公布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原县水利局的职责、县供水局的行政管理职责、县发电管理局的小水电行政管理职责以及县环保和建设局的污水处理行政管理职责等整合划入县水务局,实行涉水事务统一管理。
(三)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配置,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在做好全县防汛防旱防风工作的基础上,增加防低温雨雪冰冻工作职责。

F. 水资源费改税如何试点

在河北省试点水资源税改革一年多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水利部日前联合发文,宣布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扩围,12月1日起,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四川、宁夏、陕西9省(区、市)也将纳入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用税收杠杆抑制不合理用水行为。

管水更“严” 监管收费更加精准

记者从河北省地税局了解到,河北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一年多来,初步形成了以“水利核准、纳税申报、地税征收、联合监管、信息共享”为主要特色的“税收共治”水资源税征管新模式。

全面掌握水资源税税源、完善纳税人信息是加强水资源税征管的基础和保障。对此,河北地税联合水利部门组织了全省取用水情况拉网式摸底调查,全面摸清取用水户底数,核实水源类型、许可水量、取水设施等信息,实现了部门信息同步和共享。

“以前要到水务部门去领用水量核定书,水务部门盖章确认后,再到地税部门办税。现在有了水资源税信息管理系统,可在网上确认取水量,直接申报缴纳税款。”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智群申说。

针对取水计量设备老化、取水量核定不准确、数据传递滞后、无法实时有效监控等问题,征税部门探索推行水资源远程监控精准计量并逐步在全省推广。“重点纳税户安装水资源计量远程监控系统后,减少了人工抄表出现的误差、杜绝了企业偷用水现象,实现了用水量数据的及时、稳定、精准计量。”唐山港隆服装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李丽梅说:“每月取用了多少水一目了然,远程监控设备让水资源税真正成为了‘明白税’。”

深化税改仍需理顺机制完善细则

专家表示,从河北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的成效来看,基本达到了征收水资源税的初衷。与收费相比,税收刚性作用发挥明显,抑制了地下水超采,耗水大户节水举措明显增强。试点还探索出“税收共治”新型管理模式,提升了水资源管理水平,为国家扩大试点范围积累了经验。

针对水资源税试点扩围,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原院长古建芹教授等认为,从长期来看,要时刻注意水资源税的功能定位不是为取得税收收入,而是监督管理水资源,促进水资源保护和使用。下一步,应对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如何实现科学合理高效加以引导,考虑将其用水结构再细分,制定相应条款,引导全民增强节水意识。

一些基层税务、水利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水资源费改税涉及税务、财政、水利等多个部门以及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责任划分。此外,征管部门的技术配置要到位,取水计量还需加快实现标准化。

节约用水。

G. 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水资源的组织体系和权限划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以及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组织保障。改革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与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不同,它是一种动态的、可再生的资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十二条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H. 水资源费改税试点

法律分析:水资源费改税试点为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山东省、四川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法律依据:《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山东省、四川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试点省份)的水资源税征收管理。

I. 现在的水利局改为

报讯 (记者侯小健通讯员杨广泉)自去年5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原省水利局改组为省水务局后,到目前为止,全省各市、县、区水利局全部改为水务局。其中,海口、三亚、儋州、乐东、定安、临高、屯昌、白沙、澄迈9个市县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和污水回用职能全部划归水行政主管部门,实现了辖区内水务一体化管理。其他市、县有的已将部分职能划归水行政主管部门,为逐步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和水资源的统一配置提供了体制保障。
省水务局局长王扬俊说,这不仅是简单的名称变更,其职能也相应扩充,这就意味着海南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将成为现实,真正实现从水源管到龙头,从农村走向城市。
据了解,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符合水的自然属性与客观规律,适应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要求的现代水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强化水务局作为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监督检查、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职能,对城乡水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完善水网设施,实行城乡防洪、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地下水回灌统一调度管理,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理顺在原体制下形成的多龙管水、部门职能分割的状况,真正做到“一龙管水,团结治水”,最终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