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长江文化资源在哪里
扩展阅读
月子养护要多少费用 2025-05-15 17:47:25
刚入坑手帐要买哪些工具 2025-05-15 17:46:47
转租费用怎么计算 2025-05-15 17:32:41

长江文化资源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8-08 20:41:14

⑴ 长江流域文化有哪些 长江流域文化的介绍

1、在长江流域,溯江而上依次分布着吴越文化区、楚文化区、巴蜀滇文化区。其中,以楚文化的影响为最大。楚文化的扩张,是东周时代的一件大事。春秋时期,楚人北上逐鹿中原,楚文化也向北延伸。

2、至战国之世,楚文化先是向南大大发展,随后由于楚国政治中心的东移,又向东扩张,进入长江下游以至今山东省境,说楚文化影响所及达到半个中国。

⑵ 长江流域文化有哪些

长江正源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它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长江历史悠久,那么长江流域文化有哪些呢?
在长江流域,溯江而上依次分布着吴越文化区、楚文化区、巴蜀滇文化区。其中,以楚文化的影响为最大。楚文化的扩张,是东周时代的一件大事。春秋时期,楚人北上逐鹿中原,楚文化也向北延伸。至战国之世,楚文化先是向南大大发展,随后由于楚国政治中心的东移,又向东扩张,进入长江下游以至今山东省境,说楚文化影响所及达到半个中国。

楚文化崛起于长江中
游楚文化的崛起与楚国的崛起是同步的。在春秋早期,楚国开始变小为大,变弱为强,称雄于江汉之间,但楚人并不以此为满足。楚王熊通三十五年(公元前706年)扬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史记·楚世家》)中国即中原,其问鼎中原的野心溢于言表。两年之后,自立为王,是为楚武王。楚武王转战汉水西东,为楚人留下清朗而安宁的江汉平原。
吴越文化及其楚化
长江下游的江东,大致以太湖为缓冲的水域,北有吴国、南有越国。东周的吴就是西周的宜,或称“勾吴”;越即戉,或称“于越”。吴越虽是两国,土着却是一族。吴国的疆域以太湖平原北部和宁镇丘陵为主体,扩展到皖南的大部分丘陵,苏北的一部分平原,以及淮南的某些地方。越国的疆域以宁绍平原和太湖平原南部即杭嘉湖平原为主体,扩展到浙西、皖南的山地。有时,越人从杭嘉湖平原西出,渡过长江,渗入淮南。

巴蜀滇文化
地处长江上游的巴、蜀因为山高水险的地理环境所限,长时间处于相当闭塞的状态,直至春秋战国之际,这里的文化面貌仍无重大变化。后来秦、楚对抗,才给长江上游的文化带来了加速发展的机缘。蜀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应在今成都市辖区之内。这里“地称天府”,据晋人常璩所着《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其宝则有璧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赭、垩、锦、绣、罽、、犀、象、毡、耳毛、丹黄、空青、桑、漆、麻、纻之铙。”总之,物产丰富。

⑶ 介绍长江(地理,历史,文化)300

长江(the Changjiang River)(changjiang)中国第一长河,全长6,300公里(3915英里);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余亿立方米。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
长江水系的干流或支流流经区,在文化体系上同属中国南方文化体系。长江文化是一种以长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占优势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具有认同性、归趋性的文化体系,是长江流域文化特性和文化集结的总和和集聚。从其生存空间来说,除传统所谓的长江流域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七省二市外,还应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这不仅因为这些地区是长江水系的干流或支流流经区,而且在文化体系上也同出一辙,同属中国南方文化的体系。因此,我们可以说,长江文化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

⑷ 长江流域分布着哪些原始文化遗址

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我国广大地区,横跨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长江流域雨量丰富,气候温暖湿润,农作物生长期长,非常适合人类生存。因此,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长江流域分布着很多新石器时期的原始文化遗址,它们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比如彭头山文化、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宝墩文化、营盘山文化等。

⑸ 长江的资源有什么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五大资源。

1.水土资源 全流域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水量
的36%。1995年流 域人口平均占有水量约2300余立方米,高于
全国平均值。全流域共有土地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
3.46亿亩,约占全国的24.3%,其中水田2.01亿亩,水旱比为
5.8:4.2。

2.能源资源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居世界大河之首,可能开发的
水能资源1.97亿kw,约占全国的53.4%,全部开发后相当于年
产原煤5.6t。本流域的煤炭资源相对较少,探明保有储量约占
全国的7.7%5油在流域内的储量更少,累计地质储量约占全国
的2.4%。

3.矿产资源 长江流域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储量50%以上
的有约30种其中钛、钒、汞、磷等矿产储量占全国的80%一
90%以上;铜、钨、锰 锑、铋等矿产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
铁、铅、锌、钼、金、银等矿产 量占全国的30%以上。

4.森林资源 全流域有林地约7亿亩,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岷
江、大渡河、嘉陵 江等河的上游。

5.旅游资源 长江流域山河壮丽、风光明媚、文化古迹众多,
还有驰名中外风景旅游区、革命圣地和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

⑹ 追溯长江文化必去的地方

三江源、宜宾、重庆

⑺ 长江沿途有哪些着名的景点和文化名域

一、丰都:丰都鬼城、丰都雪玉洞

二、忠县:石宝寨

三、万州:市场、杂技、青龙瀑布

四、云阳:张飞庙

五、奉节:白帝城

六、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大昌古镇

七、巴东:神农溪

八、秭归:三峡大坝、屈原祠、香溪、古黄陵庙、九畹溪长江三峡由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险,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

1、长江三峡:又名峡江或大三峡,位于中国重庆市、恩施州、宜昌市地区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千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跨重庆奉节、重庆巫山、湖北巴东、湖北秭归、湖北宜昌。

2、地理位置: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200千米左右,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3、自然气候:三峡地段属温湿的中亚热带气候,气候受峡谷地形影响十分 显着。 其中巫峡谷深峡长,迂回曲折,显示出典型的峡谷气候特征,可作为三峡气候的代表。这里最冷的1月份 平均气温为7.1℃,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9.3℃年 平均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多集中于七八月份。 冬季温和,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⑻ 长江在哪里

长江是亚洲、中国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雪峰积存着大量的冰雪,融化的冰水汇集在姜根迪雪峰脚下,形成了滚滚长江的正源——沱沱河。沱沱河是长江上游最长的一条河流,从各拉丹东冰川末端至当曲河口,沱沱河全长375千米。长江自沱沱河开始,经青海、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年平均流量高达31900立方米/秒。长江自楚玛尔河、沱沱河、尕尔曲、布曲、当曲五河汇合成一股后,称为通天河。通天河到达青海省玉树县以后,叫金沙江。在四川宜宾以下,始称长江。长江东流途中,接纳了大约700多条大小支流,其中,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等为着名的支流(其中汉江最长)。整个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比黄河流域面积大2.5倍,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5,平均年入海总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是中国巨大的粮仓,产量几乎占全国的一半,其中水稻达总量的70%。此外,还种植其他许多作物,有棉花、小麦、大麦、玉米、豆类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和成都等城市都在长江流域。

长江中游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是已发现的长江流域第一座商代古城,距今3500多年。城邑和宫殿遗址壮观齐全,遗址、遗物、遗骸中明显反映了奴隶社会的阶级分群。属于商晚期的大冶铜绿山古铜矿是我国现已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好的古铜矿。江西清江的吴城遗址是长江下游重要的商代遗址。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出土大量商代的青铜器、玉器、陶器,距今约3200多年,具明显的南方特色。这些遗存对于了解至今仍较为模糊的长江流域商代文化,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长江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公布的资料显示,1998年全流域废水排放量为113.9亿吨,2001年为138.3亿吨,2005年为184.2亿吨,短短7年的时间,废水排放量增加了70亿吨。长江干流岸边污染带累计达600多千米,岷江、沱江、湘江、黄浦江等支流污染严重,超过40%的省界断面水体劣于Ⅲ类水标准,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长江生态系统也在不断退化,长江物种减少,保护工作紧迫而艰巨。“国宝”白豚难觅踪迹,长江鲥鱼不见多年,中华鲟、白鲟数量急剧减少。长江流域天然捕捞产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42.7万吨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的10万吨左右。

长江的主要污染状况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森林覆盖率下降,泥沙含量增加,生态平衡急剧恶化;枯水期不断提前;水质恶化,危及城市饮用水;物种受到威胁,珍稀水生物日益减少;固体废物严重污染,威胁水闸与电厂安全;湿地面积缩减,水的天然自洁功能日益丧失。如果这样的发展趋势得不到遏制并任其发展下去的话,专家们关于长江的危言也许用不了10年就会成为现实。

⑼ 长江流域有哪些古代文化遗址

长江上游:巫山大溪文化遗址、新繁水观音遗址
长江中游: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江西清江的吴城遗址是、江西新干商代遗址、炭河里遗址、彭头山文化、玉蟾岩遗址、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马家洪文化和良渚文化、田螺山遗址